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他看得莫名其妙,“小七在看什麽?”
胤祈脫口而出:“太子哥哥再生對雙生子吧!”
太子:“……”
其他兄弟:“……”
過分了,剛生了對雙生子不能養在身邊,還盼著人家再生兩個?這可太惡毒了,還是親兄弟呢!!
察覺到周邊的視線有點多,胤祈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他心裏太想撿便宜了,才會順嘴說出心中所想。
等其他兄弟看過來的時候,胤祈想要補救一下。
但比起補救,他想撿便宜的心思更強烈。
猶豫了幾秒鍾,他還是選擇了後者,他想搶個孩子迴去!
“都是弟弟,太子哥哥也太厚此薄彼了!兩個小阿哥都給了六哥,弟弟一個都撈不到,至少得分一個吧?”
“你拿孩子當什麽?還撈一個?”大阿哥笑了。
“七哥,你別在這裏逗我們笑!”
“沒你這樣的,你還明搶?想要見者有份?”
幾個兄弟哄然大笑。
四阿哥知道內情,太子聽四阿哥說過,他們二人沒笑。
胤祈臉上卻不見笑意,他嚴肅著一張臉望向太子。
“我沒有說笑,我很認真,我想抱一個小阿哥迴去養!隻要太子哥哥點個頭,皇阿瑪那裏我自己去求。我一定視如己出,把我能給的都給他!若怕不好區別,就給我兒子紮兩個耳洞!”
胤祈的表情太過認真,其他人也收起了笑意。
隻有胤祜拉著胤祈,想要糾正他:“七弟,你別太主動了!還沒答應把孩子給你,就成你兒子了?”
胤祈道:“六哥讓一個兒子給我吧!”
他眼圈泛紅,那樣子又有點可憐。
胤祜也是個撿便宜的,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他也作不了主,不可能私自答應,隻能將視線投向太子。
“七弟的福晉還未進門,以後自己生吧!”太子在其他人不解的目光裏,單獨拎出四阿哥當例子,“四弟院子裏傳出了好消息,七弟也不遠了。等弟妹進了門,想生幾個孩子就生幾個。”
胤祈卻在搖頭。
雖說四阿哥也是服藥生下的,可四阿哥的身體遠比他強,他心裏有數,他估計是沒可能了。
“要不這樣吧!說是把兩個孩子過繼給六哥,可六哥還沒有福晉,孩子給他也上不了玉牒。等兩個孩子滿周歲,若弟弟院子裏還是沒有好消息,太子哥哥就施舍一個孩子給弟弟吧!”
再等一年時間,若還是沒有好消息,他也該死心了。
孩子才一歲大,抱走也能養熟。
話說到這個份上,兩個孩子又注定不能養在身邊,太子思索了一番,才道:“孩子先養在鍾粹宮裏,等他們滿了三歲,七弟院子裏若還是沒有好消息,你再抱一個迴去!”
胤祈追著太子要孩子,其他兄弟此刻也該懂了。
……
洗三禮過後,二福晉才聽說七阿哥想抱個小阿哥去養。
之前她不願意讓胤祜養孩子,一聽七阿哥搶孩子,她馬上就變卦了,找來橙玉給太子傳消息,求著要把孩子給胤祜養。
給胤祜養,孩子肯定長期呆在鍾粹宮裏,她時常能見到。若是給了七阿哥,她還能經常見到嗎?
兩廂對比,她更希望兩個孩子都給胤祜養。
又傳到康熙耳朵裏。
四阿哥和七阿哥子嗣艱難,七阿哥的情況比四阿哥更壞。
康熙長歎一聲:“之前朕沒想到小七,他能主動找太子要孩子,想必他自己也認命了。那就等三年吧!”
太子讓七阿哥觀望三年,康熙再滿意不過。
三年後,若再無好消息,胤祈也該死心了。
不到半個月,又是一年萬壽節。
皇子們一起給康熙賀壽,一個個像小白楊一樣挺拔,康熙見之心裏既驕傲又惆悵,在壽宴上喝高了。
當天夜裏又在鍾粹宮裏跟皇後把所有孩子扒拉了一遍。
把他們十二個從小說到大,說著自己把一群孩子拉扯大有多不容易,聽得皇後嘴角不停地抽搐。
孩子不聽話,是額娘沒養好。
孩子長大了,就是他的功勞了。
嘖……簡直了!!
萬壽節過後沒幾天,棒國君王帶著一群使臣來了,哭著求著不當屬國了,想要並入大清,為大清的一個省。
康熙這才知道太子在棒國轟了一炮,嚇得棒國君王幾個月沒睡過一個好覺,又有東瀛的前車之鑒,不怕不行!
等雪一化,棒國君王就帶帶著使臣和貢品進京了。
棒國君王求著並入大清,康熙沒有馬上答應他,讓他迴理藩院等消息,等人剛走,康熙召見太子。
父子二人密談許久,康熙還是答應了。
棒國納入大清版圖,名字是六年前太子起好的——北參省。
給棒國君王封了個參郡王,又派人北參省將參郡王的家眷帶迴京城,要在京城給參郡王修建王府。
另外,再派人接手北參省。
參郡王感恩戴德地接了封郡王的聖旨,他能封郡王,還能攜帶家眷,對比一下被圈禁的王仁,他的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事情快到超出胤祜的想象,吃瓜吃到撐。
隻能表揚親哥那一炮轟得好,大清接手了北參省,最好在北參省建個軍事基地,才能築起第一道防線。
搞完北參省的事,就是兩個孩子的滿月宴了。
胤祈笑得比太子還要開心,看向孩子的眼神別提多慈愛,他已經在用親爹看兒子的眼神看兩個崽崽了。
看得胤祜一陣惡寒。
要知道,胤祈實歲也才十四,十四歲的小屁孩哪來的父愛?
給兩個孩子辦了滿月宴,當天就將他們抱去了鍾粹宮,胤祜準備迴莊子上,胤祈天天去鍾粹宮看兒子。
太子更是忙著一天見不到著人。
四月初十,詹事府又推出了新品。
第135章 、掏誰家國庫?
水泥麵世,剛開始很多人都在觀望。
灰撲撲的東西,能是什麽好東西?跟大出風頭的玻璃和鍾表相比,根本上不了台麵,幾乎沒有人看好水泥。
但詹事府出品的東西,再不好看,還是願意觀望一下。
水泥推出當天,就有十個匠人帶著工具來到詹事府的玻璃鋪子,把鋪子前麵的地磚全部掀了,又有牛車拉了碎石和沙子過來,按之前試出來的最佳比例加水加水泥。
從早上忙活到下午,把鋪子前麵鋪平整,還用碎瓷片拚出詹事府三個大字,之後便圍了起來不許人踩。
圍觀的人看了個寂寞。
想想詹事府從來沒有掉過鏈子,第二天他們又來了。
然後就發現水泥已經凝固了,但詹事府的人守著不讓人踩。
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條街本來就是詹事府的鋪子帶旺的,這會兒人氣又添了三分,沒讓他們看多久,詹事府的人在上麵澆了水,又鋪上麻袋,暫時是看不了。
架不住圍觀的吃瓜群眾太過熱情。
鋪子裏的大掌櫃笑著告訴眾人:“詹事府說是三天能過人。為了保險起見,我私自決定等五天。五天之後,各位可以在上麵走走,感受一下最新的水泥地麵!這水泥,可是個好東西,太子爺特地找了一批工匠研究出來的。可用來蓋房子,也能用來修橋鋪路。不但修得平整,還不怕積水、不怕雨天!”
一聽能修橋鋪路,圍觀群眾更是熱情似火。
之前幾天裏,就有些人守著不肯走。
能修橋鋪路就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自從國庫欠銀的事情鬧出之後,太子的名望一再攀升,對詹事府更有種迷之信任。
還看不到效果,權貴還在觀望,普通百姓都信了。
詹事府玻璃鋪子外的水泥地麵,成了全京城的盛事,所有的目光匯聚至此,甚至傳到宮裏驚動了康熙。
圍觀的人一層又一層,直到第五天到來。
店鋪大門敞開,大掌櫃站在門口,他朝著幾方圍觀的人拱了拱手,“多謝各位賞臉,五天到了,是時候掀開麻布袋了!不過,這幾日隻能踩人,半個月後馬車才能上來!”
他大手一揮,立刻有人先掀開麻布袋。
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麵暴露於人前,仔細看的話還有一點傾斜,以免積水,中間用碎瓷片拚出來“詹事府”的字三個大字瞬間成了這間鋪子的招牌,就有人踩了上去。
是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用來曬穀子不錯!”
“曬豆子也好。”
“曬什麽都好,沒有小石子,也沒有泥水。”
“……”
在場的百姓你一嘴我一嘴就說開了,詹事府出品的東西從來沒叫人失望過,這一迴也是,又是一件好東西。
能曬東西還是其次,上迴大掌櫃說過,可用於修橋鋪路,那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雖然京城的大街小巷都鋪了青石地板,可每次雨後有馬車跑過都會濺起泥水。
若鋪上水泥路,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過了兩天等熱度依然沒有消退,幾乎匯聚了全京城的目光。
這時候才有人想起要預定,目前的情況看來不是買了水泥就夠了,還得詹事府的工匠上門鋪好,不單買水泥這麽容易。
很快他們就發現詹事府的水泥不接受預定!
胤祈脫口而出:“太子哥哥再生對雙生子吧!”
太子:“……”
其他兄弟:“……”
過分了,剛生了對雙生子不能養在身邊,還盼著人家再生兩個?這可太惡毒了,還是親兄弟呢!!
察覺到周邊的視線有點多,胤祈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他心裏太想撿便宜了,才會順嘴說出心中所想。
等其他兄弟看過來的時候,胤祈想要補救一下。
但比起補救,他想撿便宜的心思更強烈。
猶豫了幾秒鍾,他還是選擇了後者,他想搶個孩子迴去!
“都是弟弟,太子哥哥也太厚此薄彼了!兩個小阿哥都給了六哥,弟弟一個都撈不到,至少得分一個吧?”
“你拿孩子當什麽?還撈一個?”大阿哥笑了。
“七哥,你別在這裏逗我們笑!”
“沒你這樣的,你還明搶?想要見者有份?”
幾個兄弟哄然大笑。
四阿哥知道內情,太子聽四阿哥說過,他們二人沒笑。
胤祈臉上卻不見笑意,他嚴肅著一張臉望向太子。
“我沒有說笑,我很認真,我想抱一個小阿哥迴去養!隻要太子哥哥點個頭,皇阿瑪那裏我自己去求。我一定視如己出,把我能給的都給他!若怕不好區別,就給我兒子紮兩個耳洞!”
胤祈的表情太過認真,其他人也收起了笑意。
隻有胤祜拉著胤祈,想要糾正他:“七弟,你別太主動了!還沒答應把孩子給你,就成你兒子了?”
胤祈道:“六哥讓一個兒子給我吧!”
他眼圈泛紅,那樣子又有點可憐。
胤祜也是個撿便宜的,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他也作不了主,不可能私自答應,隻能將視線投向太子。
“七弟的福晉還未進門,以後自己生吧!”太子在其他人不解的目光裏,單獨拎出四阿哥當例子,“四弟院子裏傳出了好消息,七弟也不遠了。等弟妹進了門,想生幾個孩子就生幾個。”
胤祈卻在搖頭。
雖說四阿哥也是服藥生下的,可四阿哥的身體遠比他強,他心裏有數,他估計是沒可能了。
“要不這樣吧!說是把兩個孩子過繼給六哥,可六哥還沒有福晉,孩子給他也上不了玉牒。等兩個孩子滿周歲,若弟弟院子裏還是沒有好消息,太子哥哥就施舍一個孩子給弟弟吧!”
再等一年時間,若還是沒有好消息,他也該死心了。
孩子才一歲大,抱走也能養熟。
話說到這個份上,兩個孩子又注定不能養在身邊,太子思索了一番,才道:“孩子先養在鍾粹宮裏,等他們滿了三歲,七弟院子裏若還是沒有好消息,你再抱一個迴去!”
胤祈追著太子要孩子,其他兄弟此刻也該懂了。
……
洗三禮過後,二福晉才聽說七阿哥想抱個小阿哥去養。
之前她不願意讓胤祜養孩子,一聽七阿哥搶孩子,她馬上就變卦了,找來橙玉給太子傳消息,求著要把孩子給胤祜養。
給胤祜養,孩子肯定長期呆在鍾粹宮裏,她時常能見到。若是給了七阿哥,她還能經常見到嗎?
兩廂對比,她更希望兩個孩子都給胤祜養。
又傳到康熙耳朵裏。
四阿哥和七阿哥子嗣艱難,七阿哥的情況比四阿哥更壞。
康熙長歎一聲:“之前朕沒想到小七,他能主動找太子要孩子,想必他自己也認命了。那就等三年吧!”
太子讓七阿哥觀望三年,康熙再滿意不過。
三年後,若再無好消息,胤祈也該死心了。
不到半個月,又是一年萬壽節。
皇子們一起給康熙賀壽,一個個像小白楊一樣挺拔,康熙見之心裏既驕傲又惆悵,在壽宴上喝高了。
當天夜裏又在鍾粹宮裏跟皇後把所有孩子扒拉了一遍。
把他們十二個從小說到大,說著自己把一群孩子拉扯大有多不容易,聽得皇後嘴角不停地抽搐。
孩子不聽話,是額娘沒養好。
孩子長大了,就是他的功勞了。
嘖……簡直了!!
萬壽節過後沒幾天,棒國君王帶著一群使臣來了,哭著求著不當屬國了,想要並入大清,為大清的一個省。
康熙這才知道太子在棒國轟了一炮,嚇得棒國君王幾個月沒睡過一個好覺,又有東瀛的前車之鑒,不怕不行!
等雪一化,棒國君王就帶帶著使臣和貢品進京了。
棒國君王求著並入大清,康熙沒有馬上答應他,讓他迴理藩院等消息,等人剛走,康熙召見太子。
父子二人密談許久,康熙還是答應了。
棒國納入大清版圖,名字是六年前太子起好的——北參省。
給棒國君王封了個參郡王,又派人北參省將參郡王的家眷帶迴京城,要在京城給參郡王修建王府。
另外,再派人接手北參省。
參郡王感恩戴德地接了封郡王的聖旨,他能封郡王,還能攜帶家眷,對比一下被圈禁的王仁,他的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事情快到超出胤祜的想象,吃瓜吃到撐。
隻能表揚親哥那一炮轟得好,大清接手了北參省,最好在北參省建個軍事基地,才能築起第一道防線。
搞完北參省的事,就是兩個孩子的滿月宴了。
胤祈笑得比太子還要開心,看向孩子的眼神別提多慈愛,他已經在用親爹看兒子的眼神看兩個崽崽了。
看得胤祜一陣惡寒。
要知道,胤祈實歲也才十四,十四歲的小屁孩哪來的父愛?
給兩個孩子辦了滿月宴,當天就將他們抱去了鍾粹宮,胤祜準備迴莊子上,胤祈天天去鍾粹宮看兒子。
太子更是忙著一天見不到著人。
四月初十,詹事府又推出了新品。
第135章 、掏誰家國庫?
水泥麵世,剛開始很多人都在觀望。
灰撲撲的東西,能是什麽好東西?跟大出風頭的玻璃和鍾表相比,根本上不了台麵,幾乎沒有人看好水泥。
但詹事府出品的東西,再不好看,還是願意觀望一下。
水泥推出當天,就有十個匠人帶著工具來到詹事府的玻璃鋪子,把鋪子前麵的地磚全部掀了,又有牛車拉了碎石和沙子過來,按之前試出來的最佳比例加水加水泥。
從早上忙活到下午,把鋪子前麵鋪平整,還用碎瓷片拚出詹事府三個大字,之後便圍了起來不許人踩。
圍觀的人看了個寂寞。
想想詹事府從來沒有掉過鏈子,第二天他們又來了。
然後就發現水泥已經凝固了,但詹事府的人守著不讓人踩。
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條街本來就是詹事府的鋪子帶旺的,這會兒人氣又添了三分,沒讓他們看多久,詹事府的人在上麵澆了水,又鋪上麻袋,暫時是看不了。
架不住圍觀的吃瓜群眾太過熱情。
鋪子裏的大掌櫃笑著告訴眾人:“詹事府說是三天能過人。為了保險起見,我私自決定等五天。五天之後,各位可以在上麵走走,感受一下最新的水泥地麵!這水泥,可是個好東西,太子爺特地找了一批工匠研究出來的。可用來蓋房子,也能用來修橋鋪路。不但修得平整,還不怕積水、不怕雨天!”
一聽能修橋鋪路,圍觀群眾更是熱情似火。
之前幾天裏,就有些人守著不肯走。
能修橋鋪路就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自從國庫欠銀的事情鬧出之後,太子的名望一再攀升,對詹事府更有種迷之信任。
還看不到效果,權貴還在觀望,普通百姓都信了。
詹事府玻璃鋪子外的水泥地麵,成了全京城的盛事,所有的目光匯聚至此,甚至傳到宮裏驚動了康熙。
圍觀的人一層又一層,直到第五天到來。
店鋪大門敞開,大掌櫃站在門口,他朝著幾方圍觀的人拱了拱手,“多謝各位賞臉,五天到了,是時候掀開麻布袋了!不過,這幾日隻能踩人,半個月後馬車才能上來!”
他大手一揮,立刻有人先掀開麻布袋。
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麵暴露於人前,仔細看的話還有一點傾斜,以免積水,中間用碎瓷片拚出來“詹事府”的字三個大字瞬間成了這間鋪子的招牌,就有人踩了上去。
是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用來曬穀子不錯!”
“曬豆子也好。”
“曬什麽都好,沒有小石子,也沒有泥水。”
“……”
在場的百姓你一嘴我一嘴就說開了,詹事府出品的東西從來沒叫人失望過,這一迴也是,又是一件好東西。
能曬東西還是其次,上迴大掌櫃說過,可用於修橋鋪路,那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雖然京城的大街小巷都鋪了青石地板,可每次雨後有馬車跑過都會濺起泥水。
若鋪上水泥路,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過了兩天等熱度依然沒有消退,幾乎匯聚了全京城的目光。
這時候才有人想起要預定,目前的情況看來不是買了水泥就夠了,還得詹事府的工匠上門鋪好,不單買水泥這麽容易。
很快他們就發現詹事府的水泥不接受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