廢紙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


    曹柘看著王森,可以看清,在王森身上,已經疊加了大量的法術。


    同時王森的兩側袖袍之中,實則已經藏著數件法器,隨時準備暴起攻擊。


    此人號稱石佛,卻精通佛道兩派法術,更是徐鴻儒的半路師父,不說水準一定強過徐鴻儒,至少不會比徐鴻儒弱。


    然而,沒什麽用。


    此時的曹柘要殺他,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曹柘偏是要讓他服氣。


    故而站在城樓上,目光穿過了整個戰場,隨後對下方的所有人問道:“我這個決定,你們答應嗎?”


    聲音掃過戰場,一瞬間無人應答。


    王森臉上的笑意,幾乎快要收斂不住,他覺得曹柘這一波,必須要被打臉了。


    “答應!”最先喊出聲的是一群跟著曹柘學過武的競賽者。


    這些競賽者們,耳濡目染下,多少跟著曹柘,打開了見識和格局。


    不再隻是計較個人的得失。


    改朝換代的機會,目前來看就這一次。


    這樣的機會讓給了原住民,那就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而張生···很多競賽者都知道,張生也是競賽者。


    雖然競賽者之間存在競爭,但是從大範圍的立場上來看,卻又一致。


    畢竟,這不是單純的種族內部的內卷鬥爭,在外還有萬族威脅。


    這個時候,人類族群中,能夠有強大的、優秀的人站出來承擔壓力,也是很多普通競賽者的底層心願。


    緊隨著這些競賽者之後,喊出‘答應’的,卻竟然是那些輔佐各方諸侯的文臣、武將。


    很湊巧,無論是那些滿腹才華,不得施展的‘文人’,還是那些戰場兇悍,攻城拔寨的‘猛將’,他們多數都可以算作是曹柘的弟子。


    如今曹柘有令,又是大勢所趨,他們當然欣然景從。


    王森以為自己手握重兵,所以還有談判的機會和資本。


    實際上這些資本,竟有過半,是曹柘給的。


    當這些來自不同勢力的文臣、武將,紛紛高喊出‘答應’的時候,王森的臉色已經徹底的發生了變化。


    盛千綸也同樣表情猙獰。


    他也是競賽者,為什麽這些人不支持他?


    為什麽夫子不支持他?


    此時王森看著自己最信任,也最倚重的一名部將,聲音艱難而又幹澀道:“癡虎!你也要背叛我嗎?”


    那名身材魁梧,提著兩把金剛鐧的壯漢,扭身說道:“大帥抱歉!俺的本事都是師父教的,師父讓俺聽誰的,俺就聽誰的!”


    王森捂著心口,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


    最後,響應號召,齊齊呐喊出‘答應’二字的,是大量的士兵···特別是王森麾下的士兵。


    這些士兵發聲在最後,卻最為真心。


    張生過往所做的那些事,並不是毫無意義。


    對於底層的士兵而言,張生反而是他們最認可的領袖。


    因為唯有他們的生活,才與張生的所作所為,真正的息息相關。


    江山誰做主,對這些底層賣命的士兵而言,其實都差別不大。


    因為坐地分金,裂土封王,論功行賞的時候,很難分到他們的頭上。


    即便是大勝之後,能得兩畝薄田,便已經算是上官有情有義。


    何況聞香教的軍隊中,不少人本就是被脅迫入伍、入教。


    屬於被壓迫者。


    而張生的所作所為,最得民心,也最讓這些底層的士兵們信任。


    當所有的聲音,眾口一致的匯聚,然後變作一個名字時,王森便已然知道,無論他再做什麽,都是無力迴天。


    此時,太監持著慶弘皇帝的禪位詔書,爬上了城牆。


    先是衝著曹柘行禮,隨後高聲說道:“慶弘帝已自縊身亡,留下禪讓書一封,即日起傳位張生,凡昔大明所屬,當誠心歸化,不可生事···。”


    尖細的聲音,氣力悠長的在城頭上,念著慶弘皇帝最後的禪位詔書。


    一旁處,響起了一些最後大明老臣的哭號聲。


    他們在哭,卻沒有拒絕。


    因為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最好,也最容易接受的結果了。


    一個他們沒有怎麽聽說過的‘張生’,成為了被夫子點名的幸運兒。


    總好過王森、盛千綸之流,竊據江山。


    故而最後的一腔怨憤,便隻化作了這一陣陣哭號。


    王森舉目望向四周,卻見許多士兵,已經主動向張生的方向,放下兵器跪倒。


    繼續站立的,隻有在曹柘門下,修行過的那些武者。


    他們的脊梁依舊是頂天立地。


    既然連夫子,他們都不跪,那自然也不會跪被夫子點名的‘皇帝’。


    “張生!這個皇帝!你當的好嗎?”曹柘對張生問道。


    張生深吸一口氣,隨後說道:“我有信心!我可以做好!並且沒人能比我做的更好!”


    “好!有信心,就好好幹!”


    “想一個漂亮一點的國號,然後···富國強民,做到你承諾的!”曹柘說道。


    張生鄭重點頭,在一群部將的簇擁下,走到了所有人前。


    此時城門緩緩打開。


    城中最後的精銳守將,全都跪在張生身前,奉上了兵符。


    隨後又有太監,奉上了傳國玉璽。


    如此順利的接管,等同於張生,直接獲取了來自大明王朝最後的遺產。


    當他接過玉璽的那一刻,屬於張生的命格,在一瞬間發生了徹底的蛻變,由蛟龍化作了真龍。


    整個國家淩亂的氣運,也開始向著張生緩緩匯聚。


    王森長歎一口氣,下馬跪地,拜倒在張生身後。


    之後是盛千綸,以及大量其他的反王諸侯。


    他們未必真心服氣,還想尋找機會,再行謀反。


    隻是,他們卻不會再有機會了。


    睿王當初有些話說的不錯。


    如果是大明國君禪讓皇位,受天認可。


    那麽這樣的改朝換代,是不會為天所不承認的。


    張生隨著人群,緩緩入城,即將坐鎮皇宮,與各方商議,立下新朝。


    而曹柘,已經跨過了萬裏山河,迴歸了他的山中。


    此番曹柘強勢插手。


    隻因為他念頭通達。


    既然是當仁不讓,那便無須客氣,也無須有太多的顧忌。


    以最符合他心意,最符合他想法的方式,去改造這個世界。


    做皇帝很累,也很浪費時間。


    那就找一個合乎他想法的人,將他放到皇帝的那個位置上去。


    以後無論是誰要當皇帝,不是因為他合適,而是因為曹柘要他當他才能當。


    如是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競技,開局我選張三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廢紙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廢紙橋並收藏萬界競技,開局我選張三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