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成,你未入朝堂,就給了皇阿瑪一個大驚喜!”
“兒子身為大清太子,本應為大清和天下百姓著想。”
“有些問題還待商榷,但值得推廣!”
“皇阿瑪,還有個建議兒子沒寫上去。身體殘疾者、年逾五十的孤寡老人還有十歲以下的孤兒,可免。有兒女的老人,由兒子上交。”
“你有一顆仁心。”康熙看向太子的目光越發慈愛了。
為君者,有仁心才會愛子民。
兒子不負他的教導,將來會是個明君。
可惜胤祜聽不到渣爹的心聲,否則他肯定要渣爹懟幾句。
孩子有什麽不好,就是孩子娘的過錯。孩子做得好,就成了他的功勞。
他那麽能,咋不上天呢?
……
牛痘有了結果,康熙說過的詔告天下,暫時壓了下來,他另有打算。
胤祜的莊子也修整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安排種痘了。
這一批要種痘的孩子有五個,四格格、胤祺、胤祜和胤祈,還有剛入學不久的胤祐。九阿哥胤禩按說也到年紀了,但年初的事康熙還記著,有意隔開他和胤祈,這次就沒他的份了。
康熙百忙之中還抽時間親自送他們到莊子上。
幾個孩子新奇地到處看,除了胤祜,另四人都是第一次出宮。
胤祜四下打量,這是他的地盤,他還是第一次踏足,要好好看看。
康熙眼中帶著淺淺的笑意,挨個摸摸他們的頭。
“等你們種完痘,皇阿瑪允許你們在莊子上玩一個月。前提是你們要乖乖聽話,好好配合太醫。”
幾個小孩眼睛一亮,種痘差不多一個月時間,還能玩一個月。
胤祺和胤祈都快高興哭了。
兩個月不用讀書,太幸福了!!
胤祐情緒低落地抿了抿嘴角,再低頭看看自己天生殘疾的左腳,他和其他兄弟不一樣,自他出生就招了皇阿瑪嫌惡,在延喜宮也不得鈕鈷祿貴妃喜歡,還要受底下的奴才慢待。
遭過太多冷眼,他比別的孩子早熟。
從小他就知道皇阿瑪不是他的依靠,他隻能靠自己。
他想好好讀書,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玩上麵。
第77章 、逃課進行時
被下藥以後,康熙對幾個年幼的孩子多了幾分耐心和寬容。
對胤祐的惡感也輕了幾分,前段時間給其他孩子賞賜每次都有他的份。
當然了,僅限於他進學前。
進學後就撈不到好處了,跟幾個哥哥一樣歸類於大孩子。
康熙將他的神色盡收於眼底,第一反應是這個孩子性子陰沉又孤僻,還不合群。別的孩子都高高興興地,給他時間玩他還不樂意了?
身在福中不知福!
原本減少的惡感又升了上來。
五個孩子種痘,康熙出於重視從太醫院調來十個太醫,每個孩子身邊放兩個,又從軍營調了人來保衛莊子上的安全,住的院子也是剛建好的,裏裏外外什麽都不缺。
作為莊子的主人,院子裏最好的房屋當然是胤祜的。
康熙走後,胤祜在院子裏外轉了一圈。
胤祺和胤祈當了大半年同窗,兩個人感情好,又跟胤祜熟悉,就跟他一起轉,四格格在博爾濟吉特氏膝下養了大半年,膽子也大了許多,她揚起笑臉跟他們一起轉。
胤祐心思重,明明不想去,但還是跟了上去。
轉完迴來,胤祜對這個院子的格局也摸清了。
他指著兩側的廂房對四人說:“這兩排廂房都能住人,想住哪間屋子你們自己挑。院子後麵還有一排下人房,你們身邊的伺候的人讓他們住後邊吧。”
莊子是胤祜的地盤,他帶了五個人來,小明和紫玉、小胡子,還有兩個人是皇後安排的。
另四人隻允許帶三個人。
沒有長輩的管束,幾個孩子徹底自由了。
胤祺像脫了韁的野馬,當即就是一聲歡唿:“不用讀書我太開心了!”之後,他又歪著腦袋瞅著胤祜:“六弟,你的莊子從哪裏來的?哥哥也想當一莊之主,擁有大片田地。”
胤祈應和:“六哥,我也想知道。”
另兩個沒吭聲,也都瞅著胤祜。
胤祜被胤祺的歪頭殺萌到了,伸出小爪子摸摸他的頭。
“你們都想要莊子?我偷偷告訴你們,搬去乾清宮與皇阿瑪同吃同住,把皇阿瑪哄高興了,就有莊子了。”
“……”
胤祺和胤祈一臉驚恐!
和皇阿瑪同吃同住換來的莊子?六哥/六弟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倆人又開始同情胤祜了,太可怕了,他們不想要莊子了,隻要皇阿瑪別把他們抓進乾清宮就行了。
“不好不好,皇阿瑪一直不高興,哄不好的。”四格格趕緊搖頭,在她印象裏,皇阿瑪大多時間都板著張臉,也可能是他們見麵機會太少,康熙在她心裏的形象過於單一。
“皇阿瑪很兇的,還總是不高興。”胤祺表示讚同。
之後又問胤祜:“六弟,皇阿瑪有沒有天天打你?用不用五哥陪你去烏庫媽嬤那裏告狀?”
“皇阿瑪沒有打我,就是兇我。”成功收獲了三道同情的目光,胤祜就開始忽悠了:“皇阿瑪本想送我們去種痘的莊子,我聽太子哥哥說那些環境不好,還不自由。所以我就想要個莊子,特地搬去乾清宮纏著皇阿瑪要個好點莊子,咱們來我的莊子上種痘,想怎麽玩也無人敢管!”
三個小孩感動到了。
六弟/六哥為他們犧牲太多了!
一旁的胤祐低垂著眼簾不說話,另三個不懂,他懂。
乾清宮不是誰想住就能住的,迄今也就胤祜一個皇子住過。
像他這種不得皇阿瑪喜歡的兒子,多看他一眼都厭惡,還想同吃同住再得個莊子?就別做夢了。
選屋子的時候,胤祺和胤祈緊挨在一起,四格格也跟他們挑了左側的廂房,還剩一間,胤祐卻選擇了右側的廂房,獨自一人住在另一側,顯然不想跟他們四個一起玩。
胤祺和胤祈早就習慣了,胤祐在上書房就是個獨行俠。
年紀相差不大,他們兄弟三個是同窗,胤祐剛進學的時候,胤祺和胤祈伸出過友誼之手,被他拒絕了,他們兩個都不是熱臉貼冷屁…股的人,也不再主動了。
胤祐住右側,其他人沒有反應。
主要是大家跟他不熟,他又封閉自我,不與其他人交流。
誰還不是個小寶貝了?他在抗拒別人,人家也不會上趕著。
各自選了屋子,胤祐就悶在屋子裏不出來了,另幾個小孩在院子裏玩。
過了許久,還不見胤祐出來,胤祜就派人去胤祐那裏喊了一聲,結果他不肯出來,讓他們自己玩。
胤祜不想管他了,除了逗兩個小奶娃,他什麽時候主動過?
因為自己是莊子的主人,胤祜不想搞得像他們幾個人在孤立胤祐一樣,才會派人去喊他一起玩。
被拒絕,他也要麵子好嗎?
主動過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了。
胤祐選擇封閉自己,那就當個點頭之交吧。
另幾個小孩在院子裏排排坐吃點心,還有個小太監在院子裏有模仿鳥叫。
逗得四人哈哈大笑,胤祜小手一揮:“明天種痘就不能出門了,悶在屋子裏也煩,這段時間你不用幹別的活,就在院子裏學鳥叫陪我們玩。讓廚房每天做潤喉湯給你喝。”
另三個小孩瘋狂點頭。
“六弟說得對,你就在院子裏陪我們玩。”
種痘期間不能出門,身邊隨時有人守著,想想就知道有多難熬。
總得找點娛樂活動,補充點精神糧食吧?
胤祜靈光一閃,找來莊子上的管事,先把潤喉湯安排上,又讓他去問莊子上有多少人會說書或是講古。還拿宣紙卷自製了幾個紙喇叭,準備工作做得挺周全的。
……
第二天開始種痘,不能出門了。
幾個小孩沉迷聽故事,關在屋裏的時間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麽漫長。
康熙關注著幾個孩子的情況,剛傳到他耳朵裏,他就忍不住笑。
又抽時間去了趟上書房考較幾個兒子的功課,考完以後就是一頓數落。
“想當初你們種痘時關在屋子裏一個個都喊悶,如今輪到幾個小的,人家自己找了人說書,種痘也不耽誤他們找樂子。你們幾個還不如年幼的弟弟妹妹腦瓜子靈活。”
“……”
幾個皇子保持沉默。
他們種痘時年紀也不大,拿他們現在的年紀說事像話嗎?
還說他們腦瓜子不靈活,他倒是給他們個莊子啊,在自己的莊子上別說說書了,他們能請人來唱戲!
太子笑稱:“我們幾個錯在生早了,沒趕上好時候。”
等康熙走後,三阿哥往四阿哥身上一靠,哼唧了兩聲:“我們幾個生不逢時。我就在想,六弟種痘能從皇阿瑪手裏哄個皇莊,免了小五他們幾個受苦。等他進學以後,會不會有別的好事?”
“你想要什麽好事?”大阿哥問。
“什麽好事都行,我又不挑。分口湯給我喝我願意管他叫哥!”三阿哥不是第一次說這種話了。
大阿哥不嫌事大,還豎起大拇指:“三弟真豁得出去!”
“兒子身為大清太子,本應為大清和天下百姓著想。”
“有些問題還待商榷,但值得推廣!”
“皇阿瑪,還有個建議兒子沒寫上去。身體殘疾者、年逾五十的孤寡老人還有十歲以下的孤兒,可免。有兒女的老人,由兒子上交。”
“你有一顆仁心。”康熙看向太子的目光越發慈愛了。
為君者,有仁心才會愛子民。
兒子不負他的教導,將來會是個明君。
可惜胤祜聽不到渣爹的心聲,否則他肯定要渣爹懟幾句。
孩子有什麽不好,就是孩子娘的過錯。孩子做得好,就成了他的功勞。
他那麽能,咋不上天呢?
……
牛痘有了結果,康熙說過的詔告天下,暫時壓了下來,他另有打算。
胤祜的莊子也修整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安排種痘了。
這一批要種痘的孩子有五個,四格格、胤祺、胤祜和胤祈,還有剛入學不久的胤祐。九阿哥胤禩按說也到年紀了,但年初的事康熙還記著,有意隔開他和胤祈,這次就沒他的份了。
康熙百忙之中還抽時間親自送他們到莊子上。
幾個孩子新奇地到處看,除了胤祜,另四人都是第一次出宮。
胤祜四下打量,這是他的地盤,他還是第一次踏足,要好好看看。
康熙眼中帶著淺淺的笑意,挨個摸摸他們的頭。
“等你們種完痘,皇阿瑪允許你們在莊子上玩一個月。前提是你們要乖乖聽話,好好配合太醫。”
幾個小孩眼睛一亮,種痘差不多一個月時間,還能玩一個月。
胤祺和胤祈都快高興哭了。
兩個月不用讀書,太幸福了!!
胤祐情緒低落地抿了抿嘴角,再低頭看看自己天生殘疾的左腳,他和其他兄弟不一樣,自他出生就招了皇阿瑪嫌惡,在延喜宮也不得鈕鈷祿貴妃喜歡,還要受底下的奴才慢待。
遭過太多冷眼,他比別的孩子早熟。
從小他就知道皇阿瑪不是他的依靠,他隻能靠自己。
他想好好讀書,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玩上麵。
第77章 、逃課進行時
被下藥以後,康熙對幾個年幼的孩子多了幾分耐心和寬容。
對胤祐的惡感也輕了幾分,前段時間給其他孩子賞賜每次都有他的份。
當然了,僅限於他進學前。
進學後就撈不到好處了,跟幾個哥哥一樣歸類於大孩子。
康熙將他的神色盡收於眼底,第一反應是這個孩子性子陰沉又孤僻,還不合群。別的孩子都高高興興地,給他時間玩他還不樂意了?
身在福中不知福!
原本減少的惡感又升了上來。
五個孩子種痘,康熙出於重視從太醫院調來十個太醫,每個孩子身邊放兩個,又從軍營調了人來保衛莊子上的安全,住的院子也是剛建好的,裏裏外外什麽都不缺。
作為莊子的主人,院子裏最好的房屋當然是胤祜的。
康熙走後,胤祜在院子裏外轉了一圈。
胤祺和胤祈當了大半年同窗,兩個人感情好,又跟胤祜熟悉,就跟他一起轉,四格格在博爾濟吉特氏膝下養了大半年,膽子也大了許多,她揚起笑臉跟他們一起轉。
胤祐心思重,明明不想去,但還是跟了上去。
轉完迴來,胤祜對這個院子的格局也摸清了。
他指著兩側的廂房對四人說:“這兩排廂房都能住人,想住哪間屋子你們自己挑。院子後麵還有一排下人房,你們身邊的伺候的人讓他們住後邊吧。”
莊子是胤祜的地盤,他帶了五個人來,小明和紫玉、小胡子,還有兩個人是皇後安排的。
另四人隻允許帶三個人。
沒有長輩的管束,幾個孩子徹底自由了。
胤祺像脫了韁的野馬,當即就是一聲歡唿:“不用讀書我太開心了!”之後,他又歪著腦袋瞅著胤祜:“六弟,你的莊子從哪裏來的?哥哥也想當一莊之主,擁有大片田地。”
胤祈應和:“六哥,我也想知道。”
另兩個沒吭聲,也都瞅著胤祜。
胤祜被胤祺的歪頭殺萌到了,伸出小爪子摸摸他的頭。
“你們都想要莊子?我偷偷告訴你們,搬去乾清宮與皇阿瑪同吃同住,把皇阿瑪哄高興了,就有莊子了。”
“……”
胤祺和胤祈一臉驚恐!
和皇阿瑪同吃同住換來的莊子?六哥/六弟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倆人又開始同情胤祜了,太可怕了,他們不想要莊子了,隻要皇阿瑪別把他們抓進乾清宮就行了。
“不好不好,皇阿瑪一直不高興,哄不好的。”四格格趕緊搖頭,在她印象裏,皇阿瑪大多時間都板著張臉,也可能是他們見麵機會太少,康熙在她心裏的形象過於單一。
“皇阿瑪很兇的,還總是不高興。”胤祺表示讚同。
之後又問胤祜:“六弟,皇阿瑪有沒有天天打你?用不用五哥陪你去烏庫媽嬤那裏告狀?”
“皇阿瑪沒有打我,就是兇我。”成功收獲了三道同情的目光,胤祜就開始忽悠了:“皇阿瑪本想送我們去種痘的莊子,我聽太子哥哥說那些環境不好,還不自由。所以我就想要個莊子,特地搬去乾清宮纏著皇阿瑪要個好點莊子,咱們來我的莊子上種痘,想怎麽玩也無人敢管!”
三個小孩感動到了。
六弟/六哥為他們犧牲太多了!
一旁的胤祐低垂著眼簾不說話,另三個不懂,他懂。
乾清宮不是誰想住就能住的,迄今也就胤祜一個皇子住過。
像他這種不得皇阿瑪喜歡的兒子,多看他一眼都厭惡,還想同吃同住再得個莊子?就別做夢了。
選屋子的時候,胤祺和胤祈緊挨在一起,四格格也跟他們挑了左側的廂房,還剩一間,胤祐卻選擇了右側的廂房,獨自一人住在另一側,顯然不想跟他們四個一起玩。
胤祺和胤祈早就習慣了,胤祐在上書房就是個獨行俠。
年紀相差不大,他們兄弟三個是同窗,胤祐剛進學的時候,胤祺和胤祈伸出過友誼之手,被他拒絕了,他們兩個都不是熱臉貼冷屁…股的人,也不再主動了。
胤祐住右側,其他人沒有反應。
主要是大家跟他不熟,他又封閉自我,不與其他人交流。
誰還不是個小寶貝了?他在抗拒別人,人家也不會上趕著。
各自選了屋子,胤祐就悶在屋子裏不出來了,另幾個小孩在院子裏玩。
過了許久,還不見胤祐出來,胤祜就派人去胤祐那裏喊了一聲,結果他不肯出來,讓他們自己玩。
胤祜不想管他了,除了逗兩個小奶娃,他什麽時候主動過?
因為自己是莊子的主人,胤祜不想搞得像他們幾個人在孤立胤祐一樣,才會派人去喊他一起玩。
被拒絕,他也要麵子好嗎?
主動過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了。
胤祐選擇封閉自己,那就當個點頭之交吧。
另幾個小孩在院子裏排排坐吃點心,還有個小太監在院子裏有模仿鳥叫。
逗得四人哈哈大笑,胤祜小手一揮:“明天種痘就不能出門了,悶在屋子裏也煩,這段時間你不用幹別的活,就在院子裏學鳥叫陪我們玩。讓廚房每天做潤喉湯給你喝。”
另三個小孩瘋狂點頭。
“六弟說得對,你就在院子裏陪我們玩。”
種痘期間不能出門,身邊隨時有人守著,想想就知道有多難熬。
總得找點娛樂活動,補充點精神糧食吧?
胤祜靈光一閃,找來莊子上的管事,先把潤喉湯安排上,又讓他去問莊子上有多少人會說書或是講古。還拿宣紙卷自製了幾個紙喇叭,準備工作做得挺周全的。
……
第二天開始種痘,不能出門了。
幾個小孩沉迷聽故事,關在屋裏的時間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麽漫長。
康熙關注著幾個孩子的情況,剛傳到他耳朵裏,他就忍不住笑。
又抽時間去了趟上書房考較幾個兒子的功課,考完以後就是一頓數落。
“想當初你們種痘時關在屋子裏一個個都喊悶,如今輪到幾個小的,人家自己找了人說書,種痘也不耽誤他們找樂子。你們幾個還不如年幼的弟弟妹妹腦瓜子靈活。”
“……”
幾個皇子保持沉默。
他們種痘時年紀也不大,拿他們現在的年紀說事像話嗎?
還說他們腦瓜子不靈活,他倒是給他們個莊子啊,在自己的莊子上別說說書了,他們能請人來唱戲!
太子笑稱:“我們幾個錯在生早了,沒趕上好時候。”
等康熙走後,三阿哥往四阿哥身上一靠,哼唧了兩聲:“我們幾個生不逢時。我就在想,六弟種痘能從皇阿瑪手裏哄個皇莊,免了小五他們幾個受苦。等他進學以後,會不會有別的好事?”
“你想要什麽好事?”大阿哥問。
“什麽好事都行,我又不挑。分口湯給我喝我願意管他叫哥!”三阿哥不是第一次說這種話了。
大阿哥不嫌事大,還豎起大拇指:“三弟真豁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