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大軍宛若洪流沿著官道急行奔馳,旌旗抖動,戰馬嘶鳴,彰顯著一股強烈的肅殺之氣。

    在距離淮河地界五十裏處,大軍突然停下歇息了。

    兵卒陸陸續續牽著戰馬前去河畔飲水果腹,馬可以疲乏人卻不能困頓。

    領軍者,正是霍去病。

    一路上幾乎沒說幾句話,二十歲的年紀,說是青年,也是少年。

    堅毅的精神氣有著和他年齡極為不相符存在,縱身下馬,一手攥著韁繩:“密切注意朱粲大軍,若有異動,即刻稟報。”

    “得令!”

    傳令官抱拳應聲,扭身而去。

    “陛下旨意,天亮之前,要將朱粲首級取下……”

    麥孟才神色擔憂的湊上來:“將軍,大軍如此急行,人困馬乏,若是開戰,與我軍不利。”

    “突襲。”

    這是霍去病慣用的戰法,站在半坡之上,居高臨下遠遠眺望:“五萬騎兵,稍稍歇息後,朝著朱粲大營發起奔襲,展開迂迴穿插,將其十萬大軍衝散,而後分而屠之!”

    “……”

    聞言,麥孟才、沈光兩人下意識對視一眼,倒吸冷氣。

    或許正因為霍去病這股精氣神的原因,那兩萬多驍果軍自和三萬精良鐵騎混編後,全軍上下都透露著一股戾氣。

    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帶著一股衝殺的勁頭,似乎隻要主將一聲令下,所有人拎刀上馬蹈鋒飲血。

    朦朧的夜色披上來了,朱粲大軍前來探哨的斥候逐一被殺。

    這會兒霍去病等人從此處俯瞰遠處的朱粲大營,隱隱約約,燈影綽綽。

    稀鬆的樹蔭下,每個士兵躺在地麵上,喝了冷水,吃了幹糧,身體的倦意也開始襲來。

    霍去病沒有催,反而一人站在山頭,瞭望著遠處,沉思著什麽。

    無論副將還是侍衛,均未上前打擾。

    千裏奔襲,迂迴穿插,大漢時期的霍去病靠的就是這一戰法,得以封狼居胥,得以名貫千古。

    一個時辰,不快不慢。

    積在草叢上的露水越來越多,五萬大軍漸漸陷入昏睡時,霍去病從山頭上下來了。

    “全軍上馬!突襲……”

    戰爭的將令下達,霍去病率先躍馬而上,陰冷的微風拂麵,讓他略有混沌的腦袋一下清醒。

    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五萬大軍幾乎稍頃功夫,便全部坐在馬背上了。

    腳掌蹬緊了馬鐙,大腿夾緊了馬背,右手攥緊了韁繩。

    “駕——”

    pia地一下鞭繩淩空炸響,霍去病一馬當先,如離弦之箭那般披著黑夜衝了出去。

    漸漸地,馬蹄聲越來越多,咚咚咚踏擊著地麵,地動山搖的既視感蔓延而來,潮水奔湧一樣殺向朱粲大營。

    五十裏路,於軍事戰爭而言,說長不長,說遠不遠的距離,卻能恰好避開敵軍眼哨。

    …………

    早在兩個時辰前,朱粲已經率領萬餘精銳,跟隨李秀寧、屈突通前往淮安渡口。

    而此時的朱粲大營,卻依然還有十萬兵馬。

    奔騰的戰馬,昂首嘶鳴,七尺長的斬馬刀劃破黑夜,泛著光殺來了。

    “敵襲!敵襲……”

    轅門望樓上,城門吏抻著腦袋向遠處稍稍一看,忽地一激靈,大聲嘶吼起來。

    開戰的牛角號不知從何處吹響,一頂頂營帳嘩啦一聲被掀開,無數身著鎧甲手持刀槍的兵卒奔湧而出。

    這一切,他們似乎早就做好了準備。

    然而,當看清黑夜中迎麵而來的霍去病大軍時,全都傻眼了。

    這群人……根本不能用人去形容。

    野獸!

    更準確。

    “殺!”

    滔天的喊殺聲鋪天蓋地蔓延而下,五萬鐵騎一百人為一排,浩浩蕩蕩,狂奔的戰馬拚了命的衝向大營。

    亂了!

    全亂了!

    朱粲大軍雖然早有準備,但作戰力和軍紀簡直堪稱垃圾。

    人未到,一枚枚箭矢淩空射來,瞬間便擊翻了大營望樓下一批朱粲兵卒。

    營寨中,朦朧火光下,可以清楚的看見霍去病近了轅門,一把收起弓弩,單手攥著斬馬刀,劈砍過來。

    一名士兵的半截身子當場橫飛,沒等呆滯的兵卒迴過神,無數兵馬的鐵蹄徹底踏破了軍營大門。

    咚咚咚——

    分不清都是哪隻軍隊,戰鼓擂的震天響,迎合著眼前金戈鐵馬的畫麵,別有一番滋味。

    十萬大軍囤積在營寨中,大大限製了作戰的優勢,倒是五萬鐵騎形如尖刀一般,直接穿插,稍縱間,先鋒軍已經到了大營的另一頭。

    “嗷吼……”

    麾下的騎兵似乎找到了征戰匈奴時候的快感,刀刀見血,馬蹄踏著屍體,仰天狂歡。

    衝出營寨後,霍去病笑了,勒緊韁繩拽著戰馬脖頸,一個轉身,劍指身後:“兵分兩路,左右穿插,定要將賊軍全殲於此。”

    “得令!”

    傳令官興奮的像個孩子,一襲戰甲不知何時被血染紅了,在火把照射下,咧著一嘴大白牙四處傳告軍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皇室遺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極生兩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極生兩儀並收藏大隋:皇室遺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