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鳳心顏義正言辭的訓斥,布冥臉上一陣陣紅白交替。打從出生之日算起,他何曾被人如此相待過。是以,既覺著羞愧難當,又有些憤憤不平,卻全無還口之理。畢竟,這女子所言非虛。著實是自己太過自信,也太過信任那杜蘋笙了。
半晌過後,鳳心顏繼而又道:“如今,你與我說這些又是何意?”
布冥深吸了口氣,將幾欲迸發的情緒,遏製在了喉嚨之下。方才迴道:“老衲是想聽聽施主有何高見?”
“高見?如今這等境地之下,我還能有何高見?難不成要我攜他私奔了去?在一路絕地逃亡,殊死搏鬥,亡命天涯?”鳳心顏冷哼一聲,趨步離開了。
空留老和尚獨自一人矗立在黃昏下,麵色羞憤不堪,目光複雜難懂。少頃,頗有些怒意的輕聲嘟噥道:“大言不慚,為老不尊。還妄想將人拐去!且不說禪修是我佛門中人,便是俗家子弟,僅憑你二人差了一輩人的身份,便也是萬般不能之事。”
幸而此地無人,兩人這番對話也未曾叫旁人聽去,否則怕是要驚掉了下巴。
這段時日裏,禪修恢複的甚好,已不怎需要旁人的照應。時常鳳心顏這處將踏入寺門,便見著他早已用過齋食,獨自臥在躺椅上照陽了。
然,此事卻叫布冥尤為傷神。欲加思慮,便欲覺寢食難安。
原是因了鳳心顏在幾日前,不曉得從何處尋來一味藥方。待製藥服下後,竟不出三日之內,禪修便獨自下了床榻。試想這布冥老和尚也混跡江湖多年,雖不說醫術超群,卻也可稱得上一聲藥到病除。可於此藥方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要說這其中藥材到也不慎名貴,隻是這配藥之法,到著實怪異的很。他幾次想要開口詢問,奈何卻始終未曾得空閑。
這幾日,天相寺中越發忙碌起來。
盛平皇帝於京中頒布詔書,書中有言:朕於寺中為蒼生祈福之際,逢叛臣賊子作亂,幸得天相寺中禪修神僧全力相救。此乃天降福澤,佑我大玄。今,特封天相寺為國寺。封禪修神僧為國師,封號護國公,官居一品。
而後,又特地命人快馬加鞭,百裏加急,將詔書送往天相寺。
至此,由京城至上,平陽縣至下,於百姓之中,口口相傳。於是乎,眾人以訛傳訛,道聽途說,越傳越發邪乎。
有人言:禪修高僧乃現世神人,能驅邪除惡,了卻眾生塵世俗願。
有人又言:禪修神僧本菩薩轉世,三頭六臂,身懷神力,能常人所不能。
有人也言:當今聖上昏庸無能,禪修雖為得道高僧,卻不知體恤民間疾苦,助紂為虐。
可謂街談巷議,眾口紛紜。
與此同時,鳳心顏正坐在天相寺後院的亭子裏,吃著齋食。豈料,聽聞一旁小和尚繪聲繪色的講述後,將食進口中的齋食,竟被嗆的吐出了大半。
見狀,小和尚忙將雙手合十於胸前作揖:“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害的姑姑如此浪費吃食,著實是小僧的不是。善哉善哉!”
鳳心顏這廂尚且未迴過神來,不禁氣急敗壞的喃喃道:“這該死的皇帝,分明就是個狡猾陰險的小人。恩將仇報,清濁不分。”
“好好用著齋飯,如何也能氣得這般?”忽聞身後傳來聲響。鳳心顏迴身,便見禪修正笑意盈盈的瞧著她。如此一來,方才將將迴神。
需知曉,妄論當今聖上,可是忤逆犯上的大罪。如此一來,她也不好在多言,便複又繼續吃起了齋食。卻因怒氣未平,竟不慎噎了食。
小和尚見狀,忙疾趨而去,欲要取水來。
禪修踱步上前,著手在鳳心顏背脊處輕撫著,為她順著氣。動作雖穩而不亂,麵色卻顯而易見的有些許焦急,口氣也越發不善:“也不是小娃娃了,還這般弁急進食作甚。”
鳳心顏咳的說不出話來,卻也心生惱怒之意。拂手將人推卻一旁,接過小和尚端來的茶水一飲而盡,斷斷續續的囁嚅著:“忘恩負義的臭小子,若不是因了你,我會遭這般罪?”
聽罷鳳心顏如此控訴,禪修忽而覺得有趣。正想出言爭論幾番,可瞧著她因嗆咳而婆娑的淚眼,又覺心生不忍。隻得伏首稱是:“所言有理,該是我的不是。可覺好些了?”
鳳心顏不予理會,複又為自己續了杯涼茶。
這些時日裏,天相寺的信徒香客絡繹不絕,紛至遝來。時常是太陽尚未升起,便已有數百餘人在寺院門前苦苦等候著。直待夜幕將至,寺院內仍舊稠人廣眾,觀者如市。
所來眾人,不乏求官取財、求子添壽者,亦不乏心懷宿願、胸藏辛秘者。可究其目的,左不過都是為了有幸與那傳聞中的“神僧”見上一麵罷了。
皇帝之心,昭然若揭。鳳心顏既能輕易看透,布冥又何嚐不知。故而,便借口禪修傷重未愈之名,一並全權當掉。
鳳心顏曾一度要將此事說與禪修,卻被布冥幾次攔住。如此一來,二人便有了分歧。布冥終覺此事於禪修而言,實在太過慘痛,也太過危險。這等不共戴天的殺父害母之仇,叫他如何得報?稍有不慎,便要落下個屍首分離的下場。即便好些,怕也少不了剩下個鬱鬱而終結果。倒不如終其一生對此皆全然不知,無知者無恨亦無畏。
然,鳳心顏卻覺禪修並非表麵這般不諳世事,實則心中無比通透。怕是早已發覺蛛絲馬跡,卻隱忍不發,待伺機而動。如此一來,倒不如將實情相告。也好讓他知曉此事的來龍去脈,以免多行那本不必行的冤枉路。
反觀禪修,於此事卻半分不曾提及。對於香客的哭鬧不休,以及師兄弟的譏笑戲弄,皆一笑置之,不予理會。
半晌過後,鳳心顏繼而又道:“如今,你與我說這些又是何意?”
布冥深吸了口氣,將幾欲迸發的情緒,遏製在了喉嚨之下。方才迴道:“老衲是想聽聽施主有何高見?”
“高見?如今這等境地之下,我還能有何高見?難不成要我攜他私奔了去?在一路絕地逃亡,殊死搏鬥,亡命天涯?”鳳心顏冷哼一聲,趨步離開了。
空留老和尚獨自一人矗立在黃昏下,麵色羞憤不堪,目光複雜難懂。少頃,頗有些怒意的輕聲嘟噥道:“大言不慚,為老不尊。還妄想將人拐去!且不說禪修是我佛門中人,便是俗家子弟,僅憑你二人差了一輩人的身份,便也是萬般不能之事。”
幸而此地無人,兩人這番對話也未曾叫旁人聽去,否則怕是要驚掉了下巴。
這段時日裏,禪修恢複的甚好,已不怎需要旁人的照應。時常鳳心顏這處將踏入寺門,便見著他早已用過齋食,獨自臥在躺椅上照陽了。
然,此事卻叫布冥尤為傷神。欲加思慮,便欲覺寢食難安。
原是因了鳳心顏在幾日前,不曉得從何處尋來一味藥方。待製藥服下後,竟不出三日之內,禪修便獨自下了床榻。試想這布冥老和尚也混跡江湖多年,雖不說醫術超群,卻也可稱得上一聲藥到病除。可於此藥方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要說這其中藥材到也不慎名貴,隻是這配藥之法,到著實怪異的很。他幾次想要開口詢問,奈何卻始終未曾得空閑。
這幾日,天相寺中越發忙碌起來。
盛平皇帝於京中頒布詔書,書中有言:朕於寺中為蒼生祈福之際,逢叛臣賊子作亂,幸得天相寺中禪修神僧全力相救。此乃天降福澤,佑我大玄。今,特封天相寺為國寺。封禪修神僧為國師,封號護國公,官居一品。
而後,又特地命人快馬加鞭,百裏加急,將詔書送往天相寺。
至此,由京城至上,平陽縣至下,於百姓之中,口口相傳。於是乎,眾人以訛傳訛,道聽途說,越傳越發邪乎。
有人言:禪修高僧乃現世神人,能驅邪除惡,了卻眾生塵世俗願。
有人又言:禪修神僧本菩薩轉世,三頭六臂,身懷神力,能常人所不能。
有人也言:當今聖上昏庸無能,禪修雖為得道高僧,卻不知體恤民間疾苦,助紂為虐。
可謂街談巷議,眾口紛紜。
與此同時,鳳心顏正坐在天相寺後院的亭子裏,吃著齋食。豈料,聽聞一旁小和尚繪聲繪色的講述後,將食進口中的齋食,竟被嗆的吐出了大半。
見狀,小和尚忙將雙手合十於胸前作揖:“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害的姑姑如此浪費吃食,著實是小僧的不是。善哉善哉!”
鳳心顏這廂尚且未迴過神來,不禁氣急敗壞的喃喃道:“這該死的皇帝,分明就是個狡猾陰險的小人。恩將仇報,清濁不分。”
“好好用著齋飯,如何也能氣得這般?”忽聞身後傳來聲響。鳳心顏迴身,便見禪修正笑意盈盈的瞧著她。如此一來,方才將將迴神。
需知曉,妄論當今聖上,可是忤逆犯上的大罪。如此一來,她也不好在多言,便複又繼續吃起了齋食。卻因怒氣未平,竟不慎噎了食。
小和尚見狀,忙疾趨而去,欲要取水來。
禪修踱步上前,著手在鳳心顏背脊處輕撫著,為她順著氣。動作雖穩而不亂,麵色卻顯而易見的有些許焦急,口氣也越發不善:“也不是小娃娃了,還這般弁急進食作甚。”
鳳心顏咳的說不出話來,卻也心生惱怒之意。拂手將人推卻一旁,接過小和尚端來的茶水一飲而盡,斷斷續續的囁嚅著:“忘恩負義的臭小子,若不是因了你,我會遭這般罪?”
聽罷鳳心顏如此控訴,禪修忽而覺得有趣。正想出言爭論幾番,可瞧著她因嗆咳而婆娑的淚眼,又覺心生不忍。隻得伏首稱是:“所言有理,該是我的不是。可覺好些了?”
鳳心顏不予理會,複又為自己續了杯涼茶。
這些時日裏,天相寺的信徒香客絡繹不絕,紛至遝來。時常是太陽尚未升起,便已有數百餘人在寺院門前苦苦等候著。直待夜幕將至,寺院內仍舊稠人廣眾,觀者如市。
所來眾人,不乏求官取財、求子添壽者,亦不乏心懷宿願、胸藏辛秘者。可究其目的,左不過都是為了有幸與那傳聞中的“神僧”見上一麵罷了。
皇帝之心,昭然若揭。鳳心顏既能輕易看透,布冥又何嚐不知。故而,便借口禪修傷重未愈之名,一並全權當掉。
鳳心顏曾一度要將此事說與禪修,卻被布冥幾次攔住。如此一來,二人便有了分歧。布冥終覺此事於禪修而言,實在太過慘痛,也太過危險。這等不共戴天的殺父害母之仇,叫他如何得報?稍有不慎,便要落下個屍首分離的下場。即便好些,怕也少不了剩下個鬱鬱而終結果。倒不如終其一生對此皆全然不知,無知者無恨亦無畏。
然,鳳心顏卻覺禪修並非表麵這般不諳世事,實則心中無比通透。怕是早已發覺蛛絲馬跡,卻隱忍不發,待伺機而動。如此一來,倒不如將實情相告。也好讓他知曉此事的來龍去脈,以免多行那本不必行的冤枉路。
反觀禪修,於此事卻半分不曾提及。對於香客的哭鬧不休,以及師兄弟的譏笑戲弄,皆一笑置之,不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