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穿成小說裏的降智女配 作者:鹹魚老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共生菌種之前你也提到了,對於它的控製,是采用的限製條件法是嗎?“那位評委繼續詢問。
“沒錯。”寧夏自然的給出肯定迴答。
“如果是這樣,我就有一個問題了,我們本次大賽的主題是環保,因此所有的實踐,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環保的效果,要能達到效果,勢必要將實驗成果投入到實際的應用當中,你如何保證你的菌種,在自然環境當中也能起到作用呢?”評委看著寧夏,似乎在期待寧夏能給出什麽樣的迴答。
這位評審的問題一出,一旁的幾位評審也紛紛點頭,紛紛提出了相關問題。
“你們的課題針對的目標是土壤,自然界中土壤的成分構成很複雜,你如何能夠保證,在這種複雜的成分當中,作用目標能不發生變化?”
“沒錯,而且堅持著不產生二次、或附加汙染的原則,是不可以在原有土壤中再另行添加其他物質的,你們如何保證在沒有人為控製環境條件的情況下,僅僅將菌種投入到土壤成分當中,能夠產生預期效果?”
“單純從實驗課題來說,你們這一組的課題已經是非常完善,隻是未來如果真的要投入到實際應用當中,前麵幾位老師說的,絕對是一個要攻克的大問題。”
麵對評審所說的大問題,寧夏臉上依舊保持著不鹹不淡的笑容。
“各位剛才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在我前期培養菌種時就已經解決了。”
寧夏這話一出,不僅是評審老師,就連場下坐著的其他組的參賽人員當中,也掀起了一番議論。
“真的假的?還沒有培養出菌種之前,就已經把實際運用這方麵的問題考慮到了?”
“而且還解決了?這要怎麽解決?”
“應該不可能吧……”
……
寧夏神情未變,語氣淡然的繼續道:“還剩4分鍾,為了證明我上述說法的真實性,下麵有一個演示請大家一起來看。”
第66章 製藥工廠
寧夏話落, 陳雨欣打開了提前準備好的三個模擬生態箱。
兩個監控測試儀器同時被連接上。
寧夏對著生態箱和檢測儀器開始介紹:“這三個生態箱,完整還原了土壤在自然環境當中的狀態,為了讓實驗效果更加完整,因此我們專門模擬出了華國東部、中部以及南部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區域的土壤生態。”
“另外, 現在連接的這兩台檢測儀器, 分別是一台顯微監控儀器和一台土壤質檢測儀……”
“雖然這台土壤質檢測儀器所能實時檢測捕捉的數據並不完整, 但已經能夠將課題研究的重要目標、參數都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出來了。”
說著,寧夏莞爾一笑, 看向眾人:“我想, 通過這種方法, 各位應該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我們課題的菌種效果。”
一邊說著, 寧夏一邊開啟了檢測儀器投屏——在她身後的兩塊大屏幕上, 投放出了兩台儀器的檢測結果。
左邊一塊, 是顯微觀測下的菌種情況, 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此刻的菌種活動, 雖然圖像不像是專門觀察那樣清晰,但已經能夠說明情況了。
而右邊一塊這是數據檢測, 探頭檢測到的數據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而後台程序,則在實時的進行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甚至隨著數據變化, 一條條曲線圖也呈現在了屏幕上。
非常直觀, 甚至於震撼。
此時,不需要寧夏再多說什麽,屏幕上的數據變化就是最好的說明。
目光緊鎖在大屏幕之上,現場評審的臉上均是一片驚訝之色——這一次的競賽主體是環保,做菌種培養、生物降解相關課題研究的課題組不隻有一組, 但寧夏她們卻是唯一一組證實了實驗效果、將整個菌種活動、代謝過程呈現在了台上的。
什麽是最好的證明?眼見為實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也變相證明了,這一組的菌種培養已經非常成熟,完全不同於其他組的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就像寧夏最開始說的,從一開始他們的培養就是基於實際應用層麵的。
——
“這不是來參賽的,這是打算搞出來賺錢的吧。”台下有觀賽的人忍不住小聲感慨道。
“你說這個課題已經研究了幾年我都信。”
可偏偏,人家這個課題是實打實的,一兩個月前才開始的。
聽著周圍其他人的議論,此刻,b大帶隊來的老師心裏十分驚喜:寧夏他們組的匯報,比之前一次在學校進行的課題答辯更加完整有說服力。
這才過了多久,這個組的實驗是坐火箭的嗎?居然推進的這麽快。
怪不得周教授總說寧夏她們這一組“有戲”,現在看來,這哪裏是黑馬,簡直就是他們學校的殺手鐧啊。
——
前排,幾位評審從驚喜當中迴過神來,看向寧夏,麵帶笑意。
“關於你們組的實驗方麵我沒什麽問題了,我就問個題外話,你們的研究成果打算什麽時候投入市場?”在他看來,這個菌種已經相對很成型了,而且在這一組提供的資質材料中,也提及了成本和市場分析方麵的內容,這樣一個項目完全具備投資條件和投入市場的可能。
寧夏卻搖了搖頭,迎著評審意外的目光,道:“暫時還不考慮投入市場。”針對這次的競賽命題,整個實驗看起來的確已經很完整,但是實際上,這不過是她整項研究開始的一小部分。
“我的計劃是繼續深入研究。”寧夏沒說得太明確,她真正的目標在於稀土利用,而這必須有官方的支持。
“原來如此。”另一個評審接過話:“既然是這樣,那我也說個題外話吧,我倒是對你這個檢測設備、特別是它的數據分析和呈現這一塊非常感興趣。”
“檢測設備就是常規的設備,不過在後台綁定了一個數據分析程序,檢測數據直接通過已經建立的數據模型進行轉換,再進一步呈現出來。”寧夏簡單的做了個介紹,又淡淡一笑道:“具體的可以下來一起討論。”
寧夏組的課題匯報結束,場上掌聲不斷。
——
寧夏走下台去,迴到了座位上。
和她們坐在一起的王璐幾人立刻湊了過來。
“很成功,恭喜啦。”
“你們組,我看穩了。”
“模擬箱這個想法真的太好了,絕對能加分。”
“拿獎了別忘了請客啊。”大家之前都是一個實驗室的,本來就熟,有人開玩笑的對陳雨欣說道,同時也在心裏小小的遺憾了一把,早知道當時他們也跟著寧夏老師去她的組了。
陳雨欣也是一臉的高興——從幾位評審的表情來看,她也覺得他們穩了,不過還是意思意思謙虛了一下:“還有第二輪評審呢。”
——
後麵的匯報還在繼續,寧夏同旁邊的鄒子凡小聲聊起了製藥方麵的問題。
“你是打算讓寧海做藥劑方麵的項目?”聽到寧夏前麵的話,鄒子凡有些驚訝,不過想到最近寧海正在做的‘智慧醫療’的理念,又沒那麽驚訝了。
“不完全是。”
話鋒一轉,寧夏實事求是的說道:“寧海不具備製藥方麵的經驗。”這是事實——從零開始,不如買個‘門票’先入場。
“所以,我考慮的是找一家有經驗的公司合作。”寧夏直截了當的將自己的計劃說明。
寧夏這話,鄒子凡馬上反應過來,心裏隱隱有些激動——他們公司很願意和寧海合作。
不過。
轉念,鄒子凡壓下了心中的激動,認真詢問了一句:“寧海這一塊,主要考慮的是哪個方麵?”
做藥物生意的公司也分很多種。
“前期的目標,是保證寧海旗下醫療機構包括‘智慧醫療’在內的藥物供給,而後期,我有計劃想要在國內、或是w區域國家建立製藥工廠,包括特效藥。”寧夏直言不諱,語氣平淡,像是在說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一般。
聽到寧夏這話,鄒子凡皺起了眉,麵露為難。
“藥物供給這一塊鄒氏沒問題。”臉上閃過一絲猶豫,又道:“隻是,製藥這一塊就比較欠缺了。”鄒子凡語氣誠懇,對於自家情況也毫不隱瞞。
每個企業的側重點不同,鄒氏藥劑行業主要側重點在藥物的銷售方麵。
鄒氏在這一塊做得很好,幾乎與全球行業內超過6成的製藥公司都有合作,並且擁有半數以上的優先供貨權。
但說到製藥,鄒氏旗下僅有一間藥廠,生產的還是一些傳統的中成藥類。
這些寧夏之前了解過:鄒氏藥業的產品,35%左右是國外進口藥,50%來自於其他製藥工廠,隻有不到15%是自己生產的,其中自主研發的藥物占比不到3%。
“但是鄒氏有這方麵的實力不是嗎?”寧夏挑眉,語氣卻格外肯定。
鄒氏作為行業金字塔頂端的存在,想要新建立幾個製藥廠應該輕而易舉。
鄒子凡點點頭:“單說建廠和擴大生產的話,的確沒問題。”而且鄒氏近幾年,的確有也將製藥方麵發展起來的計劃。
“不過寧老師你之前提到的特效藥,恐怕……”說到這裏,鄒子凡沒有繼續明說,而是看著寧夏神色頗為為難。
寧夏接過鄒子凡的話,問:“相關的藥物批號,以鄒氏的途徑能夠拿到嗎?”
“批號嗎?”鄒子凡略微思索片刻,肯定迴複道:“批號是沒問題。”話到這裏,鄒子凡歎了口氣,又道:“隻是大部分的特效藥,鄒氏這邊的確不具備生產技術,另外一些國外公司研發的藥劑,核心研發技術和配方都被嚴格保密了,目前國內不隻是鄒氏,其他的製藥企業也都不具備生產能力,隻能依靠進口。”鄒子凡麵露難色。鄒氏不缺錢、不缺資質,缺的是技術研發團隊和核心技術,那些藥做不出來,光能拿批號也沒用。
鄒子凡的話寧夏能理解,許多藥物尤其是特效藥的配方和生產工藝都會被研發企業嚴格保密,這也是一些藥物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甚至於市場緊缺,還隻能限量購買。
“如果有辦法研發出那些藥劑呢?”寧夏語氣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鄒子凡卻震驚不已。
“寧老師你說真的?”見寧夏的神情看著完全不像開玩笑,鄒子凡的聲音也不自覺的提高了些。
寧夏給了確定的答複。
——現世的時候,寧夏也參與了很多醫療類藥劑的研發和藥效測試,不算是全部都知道,但也了解了不少。
甚至於她參與研發的一些藥物,在針對同樣病種的情況下,效果比進口藥劑更好,隻是還在測試階段,尚未問世罷了。
她可以推出這些藥劑的配方和生產工藝,但她需要給這些藥劑一個‘合法化’的身份,和鄒氏合作,拿到批號就是最直接的途徑。
“如果真的可以,那麽鄒氏這邊完全沒問題。”鄒子凡語氣難掩激動,視線也緊緊地盯著寧夏。
如果真的能夠生產出那些藥物,不僅對鄒氏本身將會是一個飛躍,對於國內醫療用藥市場也將是一件益事。
“寧海是考慮在國內和w區域國家兩地建廠是嗎?”如果是這樣,鄒氏得再招聘一批人了,鄒子凡心中盤算著。
寧夏一臉認真的點頭:“w區域國家我考慮的是合資建廠,而核心研發則放在國內工廠……”寧夏簡單說了自己的計劃,畢竟是在外麵,也不方便說太多。
“具體的等迴去再詳談。”寧夏不打算繼續多言,直接做了結。
“好,沒問題。”鄒子凡準備一會兒比賽結束,就打個電話迴公司交代一聲。
“另外。”想到什麽,寧夏又道:“在建廠這一塊,我希望鄒氏這邊能夠盡量用最先進的技術和儀器設備,並且將生物製藥考慮在內。”
鄒子凡:“!”寧老師未來的計劃,難道還包括了生物製藥一類?
如果是這樣,那他們的這個項目可能不隻能達到國內先進級別,未來極有可能走在世界前沿也說不定。
……
第一輪匯報結束。
坐在迴程的車上,寧夏才閑下來,刷了眼手機。
“沒錯。”寧夏自然的給出肯定迴答。
“如果是這樣,我就有一個問題了,我們本次大賽的主題是環保,因此所有的實踐,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環保的效果,要能達到效果,勢必要將實驗成果投入到實際的應用當中,你如何保證你的菌種,在自然環境當中也能起到作用呢?”評委看著寧夏,似乎在期待寧夏能給出什麽樣的迴答。
這位評審的問題一出,一旁的幾位評審也紛紛點頭,紛紛提出了相關問題。
“你們的課題針對的目標是土壤,自然界中土壤的成分構成很複雜,你如何能夠保證,在這種複雜的成分當中,作用目標能不發生變化?”
“沒錯,而且堅持著不產生二次、或附加汙染的原則,是不可以在原有土壤中再另行添加其他物質的,你們如何保證在沒有人為控製環境條件的情況下,僅僅將菌種投入到土壤成分當中,能夠產生預期效果?”
“單純從實驗課題來說,你們這一組的課題已經是非常完善,隻是未來如果真的要投入到實際應用當中,前麵幾位老師說的,絕對是一個要攻克的大問題。”
麵對評審所說的大問題,寧夏臉上依舊保持著不鹹不淡的笑容。
“各位剛才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在我前期培養菌種時就已經解決了。”
寧夏這話一出,不僅是評審老師,就連場下坐著的其他組的參賽人員當中,也掀起了一番議論。
“真的假的?還沒有培養出菌種之前,就已經把實際運用這方麵的問題考慮到了?”
“而且還解決了?這要怎麽解決?”
“應該不可能吧……”
……
寧夏神情未變,語氣淡然的繼續道:“還剩4分鍾,為了證明我上述說法的真實性,下麵有一個演示請大家一起來看。”
第66章 製藥工廠
寧夏話落, 陳雨欣打開了提前準備好的三個模擬生態箱。
兩個監控測試儀器同時被連接上。
寧夏對著生態箱和檢測儀器開始介紹:“這三個生態箱,完整還原了土壤在自然環境當中的狀態,為了讓實驗效果更加完整,因此我們專門模擬出了華國東部、中部以及南部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區域的土壤生態。”
“另外, 現在連接的這兩台檢測儀器, 分別是一台顯微監控儀器和一台土壤質檢測儀……”
“雖然這台土壤質檢測儀器所能實時檢測捕捉的數據並不完整, 但已經能夠將課題研究的重要目標、參數都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出來了。”
說著,寧夏莞爾一笑, 看向眾人:“我想, 通過這種方法, 各位應該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我們課題的菌種效果。”
一邊說著, 寧夏一邊開啟了檢測儀器投屏——在她身後的兩塊大屏幕上, 投放出了兩台儀器的檢測結果。
左邊一塊, 是顯微觀測下的菌種情況, 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此刻的菌種活動, 雖然圖像不像是專門觀察那樣清晰,但已經能夠說明情況了。
而右邊一塊這是數據檢測, 探頭檢測到的數據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而後台程序,則在實時的進行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甚至隨著數據變化, 一條條曲線圖也呈現在了屏幕上。
非常直觀, 甚至於震撼。
此時,不需要寧夏再多說什麽,屏幕上的數據變化就是最好的說明。
目光緊鎖在大屏幕之上,現場評審的臉上均是一片驚訝之色——這一次的競賽主體是環保,做菌種培養、生物降解相關課題研究的課題組不隻有一組, 但寧夏她們卻是唯一一組證實了實驗效果、將整個菌種活動、代謝過程呈現在了台上的。
什麽是最好的證明?眼見為實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也變相證明了,這一組的菌種培養已經非常成熟,完全不同於其他組的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就像寧夏最開始說的,從一開始他們的培養就是基於實際應用層麵的。
——
“這不是來參賽的,這是打算搞出來賺錢的吧。”台下有觀賽的人忍不住小聲感慨道。
“你說這個課題已經研究了幾年我都信。”
可偏偏,人家這個課題是實打實的,一兩個月前才開始的。
聽著周圍其他人的議論,此刻,b大帶隊來的老師心裏十分驚喜:寧夏他們組的匯報,比之前一次在學校進行的課題答辯更加完整有說服力。
這才過了多久,這個組的實驗是坐火箭的嗎?居然推進的這麽快。
怪不得周教授總說寧夏她們這一組“有戲”,現在看來,這哪裏是黑馬,簡直就是他們學校的殺手鐧啊。
——
前排,幾位評審從驚喜當中迴過神來,看向寧夏,麵帶笑意。
“關於你們組的實驗方麵我沒什麽問題了,我就問個題外話,你們的研究成果打算什麽時候投入市場?”在他看來,這個菌種已經相對很成型了,而且在這一組提供的資質材料中,也提及了成本和市場分析方麵的內容,這樣一個項目完全具備投資條件和投入市場的可能。
寧夏卻搖了搖頭,迎著評審意外的目光,道:“暫時還不考慮投入市場。”針對這次的競賽命題,整個實驗看起來的確已經很完整,但是實際上,這不過是她整項研究開始的一小部分。
“我的計劃是繼續深入研究。”寧夏沒說得太明確,她真正的目標在於稀土利用,而這必須有官方的支持。
“原來如此。”另一個評審接過話:“既然是這樣,那我也說個題外話吧,我倒是對你這個檢測設備、特別是它的數據分析和呈現這一塊非常感興趣。”
“檢測設備就是常規的設備,不過在後台綁定了一個數據分析程序,檢測數據直接通過已經建立的數據模型進行轉換,再進一步呈現出來。”寧夏簡單的做了個介紹,又淡淡一笑道:“具體的可以下來一起討論。”
寧夏組的課題匯報結束,場上掌聲不斷。
——
寧夏走下台去,迴到了座位上。
和她們坐在一起的王璐幾人立刻湊了過來。
“很成功,恭喜啦。”
“你們組,我看穩了。”
“模擬箱這個想法真的太好了,絕對能加分。”
“拿獎了別忘了請客啊。”大家之前都是一個實驗室的,本來就熟,有人開玩笑的對陳雨欣說道,同時也在心裏小小的遺憾了一把,早知道當時他們也跟著寧夏老師去她的組了。
陳雨欣也是一臉的高興——從幾位評審的表情來看,她也覺得他們穩了,不過還是意思意思謙虛了一下:“還有第二輪評審呢。”
——
後麵的匯報還在繼續,寧夏同旁邊的鄒子凡小聲聊起了製藥方麵的問題。
“你是打算讓寧海做藥劑方麵的項目?”聽到寧夏前麵的話,鄒子凡有些驚訝,不過想到最近寧海正在做的‘智慧醫療’的理念,又沒那麽驚訝了。
“不完全是。”
話鋒一轉,寧夏實事求是的說道:“寧海不具備製藥方麵的經驗。”這是事實——從零開始,不如買個‘門票’先入場。
“所以,我考慮的是找一家有經驗的公司合作。”寧夏直截了當的將自己的計劃說明。
寧夏這話,鄒子凡馬上反應過來,心裏隱隱有些激動——他們公司很願意和寧海合作。
不過。
轉念,鄒子凡壓下了心中的激動,認真詢問了一句:“寧海這一塊,主要考慮的是哪個方麵?”
做藥物生意的公司也分很多種。
“前期的目標,是保證寧海旗下醫療機構包括‘智慧醫療’在內的藥物供給,而後期,我有計劃想要在國內、或是w區域國家建立製藥工廠,包括特效藥。”寧夏直言不諱,語氣平淡,像是在說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一般。
聽到寧夏這話,鄒子凡皺起了眉,麵露為難。
“藥物供給這一塊鄒氏沒問題。”臉上閃過一絲猶豫,又道:“隻是,製藥這一塊就比較欠缺了。”鄒子凡語氣誠懇,對於自家情況也毫不隱瞞。
每個企業的側重點不同,鄒氏藥劑行業主要側重點在藥物的銷售方麵。
鄒氏在這一塊做得很好,幾乎與全球行業內超過6成的製藥公司都有合作,並且擁有半數以上的優先供貨權。
但說到製藥,鄒氏旗下僅有一間藥廠,生產的還是一些傳統的中成藥類。
這些寧夏之前了解過:鄒氏藥業的產品,35%左右是國外進口藥,50%來自於其他製藥工廠,隻有不到15%是自己生產的,其中自主研發的藥物占比不到3%。
“但是鄒氏有這方麵的實力不是嗎?”寧夏挑眉,語氣卻格外肯定。
鄒氏作為行業金字塔頂端的存在,想要新建立幾個製藥廠應該輕而易舉。
鄒子凡點點頭:“單說建廠和擴大生產的話,的確沒問題。”而且鄒氏近幾年,的確有也將製藥方麵發展起來的計劃。
“不過寧老師你之前提到的特效藥,恐怕……”說到這裏,鄒子凡沒有繼續明說,而是看著寧夏神色頗為為難。
寧夏接過鄒子凡的話,問:“相關的藥物批號,以鄒氏的途徑能夠拿到嗎?”
“批號嗎?”鄒子凡略微思索片刻,肯定迴複道:“批號是沒問題。”話到這裏,鄒子凡歎了口氣,又道:“隻是大部分的特效藥,鄒氏這邊的確不具備生產技術,另外一些國外公司研發的藥劑,核心研發技術和配方都被嚴格保密了,目前國內不隻是鄒氏,其他的製藥企業也都不具備生產能力,隻能依靠進口。”鄒子凡麵露難色。鄒氏不缺錢、不缺資質,缺的是技術研發團隊和核心技術,那些藥做不出來,光能拿批號也沒用。
鄒子凡的話寧夏能理解,許多藥物尤其是特效藥的配方和生產工藝都會被研發企業嚴格保密,這也是一些藥物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甚至於市場緊缺,還隻能限量購買。
“如果有辦法研發出那些藥劑呢?”寧夏語氣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鄒子凡卻震驚不已。
“寧老師你說真的?”見寧夏的神情看著完全不像開玩笑,鄒子凡的聲音也不自覺的提高了些。
寧夏給了確定的答複。
——現世的時候,寧夏也參與了很多醫療類藥劑的研發和藥效測試,不算是全部都知道,但也了解了不少。
甚至於她參與研發的一些藥物,在針對同樣病種的情況下,效果比進口藥劑更好,隻是還在測試階段,尚未問世罷了。
她可以推出這些藥劑的配方和生產工藝,但她需要給這些藥劑一個‘合法化’的身份,和鄒氏合作,拿到批號就是最直接的途徑。
“如果真的可以,那麽鄒氏這邊完全沒問題。”鄒子凡語氣難掩激動,視線也緊緊地盯著寧夏。
如果真的能夠生產出那些藥物,不僅對鄒氏本身將會是一個飛躍,對於國內醫療用藥市場也將是一件益事。
“寧海是考慮在國內和w區域國家兩地建廠是嗎?”如果是這樣,鄒氏得再招聘一批人了,鄒子凡心中盤算著。
寧夏一臉認真的點頭:“w區域國家我考慮的是合資建廠,而核心研發則放在國內工廠……”寧夏簡單說了自己的計劃,畢竟是在外麵,也不方便說太多。
“具體的等迴去再詳談。”寧夏不打算繼續多言,直接做了結。
“好,沒問題。”鄒子凡準備一會兒比賽結束,就打個電話迴公司交代一聲。
“另外。”想到什麽,寧夏又道:“在建廠這一塊,我希望鄒氏這邊能夠盡量用最先進的技術和儀器設備,並且將生物製藥考慮在內。”
鄒子凡:“!”寧老師未來的計劃,難道還包括了生物製藥一類?
如果是這樣,那他們的這個項目可能不隻能達到國內先進級別,未來極有可能走在世界前沿也說不定。
……
第一輪匯報結束。
坐在迴程的車上,寧夏才閑下來,刷了眼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