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靈帝
至道學宮(諸道學宮) 作者:碧海藍天是我老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虛行之的文寶一會兒化作神鳥飛鴻,一會兒化作一篇詩篇圍繞著己身流轉,詩篇的周圍是星星點點的詞句、華章,都是他誦讀的經典,領悟的道理。
其他的十二位大儒的頭頂,也各自有著文寶飛起,隻是他們的文寶光芒暗淡,形態不全,所餘的威力有限。
聖賢虛影背對眾生,念誦口訣,每一個字,都在綻放神輝,霞光流轉,雲蒸霞蔚,夢幻絕塵。
聲音厚重而有力,仿佛能夠直達人心,醍醐灌頂。
約莫念誦了三遍!
聖賢的虛影漸漸化光散去,而原本在半空,已經排列組合好了的儒道歸元秘術的口訣,也再一次徹底的打亂,化作一片雜亂無序的文字出現在泛黃的宗卷上麵。
一切異象,盡歸隱去,唯有十三位大儒坐在那裏,渾身氣機勃發,縷縷文氣自祖竅中流轉出來,通體散發神聖的白色的光芒。
一件件的本命文寶浮現在他們的頭頂,文寶隨著儒者吞吐唿吸,吸收著天空上的文曲星中散發出來的縷縷文氣。
儒道歸元!
是修行儒道至高秘術三不朽秘法的基礎儒術,但仍是非常的精深,縱使大儒修行起來,也非常的吃力。
這門儒術修身強體,威力強大,可以讓儒者憑著肉身直接戰鬥,所修行出來的肉身,並不比其他的門派的密煉的肉身差,甚至還會更勝一籌。
沒有一個強大的肉身,無法承受三不朽秘法帶來的強大力量,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每一步,都是實力倍增,近乎不朽身。
傳說中能夠媲美三不朽秘法的,唯有三世身秘法,可是從來沒有人見過三世身,就像從來沒有人見過三不朽秘法一樣。
但是能夠有資格修行,且修行有所成的儒者,如同鳳毛麟角,極為罕見。
大殿中,文氣蕩漾,一股浩然的偉力充塞其中,這些偉力,化作山河,形成日月,照耀青冥,光燦紫府,有著種種玄奧。
而隨風道人的紙鶴傳書,也很快就到了冷玉青靈真君的手中。
真君正在錄道司的總部密室中修行,收到了紙鶴,並沒有打開,因為這紙鶴銜著的書信自己打開,且有著字從紙上飛出,排成一行,出現在了冷玉青靈真君的麵前。
“九幽神獄?”
“想不到,九幽神獄的人,竟然在這個時候出現,看情況,應該是儒家的至寶量天尺出現了問題,不然的話,憑著量天尺的鎮壓,九幽神獄的人,根本無法走出神獄.”
“量天尺一旦出了問題,對世間百姓是禍事,對各大教派,卻是好事,可以趁此打破儒家一家獨尊的局麵,我道門一脈,也可以趁機崛起.”
仔細思索著九幽神獄出現的這個時機對道門的利弊.
“這其中,出現兩個人物,一個是陰魂牛大頭是本朝戰死的將軍,曾經隨著開國太祖征戰沙場,如今身死之後化作土地神君守護一方百姓.”
“如今這位土地神君力戰九幽神獄的桃木使者,受到百姓愛戴,群情洶洶,希望能夠冊封土地神杖為正神,可以受到皇朝的祭祀.”
“這是好事,可以上稟神庭,希望神庭可以通過,至於儒家上稟靈帝,希望靈帝下旨封神,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神庭和皇朝之間的間隙,便能夠明朗幾分.”
“另外一個卻是曾經大漢神童榜上的神童周燦,如今他已經成了秀才,做了九真縣的案首,修成了文氣,被九幽神獄盯上,然而卻不是聖廟的人,卻是有些意思.”
“很少有讀書人會不願意加入聖廟的,要知道,加入聖廟,對讀書人而言,可是一件非常巨大的榮耀.”
“許多讀書人想要加入聖廟,都沒有資格加入,這周燦竟然拒絕了,果真是有些意思.”
冷玉青靈真君看了看有關牛大頭、周燦的介紹,裏麵甚至專門提到了,這牛大頭是周燦的弟子的事情,以及周燦執掌天地門、煙霞院、火山娛樂的事。
“小小年紀,就能有著這樣的想法,且敢大膽的打破世俗的束縛,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踐,這樣的人,隻要不夭折,就是一個可以光耀一個時代的人。”
“可惜啊,這是一個聖人出世的時代,注定了聖人要力壓世間所有的天驕,縱使周燦光芒萬丈,也遮不住聖人的光彩,隻是這聖人轉世,天機朦朧,任何人都往無法推演出來聖人的身份,想要知道聖人是誰,還需要用心去判斷。”
思索了一會兒。
冷玉青靈真君提筆用符紙寫了一篇文章,然後到了香爐前,焚燒之後,念動咒語,這文章便化作一縷青煙,直奔無窮無盡的九天蒼穹之上消失不見。
隨後返迴寫了篇文章,讓紙鶴帶了迴去,交給九真縣錄道司的隨風道人。
儒道聖地、錄道司真君,一同薦舉獲麟集的牛大頭為福德正神,這事情,很快傳到神庭和皇朝。
漢靈帝看著儒道聖地的章大學士寫的薦舉信,沉吟許久,才說著,“如今國勢日微,儒家又一家獨大,他們薦舉的人,我都應該拒絕,這冊封神靈的事情,不可以通過。”
“隻是這冊子,已經送到了我這裏,就代表著這是聖廟祖地的意思,若是我不通過,儒門弟子一旦造是生非,朝廷就會大亂。”
漢靈帝穿著便服,坐在禦書房中,批閱著奏折,看到這一份薦舉牛大頭為福德正神的冊子,便停了下來,心中有著百念千轉。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整個大漢皇朝的朝堂幾乎都已經是讀書人的天下,讀書人執掌天下權柄。
就算是的皇帝,也不能輕易處理一個名聲在外的讀書人,不然的話,就會惹來士林非議。
這勢力已經足夠大,如今他們竟然還要插手神道,讓靈帝有些難以接受。
“難道說,他們是在試探朕?畢竟朕剛剛用手段毀了聖廟的十二位大儒!”
正在猶豫著,有著人來報。
“什麽事情,我不是說過,我批閱奏折的時候,沒有大事,不可打擾嗎?”
望著麵前跪著的一個白麵太監,漢靈帝開口說著,眉頭皺了皺,並沒有嗬斥。
這太監如今執掌內廷,是跟著自己的老人。
“陛下,是有著大事,不得不稟告陛下。”太監半躬著身子,聲音又尖又細。
漢靈帝放下了手中的朱筆,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水,才說著,“說吧!”
“陛下,聖廟和錄道司的人,分別上了奏折,請天帝和陛下同時冊封獲麟集的牛大頭為福德正神。”
漢靈帝聽了,心中便是一怒,“同時上奏給朕和太祖天帝,他們這是要幹什麽?明目張膽的離間朕和天帝嗎?”
其他的十二位大儒的頭頂,也各自有著文寶飛起,隻是他們的文寶光芒暗淡,形態不全,所餘的威力有限。
聖賢虛影背對眾生,念誦口訣,每一個字,都在綻放神輝,霞光流轉,雲蒸霞蔚,夢幻絕塵。
聲音厚重而有力,仿佛能夠直達人心,醍醐灌頂。
約莫念誦了三遍!
聖賢的虛影漸漸化光散去,而原本在半空,已經排列組合好了的儒道歸元秘術的口訣,也再一次徹底的打亂,化作一片雜亂無序的文字出現在泛黃的宗卷上麵。
一切異象,盡歸隱去,唯有十三位大儒坐在那裏,渾身氣機勃發,縷縷文氣自祖竅中流轉出來,通體散發神聖的白色的光芒。
一件件的本命文寶浮現在他們的頭頂,文寶隨著儒者吞吐唿吸,吸收著天空上的文曲星中散發出來的縷縷文氣。
儒道歸元!
是修行儒道至高秘術三不朽秘法的基礎儒術,但仍是非常的精深,縱使大儒修行起來,也非常的吃力。
這門儒術修身強體,威力強大,可以讓儒者憑著肉身直接戰鬥,所修行出來的肉身,並不比其他的門派的密煉的肉身差,甚至還會更勝一籌。
沒有一個強大的肉身,無法承受三不朽秘法帶來的強大力量,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每一步,都是實力倍增,近乎不朽身。
傳說中能夠媲美三不朽秘法的,唯有三世身秘法,可是從來沒有人見過三世身,就像從來沒有人見過三不朽秘法一樣。
但是能夠有資格修行,且修行有所成的儒者,如同鳳毛麟角,極為罕見。
大殿中,文氣蕩漾,一股浩然的偉力充塞其中,這些偉力,化作山河,形成日月,照耀青冥,光燦紫府,有著種種玄奧。
而隨風道人的紙鶴傳書,也很快就到了冷玉青靈真君的手中。
真君正在錄道司的總部密室中修行,收到了紙鶴,並沒有打開,因為這紙鶴銜著的書信自己打開,且有著字從紙上飛出,排成一行,出現在了冷玉青靈真君的麵前。
“九幽神獄?”
“想不到,九幽神獄的人,竟然在這個時候出現,看情況,應該是儒家的至寶量天尺出現了問題,不然的話,憑著量天尺的鎮壓,九幽神獄的人,根本無法走出神獄.”
“量天尺一旦出了問題,對世間百姓是禍事,對各大教派,卻是好事,可以趁此打破儒家一家獨尊的局麵,我道門一脈,也可以趁機崛起.”
仔細思索著九幽神獄出現的這個時機對道門的利弊.
“這其中,出現兩個人物,一個是陰魂牛大頭是本朝戰死的將軍,曾經隨著開國太祖征戰沙場,如今身死之後化作土地神君守護一方百姓.”
“如今這位土地神君力戰九幽神獄的桃木使者,受到百姓愛戴,群情洶洶,希望能夠冊封土地神杖為正神,可以受到皇朝的祭祀.”
“這是好事,可以上稟神庭,希望神庭可以通過,至於儒家上稟靈帝,希望靈帝下旨封神,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神庭和皇朝之間的間隙,便能夠明朗幾分.”
“另外一個卻是曾經大漢神童榜上的神童周燦,如今他已經成了秀才,做了九真縣的案首,修成了文氣,被九幽神獄盯上,然而卻不是聖廟的人,卻是有些意思.”
“很少有讀書人會不願意加入聖廟的,要知道,加入聖廟,對讀書人而言,可是一件非常巨大的榮耀.”
“許多讀書人想要加入聖廟,都沒有資格加入,這周燦竟然拒絕了,果真是有些意思.”
冷玉青靈真君看了看有關牛大頭、周燦的介紹,裏麵甚至專門提到了,這牛大頭是周燦的弟子的事情,以及周燦執掌天地門、煙霞院、火山娛樂的事。
“小小年紀,就能有著這樣的想法,且敢大膽的打破世俗的束縛,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踐,這樣的人,隻要不夭折,就是一個可以光耀一個時代的人。”
“可惜啊,這是一個聖人出世的時代,注定了聖人要力壓世間所有的天驕,縱使周燦光芒萬丈,也遮不住聖人的光彩,隻是這聖人轉世,天機朦朧,任何人都往無法推演出來聖人的身份,想要知道聖人是誰,還需要用心去判斷。”
思索了一會兒。
冷玉青靈真君提筆用符紙寫了一篇文章,然後到了香爐前,焚燒之後,念動咒語,這文章便化作一縷青煙,直奔無窮無盡的九天蒼穹之上消失不見。
隨後返迴寫了篇文章,讓紙鶴帶了迴去,交給九真縣錄道司的隨風道人。
儒道聖地、錄道司真君,一同薦舉獲麟集的牛大頭為福德正神,這事情,很快傳到神庭和皇朝。
漢靈帝看著儒道聖地的章大學士寫的薦舉信,沉吟許久,才說著,“如今國勢日微,儒家又一家獨大,他們薦舉的人,我都應該拒絕,這冊封神靈的事情,不可以通過。”
“隻是這冊子,已經送到了我這裏,就代表著這是聖廟祖地的意思,若是我不通過,儒門弟子一旦造是生非,朝廷就會大亂。”
漢靈帝穿著便服,坐在禦書房中,批閱著奏折,看到這一份薦舉牛大頭為福德正神的冊子,便停了下來,心中有著百念千轉。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整個大漢皇朝的朝堂幾乎都已經是讀書人的天下,讀書人執掌天下權柄。
就算是的皇帝,也不能輕易處理一個名聲在外的讀書人,不然的話,就會惹來士林非議。
這勢力已經足夠大,如今他們竟然還要插手神道,讓靈帝有些難以接受。
“難道說,他們是在試探朕?畢竟朕剛剛用手段毀了聖廟的十二位大儒!”
正在猶豫著,有著人來報。
“什麽事情,我不是說過,我批閱奏折的時候,沒有大事,不可打擾嗎?”
望著麵前跪著的一個白麵太監,漢靈帝開口說著,眉頭皺了皺,並沒有嗬斥。
這太監如今執掌內廷,是跟著自己的老人。
“陛下,是有著大事,不得不稟告陛下。”太監半躬著身子,聲音又尖又細。
漢靈帝放下了手中的朱筆,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水,才說著,“說吧!”
“陛下,聖廟和錄道司的人,分別上了奏折,請天帝和陛下同時冊封獲麟集的牛大頭為福德正神。”
漢靈帝聽了,心中便是一怒,“同時上奏給朕和太祖天帝,他們這是要幹什麽?明目張膽的離間朕和天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