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走的是向宅的偏門,扣門聲一響,門縫處便現出一線亮光,隨後門內便響起一個男子的聲音:“何人深夜至此?”


    李曜沉聲答道:“法師。”


    門扉“咣”的一聲開了,開門之人乃是李曜部曲劉安遠,李曜與他低語幾句,劉安遠隻微微點頭,便快步離去。


    不多時,就見安紅玉和羅仁俊迎了出來,在他們身邊還有一位二十出頭的青年,正是此宅的主人向崇德,三人隻穿了中衣,外麵『亂』裹著一件衣袍,俱是一副匆忙起床的模樣。


    李曜把宋意如往安紅玉懷裏一塞,說道:“紅玉,這是我收養的宋意如,幫我好好照顧她。”


    安紅玉納罕道:“明真,你氣兒都不歇一口,現在又要去哪兒呀?”


    “迴長安。”


    李曜應答了一聲,便對向崇德說道:“勞煩向郎君速速準備五匹快馬以及一日的糧草,我即刻就要啟程。”


    “好的,崇德這就去辦。”


    無論誰都看得出來,李曜這是遇到了十萬火急之事,向崇德抱拳一禮,轉身就喚起幾個奴仆,開始忙碌起來。


    李曜把魚符塞還給羅仁俊,說道:“我這身上的衣服已來不及換了,隻怕還要過些時日才能還你。”


    羅仁俊拍了拍披在肩上的袍服,笑道:“不礙事,我這兒還有一套呢。”


    他正說著,忽然注意到門外還有一個女子,就見那女子靜靜地牽著青海驄的韁繩,有如幽靈般無聲無息。


    因為對方站得比較遠,夜『色』昏沉,他看不大清麵貌,不由好奇地問向李曜:“她是何人?”


    李曜喚了一聲“阿蘭”,待到蘭韶英牽馬過來,李曜介紹道:“這位是我的姊妹,蘭韶英。”


    借著燈盞的光芒,羅仁俊、安紅玉看清蘭韶英的相貌,齊齊大吃一驚。


    安紅玉吸了口氣,驚歎道:“天嘞,這位娘子與明真竟生得如此相似……”忽然一頓,拍了拍李曜的肩膀,不解地問道:“難道說明真找到了親人?可她明明姓蘭,你怎麽會自稱姓李呢?”


    李曜白了安紅玉一眼,糾正道:“我們過去是結義姊妹,你們還不快快拜見‘蘭姊’。”


    李曜一句話就把蘭韶英的長幼次序和地位給無形拔高了,安紅玉和羅仁俊忙規規矩矩地上前見禮。


    這時,向崇德領著幾個奴仆牽來了五匹馬,恭謹地道:“法師,馬匹糧草業已備好。”


    李曜道了一聲謝,又指了指安紅玉身旁的宋意如,對向崇德交待道:“明日會有人運來一口靈柩,裏麵是這孩子的父親,你將他葬在那塊新開辟的饑民墓地便可。”


    向崇德畢恭畢敬地拱手道:“崇德記住了,定將此事辦妥,還請法師放心。”


    襲爵開國縣男的向崇德之所以會對李曜唯命是從,鞍前馬後的伺候,完全是因為皇帝李淵的刻意安排和叮囑,以及當年平陽公主給予他們向家的恩惠。


    起初他見到李曜與平陽公主年少時完全相同的樣貌,也是大吃一驚,當場就隱隱猜到了對方的真實身份,盡管他覺得李曜的諸多表現與過去的平陽公主有些不相符,可對方身上那種天下無雙的女子氣派卻不似假的。


    “如此,賑濟事務便有勞向郎君及諸位了。”


    李曜拱手一禮,牽過三匹駿馬,拔鞍騎上了中間一匹的馬背上。


    與此同時,旁邊的阿蘭也無比熟練地將另外兩匹馬與青海驄係成了一組,隨即足尖輕點地麵,未踩馬鐙便不偏不倚地躍上了馬鞍,當真是身輕如燕。


    安紅玉雙眼一亮,頓覺賞心悅目,不由脫口讚道:“蘭姊好輕巧的身法!”


    “紅玉過獎了。”


    蘭韶英微笑著拱了拱手,她畢竟是長年習武,而且還有跟隨平陽公主行軍打仗的經曆,騎術自然比沒見過多少陣仗的安家貴小姐高明得多。


    眼見整頓完畢,李曜將羅仁俊招到近前,低聲交待道:“十五郎,你明早去賑濟營喚上高烈等人,你們攜帶好兵械糧草,騎馬直接奔赴並州城,中途記得留下本堂暗號,不出數日,我自會趕上你們。”


    羅仁俊忍不住問道:“咱們東風堂有買賣做了?”


    東風堂已成立了一個多月,幾乎天天都是各種訓練,而且一直在招人,這花銷有如流水,卻至今還尚未有過進賬,是以羅仁俊才會想到這個方麵來。


    李曜神秘地笑道:“不錯,是一筆大買賣。”


    羅仁俊心中一動,又低低地問道:“買家是誰?”


    “到時候你自會知曉。”


    李曜賣了個關子,忽然喚了蘭韶英一聲,便一提馬韁,迅速衝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


    ……


    往常不到一個時辰便可結束的“常朝”,這一日卻持續到了正午,李淵才宣告罷朝。


    緊要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先是歸附朝廷僅月餘的吐穀渾又開始蠢蠢欲動,接著是蜀地邛州獠民、渝州張大智先後發起叛『亂』,然後是討伐江淮輔公袥的四路大軍的戰報,最後是聽取班師迴朝的太子建成及太子洗馬魏徵關於解除河朔危機的分析,如今廣袤的大唐尚有一大半國土還處於不安定的狀況,至於華陰一地正搞得如火如荼的賑濟活動,根本無人提及。


    李淵年輕時以俊朗非凡,武藝超群而聞名,幾個兒子和平陽公主的武藝大多都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前些年平定劉武周的時候,他還曾披甲負弓縱馬親赴前線巡視,但歲月不饒人,李曜發現自己身體雖然強壯如斯,精力卻是一年不如一年,每天處理完厚厚的一大摞奏章,就會感覺腦仁莫名生疼。


    午後時分,因朝參超時而未用早膳的李淵隻覺餓得不行,趕緊擺駕到甘『露』殿,吃起宦官們呈上的禦膳,順便批閱這些好似雪片般蜂擁而來的各地奏章。


    過不多時,李淵吃罷,站起身來,『揉』了『揉』酸脹的太陽『穴』,包了一口禦醫呈上的醒腦湯,正慢慢吞咽著,忽聽宦官邱內謁一聲拉長的尖嗓音:“慈航法師李明真偕民女蘭韶英殿外求見聖人!”


    李淵受此一驚,差點被湯水嗆得跌了一跟頭,忙不迭地掏出帕子擦去嗆出來的淚花兒和鼻涕,然後把腰杆兒一挺,又複變成了老而彌堅的大唐皇帝,隨即提起一口中氣,朗聲道:“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淘並收藏英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