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朕以為官員憑本事處事,你姚清,怕不是靠嘴皮子走到今日這個位置的,你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已有三年半,朕倒要看看,你是怎麽辦案的。”
龍威之下,姚清和京兆府的官員不受控製的發顫。雖他們背後有錯綜複雜的關係,但對皇上的理政手段並不熟悉,誰也不知道皇上會怎麽出牌。
有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皇上若真不管不顧的發難,他們便是有一萬張底牌,也沒處使啊。
姚清流著汗求饒,想著如何將這一時之困拖過去。
但李奕沒給他機會,李奕道:“羅二的案件重審,朕就在一旁聽著,姚清,你去提人,若是沒將活的羅二提過來,你的帽子也別想要了。”
作者有話要說: 裏麵的官職職責查案方麵的背景隻是部分借助古代背景,並不和真實古代背景一致,如果大家考究的話,我覺得很抱歉,如果不太考究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一看的......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文荒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執一諾 10瓶;xxx 5瓶;文荒了 3瓶;如果,我說如果、小可耐 2瓶;綺綺、ジ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2章 寧府拿人
姚清領命, 起身退出去。
唐瑤抬頭看他, 察覺到他額頭有一層虛汗, 她想姚清對這事還是有些壓力的。
唐瑤聽唐博禦說這個案件時也曾唏噓不已, 羅二當街打死人, 一點後果都沒承擔就被放迴去,那被他打死的人怎麽瞑目, 死者家人這輩子怎麽釋懷?
恨斷案的官員不公正,他們與權貴勾結,肆意踩踏勢弱的百姓的尊嚴, 不為百姓做好事,不管百姓死活, 而他們作為位高權重的一方,百姓拿他們根本沒有辦法。
恃強淩弱, 這是人類社會最殘酷的一麵。
唐瑤感性多些, 陷入這種痛恨的情緒中, 沒有往下細想,然而當李奕又把這件事重重拿起, 她便不可避免的又往深處想。
大武王朝, 隻戶部登記的京都人口, 就超過百萬,這百萬人每時每刻發生的事都不止百萬,其中的悲劇也不一定比羅二當街打死人一案輕,這一冤案,在李奕經手的事裏, 絕對算是件芝麻大小的事了。
可他卻如此隆重的跑到京兆府來,親自過問此事,不直接為此事正名,偏讓京兆尹姚清又查一次。
又查一次......
她站在姚清的位置上想,如果她是姚清,此刻就已經難以下台了。
這已經不是保不保羅二的問題了,而是,如果查出羅二有罪,姚清怎麽自圓其說,他之前明明說羅二無罪,現在再查出羅二有罪,那不明擺著上次查案有貓膩嗎?皇上既問起此案,肯定要追著那點貓膩不放,他該怎麽辦?雖然牽扯進去的人不隻是他而已,可他才是斷案的官員,他是直接的責任人。
而如果,他又審得羅二無罪,那欺君之罪、玩忽職守的罪名他是跑不掉了。
唐博禦不好說出口的人是誰?以唐博禦的性子,如果說他有所顧忌,不好在李奕麵前提出來,隻有一個人有這個本事了。
雖寧翰已成李奕的心腹大患,但,他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身份,他是李奕的親舅舅。唐博禦哪怕不忌諱寧翰的權勢,也不可能不忌諱他與李奕沾親帶故的關係。李奕心頭有一絲在意這份親情,他提了就是麻煩事。
......
姚清退出大殿,心中也是著急,皇上大怒而來,為的竟是這個案子。
皇上專門把這個案子提起,不可能無備而來,他定然背後已經查過了,知道真相的。
即便之前這隻是個小案小錯,現在捅到皇上麵前,那也是天大的錯了。
這等小事,誰告訴皇上的,真是可惡!
姚清帶衙差去找羅二,順道去見寧文旭,怕寧文旭不在府中,還特地差人去官署去請。
羅二是寧文旭一個頗為受寵的妾室的哥哥,羅二入獄的第二天,寧文旭府上就派人傳話,那人手持厚禮,隻一個請求,就是把羅二放了。
被當街打死的人沒什麽背景,就是個普通平民百姓,姚清本就與寧府有牽連,礙於情麵,也不好不做這個人情,收禮倒是其次,隻不願和寧文旭交惡。
本以為這事就這麽過了,可皇上親自把這個案翻出來。
一個小小的羅二,死不足惜,若連累了他,那就麻煩大了,寧文旭可給他惹了一個大禍!
......
京兆尹去抓人,可能要不少時間,李奕卻沒有離開,而等在京兆府,這無疑會給京兆尹不小的威壓。
唐瑤打心底裏覺得他帥氣。
李奕拿之前送來的案件打發時間。
唐瑤站在李奕身後,和德祥一樣,都不敢動彈,德祥已經習慣了那麽做,她站久了,會感到腿酸,但即使如此,她也不後悔來這一趟。
李奕迴頭看她,唐瑤朝他笑笑,笑的挺甜的。
李奕又轉迴頭。
不一會兒李奕道:“唐校尉,你去案件歸檔的地方,讓他們把姚清上任以來處理的所有案件裝箱,封存。”
唐校尉:“臣領旨。”
李奕又伸手指唐瑤,對唐隨道:“把她帶上。”
唐瑤詫異,“是。”她抬眸看唐隨,唐隨也看向她。
唐隨看見她,神色和表情沒有一絲變化,看樣子是早就認出她了,唐瑤心底悻悻,太監一樣小步朝他走去。
作為李奕的“近身太監”,唐瑤在一行人中的身份還是有點高的,可以直接走在唐隨身側。
唐隨揮退身邊的二把手,讓他離遠一些,他側向唐瑤,“你怎麽跟來了?”
唐瑤:“嗬嗬。”
唐隨:“胡鬧。”
原主心裏就怕唐隨,穿越過來的唐瑤也沒改了這習慣,唐隨臉一黑,她就隻知道縮頭了。
案件歸檔室前有衙差把守,唐隨拿出腰牌,說受皇上之命來整理案件,與他們同行的一個師爺跑上前來,對把守的衙差首領解釋,衙差們放行,唐瑤和唐隨一同進去。
到了案件室之後,唐隨指了指椅子,對唐瑤道:“有勞公公稍等片刻,待下官收整好,再隨公公去皇上跟前複命。”
唐瑤:啊?
唐瑤有點猶豫,所有人都站著幹活,就她一個人坐下......
太監可以有這種優待嗎?
但她真的好累啊。
李奕讓她過來,說不定就是為了讓她歇歇腳吧。
嗯......唐瑤想明白了,淡定的走到椅子後坐下,心裏悄悄感謝一下李奕。
三年半的案件可不少,久遠的一些已經落塵,侍衛們在師爺的介紹下,一一裝箱,到最後去看,裝滿了八大箱子,每一個箱子都裝的結結實實,幾個侍衛下去抬,抬著都費力。
裝滿之後落在一起,貼上封條,還留在這個房間裏,沒有搬走。
他們等皇上下一步指示。
......
寧文旭納了那妾室之後,就在那妾室的請求下,將她哥哥羅二收到寧府任職。
姚清把差役帶到寧府門前,內心還有些懸。
京兆府中的那個惹不起,這個又豈是好惹的?他若帶衙差闖入這裏,可想而知尚書令大人會如何秋後算賬。
衙差上前敲門,和守門的人交談兩句,守門的人去前廳喊管家。
王貴一聽京兆府來人,眉頭緊皺,緊步跑到府大門去。
這刮的是哪陣邪風,京兆尹不認識“寧府”二字嗎?敢帶衙差到這裏來......
他京兆尹可沒資格查寧府,要查寧府,來的該是大理寺的人,大理寺才管官員犯法,京兆府不過是管平民百姓而已。
王貴走到府門前,看見姚清,忙笑著迎上去,“姚大人怎麽這時來了?我家老爺還在官署,沒有迴府呢。”
他隻當沒有看見姚清身後的衙差,熱情的同姚清講話,將姚清請進府中喝茶。
姚清急的像熱鍋裏的螞蚱,哪有那個功夫和一個管家廢話,隻道:“貴府少爺可迴府了?”
王貴一聽他是找少爺的,更不明白他到底幹什麽,笑道:“姚大人說的是哪個少爺?”
“還能哪個少爺啊,寧文旭大人,快將大人請出來吧,哎喲,出大事了。”
王貴也不笑了,麵上和嘴裏依然是恭恭敬敬地,道:“大人您先別著急,我派人去請少爺,您先進府中喝杯茶。”
姚清隨王貴進府。
姚清道:“本官帶了衙差來,是為帶個人迴去,還望管家直接將此人交於我,省的勞動衙差去捉拿,再驚動了府中老夫人和各位主子。”
王貴當即應道:“大人辦差,寧府自當配合,別說您要一個人,便是十個八個也給您找來。”
“就這一個,就這一個。”姚清愁眉苦臉,就這一個就夠他頭疼的了,還十個八個,十個八個得夠他搭條命進去了。
王貴:“姚大人要捉拿哪個人啊?”
姚清提心吊膽了一上午,此時提到這個人也不客氣了,“寧文旭大人的小舅子,羅二。”
王貴一聽“寧文旭大人的小舅子”時內心一震,聽到“羅二”時,立馬摸不到頭腦了,“大人說笑了,誰不知咱們府上寧大少爺的舅爺是南陽侯府的爵爺,哪叫什麽羅二。”
姚清看管家一眼,撇過臉,臉上依然是愁苦的。
衙差上前,在王貴耳邊說一句,王貴明白過來,道:“那不過是一個賤仆,可夠不上和少爺攀親戚,這就把他帶過來,交給大人。”
王貴剛想問怎麽迴事,寧文旭匆匆趕到。
寧文旭看見姚清,連寒暄都顧不上了,道:“姚大人,您說的什麽情況,皇上怎麽會去京兆府?”
王貴聽這話心頭一顫,知這雖不是大理寺來查,也大事臨頭。
寧文旭到府,姚清才算鬆了一口氣,“寧大人,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說說眼下怎麽辦才好。”
姚清沒有辦法,寧文旭更沒有辦法,他那個小妾纏著他讓他給羅二說情,這不過一句話的事,他便應了,誰知會鬧到這步田地。
早知道還不如讓羅二死了。
嗬,讓一個狗奴才給累及了。
寧文旭:“姚大人,皇上要聽此案,他哪是聽這個案,他分明是盯上你我二人了。”
姚清點頭,“誰說不是呢?”
寧文旭:“羅二審了也不是,不審也不是,他命賤,可不能搭上咱們兩個,索性做了他,人沒了,這案還怎麽審?”
姚清臉上皺起一堆褶子,“寧大人,皇上讓下官提活的羅二去見。”
龍威之下,姚清和京兆府的官員不受控製的發顫。雖他們背後有錯綜複雜的關係,但對皇上的理政手段並不熟悉,誰也不知道皇上會怎麽出牌。
有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皇上若真不管不顧的發難,他們便是有一萬張底牌,也沒處使啊。
姚清流著汗求饒,想著如何將這一時之困拖過去。
但李奕沒給他機會,李奕道:“羅二的案件重審,朕就在一旁聽著,姚清,你去提人,若是沒將活的羅二提過來,你的帽子也別想要了。”
作者有話要說: 裏麵的官職職責查案方麵的背景隻是部分借助古代背景,並不和真實古代背景一致,如果大家考究的話,我覺得很抱歉,如果不太考究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一看的......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文荒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執一諾 10瓶;xxx 5瓶;文荒了 3瓶;如果,我說如果、小可耐 2瓶;綺綺、ジ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2章 寧府拿人
姚清領命, 起身退出去。
唐瑤抬頭看他, 察覺到他額頭有一層虛汗, 她想姚清對這事還是有些壓力的。
唐瑤聽唐博禦說這個案件時也曾唏噓不已, 羅二當街打死人, 一點後果都沒承擔就被放迴去,那被他打死的人怎麽瞑目, 死者家人這輩子怎麽釋懷?
恨斷案的官員不公正,他們與權貴勾結,肆意踩踏勢弱的百姓的尊嚴, 不為百姓做好事,不管百姓死活, 而他們作為位高權重的一方,百姓拿他們根本沒有辦法。
恃強淩弱, 這是人類社會最殘酷的一麵。
唐瑤感性多些, 陷入這種痛恨的情緒中, 沒有往下細想,然而當李奕又把這件事重重拿起, 她便不可避免的又往深處想。
大武王朝, 隻戶部登記的京都人口, 就超過百萬,這百萬人每時每刻發生的事都不止百萬,其中的悲劇也不一定比羅二當街打死人一案輕,這一冤案,在李奕經手的事裏, 絕對算是件芝麻大小的事了。
可他卻如此隆重的跑到京兆府來,親自過問此事,不直接為此事正名,偏讓京兆尹姚清又查一次。
又查一次......
她站在姚清的位置上想,如果她是姚清,此刻就已經難以下台了。
這已經不是保不保羅二的問題了,而是,如果查出羅二有罪,姚清怎麽自圓其說,他之前明明說羅二無罪,現在再查出羅二有罪,那不明擺著上次查案有貓膩嗎?皇上既問起此案,肯定要追著那點貓膩不放,他該怎麽辦?雖然牽扯進去的人不隻是他而已,可他才是斷案的官員,他是直接的責任人。
而如果,他又審得羅二無罪,那欺君之罪、玩忽職守的罪名他是跑不掉了。
唐博禦不好說出口的人是誰?以唐博禦的性子,如果說他有所顧忌,不好在李奕麵前提出來,隻有一個人有這個本事了。
雖寧翰已成李奕的心腹大患,但,他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身份,他是李奕的親舅舅。唐博禦哪怕不忌諱寧翰的權勢,也不可能不忌諱他與李奕沾親帶故的關係。李奕心頭有一絲在意這份親情,他提了就是麻煩事。
......
姚清退出大殿,心中也是著急,皇上大怒而來,為的竟是這個案子。
皇上專門把這個案子提起,不可能無備而來,他定然背後已經查過了,知道真相的。
即便之前這隻是個小案小錯,現在捅到皇上麵前,那也是天大的錯了。
這等小事,誰告訴皇上的,真是可惡!
姚清帶衙差去找羅二,順道去見寧文旭,怕寧文旭不在府中,還特地差人去官署去請。
羅二是寧文旭一個頗為受寵的妾室的哥哥,羅二入獄的第二天,寧文旭府上就派人傳話,那人手持厚禮,隻一個請求,就是把羅二放了。
被當街打死的人沒什麽背景,就是個普通平民百姓,姚清本就與寧府有牽連,礙於情麵,也不好不做這個人情,收禮倒是其次,隻不願和寧文旭交惡。
本以為這事就這麽過了,可皇上親自把這個案翻出來。
一個小小的羅二,死不足惜,若連累了他,那就麻煩大了,寧文旭可給他惹了一個大禍!
......
京兆尹去抓人,可能要不少時間,李奕卻沒有離開,而等在京兆府,這無疑會給京兆尹不小的威壓。
唐瑤打心底裏覺得他帥氣。
李奕拿之前送來的案件打發時間。
唐瑤站在李奕身後,和德祥一樣,都不敢動彈,德祥已經習慣了那麽做,她站久了,會感到腿酸,但即使如此,她也不後悔來這一趟。
李奕迴頭看她,唐瑤朝他笑笑,笑的挺甜的。
李奕又轉迴頭。
不一會兒李奕道:“唐校尉,你去案件歸檔的地方,讓他們把姚清上任以來處理的所有案件裝箱,封存。”
唐校尉:“臣領旨。”
李奕又伸手指唐瑤,對唐隨道:“把她帶上。”
唐瑤詫異,“是。”她抬眸看唐隨,唐隨也看向她。
唐隨看見她,神色和表情沒有一絲變化,看樣子是早就認出她了,唐瑤心底悻悻,太監一樣小步朝他走去。
作為李奕的“近身太監”,唐瑤在一行人中的身份還是有點高的,可以直接走在唐隨身側。
唐隨揮退身邊的二把手,讓他離遠一些,他側向唐瑤,“你怎麽跟來了?”
唐瑤:“嗬嗬。”
唐隨:“胡鬧。”
原主心裏就怕唐隨,穿越過來的唐瑤也沒改了這習慣,唐隨臉一黑,她就隻知道縮頭了。
案件歸檔室前有衙差把守,唐隨拿出腰牌,說受皇上之命來整理案件,與他們同行的一個師爺跑上前來,對把守的衙差首領解釋,衙差們放行,唐瑤和唐隨一同進去。
到了案件室之後,唐隨指了指椅子,對唐瑤道:“有勞公公稍等片刻,待下官收整好,再隨公公去皇上跟前複命。”
唐瑤:啊?
唐瑤有點猶豫,所有人都站著幹活,就她一個人坐下......
太監可以有這種優待嗎?
但她真的好累啊。
李奕讓她過來,說不定就是為了讓她歇歇腳吧。
嗯......唐瑤想明白了,淡定的走到椅子後坐下,心裏悄悄感謝一下李奕。
三年半的案件可不少,久遠的一些已經落塵,侍衛們在師爺的介紹下,一一裝箱,到最後去看,裝滿了八大箱子,每一個箱子都裝的結結實實,幾個侍衛下去抬,抬著都費力。
裝滿之後落在一起,貼上封條,還留在這個房間裏,沒有搬走。
他們等皇上下一步指示。
......
寧文旭納了那妾室之後,就在那妾室的請求下,將她哥哥羅二收到寧府任職。
姚清把差役帶到寧府門前,內心還有些懸。
京兆府中的那個惹不起,這個又豈是好惹的?他若帶衙差闖入這裏,可想而知尚書令大人會如何秋後算賬。
衙差上前敲門,和守門的人交談兩句,守門的人去前廳喊管家。
王貴一聽京兆府來人,眉頭緊皺,緊步跑到府大門去。
這刮的是哪陣邪風,京兆尹不認識“寧府”二字嗎?敢帶衙差到這裏來......
他京兆尹可沒資格查寧府,要查寧府,來的該是大理寺的人,大理寺才管官員犯法,京兆府不過是管平民百姓而已。
王貴走到府門前,看見姚清,忙笑著迎上去,“姚大人怎麽這時來了?我家老爺還在官署,沒有迴府呢。”
他隻當沒有看見姚清身後的衙差,熱情的同姚清講話,將姚清請進府中喝茶。
姚清急的像熱鍋裏的螞蚱,哪有那個功夫和一個管家廢話,隻道:“貴府少爺可迴府了?”
王貴一聽他是找少爺的,更不明白他到底幹什麽,笑道:“姚大人說的是哪個少爺?”
“還能哪個少爺啊,寧文旭大人,快將大人請出來吧,哎喲,出大事了。”
王貴也不笑了,麵上和嘴裏依然是恭恭敬敬地,道:“大人您先別著急,我派人去請少爺,您先進府中喝杯茶。”
姚清隨王貴進府。
姚清道:“本官帶了衙差來,是為帶個人迴去,還望管家直接將此人交於我,省的勞動衙差去捉拿,再驚動了府中老夫人和各位主子。”
王貴當即應道:“大人辦差,寧府自當配合,別說您要一個人,便是十個八個也給您找來。”
“就這一個,就這一個。”姚清愁眉苦臉,就這一個就夠他頭疼的了,還十個八個,十個八個得夠他搭條命進去了。
王貴:“姚大人要捉拿哪個人啊?”
姚清提心吊膽了一上午,此時提到這個人也不客氣了,“寧文旭大人的小舅子,羅二。”
王貴一聽“寧文旭大人的小舅子”時內心一震,聽到“羅二”時,立馬摸不到頭腦了,“大人說笑了,誰不知咱們府上寧大少爺的舅爺是南陽侯府的爵爺,哪叫什麽羅二。”
姚清看管家一眼,撇過臉,臉上依然是愁苦的。
衙差上前,在王貴耳邊說一句,王貴明白過來,道:“那不過是一個賤仆,可夠不上和少爺攀親戚,這就把他帶過來,交給大人。”
王貴剛想問怎麽迴事,寧文旭匆匆趕到。
寧文旭看見姚清,連寒暄都顧不上了,道:“姚大人,您說的什麽情況,皇上怎麽會去京兆府?”
王貴聽這話心頭一顫,知這雖不是大理寺來查,也大事臨頭。
寧文旭到府,姚清才算鬆了一口氣,“寧大人,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說說眼下怎麽辦才好。”
姚清沒有辦法,寧文旭更沒有辦法,他那個小妾纏著他讓他給羅二說情,這不過一句話的事,他便應了,誰知會鬧到這步田地。
早知道還不如讓羅二死了。
嗬,讓一個狗奴才給累及了。
寧文旭:“姚大人,皇上要聽此案,他哪是聽這個案,他分明是盯上你我二人了。”
姚清點頭,“誰說不是呢?”
寧文旭:“羅二審了也不是,不審也不是,他命賤,可不能搭上咱們兩個,索性做了他,人沒了,這案還怎麽審?”
姚清臉上皺起一堆褶子,“寧大人,皇上讓下官提活的羅二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