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伯這會兒剛給地裏澆完水,躺在搖椅上麵,跟附近路過的老爺爺聊天兒呢。
雖說現在不住村裏,老夥計們也時常見不到,可韓大伯從心底裏覺得日子要比以前舒坦多了。
兩人聊了一會兒家裏的事情,一說起兒子那個老人也是歎氣。
韓大伯以為自己挺慘的,沒想到那老人更慘,明明是自己親生的兒子,還要把他往外麵趕。
當初執著在沒有兒子送終這迴事上頭了,沒有考慮兒子會不會孝順的問題。
再說現在都是社會主義新時代了,以前要是孩子們不孝順有宗族管,現在誰能管得著?
韓大伯是不打算迴去了,他住在學校挺好。
還有工資可以拿,說出來不怕人笑話,他活到了六十歲,成了吃公家飯的人了。
驕傲!
送走了老人家,韓大伯又在外麵坐了一會兒,就看見遠遠的過來了一個騎著自行車的人。
韓大伯以為是哪個老師迴來了,馬上起來準備給人開大門。
等那人走近了一看,是趙曼,她從車上跳下來,拿出來一個搪瓷的杯子出來:“大伯,我鹵了點豬頭肉,給您送一點來。”
韓大伯見到她樂嗬嗬的了:“快來坐坐。”
人好像就是這樣,經常跟朝氣蓬勃的人打交道,人也看起來精神很多。
韓大伯自己沒有孩子,就特別喜歡這些小孩子。
趙曼叫了一聲大伯,直接走到傳達室裏麵找到了大伯的碗筷,把切好的那一份肉給扒拉過去,又看了看大伯這裏缺不缺什麽。
從韓景瑜安頓好大伯以後,他們兩口子時常來這裏看看他。
韓景瑜很忙,有時候還能碰到韓景林或者韓景柏兄弟兩個放工以後繞路經過這裏,專門陪大伯說說話。
就韓大伯現在用的躺椅,也是韓景林叫人給做的。
趙曼怕老人家記性差,放哪不記得了,專門把肉放在顯眼一些的地方:“大伯今天我就不坐了,我還要去趟爹娘那裏,他們的還沒送過去。”
韓大伯
樂嗬嗬的:“這天都要黑了,晚上迴來不安全,趕著天黑前快點去快點迴,我這個老頭子現在過得很好很好,你們也別總顧著我們。”
比起自己養大了的兒子,石頭家的幾個孩子都好。
景林景柏雖然很少往這裏拿東西,但是沒少陪他,景瑜忙歸忙,家裏隻要是吃上肉,都會送他這裏讓他老頭子嚐嚐,他現在又有工資,這日子簡直是快活似神仙了!
趙曼笑著跟老人到了個別,從新區學校到桃花村還有十幾裏路,騎車快一點也要半個小時。
趙曼趕緊騎著車從新區學校往老家趕,送完了肉趕緊要迴來。
——————
到了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去年種的菜過了一個冬天都凍死掉了,現在整片的土都要翻了出來,準備種夏天的。
趙曼可真不喜歡幹這些農活,無奈就算當了場長,農活也還是要幹的。
從五月開始,到十一月結束,整整有半年的時間,用不上暖棚。
趙曼小心翼翼的把塑料膜收了,今年要給蔬菜地裏埋管道,等到集中供暖的時候,留個小口子過來,到了晚上集中供暖的時候跑過來一點熱氣就行,植物沒有人嬌氣,也不要太高的溫度,這樣即便是到了最冷的時候,蔬菜棚子裏麵的菜也不會凍死。
活不少,好在家裏的幾個孩子們除了吃飯還能幹活了,大娃二娃現在八歲大,能拎得動鋤頭,因為有盼頭幹的就特別起勁。
翻地、施肥、撒種子,這些孩子們一樣樣的都會。
趙曼準備種上長豆角、辣椒、茄子、黃瓜、西紅柿、和苦瓜這幾樣。
長豆角、黃瓜、西紅柿跟苦瓜都是要搭架子爬藤的,種在離周升家近的那麵牆。
離孫來娣家近的那麵牆給種上了茄子跟辣椒。
門口兩小塊地,種上了小菠菜跟上海青,韭菜跟小香蔥搞了兩個小破木盆子,就放在院子外頭,能曬到太陽淋到雨水的地方都行。
在新區不用擔心挨餓,但是長達幾個月的冬季,隻有白菜洋蔥蘿卜大蔥這幾樣,整個冬天的飯桌上麵就很無趣。
而北方人也不曬菜幹,所以趙曼準備種上產量比較大的豆角跟茄子,是拿來曬菜幹的。
辣椒可以曬幹了做幹辣椒用,還能磨成粉,還能做成剁辣椒,還能做一些渣辣椒,用途多廣。
到了三月份以後,上工的上工,下地的下地,所有的勞力幾乎都往地裏跟工地去了。
第177章
新區的大馬路也開始建, 房子也開始蓋了起來。
剛開始不太習慣這邊生活的南方人,現在也漸漸習慣了這邊的節奏,就拿韓家那一大家子來說, 韓景林跟韓景柏從開春以後一直都在工地,而且工地給加了一次工資。
現在大工一個月三十, 小工一個月二十五, 能趕上城裏正規工人的收入了。
在地裏上工幹活也不差,新區農村不比以前桃花村地少人多的,這邊有開不完的地,每個村都配了水泵跟耕地機,種植麵積也比以前在桃花村的時候大了數倍不止。
村長方滿倉幹勁十足, 發誓要讓全村人都吃飽飯。
吃飽飯就要好好種地嘛,全村人都拉到地裏耕種。
獎勵政策多, 差異化就出現了。
以前混飯吃的那些人直接懵逼, 比如說陳巧梅這種, 記工分的時候, 她就比別人足足少了四個工分。
北方的地平平直直的, 連挖地都能量化了, 也方便記分員分出來個好歹。
陳巧梅就要跟記分員說個好歹, 以前怎麽幹, 大家記的分都是一樣的。
“你看看你,好意思要跟人家一樣要八個工分,我就是故意讓你們一起挖地, 一起比的,你要是不服氣,咱們可以拿尺子量。”記分員說。
記分員是村裏的小知青,去年來的, 個子跟力氣都不大,方滿倉才給安排個記分員給她當。
要說桃花村的記分員,收入也沒有多高,村裏人都不稀罕幹這個。
小知青的父母是工廠的管理層,每個月都給她寄了錢的,她也不在乎錢,就想要輕鬆一點。
陳巧梅一張嘴就成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跟隊裏哪些個人不清不楚的有關係,不然記分員這活兒有你幹的份呢,你們這些知青,仗著自己是城裏來的,一點都不拿農村人當人看,看人還要分個三六九等,狗眼睛長在天上呢。”
魏敏聽見這邊吵起來,也趕過來看看到底怎麽迴事,她哪裏知道陳巧梅這火是燒到韓景瑜跟趙曼身上的呢。
反正趙曼這個騷蹄子以前就是隊裏的知青,要不是仗著自己嫁給了韓景瑜,現在能過的這麽舒服?
要說別人怕韓景瑜,她可不怕,她可是韓景瑜的嫂子了。
陳巧梅的下巴抬得極高,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以前怎麽就不這樣計分了,大家挖地都記一樣的工分,可現在怎麽就要按長度算了,誰讓你這樣幹的,信不信我去大隊舉報你!”
魏敏問:“到底怎麽迴事?”
蘇媛媛委委屈屈的說道:“隊裏現在要按長度計工分,別人都沒有意見,就她說給她算少了。”
當然嘛,以前十個工分是滿的,就隻分工種,比如說打豬草的一天多少個工分,挖地的一天多少個,播種的一天多少個,鋤草的一天多少個。
分出來了這些,自己去隊裏領活兒幹,總有人想幹一些辛苦點但是工分高的,也有人身體不好或者其他原因,願意幹輕鬆點的活兒,如果有爭執的話,大隊長負責調停。
魏敏是這群知青裏麵的頭,年齡也大一點,潑辣些,見到陳巧梅這樣說:“你可真有意思,蘇媛媛是按照咱們隊裏麵的規定,給你計分的,幹得多得的多有什麽不妥?我看這樣就很好,讓你這種在地裏偷懶的妖精,現出原形,你還真不好意思說,上次也說按長度計工分,你把珍貴的玉米種子胡亂撒一氣,前頭挖好了那麽多坑,算是白挖了,這迴你倒是老老實實的挖地了,可你比別人慢啊,別說我沒有提醒你,現在早就不是混日子的人能過的時候了。”
村裏其他人本來也抹不開麵子,現在看見有人起頭罵陳巧梅,一個個也對她指指點點的。
幹得多,拿的多,得的多,你就挖了那麽一小塊地,還想跟別人拿一樣的工分,誰慣的你。
就有幾個潑辣一點的,現場就跟陳巧梅對罵起來:“就是你這樣的人拖集體的後腿,就想著自己的利益,再這樣讓隊裏別給你派活兒了,就在家呆著吧。”
陳巧梅:“你們一個個的都被那狐狸精蒙住了眼!”
蘇媛媛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陳巧梅還嫌不夠,拉著蘇媛媛的耳朵就扯,這下知青們也不願意了,魏敏衝過來就要跟陳巧梅幹起來,然後陳巧梅跟她關係好的幾個,瞬間打成了一團
————————
方滿倉的威嚴在正常人那裏管用,可是碰到了陳巧梅這樣的混不吝他也沒招,最後誰把誰的頭發扯下
來了一縷,誰又跟誰幹到飛起。
他是老老實實的莊戶人,按照以前的老一套來幹就沒有問題,可現在地多了,人還少了,好多人都跑到工地上去幹活,他就有些適應不過來。
他把這個問題跟主任周升給反應了一下,周升第一個就想到左右逢源,能幹又潑辣的小綠茶趙曼。
“據我所知,你可是很會臨危受命呢,當初牧場裏麵出了點問題,就是你出麵解決的嘛。”周升給她打起來馬虎眼。
“周主任,您這是說的什麽話呢,我可幹不好村民的調節工作。”趙曼的神經簡直是受到了莫大的驚嚇,村官嘛一點都不好幹的,別想了她可不想趟這趟渾水:“而且牧區這邊的工作,我確實也很喜歡幹,周主任不如你另選賢能吧。”
說完準備開溜。
周升不讓她走,關上了門,眼神幽幽的盯著她看。
男人那一雙眼睛深幽,看不到底似的,趙曼覺得渾身上下都不大舒服,要不是男女有別,她想選擇尿遁。
“周主任,我真的覺得我幹不了,你想想我才多大點年紀,那些人壓根不會聽我的。”趙曼隻推說不行嘛,她幹不了嘛。
反正認慫又不丟人。
從前途上來講,她現在是牧區的場長,以後她還有自己的宏圖偉業,要在牧區完成的呢,可現在讓她當迴村官可還行?
絕對不行,再說桃花村的人可是山窮水惡出刁民的地方,這些人很不服從管理。
方滿倉能在村裏當大隊長,也是因為方家從往日裏以來,就是桃花村最大的宗族,也最牛逼。
“趙曼,我在新區問了一圈,你這人緣確實也不錯啊,就不說別的,今年年初在桃花村,大河村這幾個村子打了水井,就是你的功勞,所以你也別妄自菲薄,覺得自己啥都不能幹,你不是也是個很熱心的人嗎?”周升說。
趙曼心說你對我的誤解可真是太深太深了。
她可真沒想過那麽多,來新區就是為了逃避勞動啊。
周升隻能祭出殺手鐧出來:“你就沒有一點想法,想要在新區大展拳腳,我可以在新區給你申請一個發展處處長的位子。”
此處長非彼處長。
用通俗一點的語言來說,處長也是分級別的,從一級到二
十七級,級別數字越高級別越低。
像周升這種主任,屬於初級副職,縣級副職,行政級別是十一到八級,周升現在拿著是十一級的工資。
而趙曼這個場長,屬於科級副職,行政級別是十三級。
按照周升說的這個發展處的處長,就能再升一級,到科級正職,行政級別能提1-2級。
雖說現在不住村裏,老夥計們也時常見不到,可韓大伯從心底裏覺得日子要比以前舒坦多了。
兩人聊了一會兒家裏的事情,一說起兒子那個老人也是歎氣。
韓大伯以為自己挺慘的,沒想到那老人更慘,明明是自己親生的兒子,還要把他往外麵趕。
當初執著在沒有兒子送終這迴事上頭了,沒有考慮兒子會不會孝順的問題。
再說現在都是社會主義新時代了,以前要是孩子們不孝順有宗族管,現在誰能管得著?
韓大伯是不打算迴去了,他住在學校挺好。
還有工資可以拿,說出來不怕人笑話,他活到了六十歲,成了吃公家飯的人了。
驕傲!
送走了老人家,韓大伯又在外麵坐了一會兒,就看見遠遠的過來了一個騎著自行車的人。
韓大伯以為是哪個老師迴來了,馬上起來準備給人開大門。
等那人走近了一看,是趙曼,她從車上跳下來,拿出來一個搪瓷的杯子出來:“大伯,我鹵了點豬頭肉,給您送一點來。”
韓大伯見到她樂嗬嗬的了:“快來坐坐。”
人好像就是這樣,經常跟朝氣蓬勃的人打交道,人也看起來精神很多。
韓大伯自己沒有孩子,就特別喜歡這些小孩子。
趙曼叫了一聲大伯,直接走到傳達室裏麵找到了大伯的碗筷,把切好的那一份肉給扒拉過去,又看了看大伯這裏缺不缺什麽。
從韓景瑜安頓好大伯以後,他們兩口子時常來這裏看看他。
韓景瑜很忙,有時候還能碰到韓景林或者韓景柏兄弟兩個放工以後繞路經過這裏,專門陪大伯說說話。
就韓大伯現在用的躺椅,也是韓景林叫人給做的。
趙曼怕老人家記性差,放哪不記得了,專門把肉放在顯眼一些的地方:“大伯今天我就不坐了,我還要去趟爹娘那裏,他們的還沒送過去。”
韓大伯
樂嗬嗬的:“這天都要黑了,晚上迴來不安全,趕著天黑前快點去快點迴,我這個老頭子現在過得很好很好,你們也別總顧著我們。”
比起自己養大了的兒子,石頭家的幾個孩子都好。
景林景柏雖然很少往這裏拿東西,但是沒少陪他,景瑜忙歸忙,家裏隻要是吃上肉,都會送他這裏讓他老頭子嚐嚐,他現在又有工資,這日子簡直是快活似神仙了!
趙曼笑著跟老人到了個別,從新區學校到桃花村還有十幾裏路,騎車快一點也要半個小時。
趙曼趕緊騎著車從新區學校往老家趕,送完了肉趕緊要迴來。
——————
到了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去年種的菜過了一個冬天都凍死掉了,現在整片的土都要翻了出來,準備種夏天的。
趙曼可真不喜歡幹這些農活,無奈就算當了場長,農活也還是要幹的。
從五月開始,到十一月結束,整整有半年的時間,用不上暖棚。
趙曼小心翼翼的把塑料膜收了,今年要給蔬菜地裏埋管道,等到集中供暖的時候,留個小口子過來,到了晚上集中供暖的時候跑過來一點熱氣就行,植物沒有人嬌氣,也不要太高的溫度,這樣即便是到了最冷的時候,蔬菜棚子裏麵的菜也不會凍死。
活不少,好在家裏的幾個孩子們除了吃飯還能幹活了,大娃二娃現在八歲大,能拎得動鋤頭,因為有盼頭幹的就特別起勁。
翻地、施肥、撒種子,這些孩子們一樣樣的都會。
趙曼準備種上長豆角、辣椒、茄子、黃瓜、西紅柿、和苦瓜這幾樣。
長豆角、黃瓜、西紅柿跟苦瓜都是要搭架子爬藤的,種在離周升家近的那麵牆。
離孫來娣家近的那麵牆給種上了茄子跟辣椒。
門口兩小塊地,種上了小菠菜跟上海青,韭菜跟小香蔥搞了兩個小破木盆子,就放在院子外頭,能曬到太陽淋到雨水的地方都行。
在新區不用擔心挨餓,但是長達幾個月的冬季,隻有白菜洋蔥蘿卜大蔥這幾樣,整個冬天的飯桌上麵就很無趣。
而北方人也不曬菜幹,所以趙曼準備種上產量比較大的豆角跟茄子,是拿來曬菜幹的。
辣椒可以曬幹了做幹辣椒用,還能磨成粉,還能做成剁辣椒,還能做一些渣辣椒,用途多廣。
到了三月份以後,上工的上工,下地的下地,所有的勞力幾乎都往地裏跟工地去了。
第177章
新區的大馬路也開始建, 房子也開始蓋了起來。
剛開始不太習慣這邊生活的南方人,現在也漸漸習慣了這邊的節奏,就拿韓家那一大家子來說, 韓景林跟韓景柏從開春以後一直都在工地,而且工地給加了一次工資。
現在大工一個月三十, 小工一個月二十五, 能趕上城裏正規工人的收入了。
在地裏上工幹活也不差,新區農村不比以前桃花村地少人多的,這邊有開不完的地,每個村都配了水泵跟耕地機,種植麵積也比以前在桃花村的時候大了數倍不止。
村長方滿倉幹勁十足, 發誓要讓全村人都吃飽飯。
吃飽飯就要好好種地嘛,全村人都拉到地裏耕種。
獎勵政策多, 差異化就出現了。
以前混飯吃的那些人直接懵逼, 比如說陳巧梅這種, 記工分的時候, 她就比別人足足少了四個工分。
北方的地平平直直的, 連挖地都能量化了, 也方便記分員分出來個好歹。
陳巧梅就要跟記分員說個好歹, 以前怎麽幹, 大家記的分都是一樣的。
“你看看你,好意思要跟人家一樣要八個工分,我就是故意讓你們一起挖地, 一起比的,你要是不服氣,咱們可以拿尺子量。”記分員說。
記分員是村裏的小知青,去年來的, 個子跟力氣都不大,方滿倉才給安排個記分員給她當。
要說桃花村的記分員,收入也沒有多高,村裏人都不稀罕幹這個。
小知青的父母是工廠的管理層,每個月都給她寄了錢的,她也不在乎錢,就想要輕鬆一點。
陳巧梅一張嘴就成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跟隊裏哪些個人不清不楚的有關係,不然記分員這活兒有你幹的份呢,你們這些知青,仗著自己是城裏來的,一點都不拿農村人當人看,看人還要分個三六九等,狗眼睛長在天上呢。”
魏敏聽見這邊吵起來,也趕過來看看到底怎麽迴事,她哪裏知道陳巧梅這火是燒到韓景瑜跟趙曼身上的呢。
反正趙曼這個騷蹄子以前就是隊裏的知青,要不是仗著自己嫁給了韓景瑜,現在能過的這麽舒服?
要說別人怕韓景瑜,她可不怕,她可是韓景瑜的嫂子了。
陳巧梅的下巴抬得極高,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以前怎麽就不這樣計分了,大家挖地都記一樣的工分,可現在怎麽就要按長度算了,誰讓你這樣幹的,信不信我去大隊舉報你!”
魏敏問:“到底怎麽迴事?”
蘇媛媛委委屈屈的說道:“隊裏現在要按長度計工分,別人都沒有意見,就她說給她算少了。”
當然嘛,以前十個工分是滿的,就隻分工種,比如說打豬草的一天多少個工分,挖地的一天多少個,播種的一天多少個,鋤草的一天多少個。
分出來了這些,自己去隊裏領活兒幹,總有人想幹一些辛苦點但是工分高的,也有人身體不好或者其他原因,願意幹輕鬆點的活兒,如果有爭執的話,大隊長負責調停。
魏敏是這群知青裏麵的頭,年齡也大一點,潑辣些,見到陳巧梅這樣說:“你可真有意思,蘇媛媛是按照咱們隊裏麵的規定,給你計分的,幹得多得的多有什麽不妥?我看這樣就很好,讓你這種在地裏偷懶的妖精,現出原形,你還真不好意思說,上次也說按長度計工分,你把珍貴的玉米種子胡亂撒一氣,前頭挖好了那麽多坑,算是白挖了,這迴你倒是老老實實的挖地了,可你比別人慢啊,別說我沒有提醒你,現在早就不是混日子的人能過的時候了。”
村裏其他人本來也抹不開麵子,現在看見有人起頭罵陳巧梅,一個個也對她指指點點的。
幹得多,拿的多,得的多,你就挖了那麽一小塊地,還想跟別人拿一樣的工分,誰慣的你。
就有幾個潑辣一點的,現場就跟陳巧梅對罵起來:“就是你這樣的人拖集體的後腿,就想著自己的利益,再這樣讓隊裏別給你派活兒了,就在家呆著吧。”
陳巧梅:“你們一個個的都被那狐狸精蒙住了眼!”
蘇媛媛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陳巧梅還嫌不夠,拉著蘇媛媛的耳朵就扯,這下知青們也不願意了,魏敏衝過來就要跟陳巧梅幹起來,然後陳巧梅跟她關係好的幾個,瞬間打成了一團
————————
方滿倉的威嚴在正常人那裏管用,可是碰到了陳巧梅這樣的混不吝他也沒招,最後誰把誰的頭發扯下
來了一縷,誰又跟誰幹到飛起。
他是老老實實的莊戶人,按照以前的老一套來幹就沒有問題,可現在地多了,人還少了,好多人都跑到工地上去幹活,他就有些適應不過來。
他把這個問題跟主任周升給反應了一下,周升第一個就想到左右逢源,能幹又潑辣的小綠茶趙曼。
“據我所知,你可是很會臨危受命呢,當初牧場裏麵出了點問題,就是你出麵解決的嘛。”周升給她打起來馬虎眼。
“周主任,您這是說的什麽話呢,我可幹不好村民的調節工作。”趙曼的神經簡直是受到了莫大的驚嚇,村官嘛一點都不好幹的,別想了她可不想趟這趟渾水:“而且牧區這邊的工作,我確實也很喜歡幹,周主任不如你另選賢能吧。”
說完準備開溜。
周升不讓她走,關上了門,眼神幽幽的盯著她看。
男人那一雙眼睛深幽,看不到底似的,趙曼覺得渾身上下都不大舒服,要不是男女有別,她想選擇尿遁。
“周主任,我真的覺得我幹不了,你想想我才多大點年紀,那些人壓根不會聽我的。”趙曼隻推說不行嘛,她幹不了嘛。
反正認慫又不丟人。
從前途上來講,她現在是牧區的場長,以後她還有自己的宏圖偉業,要在牧區完成的呢,可現在讓她當迴村官可還行?
絕對不行,再說桃花村的人可是山窮水惡出刁民的地方,這些人很不服從管理。
方滿倉能在村裏當大隊長,也是因為方家從往日裏以來,就是桃花村最大的宗族,也最牛逼。
“趙曼,我在新區問了一圈,你這人緣確實也不錯啊,就不說別的,今年年初在桃花村,大河村這幾個村子打了水井,就是你的功勞,所以你也別妄自菲薄,覺得自己啥都不能幹,你不是也是個很熱心的人嗎?”周升說。
趙曼心說你對我的誤解可真是太深太深了。
她可真沒想過那麽多,來新區就是為了逃避勞動啊。
周升隻能祭出殺手鐧出來:“你就沒有一點想法,想要在新區大展拳腳,我可以在新區給你申請一個發展處處長的位子。”
此處長非彼處長。
用通俗一點的語言來說,處長也是分級別的,從一級到二
十七級,級別數字越高級別越低。
像周升這種主任,屬於初級副職,縣級副職,行政級別是十一到八級,周升現在拿著是十一級的工資。
而趙曼這個場長,屬於科級副職,行政級別是十三級。
按照周升說的這個發展處的處長,就能再升一級,到科級正職,行政級別能提1-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