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謀師門門主,五十年難得一見的優秀謀師八方,被斬於犬丘刑場。
披頭散發的八方,用一聲長笑,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就在八方被斬的前一天夜裏,鴻胥一頭撞死在了法司牢獄陰冷的牆壁上。
一心想要光複西王部落昔日雄風的兩個人,終於做完了一個並不切合實際的夢。
一日後,白巫橋將軍領步兵、弩兵各三千拿下了豢龍寨,將其並入嬴氏部落,成為一個小分支部落,名為馭龍部落。
遷都汧邑、舊製改革、軍隊練兵等諸般事情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嬴氏部落似乎終於走出了黑暗,迎來了黎明。
如果按照嬴開設想的路走下去,一年之後,鎬京西部將出現一個強大無比的嬴氏部落。
迴到王城後的幾天時間裏,莫守拙無事可做,一門心思苦修水滴之眼。
雖然還是沒能看到時間流沙,但自感水滴之眼的修為較之前些日子有了一些提升。
通過水滴之眼的虛空裂縫功能,他第一次看到了虛空裂縫。
尋常人看來,虛空就是虛空,是一個整體。
但在莫守拙看來,虛空也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有很多裂縫。
至於為何存在這些裂縫,這些裂縫又通向哪裏,並不知道。
接到白巫橋戰報的當天下午,莫守拙從衛尉司迴來的比較早。他準備做一頓大盤雞吃,並邀請了嬴秋和杜欒喝酒,既是為了祝賀豢龍寨戰事順利結束,也是為了解饞。
穿越過來幾個月了,一次大盤雞都沒吃過。
這對於特別愛好這一口的莫守拙來說,實在是一種煎熬。
有嬌不會做大盤雞,但她已經按照莫守拙的吩咐,買迴來了所需的調料,雖然條件受限,調料的種類不足,卻也大體夠用。
兩隻大公雞收拾幹淨,剁成了碎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等莫守拙下廚。
莫守拙進了廚房,有嬌開始和麵,做麵條。
忙活了不一會兒,嬴秋、杜欒、午子等十餘名侍衛說說笑笑地走了進來。
“完了,大盤雞不夠吃了。”有嬌一看到來了這麽多人,便嘟嚷了一聲。
“有嬌,不用擔心,我隻吃雞腿,別的不吃。”午子笑著說。
“美得你,雞腿要留給少爺、主事和杜欒哥哥吃,你啊!隻能吃個雞屁股。”有嬌笑著說道。
“不是還有一條嗎?”午子說道。
有嬌朝著午子“嘿嘿”一笑,“當然是給我吃。”
“兄弟們,四條雞腿,不能按官職來分,誰搶著誰吃,對不對?”午子朝著侍衛們大聲說道。
“對。”侍衛們轟然迴應。
“誰想吃就來揉麵。”有嬌大聲說道。
“沒問題,我來。”一個侍衛迅速挽起袖子,去水槽邊洗了手,過來幫有嬌揉麵。
此時,莫守拙正彎腰往灶膛裏塞木柴。
午子趕緊奔過來,伸手搶過莫守拙手中的柴,“侍衛長,這等粗活怎能勞你大駕。”
“細火慢燉啊!”莫守拙囑咐道。
“知道,知道。侍衛長跟主事去聊天吧!剩下的活交給兄弟們好了。”午子說道。
犬丘南一百裏,大駱部落。
大駱部落有一個采石場,太陽西墜之時,大駱部落上千族民仍然在采石場中忙碌著。
將一塊塊的石頭從山體上鑿下來,再細細打磨成方形,運迴部落用於建造城牆,防禦幻字人、異族和猛獸的襲擊。
在一麵山體上,幾個族民鑿掉一塊石頭之後,突然露出了一個小小的洞口,從洞口吹出一陣陰冷的風。
族民們緊接著又鑿掉了幾塊石頭,洞口變大,可容數人進出。
幾位族民點燃鬆油火把,在族長嬴非的帶領下進入山洞。
沿著一條筆直的通道走了不足十丈,進入了一個偌大的洞穴之中,看到了九具巨大的石棺。
除了這九具石棺,洞中再無它物。四周的石壁上畫著一些怪異的符號,像是文字,又像是圖案。
石棺長約三丈,寬約一丈,高約六尺。每一具石棺的外圍,都畫著一副圖案,很像是龍的樣子,形狀相似,隻是顏色不同。
赤、青、黃、綠、青、藍、紫、黑、白,共九種顏色。
石棺與棺蓋連接之處的四麵,分別貼著一道符,符的顏色亦是有九種,與龍形圖案的顏色相似。
石棺裏好像封著什麽東西,而這些符則是用來鎮壓石棺中的封存之物。
嬴非指揮族民們合力打開石棺的石蓋,一股股陰冷之氣從石棺之中奔湧而出,令所有族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
族民們探頭往石棺之內看,所有石棺之中都是空無一物。
嬴非指揮族民們將石棺抬到洞外,打算將裏麵填充滿碎石封起來建造城牆。
一個時辰之後,大盤雞燉好了,裝滿了整整一個大盤子,顏色不錯,香味也很濃鬱。
大盤雞上桌,有嬌還臨時加了十個菜,擺了滿滿一桌子。
老刀子酒早已打開,十多個人擠在一張桌子上。
一頓大盤雞,辣得有嬌與眾位侍衛眼淚鼻涕橫流,嘴巴又辣又麻,像是著了火一般。
“侍衛長,你做得這大盤雞味道雖好,卻比老刀子酒還要剛烈。”杜欒說道,說完,嘴巴吹了口氣,看上去也是有些受不了這個辣味。
“大盤雞,不辣不好吃,唯有夠辣才能吃出味道。”莫守拙說道,夾了一塊雞肉,慢慢地咀嚼著,細品其中的味道。
這些人裏麵,隻有他麵色正常,嘴裏沒有發出“嗤嗤”之音。
嬴秋端起一杯酒,“汧邑一戰,大獲全勝。昨日,鴻胥撞亡,八方被斬。今日,白巫橋將軍又拿下了豢龍寨,一場叛亂,終被平定。眼下,遷都汧邑與舊製改革等事宜順利展開,嬴氏部落終於走出黑暗,迎來黎明。這其中,侍衛長居功至偉,來,我們共同敬侍衛長一杯。”
十多隻酒杯撞在一起,齊聲喊一聲:“幹。”
黑夜雖然不可阻止地會來臨,卻也終將會過去。
當黑夜過去,黎明就會到來。
每一個黎明到來之時,都是嶄新的一天。
披頭散發的八方,用一聲長笑,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就在八方被斬的前一天夜裏,鴻胥一頭撞死在了法司牢獄陰冷的牆壁上。
一心想要光複西王部落昔日雄風的兩個人,終於做完了一個並不切合實際的夢。
一日後,白巫橋將軍領步兵、弩兵各三千拿下了豢龍寨,將其並入嬴氏部落,成為一個小分支部落,名為馭龍部落。
遷都汧邑、舊製改革、軍隊練兵等諸般事情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嬴氏部落似乎終於走出了黑暗,迎來了黎明。
如果按照嬴開設想的路走下去,一年之後,鎬京西部將出現一個強大無比的嬴氏部落。
迴到王城後的幾天時間裏,莫守拙無事可做,一門心思苦修水滴之眼。
雖然還是沒能看到時間流沙,但自感水滴之眼的修為較之前些日子有了一些提升。
通過水滴之眼的虛空裂縫功能,他第一次看到了虛空裂縫。
尋常人看來,虛空就是虛空,是一個整體。
但在莫守拙看來,虛空也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有很多裂縫。
至於為何存在這些裂縫,這些裂縫又通向哪裏,並不知道。
接到白巫橋戰報的當天下午,莫守拙從衛尉司迴來的比較早。他準備做一頓大盤雞吃,並邀請了嬴秋和杜欒喝酒,既是為了祝賀豢龍寨戰事順利結束,也是為了解饞。
穿越過來幾個月了,一次大盤雞都沒吃過。
這對於特別愛好這一口的莫守拙來說,實在是一種煎熬。
有嬌不會做大盤雞,但她已經按照莫守拙的吩咐,買迴來了所需的調料,雖然條件受限,調料的種類不足,卻也大體夠用。
兩隻大公雞收拾幹淨,剁成了碎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等莫守拙下廚。
莫守拙進了廚房,有嬌開始和麵,做麵條。
忙活了不一會兒,嬴秋、杜欒、午子等十餘名侍衛說說笑笑地走了進來。
“完了,大盤雞不夠吃了。”有嬌一看到來了這麽多人,便嘟嚷了一聲。
“有嬌,不用擔心,我隻吃雞腿,別的不吃。”午子笑著說。
“美得你,雞腿要留給少爺、主事和杜欒哥哥吃,你啊!隻能吃個雞屁股。”有嬌笑著說道。
“不是還有一條嗎?”午子說道。
有嬌朝著午子“嘿嘿”一笑,“當然是給我吃。”
“兄弟們,四條雞腿,不能按官職來分,誰搶著誰吃,對不對?”午子朝著侍衛們大聲說道。
“對。”侍衛們轟然迴應。
“誰想吃就來揉麵。”有嬌大聲說道。
“沒問題,我來。”一個侍衛迅速挽起袖子,去水槽邊洗了手,過來幫有嬌揉麵。
此時,莫守拙正彎腰往灶膛裏塞木柴。
午子趕緊奔過來,伸手搶過莫守拙手中的柴,“侍衛長,這等粗活怎能勞你大駕。”
“細火慢燉啊!”莫守拙囑咐道。
“知道,知道。侍衛長跟主事去聊天吧!剩下的活交給兄弟們好了。”午子說道。
犬丘南一百裏,大駱部落。
大駱部落有一個采石場,太陽西墜之時,大駱部落上千族民仍然在采石場中忙碌著。
將一塊塊的石頭從山體上鑿下來,再細細打磨成方形,運迴部落用於建造城牆,防禦幻字人、異族和猛獸的襲擊。
在一麵山體上,幾個族民鑿掉一塊石頭之後,突然露出了一個小小的洞口,從洞口吹出一陣陰冷的風。
族民們緊接著又鑿掉了幾塊石頭,洞口變大,可容數人進出。
幾位族民點燃鬆油火把,在族長嬴非的帶領下進入山洞。
沿著一條筆直的通道走了不足十丈,進入了一個偌大的洞穴之中,看到了九具巨大的石棺。
除了這九具石棺,洞中再無它物。四周的石壁上畫著一些怪異的符號,像是文字,又像是圖案。
石棺長約三丈,寬約一丈,高約六尺。每一具石棺的外圍,都畫著一副圖案,很像是龍的樣子,形狀相似,隻是顏色不同。
赤、青、黃、綠、青、藍、紫、黑、白,共九種顏色。
石棺與棺蓋連接之處的四麵,分別貼著一道符,符的顏色亦是有九種,與龍形圖案的顏色相似。
石棺裏好像封著什麽東西,而這些符則是用來鎮壓石棺中的封存之物。
嬴非指揮族民們合力打開石棺的石蓋,一股股陰冷之氣從石棺之中奔湧而出,令所有族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
族民們探頭往石棺之內看,所有石棺之中都是空無一物。
嬴非指揮族民們將石棺抬到洞外,打算將裏麵填充滿碎石封起來建造城牆。
一個時辰之後,大盤雞燉好了,裝滿了整整一個大盤子,顏色不錯,香味也很濃鬱。
大盤雞上桌,有嬌還臨時加了十個菜,擺了滿滿一桌子。
老刀子酒早已打開,十多個人擠在一張桌子上。
一頓大盤雞,辣得有嬌與眾位侍衛眼淚鼻涕橫流,嘴巴又辣又麻,像是著了火一般。
“侍衛長,你做得這大盤雞味道雖好,卻比老刀子酒還要剛烈。”杜欒說道,說完,嘴巴吹了口氣,看上去也是有些受不了這個辣味。
“大盤雞,不辣不好吃,唯有夠辣才能吃出味道。”莫守拙說道,夾了一塊雞肉,慢慢地咀嚼著,細品其中的味道。
這些人裏麵,隻有他麵色正常,嘴裏沒有發出“嗤嗤”之音。
嬴秋端起一杯酒,“汧邑一戰,大獲全勝。昨日,鴻胥撞亡,八方被斬。今日,白巫橋將軍又拿下了豢龍寨,一場叛亂,終被平定。眼下,遷都汧邑與舊製改革等事宜順利展開,嬴氏部落終於走出黑暗,迎來黎明。這其中,侍衛長居功至偉,來,我們共同敬侍衛長一杯。”
十多隻酒杯撞在一起,齊聲喊一聲:“幹。”
黑夜雖然不可阻止地會來臨,卻也終將會過去。
當黑夜過去,黎明就會到來。
每一個黎明到來之時,都是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