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生活沒有一丁點娛樂,東家長西家短的就成為農村娛樂生活的主旋律。
村裏很快就傳了風言風語,都說方秀麗不要臉,跟人耍對象耍到包穀地去了,都是當奶奶的人了,怎麽這麽猴急呢?
不過據說對方也沒有跟她好好處的意思,當天晚上在村委會賭咒發誓,說是方秀麗勾引的他,對方表示以後絕不會跟方秀麗來往,鞋底抹油跑迴縣城了。
這事兒不僅知青們在田間地頭上說,村裏人人都能說上一小段,最誇張的就是說那男人被抓到的時候當時褲子都拖了,說得繪聲繪色,有滋有味的。
至於半夜被野狗一路追,最後迴到縣城的時候褲子都快被扯掉的事情,旁人自然是不知道,要是知道還不一定能多熱鬧呢。
出了這事以後,村裏人看到方秀麗都沒個好臉,女人自然是看她一聲騷味怕她勾搭自家男人,正經點的人家都不會考慮把自家姑娘/親戚許配給蘇家的老二蘇建國。
現在方秀麗隻要一出門,就會被人打聽男人的事。
“哎呀方家嫂子,真不知道你有這個本事啊,聽說那男的是城裏人,什麽時候請喝喜酒啊?”
“人家還在耍對象呢,對了你那對象以前也沒有看見過,真是個城裏人啊,我男人說以前去縣城好像見過他的,有空帶村裏來給咱們悄悄唄。”
“說真的嬸子,你都找了城裏人了,以後是不是也不用來地裏上工了,二蛋的婚事也好解決了唄,想必二蛋也不會看上咱們鄉下姑娘了。”
旁邊的人自然是誇張版哄堂大笑。
這個時代農村也沒有別的娛樂形式,無非就是聊八卦,聊完這家婆娘又是那家漢子的,方秀麗出了這麽大的事情,當然一下子就成為桃花村娛樂版頭版頭條。
被人背後議論了還不夠,婆娘們還想當場看人的反應哩!
方秀麗聽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活都沒幹完哪有那麽多話說,是不是很閑啊,迴頭讓大隊長給你們多派點活唄。”
個別平日裏就跟方秀麗不對付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罵罵咧咧的說道:“哎呀嬸子現在可真是神氣了,還會使喚大隊長了,到底是快嫁到縣城的人,大嬸娘你說是不是?”
方秀麗冷哼一聲,衝著這群人揮了揮手裏的鐮刀,看見一群多嘴婆娘再也不敢言語,便轉身迴地裏幹活去了。
風言風語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漸漸讓人淡忘,蘇建國那邊的婚事不好說,蘇愛華那邊也出了點岔子。
原本蘇愛華跟人定了親,兩邊的婚事也說好好幾年,今年蘇愛華都十七了,那邊再提起來,女方這邊卻是死活不願意嫁,哭著喊著說要嫁人除非拉著她的屍體出去,蘇家連人家訂禮白麵五斤都吃到肚子裏了,這會兒卻要退婚,弄得吃相難看,蘇家一下子又上了桃花村娛樂版頭版頭條。
村裏麵也不知道是哪裏傳出來了風聲,原因是蘇愛華那未婚夫不知怎的,竟從京市被調動到了唐城新城的牧場裏麵放羊,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她就哇哇大哭起來。
想她蘇愛華在農村裏麵算是頂頂好的姿色,加上有個在城裏紡織廠上班的小姨,一向都是高人一等的姿態,今天陳美花帶著那種眼神看她,一準背地裏笑話死她了。
她的一顆芳心本來就係在方大江身上,那未婚夫多少年前就在外麵當兵,見都沒見過,怎麽都不會嫁給一個不熟悉的陌生人的,之前方秀麗勸她是說以後可以去京市,如今京市去不成了,她才不要嫁給韓景瑜去邊疆吃苦呢。
方秀麗簡直要被自家姑娘氣死:“唐城怎麽了,韓景瑜再不好也是祖國的兵,我去打聽了一下,他現在都當了十年兵,按照戰士服役十年的標準應該有四十四塊錢一個月,每年年節,都能分不少的好東西,你看他家老娘穿的的確良,那都是韓景瑜部隊裏麵發的布票給扯的,我聽說部隊裏還有食堂,要是隨軍就在食堂吃飯,夥食比咱們自己家好多了,一個月都能吃上兩頓肉。”
“你聽說你聽說,我倒是聽人講當兵的遲早要退伍,像韓景瑜那樣的為什麽不退伍,那是因為他會在草原上放一輩子的羊,或者鋤一輩子的地,戈壁攤上一點水都沒有,那些戰士就在戈壁上麵墾荒種地,種包穀種棉花的,隨軍的過去了便要給戰士們挑水,那種地方連個陰涼處都沒有,我才不要嫁到那裏吃苦,有布票發我看我都沒有命來穿,而且從唐城到這裏要坐上一天的火車,媽我要去了那麽遠的地方,這輩子可能就迴不來了。”說罷就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她可真不想嫁到唐城去放羊挑水摘棉花啊!
“放羊的兵怎麽了那也是兵。”
“誰愛嫁誰嫁去,反正我是不會離開這裏的,不行你自己嫁過去唄。”婚事是好多年前蘇老實跟韓石頭定下來的,那會兒兩個老人關係也都好,隻是等蘇愛華年齡大點就結婚,沒想到這當口韓景瑜調到唐城去了,蘇愛華現在就要死要活的非得退了婚不可。
方秀麗沉默了。
確實跟原先說親的時候講的不太一樣呢,原來說的是京市,便遠她們也能忍,好歹京市是天子腳下。
聽到唐城兩個字,趙曼的耳朵就豎了起來,這可是她的家鄉唐城啊,七十年代中期祖國跟美蘇關係還在僵持期,在進口商品高昂的情況下,國家在唐城附近規劃了一個係統的工業化、農業化的大城市輻射圈,從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往唐城調集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在八十年代初期已經初具規模,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唐城已經是能夠媲美紐約、倫敦、東京的國際化大都市。
當時方曼麗也是嫌棄唐城不好,把唐城的老房子給賣掉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
結果到了二十一世紀,那個城市的發展遠不如唐城,一套房子的價值還不如人唐城的一個收入,方曼麗謀算了一輩子,最後謀了個寂寞。
這個城市現在是其名不揚,但是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唐城率先發展了起來,而最早到唐城的土著們可是享福了,有些人因為來的早,買下來一塊地,然後就在唐城紮根下來了,等到若幹年過後,地價飆升,一些不顯山不露水的土豪們橫空而出,什麽開麵攤的老板擁有兩套房子啦,拉貨的貨車司機擁有八棟農民房啦。
當時趙曼對這些土著們富有很複雜的情緒,說是羨慕嫉妒恨也不為過。
沒有想到這樣的機會就擺在自己麵前,總之如果說能夠占盡先機,在唐城那種地方買上幾塊地,那以後不是能過上當年想都不敢想的躺贏生活嗎?
在書裏麵,這個男人可是改革開放第一代大咖,韓家四虎,不僅由他創造了一個時代,他收養的三個孩子,也都是頗有來曆,而在這個年代都不能公布身份的孩子們。
結束了十年運動以後,這些孩子也被自己的家庭認了迴去,至於收養這些孩子們的韓景瑜,也成為這些家庭的大恩人。
這在書中可以說是金手指一樣的設定,突然被滿心要當土著的趙曼想了起來。
韓景瑜就是書中的絕對男主,大佬一般的存在,不僅他是男主,她養活的那幾個大佬,現在還是小屁孩呢。
所以,大佬現在正在放羊?
赤雞!
超想圍觀大佬放羊啊啊啊!
要是能拍幾張大佬放羊圖,放將來等大佬火了,估計能賣大錢。
想到這裏趙曼激動的搓了搓小手。
第5章
不遠處的韓家,王桂花為兒子的事情也愁的不行。
韓景瑜是家裏的老大,十五歲就參軍,到現在個人問題還沒能解決。
剛開始家裏的老人們也不急,反正老家這邊也定好了親事,原本蘇家那個也沒說不能隨軍,但最近也不知道從哪裏刮來的一陣風,說老大去了唐城放羊。
然後蘇愛華就不顧死活的,非要退掉這個親事不可。
媒人剛走,委婉的表達了蘇愛華不願意去唐城放羊的意願,老太太就愁上了。
要說人才呢,家裏這幾個孩子,老大是最好的,才十五歲就高高個一米八幾,模樣生得又周正,身子板樣好,當年征兵辦一眼就瞧中了他,弄去京市給領導當勤務兵。
可惡的蘇家,當時說的千好萬好,就是看中可老大能夠當兵,還能去京市,真是日久見人心,老大調到唐城的消息傳出來以後,蘇家那邊退婚的信也馬上遞了出來,現蘇家一退婚,好好的孩子在村裏被人說的烏七八糟的。
王桂花氣的牙癢癢,還是好說好話的把媒人送走了。
“你也別幹著急,老大這不還沒三十呢。”韓石頭敲了敲煙杆子,眯著一隻眼睛超裏麵瞅了瞅:“再說你跟蘇家的也不對付,做親家沒得丟人,到時候三天兩頭的掐,孩子們臉上也不好看,並且,蘇家聽到老大調唐城來就認定不好,就要退婚,這樣的親咱們也不能認,總會有好姑娘上咱家來的。”
老頭子會看風水會看命,解放前還跟一個很厲害的陰陽學過,他說有,那就是一定有。
王桂花看著老頭:“真噠?”
韓老爺子神秘的點頭:“老大跟蘇家的其實八字不是那麽合,但當時我跟老實兄弟說好了,也不好退,既他們家主動提退了,咱們就樂見其成就好。”
“蘇家也是爛了心腸的,她配得上我兒子嗎,當年不是你跟老實大哥把婚事定了,我還真看不上蘇家那個丫頭了,聽說最近她跟滿倉家娃走的近,一心一意就要去城裏過日子,也是個不安分的小賤貨,跟她娘一個德行。”想到方秀麗傳出來的那點醃臢事兒,王桂花突然又不心疼這樁親事了。
況且還有方秀麗前幾日傳出來那種醜事,她蘇愛華以為自己真能許個什麽好人家不成?
有其母必有其子,這種醃臢老娘能生出什麽貨色出來?
王桂花定定神。
以前村裏人都羨慕她有個在外麵當兵的兒子,現大家都來打聽,問老大在外麵是不是犯了錯,被罰到唐城來的。
想到這裏王桂花就想哭,老大竟然是自己要求調過來的,這老大簡直是個鐵憨憨。
這段時間王桂花急的嘴上都要起火泡,做夢都想著兒子的事情。
“不然咱就去一趟唐城算了,到了那地方找部隊領導反映一下情況,事業是要幹,可是成家也重要啊,兩個弟弟都結婚生娃了,就他——”說到這裏韓老頭咳嗽了兩聲,他不是不急,但是急也沒用。
“不行就讓老大把那幾個孩子送進福利院,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孩子,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為了別人的孩子自己連家都不成,現在他都二十五了,再找個小姑娘肯定不合適,要找個二婚或者死了男人的,我也不甘心。”
韓老頭沉默著不說話,其實到不止是蘇愛華這邊有問題,老大自己壓根就沒有找媳婦的意願,若他誠心這樁婚事,就該自己迴來,讓老蘇家閨女看看他現在的人才相貌。
讓村裏的人看看他是不是放羊的,老大這是擔心那幾個孩子呢!
以前聽老大提過一嘴,就說這些孩子的爺奶都是對他有恩的人,這場運動影響了幾個孩子的爺奶,最近孩子們親媽死了,老大隻能申請去唐城,把孩子們也一並帶上,而跟部隊那邊說的是老家這邊妻子生的孩子,對村裏人講的是在部隊生的,所以兩相其實都不知情。
不過做人應該感恩啊,孩子的爺奶都是建國時期的功臣,如今受到了迫害,兒子就算晚結婚幾年,幫他們度過這個難關,也是應該的。
“這事你看能辦就辦,辦不了的也沒有辦法,老大自己有分寸,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先瞧著吧。”
“也隻能這樣了,明兒我找找媒人,讓她幫我問問隔壁大隊有沒有合適的。”
聽公婆說著,唐彩雲跟蔡秀敏交換了一個眼神。
聽說許了蘇家兩百塊的彩禮,蘇家都不幹。
花兩百塊錢給大伯哥找媳婦,這媳婦是鑲了金邊的不成?
雖說家家戶戶娶媳婦少不得彩禮,可她們進門的時候才六十六!
公婆果然是偏心的,現在兒媳婦還沒進門可好,等進了門,以後大伯哥的錢還能匯迴來不,不然她們就說這老太太就愛鹹吃蘿卜淡操心,兒子不娶媳婦就不娶唄,老二老三都有孩子,又不是絕了後。
農村出息不大,一年到頭能混個溫飽,到年底各家各戶按工分分錢,攤到人頭上,一人也就十幾二十塊,跟老大的津貼比起來,這些都是毛毛雨。
再說呢,大哥現在一個月寄迴家五十塊錢,糧票肉票布票的一年不知道有多少,大哥跟家裏交代這種東西都不要往外去說,想到大哥結婚以後,這寄迴來的錢可能少甚至沒有,唐彩雲的心裏就楞不是滋味,但要她開口跟老太太講別操心大伯哥的事情,她也說不出口哇。
王桂花雖然嘴上厲害,卻又是個好婆婆,從不磋磨媳婦,韓石頭小時候學過字讀過書,是個很明理的老人,這老大在部隊還有一份工資,寄迴來的吃喝夠家裏改善生活,這日子真沒啥不滿意的。
妯娌兩個點點頭,挪到屋外麵剝玉米,唐彩雲的手沒停,嘴裏也巴拉巴拉說個沒完:“要說咱公婆真是偏心,憑什麽都是兒媳婦,老大家的能花兩百,咱當時都是六十六。”
說著就來氣,手裏的玉米粒子跟下雨一樣往下掉,現在是農忙時候,收完玉米又要開始種春小麥,隊裏的事情多,家裏的孩子也鬧騰,但一切都有指望,想想再過一個月又是老爺子的生日,到時候老大又會從唐城那邊寄迴來肉票跟布票什麽的,總歸比村裏那些刨坑種地的要好多了。
但就本心來講,農村人都不願意出遠門,別說唐城是個沙漠和戈壁遍地的地方,就是天天能吃麵條,她也不願意去那麽遠的地方。
她性子直,有一說一,但是家裏是公婆當家,有些話她可不敢當麵跟公婆說。
蔡秀敏的性子比較含蓄,鬼心眼子多,這會兒已經盤算上了,大哥出去當兵十年,每月都給父母匯錢,家裏的用度,娶媳婦,這些錢都是從這裏麵出的。
先不說大哥手裏頭的,就是老頭老太太手裏存的錢,估摸著都有上千,想想這個,她就不願意得罪兩位老人,再說娶妻生子天經地義,到了年紀分家也是理所當然,她也沒有道理去跟老人說不讓大伯哥結婚啊。
不過要二嫂既然要出頭,她不如在旁邊看個熱鬧,畢竟兩百塊的彩禮,那可不是小數目!
“二嫂,其實我也不太好說,雖然大哥賺錢多,但是沒分家之前,這錢就是公中的,當時娶媳婦的時候跟我說一視同仁,我們家才隻要了六十六,不然我姐出嫁,男方都給了八十八呢。”
還有一點她不會說,新源縣這一代的彩禮是根據男方的條件來給,男方的條件越好,彩禮就能越少一些,韓家的三兄弟個個都是大高個,家裏的父母雙全又能幫上忙,別說六十六,五十塊也有不少姑娘想嫁進來。
當然韓景瑜能出這麽多是因為情況特殊不是——人家有出息,又要隨軍。
見弟媳婦也深以為然,唐紅英覺得自己算是找到了戰略合作對象,微微把頭靠近了蔡秀敏一點,壓低了聲音說道:“其實大哥在唐城那邊有三個孩子的事情,是我說出去的,這話你可千萬別跟人講,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你說是不是?”
“啥,二嫂,這事是你傳出去的啊,讓爸媽知道了——”
“他們不會知道,這事兒我就告訴你一個人,你可不能說出去啊。”唐彩雲露出一個“你看我聰明吧”的眼神,一張黑黝黝的大臉在夜色下看著格外的詭異。
蔡秀敏不由得打了個哆嗦,二嫂也太狠了吧!
雖說她也有點要占大伯哥便宜的意思,但是好歹是一家人,那大伯哥在唐城放羊的事情,八成也是這個二嫂給亂說的了,她就說奇怪了大伯哥在外麵的事情,怎麽在村裏傳的有模有樣的,如果說有人在村裏傳謠言,也就說的過去了。
這事兒要是讓男人們知道,還不得鬧翻天。
這二嫂也真是蠢。
這些,趙曼都聽到了,未來的男主現在因為被人造謠,退了親事呢!
就在韓家二老愁的不行的時候,外麵傳來了女孩子秀氣的聲音:“這是韓家嬸子的家嗎?”
村裏很快就傳了風言風語,都說方秀麗不要臉,跟人耍對象耍到包穀地去了,都是當奶奶的人了,怎麽這麽猴急呢?
不過據說對方也沒有跟她好好處的意思,當天晚上在村委會賭咒發誓,說是方秀麗勾引的他,對方表示以後絕不會跟方秀麗來往,鞋底抹油跑迴縣城了。
這事兒不僅知青們在田間地頭上說,村裏人人都能說上一小段,最誇張的就是說那男人被抓到的時候當時褲子都拖了,說得繪聲繪色,有滋有味的。
至於半夜被野狗一路追,最後迴到縣城的時候褲子都快被扯掉的事情,旁人自然是不知道,要是知道還不一定能多熱鬧呢。
出了這事以後,村裏人看到方秀麗都沒個好臉,女人自然是看她一聲騷味怕她勾搭自家男人,正經點的人家都不會考慮把自家姑娘/親戚許配給蘇家的老二蘇建國。
現在方秀麗隻要一出門,就會被人打聽男人的事。
“哎呀方家嫂子,真不知道你有這個本事啊,聽說那男的是城裏人,什麽時候請喝喜酒啊?”
“人家還在耍對象呢,對了你那對象以前也沒有看見過,真是個城裏人啊,我男人說以前去縣城好像見過他的,有空帶村裏來給咱們悄悄唄。”
“說真的嬸子,你都找了城裏人了,以後是不是也不用來地裏上工了,二蛋的婚事也好解決了唄,想必二蛋也不會看上咱們鄉下姑娘了。”
旁邊的人自然是誇張版哄堂大笑。
這個時代農村也沒有別的娛樂形式,無非就是聊八卦,聊完這家婆娘又是那家漢子的,方秀麗出了這麽大的事情,當然一下子就成為桃花村娛樂版頭版頭條。
被人背後議論了還不夠,婆娘們還想當場看人的反應哩!
方秀麗聽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活都沒幹完哪有那麽多話說,是不是很閑啊,迴頭讓大隊長給你們多派點活唄。”
個別平日裏就跟方秀麗不對付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罵罵咧咧的說道:“哎呀嬸子現在可真是神氣了,還會使喚大隊長了,到底是快嫁到縣城的人,大嬸娘你說是不是?”
方秀麗冷哼一聲,衝著這群人揮了揮手裏的鐮刀,看見一群多嘴婆娘再也不敢言語,便轉身迴地裏幹活去了。
風言風語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漸漸讓人淡忘,蘇建國那邊的婚事不好說,蘇愛華那邊也出了點岔子。
原本蘇愛華跟人定了親,兩邊的婚事也說好好幾年,今年蘇愛華都十七了,那邊再提起來,女方這邊卻是死活不願意嫁,哭著喊著說要嫁人除非拉著她的屍體出去,蘇家連人家訂禮白麵五斤都吃到肚子裏了,這會兒卻要退婚,弄得吃相難看,蘇家一下子又上了桃花村娛樂版頭版頭條。
村裏麵也不知道是哪裏傳出來了風聲,原因是蘇愛華那未婚夫不知怎的,竟從京市被調動到了唐城新城的牧場裏麵放羊,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她就哇哇大哭起來。
想她蘇愛華在農村裏麵算是頂頂好的姿色,加上有個在城裏紡織廠上班的小姨,一向都是高人一等的姿態,今天陳美花帶著那種眼神看她,一準背地裏笑話死她了。
她的一顆芳心本來就係在方大江身上,那未婚夫多少年前就在外麵當兵,見都沒見過,怎麽都不會嫁給一個不熟悉的陌生人的,之前方秀麗勸她是說以後可以去京市,如今京市去不成了,她才不要嫁給韓景瑜去邊疆吃苦呢。
方秀麗簡直要被自家姑娘氣死:“唐城怎麽了,韓景瑜再不好也是祖國的兵,我去打聽了一下,他現在都當了十年兵,按照戰士服役十年的標準應該有四十四塊錢一個月,每年年節,都能分不少的好東西,你看他家老娘穿的的確良,那都是韓景瑜部隊裏麵發的布票給扯的,我聽說部隊裏還有食堂,要是隨軍就在食堂吃飯,夥食比咱們自己家好多了,一個月都能吃上兩頓肉。”
“你聽說你聽說,我倒是聽人講當兵的遲早要退伍,像韓景瑜那樣的為什麽不退伍,那是因為他會在草原上放一輩子的羊,或者鋤一輩子的地,戈壁攤上一點水都沒有,那些戰士就在戈壁上麵墾荒種地,種包穀種棉花的,隨軍的過去了便要給戰士們挑水,那種地方連個陰涼處都沒有,我才不要嫁到那裏吃苦,有布票發我看我都沒有命來穿,而且從唐城到這裏要坐上一天的火車,媽我要去了那麽遠的地方,這輩子可能就迴不來了。”說罷就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她可真不想嫁到唐城去放羊挑水摘棉花啊!
“放羊的兵怎麽了那也是兵。”
“誰愛嫁誰嫁去,反正我是不會離開這裏的,不行你自己嫁過去唄。”婚事是好多年前蘇老實跟韓石頭定下來的,那會兒兩個老人關係也都好,隻是等蘇愛華年齡大點就結婚,沒想到這當口韓景瑜調到唐城去了,蘇愛華現在就要死要活的非得退了婚不可。
方秀麗沉默了。
確實跟原先說親的時候講的不太一樣呢,原來說的是京市,便遠她們也能忍,好歹京市是天子腳下。
聽到唐城兩個字,趙曼的耳朵就豎了起來,這可是她的家鄉唐城啊,七十年代中期祖國跟美蘇關係還在僵持期,在進口商品高昂的情況下,國家在唐城附近規劃了一個係統的工業化、農業化的大城市輻射圈,從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往唐城調集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在八十年代初期已經初具規模,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唐城已經是能夠媲美紐約、倫敦、東京的國際化大都市。
當時方曼麗也是嫌棄唐城不好,把唐城的老房子給賣掉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
結果到了二十一世紀,那個城市的發展遠不如唐城,一套房子的價值還不如人唐城的一個收入,方曼麗謀算了一輩子,最後謀了個寂寞。
這個城市現在是其名不揚,但是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唐城率先發展了起來,而最早到唐城的土著們可是享福了,有些人因為來的早,買下來一塊地,然後就在唐城紮根下來了,等到若幹年過後,地價飆升,一些不顯山不露水的土豪們橫空而出,什麽開麵攤的老板擁有兩套房子啦,拉貨的貨車司機擁有八棟農民房啦。
當時趙曼對這些土著們富有很複雜的情緒,說是羨慕嫉妒恨也不為過。
沒有想到這樣的機會就擺在自己麵前,總之如果說能夠占盡先機,在唐城那種地方買上幾塊地,那以後不是能過上當年想都不敢想的躺贏生活嗎?
在書裏麵,這個男人可是改革開放第一代大咖,韓家四虎,不僅由他創造了一個時代,他收養的三個孩子,也都是頗有來曆,而在這個年代都不能公布身份的孩子們。
結束了十年運動以後,這些孩子也被自己的家庭認了迴去,至於收養這些孩子們的韓景瑜,也成為這些家庭的大恩人。
這在書中可以說是金手指一樣的設定,突然被滿心要當土著的趙曼想了起來。
韓景瑜就是書中的絕對男主,大佬一般的存在,不僅他是男主,她養活的那幾個大佬,現在還是小屁孩呢。
所以,大佬現在正在放羊?
赤雞!
超想圍觀大佬放羊啊啊啊!
要是能拍幾張大佬放羊圖,放將來等大佬火了,估計能賣大錢。
想到這裏趙曼激動的搓了搓小手。
第5章
不遠處的韓家,王桂花為兒子的事情也愁的不行。
韓景瑜是家裏的老大,十五歲就參軍,到現在個人問題還沒能解決。
剛開始家裏的老人們也不急,反正老家這邊也定好了親事,原本蘇家那個也沒說不能隨軍,但最近也不知道從哪裏刮來的一陣風,說老大去了唐城放羊。
然後蘇愛華就不顧死活的,非要退掉這個親事不可。
媒人剛走,委婉的表達了蘇愛華不願意去唐城放羊的意願,老太太就愁上了。
要說人才呢,家裏這幾個孩子,老大是最好的,才十五歲就高高個一米八幾,模樣生得又周正,身子板樣好,當年征兵辦一眼就瞧中了他,弄去京市給領導當勤務兵。
可惡的蘇家,當時說的千好萬好,就是看中可老大能夠當兵,還能去京市,真是日久見人心,老大調到唐城的消息傳出來以後,蘇家那邊退婚的信也馬上遞了出來,現蘇家一退婚,好好的孩子在村裏被人說的烏七八糟的。
王桂花氣的牙癢癢,還是好說好話的把媒人送走了。
“你也別幹著急,老大這不還沒三十呢。”韓石頭敲了敲煙杆子,眯著一隻眼睛超裏麵瞅了瞅:“再說你跟蘇家的也不對付,做親家沒得丟人,到時候三天兩頭的掐,孩子們臉上也不好看,並且,蘇家聽到老大調唐城來就認定不好,就要退婚,這樣的親咱們也不能認,總會有好姑娘上咱家來的。”
老頭子會看風水會看命,解放前還跟一個很厲害的陰陽學過,他說有,那就是一定有。
王桂花看著老頭:“真噠?”
韓老爺子神秘的點頭:“老大跟蘇家的其實八字不是那麽合,但當時我跟老實兄弟說好了,也不好退,既他們家主動提退了,咱們就樂見其成就好。”
“蘇家也是爛了心腸的,她配得上我兒子嗎,當年不是你跟老實大哥把婚事定了,我還真看不上蘇家那個丫頭了,聽說最近她跟滿倉家娃走的近,一心一意就要去城裏過日子,也是個不安分的小賤貨,跟她娘一個德行。”想到方秀麗傳出來的那點醃臢事兒,王桂花突然又不心疼這樁親事了。
況且還有方秀麗前幾日傳出來那種醜事,她蘇愛華以為自己真能許個什麽好人家不成?
有其母必有其子,這種醃臢老娘能生出什麽貨色出來?
王桂花定定神。
以前村裏人都羨慕她有個在外麵當兵的兒子,現大家都來打聽,問老大在外麵是不是犯了錯,被罰到唐城來的。
想到這裏王桂花就想哭,老大竟然是自己要求調過來的,這老大簡直是個鐵憨憨。
這段時間王桂花急的嘴上都要起火泡,做夢都想著兒子的事情。
“不然咱就去一趟唐城算了,到了那地方找部隊領導反映一下情況,事業是要幹,可是成家也重要啊,兩個弟弟都結婚生娃了,就他——”說到這裏韓老頭咳嗽了兩聲,他不是不急,但是急也沒用。
“不行就讓老大把那幾個孩子送進福利院,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孩子,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為了別人的孩子自己連家都不成,現在他都二十五了,再找個小姑娘肯定不合適,要找個二婚或者死了男人的,我也不甘心。”
韓老頭沉默著不說話,其實到不止是蘇愛華這邊有問題,老大自己壓根就沒有找媳婦的意願,若他誠心這樁婚事,就該自己迴來,讓老蘇家閨女看看他現在的人才相貌。
讓村裏的人看看他是不是放羊的,老大這是擔心那幾個孩子呢!
以前聽老大提過一嘴,就說這些孩子的爺奶都是對他有恩的人,這場運動影響了幾個孩子的爺奶,最近孩子們親媽死了,老大隻能申請去唐城,把孩子們也一並帶上,而跟部隊那邊說的是老家這邊妻子生的孩子,對村裏人講的是在部隊生的,所以兩相其實都不知情。
不過做人應該感恩啊,孩子的爺奶都是建國時期的功臣,如今受到了迫害,兒子就算晚結婚幾年,幫他們度過這個難關,也是應該的。
“這事你看能辦就辦,辦不了的也沒有辦法,老大自己有分寸,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先瞧著吧。”
“也隻能這樣了,明兒我找找媒人,讓她幫我問問隔壁大隊有沒有合適的。”
聽公婆說著,唐彩雲跟蔡秀敏交換了一個眼神。
聽說許了蘇家兩百塊的彩禮,蘇家都不幹。
花兩百塊錢給大伯哥找媳婦,這媳婦是鑲了金邊的不成?
雖說家家戶戶娶媳婦少不得彩禮,可她們進門的時候才六十六!
公婆果然是偏心的,現在兒媳婦還沒進門可好,等進了門,以後大伯哥的錢還能匯迴來不,不然她們就說這老太太就愛鹹吃蘿卜淡操心,兒子不娶媳婦就不娶唄,老二老三都有孩子,又不是絕了後。
農村出息不大,一年到頭能混個溫飽,到年底各家各戶按工分分錢,攤到人頭上,一人也就十幾二十塊,跟老大的津貼比起來,這些都是毛毛雨。
再說呢,大哥現在一個月寄迴家五十塊錢,糧票肉票布票的一年不知道有多少,大哥跟家裏交代這種東西都不要往外去說,想到大哥結婚以後,這寄迴來的錢可能少甚至沒有,唐彩雲的心裏就楞不是滋味,但要她開口跟老太太講別操心大伯哥的事情,她也說不出口哇。
王桂花雖然嘴上厲害,卻又是個好婆婆,從不磋磨媳婦,韓石頭小時候學過字讀過書,是個很明理的老人,這老大在部隊還有一份工資,寄迴來的吃喝夠家裏改善生活,這日子真沒啥不滿意的。
妯娌兩個點點頭,挪到屋外麵剝玉米,唐彩雲的手沒停,嘴裏也巴拉巴拉說個沒完:“要說咱公婆真是偏心,憑什麽都是兒媳婦,老大家的能花兩百,咱當時都是六十六。”
說著就來氣,手裏的玉米粒子跟下雨一樣往下掉,現在是農忙時候,收完玉米又要開始種春小麥,隊裏的事情多,家裏的孩子也鬧騰,但一切都有指望,想想再過一個月又是老爺子的生日,到時候老大又會從唐城那邊寄迴來肉票跟布票什麽的,總歸比村裏那些刨坑種地的要好多了。
但就本心來講,農村人都不願意出遠門,別說唐城是個沙漠和戈壁遍地的地方,就是天天能吃麵條,她也不願意去那麽遠的地方。
她性子直,有一說一,但是家裏是公婆當家,有些話她可不敢當麵跟公婆說。
蔡秀敏的性子比較含蓄,鬼心眼子多,這會兒已經盤算上了,大哥出去當兵十年,每月都給父母匯錢,家裏的用度,娶媳婦,這些錢都是從這裏麵出的。
先不說大哥手裏頭的,就是老頭老太太手裏存的錢,估摸著都有上千,想想這個,她就不願意得罪兩位老人,再說娶妻生子天經地義,到了年紀分家也是理所當然,她也沒有道理去跟老人說不讓大伯哥結婚啊。
不過要二嫂既然要出頭,她不如在旁邊看個熱鬧,畢竟兩百塊的彩禮,那可不是小數目!
“二嫂,其實我也不太好說,雖然大哥賺錢多,但是沒分家之前,這錢就是公中的,當時娶媳婦的時候跟我說一視同仁,我們家才隻要了六十六,不然我姐出嫁,男方都給了八十八呢。”
還有一點她不會說,新源縣這一代的彩禮是根據男方的條件來給,男方的條件越好,彩禮就能越少一些,韓家的三兄弟個個都是大高個,家裏的父母雙全又能幫上忙,別說六十六,五十塊也有不少姑娘想嫁進來。
當然韓景瑜能出這麽多是因為情況特殊不是——人家有出息,又要隨軍。
見弟媳婦也深以為然,唐紅英覺得自己算是找到了戰略合作對象,微微把頭靠近了蔡秀敏一點,壓低了聲音說道:“其實大哥在唐城那邊有三個孩子的事情,是我說出去的,這話你可千萬別跟人講,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你說是不是?”
“啥,二嫂,這事是你傳出去的啊,讓爸媽知道了——”
“他們不會知道,這事兒我就告訴你一個人,你可不能說出去啊。”唐彩雲露出一個“你看我聰明吧”的眼神,一張黑黝黝的大臉在夜色下看著格外的詭異。
蔡秀敏不由得打了個哆嗦,二嫂也太狠了吧!
雖說她也有點要占大伯哥便宜的意思,但是好歹是一家人,那大伯哥在唐城放羊的事情,八成也是這個二嫂給亂說的了,她就說奇怪了大伯哥在外麵的事情,怎麽在村裏傳的有模有樣的,如果說有人在村裏傳謠言,也就說的過去了。
這事兒要是讓男人們知道,還不得鬧翻天。
這二嫂也真是蠢。
這些,趙曼都聽到了,未來的男主現在因為被人造謠,退了親事呢!
就在韓家二老愁的不行的時候,外麵傳來了女孩子秀氣的聲音:“這是韓家嬸子的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