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繼續提高自己氣勢。


    養神境界的氣勢爆發出來,養神境界有著不少的小境界。


    養魂、凝魂、出竅、夜遊、日遊、顯形、附體、驅物、奪舍,靈魂曆劫,出陽神。


    直到顯形的境界的時候,武拙才有些不支。


    二十歲。


    再沒有開掛的情況下,能夠修行到了顯形的境界,絕對是同齡人中的天才。


    很多老一輩的修行者,直到生命的盡頭,都不見得能夠觸摸養神境界,更不用說顯形之境界了。


    太古大戰之後,帝鄉之門關閉,長生路斷,許多真經都已經失傳,隻留下隻字片語在世間秘密傳承。


    再也無法恢複上古的修行盛世,而且天地間的法則崩壞,難以感悟,使得許多修行者境界難以突破。


    除非是驚才絕豔的天驕,才能在這樣的情形下,以絕世的智慧,開辟出來新的修行道路。


    “養神境界的顯形小境界,已經如同鬼神一般,不錯,不錯,刻苦修行下去,用不到多少年,或許可以度過風火大劫,凝聚不朽金丹。”


    周燦滿意的點了點頭。


    收了自己的氣勢,但是周身的種種法則顯形,道氣充盈,霞氣繚繞。


    武拙卻是一陣苦笑。


    顯形境界後麵還有著附體、驅物、奪舍,靈魂曆劫,出陽神等境界。


    雖然神魂念頭到了奪舍境界,便可以鞏固境界,度風火大劫,凝聚金丹,但是想要走到這一步,還需要很多的積累。


    沒有足夠的知識,是無法理解新的境界的。


    “現在封神劫將要結束,你的師叔張百忍將會在交州封神台上冊封諸神,你前往浙州,跟隨在你的師叔身邊,將來也封一個神祇職位。”


    武拙聽了,有些不解,“徒孫願意守護在師祖的身邊,日夜伺候師祖,去做那什麽神祇做什麽?


    何況徒孫每日修行,都需要殫精竭慮,沒有多少空閑。


    一旦接受了神祇的職位,德不配位的話,豈不是要無辜的糾纏出來許多因果?”


    成為神靈,尤其是肉身成神,在武拙看來,對自己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有著很多的麻煩。


    周燦並沒有過多的解說,“其中自是有著道理的,你生來不是普通人,有著自己的天命,讓你你成為神祇,或許能夠更好的有利於你完成自己的使命。


    去吧,有什麽疑問,將來你會想明白的。”


    武拙此時不解,自己的天命是什麽?


    這個和自己去張百忍師叔那裏成神又有什麽關係?


    懷著種種疑竇不解,武拙並沒有繼續多問,而是憑著對師祖的信任,離開了至道宮。


    離開至道宮後,到了自己的師父吳阿牛那裏。


    吳阿牛如今的修為高深,一身修為深不可測,難以測知其境界,他走的路和眾人不同,乃是肉身成道的路子。


    這一條路,崎嶇坎坷難行。


    自古以來少人走。


    肉身、神魂融為一體,不分彼此,沒有什麽元神之說。


    有的是混元一體化,拳動乾坤破。


    “迴來了。”


    看著自己的弟子,吳阿牛也是十分的滿意。


    武拙在他的眼中,十分的優秀,遠超同輩,屬於一代天驕,更是至道學宮中的第三代大弟子。


    身份非常的尊貴。


    因此,吳阿牛對武拙的要求也非常高,非常嚴厲。


    往日對著武拙,吳阿牛都是腫著臉,不苟言笑,十分嚴肅,生怕武拙生了懈怠之心,有了驕傲自滿的情緒。


    “迴來了,師父。”


    武拙幾乎是吳阿牛一手帶大,兩人情同父子。


    隻是吳阿牛往日太嚴厲,見到吳阿牛的時候,武拙心中就發怵,大氣都不敢喘。


    “你師祖找你,是有事情吩咐你去做嗎?”吳阿牛問。


    武拙點頭,“嗯,師父,師祖吩咐我下山前往浙州去找張百忍師叔,希望我能夠在張師叔那裏討個神祇的職位。”


    吳阿牛揮手,“既然是師祖吩咐的事情,就不要怠慢,竭盡全力去完成,趕緊去吧。”


    想了一下,自身邊取出一件寶物,“這寶物是吳鉤劍,你拿著防身。”


    吳鉤劍是周燦煉製的一件法寶,威能無窮,賞賜給了吳阿牛,讓吳阿牛用來護身衛道。


    這劍被周燦賜下來之後,吳阿牛就一直帶在身邊,利用自己的法力溫養,早已經和吳阿牛融為一體,施展起來,如臂使指,遂心如意。


    此時。


    武拙下山。


    吳阿牛心中恍如明白了什麽,知道武拙此一去,怕是會引來無數的劫難。


    心中也想讓武拙留在島上,可是他也知道武拙是天命之人,留是留不住的,世間因果牽纏之下,最終也都會踏出蟠龍島,入世曆劫。


    “吳鉤劍?”


    武拙一愣,趕緊拒絕,“師父,這是師祖賜給你的心愛之物,你往日行道,都貼身帶著,徒兒不能要。”


    “那裏這麽多的廢話,讓你拿著就拿著,難道作為師父,就不能給你點好處,拿著劍,趕緊走吧,師祖的事情不能耽擱。”


    吳阿牛是用血煉的吳鉤劍,此時化去了其中的精血,吳鉤劍再次成了無主之物,丟給了武拙。


    武拙眼角含淚,十分濕潤。


    “多謝師父,弟子去了。”


    他知道師父非常的喜愛這吳鉤劍,當初師祖煉製出來吳鉤劍的時候,曾經十分的歡喜,當場賦詩一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首詩出現的時候,武拙有著很多不解,詩句都是好的,可是其中的淩煙閣這樣的典故,他卻是從沒有聽說過。


    當時師祖把這吳鉤劍賜給師父的時候,曾經說過,希望師父看到劍的時候,能夠用心去讀書。


    因而。


    這些年來,吳阿牛也一直靜心讀書,領悟書中的道理。


    而劍,更是被吳阿牛視為珍寶,從不離身。


    今日,吳鉤劍離身,隨武拙而去。


    高大的身影,向著蟠龍島外走去,橫渡蟠龍湖後,才施展了縮地成寸的法術朝著浙州趕去。


    不過,為了盡快趕到浙州,他花費了不少的資源,使用了一次傳送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道學宮(諸道學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藍天是我老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藍天是我老婆並收藏至道學宮(諸道學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