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深耐心道:“娘親住的地方很危險,所以父王不能帶你去。”
“可是娘親不想迴來,不是嗎?要是她不肯跟著父王迴來,那我不是一輩子都見不到娘親嗎?”珣兒才三歲,有些字吐字不是特別清楚,可說起話來是振振有詞的。
“不會的,父王答應你,一定會把娘親給你帶迴來,好嗎?”
珣兒哼了一聲,悶著頭不說話。
李深見狀,又道:“父王向你保證,一定把她帶迴來見你,你不相信父王嗎?”
“我不是不相信父王,”珣兒又抬起頭,伸手捧著李深的臉,眼巴巴的望著他,“我隻是想娘親了,我想馬上看到娘親,父王,我不想等了。”
聽著珣兒的話,李深微微一怔。
似乎是察覺到了李深的意動,珣兒趕忙道:“上次父王給我講故事,說兒行千裏母擔憂,娘親一定很想快點見到我。”
“她……”
那晚在清水鎮的酒樓中,徐幼寧的確向莊敬詢問了許多關於珣兒的事,她心裏是有這個兒子的。
“父王,你不在我身邊,我夜裏都睡不好覺,你進來的時候遇見祖母了嗎?”
“嗯。”李深點頭。
“我夜裏做噩夢,祖母的眼睛都黑了。父王,你就帶上我一塊兒去找娘親吧,我一定不會給你添麻煩,你辦正事的時候,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三年了,這迴去北梁,是李深跟珣兒第一次分開,李深心裏都頗不是滋味,更何況珣兒。
他何嚐舍得把兒子一個人丟下。
可是,珣兒還這麽小,怎麽能帶著他跋山涉水的奔波呢?
又不能以真正的身份帶著車馬隨從出行……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帶著車馬隨從前往北梁呢?李深忽然想到了這裏。
珣兒還在繼續說:“父王,都說虎毒不食子,娘親見到我,就算不喜歡我,也會多看我幾眼的,對嗎?”
“別瞎說,她沒有不喜歡你,她跟父王一樣,都很喜歡珣兒,知道嗎?”
珣兒看著李深的眼睛,點了點頭,“知道了。娘親是很疼我的,所以,父王你就帶上我吧,娘親見到我,會很高興的。”
李深陷入了沉思。
見到自己的時候,徐幼寧可是十萬火急地把自己送出北梁,如果是珣兒,她會怎麽樣呢?
片刻之間,李深心中忽然有了決斷。
“父王,你答應了嗎?”珣兒緊張地問。
李深點頭。
“父王,你最疼我了,哈哈哈!”珣兒高興地在被窩裏打起滾來,“父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正在這時候,慧貴妃走了進來,隔著門口的座屏道:“小心肝,什麽事這麽高興?”
聽到慧貴妃的聲音,珣兒頓時機靈地朝李深看了一眼,對著座屏後的慧貴妃高聲道:“這是我跟父王的秘密,不能告訴你。”
“好呀,昨天還說跟祖母最親,今兒你父王迴來,這就不認祖母了?”
“不是,隻是這個秘密,現在還不能說。”
慧貴妃在屏風後頭又好氣又好笑,“哼,祖母的心都叫你傷了。”
珣兒從榻上爬起來,骨碌碌地朝屏風後頭的慧貴妃跑去,一把抱住慧貴妃的腿。
“你是全天下最好的祖母,珣兒最喜歡祖母了。”
“你呀!”慧貴妃被他可愛的模樣磨得無法,一把將他抱起來,使勁兒蹭了蹭臉蛋。
李深慢騰騰地起了身,重新穿好衣裳,走到屏風後頭。
“母妃,父皇這會兒在哪兒?”
“這會兒應當還在乾清宮,你快些過去還能見到他。”
三年前,皇後東窗事發之後,皇帝並未廢後。沒多久,皇後便宣稱無心後宮事務,由慧貴妃主理後宮,自己則在玄清子那裏拜師修道。
因著宮裏兩位聖人都要修道,皇帝便將皇宮後頭那座園林改做了道觀,皇後長居道觀,皇帝白天在那邊修道,夜裏迴宮中就寢。
這還一大清早的,皇帝應當還沒過去。
“你找皇上說什麽呀?不會說莊敬的事吧?”慧貴妃不放心的問。
“皇姐鬧這麽大動靜跑去了雁行鎮,父皇不可能不知道,我過去提一句比裝作不知要好。”
慧貴妃點頭:“你有主意就成。不過,我瞧著你這模樣,不像是隻去說這事的。”
李深伸手捏了捏兒子的臉蛋,與他會心一笑:“這是秘密。”
第108章
“你要娶妻?”皇帝身披道袍, 坐在蒲團上,聽完太子的話,方才緩緩睜眼。
李深恭敬跪坐在皇帝跟前, 沉聲道:“父皇,兒臣二十有二, 雖然有子,理當有妻。”
皇帝又問:“那你是怎麽盯上北梁這位公主的?”
“北梁與南唐素有聯姻通婚之好, 兒臣求娶燕翎, 也是為了兩國邦交。”
聽到這裏, 皇帝的眸光刹那間變得銳利起來:“燕渟迴國之後的動靜, 你知道嗎?”
“兒臣有所耳聞。不瞞父皇,這也是兒臣想要求娶燕翎的原因之一。”
“燕渟這小子, 朕當初小瞧了他,早知他心氣兒這麽大,不該放他走。”
李深不動聲色道:“父皇, 事已至此, 無需自責, 燕渟的改革能否成功還未可知。”
“你知不知道, 如今北梁軍權已經盡數在燕渟手中了, 我聽說他治軍很有一手, 而且北梁的神機營每個人都配備了一把□□,這個神機營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啊。”
“兒臣的探子在北梁查看過□□, 若是小範圍包抄,的確威力極大,不過若真是兩軍對壘,區區一個神機營左右不了戰局。”
“不要輕敵,朕已經設法從北梁帶迴了一支□□, 正在命工匠研究,看看能不能仿製,”皇帝道,“你既有了決斷,朕便支持你。朕會親自寫一封婚書,派使節送去北梁。”
“父皇,兒臣想以傅成奚為求親使節,為兒臣去北梁求親。”
“讓傅成奚去?”皇帝頷首,“他是你的好友,又是我朝棟梁,由他前往北梁,的確可表誠意。”
“父皇,兒臣想奏請成奚為求親使節,還有一個考量。”
“什麽考量?”
“兒臣想與求親隊伍一同前往北梁。”
聽到這句,皇帝震驚道:“你要去?”
李深點頭。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皇帝道。
“父皇,燕渟意在南唐,兒臣不願意坐以待斃,必須與成奚一同前往北梁,一看究竟。”
皇帝沒有說話,隻是搖了搖頭。
“兒臣跟著求親隊伍一同前往北梁,因是使節,燕渟必然不敢妄動,他如今在北梁大肆改革,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於他而言政局並不太平,他沒有動我的本事。”
皇帝聽著李深的話,緩緩點了頭。
“萬一他蒙蔽心智,當真殺了兒臣,父皇可無需顧慮,趁他羽翼未豐之時斬斷臂膀。”
“李深,朕已經老了,這個江山是你的,你想摸清燕渟的底細,朕不反對,但你以身涉險,朕不讚同。”
“父皇放心,兒臣不會就這樣大喇喇地跟著成奚前往北梁,成奚手下有一個易容大師,兒臣已經想好了,我會易容改裝成一個侍衛與求親隊伍同行。”
“若真能易容改裝,倒不失為一個辦法。”皇帝思量片刻,終是下了決斷,“從明日起,你就隨朕在景山修行悟道,內閣每日將奏折送進景山。”
李深聞言,頓時大喜:“多謝父皇。”
有皇帝為他遮掩,這才是最密不透風的法子。
“朕聽說珣兒病了,你去瞧過了嗎?”
“早上進宮,兒臣去長春宮看過了珣兒,這家夥本來沒病,隻是想著讓我盡快迴宮,所以在母妃跟前裝病。”
皇帝聞言,哈哈大笑起來:“這小子才三歲就這麽多滑頭,好好養著,將來不可限量啊。”
“兒臣遵旨。”李深思忖片刻,到底沒把要將珣兒也帶去北梁的話說出來。
既然大麵上皇帝已經答應了,這點小事等臨行的時候再行稟告。
……
兩個月後,北梁皇宮。
“哥哥,你要做的沙冰好嗎?”禦書房中,徐幼寧坐在龍椅上,著急地催促著站在書桌前忙碌的燕渟。
燕渟身著明黃色的常服,一手拿著冰塊,一手拿著一個巴掌大的刨子,將手上的冰塊一點一點地刨成冰渣。
“今日立夏,這麽著急就要吃冰嗎?”
徐幼寧狡黠一笑:“今天熱嘛,再說了,哥哥不是說吃冰不用分季節麽?”
今年除夕守歲的時候,徐幼寧還火爐旁邊吃了一碗燕渟做的雪梨沙冰。
當時她就想再吃一碗,燕渟卻說等夏天再吃。
好不容易挨到立夏,徐幼寧馬上就來禦書房找燕渟兌現諾言。
雖說禦廚也學了沙冰的做法,徐幼寧還是覺得燕渟做的是最好吃的。
燕渟每日政務繁忙,抽出空來給徐幼寧做一碗沙冰,算得上難得的修葺了。
他把一塊冰都刨成碎屑,堆成一座小山一樣放進水晶碗裏,往冰山上灑了葡萄幹、蜜桃塊、蜂蜜、紅豆和糯米小園子,最後舀兩勺酸梅湯,這沙冰就算做完了。
“吃吧,公主殿下。”
冰沙是盛放在水晶碗裏的,上頭插著一個金勺子,看起來特別好看。
“多謝陛下。”徐幼寧拿起金勺子,將冰沙攪拌了一番,一勺送進口中,頓時覺得冰爽宜人,“哥,還是你做的最好吃。”
“那你每天都來吃一碗。”
“好啊。”徐幼寧連吃了幾口,又把水晶碗推到燕渟跟前,“哥,你做沙冰累了,你也吃一口。”
燕渟笑著點了點頭,隻是笑容頗為疲倦。
“可是娘親不想迴來,不是嗎?要是她不肯跟著父王迴來,那我不是一輩子都見不到娘親嗎?”珣兒才三歲,有些字吐字不是特別清楚,可說起話來是振振有詞的。
“不會的,父王答應你,一定會把娘親給你帶迴來,好嗎?”
珣兒哼了一聲,悶著頭不說話。
李深見狀,又道:“父王向你保證,一定把她帶迴來見你,你不相信父王嗎?”
“我不是不相信父王,”珣兒又抬起頭,伸手捧著李深的臉,眼巴巴的望著他,“我隻是想娘親了,我想馬上看到娘親,父王,我不想等了。”
聽著珣兒的話,李深微微一怔。
似乎是察覺到了李深的意動,珣兒趕忙道:“上次父王給我講故事,說兒行千裏母擔憂,娘親一定很想快點見到我。”
“她……”
那晚在清水鎮的酒樓中,徐幼寧的確向莊敬詢問了許多關於珣兒的事,她心裏是有這個兒子的。
“父王,你不在我身邊,我夜裏都睡不好覺,你進來的時候遇見祖母了嗎?”
“嗯。”李深點頭。
“我夜裏做噩夢,祖母的眼睛都黑了。父王,你就帶上我一塊兒去找娘親吧,我一定不會給你添麻煩,你辦正事的時候,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三年了,這迴去北梁,是李深跟珣兒第一次分開,李深心裏都頗不是滋味,更何況珣兒。
他何嚐舍得把兒子一個人丟下。
可是,珣兒還這麽小,怎麽能帶著他跋山涉水的奔波呢?
又不能以真正的身份帶著車馬隨從出行……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帶著車馬隨從前往北梁呢?李深忽然想到了這裏。
珣兒還在繼續說:“父王,都說虎毒不食子,娘親見到我,就算不喜歡我,也會多看我幾眼的,對嗎?”
“別瞎說,她沒有不喜歡你,她跟父王一樣,都很喜歡珣兒,知道嗎?”
珣兒看著李深的眼睛,點了點頭,“知道了。娘親是很疼我的,所以,父王你就帶上我吧,娘親見到我,會很高興的。”
李深陷入了沉思。
見到自己的時候,徐幼寧可是十萬火急地把自己送出北梁,如果是珣兒,她會怎麽樣呢?
片刻之間,李深心中忽然有了決斷。
“父王,你答應了嗎?”珣兒緊張地問。
李深點頭。
“父王,你最疼我了,哈哈哈!”珣兒高興地在被窩裏打起滾來,“父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正在這時候,慧貴妃走了進來,隔著門口的座屏道:“小心肝,什麽事這麽高興?”
聽到慧貴妃的聲音,珣兒頓時機靈地朝李深看了一眼,對著座屏後的慧貴妃高聲道:“這是我跟父王的秘密,不能告訴你。”
“好呀,昨天還說跟祖母最親,今兒你父王迴來,這就不認祖母了?”
“不是,隻是這個秘密,現在還不能說。”
慧貴妃在屏風後頭又好氣又好笑,“哼,祖母的心都叫你傷了。”
珣兒從榻上爬起來,骨碌碌地朝屏風後頭的慧貴妃跑去,一把抱住慧貴妃的腿。
“你是全天下最好的祖母,珣兒最喜歡祖母了。”
“你呀!”慧貴妃被他可愛的模樣磨得無法,一把將他抱起來,使勁兒蹭了蹭臉蛋。
李深慢騰騰地起了身,重新穿好衣裳,走到屏風後頭。
“母妃,父皇這會兒在哪兒?”
“這會兒應當還在乾清宮,你快些過去還能見到他。”
三年前,皇後東窗事發之後,皇帝並未廢後。沒多久,皇後便宣稱無心後宮事務,由慧貴妃主理後宮,自己則在玄清子那裏拜師修道。
因著宮裏兩位聖人都要修道,皇帝便將皇宮後頭那座園林改做了道觀,皇後長居道觀,皇帝白天在那邊修道,夜裏迴宮中就寢。
這還一大清早的,皇帝應當還沒過去。
“你找皇上說什麽呀?不會說莊敬的事吧?”慧貴妃不放心的問。
“皇姐鬧這麽大動靜跑去了雁行鎮,父皇不可能不知道,我過去提一句比裝作不知要好。”
慧貴妃點頭:“你有主意就成。不過,我瞧著你這模樣,不像是隻去說這事的。”
李深伸手捏了捏兒子的臉蛋,與他會心一笑:“這是秘密。”
第108章
“你要娶妻?”皇帝身披道袍, 坐在蒲團上,聽完太子的話,方才緩緩睜眼。
李深恭敬跪坐在皇帝跟前, 沉聲道:“父皇,兒臣二十有二, 雖然有子,理當有妻。”
皇帝又問:“那你是怎麽盯上北梁這位公主的?”
“北梁與南唐素有聯姻通婚之好, 兒臣求娶燕翎, 也是為了兩國邦交。”
聽到這裏, 皇帝的眸光刹那間變得銳利起來:“燕渟迴國之後的動靜, 你知道嗎?”
“兒臣有所耳聞。不瞞父皇,這也是兒臣想要求娶燕翎的原因之一。”
“燕渟這小子, 朕當初小瞧了他,早知他心氣兒這麽大,不該放他走。”
李深不動聲色道:“父皇, 事已至此, 無需自責, 燕渟的改革能否成功還未可知。”
“你知不知道, 如今北梁軍權已經盡數在燕渟手中了, 我聽說他治軍很有一手, 而且北梁的神機營每個人都配備了一把□□,這個神機營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啊。”
“兒臣的探子在北梁查看過□□, 若是小範圍包抄,的確威力極大,不過若真是兩軍對壘,區區一個神機營左右不了戰局。”
“不要輕敵,朕已經設法從北梁帶迴了一支□□, 正在命工匠研究,看看能不能仿製,”皇帝道,“你既有了決斷,朕便支持你。朕會親自寫一封婚書,派使節送去北梁。”
“父皇,兒臣想以傅成奚為求親使節,為兒臣去北梁求親。”
“讓傅成奚去?”皇帝頷首,“他是你的好友,又是我朝棟梁,由他前往北梁,的確可表誠意。”
“父皇,兒臣想奏請成奚為求親使節,還有一個考量。”
“什麽考量?”
“兒臣想與求親隊伍一同前往北梁。”
聽到這句,皇帝震驚道:“你要去?”
李深點頭。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皇帝道。
“父皇,燕渟意在南唐,兒臣不願意坐以待斃,必須與成奚一同前往北梁,一看究竟。”
皇帝沒有說話,隻是搖了搖頭。
“兒臣跟著求親隊伍一同前往北梁,因是使節,燕渟必然不敢妄動,他如今在北梁大肆改革,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於他而言政局並不太平,他沒有動我的本事。”
皇帝聽著李深的話,緩緩點了頭。
“萬一他蒙蔽心智,當真殺了兒臣,父皇可無需顧慮,趁他羽翼未豐之時斬斷臂膀。”
“李深,朕已經老了,這個江山是你的,你想摸清燕渟的底細,朕不反對,但你以身涉險,朕不讚同。”
“父皇放心,兒臣不會就這樣大喇喇地跟著成奚前往北梁,成奚手下有一個易容大師,兒臣已經想好了,我會易容改裝成一個侍衛與求親隊伍同行。”
“若真能易容改裝,倒不失為一個辦法。”皇帝思量片刻,終是下了決斷,“從明日起,你就隨朕在景山修行悟道,內閣每日將奏折送進景山。”
李深聞言,頓時大喜:“多謝父皇。”
有皇帝為他遮掩,這才是最密不透風的法子。
“朕聽說珣兒病了,你去瞧過了嗎?”
“早上進宮,兒臣去長春宮看過了珣兒,這家夥本來沒病,隻是想著讓我盡快迴宮,所以在母妃跟前裝病。”
皇帝聞言,哈哈大笑起來:“這小子才三歲就這麽多滑頭,好好養著,將來不可限量啊。”
“兒臣遵旨。”李深思忖片刻,到底沒把要將珣兒也帶去北梁的話說出來。
既然大麵上皇帝已經答應了,這點小事等臨行的時候再行稟告。
……
兩個月後,北梁皇宮。
“哥哥,你要做的沙冰好嗎?”禦書房中,徐幼寧坐在龍椅上,著急地催促著站在書桌前忙碌的燕渟。
燕渟身著明黃色的常服,一手拿著冰塊,一手拿著一個巴掌大的刨子,將手上的冰塊一點一點地刨成冰渣。
“今日立夏,這麽著急就要吃冰嗎?”
徐幼寧狡黠一笑:“今天熱嘛,再說了,哥哥不是說吃冰不用分季節麽?”
今年除夕守歲的時候,徐幼寧還火爐旁邊吃了一碗燕渟做的雪梨沙冰。
當時她就想再吃一碗,燕渟卻說等夏天再吃。
好不容易挨到立夏,徐幼寧馬上就來禦書房找燕渟兌現諾言。
雖說禦廚也學了沙冰的做法,徐幼寧還是覺得燕渟做的是最好吃的。
燕渟每日政務繁忙,抽出空來給徐幼寧做一碗沙冰,算得上難得的修葺了。
他把一塊冰都刨成碎屑,堆成一座小山一樣放進水晶碗裏,往冰山上灑了葡萄幹、蜜桃塊、蜂蜜、紅豆和糯米小園子,最後舀兩勺酸梅湯,這沙冰就算做完了。
“吃吧,公主殿下。”
冰沙是盛放在水晶碗裏的,上頭插著一個金勺子,看起來特別好看。
“多謝陛下。”徐幼寧拿起金勺子,將冰沙攪拌了一番,一勺送進口中,頓時覺得冰爽宜人,“哥,還是你做的最好吃。”
“那你每天都來吃一碗。”
“好啊。”徐幼寧連吃了幾口,又把水晶碗推到燕渟跟前,“哥,你做沙冰累了,你也吃一口。”
燕渟笑著點了點頭,隻是笑容頗為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