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宮中。
又一場大雪降臨。
鵝毛般的雪花簌簌落下,蒼茫了天地,瑩白了暗夜。盞盞宮燈的輝映下,皇宮沒了那份莊嚴肅穆,悅目得失真。
俞南煙走進禦書房,解下大氅,從宮女手裏接過食盒,轉入內室。
伏案忙碌的皇帝抬頭看向她,笑意溫柔,眼神驚喜,“南煙,你怎麽來了?”
俞南煙巧笑嫣然,“天色很晚了,我餓得睡不著,來看看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吃點兒東西。”
“小滑頭。”皇帝的笑意到了眼睛裏,“數你會說話。”說著話,已起身離開龍書案,轉到用飯的圓桌前,“別說,真是餓了。”
“今日母後問起你呢,擔心是不是遇到了棘手的事。”俞南煙一麵擺飯一麵道,“看到你忙成這樣,任誰都要擔心的。”
皇帝笑意更濃,“可不就是麽。我最會偷懶,一時兢兢業業起來,母後自然要多思多慮。”
俞南煙會心一笑。
其實皇帝哪裏有棘手的事。剛成婚沒多久,接下來就要過年節,皇家也如百姓家,諸多事宜料理清楚才好安心過年節。
俞仲堯這段日子很是勞碌,日間在養心殿翻閱折子,晚間迴府看公文卷宗到深夜,人都清減了些。
皇帝看著心疼,且知道南煙比自己更心疼,由此,便一改不著調的做派,每日盡心盡力減輕大舅兄的負擔。
兩人落座後,剛要動筷,踏雪、團絨喜滋滋地跑進來,前者扒著皇帝的錦袍下擺,歡快地搖著尾巴,後者坐在俞南煙身側,仰著臉眼巴巴地看著她。
皇帝為難地看著桌上俱是口味清淡的小菜。
俞南煙則笑起來,“幸好預備了。”語畢從食盒裏取出一小盤蒸排骨,又親自去尋來它們吃飯的小碗,分給它們。
皇帝訝然,“原來還有更好吃的留給它們。”
俞南煙失笑,“太晚了,我們要吃得清淡一些。它們不同,何時都如此。”
皇帝並無不悅,笑著頷首。
兩人用過飯,俞南煙道:“今日就到此為止吧?先迴去歇息。”
皇帝掙紮了片刻,“我還要過一會兒才迴去,你早些歇息才是。”
“……”俞南煙頗為頭疼的樣子。
“聽話。”皇帝給她拿過大氅披上身,“你看,我都如此,哥哥更辛苦。”
俞南煙綻出一抹感動的笑,“嗯,那我聽你的。但是也別熬到太晚。”
“放心。”皇帝攜了她的手,親自送她到外麵,“我處理完手邊那些折子就迴了。你也知道,我得慢工出細活。”
俞南煙不好說什麽,反手握了握他的手,緩步迴了正宮。
皇帝迴去歇下的時候,已近醜時。
俞南煙察覺到他迴來歇下,不自覺勾唇微笑,依偎到他懷裏。
皇帝托起她的臉,俯首索吻,將她意識逐步喚醒,將室內氛圍逐步升溫。
這是最美的時光。
她每一次的輕顫、吟哦,他每一次的唿喚、需索,都會引發彼此發自心頭的悸動。
**
自從成婚之後,每一次的大早朝,都變成了皇帝最頭疼最抵觸的事情。
他特別特別想做個為了女子罷免早朝的帝王,但是也隻能想想。
那樣,就辜負了大舅兄這些年來的栽培——誰會願意看到付出十年辛苦卻隻養成了個廢物?
再就是南煙的緣故了。他勤政一些,哥哥才能輕鬆一些,這是不需說出便達成的默契。
是的,自從與南煙的婚期定下來之後,他便跟著她喚俞仲堯為哥哥了。不是曾經的少傅,不是現在的太傅,隻是他們的哥哥。
說起來,從很小的時候,他就希望跟南煙一樣的喚俞仲堯為哥哥。
但是俞仲堯不允許,便是母後允許,俞仲堯逗不允許。
那個大舅兄,就是那樣的。憑他對誰再好,也不肯在形式上拉近關係。即便他心裏再疼愛再鼎力扶持,也不肯表露在明麵上。
是因此,俞仲堯才有那麽多麵上不動聲色卻對他一世效忠的人。
是因此,作為皇帝的他,這些年來最大的愛好之一,便是廢去那些繁文縟節——他不似他的手下,不可能親力親為幫到他什麽,隻好用這些細節表示親近。
不是要討好以前的少傅、現在的太傅,隻是他想與俞仲堯近一些。
僅此而已。
為的是報答那麽多年的扶持的恩情,亦是為了他在意的南煙。
該學的,他都會跟俞仲堯學,為的是能夠好生照料南煙;不該學的,也正是他不想學的——朝政方麵,是他一輩子都不打算上心的事兒。
他本來就是被趕鴨子上架,想過的隻是普通人的日子
。這些年來,一步一步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其實還不是想通過這些改變而能過上自己心儀的光景。
就如俞仲堯,誰都當他為了權勢不顧一切。其實不是的。當初是為了為家族報仇雪恨,如今則是為了責任。
坐在龍椅上的不務正業的人、身邊的妹妹妻兒,都是他的責任。
不然……
如果風溪之行不能如願,或者是得到了南煙已不在人世的消息,俞仲堯怕是早已放棄一切袖手天涯。
真的,他這個做皇帝的比誰都明白這一點。
所以他敢說,俞仲堯的風溪之行,這天底下最擔心最焦慮的人是他。他怕痛失自幼年便喜愛的人,亦怕這天下失去支撐——他不怕失去天下,真的,隻怕這天下失去一個最合適的人的治理而陷入動蕩不安。
他不愛皇權,但是愛這片經由俞仲堯之手變得錦繡迤邐的江山,更愛世代生存於這片江山之中的子民。
隻是,珍愛是一迴事,實際打理又是另外一迴事——他很討厭為了打理朝政而要上朝的規矩,常抱怨不知是哪個跟自己有仇的先祖定下的規矩。
這一日自然一如往常。
皇帝聽得內侍第一次通稟的時候就醒了,但是樂於裝死,心裏還在掙紮。
俞南煙的手在他腰間輕輕地掐了一下,“總是這麽懶。”
皇帝笑著把她緊緊擁入懷裏,“等會兒就起身。我不起身,你這一早也不能睡得安生。”
“辛苦你了。”俞南煙主動吻了他一下。
“這就更讓我無地自容了。”他笑著起身,麻利地穿戴起來,末了道,“可別忘了,早些用午膳,等我迴來找你。”
“嗯!不會忘。”
他去上早朝之後,俞南煙又睡了個迴籠覺。再度睜開眼來,入目的是門口屏風上的圖——是秋日他要自己看過的那幅貓圖,要專人描繪,擴大尺寸,費了點兒心思才得了這幅屏風。
那幅畫真就是哥哥畫的——她沒猜錯。是在後來才清楚,哥哥自從她不見蹤跡之後,再不肯動筆作畫,最起碼是再不肯畫動物相關畫作。沒時間。
這幅畫,是在相隔長達幾年之久之後,哥哥禁不住皇帝一日不斷懇求,又頗有點兒不耐煩,才匆匆作成。
可是皇帝認認真真地說:“我瞧著已是極少見的佳作,你再貶低都沒用。我要好生裝裱起來,放在禦書房。”
她看得出,他是自心底這麽想的,便不好反對。
但是……不需想也知道,哥哥每次到禦書房,都要看到自己倉促完成於他而言算得下品的畫作,不知是個怎樣的臉色,因此而愈發覺著有趣。
誰說皇帝沒法子治哥哥?他法子多的是呢,隻是自己不自知罷了。
俞南煙用過早膳,去給太後請安。
太後待她一如以往,似是親生的兒女一般,噓寒問暖。
在天家,這樣的婆婆,絕無僅有,甚至於,在官宦之家、平民百姓之中亦是。
早早用過午膳,俞南煙迴寢室小憩,申時之前,皇帝迴來了,笑著攜了她的手,“走,帶你去騎馬。”
“好啊。”她喜笑顏開。
“隻是……”皇帝不放心地看她一眼,“你要是有喜了,而我害得你不舒坦……”
他一說到這兒,臉色便很差了,像是已經看到俞仲堯的黑臉。
俞南煙笑不可支,“不會的。你忘啦,我曉得醫術,什麽都心裏有數的。”
“那還好。”皇帝這才輕鬆下來。
“那麽——”俞南煙又開始緊張了,“母後那邊——”
“不會有人多嘴去告訴母後,放一百個心。”皇帝逸出璀璨的笑臉,“早就跟你說過了,宮人的嘴很嚴實。”
俞南煙放下心來,與他攜手去往馬場。
他說過的,他在離散的這幾年學會的一切,隻要她想,他就全部教給她。
他也是這麽做的,隻要她喜歡的好奇的,他都傾囊相授。
是因此,眼下即便是分外忙碌,他還是抽時間教她騎馬。
她的夫君,在哥哥麵前總是非常的孩子氣,但也隻是在哥哥麵前如此而已,在外人麵前,他內斂沉穩,在太後和她麵前,則是率真、坦誠。
在他眼裏,對她和哥哥、嫂嫂,是沒有君臣之分的,隻是一家人那樣的親昵,發自心底的。
閑時閑話家常,他說:“我們要早早地生兒育女,如此,等到過了四旬,我便可以做太上皇,帶著你遊山玩水。”
她聽了駭笑,又問:“要是新帝不似你,又該如何?”
“怎麽可能呢?”他挑眉,“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哥哥親自管教成人,誰家徒弟會造師傅的反?況且,我都是哥哥親自教導出來的,哪個敢違逆哥哥,我們真就要把他發配邊關了。
”
她聽了,除了有說不盡的自豪,更有訴不盡的感動。
自豪是因哥哥,感動是因他。
一如有些閑人對她說的,這天下所有的福分,都在她掌心裏了。
她相信,因為相信而更珍惜。日後,她會努力做好分內事,成為他的賢內助,不讓哥哥再為他們耗費心血。
她知道,他亦如此。
又一場大雪降臨。
鵝毛般的雪花簌簌落下,蒼茫了天地,瑩白了暗夜。盞盞宮燈的輝映下,皇宮沒了那份莊嚴肅穆,悅目得失真。
俞南煙走進禦書房,解下大氅,從宮女手裏接過食盒,轉入內室。
伏案忙碌的皇帝抬頭看向她,笑意溫柔,眼神驚喜,“南煙,你怎麽來了?”
俞南煙巧笑嫣然,“天色很晚了,我餓得睡不著,來看看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吃點兒東西。”
“小滑頭。”皇帝的笑意到了眼睛裏,“數你會說話。”說著話,已起身離開龍書案,轉到用飯的圓桌前,“別說,真是餓了。”
“今日母後問起你呢,擔心是不是遇到了棘手的事。”俞南煙一麵擺飯一麵道,“看到你忙成這樣,任誰都要擔心的。”
皇帝笑意更濃,“可不就是麽。我最會偷懶,一時兢兢業業起來,母後自然要多思多慮。”
俞南煙會心一笑。
其實皇帝哪裏有棘手的事。剛成婚沒多久,接下來就要過年節,皇家也如百姓家,諸多事宜料理清楚才好安心過年節。
俞仲堯這段日子很是勞碌,日間在養心殿翻閱折子,晚間迴府看公文卷宗到深夜,人都清減了些。
皇帝看著心疼,且知道南煙比自己更心疼,由此,便一改不著調的做派,每日盡心盡力減輕大舅兄的負擔。
兩人落座後,剛要動筷,踏雪、團絨喜滋滋地跑進來,前者扒著皇帝的錦袍下擺,歡快地搖著尾巴,後者坐在俞南煙身側,仰著臉眼巴巴地看著她。
皇帝為難地看著桌上俱是口味清淡的小菜。
俞南煙則笑起來,“幸好預備了。”語畢從食盒裏取出一小盤蒸排骨,又親自去尋來它們吃飯的小碗,分給它們。
皇帝訝然,“原來還有更好吃的留給它們。”
俞南煙失笑,“太晚了,我們要吃得清淡一些。它們不同,何時都如此。”
皇帝並無不悅,笑著頷首。
兩人用過飯,俞南煙道:“今日就到此為止吧?先迴去歇息。”
皇帝掙紮了片刻,“我還要過一會兒才迴去,你早些歇息才是。”
“……”俞南煙頗為頭疼的樣子。
“聽話。”皇帝給她拿過大氅披上身,“你看,我都如此,哥哥更辛苦。”
俞南煙綻出一抹感動的笑,“嗯,那我聽你的。但是也別熬到太晚。”
“放心。”皇帝攜了她的手,親自送她到外麵,“我處理完手邊那些折子就迴了。你也知道,我得慢工出細活。”
俞南煙不好說什麽,反手握了握他的手,緩步迴了正宮。
皇帝迴去歇下的時候,已近醜時。
俞南煙察覺到他迴來歇下,不自覺勾唇微笑,依偎到他懷裏。
皇帝托起她的臉,俯首索吻,將她意識逐步喚醒,將室內氛圍逐步升溫。
這是最美的時光。
她每一次的輕顫、吟哦,他每一次的唿喚、需索,都會引發彼此發自心頭的悸動。
**
自從成婚之後,每一次的大早朝,都變成了皇帝最頭疼最抵觸的事情。
他特別特別想做個為了女子罷免早朝的帝王,但是也隻能想想。
那樣,就辜負了大舅兄這些年來的栽培——誰會願意看到付出十年辛苦卻隻養成了個廢物?
再就是南煙的緣故了。他勤政一些,哥哥才能輕鬆一些,這是不需說出便達成的默契。
是的,自從與南煙的婚期定下來之後,他便跟著她喚俞仲堯為哥哥了。不是曾經的少傅,不是現在的太傅,隻是他們的哥哥。
說起來,從很小的時候,他就希望跟南煙一樣的喚俞仲堯為哥哥。
但是俞仲堯不允許,便是母後允許,俞仲堯逗不允許。
那個大舅兄,就是那樣的。憑他對誰再好,也不肯在形式上拉近關係。即便他心裏再疼愛再鼎力扶持,也不肯表露在明麵上。
是因此,俞仲堯才有那麽多麵上不動聲色卻對他一世效忠的人。
是因此,作為皇帝的他,這些年來最大的愛好之一,便是廢去那些繁文縟節——他不似他的手下,不可能親力親為幫到他什麽,隻好用這些細節表示親近。
不是要討好以前的少傅、現在的太傅,隻是他想與俞仲堯近一些。
僅此而已。
為的是報答那麽多年的扶持的恩情,亦是為了他在意的南煙。
該學的,他都會跟俞仲堯學,為的是能夠好生照料南煙;不該學的,也正是他不想學的——朝政方麵,是他一輩子都不打算上心的事兒。
他本來就是被趕鴨子上架,想過的隻是普通人的日子
。這些年來,一步一步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其實還不是想通過這些改變而能過上自己心儀的光景。
就如俞仲堯,誰都當他為了權勢不顧一切。其實不是的。當初是為了為家族報仇雪恨,如今則是為了責任。
坐在龍椅上的不務正業的人、身邊的妹妹妻兒,都是他的責任。
不然……
如果風溪之行不能如願,或者是得到了南煙已不在人世的消息,俞仲堯怕是早已放棄一切袖手天涯。
真的,他這個做皇帝的比誰都明白這一點。
所以他敢說,俞仲堯的風溪之行,這天底下最擔心最焦慮的人是他。他怕痛失自幼年便喜愛的人,亦怕這天下失去支撐——他不怕失去天下,真的,隻怕這天下失去一個最合適的人的治理而陷入動蕩不安。
他不愛皇權,但是愛這片經由俞仲堯之手變得錦繡迤邐的江山,更愛世代生存於這片江山之中的子民。
隻是,珍愛是一迴事,實際打理又是另外一迴事——他很討厭為了打理朝政而要上朝的規矩,常抱怨不知是哪個跟自己有仇的先祖定下的規矩。
這一日自然一如往常。
皇帝聽得內侍第一次通稟的時候就醒了,但是樂於裝死,心裏還在掙紮。
俞南煙的手在他腰間輕輕地掐了一下,“總是這麽懶。”
皇帝笑著把她緊緊擁入懷裏,“等會兒就起身。我不起身,你這一早也不能睡得安生。”
“辛苦你了。”俞南煙主動吻了他一下。
“這就更讓我無地自容了。”他笑著起身,麻利地穿戴起來,末了道,“可別忘了,早些用午膳,等我迴來找你。”
“嗯!不會忘。”
他去上早朝之後,俞南煙又睡了個迴籠覺。再度睜開眼來,入目的是門口屏風上的圖——是秋日他要自己看過的那幅貓圖,要專人描繪,擴大尺寸,費了點兒心思才得了這幅屏風。
那幅畫真就是哥哥畫的——她沒猜錯。是在後來才清楚,哥哥自從她不見蹤跡之後,再不肯動筆作畫,最起碼是再不肯畫動物相關畫作。沒時間。
這幅畫,是在相隔長達幾年之久之後,哥哥禁不住皇帝一日不斷懇求,又頗有點兒不耐煩,才匆匆作成。
可是皇帝認認真真地說:“我瞧著已是極少見的佳作,你再貶低都沒用。我要好生裝裱起來,放在禦書房。”
她看得出,他是自心底這麽想的,便不好反對。
但是……不需想也知道,哥哥每次到禦書房,都要看到自己倉促完成於他而言算得下品的畫作,不知是個怎樣的臉色,因此而愈發覺著有趣。
誰說皇帝沒法子治哥哥?他法子多的是呢,隻是自己不自知罷了。
俞南煙用過早膳,去給太後請安。
太後待她一如以往,似是親生的兒女一般,噓寒問暖。
在天家,這樣的婆婆,絕無僅有,甚至於,在官宦之家、平民百姓之中亦是。
早早用過午膳,俞南煙迴寢室小憩,申時之前,皇帝迴來了,笑著攜了她的手,“走,帶你去騎馬。”
“好啊。”她喜笑顏開。
“隻是……”皇帝不放心地看她一眼,“你要是有喜了,而我害得你不舒坦……”
他一說到這兒,臉色便很差了,像是已經看到俞仲堯的黑臉。
俞南煙笑不可支,“不會的。你忘啦,我曉得醫術,什麽都心裏有數的。”
“那還好。”皇帝這才輕鬆下來。
“那麽——”俞南煙又開始緊張了,“母後那邊——”
“不會有人多嘴去告訴母後,放一百個心。”皇帝逸出璀璨的笑臉,“早就跟你說過了,宮人的嘴很嚴實。”
俞南煙放下心來,與他攜手去往馬場。
他說過的,他在離散的這幾年學會的一切,隻要她想,他就全部教給她。
他也是這麽做的,隻要她喜歡的好奇的,他都傾囊相授。
是因此,眼下即便是分外忙碌,他還是抽時間教她騎馬。
她的夫君,在哥哥麵前總是非常的孩子氣,但也隻是在哥哥麵前如此而已,在外人麵前,他內斂沉穩,在太後和她麵前,則是率真、坦誠。
在他眼裏,對她和哥哥、嫂嫂,是沒有君臣之分的,隻是一家人那樣的親昵,發自心底的。
閑時閑話家常,他說:“我們要早早地生兒育女,如此,等到過了四旬,我便可以做太上皇,帶著你遊山玩水。”
她聽了駭笑,又問:“要是新帝不似你,又該如何?”
“怎麽可能呢?”他挑眉,“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哥哥親自管教成人,誰家徒弟會造師傅的反?況且,我都是哥哥親自教導出來的,哪個敢違逆哥哥,我們真就要把他發配邊關了。
”
她聽了,除了有說不盡的自豪,更有訴不盡的感動。
自豪是因哥哥,感動是因他。
一如有些閑人對她說的,這天下所有的福分,都在她掌心裏了。
她相信,因為相信而更珍惜。日後,她會努力做好分內事,成為他的賢內助,不讓哥哥再為他們耗費心血。
她知道,他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