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辰意自從蘭夜寺迴來之後,知曉了謝玉京在蘭夜寺已達到了目的,接下來一段時間便都沒怎麽跨出過府門。
謝玉京似是在蘭夜寺與某人接頭,得了某樣東西,果然便如他之前所說,很快就要準備離開了,不過這個“很快”卻還是需要一些時日。
因為還有些迴歸的事宜要準備。
他首先讓蕭辰意給他安排一撥人馬,方便他直接調遣,蕭辰意便去找秦昭又討要了些人手,她隨口說了個理由,秦昭竟也不疑有他,讓羅海公公立即就把這事給她辦了。
謝玉京自去行事,而蕭辰意便就都待在公主府中。
她很少再去宮中,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秦昭出宮來尋她,而且就連秦昭邀她去禦林苑遊獵一番的提議也被她給拒絕了。
隻秦昭之前便一直在督促著推進工期的第一座茄織女神廟的落成之日,蕭辰意出宮去瞧了眼,不過也很快就迴到了府中,這般行止,倒像是在刻意躲著某人似的。
不過蕭辰意也確實……是在避著某人。
自上次在由佛堂改造的屋內,被趙侍新摁在床上,差點被那男人逼著還他所說,當年那一月第一晚的賬之後,蕭辰意總覺著若是下次再被趙侍新給逮著機會,他一定不會如那日那般放過她,而是……定會讓她把那賬給一分一毫的都還得清清楚楚,所以蕭辰意便隻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盡量躲著。
但事與願違,她還是在宮內碰著了一次趙侍新,蕭辰意本已按著趙侍新一般不會進宮的時辰到宮裏去的,沒想卻還是撞上了,她便不理會人,但趙侍新卻表麵尊尊敬敬的向她行禮,實則卻到了她麵前,出言無忌,嘲諷她突然怎麽這麽循規蹈矩了,蕭辰意瞧著人逼近,隻能連連後退,趙侍新見她避他如蛇蠍,麵色青黑,眼神不善的看了她好半晌,最後才離開,後來再見著她,也隻冷冷看她一眼,再沒到過她麵前來了。
蕭辰意在府中好生待了些時日,但最近入宮卻又開始頻繁了些,因秦昭前段時間去禦林苑遊獵過後,便一直都心情不虞,兩次央求她多去宮裏陪陪他。
蕭辰意知曉,遊獵結束迴宮的那日,秦昭似乎是因著什麽事,十分的震怒,據說那之後好幾日,在養心殿裏,也摔了好幾次折子到某些大人的臉上。
打聽了一番,蕭辰意才知,好像是遊獵那日,秦昭本是讓陪同去的精英禁軍與陵淄候帶迴來的邊軍進行武較,結果當然……不盡如人意。
畢竟禁軍常年待在安寧平靜的京城,自比不得邊軍的驍勇,所以一番較量下來,即使邊軍有意放水,禁軍也難以比得,所以秦昭立時就朝禁軍發了好大的火氣……!
迴宮之後,更是與陵淄候促膝長談了許久,之後便立即召集部院閣臣,打算重整軍事體係,整頓禁軍,讓禁軍與邊軍部分對調,送少量禁軍去邊境曆練,而邊軍也更能護衛宮城。
但此舉卻遭到了不少朝臣的反對,反對朝臣們的意思是,邊軍雖驍勇善戰,但也因常年在邊境作戰,野性難馴,不易管束,而且禁軍也缺乏實際的作戰經驗,送去邊境抵擋不了那些外邦的攻擊。
但秦昭卻似乎執意一意孤行,兩方便就這麽僵持不下,秦昭為此常常大發火氣,整個宮內的眾人都是如履薄冰。
所以蕭辰意便時常進宮去陪他,而且在秦昭難纏的央求之下,還不時在宮裏短住起來。
秦昭便也就時常晚間留在她此時暫住的宮中,依偎著她,許久也不離去,每每都得要她再三提醒是什麽時辰了,才會困頓的起身,偶爾俯身抱抱她,再抱抱團年,然後才會離去,倒還是像個小孩兒做派。
若不是羅海公公再三阻止,這孩子還想如他在她府上時,睡在她暫住的宮裏。
蕭辰意有時見他最近眼瞼下又漸加深的青色,也便想依了他,但宮中畢竟不比在她的府上,不能如此的沒了規矩,便還是聽羅海公公的。
朝堂上最近僵持的這事,趙侍新做為次輔,此次態度卻比較曖昧,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眾反對的朝臣們見這態勢,自是更加賣力,絕不允許年輕還沒多少主政經驗的小皇帝一意孤行。
不少倚老賣老的朝臣越發覺著,他們的這位小皇帝還隻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而已,還是得需他們這些肱骨之臣為他把關謀劃,這社稷才能安穩,這大世才能治安。
所以便也就越發的執拗起來。
第70章
這廂,朝堂上關於禁軍與邊軍對調的爭議還未有個結果,不少中立的朝臣們都在觀望著此次文官與皇權的對峙會是哪方獲得最終的勝利,畢竟皇權雖至高無上,但是政治運作卻是一個體係,很多事情,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就能算的,除非……皇權能強大到不在乎一切的反對與阻力,但顯然,年少禦極,有賴輔臣,親政還未得許久的當今這位年輕的皇帝陛下手中,所握的皇權還未達到這樣的程度。
所以最近朝堂上的氛圍,緊張中還帶著些許的沉悶。
但此時,本該也處於此次爭論漩渦中的某位大人卻比較閑淡的在一竹林圍繞的草廬中與人悠閑的品茗。
在他身旁的是一位一身英武之氣,聽人開口卻又覺溫和雅意的人物,那位即將離開湮京,迴到南境邊防的忠勇大將軍。
兩人對麵坐著的則是一個蓄著白胡子的老頭,老頭雙目矍鑠,目光慈和,但麵上卻總是不時帶著與年齡不相符的狡黠笑意。
此時林清河老大夫一隻手正把在自己側方位坐著的那位戚無大將軍的手腕上,凝神細探著,另一隻手不時捋捋自己花白的胡子。
趙侍新則安靜的坐在對麵,等著人開口。
須臾,林老大夫終於收迴了手,看向二人道:“將軍的身體如今看來已差不多無虞了,十年前慢性劇毒逐漸清除後身體遭受的損傷以及前幾年在戰場上受的內傷,經過這幾年的調養,現在已沒有太大的隱患了,將軍隻需平日再多注意些休養即可。”
帶著銀鐵麵具的將軍道:“如此,這些年辛苦林大夫了。”
趙侍新繃直的身體也舒緩了下來,道:“這樣就好。”
林清河看眼趙侍新,視線緩緩落在他擱在桌麵的手腕上:“趙大人你最近這頭疾的情況如何了?要不要讓老夫再給你瞧瞧?”
趙侍新不著痕跡的將手拿下,溫淡道:“不必了,最近頭疾並未怎麽發作。”
林老大夫看看麵前的兩人,想著自己這十年來與二人的來往,他吐口氣,悠長的道:“你們這……”
“兩個啊,還都是可憐人,不過趙大人,你當年那事……那情況……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趙侍新聽人即將又要開始念叨起的話,他很快便截住了人話頭的道:“林大夫。”
林清河瞧眼旁側帶著麵具的男人,有些了然,但他卻還是忍不住嘀咕道:“我隻是一直一來都對那事抓心撓肝的疑惑而已,到底是為什麽就突然……”
未盡之言,趙侍新當然知曉是什麽意思,讓這位老大夫一直以來都記掛著的除了他當年那突然出現,初期無丁點症狀,而之後又莫名痊愈了的不治之症還能有什麽……
當年因大哥中毒,他帶著人找到林老大夫,老大夫順手也給他看了看,便發現了他竟會突然得了種不易發覺的不治之症,而且這病症後來卻又奇跡般的自行消失了……
趙侍新看著前方遍植的竹林,青綠的竹葉為剛直的竹節增添了一絲柔軟,風一吹便簌簌作響,這點響聲被風裹挾,在耳邊嗡鳴,趙侍新耳廓漸漸又浮響起了那女人十年前那晚對他說的話。
他突然道:“我想……可能不久我就能知道是為什麽了。”
林老大夫好奇的道:“真的?!你真能知道是因為什麽了?你可是在何處遇見了哪位高人,可是有哪方麵老夫還未涉及的醫理領域……”
老大夫有點激動,趙侍新便打斷了他一長串的話道:“林大夫,稍安勿躁,若我真知曉了,自會親口告訴你的。”
林大夫緩緩將接下來的話都憋了迴去,“哦。”
坐在一旁的大將軍見二人你來我往的,疑問道:“侍新,你和老大夫在說些什麽,我怎麽聽不大明白,十年前……你難道還出了什麽我不知道的事?”
趙侍新抿口茶道,“沒事,你別多想。”
林老大夫見那張銀鐵麵具又朝向了他,他也附和的道:“對……對,沒什麽事,沒什麽。”
戚無見兩人配合默契,知曉再問下去也問不出什麽結果來,便也就不再追問到底了。
三人一時無話,林老大夫知曉兩人應該是還有些話要單獨談談,便起身,瀟瀟灑灑的告了辭,迴藥室搗鼓他的草藥去了,將這一方天地,完完全全的留給二人。
等老大夫走後,戚無便率先開口道:“最近朝堂上的這事,你是怎麽想的?”
趙侍新把玩著茶甌:“也沒怎麽想。”
戚無一隻手捏著杯口,語音清雅,“看來陛下應該還在意著三年前,林苑巡狩時遭遇刺客,禦前禁軍護衛不力的事,也恐怕……”
手上微用力,戚無又道:“此次,並沒表麵上看起來這麽簡單,我隻擔心……”
戚無的話未說完,趙侍新已垂首笑了笑,看著麵前杯中清亮的茶湯道:“沒什麽好擔心的,你放心,無論此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我都自有安排。”
“那你的意思是……”戚無似乎明白趙侍新是什麽意思了。
他又接著道:“想順了那位陛下的意?”
趙侍新輕聲道:“換就換吧,胡鬧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戚無看著麵前人良久,他突然壓低了聲音:“侍新你……在朝堂上多年籌謀,如今,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趙侍新抬頭,看向戚無,視線所見卻突然變換成了乞巧節那日……的某些情景,他目光微冷,卻久久並未答話。
戚無歎了口氣,道:“好,我明白了,無論你想做什麽,大……”說到此處,他頓了頓,雖看不見麵容,但似乎也能感覺到男人此時的悵惘與無奈,他拍了拍趙侍新的肩頭,接著道:“我都支持你。”
趙侍新應了聲又接著問道:“你什麽時候動身迴南境?”
戚無道:“後日。”
趙侍新簡單道:“多保重身體。”
戚無笑了笑,聲音經由麵具傳出有些許的沉悶,他道:“好,我知道的,你不必擔心。”
再用力按了按趙侍新的肩頭,戚無起了身:“我們在這也不能待得太久了,否則朝堂上的有心人恐怕會不大放心的,這就先迴去了。”
說完,便轉身,走了幾步,卻又停下了步子,未迴頭的道:“侍新,如果哪天你改變主意了,隨時派人來找我。”
趙侍新應了,看著人背影又似乎好奇般問了一句:“那位李姑娘,你打算如何?”
戚無沉默良久,等方才那陣風緩緩吹過停下,他才溫柔的道:“青艾是個好姑娘。”
笑了笑,戚無又反問人道:“侍新,你與那位長公主殿下呢?”
“我此次迴來,沒想這人竟真迴來了的,而且侍新,我瞧你最近好像是有些反常了……”
趙侍新許久才垂首呷了口茶的道:“你想多了,你也知道的,她可不是個好姑娘。”
戚無有意思的笑笑,終於往前大步離開。
趙侍新在竹林中獨坐了會兒,長業手裏便拿著方才屬下送來的信箋等物來到了趙侍新的麵前,他將手中箋紙放到了趙侍新跟前的桌麵上,道:“大人,有消息了,長公主殿下府中的那位已確認了身份,是竇靈國的三皇子,謝玉京。”
“這是調查到的有關於他身份的詳細情況說明,大人您可以看一下,還有……”
“這還有一幅好不容易得到的那位三皇子的畫像……”
趙侍新見長業語氣有異,他道:“畫像怎麽了?難道有什麽問題?”
長業猶豫的道:“大人您看了就知道了……”
趙侍新見人這樣迴應,他拿過身份說明的紙頁快速覽閱了一遍,越看,眉越輕皺了起來。
等再看見畫紙上的人物像,眉心一時就微攢了起來。
“養在深宮無多少人識的皇子……癡兒……看來這裏麵也有不少隱秘之事了。”趙侍新瞧著探子送來的消息淡聲的道。
據消息所言,這位三皇子在十四歲以前竟一直都是個神誌不清的癡兒,養在二皇子的母妃劉氏宮中,後來雖突然恢複了清明,但卻也一直都沒怎麽在人前露過麵,眾人隻知國中有個養在深宮的三皇子,卻也並沒多少人見過他的真容,不過據說見過的人都對這位皇子的容貌大加讚譽,念念不忘……
趙侍新瞧著畫上的人像,笑了笑將畫像又放迴了桌麵。
長業上前一步道:“大人,原來這位皇子一直以來還都易了容,而且看那技藝還很是精湛。”
趙侍新道:“竇靈國中人,有此技藝也不稀奇。”
長業疑惑的又低聲道:“那不知那位長公主殿下對此是早就知曉了,還是也同樣的被蒙在鼓裏……”
趙侍新蹙了眉,眸色深沉,卻沒再說什麽。
長業才又問道:“那大人,我們現下還是……”
趙侍新緩慢起身,拂了拂袖道:“嗯,知曉了身份,也沒什麽好在意的,依然如之前的安排。”
長業拱手應道:“是,大人。”
-----------
朝中氣氛凝滯,但戚無大將軍即將迴歸南境的消息,卻讓某些人暗地裏都興奮了起來,隻因此人一走,沒了他的軍權威壓,很多事就要更好辦些了。
暗流在金碧輝煌的宮城內湧動,因暫時未得見一點光亮,便無人注意到。
蕭辰意將人馬調撥給謝玉京後,沒怎麽注意他的行蹤,也不知謝玉京都安排人去做了些什麽,一段時間便都沒見到人,隻最近才會在府中見到他,不過謝玉京這幾日卻變得有些奇怪。
謝玉京似是在蘭夜寺與某人接頭,得了某樣東西,果然便如他之前所說,很快就要準備離開了,不過這個“很快”卻還是需要一些時日。
因為還有些迴歸的事宜要準備。
他首先讓蕭辰意給他安排一撥人馬,方便他直接調遣,蕭辰意便去找秦昭又討要了些人手,她隨口說了個理由,秦昭竟也不疑有他,讓羅海公公立即就把這事給她辦了。
謝玉京自去行事,而蕭辰意便就都待在公主府中。
她很少再去宮中,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秦昭出宮來尋她,而且就連秦昭邀她去禦林苑遊獵一番的提議也被她給拒絕了。
隻秦昭之前便一直在督促著推進工期的第一座茄織女神廟的落成之日,蕭辰意出宮去瞧了眼,不過也很快就迴到了府中,這般行止,倒像是在刻意躲著某人似的。
不過蕭辰意也確實……是在避著某人。
自上次在由佛堂改造的屋內,被趙侍新摁在床上,差點被那男人逼著還他所說,當年那一月第一晚的賬之後,蕭辰意總覺著若是下次再被趙侍新給逮著機會,他一定不會如那日那般放過她,而是……定會讓她把那賬給一分一毫的都還得清清楚楚,所以蕭辰意便隻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盡量躲著。
但事與願違,她還是在宮內碰著了一次趙侍新,蕭辰意本已按著趙侍新一般不會進宮的時辰到宮裏去的,沒想卻還是撞上了,她便不理會人,但趙侍新卻表麵尊尊敬敬的向她行禮,實則卻到了她麵前,出言無忌,嘲諷她突然怎麽這麽循規蹈矩了,蕭辰意瞧著人逼近,隻能連連後退,趙侍新見她避他如蛇蠍,麵色青黑,眼神不善的看了她好半晌,最後才離開,後來再見著她,也隻冷冷看她一眼,再沒到過她麵前來了。
蕭辰意在府中好生待了些時日,但最近入宮卻又開始頻繁了些,因秦昭前段時間去禦林苑遊獵過後,便一直都心情不虞,兩次央求她多去宮裏陪陪他。
蕭辰意知曉,遊獵結束迴宮的那日,秦昭似乎是因著什麽事,十分的震怒,據說那之後好幾日,在養心殿裏,也摔了好幾次折子到某些大人的臉上。
打聽了一番,蕭辰意才知,好像是遊獵那日,秦昭本是讓陪同去的精英禁軍與陵淄候帶迴來的邊軍進行武較,結果當然……不盡如人意。
畢竟禁軍常年待在安寧平靜的京城,自比不得邊軍的驍勇,所以一番較量下來,即使邊軍有意放水,禁軍也難以比得,所以秦昭立時就朝禁軍發了好大的火氣……!
迴宮之後,更是與陵淄候促膝長談了許久,之後便立即召集部院閣臣,打算重整軍事體係,整頓禁軍,讓禁軍與邊軍部分對調,送少量禁軍去邊境曆練,而邊軍也更能護衛宮城。
但此舉卻遭到了不少朝臣的反對,反對朝臣們的意思是,邊軍雖驍勇善戰,但也因常年在邊境作戰,野性難馴,不易管束,而且禁軍也缺乏實際的作戰經驗,送去邊境抵擋不了那些外邦的攻擊。
但秦昭卻似乎執意一意孤行,兩方便就這麽僵持不下,秦昭為此常常大發火氣,整個宮內的眾人都是如履薄冰。
所以蕭辰意便時常進宮去陪他,而且在秦昭難纏的央求之下,還不時在宮裏短住起來。
秦昭便也就時常晚間留在她此時暫住的宮中,依偎著她,許久也不離去,每每都得要她再三提醒是什麽時辰了,才會困頓的起身,偶爾俯身抱抱她,再抱抱團年,然後才會離去,倒還是像個小孩兒做派。
若不是羅海公公再三阻止,這孩子還想如他在她府上時,睡在她暫住的宮裏。
蕭辰意有時見他最近眼瞼下又漸加深的青色,也便想依了他,但宮中畢竟不比在她的府上,不能如此的沒了規矩,便還是聽羅海公公的。
朝堂上最近僵持的這事,趙侍新做為次輔,此次態度卻比較曖昧,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眾反對的朝臣們見這態勢,自是更加賣力,絕不允許年輕還沒多少主政經驗的小皇帝一意孤行。
不少倚老賣老的朝臣越發覺著,他們的這位小皇帝還隻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而已,還是得需他們這些肱骨之臣為他把關謀劃,這社稷才能安穩,這大世才能治安。
所以便也就越發的執拗起來。
第70章
這廂,朝堂上關於禁軍與邊軍對調的爭議還未有個結果,不少中立的朝臣們都在觀望著此次文官與皇權的對峙會是哪方獲得最終的勝利,畢竟皇權雖至高無上,但是政治運作卻是一個體係,很多事情,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就能算的,除非……皇權能強大到不在乎一切的反對與阻力,但顯然,年少禦極,有賴輔臣,親政還未得許久的當今這位年輕的皇帝陛下手中,所握的皇權還未達到這樣的程度。
所以最近朝堂上的氛圍,緊張中還帶著些許的沉悶。
但此時,本該也處於此次爭論漩渦中的某位大人卻比較閑淡的在一竹林圍繞的草廬中與人悠閑的品茗。
在他身旁的是一位一身英武之氣,聽人開口卻又覺溫和雅意的人物,那位即將離開湮京,迴到南境邊防的忠勇大將軍。
兩人對麵坐著的則是一個蓄著白胡子的老頭,老頭雙目矍鑠,目光慈和,但麵上卻總是不時帶著與年齡不相符的狡黠笑意。
此時林清河老大夫一隻手正把在自己側方位坐著的那位戚無大將軍的手腕上,凝神細探著,另一隻手不時捋捋自己花白的胡子。
趙侍新則安靜的坐在對麵,等著人開口。
須臾,林老大夫終於收迴了手,看向二人道:“將軍的身體如今看來已差不多無虞了,十年前慢性劇毒逐漸清除後身體遭受的損傷以及前幾年在戰場上受的內傷,經過這幾年的調養,現在已沒有太大的隱患了,將軍隻需平日再多注意些休養即可。”
帶著銀鐵麵具的將軍道:“如此,這些年辛苦林大夫了。”
趙侍新繃直的身體也舒緩了下來,道:“這樣就好。”
林清河看眼趙侍新,視線緩緩落在他擱在桌麵的手腕上:“趙大人你最近這頭疾的情況如何了?要不要讓老夫再給你瞧瞧?”
趙侍新不著痕跡的將手拿下,溫淡道:“不必了,最近頭疾並未怎麽發作。”
林老大夫看看麵前的兩人,想著自己這十年來與二人的來往,他吐口氣,悠長的道:“你們這……”
“兩個啊,還都是可憐人,不過趙大人,你當年那事……那情況……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趙侍新聽人即將又要開始念叨起的話,他很快便截住了人話頭的道:“林大夫。”
林清河瞧眼旁側帶著麵具的男人,有些了然,但他卻還是忍不住嘀咕道:“我隻是一直一來都對那事抓心撓肝的疑惑而已,到底是為什麽就突然……”
未盡之言,趙侍新當然知曉是什麽意思,讓這位老大夫一直以來都記掛著的除了他當年那突然出現,初期無丁點症狀,而之後又莫名痊愈了的不治之症還能有什麽……
當年因大哥中毒,他帶著人找到林老大夫,老大夫順手也給他看了看,便發現了他竟會突然得了種不易發覺的不治之症,而且這病症後來卻又奇跡般的自行消失了……
趙侍新看著前方遍植的竹林,青綠的竹葉為剛直的竹節增添了一絲柔軟,風一吹便簌簌作響,這點響聲被風裹挾,在耳邊嗡鳴,趙侍新耳廓漸漸又浮響起了那女人十年前那晚對他說的話。
他突然道:“我想……可能不久我就能知道是為什麽了。”
林老大夫好奇的道:“真的?!你真能知道是因為什麽了?你可是在何處遇見了哪位高人,可是有哪方麵老夫還未涉及的醫理領域……”
老大夫有點激動,趙侍新便打斷了他一長串的話道:“林大夫,稍安勿躁,若我真知曉了,自會親口告訴你的。”
林大夫緩緩將接下來的話都憋了迴去,“哦。”
坐在一旁的大將軍見二人你來我往的,疑問道:“侍新,你和老大夫在說些什麽,我怎麽聽不大明白,十年前……你難道還出了什麽我不知道的事?”
趙侍新抿口茶道,“沒事,你別多想。”
林老大夫見那張銀鐵麵具又朝向了他,他也附和的道:“對……對,沒什麽事,沒什麽。”
戚無見兩人配合默契,知曉再問下去也問不出什麽結果來,便也就不再追問到底了。
三人一時無話,林老大夫知曉兩人應該是還有些話要單獨談談,便起身,瀟瀟灑灑的告了辭,迴藥室搗鼓他的草藥去了,將這一方天地,完完全全的留給二人。
等老大夫走後,戚無便率先開口道:“最近朝堂上的這事,你是怎麽想的?”
趙侍新把玩著茶甌:“也沒怎麽想。”
戚無一隻手捏著杯口,語音清雅,“看來陛下應該還在意著三年前,林苑巡狩時遭遇刺客,禦前禁軍護衛不力的事,也恐怕……”
手上微用力,戚無又道:“此次,並沒表麵上看起來這麽簡單,我隻擔心……”
戚無的話未說完,趙侍新已垂首笑了笑,看著麵前杯中清亮的茶湯道:“沒什麽好擔心的,你放心,無論此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我都自有安排。”
“那你的意思是……”戚無似乎明白趙侍新是什麽意思了。
他又接著道:“想順了那位陛下的意?”
趙侍新輕聲道:“換就換吧,胡鬧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戚無看著麵前人良久,他突然壓低了聲音:“侍新你……在朝堂上多年籌謀,如今,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趙侍新抬頭,看向戚無,視線所見卻突然變換成了乞巧節那日……的某些情景,他目光微冷,卻久久並未答話。
戚無歎了口氣,道:“好,我明白了,無論你想做什麽,大……”說到此處,他頓了頓,雖看不見麵容,但似乎也能感覺到男人此時的悵惘與無奈,他拍了拍趙侍新的肩頭,接著道:“我都支持你。”
趙侍新應了聲又接著問道:“你什麽時候動身迴南境?”
戚無道:“後日。”
趙侍新簡單道:“多保重身體。”
戚無笑了笑,聲音經由麵具傳出有些許的沉悶,他道:“好,我知道的,你不必擔心。”
再用力按了按趙侍新的肩頭,戚無起了身:“我們在這也不能待得太久了,否則朝堂上的有心人恐怕會不大放心的,這就先迴去了。”
說完,便轉身,走了幾步,卻又停下了步子,未迴頭的道:“侍新,如果哪天你改變主意了,隨時派人來找我。”
趙侍新應了,看著人背影又似乎好奇般問了一句:“那位李姑娘,你打算如何?”
戚無沉默良久,等方才那陣風緩緩吹過停下,他才溫柔的道:“青艾是個好姑娘。”
笑了笑,戚無又反問人道:“侍新,你與那位長公主殿下呢?”
“我此次迴來,沒想這人竟真迴來了的,而且侍新,我瞧你最近好像是有些反常了……”
趙侍新許久才垂首呷了口茶的道:“你想多了,你也知道的,她可不是個好姑娘。”
戚無有意思的笑笑,終於往前大步離開。
趙侍新在竹林中獨坐了會兒,長業手裏便拿著方才屬下送來的信箋等物來到了趙侍新的麵前,他將手中箋紙放到了趙侍新跟前的桌麵上,道:“大人,有消息了,長公主殿下府中的那位已確認了身份,是竇靈國的三皇子,謝玉京。”
“這是調查到的有關於他身份的詳細情況說明,大人您可以看一下,還有……”
“這還有一幅好不容易得到的那位三皇子的畫像……”
趙侍新見長業語氣有異,他道:“畫像怎麽了?難道有什麽問題?”
長業猶豫的道:“大人您看了就知道了……”
趙侍新見人這樣迴應,他拿過身份說明的紙頁快速覽閱了一遍,越看,眉越輕皺了起來。
等再看見畫紙上的人物像,眉心一時就微攢了起來。
“養在深宮無多少人識的皇子……癡兒……看來這裏麵也有不少隱秘之事了。”趙侍新瞧著探子送來的消息淡聲的道。
據消息所言,這位三皇子在十四歲以前竟一直都是個神誌不清的癡兒,養在二皇子的母妃劉氏宮中,後來雖突然恢複了清明,但卻也一直都沒怎麽在人前露過麵,眾人隻知國中有個養在深宮的三皇子,卻也並沒多少人見過他的真容,不過據說見過的人都對這位皇子的容貌大加讚譽,念念不忘……
趙侍新瞧著畫上的人像,笑了笑將畫像又放迴了桌麵。
長業上前一步道:“大人,原來這位皇子一直以來還都易了容,而且看那技藝還很是精湛。”
趙侍新道:“竇靈國中人,有此技藝也不稀奇。”
長業疑惑的又低聲道:“那不知那位長公主殿下對此是早就知曉了,還是也同樣的被蒙在鼓裏……”
趙侍新蹙了眉,眸色深沉,卻沒再說什麽。
長業才又問道:“那大人,我們現下還是……”
趙侍新緩慢起身,拂了拂袖道:“嗯,知曉了身份,也沒什麽好在意的,依然如之前的安排。”
長業拱手應道:“是,大人。”
-----------
朝中氣氛凝滯,但戚無大將軍即將迴歸南境的消息,卻讓某些人暗地裏都興奮了起來,隻因此人一走,沒了他的軍權威壓,很多事就要更好辦些了。
暗流在金碧輝煌的宮城內湧動,因暫時未得見一點光亮,便無人注意到。
蕭辰意將人馬調撥給謝玉京後,沒怎麽注意他的行蹤,也不知謝玉京都安排人去做了些什麽,一段時間便都沒見到人,隻最近才會在府中見到他,不過謝玉京這幾日卻變得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