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朝堂上的震動!
大唐:開局搶了李世民皇位 作者:殺上天榜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通知下來,皇帝終於要重開早朝了!
聽到這個消息,從宰相到六部諸官,心裏的那塊石頭總算放下了。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都很擔憂,擔憂年輕的皇帝一個生氣就把自己的位子給換下。
卯時一過宮門大開,群臣排著隊列來到太極殿等候皇帝到來,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沒人交頭接耳,更沒有人大聲喧嘩,危坐在座位上,十分得體。
不多時候,一聲公鴨嗓,激起眾人的注意力。
“皇上駕到,群臣拜謁!”
大臣們趕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跪在地上,高唿萬歲。
李承道看著跪在麵前的幾百號人,擺擺手,淡淡的說:“平聲。”
謝過皇帝,大臣們起身,又坐會座位上。
“最近出了很多事兒,朕比較忙,所以拖了很長時間沒開朝會了。”李承道開始講話,他觀察著下麵群臣,發現多數人的忠誠度都不高。
甚至有那麽幾個小臣子,忠誠度竟然還是負數!
不知是哪一方勢力送進來的臥底。
“朕前幾日去外麵逛了逛,你們都知道的,經過打戰就是皇帝也要修養的嘛。”終於開始進入主題了。
“在西市,我碰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不知道你們想聽不想?”
群臣雖然一頭霧水,不過也高唿願聞其詳,畢竟沒人在第一次朝會上就給皇帝難堪。
就算是鐵頭魏征,這個時候,也沒站出來頂牛。
李承道點點頭,從大太監那邊拿出來一把波斯彎刀。
“這是一把波斯進貢的彎刀,寶石鑲嵌,十分華貴漂亮。”
“當初來進貢的人為了誇大其詞,說這彎刀值十五貫錢,但是在朕看,這玩意兒也就值幾貫而已。”
看到彎刀,人們當然想到波斯,就有人擔心皇帝是不是看波斯人不順眼想要出兵攻打波斯?
那一定得攔住,波斯距離大唐何止千裏,勞民傷財、好戰必亡啊!
“可是你們猜一下,我要是從西市買一把類似的,甚至要比我手裏這個還要差的得多少錢?”
李承道的這個問題,算是問住了,眾人不管知道不知道這個答案,紛紛沒有人站起來迴答。
“戶部尚書呢,你來說說,在西市買一把波斯彎刀需要多少貫?”
被點名的戶部尚書剛忙起身,行過禮之後,他有些局促,緊張了片刻,說:“老臣無能,並不知曉,還望皇上恕罪。”
李承道嗬嗬一笑,說:“在你的治下,有人貪贓枉法,你確實無能!”
“算了,你是個老實人,先坐下吧,別嚇壞你了。”
說完,李承道對身邊的大太監道:“放信號,準備行動。”
大太監領命,帶人去放煙花了。
“這麽一把沒開刃的破刀,竟然要價五十貫!”李承道有些惱火的說,“我問那老板,為什這麽貴?”
“他說,這刀的造價本來不貴,可進到西市,層層盤剝,單是西市兩署就要收三十貫的稅錢。”
說到這,李承道又看了眼戶部尚書:“我倒想問問你,他賣刀往上交的三十貫,交到哪裏去了?”
李承道的話雖然語氣平靜,可聽得戶部尚書心裏這個驚啊。
趕緊從座位上爬了起來,結結實實的跪下:“老臣無能,皇上恕罪,老臣無能,皇上恕罪!”
李承道冷眼看著戶部尚書,淡淡的道:“先把他帶下去,大唐重臣,一點風範都沒有,那怎麽成?”
“大唐立國之初,整個天下有十多個‘皇帝’,幸好有朕的二叔連年征戰,總算將那些宵小之輩給消滅殆盡。”
“打仗,打仗,打的究竟是什麽?”
“是兵將的勇武,還是軍械的好壞!”
“又或者,是錢糧、輜重?”
聰明的大臣,現在已經聽出來李承道的主題了。
這是要反貪汙啊,沒想到皇帝的第一把火,竟然會是這個。
很多人都認為,新帝繼位最應該對付的就是的當初跟著秦王一同造反的那些臣子、武將。
可萬萬沒想到,皇帝隻是將他們禁錮在家,簡直優待到不行!
“連年征戰,國庫本來空虛,百姓生活拮據本來不易。”李承道一臉嚴肅,“豪門世家掌握了太多的錢財,可不管怎麽說,他們手裏的錢已經合法了。”
“但是,如今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貪墨民脂民膏,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程度!”
李承道揮揮手,大太監便將提前準備好的幾十分西市兩署的罪證,送到了禦前大臣們的手上。
看著上麵巧立名目的稅費,很多不知情的大臣也是兩眼冒火,國家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
這些私欲熏天的官員就應該法辦!
不過更多的人卻是不屑,西市的規矩,那是從前朝就有的,幾十年都這麽過來了。
靠一個十來歲的皇帝,能掀起什麽樣的風浪?
“朕知道,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案。”
等了一會兒,見大多數的官員讀完了罪證,李承道又說道。
“你們當中有清廉者亦有貪腐者,朕自有朕的手段去一一甄別,然,朕想給你們一個機會,亦是給朕一個機會!”
“朕乃是新皇登基,自應與民更始,一切皆可以從頭再來。”
“你們是國家的棟梁,是大唐最位高權重的人,同時也有可能是大唐貪墨最多的那一批人。”
“凡是貪墨財物,超過一千貫的,即日起十五日內,去找錦衣衛指揮使唐三藏請罪,交出貪汙的財物,自當可免死罪。
否則,淩遲處死,家人流放,財產悉數充國庫!”
聽完了李承道的話,大殿上的大臣們麵麵相窺,絲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得是多麽頭鐵的皇帝,才敢頒發出這樣的詔令?
他們互相討論著,一點都不住禦前禮儀了。
這時候還講什麽禮儀,錢都要沒了,命也快沒了,還不能放肆一點?
大太監想要喝止他們,隻不過喊了兩嗓子,卻蓋不住群臣的聲音。
李承道也光棍兒,就這麽坐在龍椅上等著,等著這幫人老實。
就在這個時候,唐三藏抓人迴來,前來通報。
一時間,朝堂之上雅雀無聲,因為他們終於明白,皇帝是認真的!
聽到這個消息,從宰相到六部諸官,心裏的那塊石頭總算放下了。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都很擔憂,擔憂年輕的皇帝一個生氣就把自己的位子給換下。
卯時一過宮門大開,群臣排著隊列來到太極殿等候皇帝到來,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沒人交頭接耳,更沒有人大聲喧嘩,危坐在座位上,十分得體。
不多時候,一聲公鴨嗓,激起眾人的注意力。
“皇上駕到,群臣拜謁!”
大臣們趕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跪在地上,高唿萬歲。
李承道看著跪在麵前的幾百號人,擺擺手,淡淡的說:“平聲。”
謝過皇帝,大臣們起身,又坐會座位上。
“最近出了很多事兒,朕比較忙,所以拖了很長時間沒開朝會了。”李承道開始講話,他觀察著下麵群臣,發現多數人的忠誠度都不高。
甚至有那麽幾個小臣子,忠誠度竟然還是負數!
不知是哪一方勢力送進來的臥底。
“朕前幾日去外麵逛了逛,你們都知道的,經過打戰就是皇帝也要修養的嘛。”終於開始進入主題了。
“在西市,我碰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不知道你們想聽不想?”
群臣雖然一頭霧水,不過也高唿願聞其詳,畢竟沒人在第一次朝會上就給皇帝難堪。
就算是鐵頭魏征,這個時候,也沒站出來頂牛。
李承道點點頭,從大太監那邊拿出來一把波斯彎刀。
“這是一把波斯進貢的彎刀,寶石鑲嵌,十分華貴漂亮。”
“當初來進貢的人為了誇大其詞,說這彎刀值十五貫錢,但是在朕看,這玩意兒也就值幾貫而已。”
看到彎刀,人們當然想到波斯,就有人擔心皇帝是不是看波斯人不順眼想要出兵攻打波斯?
那一定得攔住,波斯距離大唐何止千裏,勞民傷財、好戰必亡啊!
“可是你們猜一下,我要是從西市買一把類似的,甚至要比我手裏這個還要差的得多少錢?”
李承道的這個問題,算是問住了,眾人不管知道不知道這個答案,紛紛沒有人站起來迴答。
“戶部尚書呢,你來說說,在西市買一把波斯彎刀需要多少貫?”
被點名的戶部尚書剛忙起身,行過禮之後,他有些局促,緊張了片刻,說:“老臣無能,並不知曉,還望皇上恕罪。”
李承道嗬嗬一笑,說:“在你的治下,有人貪贓枉法,你確實無能!”
“算了,你是個老實人,先坐下吧,別嚇壞你了。”
說完,李承道對身邊的大太監道:“放信號,準備行動。”
大太監領命,帶人去放煙花了。
“這麽一把沒開刃的破刀,竟然要價五十貫!”李承道有些惱火的說,“我問那老板,為什這麽貴?”
“他說,這刀的造價本來不貴,可進到西市,層層盤剝,單是西市兩署就要收三十貫的稅錢。”
說到這,李承道又看了眼戶部尚書:“我倒想問問你,他賣刀往上交的三十貫,交到哪裏去了?”
李承道的話雖然語氣平靜,可聽得戶部尚書心裏這個驚啊。
趕緊從座位上爬了起來,結結實實的跪下:“老臣無能,皇上恕罪,老臣無能,皇上恕罪!”
李承道冷眼看著戶部尚書,淡淡的道:“先把他帶下去,大唐重臣,一點風範都沒有,那怎麽成?”
“大唐立國之初,整個天下有十多個‘皇帝’,幸好有朕的二叔連年征戰,總算將那些宵小之輩給消滅殆盡。”
“打仗,打仗,打的究竟是什麽?”
“是兵將的勇武,還是軍械的好壞!”
“又或者,是錢糧、輜重?”
聰明的大臣,現在已經聽出來李承道的主題了。
這是要反貪汙啊,沒想到皇帝的第一把火,竟然會是這個。
很多人都認為,新帝繼位最應該對付的就是的當初跟著秦王一同造反的那些臣子、武將。
可萬萬沒想到,皇帝隻是將他們禁錮在家,簡直優待到不行!
“連年征戰,國庫本來空虛,百姓生活拮據本來不易。”李承道一臉嚴肅,“豪門世家掌握了太多的錢財,可不管怎麽說,他們手裏的錢已經合法了。”
“但是,如今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貪墨民脂民膏,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程度!”
李承道揮揮手,大太監便將提前準備好的幾十分西市兩署的罪證,送到了禦前大臣們的手上。
看著上麵巧立名目的稅費,很多不知情的大臣也是兩眼冒火,國家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
這些私欲熏天的官員就應該法辦!
不過更多的人卻是不屑,西市的規矩,那是從前朝就有的,幾十年都這麽過來了。
靠一個十來歲的皇帝,能掀起什麽樣的風浪?
“朕知道,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案。”
等了一會兒,見大多數的官員讀完了罪證,李承道又說道。
“你們當中有清廉者亦有貪腐者,朕自有朕的手段去一一甄別,然,朕想給你們一個機會,亦是給朕一個機會!”
“朕乃是新皇登基,自應與民更始,一切皆可以從頭再來。”
“你們是國家的棟梁,是大唐最位高權重的人,同時也有可能是大唐貪墨最多的那一批人。”
“凡是貪墨財物,超過一千貫的,即日起十五日內,去找錦衣衛指揮使唐三藏請罪,交出貪汙的財物,自當可免死罪。
否則,淩遲處死,家人流放,財產悉數充國庫!”
聽完了李承道的話,大殿上的大臣們麵麵相窺,絲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得是多麽頭鐵的皇帝,才敢頒發出這樣的詔令?
他們互相討論著,一點都不住禦前禮儀了。
這時候還講什麽禮儀,錢都要沒了,命也快沒了,還不能放肆一點?
大太監想要喝止他們,隻不過喊了兩嗓子,卻蓋不住群臣的聲音。
李承道也光棍兒,就這麽坐在龍椅上等著,等著這幫人老實。
就在這個時候,唐三藏抓人迴來,前來通報。
一時間,朝堂之上雅雀無聲,因為他們終於明白,皇帝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