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來娣也不客氣了:“最近花的錢有點多,如果有賺錢的好門路,帶帶我唄!”
第219章
等孫來娣走了, 趙曼才聽孩子們說起賣瓜子的事情來,當知道是小老三吆喝的,她笑著摸摸小老三的小腦袋, 誇獎道:“沒想到還是咱們小孩最厲害了。”
二娃有點不服氣:“明天我來吆喝,這有什麽難的。”明天媽媽一定要表揚我哦。
大娃還說:“剛才那裏有賣糖葫蘆的,我們都想吃, 所以買了一串。”
他把糖葫蘆掏出來, 剛好十顆,都給媽媽。
前世小時候經常吃這個,酸的牙都要倒了, 趙曼不饞這玩意兒:“大人不愛吃這個, 我的給喬喬和昭昭吧。”
韓景瑜見到自己也有兩顆,驚訝道:“我也有。”
他也不想吃這種東西。
補充了一句:“大人都不喜歡吃這種東西,我的也給喬喬和昭昭吧。”
三娃塞進去一顆到嘴裏, 糖的味道還是比較少,好在山楂熟透了,倒不是特別酸, 屬於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對於零食吃的少的小孩來說, 還是可以的。
“好吃。”三娃小口小口的啃著。
大娃去給喬喬和昭昭送糖葫蘆去了,二娃也在家裏,也吃了一口, 表示:“味道很好!”
然後一臉陶醉樣。
趙曼看了一眼,這冰糖葫蘆做的可是真好, 一般人做糖葫蘆,都是糊上一層薄薄的糖稀,但這個冰糖葫蘆就不一樣, 厚度恰好,色澤均勻,選用的山楂也是大顆粒成熟了的山楂,一看就是上好的貨色。
“這多少錢一串?”她記得剛才忘記問價格。
二娃楞了一下:“五分。”
這年月糖金貴,這老人是從哪裏弄來的冰糖做糖葫蘆的?
這一個個的問題在趙曼腦子裏麵轉了個圈,覺得還是挺奇怪的。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國家情況好了,從事生產的人也比以前多,餓肚子的事情倒是比以前少了很多,農村裏麵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慘了,說不定冰糖跟玉米油一樣,是哪個地方的甘蔗豐產了,製作出來的砂糖就多了,做出來的冰糖也就多了。
看來去電影院賣東西,還是要賣能吃的。
第二天跟孫來娣說了一下,去農場收了好多栗子迴來,就讓孫來娣在旁邊擺個大鍋賣栗子,東西都是趙曼準備好的孫來娣
隻負責做,賣栗子賺的錢對半分。
對於剛剛在農場買了好多東西幾乎花掉了幾個月工資的孫來娣來說。
幹!
另外白天找她幫忙,又去找來了二十斤瓜子,用水煮好了放在屋子裏麵晾幹著,這個過程還需要幾天。
家裏還有七八斤瓜子,勉強還能賣個幾天。
第二天孫來娣興致勃勃的騎著自行車去禮堂了。
她到的早,這會兒禮堂人還不多,她還得炒栗子,這個時候天氣冷,她坐在火邊上倒是也還好,沒有感覺到太大的寒意。
電影六點半開場,六點鍾的時候孫來娣就開始炒,孩子們也到了,站在旁邊準備賣瓜子了。
漸漸的,人也來了,這每天看電影的人不一樣,三娃還是準備照著昨天的方法吆喝。
剛開始來看的人也不多,陸陸續續的賣出去幾杯。
可等到孫來娣的栗子開始破了皮,空氣裏麵都彌漫出來一股甜甜香香的味道,不少人都往這裏看過來。
“這又是啥?”
“糖炒栗子。”負責招攬聲音的二娃決定雪恥,把昨天丟掉的排麵給撿迴來。
“啥叫糖炒栗子,能嚐嚐不?”
“就是加了糖,炒出來的栗子啊,燙燙的軟乎乎的,可好吃了,這個成本有點貴,您要不買一點試試看,四分錢一兩,七分錢二兩。”
四分錢一兩,可比生栗子貴多了,生的栗子一斤也才一毛五!
不過有些個小年輕出來看電影都是跟對象一起來的,這姑娘被凍的哆嗦,手裏揣著栗子就能感覺到暖和。
很快孫來娣就開了張,有個小年輕給對象買了二兩糖炒栗子。
大娃在旁邊幫忙稱東西外加數錢。
那小姑娘本來手腳冰冰涼,捧著栗子在手上就覺得暖和極了,哈著氣眼角笑得彎彎的。
大娃說:“這個栗子熱乎著時候好吃,等涼掉了,重新再炒都沒這個味兒了,姐姐你現在吃一顆嚐嚐?”
那女孩看見大娃說話利索的樣子也覺得很可愛,把手裏的栗子放在對象手裏,掰開了栗子殼,然後嚐到了甜甜的板栗的味道。
怎麽說吧,跟生吃板栗不一樣,跟水煮的板栗也不一樣,味道是甜香甜香的。
“好吃,真好吃。”
“是真的嗎?”有人就問。
那位姑娘用行動告訴他們,是真的好吃,二兩栗子也沒有多少,“哢哢哢”很快就吃完了。
要不是剛剛吃完晚飯過來的,她還能吃更多呢。
“那給我也來二兩。”
“我要半斤。”
“給我也來半斤,半斤多少錢?”
“半斤就算一毛七。”
瞬間又覺得多沾了一分錢的便宜。
四兩不好聽,半斤還占便宜,很快一個個的都買半斤,孫來娣也不過炒了十來斤栗子,哄搶而光,從準備到賣完也不過個吧小時的功夫。
大娃幫忙賣栗子,二娃三娃那邊賣瓜子的也忙活起來了。
本來昨天好多人吃過了以後念念不忘跑迴來迴購的,好多一來,就是直接要半斤。
有些人就不樂意了,人家是一杯杯的賣的,一斤能賣二三十杯,你一個人跑來要半斤一斤的,這能賣幾個,這誰扛得住啊。
本來幾個孩子帶出來的瓜子就三四斤的樣子,很快就被人搶光了。
二娃數學學的不太好,三娃就幫著算錢。
一些人看到三娃數錢的時候財迷的樣子,紛紛笑道:“這孩子還真是挺機靈的。”
可不是,小老三可是團寵呢,從來沒在人前露過怯。
“算好了您,買五杯送您一杯,剛好是一毛錢。”小老三露出來小米牙,奶聲奶氣的說。
“你這孩子算術這麽好呢,算賬這麽快?”有人偷偷留意了,小老三算賬可比那個年紀大的利索多了,搞得兩兄弟跟反過來了一樣,二娃負責給人用杯子量瓜子,三娃數錢算賬。
二娃這孩子潑皮,有人就注意到了,這孩子給瓜子的時候,還小小冒了點尖兒。
不像昨天那個孩子,鬼精著呢,都是平平的一杯。
好幾個昨天買了的,今天又來了的,就覺得賺到了很大的便宜,迴去的時候走路都在飄。
孫來娣那邊都是半斤一斤賣,十來斤栗子也不過十幾個顧客的功夫就賣完了,爐子裏麵的火還燒著旺著呢。
有些老熟人,頂著一頭涼風過來,剛好湊到孫來娣麵前這爐子邊烤烤火。
大家閑來無事聊聊家常:“孫大姐,你怎麽都跑來做生意了?”
孫來娣這人性格開朗,樂嗬嗬的:“我怎麽就不能做生意了,我們家負擔也
重啊,三個姑娘,老三在省城體校沒少花錢。”
三個姑娘是重點,孫來娣在這一帶人緣很好多虧家裏有三個姑娘。
誰家敢惹她啊,三個姑娘就是硬實力,萬一人家不小心做了你家丈母娘了呢?
有人就問:“你家三妮子還在省裏練長跑呢,這不讀書練長跑能管啥用,以後包分配不?”
三妮子去省裏的時候還小,現在可不是大姑娘了嘛,從大妮子到三妮子早就被人家裏給盯上了,大妮子今年十六歲,現在在新區高中讀書,過兩年還不得許人家?
就薑營長這樣的家世,家裏還沒有兒子,以後還不得什麽東西都是他們的?
像大妮子這樣的,讀了高中就是高級文憑了,以後招工什麽的都算低估了她,說不定還能當個幹部呢!
所以旁人啊,真沒覺得孫來娣是因為缺這幾個錢才來這裏賣東西的,大家樂嗬樂嗬一笑。
看著別人這種眼神,孫來娣心裏怎麽有種憋著一口氣順不上來的感覺。
怎麽都覺得她不缺錢呢,她很缺錢的呀!
她倒不是怕人家看不起,這年月喜歡錢又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正經得來的錢,花在哪裏都行,就是別花別人嘴裏。
等到三個小兄弟賣完了瓜子,把鍋個灶子收拾一下,就準備迴去了。
到家裏一算賬,好家夥,栗子賺了一塊多,瓜子那邊的利潤沒算,但趙曼給了孫來娣兩毛錢做辛苦費。
這樣下來孫來娣得了差不多一塊錢。
就晚上這會兒功夫,可得頂有些人幹一天了,孫來娣也是喜滋滋的。
有孫來娣跟孩子們幫忙,趙曼幾乎就做上了甩手掌櫃,不耽誤她複習,也不耽誤她帶孩子,還有錢賺!
當初有些人說她傻說她給人家帶孩子的,現在越啪啪打臉了。
她走後,趙曼把錢算了算,給了三兒子一人五毛錢。
三個孩子還從沒拿到過這麽多錢,捏著錢頓時就覺得一點也不辛苦,一點也不累。
就這樣,白天孫來娣過來幫忙煮瓜子,炒瓜子,摘爛瓜子,孩子們就負責去賣,這一天天的算下來的利潤比上班還多。
她倒不是跟孫來娣一樣缺錢,但就這會兒功夫就能折騰出錢來,倒是給了趙曼一些靈感。
也不知
道怎的,趙曼讓幾個孩子出去賣東西掙了錢的事情傳了出去,很快就有其他人也跟著賣,賣的都還不是什麽差異化的東西,比如說你賣個瓜子吧,趙曼做成五香味兒,還能做成奶香味兒,各種各樣的口味換著來,可如果在電影院門口賣原味瓜子,生意就大大的比不上她了。
這是為啥?
原味瓜子誰家裏都能炒出來,就沒人願意掏這個冤枉錢去買別人家做的吃。
所以做生意也要講究個方法。
第219章
等孫來娣走了, 趙曼才聽孩子們說起賣瓜子的事情來,當知道是小老三吆喝的,她笑著摸摸小老三的小腦袋, 誇獎道:“沒想到還是咱們小孩最厲害了。”
二娃有點不服氣:“明天我來吆喝,這有什麽難的。”明天媽媽一定要表揚我哦。
大娃還說:“剛才那裏有賣糖葫蘆的,我們都想吃, 所以買了一串。”
他把糖葫蘆掏出來, 剛好十顆,都給媽媽。
前世小時候經常吃這個,酸的牙都要倒了, 趙曼不饞這玩意兒:“大人不愛吃這個, 我的給喬喬和昭昭吧。”
韓景瑜見到自己也有兩顆,驚訝道:“我也有。”
他也不想吃這種東西。
補充了一句:“大人都不喜歡吃這種東西,我的也給喬喬和昭昭吧。”
三娃塞進去一顆到嘴裏, 糖的味道還是比較少,好在山楂熟透了,倒不是特別酸, 屬於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對於零食吃的少的小孩來說, 還是可以的。
“好吃。”三娃小口小口的啃著。
大娃去給喬喬和昭昭送糖葫蘆去了,二娃也在家裏,也吃了一口, 表示:“味道很好!”
然後一臉陶醉樣。
趙曼看了一眼,這冰糖葫蘆做的可是真好, 一般人做糖葫蘆,都是糊上一層薄薄的糖稀,但這個冰糖葫蘆就不一樣, 厚度恰好,色澤均勻,選用的山楂也是大顆粒成熟了的山楂,一看就是上好的貨色。
“這多少錢一串?”她記得剛才忘記問價格。
二娃楞了一下:“五分。”
這年月糖金貴,這老人是從哪裏弄來的冰糖做糖葫蘆的?
這一個個的問題在趙曼腦子裏麵轉了個圈,覺得還是挺奇怪的。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國家情況好了,從事生產的人也比以前多,餓肚子的事情倒是比以前少了很多,農村裏麵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慘了,說不定冰糖跟玉米油一樣,是哪個地方的甘蔗豐產了,製作出來的砂糖就多了,做出來的冰糖也就多了。
看來去電影院賣東西,還是要賣能吃的。
第二天跟孫來娣說了一下,去農場收了好多栗子迴來,就讓孫來娣在旁邊擺個大鍋賣栗子,東西都是趙曼準備好的孫來娣
隻負責做,賣栗子賺的錢對半分。
對於剛剛在農場買了好多東西幾乎花掉了幾個月工資的孫來娣來說。
幹!
另外白天找她幫忙,又去找來了二十斤瓜子,用水煮好了放在屋子裏麵晾幹著,這個過程還需要幾天。
家裏還有七八斤瓜子,勉強還能賣個幾天。
第二天孫來娣興致勃勃的騎著自行車去禮堂了。
她到的早,這會兒禮堂人還不多,她還得炒栗子,這個時候天氣冷,她坐在火邊上倒是也還好,沒有感覺到太大的寒意。
電影六點半開場,六點鍾的時候孫來娣就開始炒,孩子們也到了,站在旁邊準備賣瓜子了。
漸漸的,人也來了,這每天看電影的人不一樣,三娃還是準備照著昨天的方法吆喝。
剛開始來看的人也不多,陸陸續續的賣出去幾杯。
可等到孫來娣的栗子開始破了皮,空氣裏麵都彌漫出來一股甜甜香香的味道,不少人都往這裏看過來。
“這又是啥?”
“糖炒栗子。”負責招攬聲音的二娃決定雪恥,把昨天丟掉的排麵給撿迴來。
“啥叫糖炒栗子,能嚐嚐不?”
“就是加了糖,炒出來的栗子啊,燙燙的軟乎乎的,可好吃了,這個成本有點貴,您要不買一點試試看,四分錢一兩,七分錢二兩。”
四分錢一兩,可比生栗子貴多了,生的栗子一斤也才一毛五!
不過有些個小年輕出來看電影都是跟對象一起來的,這姑娘被凍的哆嗦,手裏揣著栗子就能感覺到暖和。
很快孫來娣就開了張,有個小年輕給對象買了二兩糖炒栗子。
大娃在旁邊幫忙稱東西外加數錢。
那小姑娘本來手腳冰冰涼,捧著栗子在手上就覺得暖和極了,哈著氣眼角笑得彎彎的。
大娃說:“這個栗子熱乎著時候好吃,等涼掉了,重新再炒都沒這個味兒了,姐姐你現在吃一顆嚐嚐?”
那女孩看見大娃說話利索的樣子也覺得很可愛,把手裏的栗子放在對象手裏,掰開了栗子殼,然後嚐到了甜甜的板栗的味道。
怎麽說吧,跟生吃板栗不一樣,跟水煮的板栗也不一樣,味道是甜香甜香的。
“好吃,真好吃。”
“是真的嗎?”有人就問。
那位姑娘用行動告訴他們,是真的好吃,二兩栗子也沒有多少,“哢哢哢”很快就吃完了。
要不是剛剛吃完晚飯過來的,她還能吃更多呢。
“那給我也來二兩。”
“我要半斤。”
“給我也來半斤,半斤多少錢?”
“半斤就算一毛七。”
瞬間又覺得多沾了一分錢的便宜。
四兩不好聽,半斤還占便宜,很快一個個的都買半斤,孫來娣也不過炒了十來斤栗子,哄搶而光,從準備到賣完也不過個吧小時的功夫。
大娃幫忙賣栗子,二娃三娃那邊賣瓜子的也忙活起來了。
本來昨天好多人吃過了以後念念不忘跑迴來迴購的,好多一來,就是直接要半斤。
有些人就不樂意了,人家是一杯杯的賣的,一斤能賣二三十杯,你一個人跑來要半斤一斤的,這能賣幾個,這誰扛得住啊。
本來幾個孩子帶出來的瓜子就三四斤的樣子,很快就被人搶光了。
二娃數學學的不太好,三娃就幫著算錢。
一些人看到三娃數錢的時候財迷的樣子,紛紛笑道:“這孩子還真是挺機靈的。”
可不是,小老三可是團寵呢,從來沒在人前露過怯。
“算好了您,買五杯送您一杯,剛好是一毛錢。”小老三露出來小米牙,奶聲奶氣的說。
“你這孩子算術這麽好呢,算賬這麽快?”有人偷偷留意了,小老三算賬可比那個年紀大的利索多了,搞得兩兄弟跟反過來了一樣,二娃負責給人用杯子量瓜子,三娃數錢算賬。
二娃這孩子潑皮,有人就注意到了,這孩子給瓜子的時候,還小小冒了點尖兒。
不像昨天那個孩子,鬼精著呢,都是平平的一杯。
好幾個昨天買了的,今天又來了的,就覺得賺到了很大的便宜,迴去的時候走路都在飄。
孫來娣那邊都是半斤一斤賣,十來斤栗子也不過十幾個顧客的功夫就賣完了,爐子裏麵的火還燒著旺著呢。
有些老熟人,頂著一頭涼風過來,剛好湊到孫來娣麵前這爐子邊烤烤火。
大家閑來無事聊聊家常:“孫大姐,你怎麽都跑來做生意了?”
孫來娣這人性格開朗,樂嗬嗬的:“我怎麽就不能做生意了,我們家負擔也
重啊,三個姑娘,老三在省城體校沒少花錢。”
三個姑娘是重點,孫來娣在這一帶人緣很好多虧家裏有三個姑娘。
誰家敢惹她啊,三個姑娘就是硬實力,萬一人家不小心做了你家丈母娘了呢?
有人就問:“你家三妮子還在省裏練長跑呢,這不讀書練長跑能管啥用,以後包分配不?”
三妮子去省裏的時候還小,現在可不是大姑娘了嘛,從大妮子到三妮子早就被人家裏給盯上了,大妮子今年十六歲,現在在新區高中讀書,過兩年還不得許人家?
就薑營長這樣的家世,家裏還沒有兒子,以後還不得什麽東西都是他們的?
像大妮子這樣的,讀了高中就是高級文憑了,以後招工什麽的都算低估了她,說不定還能當個幹部呢!
所以旁人啊,真沒覺得孫來娣是因為缺這幾個錢才來這裏賣東西的,大家樂嗬樂嗬一笑。
看著別人這種眼神,孫來娣心裏怎麽有種憋著一口氣順不上來的感覺。
怎麽都覺得她不缺錢呢,她很缺錢的呀!
她倒不是怕人家看不起,這年月喜歡錢又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正經得來的錢,花在哪裏都行,就是別花別人嘴裏。
等到三個小兄弟賣完了瓜子,把鍋個灶子收拾一下,就準備迴去了。
到家裏一算賬,好家夥,栗子賺了一塊多,瓜子那邊的利潤沒算,但趙曼給了孫來娣兩毛錢做辛苦費。
這樣下來孫來娣得了差不多一塊錢。
就晚上這會兒功夫,可得頂有些人幹一天了,孫來娣也是喜滋滋的。
有孫來娣跟孩子們幫忙,趙曼幾乎就做上了甩手掌櫃,不耽誤她複習,也不耽誤她帶孩子,還有錢賺!
當初有些人說她傻說她給人家帶孩子的,現在越啪啪打臉了。
她走後,趙曼把錢算了算,給了三兒子一人五毛錢。
三個孩子還從沒拿到過這麽多錢,捏著錢頓時就覺得一點也不辛苦,一點也不累。
就這樣,白天孫來娣過來幫忙煮瓜子,炒瓜子,摘爛瓜子,孩子們就負責去賣,這一天天的算下來的利潤比上班還多。
她倒不是跟孫來娣一樣缺錢,但就這會兒功夫就能折騰出錢來,倒是給了趙曼一些靈感。
也不知
道怎的,趙曼讓幾個孩子出去賣東西掙了錢的事情傳了出去,很快就有其他人也跟著賣,賣的都還不是什麽差異化的東西,比如說你賣個瓜子吧,趙曼做成五香味兒,還能做成奶香味兒,各種各樣的口味換著來,可如果在電影院門口賣原味瓜子,生意就大大的比不上她了。
這是為啥?
原味瓜子誰家裏都能炒出來,就沒人願意掏這個冤枉錢去買別人家做的吃。
所以做生意也要講究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