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曼顯然很喜歡聽故事,見他停了,不算催促著他。
韓景瑜轉身從汽車後備箱裏麵取出來防潮的墊子,另外有兩個餐盒,打開了看裏麵一個裝著水煮的玉米,一個放著鹵牛肉,他說:“我打的,怕你餓。”
來到這裏以後沒有油水,中午為了省著點一般就是湊合著吃點雜糧餅子,趙曼早就餓了。
而且就著夕陽和草原野餐,多好的意境啊。
她舒舒服服的在墊子上坐下,吃著玉米,也丟了一根跟他,示意他繼續說。
“我是第一個從京市過來的人,當時真的很孤獨,什麽都沒有,在這裏工作了大半年吧,安頓好了以後就開始聯係昌君,那會兒我想著帶著三個孩子,能找到對象就奇怪了呢,當時我就讓我娘給我退掉在桃花村的親事。”
趙曼大眼睛眨啊眨,怎麽又說起來這事兒了?
她其實沒有那麽介意的好吧。
隻是定了個親而已。
他當時其實沒有想那麽多,就覺得母親挺事兒的,總個姑娘迴來,他也一定會打發走。
可事情的發展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他當時就沒有舍得打發她走,不僅如此還讓她留下來了。
隨便她怎麽做都好。
趙曼繼續看著他,都不知道他為什麽會說這些話。
腦海中有個念頭一閃而過。
難道說是因為國家公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他會因為這種事情不安嗎?
韓景瑜還會因為這種事情不安?
他接著說:“其實我說這些,可能是有感而發,我能夠找到你,對於我來說絕對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庸,也不是因為我才怎樣,你能夠有現在這樣好,那是因為你本身就這樣好。”
趙曼點點頭:“是的呀,我這麽好,不需要你說我自己也知道的。”
韓景瑜:“……”
第213章
韓景瑜捏捏她的臉:“我一直知道你很好。”
可是, 她是怎麽到新區來的他到現在還記得,如果當初不是她自己要求來新區,他這輩子都不可能碰到這麽好的人。
所以別人都說她很幸運, 其實他才是那個幸運者才對。
其實他到現在還不確定,她的心裏到底有沒有自己。
心裏突然湧起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出來。
其實她不喜歡做飯,但是為了照顧他, 照顧幾個孩子, 也能當上新區大廚級別的人物。
其實她也想睡個懶覺睡個早床什麽的,但是因為要早起,每天早上都是睡眼惺忪時的模樣。
韓景瑜看著她, 眼睛裏麵的溫柔漸漸變得冷靜下來。
她才二十歲, 應該有更美好的生活,當然他有這個想法並不是想要放棄她或是怎樣。
就是,每每別人提起她的時候, 隻會說她運氣好要不是嫁給了韓景瑜的話會怎樣怎樣,其實他在心裏是很不認可的。
新區那麽多營級以上的軍官,家屬又有幾個能這麽優秀的?
她之所以那樣出類拔萃, 是因為她本身就是個很道:“我知道你一直都在看書,是不是很想去讀大學?”
趙曼沒有否認, 安安靜靜的看著他。
她在想,如果他說不可以呢?
如果他說不可以她就不會去考試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喜歡幹涉她想法的人, 而她自己也是很有主見的。
可是結了婚,就不能這麽自私, 她有自己的想法沒錯但是也要參考家裏人的意見,她沒有家人,韓家的這些人肯定會有想法, 而韓景瑜已經二十八歲了,以他現在的年齡來說,有幾個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了,如果她現在去考大學,明年去上學,至少還有四年半的時間都要在學校裏,即便是大四準備懷孕,能順利懷上,到寶寶出生也至少是四年以後了。
趙曼想這事的時候,韓景瑜已經開吃了。
“……”你就是想來這裏野餐的對吧!
“這裏的風景真好看啊,你怎麽現在才想著要帶我來,你說說,以前跟誰一起來過啊。”
“別鬧。”韓景瑜笑嗬嗬的打了一下她的手背。
“說嘛韓營長
!”
“對了,你不應該叫我韓營長了,換個叫法。”韓景瑜也難得開一次玩笑。
“啥?”
“我又提了一級。”
“現在是團長了?”
“嗯哼。”這麽厲害,他現在還不到三十歲!
心裏種下一顆檸檬樹喲喂。
“是副團。”
“那也很厲害啊。”趙曼心裏泛起來酸水,果然是男主標配的升遷速度啊,一點都不科學好嗎。
“所以你準備叫我去讀大學,其實是有別的想法吧,你是想跟哪個女人在這裏好好過日子?”
“好好說話!”
“韓景瑜你真的太厲害了,你怎麽能夠做到四十歲以前升團長的,我聽說在和平年代提軍銜很不容易呢。”趙曼跟個小倉鼠一樣,坑此坑次的啃玉米,眼睛亮油油的。
求升遷小妙招啊!
“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提幹辦法嘛。”韓景瑜沒有說的是,新區的一個大型的天然氣礦,預估能讓全國人民用幾十年都用不完的氣礦,讓他們給勘測出來了,現在技術攻堅在天然氣的運輸跟壓縮上麵,到現在為止,這方麵的技術在國內還很欠缺。
“所以你真的是團長了?”
“可不是?”
“那你什麽時候退伍?”
“早著呢。”
國家規定少將一下的軍官,到了一定年紀都要退伍轉業,但是提到少將也不是一般的艱難。
不管啦,提了團長,還能加工資,日子簡直是越來越好過啦。
越來越多的人會來到新區,以後的新區會成為一個大型的中轉站跟交流城市。
確定了要參加高考以後,大家都開始抱團組成學習小組準備複習,趙曼跟魏敏和張紅旗關係比較好,理所當然找到了兩人。
魏敏以前就是在省城高級中學的高材生,文化根底好,張紅旗的理科底子好,可以幫忙複習數學。
趙曼自己在穿越前也是參加過高考的,但時間過去了這麽多年,差不多該忘記的都忘記了,但英語跟數學底子都不錯。
三個人都打算參加高考,這樣一來他們三個商量好了下班以後聚在一起複習。
從趙曼打算高考以後,家裏也就很少開火做飯,兩人都陷入到特別繁忙的階段。
趙曼沒有時間去思考韓景瑜那天說的話到
底是什麽意思,她心裏很明白,最初她來到新區兩人的目的都不單純。
她隻是想要擺脫知青的生活,但是並不代表跟他沒有感情。
可他呢,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這些問題偶爾也會浮現在她腦海裏。
新區獨立起來以後也越來越好,政策引導性招商讓新區多了好幾個廠子,周升力排眾議,堅持在新區引進了好幾個電子廠。
七七年初開始政府招商引資,第一個搞起來的是風扇加工廠。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城市供電係統尚還不算穩定,電子產品在國內來說算是奢侈品,也跟當時的國情有關,在沒有滿足溫飽要求的前提下,政府把一切能夠用的資源和辦法都放在了滿足人民群眾油水問題上麵。
七六年過後政策也寬鬆了一些,國內陸陸續續的建了許多廠子,而這家風扇廠就是當時有名的華僑投資創辦的。
預計到七八年,該廠一個月能出廠上千台風扇,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七七年冬月開始,從新區國營蘑菇廠出來的平菇、金針菇、雞腿菇開始往西北各大城市銷售,刷新了往年冬天隻能吃蘿卜大白菜的記錄,光這兩家廠子,就給新區帶來了上千人的就業。
下班以後趙曼騎著單車往迴走,這一下雪路上的積雪就能堆到小腿上麵去,壓根不好走路,整個外麵都是天然的冰箱,人也跟快凍肉一樣,大腦都要停止思考。
這會兒新區已經開始下雪了,韓昌君沒空管這些孩子,給了他們錢讓他們自己去吃食堂,趙曼瞧著這幾個孩子,秋冬天都是貼膘的時候,怎麽看著都瘦了些。
大娃二娃都開始抽條,十來歲的孩子特別能長個,幾天沒見就感覺要比之前高了大半個頭了,都快趕上趙曼了。
“大娃二娃三娃。”趙曼在孩子們麵前停下車:“你們怎麽在這裏,沒去食堂吃飯?”
最近她忙的都管不上孩子們,這些孩子就在食堂吃飯。
可是算算這個點,也沒有到吃飯的點啊!
幾分鍾前
今年的雪下得特別大,早早就封住了往唐城去的路,還好新區現在什麽都能買到,也能自給自足,以前糧食加工廠到了臘月都會停工半個月,現在也不會了,簡簡
單單什麽東西都能買到。
往年新區往唐城走,那是必備之路,一條公路通到了唐城,如果因為雪大封了路,隻有新區人幹著急的。
今年就不一樣了,唐城人想吃新區的蘑菇,新區已經不需要唐城了,可唐城卻越來越需要新區,新區的蘑菇一天運不到唐城,唐城人就隻能吃蘿卜和大白菜。
竟然從入冬開始,唐城的工程隊就開始修路了。
所以以往新區冬天的治安也特別好,因為外麵的人呢也進不來嘛!
今年韓昌君可忙了,小偷們趕著過節前搞ki,不遠幾十裏來新區偷盜,冬月裏就發生了好幾起上農戶家裏偷臘腸這事兒。
出了學校以後,幾個孩子跟別的孩子揮揮手告別,準備去區政府食堂吃個晚飯。
魏敏在初高中部那邊,出門的時候剛好看見幾個孩子,笑著跟他們打了個招唿。
孩子們也知道魏敏現在是老師啦,看見她整整齊齊的站成一排:“老師好。”
大娃經常去找魏敏問功課,英語也已經自學到了魏敏都教不了的地步了。
韓景瑜轉身從汽車後備箱裏麵取出來防潮的墊子,另外有兩個餐盒,打開了看裏麵一個裝著水煮的玉米,一個放著鹵牛肉,他說:“我打的,怕你餓。”
來到這裏以後沒有油水,中午為了省著點一般就是湊合著吃點雜糧餅子,趙曼早就餓了。
而且就著夕陽和草原野餐,多好的意境啊。
她舒舒服服的在墊子上坐下,吃著玉米,也丟了一根跟他,示意他繼續說。
“我是第一個從京市過來的人,當時真的很孤獨,什麽都沒有,在這裏工作了大半年吧,安頓好了以後就開始聯係昌君,那會兒我想著帶著三個孩子,能找到對象就奇怪了呢,當時我就讓我娘給我退掉在桃花村的親事。”
趙曼大眼睛眨啊眨,怎麽又說起來這事兒了?
她其實沒有那麽介意的好吧。
隻是定了個親而已。
他當時其實沒有想那麽多,就覺得母親挺事兒的,總個姑娘迴來,他也一定會打發走。
可事情的發展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他當時就沒有舍得打發她走,不僅如此還讓她留下來了。
隨便她怎麽做都好。
趙曼繼續看著他,都不知道他為什麽會說這些話。
腦海中有個念頭一閃而過。
難道說是因為國家公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他會因為這種事情不安嗎?
韓景瑜還會因為這種事情不安?
他接著說:“其實我說這些,可能是有感而發,我能夠找到你,對於我來說絕對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庸,也不是因為我才怎樣,你能夠有現在這樣好,那是因為你本身就這樣好。”
趙曼點點頭:“是的呀,我這麽好,不需要你說我自己也知道的。”
韓景瑜:“……”
第213章
韓景瑜捏捏她的臉:“我一直知道你很好。”
可是, 她是怎麽到新區來的他到現在還記得,如果當初不是她自己要求來新區,他這輩子都不可能碰到這麽好的人。
所以別人都說她很幸運, 其實他才是那個幸運者才對。
其實他到現在還不確定,她的心裏到底有沒有自己。
心裏突然湧起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出來。
其實她不喜歡做飯,但是為了照顧他, 照顧幾個孩子, 也能當上新區大廚級別的人物。
其實她也想睡個懶覺睡個早床什麽的,但是因為要早起,每天早上都是睡眼惺忪時的模樣。
韓景瑜看著她, 眼睛裏麵的溫柔漸漸變得冷靜下來。
她才二十歲, 應該有更美好的生活,當然他有這個想法並不是想要放棄她或是怎樣。
就是,每每別人提起她的時候, 隻會說她運氣好要不是嫁給了韓景瑜的話會怎樣怎樣,其實他在心裏是很不認可的。
新區那麽多營級以上的軍官,家屬又有幾個能這麽優秀的?
她之所以那樣出類拔萃, 是因為她本身就是個很道:“我知道你一直都在看書,是不是很想去讀大學?”
趙曼沒有否認, 安安靜靜的看著他。
她在想,如果他說不可以呢?
如果他說不可以她就不會去考試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喜歡幹涉她想法的人, 而她自己也是很有主見的。
可是結了婚,就不能這麽自私, 她有自己的想法沒錯但是也要參考家裏人的意見,她沒有家人,韓家的這些人肯定會有想法, 而韓景瑜已經二十八歲了,以他現在的年齡來說,有幾個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了,如果她現在去考大學,明年去上學,至少還有四年半的時間都要在學校裏,即便是大四準備懷孕,能順利懷上,到寶寶出生也至少是四年以後了。
趙曼想這事的時候,韓景瑜已經開吃了。
“……”你就是想來這裏野餐的對吧!
“這裏的風景真好看啊,你怎麽現在才想著要帶我來,你說說,以前跟誰一起來過啊。”
“別鬧。”韓景瑜笑嗬嗬的打了一下她的手背。
“說嘛韓營長
!”
“對了,你不應該叫我韓營長了,換個叫法。”韓景瑜也難得開一次玩笑。
“啥?”
“我又提了一級。”
“現在是團長了?”
“嗯哼。”這麽厲害,他現在還不到三十歲!
心裏種下一顆檸檬樹喲喂。
“是副團。”
“那也很厲害啊。”趙曼心裏泛起來酸水,果然是男主標配的升遷速度啊,一點都不科學好嗎。
“所以你準備叫我去讀大學,其實是有別的想法吧,你是想跟哪個女人在這裏好好過日子?”
“好好說話!”
“韓景瑜你真的太厲害了,你怎麽能夠做到四十歲以前升團長的,我聽說在和平年代提軍銜很不容易呢。”趙曼跟個小倉鼠一樣,坑此坑次的啃玉米,眼睛亮油油的。
求升遷小妙招啊!
“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提幹辦法嘛。”韓景瑜沒有說的是,新區的一個大型的天然氣礦,預估能讓全國人民用幾十年都用不完的氣礦,讓他們給勘測出來了,現在技術攻堅在天然氣的運輸跟壓縮上麵,到現在為止,這方麵的技術在國內還很欠缺。
“所以你真的是團長了?”
“可不是?”
“那你什麽時候退伍?”
“早著呢。”
國家規定少將一下的軍官,到了一定年紀都要退伍轉業,但是提到少將也不是一般的艱難。
不管啦,提了團長,還能加工資,日子簡直是越來越好過啦。
越來越多的人會來到新區,以後的新區會成為一個大型的中轉站跟交流城市。
確定了要參加高考以後,大家都開始抱團組成學習小組準備複習,趙曼跟魏敏和張紅旗關係比較好,理所當然找到了兩人。
魏敏以前就是在省城高級中學的高材生,文化根底好,張紅旗的理科底子好,可以幫忙複習數學。
趙曼自己在穿越前也是參加過高考的,但時間過去了這麽多年,差不多該忘記的都忘記了,但英語跟數學底子都不錯。
三個人都打算參加高考,這樣一來他們三個商量好了下班以後聚在一起複習。
從趙曼打算高考以後,家裏也就很少開火做飯,兩人都陷入到特別繁忙的階段。
趙曼沒有時間去思考韓景瑜那天說的話到
底是什麽意思,她心裏很明白,最初她來到新區兩人的目的都不單純。
她隻是想要擺脫知青的生活,但是並不代表跟他沒有感情。
可他呢,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這些問題偶爾也會浮現在她腦海裏。
新區獨立起來以後也越來越好,政策引導性招商讓新區多了好幾個廠子,周升力排眾議,堅持在新區引進了好幾個電子廠。
七七年初開始政府招商引資,第一個搞起來的是風扇加工廠。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城市供電係統尚還不算穩定,電子產品在國內來說算是奢侈品,也跟當時的國情有關,在沒有滿足溫飽要求的前提下,政府把一切能夠用的資源和辦法都放在了滿足人民群眾油水問題上麵。
七六年過後政策也寬鬆了一些,國內陸陸續續的建了許多廠子,而這家風扇廠就是當時有名的華僑投資創辦的。
預計到七八年,該廠一個月能出廠上千台風扇,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七七年冬月開始,從新區國營蘑菇廠出來的平菇、金針菇、雞腿菇開始往西北各大城市銷售,刷新了往年冬天隻能吃蘿卜大白菜的記錄,光這兩家廠子,就給新區帶來了上千人的就業。
下班以後趙曼騎著單車往迴走,這一下雪路上的積雪就能堆到小腿上麵去,壓根不好走路,整個外麵都是天然的冰箱,人也跟快凍肉一樣,大腦都要停止思考。
這會兒新區已經開始下雪了,韓昌君沒空管這些孩子,給了他們錢讓他們自己去吃食堂,趙曼瞧著這幾個孩子,秋冬天都是貼膘的時候,怎麽看著都瘦了些。
大娃二娃都開始抽條,十來歲的孩子特別能長個,幾天沒見就感覺要比之前高了大半個頭了,都快趕上趙曼了。
“大娃二娃三娃。”趙曼在孩子們麵前停下車:“你們怎麽在這裏,沒去食堂吃飯?”
最近她忙的都管不上孩子們,這些孩子就在食堂吃飯。
可是算算這個點,也沒有到吃飯的點啊!
幾分鍾前
今年的雪下得特別大,早早就封住了往唐城去的路,還好新區現在什麽都能買到,也能自給自足,以前糧食加工廠到了臘月都會停工半個月,現在也不會了,簡簡
單單什麽東西都能買到。
往年新區往唐城走,那是必備之路,一條公路通到了唐城,如果因為雪大封了路,隻有新區人幹著急的。
今年就不一樣了,唐城人想吃新區的蘑菇,新區已經不需要唐城了,可唐城卻越來越需要新區,新區的蘑菇一天運不到唐城,唐城人就隻能吃蘿卜和大白菜。
竟然從入冬開始,唐城的工程隊就開始修路了。
所以以往新區冬天的治安也特別好,因為外麵的人呢也進不來嘛!
今年韓昌君可忙了,小偷們趕著過節前搞ki,不遠幾十裏來新區偷盜,冬月裏就發生了好幾起上農戶家裏偷臘腸這事兒。
出了學校以後,幾個孩子跟別的孩子揮揮手告別,準備去區政府食堂吃個晚飯。
魏敏在初高中部那邊,出門的時候剛好看見幾個孩子,笑著跟他們打了個招唿。
孩子們也知道魏敏現在是老師啦,看見她整整齊齊的站成一排:“老師好。”
大娃經常去找魏敏問功課,英語也已經自學到了魏敏都教不了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