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人的確沒什麽了不起的,告老還鄉時也才四品。但他的好友裏,卻有幾個了不得的人物,杜恆便是其中之一。
眼下,作為寒門官員領頭羊的杜恆,已是幾個皇子爭相拉攏的對象。
故此,郡守也實在想不通,為何大皇子會突然向李皖發難?這不是明麵上和杜恆作對嗎?
一想到已經和李皖翻臉的安城縣令,是秦王一派,他心下便有了猜測。
莫不是有人出了餿主意?
這樣想著,就見一仆從急匆匆的進來,跪倒在地,“大人!有人遞了帖子進來!”
看著名帖,郡守蹙起了眉,心想:他這是來說情的?
第29章 萬字更新(五章合一)……
“大人, 此時來的人,必是為了李皖。您覺得有必要一見嗎?”
幕僚心下沉吟,卻還是出聲詢問。
郡守收起拜帖, 略微思索:“見還是要見的。此人與杜恆是舊識, 也和我打過交道。如今同朝為官,不見自是說不過去。”
隨後吩咐仆人,將人領至客廳,又與幕僚多說了幾句,才大步趕去。
廳內, 張謙宇一身墨藍長衫, 手指輕捋著下頜胡須, 顧自欣賞著牆上的山水字畫。
正入神,就聽到一陣聲音傳來, “讓張大人久等了,該打, 該打!”
見郡守態度客氣,張謙宇遂起身還禮:“劉兄說笑了,倒是在下不請自來, 還望劉兄不要怪罪。”
兩人客套一番後,各自落座,仆人也隨即上茶。
又是幾句寒暄後, 張謙宇狀似無意的問道:“不知劉兄可曾聽聞李府的事?”
聞言, 郡守喝茶的動作一頓,眉頭緊鎖,半晌後才將茶杯放下,說道:“張兄也聽到風聲了?哎,也不知道李大人到底犯了何事, 竟然惹來如此禍端。”
張謙宇點點頭,又道:“我方才自李府門前經過,見不少官兵將其圍了起來,覺得甚為怪異,於是順口問問,那些官兵是出自郡守這兒嗎?”
劉郡守聽後,立即搖頭:“自然不是我派的人。我得到消息時,李府就已經被圍了起來,但凡有打探消息的,都被趕走了。所以,我也不甚了解。”
說完,劉郡守還頗為自責。
“哎,如此也不知李大人是否受罪了。前幾日,杜兄還與我說道,聖上看了李大人的詩文,心中甚為欣賞,想著萬聖節時,令他迴京赴宴呢。”
張謙宇一臉唏噓的說道。
待話音剛落,他就見劉郡守的眼角抽搐了下,心知對方已然明白,便又閑聊了幾句,才起身告辭。
送走張謙宇後,劉郡守卻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方才,張謙宇的意思再明白不過。
如今聖上賞識李皖的詩文,還要讓他參加萬壽節,此乃多大的殊榮。
說李皖以詩文辱沒聖上?這不是打聖上的臉嗎?
要是李皖真的以文字獄獲罪,隻怕追究下來,大家都吃不了兜著走。
大皇子畢竟是親生兒子,可自己呢?
想到這些,劉郡守心裏一陣惡寒。
待幕僚再進來時,隻見他臉色黑沉,“大人,您怎麽了?何故愁容滿麵?”
“嗬,我也不想發愁,可是又有什麽辦法呢?眼下李皖福大命大,有天人護著,怕是一時半會兒,都不會有人動他了。”
劉郡守冷笑著,又對幕僚吩咐了幾句。
等幕僚退下後,他幹脆死豬不怕開水燙,又讓舞姬登場獻媚。
一時間,鶯歌燕舞,紙醉金迷。
*
李府內,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聽到撞門聲。
他們坐臥不寧的又熬過了三天,依然沒有收到消息。
眼見金氏瘦了一圈,許念安的麵容也蒼白了許多,卻都還在強撐著。
李執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的俏臉上掛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看起來比之前憔悴不少。
此刻,他才覺得自己似乎真的沒什麽用。
腦子裏像是塞滿了漿糊,隻知道吃喝玩樂,但對於出謀獻策,他真是沒有半點頭緒。
看見李執的憔悴模樣,金氏一臉心疼,出聲關切道:“執兒,你先吃點東西,別把身子熬壞了。”
畢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無論如何,也是心疼的。
“母親,我......”
李執本想說他吃不下,卻瞟到了許念安的眼神,硬生生的將話又咽了迴去,拿起勺子,舀了粥,往嘴裏送。
金氏的焦急被許念安看在眼裏,頗為心疼。
自打她來了李府,李家二老待她不薄,宛如親生女兒一樣,她自然也視其為親生父母。
眼見金氏如此模樣,便忍不住出聲勸道:“母親,您多少也吃點兒吧,不然身子吃不消啊。”
金氏點了點頭,舀了粥,卻還是沒有放進嘴裏:“也不知道老爺受了多少苦。念安啊,你說老爺他......還能迴來嗎?”
許念安心中忐忑。
其實,她也不知道答案,但現在官兵還沒有動作,興許李皖還沒有出事。
但此番推測,她沒有明說。
因為此時,金氏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分析,所以多說無益,於是她柔聲安撫道:“母親,父親肯定會平安迴來的。”
這話,如同溫潤的清泉,讓金氏枯槁般的心境,瞬間濕潤,眼眶也不自覺紅了起來。
她心裏清楚,許念安隻是在安慰她,但也好像有了寄托,心情稍有緩和。
“母親,父親一定不會有事的,我再去試試,看能不能出去。”
說著,李執起身就往外走。
許念安想也沒想,一把拉住了他:“你別去。”
李執皺著眉,他很想抽迴被許念安拽住的手臂,可看到許念安蒼白的小臉,到底沒有忍心。
他可不是心疼許念安,隻是不想在這緊要關頭起爭執,讓母親更添煩憂而已。
李執給自己找了個非常棒的理由,完美解釋了他沒有扒開許念安的原因。
許念安見李執聽話了,便鬆開手,說道:“你去了也沒用。陳沐至今也沒有再送來消息,可見已然出事了。你現在去,也不過是找氣受。”
聞言,眾人一時沉默。
的確如許念安所說,自從那日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他們每天都隻能幹著急,卻毫無辦法。
“夫人!少夫人!少爺!”
一陣驚慌的叫喊聲傳來,管家一溜小跑的闖進了門。
“出了何事?”
許念安當即問道,手不自覺的攥了起來。
心想,莫非是官兵衝了進來?
金氏和李執也一臉緊張,焦急等待著答複。
許是驟然心急,金氏的身子有幾分搖晃,像是要倒地一般,幸好被身邊的丫鬟給扶住了。
“他們撤了!撤了!”
管家喜形於色,激動得有些顫抖。
許念安以為自己聽岔了,趕緊確認道:“撤了?你是說外麵的官兵都撤了?”
管家不斷的點頭確認,眼裏已然泛出了淚花。
“太好了,母親,官兵都撤走了!”
許念安下意識的向金氏重複說道,心中的喜悅不言而喻。
金氏此刻也喜極而泣,喃喃道:“走了好,走了好。”
卻又猛然迴神:“不對,那老爺呢?老爺怎麽樣了?”
管家擦了擦眼角,迴道:“老奴聽其中一個官兵說,老爺已經出獄了,是陳沐去接的。想來,不久就可以平安到家了。”
金氏還沒有聽管家說完,就顧自朝門口走去:“執兒,念安,咱們去接老爺。”
果然幾柱香的功夫,就見陳沐架著一輛馬車,停在了府邸門前。
門簾撩開,李皖從車上走了下來。
“老爺!”
金氏想也不想的,直接生撲了過去,哪裏還記得那些陳規教條。
患難真情,一對夫妻幾十年扶持相守,是何等幸事。
李皖見金氏容顏憔悴,心疼不已,自責道:“讓夫人擔憂了,這都是我的錯、我的錯。”
李執剛開口喊了聲“爹!”,淚珠就徑直滾落下來。
他趕忙用袖子胡亂的擦拭,竭力忍住不哭。
許念安則要冷靜些,但眼眶也已經泛紅了。
她微笑著向李皖行禮問安,以示心中的喜悅。
待一家人迴了正院,坐定後,李皖才說道:“在獄中時,我便想明白了,安城我們不能再待了。”
聞言,李執一臉疑惑,正要開口,卻被許念安的眼神給壓製住了。
算了,爹媽在場,吵架我吃虧。
李執衝許念安翻了個白眼。
眼下,作為寒門官員領頭羊的杜恆,已是幾個皇子爭相拉攏的對象。
故此,郡守也實在想不通,為何大皇子會突然向李皖發難?這不是明麵上和杜恆作對嗎?
一想到已經和李皖翻臉的安城縣令,是秦王一派,他心下便有了猜測。
莫不是有人出了餿主意?
這樣想著,就見一仆從急匆匆的進來,跪倒在地,“大人!有人遞了帖子進來!”
看著名帖,郡守蹙起了眉,心想:他這是來說情的?
第29章 萬字更新(五章合一)……
“大人, 此時來的人,必是為了李皖。您覺得有必要一見嗎?”
幕僚心下沉吟,卻還是出聲詢問。
郡守收起拜帖, 略微思索:“見還是要見的。此人與杜恆是舊識, 也和我打過交道。如今同朝為官,不見自是說不過去。”
隨後吩咐仆人,將人領至客廳,又與幕僚多說了幾句,才大步趕去。
廳內, 張謙宇一身墨藍長衫, 手指輕捋著下頜胡須, 顧自欣賞著牆上的山水字畫。
正入神,就聽到一陣聲音傳來, “讓張大人久等了,該打, 該打!”
見郡守態度客氣,張謙宇遂起身還禮:“劉兄說笑了,倒是在下不請自來, 還望劉兄不要怪罪。”
兩人客套一番後,各自落座,仆人也隨即上茶。
又是幾句寒暄後, 張謙宇狀似無意的問道:“不知劉兄可曾聽聞李府的事?”
聞言, 郡守喝茶的動作一頓,眉頭緊鎖,半晌後才將茶杯放下,說道:“張兄也聽到風聲了?哎,也不知道李大人到底犯了何事, 竟然惹來如此禍端。”
張謙宇點點頭,又道:“我方才自李府門前經過,見不少官兵將其圍了起來,覺得甚為怪異,於是順口問問,那些官兵是出自郡守這兒嗎?”
劉郡守聽後,立即搖頭:“自然不是我派的人。我得到消息時,李府就已經被圍了起來,但凡有打探消息的,都被趕走了。所以,我也不甚了解。”
說完,劉郡守還頗為自責。
“哎,如此也不知李大人是否受罪了。前幾日,杜兄還與我說道,聖上看了李大人的詩文,心中甚為欣賞,想著萬聖節時,令他迴京赴宴呢。”
張謙宇一臉唏噓的說道。
待話音剛落,他就見劉郡守的眼角抽搐了下,心知對方已然明白,便又閑聊了幾句,才起身告辭。
送走張謙宇後,劉郡守卻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方才,張謙宇的意思再明白不過。
如今聖上賞識李皖的詩文,還要讓他參加萬壽節,此乃多大的殊榮。
說李皖以詩文辱沒聖上?這不是打聖上的臉嗎?
要是李皖真的以文字獄獲罪,隻怕追究下來,大家都吃不了兜著走。
大皇子畢竟是親生兒子,可自己呢?
想到這些,劉郡守心裏一陣惡寒。
待幕僚再進來時,隻見他臉色黑沉,“大人,您怎麽了?何故愁容滿麵?”
“嗬,我也不想發愁,可是又有什麽辦法呢?眼下李皖福大命大,有天人護著,怕是一時半會兒,都不會有人動他了。”
劉郡守冷笑著,又對幕僚吩咐了幾句。
等幕僚退下後,他幹脆死豬不怕開水燙,又讓舞姬登場獻媚。
一時間,鶯歌燕舞,紙醉金迷。
*
李府內,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聽到撞門聲。
他們坐臥不寧的又熬過了三天,依然沒有收到消息。
眼見金氏瘦了一圈,許念安的麵容也蒼白了許多,卻都還在強撐著。
李執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的俏臉上掛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看起來比之前憔悴不少。
此刻,他才覺得自己似乎真的沒什麽用。
腦子裏像是塞滿了漿糊,隻知道吃喝玩樂,但對於出謀獻策,他真是沒有半點頭緒。
看見李執的憔悴模樣,金氏一臉心疼,出聲關切道:“執兒,你先吃點東西,別把身子熬壞了。”
畢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無論如何,也是心疼的。
“母親,我......”
李執本想說他吃不下,卻瞟到了許念安的眼神,硬生生的將話又咽了迴去,拿起勺子,舀了粥,往嘴裏送。
金氏的焦急被許念安看在眼裏,頗為心疼。
自打她來了李府,李家二老待她不薄,宛如親生女兒一樣,她自然也視其為親生父母。
眼見金氏如此模樣,便忍不住出聲勸道:“母親,您多少也吃點兒吧,不然身子吃不消啊。”
金氏點了點頭,舀了粥,卻還是沒有放進嘴裏:“也不知道老爺受了多少苦。念安啊,你說老爺他......還能迴來嗎?”
許念安心中忐忑。
其實,她也不知道答案,但現在官兵還沒有動作,興許李皖還沒有出事。
但此番推測,她沒有明說。
因為此時,金氏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分析,所以多說無益,於是她柔聲安撫道:“母親,父親肯定會平安迴來的。”
這話,如同溫潤的清泉,讓金氏枯槁般的心境,瞬間濕潤,眼眶也不自覺紅了起來。
她心裏清楚,許念安隻是在安慰她,但也好像有了寄托,心情稍有緩和。
“母親,父親一定不會有事的,我再去試試,看能不能出去。”
說著,李執起身就往外走。
許念安想也沒想,一把拉住了他:“你別去。”
李執皺著眉,他很想抽迴被許念安拽住的手臂,可看到許念安蒼白的小臉,到底沒有忍心。
他可不是心疼許念安,隻是不想在這緊要關頭起爭執,讓母親更添煩憂而已。
李執給自己找了個非常棒的理由,完美解釋了他沒有扒開許念安的原因。
許念安見李執聽話了,便鬆開手,說道:“你去了也沒用。陳沐至今也沒有再送來消息,可見已然出事了。你現在去,也不過是找氣受。”
聞言,眾人一時沉默。
的確如許念安所說,自從那日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他們每天都隻能幹著急,卻毫無辦法。
“夫人!少夫人!少爺!”
一陣驚慌的叫喊聲傳來,管家一溜小跑的闖進了門。
“出了何事?”
許念安當即問道,手不自覺的攥了起來。
心想,莫非是官兵衝了進來?
金氏和李執也一臉緊張,焦急等待著答複。
許是驟然心急,金氏的身子有幾分搖晃,像是要倒地一般,幸好被身邊的丫鬟給扶住了。
“他們撤了!撤了!”
管家喜形於色,激動得有些顫抖。
許念安以為自己聽岔了,趕緊確認道:“撤了?你是說外麵的官兵都撤了?”
管家不斷的點頭確認,眼裏已然泛出了淚花。
“太好了,母親,官兵都撤走了!”
許念安下意識的向金氏重複說道,心中的喜悅不言而喻。
金氏此刻也喜極而泣,喃喃道:“走了好,走了好。”
卻又猛然迴神:“不對,那老爺呢?老爺怎麽樣了?”
管家擦了擦眼角,迴道:“老奴聽其中一個官兵說,老爺已經出獄了,是陳沐去接的。想來,不久就可以平安到家了。”
金氏還沒有聽管家說完,就顧自朝門口走去:“執兒,念安,咱們去接老爺。”
果然幾柱香的功夫,就見陳沐架著一輛馬車,停在了府邸門前。
門簾撩開,李皖從車上走了下來。
“老爺!”
金氏想也不想的,直接生撲了過去,哪裏還記得那些陳規教條。
患難真情,一對夫妻幾十年扶持相守,是何等幸事。
李皖見金氏容顏憔悴,心疼不已,自責道:“讓夫人擔憂了,這都是我的錯、我的錯。”
李執剛開口喊了聲“爹!”,淚珠就徑直滾落下來。
他趕忙用袖子胡亂的擦拭,竭力忍住不哭。
許念安則要冷靜些,但眼眶也已經泛紅了。
她微笑著向李皖行禮問安,以示心中的喜悅。
待一家人迴了正院,坐定後,李皖才說道:“在獄中時,我便想明白了,安城我們不能再待了。”
聞言,李執一臉疑惑,正要開口,卻被許念安的眼神給壓製住了。
算了,爹媽在場,吵架我吃虧。
李執衝許念安翻了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