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中天,月光灑下一片清輝,將李曜的麵容展露無遺。


    李世民清晰地看見她的神情竟連半分波動都沒有,仿佛聽到的話早在意料之中。


    李曜迎上李世民探究的眼神,開口問道:“明真有一事不明,今早大哥現身仁智宮的時候,二哥為何會立即懷疑到我的頭上?”


    李世民答道:“那是因為我知道,你一直不希望我們兄弟互相殘害,肯定會有所動作。”


    李曜輕輕搖頭:“二哥別開玩笑,明真不過是陛下的義女,且與大哥少有來往,怎可能左右得了當朝太子的決斷?”


    李世民俯下頭來,在李曜耳畔輕聲說道:“世民相信,如果是三姊,肯定會有辦法的,以前你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李曜古井無波的臉上現出了一絲驚愕,口中卻故作懵然道:“二哥在說甚麽,明真好像聽不懂。”


    李世民笑了笑:“三姊莫要再裝了,世民根據下屬的調查,發現你其實早就曉得自己是平陽公主,隻是佯裝不知而已。”


    李曜倔強地抬起下巴,反問道:“二哥何出此言,可是有證據?”


    李世民好似早已看穿了一切,緩聲說道:“蘭韶英是三姊的‘影子’兼義妹,一直隻忠於三姊一人,可三姊離世後不過寥寥數月,她就放棄遁入空門的機會,選擇和你在一起,而你化身侍禦史奔赴河東,最初的目的,亦隻是為了拯救她的姊夫。


    除此以外,我還了解到一件趣事,明園本為京邑薩寶何潘仁以重金購置的私產,然而他卻很快賠本轉讓給你,試問你若隻是一個初入俗世的女冠,又怎會同時與三姊的兩個死忠有如此親密的關係呢?


    其實,不僅是我,還包括父親、大哥、元吉、柴嗣昌,我們都看出來了,你這所謂的終南山女冠,就是我的三姊平陽公主!”


    李曜驚出了一頭冷汗,咬唇道:“我的確失去了很多記憶,如今想換個活法,難道不行麽?”


    李曜無力辯解,甚至有些後悔自己此前多嘴一問。


    她無法改變自己身子是平陽昭公主的事實,遲早會迎來被人當麵戳破偽裝的時刻,隻不過李世民恰恰是她最想瞞住的人,讓她感到非常鬱悶。


    李世民淡淡地道:“你當然能行,皇帝的女兒,即使再有才華,也沒有資格覬覦帝位,何況如今你的身份變成了明昭公主李明真,無異於拋棄了過去的一切名譽和聲望,若非如此,父親和我們三個兄弟又豈能彼此心照不宣地替你隱瞞真身呢?”


    李曜聽得這話,情不自禁地鬆了一口氣,原來她一直以來的某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卻也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李世民看著陷入沉默的李曜,眼中閃過一絲不明的情緒:“說實話,我又何嚐不想換個活法?自古以來,功高蓋主者大多難有善終,如果我隻是一般的勳臣,若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妻兒,隻需適時地激流勇退就行了,可我畢竟是擁有皇位繼承權的親王,大哥寬厚仁慈,那也隻是相對你而言,若他登上帝位,絕不會容許一個名望和功績都淩駕在自己之上的兄弟繼續存在,而父親若執意讓大哥做太子,就必須削弱我的權力,瓦解我的勢力……所以,某些事情,我根本沒有選擇不做的餘地,如果我行動失敗,還請三姊務必記住端午那天的承諾,至於其它事情,就不勞三姊費心了。”


    一席話畢,李世民顯然已將李曜當作嫡姐相待,無聲地朝她鞠了一躬,這才轉身離去。


    是夜,李曜無心睡眠,反反複複迴味著李世民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語。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政權更替,派係紛爭,永遠都是人類曆史的主題。


    李世民揚名四海,威震天下,有雄才大略,還有著關東豪族和勳臣集團的全力支持,其勢力之強大,對李建成的東宮之位,乃至李淵的皇帝寶座,都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這種局勢下,武德末年這場父子兄弟之間的惡鬥升級,基本已經無法避免。


    李曜此前之所以能夠改變一些人物命運和事件結局,主要是得益於她對曆史進程的預知,可麵對史料嚴重失真且錯綜複雜的皇權爭鬥,她就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而李世民這種真正能夠推動曆史進程的人物,也隻是想借用皇帝對平陽公主的寵愛,讓李曜充當他在權利鬥爭中的一道保險而已。


    當然,李曜本來也不想卷入這種充滿爾虞我詐的窩裏鬥,但她一想到“玄武門之變”的慘烈,還是忍不住拿“楊文幹事件”試了試水,結果一開始就在李世民麵前碰了壁。


    事實證明,她這個穿越者想要攪動風雲,掌控天下大勢,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六月廿六,靈州都督楊師道派人傳來軍情急報,說是楊文幹的軍隊突然一夜之間全都沒了蹤影。


    為此,李淵在仁智宮主殿召開緊急會議,待到奉詔前來議事的李世民、李曜、裴寂、封德彝四人入座之後,李淵問道:“情勢有變,那楊文幹已經藏匿起來,朕擔心他會鋌而走險突襲鳳凰穀,不知在座各位可有應對之策?”


    裴寂率先開口道:“陛下的安全,關係著天下安危,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先加強防範,是以臣建議陛下詔令錢九隴將軍領兵前來護駕。”


    李世民振振有辭地接口道:“楊文幹敢為狂逆,估計他的下屬可能已將他擒戮,如若不然,父親應當再派遣一將搜剿,兒就不信我們找不到這豎子的下落。”


    李淵看向貌似坦然自若的李曜,問道:“明昭似乎一點都不緊張啊,可有甚麽主意嗎?”


    主意?李曜現在打定主意置身事外,恭謹地道:“明真認同二哥和裴尚書所言,隻是統兵人選須得慎選。”


    李淵眉頭微微一皺,思量了片刻,問道:“諸位覺得錢九隴能擔此重任嗎?”


    封德彝道:“平叛如滅火,臣以為陛下應該派遣最知兵事者去執行。”


    李淵和裴寂的目光都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隨後君臣二人又對視一眼,便聽裴寂說道:“德彝說的不錯,此事不容拖延,若論兵事,隻怕本朝無人能及得上秦王。”


    李淵點了點頭,說道:“世民留下,我們父子私聊,其他人都退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淘並收藏英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