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園西院東北一隅,有一間很奇怪的屋子,既非瓦房,也非草舍。
屋內沒有鋪設地席,而是除門口鋪設有十數方青磚之外,大半麵積都覆蓋著鬆軟的泥土,支持屋頂材料的,也不再是傳統的椽子,而是呈整齊網格狀的木架,木架上則固定和覆蓋了數層浸過油的素絹,這種特製的素絹與油紙效果相似,可以防水、防風、防曬,但卻更加透明。
另外,屋子中間的隔牆已經全部被人拆除,隻留下了房柱,而古人所謂的“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顯然並不適合這裏。
因為屋子四方的牆壁都安裝了通向屋外灶房的陶管,隻要柴火充足,隨時都能夠續熱,即便外麵秋風瑟瑟,寒氣滲人,屋裏依舊可以溫暖如春。
如今每天都有人在這裏忙碌著,擔水的,澆水的,鋤土的,施肥的,幹得熱火朝天,陳桃兒便是其中的一員。
在陳桃兒的眼中,明園之主李曜是比這間屋子更讓她感到奇怪的人。
因為李曜連時下最常用的農具都使得不利索,一點都不像幹過農活的人,但又能傳授給她一些看起來很奇怪,卻很有效的種植方法。
當初李曜為她列舉了兩種做工模式,一種名為短工,工期為每年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下旬,結算報酬為錢一貫五百文,糧米一石五鬥,羊肉十斤;另一種名為長工,即全年受雇於明園,除元日、上元節、春龍節以及春耕期間之外,將一直留在明園勞作,報酬自然也比做短工高得多,年薪八貫,糧米十石,以及羊一頭。
陳桃兒本來隻是宗聖觀裏給她父親打雜的,除了一天兩頓飯,連一文錢的報酬都沒有,而現在她能自賺一筆嫁妝錢,當然跟她的阿兄和嫂子一樣,毫不猶豫地簽下了長工契約。
陳桃兒是個伶俐人,手藝學得快,幹活舍得賣力氣,鄉下的小丫頭,也不太講究什麽男女大防,隻要一進這屋子,就自行挽起袖子,赤著一雙蓮藕般的手臂,忙上忙下,跑前跑後。
雖然李曜任命陳五郎為暖房管事,但實際上她才是這裏的第一把手,而且李曜一般都是先與她交流,然後才對陳五郎夫妻二人進行指點。
至於其他人,不過是明園內的健奴和粗使婢子,自然全都會聽從她的安排,畢竟明園主人還定下了相關的獎懲規矩,若因處理不當而造成損失,可是要受罰的。
比如李曜從西市買來了昂貴的“菠薐菜”種子,有個婢女自作聰明,大概對異常活躍的陳桃兒有些心理抵觸,沒有按照主人的要求來做,故意把草木灰撒得不均勻,導致菜種全部死亡,結果後來讓明園主人查到了頭上,被關了兩天小黑屋,差點變成了傻子。
也正是通過這件事情,陳桃兒有幸見識到了李曜冷酷嚴厲的一麵,更加不敢有所懈怠……
……
……
正當陳桃兒、陳五郎夫妻等一幹人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暖房中的第一批收成時,李曜也在明園前堂迎來了王興與朱八這兩位來曆不明的客人。
屋內沒有鋪設地席,而是除門口鋪設有十數方青磚之外,大半麵積都覆蓋著鬆軟的泥土,支持屋頂材料的,也不再是傳統的椽子,而是呈整齊網格狀的木架,木架上則固定和覆蓋了數層浸過油的素絹,這種特製的素絹與油紙效果相似,可以防水、防風、防曬,但卻更加透明。
另外,屋子中間的隔牆已經全部被人拆除,隻留下了房柱,而古人所謂的“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顯然並不適合這裏。
因為屋子四方的牆壁都安裝了通向屋外灶房的陶管,隻要柴火充足,隨時都能夠續熱,即便外麵秋風瑟瑟,寒氣滲人,屋裏依舊可以溫暖如春。
如今每天都有人在這裏忙碌著,擔水的,澆水的,鋤土的,施肥的,幹得熱火朝天,陳桃兒便是其中的一員。
在陳桃兒的眼中,明園之主李曜是比這間屋子更讓她感到奇怪的人。
因為李曜連時下最常用的農具都使得不利索,一點都不像幹過農活的人,但又能傳授給她一些看起來很奇怪,卻很有效的種植方法。
當初李曜為她列舉了兩種做工模式,一種名為短工,工期為每年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下旬,結算報酬為錢一貫五百文,糧米一石五鬥,羊肉十斤;另一種名為長工,即全年受雇於明園,除元日、上元節、春龍節以及春耕期間之外,將一直留在明園勞作,報酬自然也比做短工高得多,年薪八貫,糧米十石,以及羊一頭。
陳桃兒本來隻是宗聖觀裏給她父親打雜的,除了一天兩頓飯,連一文錢的報酬都沒有,而現在她能自賺一筆嫁妝錢,當然跟她的阿兄和嫂子一樣,毫不猶豫地簽下了長工契約。
陳桃兒是個伶俐人,手藝學得快,幹活舍得賣力氣,鄉下的小丫頭,也不太講究什麽男女大防,隻要一進這屋子,就自行挽起袖子,赤著一雙蓮藕般的手臂,忙上忙下,跑前跑後。
雖然李曜任命陳五郎為暖房管事,但實際上她才是這裏的第一把手,而且李曜一般都是先與她交流,然後才對陳五郎夫妻二人進行指點。
至於其他人,不過是明園內的健奴和粗使婢子,自然全都會聽從她的安排,畢竟明園主人還定下了相關的獎懲規矩,若因處理不當而造成損失,可是要受罰的。
比如李曜從西市買來了昂貴的“菠薐菜”種子,有個婢女自作聰明,大概對異常活躍的陳桃兒有些心理抵觸,沒有按照主人的要求來做,故意把草木灰撒得不均勻,導致菜種全部死亡,結果後來讓明園主人查到了頭上,被關了兩天小黑屋,差點變成了傻子。
也正是通過這件事情,陳桃兒有幸見識到了李曜冷酷嚴厲的一麵,更加不敢有所懈怠……
……
……
正當陳桃兒、陳五郎夫妻等一幹人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暖房中的第一批收成時,李曜也在明園前堂迎來了王興與朱八這兩位來曆不明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