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總算是認識一個死刑犯,實現了人生中零的突破。
心情說不上美好,也說不上糟糕,又不是自己的親人。
可方曼麗這輩子沒少給原主使壞,當初下鄉就是她和幾個兒子,連哄帶騙改了年齡送原主去的農村。
當然留在城裏未必不好,可人在有的選擇的情況下,誰願意被人家支配著人生?
大娃已經開始往鍋裏麵丟東西了,先讓孩子們丟羊肉,涮過了羊肉的鍋裏麵帶著點肉味,最後才煮青菜,青菜也會帶著肉味道。
孩子們沒有吃過麻醬,剛開始是抗拒的,可真沾了一下帶著麻醬的蘸料,整個人都新鮮了起來。
“媽媽,這個醬真好吃!”大娃帶著讚歎的語氣說:“羊肉也很好吃,這就是鮮的味道吧?”
羊肉片切得極薄,落到水上麵就變了顏色,再燙就老,立刻就要撈起來,往蘸醬裏麵一過。
蘸醬裏麵的芝麻香,香菜的清香,還有醬油的鹹香交織在一起,匯出一道美妙的味道,大娃上次吃過羊雜湯以後,對羊肉的印象就大為改觀了。
這次的涮羊肉,簡直讓人欲罷不能,羊肉片到了嘴裏以後開始劃開,然後他都沒有嚐到什麽味道,就迫不及待的咽下去。
這不是以前二娃的做派嗎,不行不行,你怎麽成了一個這樣的大娃。
大娃記得鍋裏麵剛才丟下去了半盤子羊肉,就在他丟嘴裏去的功夫,已經被兄弟幾個搶完了。
二娃吃的簡直是沒有吃相,嘴裏塞的滿滿的,囫圇說著話:“這是什麽羊肉,怎麽會這麽好吃,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小老三你多吃點。”
小老三吃相算是斯文的,伴著米飯吃的,然後本來吃相斯文的孩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米飯。
黃瓜條本來就是最嫩的一塊肉,涮到鍋裏就容易老,這剛下鍋就提起來的速度,其實很適合黃瓜條。
大娃驚訝了。
兄弟已經不是親兄弟了。
“二娃,你吃了那麽多還在拚命夾。”
“我是給小老三夾的,你沒有看到嗎?”
“小老三碗裏也不多,都是讓你吃了好吧。”
“小老三你說說哥哥是不是又給你加了好多羊肉。”
沒想到幾個
孩子為了羊肉竟然拌起嘴來了。
二娃這個孩子她是想到了,吃東西本來就快,可是一向老成持重的大娃居然會跟二娃吵起來。
趙曼噗嗤一笑。
大娃臉都紅了。
老師講課的時候講到了“鮮”字的來源,說道了羊肉跟魚都是鮮美的。
這種味道,大娃以前也沒有嚐過,他在哈薩克老爺爺那裏聞到過他們做的羊肉,臭臭的。
但因為選擇的部位不一樣,同樣是原汁原味的涮羊肉,就能吃到鮮美的味道出來。
不是大娃誇張,這個羊肉確實好吃,韓景瑜在京市也是吃過涮羊肉的,韓家條件好的時候,韓昌君就請他吃過幾次涮羊肉,當時都是單身小夥,後來韓昌君結婚了,他是看著韓家一步步的,從當初最好的時候,落敗成為牛棚裏麵的一份子的。
當年的韓昌君也是帥小夥一個,跟韓景瑜兩人可以說是大院雙雄,一群姑娘追著喜歡的那種。
看到現在大娃,跟韓昌君小時候其實長得很像,二娃三娃比較像媽媽。
若是這樣,大娃長大了以後,應該也是大帥哥一個了。
“羊肉本來就很好吃的呀,咱們的審美,跟哈薩克老爺爺的審美不一樣,咱們選出來的羊肉啊,是適合涮來吃的部位,可阿裏汗老爺爺是什麽羊肉一大塊煮來吃,還不放調料,能好吃就奇怪了呀。”
“這個碗裏的醬料也好吃。”二娃說。
“這是白芝麻炒熟了以後磨的芝麻醬,你們老家吃涮羊肉都要用麻醬,我怕你爸爸吃不習慣。”趙曼給韓景瑜的蘸料小碗裏麵就隻有香油、蒜泥、香菜、小米椒跟醬油。
大娃二娃都很喜歡芝麻醬,吃的香香的。
韓景瑜就很嫌棄那些東西,以前看見人吃麻醬他也放一點,發現味道實在不是他的菜。
涮過肉的湯裏麵也有了肉味,再煮點青菜土豆什麽的,就比白水煮的好吃。
對比過前世的四川麻辣火鍋,清湯涮鍋,最後還是覺得清水涮更能吃出羊肉的鮮味來。
大娃想到剛才爸爸進來說的話,雖然爸爸刻意壓低了聲音說的,但是這孩子心細還是察覺到了父母之間不一樣的地方,他一邊往鍋裏麵丟土豆,一邊問:“上次抓到的那個人是不是認識媽
媽?”
“那是媽媽的後媽。”趙曼道:“不過她跟媽媽的關係不是很好,媽媽也不喜歡她,她本來在八大農場勞動改造,你們知道什麽是勞動改造嗎?”
大娃驚訝:“就是做錯了事情,被政府處罰了唄。”
“可以這樣說吧,她偷錢被判了刑,就關在八大農場天天挖水渠摘棉花,勞改犯幹的都是最辛苦的事情,所以你們,不管什麽時候都不能做錯事,做錯了事情就要被人懲罰,知不知道?”趙曼見縫插針的上起來思想教育課。
二娃懂趙曼的意思,點點頭:“我們不做壞事,也不會偷東西,她都那麽大一個人了還偷東西,那是不要臉。”
孩子們以前住在村裏的時候就見識過別的孩子的後娘,後娘不僅要孩子們幹活,還打孩子。
說起來趙曼也會要孩子們幹活,但是孩子們對她從不曾有什麽怨言。
當然人家都說她管教孩子有方,帶了幾個孩子被人誇獎,但其實除了做飯以外,她也沒有給孩子們幹更多的活,反而家裏的打掃都是孩子們幹的。
要是她自己一個人住,幹的絕對不會比這個少就是了。
“媽媽,你的媽媽在哪裏?”大娃突然開口。
他早就聽人說了,他媽媽死了,帶著三娃跑走的時候就精神不正常了,是被他姥姥給氣成這樣的,要不是有那樣一個親戚,他們家也不會變成這樣,他媽也不會死,他爺也不會下牛棚現在是個瘸子。
韓老將軍到了江西其實是見幸事,至少拖過了波動的震中,在南方會好很多,有時候會象征性的帶個小帽子出來遊街,這對人來說卻是是個侮辱,但是在平時,他還是能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所以說一件事情有好事,也有壞事,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媽媽的媽媽走的時候我還小,沒有什麽印象,可是親生母親不管是什麽樣的人,都是你們的生母,隻要沒有做更過分的事情,她還是你們的媽媽,她隻要活在你們心裏,你們就是有媽媽的人。”
韓景瑜思索了一下:“這話說的沒錯,我也想我媽了,我能給她寄點糧票嗎?”
錢他每個月都會給王桂花寄,他“結婚”以後,王桂花也算是留了個心眼,交代他每
個月寄十塊錢就好,畢竟小家庭為重,後來他就都按十塊錢寄迴去的。
一點趙曼也從沒有管過,他兩現在還沒有結婚,趙曼覺得自己的手不要伸太長,可票據他是從沒有給家裏寄過。
聽見韓景瑜問起來這事,趙曼楞了一下:“你就沒給家裏寄過票?”
“以前是寄過的,可是後來就沒有寄過了,家裏麵這個時候也困難,咱們現在的票據也寬裕一些了,我想寄點糧票迴去,不過這事得跟你商量商量。”
韓景瑜這麽尊重自己!
趙曼第一感覺居然是這個。
她沒有想到韓景瑜結婚以後減少餓了給家裏寄的錢不說,重要的是家裏的票證似乎都沒有給寄迴去過,這也難怪,之前家裏養了三個孩子,雖說韓景瑜經常出去打兔子改善夥食,趙曼也經常去跟哈族老爺爺一起打玉米饢,跟其他人一樣,粗糧細糧混合一起吃,這樣一來家裏到了過年確實寬裕了下來。
聽說部隊這邊過年的時候會分上一些福利,大概有五十斤米,還有五斤油票,十斤肉票,另外還有副食品或者其他東西什麽的,東西當然也不好往家裏寄,郵費都不知道有多少,不過票證倒是可以給家裏寄一些。
吃肉的時候她其實就挺不過意的,想到王桂花跟韓石頭這輩子估計也沒有這樣放開的吃過羊肉,可一大家子都沒分家,就算是寄了肉票迴去,也是一家子人一起吃,而且老人家疼孫子,不一定自己會吃多少。
更何況想到那兩個打心眼子裏麵就不善良的妯娌,趙曼心裏就更膈應了。
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孝敬老人,趙曼離開的時候,王桂花可是把壓箱底的白酒都送給她了呢。
再加上家裏細糧確實也寬裕了下來。
孩子們愛吃玉米饢,趙曼每個月都給他們打上幾十張饢,一是可以帶到學校裏麵當午飯吃,二是平常要是她沒有迴來,孩子們就著酸奶泡饢餅吃飯,省下來不少力氣,玉米饢裏麵添了大概40的玉米粉,這樣一來家裏的麵粉就省下來了不少,到昨天她數了數糧票,發現還有八十幾斤糧票,加上她剛拿到的獎勵,家裏的存糧就有一百多斤了。
韓景瑜過年還能分上一些呢!
牧區那邊趙曼現
在還沒有轉正,場長的待遇還沒有下來,但是冬季交公糧的時候牧區給市裏麵交了一份漂亮的作業,市裏麵給撥了一批豐厚的獎金,趙曼跟其他的牧民領的是一份獎金,也拿到了八十塊錢,外加三十斤的糧票跟十斤的肉票。
這些肉票她本來打算拿著過年的時候買點豬肉,灌些香腸,再弄點肥瘦相間的豬肉吃五花肉呢。
但是部隊那邊還有福利分,她想了想,勻出來一部分出來。
“這樣吧,我這裏可以拿的出來的,五十斤的糧票,五斤肉票,油票我不能給你,你也知道油咱們家吃的重,咱們自己吃的還要拿糧票去換,或者找農民買,另外家裏的布票也不夠,孩子們一直在長個,每人一年至少填1-2身衣裳吧,雖然我有收瑕疵布的渠道,但是也不能總指望人家。”
更重要的一條,老人一般穿衣服都買自織的土布,農村裏麵隻要是產棉花的村子都能找到土布,根本不用花票買。
這種布票可以拉來去供銷社扯細布做衣裳,最後落在了誰手裏就不用想,趙曼可不想自己省吃儉用的用瑕疵布,最後便宜了別人吧。
五十斤糧票,韓景瑜也嚇了一大跳:“你可別把咱們家的糧票都給了,我隻是說說到了過年表示一下,你給這麽多咱們自己家還夠吃嗎?”
不管家裏麵的事他是真的不清楚家裏的情況,這一切都是趙曼打理著,可要是為了顧及他的原因打腫臉充胖子給他做臉,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
他每個月都給家裏有寄錢呢。
趙曼笑笑:“可真不是故意這樣講,挖坑給你跳的,我想著咱們家裏分了羊肉,隔三差五的有肉吃,分了土豆做了幾十斤的土豆粉,分的玉米除了養小雞以外還磨了玉米粉給孩子們打了饢吃,另外咱們到了冬天有那麽多大白菜跟紅薯,粗的細的摻起來一起吃,糧票就省下來了不少。”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韓景瑜賺得多也是個甩手掌櫃,知道當家理財不容易,半大孩子吃窮老子,小的暫且不提,就這麽點點孩子還頂不了大娃一半的飯量,可正在長身體的兩個大孩子的飯量,已經儼然是成年人的飯量了。
以前他一個人的票經常不夠,還要靠戰
友救濟,自從趙曼上班以後他也不好意思找人家拿救濟了,沒有想到半年時間,她悄悄的存了這麽多。
她現在約等於沒有娘家,平常也隻跟家屬區的家屬們走動,沒有什麽人情往來也不需要貼補家裏的親戚們。
有親戚是有親戚幫襯的好,沒有親戚也有沒有親戚的好。
趙傳炯自己就是個孤兒,而唐家那邊的親戚也在運動中受到了衝擊,還有一部分早年出國了,現在都不在國內。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傳來人的聲音:“韓營長,有你的信。”
第74章
這麽冷的天郵差都很少來,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信件或者包裹單,如果是信件還好,如果是包裹單, 還要去唐城拿包裹。
“爸爸,有你的信。”外麵的二娃跑進來。
這孩子現在是什麽都喜歡問爸爸媽媽。
“你出去拿一下, 記得跟郵差叔叔說謝謝。”韓景瑜說。
“為啥不要大娃拿, 他就在門口。”二娃看了一眼外麵說道。
“可我現在隻看到了你, 誰叫你剛才在外麵不幫我拿進來的,有這個功夫跑進來還不如把信給我拿進來。”韓景瑜說。
“哼, 那是你的東西憑什麽要我幫你拿, 媽媽都說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娃蹭蹭蹭就跑出去了。
心情說不上美好,也說不上糟糕,又不是自己的親人。
可方曼麗這輩子沒少給原主使壞,當初下鄉就是她和幾個兒子,連哄帶騙改了年齡送原主去的農村。
當然留在城裏未必不好,可人在有的選擇的情況下,誰願意被人家支配著人生?
大娃已經開始往鍋裏麵丟東西了,先讓孩子們丟羊肉,涮過了羊肉的鍋裏麵帶著點肉味,最後才煮青菜,青菜也會帶著肉味道。
孩子們沒有吃過麻醬,剛開始是抗拒的,可真沾了一下帶著麻醬的蘸料,整個人都新鮮了起來。
“媽媽,這個醬真好吃!”大娃帶著讚歎的語氣說:“羊肉也很好吃,這就是鮮的味道吧?”
羊肉片切得極薄,落到水上麵就變了顏色,再燙就老,立刻就要撈起來,往蘸醬裏麵一過。
蘸醬裏麵的芝麻香,香菜的清香,還有醬油的鹹香交織在一起,匯出一道美妙的味道,大娃上次吃過羊雜湯以後,對羊肉的印象就大為改觀了。
這次的涮羊肉,簡直讓人欲罷不能,羊肉片到了嘴裏以後開始劃開,然後他都沒有嚐到什麽味道,就迫不及待的咽下去。
這不是以前二娃的做派嗎,不行不行,你怎麽成了一個這樣的大娃。
大娃記得鍋裏麵剛才丟下去了半盤子羊肉,就在他丟嘴裏去的功夫,已經被兄弟幾個搶完了。
二娃吃的簡直是沒有吃相,嘴裏塞的滿滿的,囫圇說著話:“這是什麽羊肉,怎麽會這麽好吃,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小老三你多吃點。”
小老三吃相算是斯文的,伴著米飯吃的,然後本來吃相斯文的孩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米飯。
黃瓜條本來就是最嫩的一塊肉,涮到鍋裏就容易老,這剛下鍋就提起來的速度,其實很適合黃瓜條。
大娃驚訝了。
兄弟已經不是親兄弟了。
“二娃,你吃了那麽多還在拚命夾。”
“我是給小老三夾的,你沒有看到嗎?”
“小老三碗裏也不多,都是讓你吃了好吧。”
“小老三你說說哥哥是不是又給你加了好多羊肉。”
沒想到幾個
孩子為了羊肉竟然拌起嘴來了。
二娃這個孩子她是想到了,吃東西本來就快,可是一向老成持重的大娃居然會跟二娃吵起來。
趙曼噗嗤一笑。
大娃臉都紅了。
老師講課的時候講到了“鮮”字的來源,說道了羊肉跟魚都是鮮美的。
這種味道,大娃以前也沒有嚐過,他在哈薩克老爺爺那裏聞到過他們做的羊肉,臭臭的。
但因為選擇的部位不一樣,同樣是原汁原味的涮羊肉,就能吃到鮮美的味道出來。
不是大娃誇張,這個羊肉確實好吃,韓景瑜在京市也是吃過涮羊肉的,韓家條件好的時候,韓昌君就請他吃過幾次涮羊肉,當時都是單身小夥,後來韓昌君結婚了,他是看著韓家一步步的,從當初最好的時候,落敗成為牛棚裏麵的一份子的。
當年的韓昌君也是帥小夥一個,跟韓景瑜兩人可以說是大院雙雄,一群姑娘追著喜歡的那種。
看到現在大娃,跟韓昌君小時候其實長得很像,二娃三娃比較像媽媽。
若是這樣,大娃長大了以後,應該也是大帥哥一個了。
“羊肉本來就很好吃的呀,咱們的審美,跟哈薩克老爺爺的審美不一樣,咱們選出來的羊肉啊,是適合涮來吃的部位,可阿裏汗老爺爺是什麽羊肉一大塊煮來吃,還不放調料,能好吃就奇怪了呀。”
“這個碗裏的醬料也好吃。”二娃說。
“這是白芝麻炒熟了以後磨的芝麻醬,你們老家吃涮羊肉都要用麻醬,我怕你爸爸吃不習慣。”趙曼給韓景瑜的蘸料小碗裏麵就隻有香油、蒜泥、香菜、小米椒跟醬油。
大娃二娃都很喜歡芝麻醬,吃的香香的。
韓景瑜就很嫌棄那些東西,以前看見人吃麻醬他也放一點,發現味道實在不是他的菜。
涮過肉的湯裏麵也有了肉味,再煮點青菜土豆什麽的,就比白水煮的好吃。
對比過前世的四川麻辣火鍋,清湯涮鍋,最後還是覺得清水涮更能吃出羊肉的鮮味來。
大娃想到剛才爸爸進來說的話,雖然爸爸刻意壓低了聲音說的,但是這孩子心細還是察覺到了父母之間不一樣的地方,他一邊往鍋裏麵丟土豆,一邊問:“上次抓到的那個人是不是認識媽
媽?”
“那是媽媽的後媽。”趙曼道:“不過她跟媽媽的關係不是很好,媽媽也不喜歡她,她本來在八大農場勞動改造,你們知道什麽是勞動改造嗎?”
大娃驚訝:“就是做錯了事情,被政府處罰了唄。”
“可以這樣說吧,她偷錢被判了刑,就關在八大農場天天挖水渠摘棉花,勞改犯幹的都是最辛苦的事情,所以你們,不管什麽時候都不能做錯事,做錯了事情就要被人懲罰,知不知道?”趙曼見縫插針的上起來思想教育課。
二娃懂趙曼的意思,點點頭:“我們不做壞事,也不會偷東西,她都那麽大一個人了還偷東西,那是不要臉。”
孩子們以前住在村裏的時候就見識過別的孩子的後娘,後娘不僅要孩子們幹活,還打孩子。
說起來趙曼也會要孩子們幹活,但是孩子們對她從不曾有什麽怨言。
當然人家都說她管教孩子有方,帶了幾個孩子被人誇獎,但其實除了做飯以外,她也沒有給孩子們幹更多的活,反而家裏的打掃都是孩子們幹的。
要是她自己一個人住,幹的絕對不會比這個少就是了。
“媽媽,你的媽媽在哪裏?”大娃突然開口。
他早就聽人說了,他媽媽死了,帶著三娃跑走的時候就精神不正常了,是被他姥姥給氣成這樣的,要不是有那樣一個親戚,他們家也不會變成這樣,他媽也不會死,他爺也不會下牛棚現在是個瘸子。
韓老將軍到了江西其實是見幸事,至少拖過了波動的震中,在南方會好很多,有時候會象征性的帶個小帽子出來遊街,這對人來說卻是是個侮辱,但是在平時,他還是能跟正常人一樣生活。
所以說一件事情有好事,也有壞事,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媽媽的媽媽走的時候我還小,沒有什麽印象,可是親生母親不管是什麽樣的人,都是你們的生母,隻要沒有做更過分的事情,她還是你們的媽媽,她隻要活在你們心裏,你們就是有媽媽的人。”
韓景瑜思索了一下:“這話說的沒錯,我也想我媽了,我能給她寄點糧票嗎?”
錢他每個月都會給王桂花寄,他“結婚”以後,王桂花也算是留了個心眼,交代他每
個月寄十塊錢就好,畢竟小家庭為重,後來他就都按十塊錢寄迴去的。
一點趙曼也從沒有管過,他兩現在還沒有結婚,趙曼覺得自己的手不要伸太長,可票據他是從沒有給家裏寄過。
聽見韓景瑜問起來這事,趙曼楞了一下:“你就沒給家裏寄過票?”
“以前是寄過的,可是後來就沒有寄過了,家裏麵這個時候也困難,咱們現在的票據也寬裕一些了,我想寄點糧票迴去,不過這事得跟你商量商量。”
韓景瑜這麽尊重自己!
趙曼第一感覺居然是這個。
她沒有想到韓景瑜結婚以後減少餓了給家裏寄的錢不說,重要的是家裏的票證似乎都沒有給寄迴去過,這也難怪,之前家裏養了三個孩子,雖說韓景瑜經常出去打兔子改善夥食,趙曼也經常去跟哈族老爺爺一起打玉米饢,跟其他人一樣,粗糧細糧混合一起吃,這樣一來家裏到了過年確實寬裕了下來。
聽說部隊這邊過年的時候會分上一些福利,大概有五十斤米,還有五斤油票,十斤肉票,另外還有副食品或者其他東西什麽的,東西當然也不好往家裏寄,郵費都不知道有多少,不過票證倒是可以給家裏寄一些。
吃肉的時候她其實就挺不過意的,想到王桂花跟韓石頭這輩子估計也沒有這樣放開的吃過羊肉,可一大家子都沒分家,就算是寄了肉票迴去,也是一家子人一起吃,而且老人家疼孫子,不一定自己會吃多少。
更何況想到那兩個打心眼子裏麵就不善良的妯娌,趙曼心裏就更膈應了。
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孝敬老人,趙曼離開的時候,王桂花可是把壓箱底的白酒都送給她了呢。
再加上家裏細糧確實也寬裕了下來。
孩子們愛吃玉米饢,趙曼每個月都給他們打上幾十張饢,一是可以帶到學校裏麵當午飯吃,二是平常要是她沒有迴來,孩子們就著酸奶泡饢餅吃飯,省下來不少力氣,玉米饢裏麵添了大概40的玉米粉,這樣一來家裏的麵粉就省下來了不少,到昨天她數了數糧票,發現還有八十幾斤糧票,加上她剛拿到的獎勵,家裏的存糧就有一百多斤了。
韓景瑜過年還能分上一些呢!
牧區那邊趙曼現
在還沒有轉正,場長的待遇還沒有下來,但是冬季交公糧的時候牧區給市裏麵交了一份漂亮的作業,市裏麵給撥了一批豐厚的獎金,趙曼跟其他的牧民領的是一份獎金,也拿到了八十塊錢,外加三十斤的糧票跟十斤的肉票。
這些肉票她本來打算拿著過年的時候買點豬肉,灌些香腸,再弄點肥瘦相間的豬肉吃五花肉呢。
但是部隊那邊還有福利分,她想了想,勻出來一部分出來。
“這樣吧,我這裏可以拿的出來的,五十斤的糧票,五斤肉票,油票我不能給你,你也知道油咱們家吃的重,咱們自己吃的還要拿糧票去換,或者找農民買,另外家裏的布票也不夠,孩子們一直在長個,每人一年至少填1-2身衣裳吧,雖然我有收瑕疵布的渠道,但是也不能總指望人家。”
更重要的一條,老人一般穿衣服都買自織的土布,農村裏麵隻要是產棉花的村子都能找到土布,根本不用花票買。
這種布票可以拉來去供銷社扯細布做衣裳,最後落在了誰手裏就不用想,趙曼可不想自己省吃儉用的用瑕疵布,最後便宜了別人吧。
五十斤糧票,韓景瑜也嚇了一大跳:“你可別把咱們家的糧票都給了,我隻是說說到了過年表示一下,你給這麽多咱們自己家還夠吃嗎?”
不管家裏麵的事他是真的不清楚家裏的情況,這一切都是趙曼打理著,可要是為了顧及他的原因打腫臉充胖子給他做臉,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
他每個月都給家裏有寄錢呢。
趙曼笑笑:“可真不是故意這樣講,挖坑給你跳的,我想著咱們家裏分了羊肉,隔三差五的有肉吃,分了土豆做了幾十斤的土豆粉,分的玉米除了養小雞以外還磨了玉米粉給孩子們打了饢吃,另外咱們到了冬天有那麽多大白菜跟紅薯,粗的細的摻起來一起吃,糧票就省下來了不少。”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韓景瑜賺得多也是個甩手掌櫃,知道當家理財不容易,半大孩子吃窮老子,小的暫且不提,就這麽點點孩子還頂不了大娃一半的飯量,可正在長身體的兩個大孩子的飯量,已經儼然是成年人的飯量了。
以前他一個人的票經常不夠,還要靠戰
友救濟,自從趙曼上班以後他也不好意思找人家拿救濟了,沒有想到半年時間,她悄悄的存了這麽多。
她現在約等於沒有娘家,平常也隻跟家屬區的家屬們走動,沒有什麽人情往來也不需要貼補家裏的親戚們。
有親戚是有親戚幫襯的好,沒有親戚也有沒有親戚的好。
趙傳炯自己就是個孤兒,而唐家那邊的親戚也在運動中受到了衝擊,還有一部分早年出國了,現在都不在國內。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傳來人的聲音:“韓營長,有你的信。”
第74章
這麽冷的天郵差都很少來,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信件或者包裹單,如果是信件還好,如果是包裹單, 還要去唐城拿包裹。
“爸爸,有你的信。”外麵的二娃跑進來。
這孩子現在是什麽都喜歡問爸爸媽媽。
“你出去拿一下, 記得跟郵差叔叔說謝謝。”韓景瑜說。
“為啥不要大娃拿, 他就在門口。”二娃看了一眼外麵說道。
“可我現在隻看到了你, 誰叫你剛才在外麵不幫我拿進來的,有這個功夫跑進來還不如把信給我拿進來。”韓景瑜說。
“哼, 那是你的東西憑什麽要我幫你拿, 媽媽都說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娃蹭蹭蹭就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