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牧區還需要繼續進行改革,阿裏汗老人才不得不在這個年紀,還擔任了牧區工會主席這一職務。
可今天聽趙曼說道了奶片,讓牧民們信服的機會就擺在眼前。
不是說人家是漢人,從來沒有放過牧嗎,人家會的你們會嗎?
“這個奶片,大家都看到了吧,這種奶片的味道怎麽樣,你們嚐嚐再說。”趙曼說。
請來的都是各家各戶的婦女,也都是草原上一等一的手藝人,擠奶、釀造、加工
這些人手裏頭自然也有一些傳家的手藝,比如某家的媳婦做的奶茶香滑,哪家的媳婦釀出來的馬奶酒的味道夠勁道,哪家的媳婦做出來的奶酪又要比別人香,可不管是什麽手藝,也不是隻有你會。
當然,趙曼做的奶片,不管是漢人吃了,還是從小就習慣吃奶製品的哈族人吃了,都是讚不絕口,可哈族人的婦女們,沒人想到這種易保存,而且口感比奶酪更好的,竟然是她做出來的。
大家嚐過以後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現場一度亂糟糟的。
“
你們也跟奶子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了,我問問你們,誰能把奶子加工成這樣的東西,我就舉薦誰去當這個場長。”阿裏汗老人敲了敲煙袋,看著眾人。
大家都齊刷刷的看著阿裏汗老人的媳婦,就連她都搖搖頭,用哈族語言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句。
意思是這肯定是用漢族人的機器做出來的,她們可是聽說,大城市裏麵的機器,還能把鮮奶加工成粉末狀的東西呢。
“那你們就想錯了,這個東西不是用機器做出來的,而是咱們趙場長,專門做出來,獻給國家獻給政府的。”阿裏汗老爺爺繼續說。
然後,所有的婦女們都帶著複雜的眼神看著趙曼。
這個漢人,真的會加工奶片?
她們跟牧民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了,都不會加工,這個漢族小姑娘才喝過幾杯奶茶,就會加工這些東西了。
本來對趙曼的疑惑,又變成了好奇。
趙曼:“其實這個手藝也沒有什麽稀奇的,等下來我就教給你們。”
教給她們,教給更多的人,才能夠做出來標準化的東西。
趙曼迴去以後,用了量杯跟稱,稱出來精確了分量的輔料,最後做出來的奶片,應該是在濃稠度、甜度上都是統一標準,這樣才能做出來統一規格的奶片。
然後婦女們的眼神從複雜變成了不可思議。
趙場長不僅會做她們都不會的,還要把這個方子給她們?
這簡直是天大的不可能。
要知道在這裏,但凡有人擁有了一個獨門秘方,是決計舍不得給別人的。
但看到趙曼堅定的眼神,很快就變成了狂喜。
如果真的是這樣,在這裏的婦女們可就是得到了天大的好處了。
說幹就幹,趙曼擼起袖子來,從煮奶開始教她們,不知不覺時間過的很快,大家夥在捏奶片的時候,互相之間也聊了起來。
哈族人比較淳樸,好幾個婦女都表示出來自己的歉疚。
趙場長可真是草原上的努爾古麗,是一個很聰明也很大方的人。
她教會了婦女們做奶片,並允許她們迴家以後教給家裏的女兒跟媳婦們,這樣一來,等女兒長到出門的時候,就多了一門了不得的技能傍身,這一輩子吃穿就不用愁了。
這可是造福後人的
好事啊!
趙場長這樣的努爾古麗,怎麽會是無知的人嘴裏的那種靠關係上來的人呢,
她們也越發堅信阿裏汗的話,講趙場長壞話的那個大學生,是來分裂民族大團結的,是個壞人。
而趙場長,才是個大好人啊。
本不是出於要哈族人信服的目的,可趙曼在草原上著實是收獲了一幫“腦殘粉”。
婦女們迴到家把這事兒跟男人們說了,男人們也為之前消極抵觸感到愧疚。
等趙曼再一次來到草原,她感覺到這裏的牧民,似乎比之前更加熱情了呢。
——————
趙曼這一忙起來,經常晚飯都不著家。
孩子們就隻能在別人家吃飯了,然後家裏的孩子們呢,剛剛在孫來娣家裏吃了一頓懷疑人生的土豆以後,玩的力氣都沒有了。
二娃是覺得自己被腐化了:“哥,以前咱們在農村的時候,吃不飽飯的時候咱們想啥了?”他史無前例的想媽媽。
其實兩個孩子自己也會做飯,但孫來娣說孩子們做飯會糟踐糧食,糟踐柴火,就讓趙曼把孩子們送她家去吃飯。
大娃也都快要忘記農村生活了。
“二娃,咱們以後跟媽媽在一起,不要提以前,行嗎?”小夥子有模有樣的說道:“這也是咱爸爸跟咱們說過的。”
爸爸還說過,總有一天爺爺能平反,到時候哥倆就可以迴京市。
可是大娃不想迴京市,他喜歡新媽媽,喜歡新爸爸,也喜歡新區。
可他們也知道,新爸爸沒有養他們的義務,總有一天他們還是會走的,想到這裏心裏就酸酸澀澀的。
自從趙曼提議給新區群眾的副食本上一個月加兩斤奶,現在她就是新區的大恩人。
而大娃二娃呢,現在也是新區的小小明星,誰家的孩子去玩都會叫上這兩個。
“韓萬生,韓千生。”隔著牆,是隔壁家的三妮子站在對麵叫他兩了:“我聽說你們家隔壁又要搬來新鄰居,你們知道是誰嗎?”
二娃當時在拿著搖把壓水,嚇得搖把都快要掉下來:“知不知道搬進來的是個什麽人?”
三妮子算是整個家屬區最能吃的開的孩子,臉皮厚嘴巴甜,哪怕孫來娣不在家她都能在外麵找到食,她就是家屬區的一個傳話
筒。
聽到聲響,大娃也跑出來,一臉好奇。
三隻小豹子在旁邊打著滾兒跟大娃玩著呢,聽見三妮子那邊的動靜,停止打鬧也看著那邊。
三妮子聳聳肩:“我還以為你們知道呢,前天我就看見有人打開鑰匙開了門,還以為是姚紅兵他們家迴來了,結果不是,這兩天沒有聽見動靜嗎你們?”
二娃一個激靈,趕緊看向大娃,誰知道大娃淡定的說:“總歸是有人要搬來的,搬誰不一樣,反正不會有更差的鄰居了。”
這樣一想,好像也是,二娃低著頭繼續壓水。
三妮子沒有找到共同話題,於是又出了鬼點子:“等下咱們帶著小東西去田裏,抓田鼠吧,上次我吃過田有利烤田鼠,可好吃了。”
這個田有利是農場的孩子頭,七八歲的樣子個子卻很魁梧,在二娃他們來之前跟三妮子關係最好,但自從三妮子有了二娃這麽一個好鄰居,就再也不搭理田有利了,這兩個孩子的關係簡直是勢同水火,見麵就掐。
這裏的人都不管孩子,有時候孩子在外麵過夜也不管,要是走丟了就走丟了,現在誰家的孩子多的不跟養著小狗兒一樣。
可趙曼畢竟是從現代穿越過來的,對孩子的定義不一樣,尤其這三個孩子又不是自己的,萬一真搞丟了咋整,所以不讓孩子們晚上出去抓田鼠抓蛇烤來吃。
她是寧願盡可能的找機會給孩子們改善生活,也不要他們自給自足的去外頭瞎折騰。
二娃可不喜歡三妮子跟田有利一起玩。
“咱們不去,三妮子你晚上也別到處亂跑,我媽媽說外頭有壞人,專門抓小孩子的。”大娃拉了二娃一把,叫他也別去:“要是去的話,媽媽說一個禮拜不允許吃奶糖。”
這個一個星期不能吃奶糖的懲罰,對於小老二來說,簡直是人生最最大的威脅所在。
“可是那麽多人呢!”二娃狡辯說。
“不用管人多人少,就咱們家自己別去就好了,三妮子,你晚上也少出門。”
要是平常,二娃也不敢造次,可今天媽媽不在家,早上走的時候也沒有說啥時候會迴來,錯過今天,可就沒有下次啦。
三妮子衝二娃擠了擠眼睛,二娃朝她再看上幾眼,馬上就明
白意思了。
立了秋開始,日頭也越來越短,很快天就擦黑了,二娃瞅著一個機會,便偷偷的從家裏鑽了出來。
早就等在外麵的三妮子,一把就抓住他了。
“大娃真的不去?”天不怕地不怕的三妮子一把就抓
“他才不去,他是我媽的狗腿子,全世界第一聽話的孩子。”二娃哼哼唧唧的說道。
除了三妮子,還有幾個孩子,為首的就是那個叫田有利的孩子了,這田有利是農場那邊農工的孩子,打小就沒人管的主,才八九歲的孩子,已經在地裏曬成了黑色人種,一身精肉又黑瘦。
因為從來都叫不出來韓家的這幾個孩子,田有利還在別人麵前說三娃是個慫貨。
這兩孩子也是誰都不服誰的主。
見到二娃,田有利嘿嘿笑著:“喲,二娃你也肯出來啊。”
大娃文氣,二娃匪氣,這二娃從小哪都敢跑,小小年紀小腿上就兩條腱子肉,小腿有力氣,踹人跟跑步都是頂好頂好的,所以啊,這兩孩子就從沒有誰服氣過誰。
“二娃。”田有利開口說。
“二娃是你叫的嗎,叫我的大名韓千生。”兩個孩子測出來五行,又是缺火又是缺木的,原本起名叫韓千燊,因為字太生僻不好寫,作業本上麵便用了“生”這個字。
現在已經滿七周歲的二娃,也知道小名讓人叫出來不好了。
“那麽韓千生同學,你不是一直都不服我嗎?”
“廢話,你也不服我啊。”二娃這人嘴皮子可厲害,跟人吵起架也從沒有服過誰。
“我現在是跟你討論這個的時候嗎,咱兩要不要來一場比賽,看誰才是新區最厲害的孩子,你要是慫就直接說,承認我比你厲害,叫我一聲哥就行。”說起年紀來,還是田有利比較大,而且他從小就在這裏長大,比二娃熟悉多了,這孩子的算盤打的賊響。
二娃就最不喜歡叫人哥,無他,大娃就仗著比他早出生一會兒,說不定還是他在他娘肚子裏麵的時候一腳把他踹出去的,就整天老謀深算,扮演哥哥的角色,動不動還管他。
二愣子好勝心強,被人一激馬上就來了興致:“比啥你說,我可不慫。”
第57章
春秋季節是最多田鼠的時候, 一個是地裏麵剛剛播種,一個是剛剛有收成,這討人厭的田鼠就會跑來偷種子, 偷收成,要說農民啊, 最最恨的就是地裏麵的田鼠。
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抓田鼠就隻是單純的遊戲, 玩起來也經常是樂不可支。
農場的人最恨田鼠偷糧食, 所以也從不管這些孩子們在地裏撒歡。
從空氣中開始迴暖, 農場的孩子們就開始出去抓田鼠, 通常抓到了好多, 然後烤來吃,或者曬成老鼠幹。
這對於這個罕見能吃到肉的年代的人來說, 是不可多得的肉食, 有些家庭就靠著孩子們抓田鼠改善生活了, 特別是田有利家這種孩子多的人家。
關於田鼠到底能不能吃, 民間也時常有爭議,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嶺南地區甚至有“一隻鼠, 三隻雞”的說法,是說老鼠的營養價值極高,能頂三隻雞,當然這也沒有人真去考證過。
當然, 對於從現代穿越過來的趙曼來說,她是絕對不能容許孩子們撒歡去抓田鼠,也絕對不能忍受孩子們吃田鼠肉的。
可今天聽趙曼說道了奶片,讓牧民們信服的機會就擺在眼前。
不是說人家是漢人,從來沒有放過牧嗎,人家會的你們會嗎?
“這個奶片,大家都看到了吧,這種奶片的味道怎麽樣,你們嚐嚐再說。”趙曼說。
請來的都是各家各戶的婦女,也都是草原上一等一的手藝人,擠奶、釀造、加工
這些人手裏頭自然也有一些傳家的手藝,比如某家的媳婦做的奶茶香滑,哪家的媳婦釀出來的馬奶酒的味道夠勁道,哪家的媳婦做出來的奶酪又要比別人香,可不管是什麽手藝,也不是隻有你會。
當然,趙曼做的奶片,不管是漢人吃了,還是從小就習慣吃奶製品的哈族人吃了,都是讚不絕口,可哈族人的婦女們,沒人想到這種易保存,而且口感比奶酪更好的,竟然是她做出來的。
大家嚐過以後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現場一度亂糟糟的。
“
你們也跟奶子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了,我問問你們,誰能把奶子加工成這樣的東西,我就舉薦誰去當這個場長。”阿裏汗老人敲了敲煙袋,看著眾人。
大家都齊刷刷的看著阿裏汗老人的媳婦,就連她都搖搖頭,用哈族語言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句。
意思是這肯定是用漢族人的機器做出來的,她們可是聽說,大城市裏麵的機器,還能把鮮奶加工成粉末狀的東西呢。
“那你們就想錯了,這個東西不是用機器做出來的,而是咱們趙場長,專門做出來,獻給國家獻給政府的。”阿裏汗老爺爺繼續說。
然後,所有的婦女們都帶著複雜的眼神看著趙曼。
這個漢人,真的會加工奶片?
她們跟牧民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了,都不會加工,這個漢族小姑娘才喝過幾杯奶茶,就會加工這些東西了。
本來對趙曼的疑惑,又變成了好奇。
趙曼:“其實這個手藝也沒有什麽稀奇的,等下來我就教給你們。”
教給她們,教給更多的人,才能夠做出來標準化的東西。
趙曼迴去以後,用了量杯跟稱,稱出來精確了分量的輔料,最後做出來的奶片,應該是在濃稠度、甜度上都是統一標準,這樣才能做出來統一規格的奶片。
然後婦女們的眼神從複雜變成了不可思議。
趙場長不僅會做她們都不會的,還要把這個方子給她們?
這簡直是天大的不可能。
要知道在這裏,但凡有人擁有了一個獨門秘方,是決計舍不得給別人的。
但看到趙曼堅定的眼神,很快就變成了狂喜。
如果真的是這樣,在這裏的婦女們可就是得到了天大的好處了。
說幹就幹,趙曼擼起袖子來,從煮奶開始教她們,不知不覺時間過的很快,大家夥在捏奶片的時候,互相之間也聊了起來。
哈族人比較淳樸,好幾個婦女都表示出來自己的歉疚。
趙場長可真是草原上的努爾古麗,是一個很聰明也很大方的人。
她教會了婦女們做奶片,並允許她們迴家以後教給家裏的女兒跟媳婦們,這樣一來,等女兒長到出門的時候,就多了一門了不得的技能傍身,這一輩子吃穿就不用愁了。
這可是造福後人的
好事啊!
趙場長這樣的努爾古麗,怎麽會是無知的人嘴裏的那種靠關係上來的人呢,
她們也越發堅信阿裏汗的話,講趙場長壞話的那個大學生,是來分裂民族大團結的,是個壞人。
而趙場長,才是個大好人啊。
本不是出於要哈族人信服的目的,可趙曼在草原上著實是收獲了一幫“腦殘粉”。
婦女們迴到家把這事兒跟男人們說了,男人們也為之前消極抵觸感到愧疚。
等趙曼再一次來到草原,她感覺到這裏的牧民,似乎比之前更加熱情了呢。
——————
趙曼這一忙起來,經常晚飯都不著家。
孩子們就隻能在別人家吃飯了,然後家裏的孩子們呢,剛剛在孫來娣家裏吃了一頓懷疑人生的土豆以後,玩的力氣都沒有了。
二娃是覺得自己被腐化了:“哥,以前咱們在農村的時候,吃不飽飯的時候咱們想啥了?”他史無前例的想媽媽。
其實兩個孩子自己也會做飯,但孫來娣說孩子們做飯會糟踐糧食,糟踐柴火,就讓趙曼把孩子們送她家去吃飯。
大娃也都快要忘記農村生活了。
“二娃,咱們以後跟媽媽在一起,不要提以前,行嗎?”小夥子有模有樣的說道:“這也是咱爸爸跟咱們說過的。”
爸爸還說過,總有一天爺爺能平反,到時候哥倆就可以迴京市。
可是大娃不想迴京市,他喜歡新媽媽,喜歡新爸爸,也喜歡新區。
可他們也知道,新爸爸沒有養他們的義務,總有一天他們還是會走的,想到這裏心裏就酸酸澀澀的。
自從趙曼提議給新區群眾的副食本上一個月加兩斤奶,現在她就是新區的大恩人。
而大娃二娃呢,現在也是新區的小小明星,誰家的孩子去玩都會叫上這兩個。
“韓萬生,韓千生。”隔著牆,是隔壁家的三妮子站在對麵叫他兩了:“我聽說你們家隔壁又要搬來新鄰居,你們知道是誰嗎?”
二娃當時在拿著搖把壓水,嚇得搖把都快要掉下來:“知不知道搬進來的是個什麽人?”
三妮子算是整個家屬區最能吃的開的孩子,臉皮厚嘴巴甜,哪怕孫來娣不在家她都能在外麵找到食,她就是家屬區的一個傳話
筒。
聽到聲響,大娃也跑出來,一臉好奇。
三隻小豹子在旁邊打著滾兒跟大娃玩著呢,聽見三妮子那邊的動靜,停止打鬧也看著那邊。
三妮子聳聳肩:“我還以為你們知道呢,前天我就看見有人打開鑰匙開了門,還以為是姚紅兵他們家迴來了,結果不是,這兩天沒有聽見動靜嗎你們?”
二娃一個激靈,趕緊看向大娃,誰知道大娃淡定的說:“總歸是有人要搬來的,搬誰不一樣,反正不會有更差的鄰居了。”
這樣一想,好像也是,二娃低著頭繼續壓水。
三妮子沒有找到共同話題,於是又出了鬼點子:“等下咱們帶著小東西去田裏,抓田鼠吧,上次我吃過田有利烤田鼠,可好吃了。”
這個田有利是農場的孩子頭,七八歲的樣子個子卻很魁梧,在二娃他們來之前跟三妮子關係最好,但自從三妮子有了二娃這麽一個好鄰居,就再也不搭理田有利了,這兩個孩子的關係簡直是勢同水火,見麵就掐。
這裏的人都不管孩子,有時候孩子在外麵過夜也不管,要是走丟了就走丟了,現在誰家的孩子多的不跟養著小狗兒一樣。
可趙曼畢竟是從現代穿越過來的,對孩子的定義不一樣,尤其這三個孩子又不是自己的,萬一真搞丟了咋整,所以不讓孩子們晚上出去抓田鼠抓蛇烤來吃。
她是寧願盡可能的找機會給孩子們改善生活,也不要他們自給自足的去外頭瞎折騰。
二娃可不喜歡三妮子跟田有利一起玩。
“咱們不去,三妮子你晚上也別到處亂跑,我媽媽說外頭有壞人,專門抓小孩子的。”大娃拉了二娃一把,叫他也別去:“要是去的話,媽媽說一個禮拜不允許吃奶糖。”
這個一個星期不能吃奶糖的懲罰,對於小老二來說,簡直是人生最最大的威脅所在。
“可是那麽多人呢!”二娃狡辯說。
“不用管人多人少,就咱們家自己別去就好了,三妮子,你晚上也少出門。”
要是平常,二娃也不敢造次,可今天媽媽不在家,早上走的時候也沒有說啥時候會迴來,錯過今天,可就沒有下次啦。
三妮子衝二娃擠了擠眼睛,二娃朝她再看上幾眼,馬上就明
白意思了。
立了秋開始,日頭也越來越短,很快天就擦黑了,二娃瞅著一個機會,便偷偷的從家裏鑽了出來。
早就等在外麵的三妮子,一把就抓住他了。
“大娃真的不去?”天不怕地不怕的三妮子一把就抓
“他才不去,他是我媽的狗腿子,全世界第一聽話的孩子。”二娃哼哼唧唧的說道。
除了三妮子,還有幾個孩子,為首的就是那個叫田有利的孩子了,這田有利是農場那邊農工的孩子,打小就沒人管的主,才八九歲的孩子,已經在地裏曬成了黑色人種,一身精肉又黑瘦。
因為從來都叫不出來韓家的這幾個孩子,田有利還在別人麵前說三娃是個慫貨。
這兩孩子也是誰都不服誰的主。
見到二娃,田有利嘿嘿笑著:“喲,二娃你也肯出來啊。”
大娃文氣,二娃匪氣,這二娃從小哪都敢跑,小小年紀小腿上就兩條腱子肉,小腿有力氣,踹人跟跑步都是頂好頂好的,所以啊,這兩孩子就從沒有誰服氣過誰。
“二娃。”田有利開口說。
“二娃是你叫的嗎,叫我的大名韓千生。”兩個孩子測出來五行,又是缺火又是缺木的,原本起名叫韓千燊,因為字太生僻不好寫,作業本上麵便用了“生”這個字。
現在已經滿七周歲的二娃,也知道小名讓人叫出來不好了。
“那麽韓千生同學,你不是一直都不服我嗎?”
“廢話,你也不服我啊。”二娃這人嘴皮子可厲害,跟人吵起架也從沒有服過誰。
“我現在是跟你討論這個的時候嗎,咱兩要不要來一場比賽,看誰才是新區最厲害的孩子,你要是慫就直接說,承認我比你厲害,叫我一聲哥就行。”說起年紀來,還是田有利比較大,而且他從小就在這裏長大,比二娃熟悉多了,這孩子的算盤打的賊響。
二娃就最不喜歡叫人哥,無他,大娃就仗著比他早出生一會兒,說不定還是他在他娘肚子裏麵的時候一腳把他踹出去的,就整天老謀深算,扮演哥哥的角色,動不動還管他。
二愣子好勝心強,被人一激馬上就來了興致:“比啥你說,我可不慫。”
第57章
春秋季節是最多田鼠的時候, 一個是地裏麵剛剛播種,一個是剛剛有收成,這討人厭的田鼠就會跑來偷種子, 偷收成,要說農民啊, 最最恨的就是地裏麵的田鼠。
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抓田鼠就隻是單純的遊戲, 玩起來也經常是樂不可支。
農場的人最恨田鼠偷糧食, 所以也從不管這些孩子們在地裏撒歡。
從空氣中開始迴暖, 農場的孩子們就開始出去抓田鼠, 通常抓到了好多, 然後烤來吃,或者曬成老鼠幹。
這對於這個罕見能吃到肉的年代的人來說, 是不可多得的肉食, 有些家庭就靠著孩子們抓田鼠改善生活了, 特別是田有利家這種孩子多的人家。
關於田鼠到底能不能吃, 民間也時常有爭議,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嶺南地區甚至有“一隻鼠, 三隻雞”的說法,是說老鼠的營養價值極高,能頂三隻雞,當然這也沒有人真去考證過。
當然, 對於從現代穿越過來的趙曼來說,她是絕對不能容許孩子們撒歡去抓田鼠,也絕對不能忍受孩子們吃田鼠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