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世家門閥的舉動!
大唐:開局搶了李世民皇位 作者:殺上天榜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遠景愣住了,絲毫不相信唐三藏能夠搞到賬本。
首先,賬目的數量太多,賬本也不是隻有一本而已。
曆年堆積的賬本之多,就連崔遠景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本。
隻是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沒想到他們竟然能將消息挖的那麽深!
“崔遠景,到了這個時候,你還不願意說實話嘛?”李承道打斷了他的思考,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微臣說的確是實言,皇上不信,那就請唐大人拿出有力的證據來。”崔遠景篤定,這賬本是編造的,“如果隻是編出來一本賬,莫非是要讓微臣胡亂攀咬嘛?”
李承道可以說,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皇帝做到這個份上,應該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唐三藏冷哼一聲:“我手中拿著的確是不是原本,這份抄錄了分到的錢財在百萬貫以上的名單。”
“武德三年,三月初七,崔家長老遣管家崔丁,支取一百一十五萬貫。”
“武德三年,三月初十,宴請戶部左侍郎、兵部主事及刑部主事,共六人,共送出三百九十萬貫。”
……
唐三藏的聲音鏗鏘有力,一條條的罪證,被他給念了出來。
百官們心中無比緊張,十分擔心這裏有自己的名字。
不得不說,唐三藏讀出來的賬目,避開在場的大臣們。
武德初年的大唐官場,並不穩定。
連年征戰,官員們的精神壓力也是極大,很多身居高位的臣子堅持不了多久身體就垮了。
還有人,甚至是敵方的間諜,被查出來的時候,或許就是某個部門的大頭也說不定。
總之,唐三藏報出來的名單裏,在場的一個人都沒有。
念了十多條,崔遠景的臉上終於掛不住了。
他實在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存放賬單的密室,可是在自己家中挖出來的地下室裏啊!
即便今天被抓了,那邊一時半會也不會被搜查出來的。
這記錄,錦衣衛是怎麽弄到的!
即使是這個時候,崔遠景的神經依然沒有崩潰。
他臉上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表情,淡淡的說:“構陷罪名,微臣無話可說。”
說完之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腦袋緊緊貼著地。
“罪臣但求一死,還望皇上成全!”
不得不說,別看崔遠景坑了大唐的錢,但是李承道反而很佩服他。
竟然為了維護氏族,不惜讓自己扛下這麽大的罪。
難道就不為自己的家人考慮嘛?
李承道看了看朝堂上的百官,他們都低著頭,不論貪與不貪,都不想跟崔遠景有一點瓜葛。
清官在乎名節,貪官害怕送命。
李承道略有深意的道:“想死,哪有那麽簡單,把他們關到天牢裏,不許任何人探視。”
隨後,他又對百官講道:“朕剛才說過了,給你們機會,隻要你們坦白一切從寬,但是你要是將朕當成三歲小孩子耍,那就別怪朕不講這君臣情義了!”
言罷,李承道便走出了太極殿,大太監以及唐三藏跟在後麵,頭也不迴的走了。
百官們啞口無言,連忙跪送皇帝,顯得十分緊張。
來到後宮,李承道從係統那拿出來改良後的玉米、土豆種。
他想著是不是將這些東西種植出來呢?
現在雖然已經有了生錢的門道,可那畢竟都是一錘子買賣。
世家大族、貪官汙吏,他們貪墨的錢財再多,也是有數的,短期之內,這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隻是種植土豆、玉米,這些糧食作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年月也沒聯合收割機、播種機。
施肥、澆水,那一套工作下來,也是需要相當的精力啊。
可惜現在手下能用的人就那麽幾個。
公輸家的不合適吧,人家都是機關大家。
尉遲恭那個殺才,讓他去砍人不含糊,種地揮鋤頭就扯犢子了。
唐三藏就更不用說了,這家夥殺人、放火、下毒、做陷阱都沒毛病,但是要說種地,那簡直就是大材小用啊!
李承道煩惱的時候,文武百官們也在煩惱。
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討論著今日朝會上發生的點點滴滴。
中書舍人吳忠的家裏,聚集了門下省侍中,六部尚書、侍郎等,這算是大唐官員級別最高的那一波人了。
他們臉上的表情一個塞一個的難看,吳忠率先道:“諸位,皇上已經給了最後通牒,你們說,咱們應當如何是好?”
門下省侍中章涼笑了一聲,悠悠的道:“依老夫看,皇帝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燒一燒也就算了。
如果照實了查,從上到下的官員哪一個屁股幹淨,總不能把咱們全都給宰了吧?”
兩位大佬一唱一和,下麵幾位也算明白了他們倆的意思了。
貪墨超過一千貫?
便要淩遲抄家!
且不論大家身處要職,就是尋常的小小縣令,每年收到地方豪紳、士族的孝敬就不止十個、百個一千貫。
這個數額就是往上翻十倍、百倍都不顯多,皇帝不是開玩笑,就是鬧著玩吧?
有了這個基調之後,下麵的官員們心裏也有底了。
真出了什麽事情,有大佬們頂著,皇上總不能把所有的貪官全都殺了吧。
這麽一來,起碼半數以上的官都得死了,還有人敢替朝廷賣命麽?
苦讀了那麽多年聖賢書,不就是為了賣一個好身家!
拿點錢算什麽,拿錢不辦事的官,才不是好東西呢。
五姓七望那邊呢,崔、王、鄭、盧在長安的管事,也湊到了一起。
崔家:“我家的崔遠景已經栽了,他現在全力扛著,希望到時候大家能出一些錢,讓他不至於那麽慘。”
其餘三位紛紛點頭,表示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王家:“長安西市的買賣看來以後不能做了,小皇帝這下是真狠啊。”
“哎,這倒不可惜,就怕這小皇帝像個瘋狗一樣,咬住咱們不放的話,那不就危險了?”鄭家管事淡淡的說道。
盧家:“哼,咱們幾家人掌握了多少資源,實在不行就拉上隴西、趙郡那兩李家,他李承道還能對自己本家動手?”
首先,賬目的數量太多,賬本也不是隻有一本而已。
曆年堆積的賬本之多,就連崔遠景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本。
隻是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沒想到他們竟然能將消息挖的那麽深!
“崔遠景,到了這個時候,你還不願意說實話嘛?”李承道打斷了他的思考,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微臣說的確是實言,皇上不信,那就請唐大人拿出有力的證據來。”崔遠景篤定,這賬本是編造的,“如果隻是編出來一本賬,莫非是要讓微臣胡亂攀咬嘛?”
李承道可以說,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皇帝做到這個份上,應該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唐三藏冷哼一聲:“我手中拿著的確是不是原本,這份抄錄了分到的錢財在百萬貫以上的名單。”
“武德三年,三月初七,崔家長老遣管家崔丁,支取一百一十五萬貫。”
“武德三年,三月初十,宴請戶部左侍郎、兵部主事及刑部主事,共六人,共送出三百九十萬貫。”
……
唐三藏的聲音鏗鏘有力,一條條的罪證,被他給念了出來。
百官們心中無比緊張,十分擔心這裏有自己的名字。
不得不說,唐三藏讀出來的賬目,避開在場的大臣們。
武德初年的大唐官場,並不穩定。
連年征戰,官員們的精神壓力也是極大,很多身居高位的臣子堅持不了多久身體就垮了。
還有人,甚至是敵方的間諜,被查出來的時候,或許就是某個部門的大頭也說不定。
總之,唐三藏報出來的名單裏,在場的一個人都沒有。
念了十多條,崔遠景的臉上終於掛不住了。
他實在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存放賬單的密室,可是在自己家中挖出來的地下室裏啊!
即便今天被抓了,那邊一時半會也不會被搜查出來的。
這記錄,錦衣衛是怎麽弄到的!
即使是這個時候,崔遠景的神經依然沒有崩潰。
他臉上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表情,淡淡的說:“構陷罪名,微臣無話可說。”
說完之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腦袋緊緊貼著地。
“罪臣但求一死,還望皇上成全!”
不得不說,別看崔遠景坑了大唐的錢,但是李承道反而很佩服他。
竟然為了維護氏族,不惜讓自己扛下這麽大的罪。
難道就不為自己的家人考慮嘛?
李承道看了看朝堂上的百官,他們都低著頭,不論貪與不貪,都不想跟崔遠景有一點瓜葛。
清官在乎名節,貪官害怕送命。
李承道略有深意的道:“想死,哪有那麽簡單,把他們關到天牢裏,不許任何人探視。”
隨後,他又對百官講道:“朕剛才說過了,給你們機會,隻要你們坦白一切從寬,但是你要是將朕當成三歲小孩子耍,那就別怪朕不講這君臣情義了!”
言罷,李承道便走出了太極殿,大太監以及唐三藏跟在後麵,頭也不迴的走了。
百官們啞口無言,連忙跪送皇帝,顯得十分緊張。
來到後宮,李承道從係統那拿出來改良後的玉米、土豆種。
他想著是不是將這些東西種植出來呢?
現在雖然已經有了生錢的門道,可那畢竟都是一錘子買賣。
世家大族、貪官汙吏,他們貪墨的錢財再多,也是有數的,短期之內,這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隻是種植土豆、玉米,這些糧食作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年月也沒聯合收割機、播種機。
施肥、澆水,那一套工作下來,也是需要相當的精力啊。
可惜現在手下能用的人就那麽幾個。
公輸家的不合適吧,人家都是機關大家。
尉遲恭那個殺才,讓他去砍人不含糊,種地揮鋤頭就扯犢子了。
唐三藏就更不用說了,這家夥殺人、放火、下毒、做陷阱都沒毛病,但是要說種地,那簡直就是大材小用啊!
李承道煩惱的時候,文武百官們也在煩惱。
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討論著今日朝會上發生的點點滴滴。
中書舍人吳忠的家裏,聚集了門下省侍中,六部尚書、侍郎等,這算是大唐官員級別最高的那一波人了。
他們臉上的表情一個塞一個的難看,吳忠率先道:“諸位,皇上已經給了最後通牒,你們說,咱們應當如何是好?”
門下省侍中章涼笑了一聲,悠悠的道:“依老夫看,皇帝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燒一燒也就算了。
如果照實了查,從上到下的官員哪一個屁股幹淨,總不能把咱們全都給宰了吧?”
兩位大佬一唱一和,下麵幾位也算明白了他們倆的意思了。
貪墨超過一千貫?
便要淩遲抄家!
且不論大家身處要職,就是尋常的小小縣令,每年收到地方豪紳、士族的孝敬就不止十個、百個一千貫。
這個數額就是往上翻十倍、百倍都不顯多,皇帝不是開玩笑,就是鬧著玩吧?
有了這個基調之後,下麵的官員們心裏也有底了。
真出了什麽事情,有大佬們頂著,皇上總不能把所有的貪官全都殺了吧。
這麽一來,起碼半數以上的官都得死了,還有人敢替朝廷賣命麽?
苦讀了那麽多年聖賢書,不就是為了賣一個好身家!
拿點錢算什麽,拿錢不辦事的官,才不是好東西呢。
五姓七望那邊呢,崔、王、鄭、盧在長安的管事,也湊到了一起。
崔家:“我家的崔遠景已經栽了,他現在全力扛著,希望到時候大家能出一些錢,讓他不至於那麽慘。”
其餘三位紛紛點頭,表示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王家:“長安西市的買賣看來以後不能做了,小皇帝這下是真狠啊。”
“哎,這倒不可惜,就怕這小皇帝像個瘋狗一樣,咬住咱們不放的話,那不就危險了?”鄭家管事淡淡的說道。
盧家:“哼,咱們幾家人掌握了多少資源,實在不行就拉上隴西、趙郡那兩李家,他李承道還能對自己本家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