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個冬天裏,大成皇朝對其統下的疆域也已經徹底失去了控製,一片混亂糜爛。


    因為燕羽弑君,激發起了更多人的野心。如東寧侯定南侯那樣想的人不在少數,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楚氏這大成皇朝的江山都坐了一百多年,現在連皇帝都在殿堂之上被砍了腦袋,那麽皇位換一家坐也不算什麽吧。


    各方造反起義軍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甚至比原軌跡早上了許多。故而天下大亂,對於燕北來說有利有弊,反軍勢力多了競爭也就更加激烈了,但另一方麵,所有反軍中屬燕北名聲最大,因此天下各地來投的能人俊傑也多如過江之鯽。至於朝廷,凡是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來大成皇朝不行了。


    連龍椅上的皇帝都換了兩三輪,這種臨到頭還在爭奪皇位的王朝還有什麽希望可言。


    已不知道是排第幾序位的新帝一邊謾罵著燕北軍,一邊畏懼著燕北鐵騎明天就打到了帝京皇城腳下,自己的腦袋也會像他父皇那樣被砍下來。


    就在這時,京城裏冒出的一道流言反倒成了新帝眼中的救命稻草。


    第108章 篡國(議和)


    先帝最寵愛的柔嘉帝姬與那位年輕俊美的燕北王有私情。


    凡是聽到這傳言的人第一反應是不信的。


    燕北與朝廷之間是何等的深仇大恨,先帝昏聵無德,使陰招害死了鎮北侯父子,最後又喪命於燕羽刀下,這等恩怨早就是不可能化解了。


    便是再離奇的話本子故事也編不出這樣的流言來。


    偏偏這還是從柔嘉帝姬所嫁的夫家鎮國公府那裏傳出來的。


    朝廷飄搖混亂,皇位幾度變易,原本炙手可熱的鎮國公府也隨著支持的三皇子和林貴妃倒台,而備受打壓,逐漸被邊緣化了。


    但無論鎮國公府都是顯赫還是衰落的時候,下嫁到他們家的柔嘉帝姬,也就是楚水笙,日子都不怎麽好過。


    楚水笙身份雖然金貴,但卻絲毫不受鎮國公府上下尊重。她嫁過來時,府裏的人都知道柔嘉帝姬不過是林貴妃和新帝為了籠絡送來的一件禮物,自然不將她的公主身份放在眼裏。


    等到皇帝換了人,鎮國公府受牽連處於淒風苦雨的境地,楚水笙也沒能起什麽作用,甚至連進宮求情都被擋在外麵。


    這還要說起昔日她是先帝的掌上明珠,其他皇子公主無不是暗暗嫉妒厭惡的,哪有什麽交情。否則也不可能在楚水笙被賜婚給一個帝京聞名的紈絝浪蕩子時,也沒人幫著說話。


    雪中送炭的人少,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人卻很多,樂得見她不好過。


    楚水笙嫁的那個國公府嫡次子也是個很不堪的,娶了她不過新鮮幾天,就嫌棄她美則美矣,卻總是愁眉苦臉,委屈巴巴,不比其他姬妾會溫柔討好,便撒手丟到一邊了,照樣花天酒地捧戲子流連風塵之地,惹得帝京貴族奚落堂堂公主還比不得青樓楚館的下流妓子。


    這般雪上加霜,楚水笙在國公府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


    就在這仿佛看不到盡頭苦苦煎熬的日子裏,她身邊的侍女柳兒給她帶來了遠方燕北軍的消息。


    “柳兒,你說燕臨他……還會記得我麽?”楚水笙怔怔道。


    “會的,他當初不是承諾要建功立業,迎娶公主嗎?”


    像公主這樣傾國傾城的人兒,本就應該被捧在手心裏的,而不是在這火坑裏被人作踐。


    柳兒是在宮裏時起就跟著柔嘉帝姬的,曾聽楚水笙私下提起過燕臨,也知道她的幾分心思。甚至在這侍女看來,與其在這公府裏淒淒慘慘,備受磋磨,不如賭一賭,也許憑借著燕北王對帝姬當初的那點情分,還能攀上高枝博個榮華富貴。她作為侍女,與公主自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尤其是聽聞燕北軍不斷攻城略地,直取帝京而來,而朝廷派去鎮壓的兵馬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照這架勢,也許用不了多久,燕北鐵騎就要來到這巍峨富麗的帝都了。


    侍女越發堅定信心,一邊想盡辦法出去打聽前線的戰況,一邊鼓動著公主。


    楚水笙因為她的話心裏也生出了幾分期盼,希望燕臨能早點到來救她於水火。


    但這隱秘到底是被鎮國公府的人發現了,楚水笙主仆倆也沒什麽手段心機,有什麽事就跟漏風的篩子似的。


    鎮國公府的人把她的侍女抓起來拷問了一頓,聽聞楚水笙與燕北王有過舊情,都驚得半信半疑。混不吝的二公子就先鬧開了,認為楚水笙給他戴了綠帽子。若非其他人心有顧慮硬是攔下了他,否則楚水笙隻怕在他手裏沒了性命。


    隨後楚水笙就被軟禁了起來。


    國公府的主人商量著對策,是等燕北謀朝篡位成功後將人獻上去討好諂媚新君,還是未免後患直接讓人暴病身亡了的好。


    還沒等鎮國公府府想好如何處置,宮裏就聽說了這傳言,並立馬命人將柔嘉帝姬接進來。


    沒過幾日,皇帝便下了一道旨意,讓柔嘉帝姬與國公府嫡次子和離。


    ――――――


    燕北大軍仿佛天命在身,一路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的氣勢,越過數道防線直逼帝都。


    前期還有朝廷不斷派來軍隊,可非但沒有抵擋住燕北軍的攻勢,反而跟紙糊似的,露出了糜爛不堪的虛弱內裏。


    於是到後來所過州縣不再抵抗,主動開城門投降,甚至恨不得立刻改了效忠對象,好將來能做新朝的臣子。


    燕北軍攻城略地速度太快,後勤兵馬糧草供應卻在以衛延為首的文臣部署調度之下都穩穩當當,沒有出半點差錯。


    依照這情況,估摸著初秋之前便能攻入京城。


    就在這關頭,已然有名無實的大成皇朝那邊突然有了動靜,特命柔嘉帝姬來與燕北議和,以求南北劃分而治。


    柔嘉帝姬還未來到燕北軍現在駐紮的青州,一則流言便已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擴散來了:燕北王年少時曾愛慕柔嘉帝姬。


    “所以你是為了這事來找我?”


    阿洛放下手中的軍務,看著麵前的白衣秀士道。她的語氣甚是平靜,但衛延聽得出來她很不高興。


    因為這事已不是第一迴 了,


    就在柔嘉帝姬成婚那日,燕臨喝的酩酊大醉,一直到深夜,其他人勸不住,隻能命人去請了郡主來。


    半夜被攪擾了清夢的阿洛,一句話也沒說,直接將醉醺醺的燕臨扔進了冬日冰冷的王府池塘裏,讓他冷靜冷靜。


    衛延等人在旁邊看的目瞪口呆,但哪怕是最悍勇的將領也不敢上去阻攔。


    並非他們不關心燕臨的安危。


    隻是郡主那身氣勢太過嚇人,仿佛下一個不爽便直接拔劍砍人了。


    之後燕臨受寒病倒臥床一月餘,燕羽郡主直接代為接管軍務,北境內外安排都有條不紊,並未因主公不在而出什麽岔子。


    反而還在那段時間裏,由燕羽郡主統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玉門關。


    包括衛延,燕氏宗老在內也沒人說什麽了。


    等到主公燕臨病愈後,郡主又毫不留戀地送迴了手中的權力,跑去整頓軍紀去了。


    當時連衛延都聽到主公燕臨鬆了一口氣,郡主表現的太優秀了,優秀的讓人忌憚。


    連哪怕像是整頓軍紀這樣容易得罪四麵八方的事,落在燕羽郡主手裏也不成問題,而且給燕北軍帶來了巨大的益處。


    這種益處初時不顯,等到兵馬南下時才體現了出來,尤其是有東寧侯麾下遠朔軍的對比。


    後者論實力與燕北軍不分秋毫,同樣的精兵悍將,彪勇有素,初起兵時也是氣勢洶洶以至於被燕北視為爭霸大敵。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隨著逐漸南下,長期待在荒涼西北的遠朔軍被繁華錦繡的中原腹地迷了眼。連東寧侯自己也控製不住人心變化,底下的高層將領也隱隱各自分裂了派係,原來的軍紀越發束縛不了軍隊,漸漸地殺戮劫掠無所不作。罵聲四起不說,更被百姓視為亂軍。


    同樣定南侯麾下的西南軍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因為地處西南,戰略優勢最差。


    而燕北軍則在天下反軍中獨居翹首,也因為人心凝聚,軍紀嚴明等頗有美名,竟還有了幾分正義之師的名頭,南下中原的進程越發順利。


    也因為這諸多事情,燕羽郡主在軍中的威望越發高漲,甚至在底層軍民中隻知燕羽郡主,而不知主公燕臨。


    衛延在心裏暗暗歎息,若燕羽郡主是男子,恐怕真就沒主公什麽事了。


    不知是該同情主公燕臨,還是為燕羽可惜了。


    有時衛延也感覺燕羽郡主是個很可怕的人,她的可怕之處在於恍若完美無缺,輕而易舉的就能做到最好,這份優秀與強大就足以吸引無數人追隨。


    像老侯爺和先世子同樣是人格魅力極強的人,備受敬重,但他們的的缺陷在於太過君子方正了,才會沒有防備昏君下手。


    燕羽郡主卻不會存在這個缺點,試著想想,一個能弑君殺出皇城的狠人,會有多少心軟麽。


    所以衛延頻頻勸慰安撫主公燕臨,隻要他心胸足夠寬廣,並盡力將燕羽郡主拉攏至他這邊,對燕北大業來說有利無害。


    衛延看的出來,燕羽並沒有多少權力欲,但她對於主公這唯一的親人,也沒有多大的包容親近。


    從那日便能看得出來,


    若是燕臨身子骨差一點,一個喝醉的人被扔進冬日深夜冰冷的池塘裏,泡上那麽久隻怕連命都沒有了。


    隻是當時所有人被燕羽給震懾住了,事後連忙請大夫過來看診,也沒人敢質疑一句燕羽行事過分,而後燕羽代為掌控燕北軍一月餘,結果隻好不壞,這事也就詭異地沒人提起了。


    連燕臨有一段時間都繞著燕羽走。


    圍觀了全程的衛延內心甚是微妙,但他也沒說什麽,並非他作為燕臨的下屬不夠忠心。而是他對燕北的忠誠更重。


    他之所以硬著頭皮為朝廷議和的事來尋燕羽,為的也不是燕臨,而是整個燕北。


    燕北大軍離帝京不足八百裏,誰都知道那最後的防線不堪一擊,慢則半月,快則六七日,他們便可入主帝都。


    可就在這個時候朝廷派人來議和,


    還傳出那等流言,其用心叵測。


    衛延真心實意道,“流言若是繼續放任下去,影響的不止是主公的名聲,還有燕北軍上下的軍心乃至燕北謀國大業,還請郡主看在大局的份上,勸阻主公行事。  ”


    第109章 篡國(完結)


    衛延自認為情真意切,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在阿洛這裏隻得到了一個字,“――滾!”


    清冷至極。


    碰了一鼻子灰還被打發出去的衛延滿心懵逼,就是他那素來聰明至極的腦子也琢磨不明白郡主這態度,要說郡主不重視燕北大業,恐怕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相信。


    那聽見因為似是而非的謠言而出現軍心動搖,主公更是在柔嘉帝姬一事上屢屢失控這些事,郡主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呢。


    衛延不得其解,也暫時沒有迴青州,那裏不缺勸說主公燕臨不要中了朝廷美人計的人,多他一個不多。可這種事從來不是人多勢眾就一定能起作用的,再者他們的大軍全力開拔,不出意外半月內就能攻破帝都的城門,到時候就是主公燕臨龍袍加身,登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了,這個時候又有幾個人真正敢剛正不阿的勸諫呢。


    有這樣決斷性情,實力地位又足夠高的,除了燕羽郡主之外別無二想了。


    衛延準備再接再勵,多遊說郡主幾迴,可第二日再登門時被告知郡主不在,問去了哪裏卻無果。


    燕羽郡主在軍中位高權重,行蹤去向也是機密,衛延不好繼續追問,他眉頭緊皺,細細思量了幾番,最後無奈隻好先迴了青州。


    青州自那位容色傾城的柔嘉帝姬到來後,就沒消停過。原本以燕北軍對大成朝廷的仇視程度,哪怕對方為了議和巴巴地將美人和絡繹不絕的禮物送到城門口了,也隻有碰壁的份。


    但誰讓最後是他們的主公燕臨親自下了口諭,讓人入城,還安排了住處。


    之後軍民上下爭議不斷,如雪花般的折子遞到燕臨的桌上,卻都被他按下不發。沒過幾日,他就將人接進了府邸,聽聞還為此破了不少規矩。


    多少將領舊部捶胸頓足,大罵朝廷使出不要臉的美人計妄想拖延時間,動搖他們主公的意誌。


    議和?那是不可能的,到嘴的肥肉誰會放過。


    ——


    燕臨的心情也是複雜的很,一方麵他因為楚水笙的到來而壓抑不住心中的雀躍歡喜,一方麵身邊又不斷有人提醒他勿要忘了大仇,不可沉湎美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手握龍傲天劇本[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昔我晚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昔我晚矣並收藏女配手握龍傲天劇本[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