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這裏大年三十兒這天主要以兩頓飯為主, 白天中午一頓大餐,除夕夜裏一頓白麵餃子。
尤其三十兒白天這頓飯,在當地人的心裏,一定要有炸貨!
一方麵, 油炸的東西在大夥兒心裏根深蒂固的味道最好;另一方麵, 油鍋嘩嘩的開著, 也象征著來年一年紅紅火火。
所以隻要稍微有點條件的人家, 肯定會提前想法子攢上二、三斤豆油, 好好炸一鍋年貨。
豬肉丸子就不用說了, 吃著最香, 大人孩子沒一個不愛, 炸好一盤端上桌, 眨眼就能一個不剩;
放了胡蘿卜的麵丸子鬆鬆軟軟, 細品品,麵香裏夾著胡蘿卜和蔥花的清香, 也非常不錯;
掛了麵糊的肉段一出鍋就是一片金光,趁著熱乎吃一口, 外皮酥脆, 內裏軟嫩,可以像肉丸一樣當做一盤菜直接上桌,也能加點蔥薑、醬油和糖醋汁稍微溜一下,就成了孩子們最愛的溜肉段,年三十兒吃上這一口,後麵能想一年!
炸成金黃的土豆塊,倒進用白糖加水熬出來的糖漿鍋裏,快速而均勻的翻一圈,讓每一塊土豆都能被甜甜的糖漿包裹, 做好了用筷子夾一塊,拉起的糖絲直到人舉著筷子、站在凳子上也沒斷!
這是香甜可口的拔絲土豆,當地人叫掛漿土豆,是年三十兒公認的最佳甜點,孩子們哪怕吃的肚子溜圓,下桌了也一定要把這一大盤子掛漿土豆都包圓了才甘心!
此外還有炸花生米、炸幹魚、炸麵片,物資匱乏的歲月裏,一切普通的食材在油炸這種奢侈的烹飪方法加持下,都變得不再普通,成為所有人心裏最期待的濃濃年味。
中午十二點,蘇衛陽在院子裏放了一掛鞭炮,老蘇家這頓團圓飯也正式開始。
這頓飯是蘇大伯家這麽多年來吃過最豐盛的團圓飯,原先十幾道菜擠擠挨挨放在桌子上,連擺飯碗的地方都沒有了,沒辦法隻好把外屋地的小木桌也拿上炕,兩桌拚在了一起。
人都上桌後,在蘇奶奶一左一右兩邊各留出一個空位置,分別擺著一副碗筷和一個空酒盅,這是蘇爺爺和蘇爸爸的位置。
過年了,按照這邊的說法,今天一家人一定要團團圓圓的吃頓飯,誰也不能落下。
蘇慧蘭往那兩個空酒盅裏倒滿了燙好的老白幹,然後是蘇大伯,想了想,也給大伯娘倒了一盅,大伯娘沒有拒絕。
等她倒好了酒,由蘇奶奶第一個夾菜分別放到代表蘇爺爺和蘇爸爸的空碗裏,然後蘇大伯、大伯娘以及小輩們也一一照做,等所有人都夾過菜後,才由蘇奶奶正式宣布開飯。
因為這個環節難免會想起去世的人,大夥兒心裏是有些難受的,但是今天過年,不能悲傷難過,所以蘇奶奶很快收起眼中的傷感,樂樂嗬嗬道:“快吃、快吃,這大好的日子,這麽多好菜,都多吃點啊!”
“……俺來先嚐嚐這肉丸子,嗯,真香,還軟乎,好吃!”
蘇慧蘭也張羅著給大夥兒夾菜:“大伯、大伯娘,你們嚐嚐這個熏雞和排骨,這是我做的,你們看看夠不夠味兒!”
“大哥,這是醬肘子,燒開後我拿小火醬了有小半天了……還有二哥,你最喜歡的豬蹄,看看爛不爛?”
蘇大伯和蘇衛東都說好吃,大伯娘沒吱聲,隻是輕輕點了下頭,而且把蘇慧蘭給她夾的幾塊肉都最先吃完了。
隻有蘇衛陽拿著筷子,呆呆的瞅著眼前這長長的一大桌,平時動筷子最快的人這半天了還沒吃一口菜,就在那兒叨叨咕咕:“唉呀媽呀,這趕上過去的皇帝了,俺都不知道先吃啥了!”
蘇奶奶就樂:“瞧你這沒出息的樣兒!想吃啥就吃啥唄,反正今天管夠!”
然後蘇衛陽就“嗷”的一聲,抓起碗裏的大豬蹄就開始大口大口啃了起來,那個狼吞虎咽的樣子把蘇大伯都給氣樂了,數落他道:“你瞅瞅你,多大的人了,咋還像個小孩似的!你磕不磕磣!”
蘇衛陽還振振有詞:“沒事,磕磣也就磕磣這一會兒,咱也不是天天過年!”
蘇慧蘭和蘇衛東看著他耍寶,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屋外陸續響起了熱鬧的鞭炮聲,屋裏也是陣陣笑聲不斷。
蘇衛陽埋頭苦吃還不忘給大夥兒逗趣,蘇衛東怕他嗆著,隻能無奈又好笑的勸他慢點,蘇奶奶在一旁看著孫子、孫女說說笑笑,自己也笑的很開心。
蘇大伯和大伯娘雖然全程安靜,但是兩人之間的氣氛不再那麽冰冷,尤其是當蘇大伯趁著高興勁兒連喝了三盅酒後,大伯娘一句話沒說給他盛了碗白米飯,那一瞬間,蘇慧蘭清清楚楚的看到大伯眼中一閃而過的淚光。
彼時,窗外的陽光正好照進屋裏,鋪一地暖暖的金黃。
蘇慧蘭夾起一個圓溜溜的肉丸子輕輕放在了身邊屬於爸爸的碗裏,心裏默默念了一句:爸爸,新年快樂!
吃完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年三十的下午是一段相對最清閑的時間,大人們或休息、或慢悠悠的準備晚上的餃子餡,孩子們則永遠精力旺盛的在村子裏瘋跑玩鬧,不把中午吃到肚子裏的好吃的都撲騰個精光決不罷休。
蘇慧蘭幫奶奶和大伯娘簡單收拾了碗筷,就先迴了趟自己家,把柴火棚裏的飛飛放出來溜達溜達。
飛飛就是那隻小狐狸,這個名字是蘇慧蘭給它取的。小家夥如今的傷已經養的差不多了,就是現在外麵太冷,蘇慧蘭怕它迴去後沒法順利找到食物,就決定等天暖和一些再把它放迴去。
飛飛平時隻認蘇慧蘭和蘇奶奶,像蘇衛陽,即便是拿著它最愛吃的肉條,飛飛也不肯讓他靠近自己半步,兇的不得了,蘇衛陽每次都隻能眼巴巴的瞅著。
等到了家,蘇慧蘭一邊叫著飛飛的名字,一邊掀開蒙著木籠子的草簾,卻突然發現籠子裏竟然是空的!
蘇慧蘭一下就懵了,好半天反應過來,連忙先查看木籠子,發現固定籠子門的鐵絲是因為蠻力推拉籠門而被掙斷的,籠子裏也沒什麽掙紮的痕跡,十有八九是飛飛自己撞開籠門跑了出去!
她立刻就鬆了口氣,知道不是被什麽人□□進來偷走的就好!
正當她準備起身出去找找時,忽然察覺到有什麽東西正扒拉她的褲腳!
她連忙轉身,一眼就看見正蹲坐在她身後、一身皮毛棕紅發亮的小狐狸!
“飛飛!”
小家夥好像是特意在等著她,一見她迴身就馬上走過來,主動蹭著她的褲腿。
看飛飛還在這裏,蘇慧蘭總算放了心,便蹲下來想給它仔細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受傷。
結果飛飛卻不像平時那樣乖乖讓她看,隻是把腦袋往她手心裏拱了拱,就突然朝著柴火棚外跑了出去!
“飛飛!你去哪兒?”
蘇慧蘭連忙追了上去,飛飛在前麵跑了一小段距離就停下,然後迴頭望著她,可等蘇慧蘭快跑到它跟前時,它又立刻抬腳往前跑去。
就這麽走走停停,一直到大門口,當飛飛再次停下來、用黑黝黝的眼睛望著她的時候,蘇慧蘭忽然就有些明白了。
“飛飛,你是準備走了嗎?”
小狐狸不會說話,隻是蹲坐在那裏朝著她輕輕叫了兩聲。
蘇慧蘭有些失落,可是想了想飛飛本來就不屬於這裏,大山森林裏才是它的家,尤其現在過年期間,村子裏爆竹聲轟鳴,孩子們吵鬧,可能都讓飛飛感到不適,自己要是硬把它留下來,也許反而對它不好。
這麽一想,她就有些釋然了,走過去輕輕撫摸著飛飛毛茸茸的小腦袋,輕聲道:“你不要這樣走,現在外麵有很多小孩子,讓我用筐子把你送出去吧!”
小狐狸就像是能聽懂一樣,乖乖坐在那裏,等著她把背筐拿來,然後動作靈巧的跳了進去。
蘇慧蘭直接把飛飛送到了當初撿到它的村東那條小河邊。
把它放出來後,她最後一次從空間裏拿出肉條,想讓它吃飽了肚子再迴去。
飛飛很乖,一口一口把她喂的肉都吃了幹淨,然後再次用它的小腦袋往蘇慧蘭的手心裏拱了拱,就一步三迴頭的朝著河對岸那片白樺林裏走去。
直到看著那一片美麗的棕紅色小身影消失在林子盡頭,厚厚的白雪地上隻留下一排小小的梅花腳印,蘇慧蘭才收迴自己的目光。
抬起頭,天上的太陽距離西邊連綿的大山好像就隻剩了一個巴掌的距離,而等它再次從東方升起時,便又是嶄新的一年。
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人類所有的喜怒哀樂在它麵前好像都那樣微不足道,團圓如此,分別也如此。
夕陽漸漸把白雪地和白樺林都染成一片金紅,使這原本寥落單調的景色平添幾分壯美,蘇慧蘭看了好一會兒,才拎起背筐慢慢走迴村裏。
迴到大伯家,蘇大伯正和大伯娘在外屋地裏準備餃子餡,一個和麵、一個剁餡,雖然沒怎麽說話,但是眼看著氣氛和諧融洽,蘇奶奶便在屋裏陪著兩個孫子,沒忍心出去打擾。
蘇慧蘭迴來,別人沒看出來,但是大哥蘇衛東還是敏銳的察覺出妹妹的情緒有一點低落,便悄悄問了句,知道是妹妹的小狐狸走了,他就推了推一旁正在翻小人書的弟弟。
“陽子,你前兩天不是說要把妹子托你做的木箱今天拿出來,給妹子一個驚喜嗎?”
蘇衛陽一聽,連忙“哎呀”一聲,拍了下腦門,一骨碌從炕上翻下地:“哥你不說,俺都差點忘了!老妹兒你等會兒啊,那木箱俺放俺媽那屋了,俺這就去拿!”
等蘇衛陽再迴來的時候,懷裏就抱著個約莫兩尺長,一尺半寬的小木箱!
這小木箱用本地盛產的黃菠蘿木打成,色澤溫潤明亮,紋理清晰大方,摸上去質地細膩柔和,讓人愛不釋手。
最重要的是,蘇慧蘭發現這木箱的頂部和四周還被它二哥刻上了許多美麗的圖案。
有枝繁葉茂的樹叢,展翅飛翔的鳳鳥,傲然盛放的花兒,頂部中間甚至還有一隻漂亮的小狐狸!
雖然看得出二哥的手法還很生澀稚嫩,但是也完整的表達了這幾種景物的特征和神韻,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想刻畫的景致。
尤其是那隻小狐狸,蘇慧蘭摸著它那尖尖的立耳,蓬鬆翹起的大尾巴,還有臉上那仿佛是乖巧中帶著淘氣的神態,簡直跟飛飛一模一樣!
蘇慧蘭越看、越喜歡,忍不住跟二哥連連道謝。
蘇奶奶看孫女這麽喜歡,也挺高興,直誇蘇衛陽這箱子打得好!
倒是把蘇衛陽鬧了個大紅臉,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撓著腦袋道:“其實主要還是俺哥給俺打樣打的好,要不然俺也刻不出來!”
說著跑到他哥那兒,把蘇衛東枕頭下的一個練習本子拿出來,一頁頁翻開讓蘇慧蘭和蘇奶奶看!
“奶、老妹兒,你們看,這都是俺哥平時畫的,是不是老好看了!”
祖孫倆隻見這本練習本子背麵被蘇衛東用鉛筆畫了各式各樣的小畫,其中大部分是照著小人書臨摹的,畫的極好,幾乎跟原圖沒什麽區別。
還有少部分應該是他自己試著畫出來的,效果明顯不如臨摹作品那麽完美,但也能看出靈氣逼人!
蘇慧蘭不是專業的品鑒人員,卻不妨礙她認定大哥在畫畫方麵的天賦!
要知道,大哥可是從來沒有接觸過任何這方麵的教導,甚至之前因為缺少工具,連練習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在她迴來的這短短兩個月時間,他能有這樣的成績,這不算天賦,啥能算呢!
她很為蘇衛東感到高興,一合上練習本,就馬上道:“大哥,你的畫真的很好,等過完年我就去趟縣裏看看能不能買到繪畫這方麵的專業書籍給你!”
接著又對蘇衛東道:“還有二哥,我覺得你在木雕這方麵也很有潛力,到時候我會一並幫你看看!”
雖說有大哥的畫稿打樣,但是蘇慧蘭覺得雕刻比畫畫更複雜一點,尤其大哥沒見過飛飛,二哥卻還能把它刻的這樣活靈活現,必然也是有天賦的。
不過兩兄弟卻都搖頭,蘇衛東道:“妹子,不用了,這不過是俺倆平時閑著沒事解悶玩的,沒必要特意為了這個花錢,不值當!”
蘇慧蘭卻不幹:“不行!既然你們有這樣的天賦,那就絕對不能埋沒!你們放心,要是縣裏買不到,我就托人在濱河買,總之一定不能讓你們這麽好的資質浪費,這事就聽我的!”
其實她更想給兩個哥哥請專業的老師傅,好好的學習一下,可是無論哪方麵這個想法都極難實現,所以她也隻能退而求其次想著先買些書試試!
蘇奶奶這時也幫忙勸兩個孫子:“東子、陽子,聽你們妹妹的!奶雖然不懂這些,可俺明白,有的人那是打從下生就得老天爺賞飯,咱雖然不指著這個吃飯,但咱也不能辜負了老天爺這份心思!有辦法的話,咱就好好學學,技多不壓身嘛!”
於是在祖孫倆的統一陣線下,兄弟倆的反駁完全無效,不過看著明顯高興了不少的蘇慧蘭,蘇衛東還是很高興的,也就不再堅持。
到了晚上,一家人包好餃子,蘇大伯親自在院子裏放了一掛鞭炮。
這掛鞭炮在當地是有講究的,這除夕夜的鞭炮代表了“迎神”,所以一定要放的順順當當,炮仗從頭炸到尾,中間不能出現啞炮或者停頓,否則就會被視為一種不吉,表示你家的“迎神”不順利,來年要有坎坷。
所以家家放這掛鞭炮前都要提前一天放在熱炕上,趕趕濕氣,確保放炮的時候順當。
當然這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管用,這個時候就顯出了二踢腳的作用,這種炮聲音響亮,而且還是雙響,所以就被人們理所當然的當做是驅晦氣、招福運的好東西。
所謂“二踢腳、二踢腳,所有倒黴都趕跑”,就是這個道理!
一家人聚在院子裏看著蘇大伯點燃了一掛電光炮,一陣劈裏啪啦夾著明亮閃光,炮仗從頭放到尾,順順當當,代表了“神明”被順利迎進家,也預示著新的一年全家人能萬事順意。
等迴屋吃餃子的時候,蘇慧蘭看見大伯娘已經換上了她給買的新衣裳,三色格子呢絨中山裝,微微敞開的領口裏露出一截米黃色的圓領毛衣,在燈光映襯下,臉龐依然秀美。
除夕夜的餃子裏要放硬幣、糖塊,吃到硬幣代表新的一年發財,吃到糖塊代表日子甜甜蜜蜜,都是有福氣的好兆頭。
今年一家人就屬蘇慧蘭吃到的“福氣”餃子最多!
她看看擺在自己麵前那標記明顯的一盤餃子,再看看對麵的大伯娘,心裏暖暖的!
吃完了餃子,全家人坐在炕上一起守歲。
蘇大伯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紅包,遞給蘇慧蘭,滿臉慈愛道:“蘭蘭,拿著,大伯給你的壓歲錢!”
蘇慧蘭失笑:“大伯,我不能要,我都上班工作的人了,還拿啥壓歲錢啊!”
尤其三十兒白天這頓飯,在當地人的心裏,一定要有炸貨!
一方麵, 油炸的東西在大夥兒心裏根深蒂固的味道最好;另一方麵, 油鍋嘩嘩的開著, 也象征著來年一年紅紅火火。
所以隻要稍微有點條件的人家, 肯定會提前想法子攢上二、三斤豆油, 好好炸一鍋年貨。
豬肉丸子就不用說了, 吃著最香, 大人孩子沒一個不愛, 炸好一盤端上桌, 眨眼就能一個不剩;
放了胡蘿卜的麵丸子鬆鬆軟軟, 細品品,麵香裏夾著胡蘿卜和蔥花的清香, 也非常不錯;
掛了麵糊的肉段一出鍋就是一片金光,趁著熱乎吃一口, 外皮酥脆, 內裏軟嫩,可以像肉丸一樣當做一盤菜直接上桌,也能加點蔥薑、醬油和糖醋汁稍微溜一下,就成了孩子們最愛的溜肉段,年三十兒吃上這一口,後麵能想一年!
炸成金黃的土豆塊,倒進用白糖加水熬出來的糖漿鍋裏,快速而均勻的翻一圈,讓每一塊土豆都能被甜甜的糖漿包裹, 做好了用筷子夾一塊,拉起的糖絲直到人舉著筷子、站在凳子上也沒斷!
這是香甜可口的拔絲土豆,當地人叫掛漿土豆,是年三十兒公認的最佳甜點,孩子們哪怕吃的肚子溜圓,下桌了也一定要把這一大盤子掛漿土豆都包圓了才甘心!
此外還有炸花生米、炸幹魚、炸麵片,物資匱乏的歲月裏,一切普通的食材在油炸這種奢侈的烹飪方法加持下,都變得不再普通,成為所有人心裏最期待的濃濃年味。
中午十二點,蘇衛陽在院子裏放了一掛鞭炮,老蘇家這頓團圓飯也正式開始。
這頓飯是蘇大伯家這麽多年來吃過最豐盛的團圓飯,原先十幾道菜擠擠挨挨放在桌子上,連擺飯碗的地方都沒有了,沒辦法隻好把外屋地的小木桌也拿上炕,兩桌拚在了一起。
人都上桌後,在蘇奶奶一左一右兩邊各留出一個空位置,分別擺著一副碗筷和一個空酒盅,這是蘇爺爺和蘇爸爸的位置。
過年了,按照這邊的說法,今天一家人一定要團團圓圓的吃頓飯,誰也不能落下。
蘇慧蘭往那兩個空酒盅裏倒滿了燙好的老白幹,然後是蘇大伯,想了想,也給大伯娘倒了一盅,大伯娘沒有拒絕。
等她倒好了酒,由蘇奶奶第一個夾菜分別放到代表蘇爺爺和蘇爸爸的空碗裏,然後蘇大伯、大伯娘以及小輩們也一一照做,等所有人都夾過菜後,才由蘇奶奶正式宣布開飯。
因為這個環節難免會想起去世的人,大夥兒心裏是有些難受的,但是今天過年,不能悲傷難過,所以蘇奶奶很快收起眼中的傷感,樂樂嗬嗬道:“快吃、快吃,這大好的日子,這麽多好菜,都多吃點啊!”
“……俺來先嚐嚐這肉丸子,嗯,真香,還軟乎,好吃!”
蘇慧蘭也張羅著給大夥兒夾菜:“大伯、大伯娘,你們嚐嚐這個熏雞和排骨,這是我做的,你們看看夠不夠味兒!”
“大哥,這是醬肘子,燒開後我拿小火醬了有小半天了……還有二哥,你最喜歡的豬蹄,看看爛不爛?”
蘇大伯和蘇衛東都說好吃,大伯娘沒吱聲,隻是輕輕點了下頭,而且把蘇慧蘭給她夾的幾塊肉都最先吃完了。
隻有蘇衛陽拿著筷子,呆呆的瞅著眼前這長長的一大桌,平時動筷子最快的人這半天了還沒吃一口菜,就在那兒叨叨咕咕:“唉呀媽呀,這趕上過去的皇帝了,俺都不知道先吃啥了!”
蘇奶奶就樂:“瞧你這沒出息的樣兒!想吃啥就吃啥唄,反正今天管夠!”
然後蘇衛陽就“嗷”的一聲,抓起碗裏的大豬蹄就開始大口大口啃了起來,那個狼吞虎咽的樣子把蘇大伯都給氣樂了,數落他道:“你瞅瞅你,多大的人了,咋還像個小孩似的!你磕不磕磣!”
蘇衛陽還振振有詞:“沒事,磕磣也就磕磣這一會兒,咱也不是天天過年!”
蘇慧蘭和蘇衛東看著他耍寶,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屋外陸續響起了熱鬧的鞭炮聲,屋裏也是陣陣笑聲不斷。
蘇衛陽埋頭苦吃還不忘給大夥兒逗趣,蘇衛東怕他嗆著,隻能無奈又好笑的勸他慢點,蘇奶奶在一旁看著孫子、孫女說說笑笑,自己也笑的很開心。
蘇大伯和大伯娘雖然全程安靜,但是兩人之間的氣氛不再那麽冰冷,尤其是當蘇大伯趁著高興勁兒連喝了三盅酒後,大伯娘一句話沒說給他盛了碗白米飯,那一瞬間,蘇慧蘭清清楚楚的看到大伯眼中一閃而過的淚光。
彼時,窗外的陽光正好照進屋裏,鋪一地暖暖的金黃。
蘇慧蘭夾起一個圓溜溜的肉丸子輕輕放在了身邊屬於爸爸的碗裏,心裏默默念了一句:爸爸,新年快樂!
吃完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年三十的下午是一段相對最清閑的時間,大人們或休息、或慢悠悠的準備晚上的餃子餡,孩子們則永遠精力旺盛的在村子裏瘋跑玩鬧,不把中午吃到肚子裏的好吃的都撲騰個精光決不罷休。
蘇慧蘭幫奶奶和大伯娘簡單收拾了碗筷,就先迴了趟自己家,把柴火棚裏的飛飛放出來溜達溜達。
飛飛就是那隻小狐狸,這個名字是蘇慧蘭給它取的。小家夥如今的傷已經養的差不多了,就是現在外麵太冷,蘇慧蘭怕它迴去後沒法順利找到食物,就決定等天暖和一些再把它放迴去。
飛飛平時隻認蘇慧蘭和蘇奶奶,像蘇衛陽,即便是拿著它最愛吃的肉條,飛飛也不肯讓他靠近自己半步,兇的不得了,蘇衛陽每次都隻能眼巴巴的瞅著。
等到了家,蘇慧蘭一邊叫著飛飛的名字,一邊掀開蒙著木籠子的草簾,卻突然發現籠子裏竟然是空的!
蘇慧蘭一下就懵了,好半天反應過來,連忙先查看木籠子,發現固定籠子門的鐵絲是因為蠻力推拉籠門而被掙斷的,籠子裏也沒什麽掙紮的痕跡,十有八九是飛飛自己撞開籠門跑了出去!
她立刻就鬆了口氣,知道不是被什麽人□□進來偷走的就好!
正當她準備起身出去找找時,忽然察覺到有什麽東西正扒拉她的褲腳!
她連忙轉身,一眼就看見正蹲坐在她身後、一身皮毛棕紅發亮的小狐狸!
“飛飛!”
小家夥好像是特意在等著她,一見她迴身就馬上走過來,主動蹭著她的褲腿。
看飛飛還在這裏,蘇慧蘭總算放了心,便蹲下來想給它仔細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受傷。
結果飛飛卻不像平時那樣乖乖讓她看,隻是把腦袋往她手心裏拱了拱,就突然朝著柴火棚外跑了出去!
“飛飛!你去哪兒?”
蘇慧蘭連忙追了上去,飛飛在前麵跑了一小段距離就停下,然後迴頭望著她,可等蘇慧蘭快跑到它跟前時,它又立刻抬腳往前跑去。
就這麽走走停停,一直到大門口,當飛飛再次停下來、用黑黝黝的眼睛望著她的時候,蘇慧蘭忽然就有些明白了。
“飛飛,你是準備走了嗎?”
小狐狸不會說話,隻是蹲坐在那裏朝著她輕輕叫了兩聲。
蘇慧蘭有些失落,可是想了想飛飛本來就不屬於這裏,大山森林裏才是它的家,尤其現在過年期間,村子裏爆竹聲轟鳴,孩子們吵鬧,可能都讓飛飛感到不適,自己要是硬把它留下來,也許反而對它不好。
這麽一想,她就有些釋然了,走過去輕輕撫摸著飛飛毛茸茸的小腦袋,輕聲道:“你不要這樣走,現在外麵有很多小孩子,讓我用筐子把你送出去吧!”
小狐狸就像是能聽懂一樣,乖乖坐在那裏,等著她把背筐拿來,然後動作靈巧的跳了進去。
蘇慧蘭直接把飛飛送到了當初撿到它的村東那條小河邊。
把它放出來後,她最後一次從空間裏拿出肉條,想讓它吃飽了肚子再迴去。
飛飛很乖,一口一口把她喂的肉都吃了幹淨,然後再次用它的小腦袋往蘇慧蘭的手心裏拱了拱,就一步三迴頭的朝著河對岸那片白樺林裏走去。
直到看著那一片美麗的棕紅色小身影消失在林子盡頭,厚厚的白雪地上隻留下一排小小的梅花腳印,蘇慧蘭才收迴自己的目光。
抬起頭,天上的太陽距離西邊連綿的大山好像就隻剩了一個巴掌的距離,而等它再次從東方升起時,便又是嶄新的一年。
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人類所有的喜怒哀樂在它麵前好像都那樣微不足道,團圓如此,分別也如此。
夕陽漸漸把白雪地和白樺林都染成一片金紅,使這原本寥落單調的景色平添幾分壯美,蘇慧蘭看了好一會兒,才拎起背筐慢慢走迴村裏。
迴到大伯家,蘇大伯正和大伯娘在外屋地裏準備餃子餡,一個和麵、一個剁餡,雖然沒怎麽說話,但是眼看著氣氛和諧融洽,蘇奶奶便在屋裏陪著兩個孫子,沒忍心出去打擾。
蘇慧蘭迴來,別人沒看出來,但是大哥蘇衛東還是敏銳的察覺出妹妹的情緒有一點低落,便悄悄問了句,知道是妹妹的小狐狸走了,他就推了推一旁正在翻小人書的弟弟。
“陽子,你前兩天不是說要把妹子托你做的木箱今天拿出來,給妹子一個驚喜嗎?”
蘇衛陽一聽,連忙“哎呀”一聲,拍了下腦門,一骨碌從炕上翻下地:“哥你不說,俺都差點忘了!老妹兒你等會兒啊,那木箱俺放俺媽那屋了,俺這就去拿!”
等蘇衛陽再迴來的時候,懷裏就抱著個約莫兩尺長,一尺半寬的小木箱!
這小木箱用本地盛產的黃菠蘿木打成,色澤溫潤明亮,紋理清晰大方,摸上去質地細膩柔和,讓人愛不釋手。
最重要的是,蘇慧蘭發現這木箱的頂部和四周還被它二哥刻上了許多美麗的圖案。
有枝繁葉茂的樹叢,展翅飛翔的鳳鳥,傲然盛放的花兒,頂部中間甚至還有一隻漂亮的小狐狸!
雖然看得出二哥的手法還很生澀稚嫩,但是也完整的表達了這幾種景物的特征和神韻,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想刻畫的景致。
尤其是那隻小狐狸,蘇慧蘭摸著它那尖尖的立耳,蓬鬆翹起的大尾巴,還有臉上那仿佛是乖巧中帶著淘氣的神態,簡直跟飛飛一模一樣!
蘇慧蘭越看、越喜歡,忍不住跟二哥連連道謝。
蘇奶奶看孫女這麽喜歡,也挺高興,直誇蘇衛陽這箱子打得好!
倒是把蘇衛陽鬧了個大紅臉,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撓著腦袋道:“其實主要還是俺哥給俺打樣打的好,要不然俺也刻不出來!”
說著跑到他哥那兒,把蘇衛東枕頭下的一個練習本子拿出來,一頁頁翻開讓蘇慧蘭和蘇奶奶看!
“奶、老妹兒,你們看,這都是俺哥平時畫的,是不是老好看了!”
祖孫倆隻見這本練習本子背麵被蘇衛東用鉛筆畫了各式各樣的小畫,其中大部分是照著小人書臨摹的,畫的極好,幾乎跟原圖沒什麽區別。
還有少部分應該是他自己試著畫出來的,效果明顯不如臨摹作品那麽完美,但也能看出靈氣逼人!
蘇慧蘭不是專業的品鑒人員,卻不妨礙她認定大哥在畫畫方麵的天賦!
要知道,大哥可是從來沒有接觸過任何這方麵的教導,甚至之前因為缺少工具,連練習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在她迴來的這短短兩個月時間,他能有這樣的成績,這不算天賦,啥能算呢!
她很為蘇衛東感到高興,一合上練習本,就馬上道:“大哥,你的畫真的很好,等過完年我就去趟縣裏看看能不能買到繪畫這方麵的專業書籍給你!”
接著又對蘇衛東道:“還有二哥,我覺得你在木雕這方麵也很有潛力,到時候我會一並幫你看看!”
雖說有大哥的畫稿打樣,但是蘇慧蘭覺得雕刻比畫畫更複雜一點,尤其大哥沒見過飛飛,二哥卻還能把它刻的這樣活靈活現,必然也是有天賦的。
不過兩兄弟卻都搖頭,蘇衛東道:“妹子,不用了,這不過是俺倆平時閑著沒事解悶玩的,沒必要特意為了這個花錢,不值當!”
蘇慧蘭卻不幹:“不行!既然你們有這樣的天賦,那就絕對不能埋沒!你們放心,要是縣裏買不到,我就托人在濱河買,總之一定不能讓你們這麽好的資質浪費,這事就聽我的!”
其實她更想給兩個哥哥請專業的老師傅,好好的學習一下,可是無論哪方麵這個想法都極難實現,所以她也隻能退而求其次想著先買些書試試!
蘇奶奶這時也幫忙勸兩個孫子:“東子、陽子,聽你們妹妹的!奶雖然不懂這些,可俺明白,有的人那是打從下生就得老天爺賞飯,咱雖然不指著這個吃飯,但咱也不能辜負了老天爺這份心思!有辦法的話,咱就好好學學,技多不壓身嘛!”
於是在祖孫倆的統一陣線下,兄弟倆的反駁完全無效,不過看著明顯高興了不少的蘇慧蘭,蘇衛東還是很高興的,也就不再堅持。
到了晚上,一家人包好餃子,蘇大伯親自在院子裏放了一掛鞭炮。
這掛鞭炮在當地是有講究的,這除夕夜的鞭炮代表了“迎神”,所以一定要放的順順當當,炮仗從頭炸到尾,中間不能出現啞炮或者停頓,否則就會被視為一種不吉,表示你家的“迎神”不順利,來年要有坎坷。
所以家家放這掛鞭炮前都要提前一天放在熱炕上,趕趕濕氣,確保放炮的時候順當。
當然這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管用,這個時候就顯出了二踢腳的作用,這種炮聲音響亮,而且還是雙響,所以就被人們理所當然的當做是驅晦氣、招福運的好東西。
所謂“二踢腳、二踢腳,所有倒黴都趕跑”,就是這個道理!
一家人聚在院子裏看著蘇大伯點燃了一掛電光炮,一陣劈裏啪啦夾著明亮閃光,炮仗從頭放到尾,順順當當,代表了“神明”被順利迎進家,也預示著新的一年全家人能萬事順意。
等迴屋吃餃子的時候,蘇慧蘭看見大伯娘已經換上了她給買的新衣裳,三色格子呢絨中山裝,微微敞開的領口裏露出一截米黃色的圓領毛衣,在燈光映襯下,臉龐依然秀美。
除夕夜的餃子裏要放硬幣、糖塊,吃到硬幣代表新的一年發財,吃到糖塊代表日子甜甜蜜蜜,都是有福氣的好兆頭。
今年一家人就屬蘇慧蘭吃到的“福氣”餃子最多!
她看看擺在自己麵前那標記明顯的一盤餃子,再看看對麵的大伯娘,心裏暖暖的!
吃完了餃子,全家人坐在炕上一起守歲。
蘇大伯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紅包,遞給蘇慧蘭,滿臉慈愛道:“蘭蘭,拿著,大伯給你的壓歲錢!”
蘇慧蘭失笑:“大伯,我不能要,我都上班工作的人了,還拿啥壓歲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