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到反對的聲音,明夷詢問的道:“如何,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問到這個份上,燕齊搖搖頭,明夷拍掌道:“那就這麽說好了,人都交給你,你帶人去安頓,若是手裏差錢,要多少跟我說。”
“我手裏的畫其實不少,真要是拿出去賣,想賣高價輕而易舉。”多虧太皇太後一番推手,明夷現在流傳出去的畫並不多,但每一幅都漲勢可佳,那還都是明夷認為最差的,如果真的把明夷這些日子從香山寺迴來之後畫的畫拿出去,就如同太皇太後讓掛在致遠坊的畫,定然會再次掀起驚濤駭浪。
喬幽在這個時候連忙道:“格格,有什麽畫都留著,等到你在致遠坊畫完之後,你的名聲天下聞名,一畫難求。我們既然要辦書院,也得拿畫來裝飾…”
“也對,按現在來看,香山寺進得圖讓他們心動,亦可施之。你這樣要是有什麽難處隻管告訴我,我會盡我所能的解決。我手裏的錢也不少。”銀票現錢什麽的,明夷的確不缺。建一個書院大概要多少錢,明夷也不問,想了想不能一味讓喬幽在前麵頂著。
“你去取三萬兩銀票過來。”明夷吩咐七巧取錢,七巧這迴連句話都不敢說,馬上去。
建書院是何等的大事,那可不是所謂的人情,而是明夷想辦大事的節奏,用再多的錢七巧都沒二話。
“格格,用不了那麽多。”沒想到明夷張口就說要給三萬兩銀票,喬幽連忙解釋一下,用不著那麽多。
“你莫不是以為我要辦的隻是一間小書院?”明夷想了想,是不是有什麽地方沒有說清楚,總結出來還真是。
“銀子你先拿著,我會把私塾的建築圖給你畫出來,到時候你就按圖做。”明夷畢竟是一個擅長作畫的人,這輩子雖然沒有研究過建房的圖,可是怎麽也得把要求畫出來。
喬幽一聽啊的一聲,有心想說還不一定知道這書院將來能不能辦成,難道不應該先建小一點,一口氣建的太大,頂得住嗎?
明夷瞄了喬幽一眼,喬幽趕緊把滿腹的驚訝收起來,明夷道:“你設立成為天下首富的目標,在我看來就很好。理所當然,我這一間所謂的書院雖然聽起來是書院的名聲,但將來絕不會比太學差。”
太學裏教的都是隻懂四書五經的人,所有的思維都被禁錮,坐井觀天就認為天隻有井口那麽大。
縱然明夷現在要做的事,未必一朝一夕可成,不過,定然會帶領這個天下的潮流,當有所得的時候,誰也無法忽視。
這一點喬幽定然料不到明夷想得那麽長遠,因此閉上嘴。
照舊,七巧將三萬的銀票遞到喬幽手上的時候,那眼刀子不斷往喬幽的身上甩,無聲的警告著喬幽,銀子雖然給她,但不能亂花,要是敢亂花明夷的錢,瞧著吧,七巧絕饒不了她,喬幽……
萬萬沒想到兩人相識都好幾個月了,七巧依然不相信喬幽。
事情就此安排,各司其職,各忙活各的去。
明夷在靜宜園裏,讓那些擅長耕種的人,挑選出最好的稻種來,一年兩年的試驗下來,今年還要繼續試。
花粉受精什麽的,明夷所懂的原理不多,不過,有一線的希望都要試試。
又是一年春耕,隨著三月到來,明夷同致遠坊約定的時間到了。
這一日致遠坊,賓客滿座,明夷那幅香山寺進香圖依然還掛在致遠坊的正堂上,分外的惹人注目。
一幅好畫誰都不能否認,現在就差明夷當眾證明她的畫技。
明夷這次也不像上迴一樣男裝打扮,著一身淡綠色的旗服,未施胭脂的麵容,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就引起守在外麵的人注目。
人群裏認識明夷的人並不多,但是那些旗人從前就算不認識,在這期間也有不少人打探關於明夷的點點滴滴,大抵聽說過明夷的模樣。
明夷出現站在致遠房的門口,流利的漢話道:“明夷前來赴約,請諸位大家點評。”
一開始不知道明夷的身份,但是明夷在這麽惹眼的情況下出現在這裏,很多人也都猜測,這應該就是今天前來當眾作畫的明夷。
待聽到明夷自我介紹,更有一種謙虛等著人點評的態度,雖驚於明夷長得如此傾國傾城,若當真作得一手好畫,實在是才貌雙全。
好在致遠坊的掌櫃很快迴過神來,第一個上前相請道:“明姑娘請,明姑娘請。”
喚的一聲明姑娘,明夷並不在意,比起所謂的博爾濟吉特,她更喜歡這樣的稱唿。
“明姑娘今天要作什麽畫?”比起掌櫃的著急請明夷進去,有人追問明夷今天要畫什麽樣的畫?
“諸位對我作什麽畫有要求嗎?”明夷不打反問,目光落在那位開口的人身上,是一位四十來歲的儒士。
“並非此意,單純一問,姑娘想答別答,不想答便不答。”麵對明夷略帶冷清的目光,儒士生怕明夷誤會,趕緊解釋。
明夷停下腳步道:“如此,我
眼下便不答,畫出來以作答,可否?”
“自然,今日大家前來此都是想親眼看看這一幅香山寺進香圖,究竟是不是出自明姑娘之手。”明夷既然大放厥詞的要以作畫迴答,對現場的人來說求之不得。
“如此閑話少說,勞煩掌櫃的準備作畫之地,紙筆墨硯我自帶,諸位隻要保持安靜即可。”一個人在作畫的時候理所當然不希望被人打擾,誰也不敢說明夷的不是。
掌櫃的不敢怠慢,連忙請明夷入正堂之內,桌椅早就擺放齊全,明夷瞧一眼道:“如果不介意,請多準備幾張桌椅。”
明夷提出這樣的要求,雖然讓人詫異,但並不過份,掌櫃立刻招唿人去準備。
等到桌椅擺放齊全,七巧玲瓏,百尺無枝,全部都開始行動,將所有的紙攤放在桌案之上,放眼看過去,這可是一幅大畫。
明夷也不多言,讓人磨墨,一係列準備好。明夷開始作畫,明夷取磨好的墨,灑落在紙上,最後才開始動筆。
從明夷開始落筆,所有人都屏住唿吸,不敢驚攏明夷半分。
誰都清楚,作畫之人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打擾,明夷不畏懼任何人的試探。
雖然對於明夷是不是畫出香山寺進香圖的人,大家表示疑惑,但是在明夷證明的過程中,這些名家大儒也會尊重明夷,等待著明夷給出答案。
一開始大家還看不清楚明夷到底畫的是什麽,慢慢漸漸成型,一幅一幅都露出明夷想畫出的模樣。
“這些圖看起來好像沒有串聯,但是放在一起又渾然自成一體。怪不得這位明姑娘會讓人準備這麽多的話,要是這麽多幅畫全都畫好。分而各成一幅,匯亦可為一幅,那可真是難得的構思。”
人群之中也有懂畫的人,明夷的畫隨著畫的越多,呈現出來的東西也讓人看出端倪來。
大家雖然竭力的保持安靜,也小聲地交流著,不想驚擾明夷,也隻能暗暗地詢問身邊的人,這樣的畫如何?
畫自然是好畫,從明夷的落筆還有畫的風格,和上麵一直高掛的香山寺進香圖,很顯然出自一人之手,隻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明夷的畫技明顯更進一步,難道不更讓人驚歎?
明夷畫了整整一個時辰,額頭都開始滴落汗水,但是四周的人隨著畫成型,更憑住唿吸,本來小聲討論的聲音都消失的一幹二淨。
最後一筆落下,明夷收迴筆,望著這一幅幅的圖,明夷露出了笑容,明夷對自己的話一直要求極高,她想呈現的,表達的意思,若是在畫中表達不出來,或者是差了一點意味,明夷都寧願將畫棄掉。
“諸位請。”明夷放下筆,也請人群之中所有的人前來觀望,她這些畫足不足以證明香山寺進香圖確實出自她之手。
明夷這些畫畫的是尋常百姓,那些或是在田中勞作,或是在家中吃糠咽菜,又或是因這一點點的歡喜而高興的普通百姓。
其中多少的心酸,有多少的無奈。明夷都在畫中表現出來。
歡喜的,無奈的,瞧著那渾然不似出自一人之手的風格,正是和香山寺進香圖的原意如出一轍。
“這是明姑娘的朋友嗎?”或是歡喜或是無奈的圖裏,也有一副溫馨的場麵,一對母子在庭院之中說著話,雖然不知他們說了什麽,但從彼此的眼中能夠感受到對彼此的歡喜。
上了年紀的人,看到這樣的圖分外覺得難得。一個五六十歲模樣的老者詢問明夷。
明夷這幅圖裏畫的正是燕齊母子,那一天站在燕齊家外,明夷一直在看著他們母子。其中也有燕齊給陳輔銀子的圖,畫中展現出來的僅僅是一幅場景,但是,像燕齊這樣出現兩個場景,燕齊是例外。
“是的。”那個時候明夷和燕齊隻有一麵之緣,但現在的確算是朋友。
“姑娘能將人的喜怒哀樂畫得栩栩如生,實在難得。還有這些山水,煙霧繚繞,更讓人宛如置身其中。山與水與人,是為天地人,姑娘並沒有讓其中的任何一個喧賓奪主,反而讓他們自成一體。好畫,好畫!”
明夷的畫,乍然一看每一幅好像要表達的都不一樣。看著這些話就能夠感受到這些百姓的辛苦不易,也能明白他們的歡喜多麽容易。
一開始或者以為明夷應是極擅長人物圖,畢竟在香山寺進香圖中,最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正是人的喜怒之生動。
但是現在真正看到這些圖的時候,其中有山有水,那些山水就好像浮現在眼前,讓人置身於其中。
不僅是人畫得栩栩如生,就連這山水同樣也像活起來一般。
“此一生惟願能畫好。”這不僅是明夷這輩子最大的希望也是上輩子最真切的希望。
可是上輩子的想法不能告訴任何人,這一輩子,明夷願意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她為了畫好畫都付出了什麽。
“好,好!”明夷在作畫的過程中十分專注,看不到旁的人。落筆之時,神態肅然。若不是真心喜歡畫畫的人,絕無可能畫出這樣的畫。
最難得的是,明夷能夠把這些人的喜怒哀樂全都畫出來,必然同這些人有著感同身受。
有人就想起來了,明夷可是蒙古的親王格格,更是大清太皇太後的外孫女,像這樣的勳貴之女,怎麽可能會懂得人間疾苦?
但是無論明夷為什麽懂得,她的確是懂得,若不是真的明白,定然畫不出這樣的畫來。
“明姑娘,你這幅大圖可分成七小幅圖,敢問姑娘畫價幾何,我全要了!”愛好收藏書畫的人,看到明夷畫出的這樣的畫,立刻大聲的和明夷喊起來,希望明夷出個價,反正這些畫他要了。
“明姑娘,我也願意高價買之。”不僅是一個人,有人出聲之後其他人生怕明夷的畫被人搶了去,急急忙忙的開口。
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爭吵起來,誰都不肯退一步。明夷眼中閃過光芒卻道:“這七幅畫,我不打算賣。諸位若是想欣賞這些畫,不如到征知書院。”
早有準備趁此機會讓人知道書院的明夷,適時的開口,從未聽見過這書院的名字,眾人皆是莫名,有人問道:“從未聽說過這個書院。”
“剛開不久,這是我讓人開的書院,諸位大儒可願意同去一觀,多年所作畫作,皆懸於書院之中,諸位可一覽之。”目的,明夷繼續的拋出!
作者有話要說:喬幽:日常被懷疑人品,心塞。
七巧:你有人品?
第064章 創征知書院
在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對明夷的畫處於最高熱忱的時候,明夷發出邀請,更是利落的讓人收起畫。
都沒有看過明夷的畫,沒想到明夷,這就準備離開。
無論是真正想收藏明夷所繪的畫,亦或者是的確好奇明夷所開書院的人,這個時候都連忙道:“既然明姑娘邀請,我們不妨一道去看看,難得大家匯集在一起。這樣的好畫不多看看,實在可惜。”
說來說去,大家更多的是衝明夷的畫,而去想看看明夷要掛這七幅圖的書院裏。
“馬車已經備好諸位願意一道前去,那自然再好不過。”明夷麵帶笑容的,繼續邀請這些人。說好的要多請幾位名家大儒,明夷得說到做到。
征知書院,名字都取好,現在差的就是先生,其實前明很多大家都因為對大清的不滿,所以根本不願意為大清效力。
就算玄燁開了博學宏詞,依然有很多人不吃玄燁這一套。可是教書育人,這等事情,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人有著和旁人不同的想法,或者說並不一味的接受大清給他們立下的規矩。
心中懷著對大明的敬重,可是他們也不清楚,現在事情已成定局,再不是他們可以改變的。
明夷相信在很多想法上,一旦相互交流起來,一定能達成的共識。
這一切就等著一個機會,如今明夷拜太皇太後所賜擁有了這個機會,定然不能就這麽浪費。因此明夷得把人吸引過去。
畫,這樣畫出百姓不易的畫,就是明夷拋出去的誘餌,隻要把人引誘進去,往後明夷自然有辦法讓他們舍不得離開。
“那我們都去,一定得去。”考慮再三還沒看過明夷所畫的畫的人,不約而同的表示,不就是換個地方欣賞明夷的畫作嗎?去肯定得去。
“也好,除了這些畫之外,之前我久居香山寺,也有不少類似香山寺進香圖的畫,一直沒有機會拿出來,諸位不妨一道點評。”明夷覺得這還不夠,看過這七幅畫,雖說有一定的誘惑力,明夷一直沒有拿出來過的畫,反而可以讓他們更加心動。
果不其然,那些還在思考究竟值不值得為了再多看幾眼明夷所畫的這七幅圖,一道隨明夷去所謂的征知書院的人,此時此刻毫不猶豫的道:“明姑娘邀請,那我們打擾了。”
誰知道明夷手裏還有多少的好畫,在這個時候有機會能夠多看看明夷所畫的畫,或許能讓人有所得,怎麽舍得就此放棄。
“那就請諸位隨我來。”丟出誘餌的明夷,最巴不得越多的人跟著一道去的好。
全部的話都交給七巧玲瓏拿著,明夷在前麵帶路,引著大家一道走向征知書院。
書院建在城外,地方是明夷一起選定的。馬車停在山下,人從車上下來。
問到這個份上,燕齊搖搖頭,明夷拍掌道:“那就這麽說好了,人都交給你,你帶人去安頓,若是手裏差錢,要多少跟我說。”
“我手裏的畫其實不少,真要是拿出去賣,想賣高價輕而易舉。”多虧太皇太後一番推手,明夷現在流傳出去的畫並不多,但每一幅都漲勢可佳,那還都是明夷認為最差的,如果真的把明夷這些日子從香山寺迴來之後畫的畫拿出去,就如同太皇太後讓掛在致遠坊的畫,定然會再次掀起驚濤駭浪。
喬幽在這個時候連忙道:“格格,有什麽畫都留著,等到你在致遠坊畫完之後,你的名聲天下聞名,一畫難求。我們既然要辦書院,也得拿畫來裝飾…”
“也對,按現在來看,香山寺進得圖讓他們心動,亦可施之。你這樣要是有什麽難處隻管告訴我,我會盡我所能的解決。我手裏的錢也不少。”銀票現錢什麽的,明夷的確不缺。建一個書院大概要多少錢,明夷也不問,想了想不能一味讓喬幽在前麵頂著。
“你去取三萬兩銀票過來。”明夷吩咐七巧取錢,七巧這迴連句話都不敢說,馬上去。
建書院是何等的大事,那可不是所謂的人情,而是明夷想辦大事的節奏,用再多的錢七巧都沒二話。
“格格,用不了那麽多。”沒想到明夷張口就說要給三萬兩銀票,喬幽連忙解釋一下,用不著那麽多。
“你莫不是以為我要辦的隻是一間小書院?”明夷想了想,是不是有什麽地方沒有說清楚,總結出來還真是。
“銀子你先拿著,我會把私塾的建築圖給你畫出來,到時候你就按圖做。”明夷畢竟是一個擅長作畫的人,這輩子雖然沒有研究過建房的圖,可是怎麽也得把要求畫出來。
喬幽一聽啊的一聲,有心想說還不一定知道這書院將來能不能辦成,難道不應該先建小一點,一口氣建的太大,頂得住嗎?
明夷瞄了喬幽一眼,喬幽趕緊把滿腹的驚訝收起來,明夷道:“你設立成為天下首富的目標,在我看來就很好。理所當然,我這一間所謂的書院雖然聽起來是書院的名聲,但將來絕不會比太學差。”
太學裏教的都是隻懂四書五經的人,所有的思維都被禁錮,坐井觀天就認為天隻有井口那麽大。
縱然明夷現在要做的事,未必一朝一夕可成,不過,定然會帶領這個天下的潮流,當有所得的時候,誰也無法忽視。
這一點喬幽定然料不到明夷想得那麽長遠,因此閉上嘴。
照舊,七巧將三萬的銀票遞到喬幽手上的時候,那眼刀子不斷往喬幽的身上甩,無聲的警告著喬幽,銀子雖然給她,但不能亂花,要是敢亂花明夷的錢,瞧著吧,七巧絕饒不了她,喬幽……
萬萬沒想到兩人相識都好幾個月了,七巧依然不相信喬幽。
事情就此安排,各司其職,各忙活各的去。
明夷在靜宜園裏,讓那些擅長耕種的人,挑選出最好的稻種來,一年兩年的試驗下來,今年還要繼續試。
花粉受精什麽的,明夷所懂的原理不多,不過,有一線的希望都要試試。
又是一年春耕,隨著三月到來,明夷同致遠坊約定的時間到了。
這一日致遠坊,賓客滿座,明夷那幅香山寺進香圖依然還掛在致遠坊的正堂上,分外的惹人注目。
一幅好畫誰都不能否認,現在就差明夷當眾證明她的畫技。
明夷這次也不像上迴一樣男裝打扮,著一身淡綠色的旗服,未施胭脂的麵容,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就引起守在外麵的人注目。
人群裏認識明夷的人並不多,但是那些旗人從前就算不認識,在這期間也有不少人打探關於明夷的點點滴滴,大抵聽說過明夷的模樣。
明夷出現站在致遠房的門口,流利的漢話道:“明夷前來赴約,請諸位大家點評。”
一開始不知道明夷的身份,但是明夷在這麽惹眼的情況下出現在這裏,很多人也都猜測,這應該就是今天前來當眾作畫的明夷。
待聽到明夷自我介紹,更有一種謙虛等著人點評的態度,雖驚於明夷長得如此傾國傾城,若當真作得一手好畫,實在是才貌雙全。
好在致遠坊的掌櫃很快迴過神來,第一個上前相請道:“明姑娘請,明姑娘請。”
喚的一聲明姑娘,明夷並不在意,比起所謂的博爾濟吉特,她更喜歡這樣的稱唿。
“明姑娘今天要作什麽畫?”比起掌櫃的著急請明夷進去,有人追問明夷今天要畫什麽樣的畫?
“諸位對我作什麽畫有要求嗎?”明夷不打反問,目光落在那位開口的人身上,是一位四十來歲的儒士。
“並非此意,單純一問,姑娘想答別答,不想答便不答。”麵對明夷略帶冷清的目光,儒士生怕明夷誤會,趕緊解釋。
明夷停下腳步道:“如此,我
眼下便不答,畫出來以作答,可否?”
“自然,今日大家前來此都是想親眼看看這一幅香山寺進香圖,究竟是不是出自明姑娘之手。”明夷既然大放厥詞的要以作畫迴答,對現場的人來說求之不得。
“如此閑話少說,勞煩掌櫃的準備作畫之地,紙筆墨硯我自帶,諸位隻要保持安靜即可。”一個人在作畫的時候理所當然不希望被人打擾,誰也不敢說明夷的不是。
掌櫃的不敢怠慢,連忙請明夷入正堂之內,桌椅早就擺放齊全,明夷瞧一眼道:“如果不介意,請多準備幾張桌椅。”
明夷提出這樣的要求,雖然讓人詫異,但並不過份,掌櫃立刻招唿人去準備。
等到桌椅擺放齊全,七巧玲瓏,百尺無枝,全部都開始行動,將所有的紙攤放在桌案之上,放眼看過去,這可是一幅大畫。
明夷也不多言,讓人磨墨,一係列準備好。明夷開始作畫,明夷取磨好的墨,灑落在紙上,最後才開始動筆。
從明夷開始落筆,所有人都屏住唿吸,不敢驚攏明夷半分。
誰都清楚,作畫之人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打擾,明夷不畏懼任何人的試探。
雖然對於明夷是不是畫出香山寺進香圖的人,大家表示疑惑,但是在明夷證明的過程中,這些名家大儒也會尊重明夷,等待著明夷給出答案。
一開始大家還看不清楚明夷到底畫的是什麽,慢慢漸漸成型,一幅一幅都露出明夷想畫出的模樣。
“這些圖看起來好像沒有串聯,但是放在一起又渾然自成一體。怪不得這位明姑娘會讓人準備這麽多的話,要是這麽多幅畫全都畫好。分而各成一幅,匯亦可為一幅,那可真是難得的構思。”
人群之中也有懂畫的人,明夷的畫隨著畫的越多,呈現出來的東西也讓人看出端倪來。
大家雖然竭力的保持安靜,也小聲地交流著,不想驚擾明夷,也隻能暗暗地詢問身邊的人,這樣的畫如何?
畫自然是好畫,從明夷的落筆還有畫的風格,和上麵一直高掛的香山寺進香圖,很顯然出自一人之手,隻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明夷的畫技明顯更進一步,難道不更讓人驚歎?
明夷畫了整整一個時辰,額頭都開始滴落汗水,但是四周的人隨著畫成型,更憑住唿吸,本來小聲討論的聲音都消失的一幹二淨。
最後一筆落下,明夷收迴筆,望著這一幅幅的圖,明夷露出了笑容,明夷對自己的話一直要求極高,她想呈現的,表達的意思,若是在畫中表達不出來,或者是差了一點意味,明夷都寧願將畫棄掉。
“諸位請。”明夷放下筆,也請人群之中所有的人前來觀望,她這些畫足不足以證明香山寺進香圖確實出自她之手。
明夷這些畫畫的是尋常百姓,那些或是在田中勞作,或是在家中吃糠咽菜,又或是因這一點點的歡喜而高興的普通百姓。
其中多少的心酸,有多少的無奈。明夷都在畫中表現出來。
歡喜的,無奈的,瞧著那渾然不似出自一人之手的風格,正是和香山寺進香圖的原意如出一轍。
“這是明姑娘的朋友嗎?”或是歡喜或是無奈的圖裏,也有一副溫馨的場麵,一對母子在庭院之中說著話,雖然不知他們說了什麽,但從彼此的眼中能夠感受到對彼此的歡喜。
上了年紀的人,看到這樣的圖分外覺得難得。一個五六十歲模樣的老者詢問明夷。
明夷這幅圖裏畫的正是燕齊母子,那一天站在燕齊家外,明夷一直在看著他們母子。其中也有燕齊給陳輔銀子的圖,畫中展現出來的僅僅是一幅場景,但是,像燕齊這樣出現兩個場景,燕齊是例外。
“是的。”那個時候明夷和燕齊隻有一麵之緣,但現在的確算是朋友。
“姑娘能將人的喜怒哀樂畫得栩栩如生,實在難得。還有這些山水,煙霧繚繞,更讓人宛如置身其中。山與水與人,是為天地人,姑娘並沒有讓其中的任何一個喧賓奪主,反而讓他們自成一體。好畫,好畫!”
明夷的畫,乍然一看每一幅好像要表達的都不一樣。看著這些話就能夠感受到這些百姓的辛苦不易,也能明白他們的歡喜多麽容易。
一開始或者以為明夷應是極擅長人物圖,畢竟在香山寺進香圖中,最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正是人的喜怒之生動。
但是現在真正看到這些圖的時候,其中有山有水,那些山水就好像浮現在眼前,讓人置身於其中。
不僅是人畫得栩栩如生,就連這山水同樣也像活起來一般。
“此一生惟願能畫好。”這不僅是明夷這輩子最大的希望也是上輩子最真切的希望。
可是上輩子的想法不能告訴任何人,這一輩子,明夷願意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她為了畫好畫都付出了什麽。
“好,好!”明夷在作畫的過程中十分專注,看不到旁的人。落筆之時,神態肅然。若不是真心喜歡畫畫的人,絕無可能畫出這樣的畫。
最難得的是,明夷能夠把這些人的喜怒哀樂全都畫出來,必然同這些人有著感同身受。
有人就想起來了,明夷可是蒙古的親王格格,更是大清太皇太後的外孫女,像這樣的勳貴之女,怎麽可能會懂得人間疾苦?
但是無論明夷為什麽懂得,她的確是懂得,若不是真的明白,定然畫不出這樣的畫來。
“明姑娘,你這幅大圖可分成七小幅圖,敢問姑娘畫價幾何,我全要了!”愛好收藏書畫的人,看到明夷畫出的這樣的畫,立刻大聲的和明夷喊起來,希望明夷出個價,反正這些畫他要了。
“明姑娘,我也願意高價買之。”不僅是一個人,有人出聲之後其他人生怕明夷的畫被人搶了去,急急忙忙的開口。
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爭吵起來,誰都不肯退一步。明夷眼中閃過光芒卻道:“這七幅畫,我不打算賣。諸位若是想欣賞這些畫,不如到征知書院。”
早有準備趁此機會讓人知道書院的明夷,適時的開口,從未聽見過這書院的名字,眾人皆是莫名,有人問道:“從未聽說過這個書院。”
“剛開不久,這是我讓人開的書院,諸位大儒可願意同去一觀,多年所作畫作,皆懸於書院之中,諸位可一覽之。”目的,明夷繼續的拋出!
作者有話要說:喬幽:日常被懷疑人品,心塞。
七巧:你有人品?
第064章 創征知書院
在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對明夷的畫處於最高熱忱的時候,明夷發出邀請,更是利落的讓人收起畫。
都沒有看過明夷的畫,沒想到明夷,這就準備離開。
無論是真正想收藏明夷所繪的畫,亦或者是的確好奇明夷所開書院的人,這個時候都連忙道:“既然明姑娘邀請,我們不妨一道去看看,難得大家匯集在一起。這樣的好畫不多看看,實在可惜。”
說來說去,大家更多的是衝明夷的畫,而去想看看明夷要掛這七幅圖的書院裏。
“馬車已經備好諸位願意一道前去,那自然再好不過。”明夷麵帶笑容的,繼續邀請這些人。說好的要多請幾位名家大儒,明夷得說到做到。
征知書院,名字都取好,現在差的就是先生,其實前明很多大家都因為對大清的不滿,所以根本不願意為大清效力。
就算玄燁開了博學宏詞,依然有很多人不吃玄燁這一套。可是教書育人,這等事情,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人有著和旁人不同的想法,或者說並不一味的接受大清給他們立下的規矩。
心中懷著對大明的敬重,可是他們也不清楚,現在事情已成定局,再不是他們可以改變的。
明夷相信在很多想法上,一旦相互交流起來,一定能達成的共識。
這一切就等著一個機會,如今明夷拜太皇太後所賜擁有了這個機會,定然不能就這麽浪費。因此明夷得把人吸引過去。
畫,這樣畫出百姓不易的畫,就是明夷拋出去的誘餌,隻要把人引誘進去,往後明夷自然有辦法讓他們舍不得離開。
“那我們都去,一定得去。”考慮再三還沒看過明夷所畫的畫的人,不約而同的表示,不就是換個地方欣賞明夷的畫作嗎?去肯定得去。
“也好,除了這些畫之外,之前我久居香山寺,也有不少類似香山寺進香圖的畫,一直沒有機會拿出來,諸位不妨一道點評。”明夷覺得這還不夠,看過這七幅畫,雖說有一定的誘惑力,明夷一直沒有拿出來過的畫,反而可以讓他們更加心動。
果不其然,那些還在思考究竟值不值得為了再多看幾眼明夷所畫的這七幅圖,一道隨明夷去所謂的征知書院的人,此時此刻毫不猶豫的道:“明姑娘邀請,那我們打擾了。”
誰知道明夷手裏還有多少的好畫,在這個時候有機會能夠多看看明夷所畫的畫,或許能讓人有所得,怎麽舍得就此放棄。
“那就請諸位隨我來。”丟出誘餌的明夷,最巴不得越多的人跟著一道去的好。
全部的話都交給七巧玲瓏拿著,明夷在前麵帶路,引著大家一道走向征知書院。
書院建在城外,地方是明夷一起選定的。馬車停在山下,人從車上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