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朕,當傳位於皇太孫,李承道!
大唐:開局搶了李世民皇位 作者:殺上天榜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了!”
李承道心裏暗自激動。
沒錯!
他的目的就是要煽動群臣,而最能夠蠱惑古人心神的,就是那虛無縹緲的龍脈之說。
曆史上,袁天罡曾為大唐測算龍脈。
為了保住大唐綿延萬載,李世民甚至無數次派兵去破壞各地誕生的龍脈,生怕有人和李家一樣造反起兵。
再說大殿上的群臣。
這時候,他們也都陷入了沉思,再也沒人敢亂說什麽。
畢竟,李承道已經將這件事上升到了整個國家的氣運興衰,而不是君臣或者兩父子之間的事情。
甚至,就連李世民也都產生了一絲絲的動搖。
但他不是不想當皇帝,而是不知道這時候該如何反駁。
實話說,他還真的是小看了這個侄兒。
李承道過去雖然天賦異稟,但他怎麽也沒想到,在如今逼宮的關鍵時刻,他竟然能說出這番話動搖群臣?!
卻說李淵...
這時候,整個大殿上唯一站在李承道這邊的,就隻有他了。
此刻,李淵忍不住看向了這個自己最疼愛的皇太孫,隻覺得老天為什麽不給他一些時間?
如果能多個五年,李承道就能直接繼承皇位!
可現如今,李世民已經做出了弑兄逼宮的事情,他的兒子已經被殺了。
要讓他傳位給李世民,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在這種情況下,他寧可將皇位傳給十五歲的李承道,至少他是自己最親的孫子!
一念至此,李淵也不知是從哪來的力氣,強撐著身子站起來,麵向所有文武百官和天策府的李世民。
此刻,李世民和天策府的人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為誰都知道,李建成既然死了,那麽李淵就隻能傳位給他。
否則,大唐的江山就要拱手他人。
隻要李淵願意禪位,李承道的說法不足為惜。而就在這個時候,隻見李淵滄浪著腳步從龍椅上站起身。
他腳步顛簸,險些摔在地上。
幸好,李承道手疾眼快,將李淵攙扶住了。
一時間,李淵的眼神宛若瀕死的老鷹一樣,緩緩掃過大殿下的所有臣子,最後在李世民的臉上停住了。
“好啊...好!這就是朕的好臣子,好兒子!你們做得好...”
此刻,聽到李淵諷刺一樣的話語,在場的文臣武將無一例外,全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不是他們要和李淵作對。
實在是太子黨已經被鏟除,這時候如果他們不站位,大唐的禍患隻會更多。
可一想到現在的情況...
李淵已經沒了根基,接下來必然會傳位給秦王。
到時候,他們就是從龍之臣。
於是,所有人都忍不住朝李淵看了過去,滿臉的期待。
所有臣子包括李世民都在等待著,等待李淵說出禪位於秦王的話。
可接下來,李淵說出的那番話,讓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既然太子已死,那朕自當退位!但即使是退位,朕也要讓我大唐的皇位順位繼承!承道乃是皇太孫,朕自當傳位於他!”
“即日起,李承道便是我大唐皇帝!”
轟!
頓時,李淵這番話仿佛是一個炸雷般,讓所有人全都震驚了。
所有人都沒想到,包括李世民。
誰知道,李淵在這個時候,竟然還要傳位於李承道?!
“父皇,順位繼承應該是兒臣我!”
“陛下,秦王為我大唐打下了曠世江山,難道就因為是次子,就不能繼承大統嗎?!”
“陛下,您不能糊塗!皇太孫隻有十五歲啊!”
“少年皇帝,這是誤國之舉啊!”
一時間,似乎是看出了李世民的窘迫,那些以秦王為首的官員全都叫嚷起來。而更重要的,是李承道隻有十五歲。
這個年紀,能做好皇帝嗎?!
可就在所有人都不同意的時候,人群中一個一直沒開口的官員,卻忽然站了出來。
看到魏征出現,眾人紛紛一愣。
明眼人都知道,魏征原本就是李建成的死忠。
並且,這人天生一副傲骨,最看重的就是忠孝仁義禮。
如今,他站出來,難道是要反駁李淵?
可緊接著,他的一番話卻直接怒指李世民道:“既然太子已死,那麽皇太孫理應繼承大統!陛下英明!”
話音剛落,魏征直接對李淵跪拜下來。
說完後,他站起身梗著脖子,似乎是一副李世民你要殺便殺的模樣。
但是,李世民不能殺他。
不僅如此,如果殺了魏征的話,反而會落人口舌。
至於李承道,他看到魏征站出來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
這個大唐,還是有不少忠於太子的官員,隻要他們被自己的一番話重新鼓舞,他並不是沒辦法成為皇帝。
想到這,李承道還用帝王之眼查看了一下魏征。
讓人驚喜的是,魏征對他的忠誠度,竟然高達92,這已經是絕不會背叛的數值了。
想來也對,魏征本就是李建成的幕僚。
李世民弑兄篡位,這個號稱千古人鏡的強項令,肯定會怒罵他。
果然!
和李承道想的一樣。
魏征的話仿佛是引起了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群臣站出來。
到最後,當一個年過花甲的老者顫巍巍的從人群中走出來後,所有人都安靜了。
這人名叫顏之推,乃是大唐的史官。
此刻,隻見顏之推顫巍巍的走到大殿跟前,先是對李淵躬身行禮,隨後朗聲開口道:“陛下聖明!如今,我顏之推也要說一聲!顏家就是負責記錄王朝興衰的家族,老夫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孫更替,綿延不斷!”
“如若秦王殿下真的要殺陛下與皇長孫來奪權,那麽起居注上必然會將今日所發生的一切記錄下來,讓後世千萬年的人都知道秦王殿下是如何的兇殘!”
“不瞞秦王殿下,老夫進宮前,我的兒子顏師古已經在宮門外等候。老夫若是死了,他也必然會將今天的一切記錄下來!”
李承道心裏暗自激動。
沒錯!
他的目的就是要煽動群臣,而最能夠蠱惑古人心神的,就是那虛無縹緲的龍脈之說。
曆史上,袁天罡曾為大唐測算龍脈。
為了保住大唐綿延萬載,李世民甚至無數次派兵去破壞各地誕生的龍脈,生怕有人和李家一樣造反起兵。
再說大殿上的群臣。
這時候,他們也都陷入了沉思,再也沒人敢亂說什麽。
畢竟,李承道已經將這件事上升到了整個國家的氣運興衰,而不是君臣或者兩父子之間的事情。
甚至,就連李世民也都產生了一絲絲的動搖。
但他不是不想當皇帝,而是不知道這時候該如何反駁。
實話說,他還真的是小看了這個侄兒。
李承道過去雖然天賦異稟,但他怎麽也沒想到,在如今逼宮的關鍵時刻,他竟然能說出這番話動搖群臣?!
卻說李淵...
這時候,整個大殿上唯一站在李承道這邊的,就隻有他了。
此刻,李淵忍不住看向了這個自己最疼愛的皇太孫,隻覺得老天為什麽不給他一些時間?
如果能多個五年,李承道就能直接繼承皇位!
可現如今,李世民已經做出了弑兄逼宮的事情,他的兒子已經被殺了。
要讓他傳位給李世民,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在這種情況下,他寧可將皇位傳給十五歲的李承道,至少他是自己最親的孫子!
一念至此,李淵也不知是從哪來的力氣,強撐著身子站起來,麵向所有文武百官和天策府的李世民。
此刻,李世民和天策府的人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為誰都知道,李建成既然死了,那麽李淵就隻能傳位給他。
否則,大唐的江山就要拱手他人。
隻要李淵願意禪位,李承道的說法不足為惜。而就在這個時候,隻見李淵滄浪著腳步從龍椅上站起身。
他腳步顛簸,險些摔在地上。
幸好,李承道手疾眼快,將李淵攙扶住了。
一時間,李淵的眼神宛若瀕死的老鷹一樣,緩緩掃過大殿下的所有臣子,最後在李世民的臉上停住了。
“好啊...好!這就是朕的好臣子,好兒子!你們做得好...”
此刻,聽到李淵諷刺一樣的話語,在場的文臣武將無一例外,全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不是他們要和李淵作對。
實在是太子黨已經被鏟除,這時候如果他們不站位,大唐的禍患隻會更多。
可一想到現在的情況...
李淵已經沒了根基,接下來必然會傳位給秦王。
到時候,他們就是從龍之臣。
於是,所有人都忍不住朝李淵看了過去,滿臉的期待。
所有臣子包括李世民都在等待著,等待李淵說出禪位於秦王的話。
可接下來,李淵說出的那番話,讓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既然太子已死,那朕自當退位!但即使是退位,朕也要讓我大唐的皇位順位繼承!承道乃是皇太孫,朕自當傳位於他!”
“即日起,李承道便是我大唐皇帝!”
轟!
頓時,李淵這番話仿佛是一個炸雷般,讓所有人全都震驚了。
所有人都沒想到,包括李世民。
誰知道,李淵在這個時候,竟然還要傳位於李承道?!
“父皇,順位繼承應該是兒臣我!”
“陛下,秦王為我大唐打下了曠世江山,難道就因為是次子,就不能繼承大統嗎?!”
“陛下,您不能糊塗!皇太孫隻有十五歲啊!”
“少年皇帝,這是誤國之舉啊!”
一時間,似乎是看出了李世民的窘迫,那些以秦王為首的官員全都叫嚷起來。而更重要的,是李承道隻有十五歲。
這個年紀,能做好皇帝嗎?!
可就在所有人都不同意的時候,人群中一個一直沒開口的官員,卻忽然站了出來。
看到魏征出現,眾人紛紛一愣。
明眼人都知道,魏征原本就是李建成的死忠。
並且,這人天生一副傲骨,最看重的就是忠孝仁義禮。
如今,他站出來,難道是要反駁李淵?
可緊接著,他的一番話卻直接怒指李世民道:“既然太子已死,那麽皇太孫理應繼承大統!陛下英明!”
話音剛落,魏征直接對李淵跪拜下來。
說完後,他站起身梗著脖子,似乎是一副李世民你要殺便殺的模樣。
但是,李世民不能殺他。
不僅如此,如果殺了魏征的話,反而會落人口舌。
至於李承道,他看到魏征站出來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
這個大唐,還是有不少忠於太子的官員,隻要他們被自己的一番話重新鼓舞,他並不是沒辦法成為皇帝。
想到這,李承道還用帝王之眼查看了一下魏征。
讓人驚喜的是,魏征對他的忠誠度,竟然高達92,這已經是絕不會背叛的數值了。
想來也對,魏征本就是李建成的幕僚。
李世民弑兄篡位,這個號稱千古人鏡的強項令,肯定會怒罵他。
果然!
和李承道想的一樣。
魏征的話仿佛是引起了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群臣站出來。
到最後,當一個年過花甲的老者顫巍巍的從人群中走出來後,所有人都安靜了。
這人名叫顏之推,乃是大唐的史官。
此刻,隻見顏之推顫巍巍的走到大殿跟前,先是對李淵躬身行禮,隨後朗聲開口道:“陛下聖明!如今,我顏之推也要說一聲!顏家就是負責記錄王朝興衰的家族,老夫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孫更替,綿延不斷!”
“如若秦王殿下真的要殺陛下與皇長孫來奪權,那麽起居注上必然會將今日所發生的一切記錄下來,讓後世千萬年的人都知道秦王殿下是如何的兇殘!”
“不瞞秦王殿下,老夫進宮前,我的兒子顏師古已經在宮門外等候。老夫若是死了,他也必然會將今天的一切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