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妹妹沒有出事,長到如今當與幼寧差不多大了。”燕渟說著,將目光落到徐幼寧身上,無限柔軟。
徐幼寧被燕渟這樣看著,心裏莫名感動。
是因為這個,燕渟才跟自己親近的嗎?
不對,天底下十八歲的姑娘何其多,沒道理他對所有十八歲的姑娘都這樣好。
“本宮的李濟也是與你同年的。”
這話一出,涼亭中所有人俱是微微變色,隻有徐幼寧還疑惑著。
“皇後娘娘,”正在安靜的時候,慧貴妃輕搖著雀翎扇走進涼亭,臉上笑意甚濃,“過去那麽久的事情,何苦還拿出來說?人死不能複生,總要朝前看的。”
說來也奇怪。
慧貴妃沒來之時,亭子裏的人不說有幾分真心,至少大家都是和和氣氣。
她一進來,亭子裏的氣氛立馬就冷了下來。
徐幼寧不禁想,這到底是慧貴妃難以相處,還是其他人真的忌恨慧貴妃呢?
她忍不住在心裏盤算著慧貴妃的小九九,卻壓根不敢抬頭,生怕慧貴妃看過來。
宜妃見狀,拿帕子捂著嘴輕嗽了兩聲,溫柔道:“皇後娘娘母儀天下,別說宮裏這麽多位皇子,就是天下的人都是皇後娘娘的子民。”
徐幼寧想,宜妃娘娘可真會說話。
果然,宜妃的話音一落,亭子裏所有人的表情都鬆快了一點。當然,慧貴妃除外。
慧貴妃薄唇一抿,朝宜妃狠狠甩了一個眼刀子。
宜妃低頭捧著茶水,隻作不見。
慧貴妃正欲繼續發難,燕渟忽然道:“幼寧,既然你我有緣,不如你給我當妹妹吧。”
這話一出,不啻於天上打了個響雷。
連皇後都微微蹙眉。
徐幼寧隻是一個東宮侍妾,燕渟乃是北梁嫡皇子,迴國後便會立為儲君。
燕渟在南唐,雖然是質子,明麵上的禮遇不曾短過。
若他認徐幼寧做了妹妹,難不成以後要以公主之禮對待徐幼寧?
“不行。”慧貴妃脫口道。
太子朝慧貴妃投去一個眼神,慧貴妃這才勉強將要說的話忍了迴去。
隻聽得太子不疾不徐道:“梁王殿下的美意,幼寧恐怕高攀不上。”
“既然是高攀本王的美意,攀不攀得上,自然由本王說了算。”燕渟的語氣無比肯定。
徐幼寧詫異極了,燕渟要認她做妹妹?
他這個人,怎麽想一出是一出呢?
太子道:“這的確是梁王和幼寧說了算的事,幼寧,你樂意嗎?”
幼寧尚在震驚中,聽到太子的問話,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更何況,她自己也想拒絕。
“梁王殿下,恕幼寧不敢高攀。”
燕渟看看幼寧,又望向李深,隔了一會兒,哈哈笑了起來:“看你們一個個嚇得,本王又不是要把幼寧納入我們燕家家譜,隻是本王思妹心切,又在這裏舉目無親,想在口頭上討一點便宜罷了,這樣也不行嗎?”
皇後笑道:“你也是個可憐孩子,孤身到南唐這麽多年,不容易呀,既然跟幼寧投緣,私底下叫聲妹妹也無妨。”
因見皇後這麽說,宜妃亦是附和道:“姐姐所言甚是。”
徐幼寧原本安安靜靜地坐在太子身後,經這一事,頓時成為了涼亭裏的焦點。
皇後和宜妃不時朝她投來眼光,慧貴妃毫不遮掩的眸光不善,莊和更是好奇地打量著她。
至於身邊的太子,倒是沒有多看她一眼。
可這叫徐幼寧更加害怕。
她實在不知道燕渟為什麽要整這一出。
隻是現下皇後和宜妃幫著打了哈哈過去,她隻能繼續裝聾作啞不吭聲。
宜妃主動拉起話茬又說了一陣話,太子起身道:“母後,下午兒臣還要去內閣議事,先行告退。”
皇後自是沒有不允的道理:“朝政要緊,你的身子也要緊,趕緊迴去歇口氣。”
“多謝母後。”
太子起了身,朝徐幼寧瞥了一眼,徐幼寧會意,趕緊起身,朝眾人福了一福,兩人一起離開了涼亭。
出了禦花園,照例是有步攆候著。
一路無言地出了玄武門,徐幼寧上了馬車,剛坐穩,便聽見外頭太子道:“天太熱,不騎馬。”
徐幼寧不禁心頭一緊,下一刻便見太子掀開車簾跳上馬車。
太子一進來,就看著徐幼寧梗著脖子驚恐地望著自己。
他心裏沒來由的煩躁、窩火。
剛才燕渟要認她做妹妹的時候,沒見她臉上有什麽表情,還一直睜大了眼睛看著燕渟,不時給他一個笑容,這會兒他上個馬車,她倒害怕成這樣?
“坐著別動。”太子道。
徐幼寧隻能乖乖坐著別動。
來者不善,她盡量做個木頭人。
太子坐到她的身邊:“你跟燕渟說過話?”
徐幼寧張了張嘴,還沒出聲,太子便道:“說實話。”
在他心裏,自己是個不說實話的人嗎?
徐幼寧覺得自己脖子涼悠悠的,隻好道:“先前我跟公主殿下在堆秀山喝茶的時候,梁王殿下來過。”
萬幸,在堆秀山上的時候,燕渟教了她如何對付太子,那會兒她心裏就預想過如果太子問起,該如何迴答。
“跟你說什麽了?”太子問。
徐幼寧開好了頭,往下說著就順了,“梁王殿下一直在跟公主說話,後來公主離開了,才又跟我說了話。就問我年紀,又問我害喜重不重,平時愛吃什麽?”
“你都迴答了?”
“也沒細說,隻同梁王殿下說了些大概的,就說了我愛吃桃兒、杏兒。”說完,徐幼寧小心翼翼道,“殿下,可有什麽不妥嗎?”
太子皺眉:“以後離他遠一些。”
“知道了。”徐幼寧想了想,覷著太子的神色道,“殿下,要不往後我不進宮了,省得惹禍。”
這話是出自真心。
雖然她不討厭燕渟,也不討厭燕渟要她做妹妹,可她直覺燕渟是一個危險人物。
徐幼寧跟他們這些王爺、公主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她是安安穩穩地把孩子生下來,保住自己的小命。
太子見她如此,自然不疑有它。
反是輕笑了一聲,“用不著怕他。”
徐幼寧眨了眨眼睛。
這算是蒙混過關了?
太子的目光不知道看向何處,過了一會兒,方轉迴徐幼寧這邊:“今兒在母後那邊迴話,可嚇著了?”
徐幼寧搖頭。
“你不害怕母後?”太子問。
徐幼寧仍然搖頭。
雖然皇後娘娘很有威儀氣度,但她說話的時候不會給人壓迫感,也不會一直追問什麽事,所以徐幼寧在皇後跟前還算輕鬆。
太子道:“見過母後的人都讚她平易近人。”
那見過慧貴妃的人呢?
徐幼寧下意識的想,想歸想,這種話她可不敢問出口。
太子見她閃爍的眼神,頓時她在打小九九。
“想什麽呢?”
徐幼寧牢記燕渟“九分真,一分隱”的教誨,便道:“上迴我跟著莊敬殿下到禦花園玩,她都不肯跟宜妃娘娘說話,今日在涼亭裏,我瞧著殿下,倒是跟宜妃娘娘和睦得很。”
太子輕輕一笑:“你是不是還想說,母妃跟她們都不對付,但我跟她們瞧著都不錯。”
燕渟說得對,他是最聰明的人,在他麵前絕對不能說假話。
“是覺得有些奇怪。”
“我跟母後親近,是因為我小時候,是養在坤寧宮的。”
“啊?”這下徐幼寧當真吃驚了。
慧貴妃生得那樣天姿國色,定然是一進宮就備受寵愛,為什麽她會把那麽寶貝的兒子送去乾清宮養呢?
太子看著她疑惑的模樣,繼續道:“母後本來是有一個兒子的,是父皇的嫡長子,也是我的大哥李濟。那個時候依照南唐和北梁的約定,要互換嫡子為質,雙方自然都舍不得自己的嫡子,可正是因為嫡子寶貴,才能互相平息疑心和猜忌。燕渟和我的大哥同時從兩國都城出發,兩人在路上各自遭遇了截殺,燕渟活了下來,我的大哥死在了北梁。”
這段舊事徐幼寧在城中茶館的說書先生那裏聽過。
說書先生還說,因著南唐質子喪生在北梁,北梁將一座邊境重鎮賠給了南唐,同時,北梁的嫡皇子仍然依照原來的約定留在南唐。
從前徐幼寧聽這段故事時,跟說書先生講的其他故事沒什麽分別。
故事裏的那些人、那些事都離她太遙遠了。
可是現在,她居然身在這段故事之中。
燕渟和太子都是故事中的主角,而她,似乎也跟那位墜崖的小公主攀扯上了關係。
徐幼寧歎了口氣。
“歎什麽氣?”太子自是沒有錯過。
徐幼寧被燕渟這樣看著,心裏莫名感動。
是因為這個,燕渟才跟自己親近的嗎?
不對,天底下十八歲的姑娘何其多,沒道理他對所有十八歲的姑娘都這樣好。
“本宮的李濟也是與你同年的。”
這話一出,涼亭中所有人俱是微微變色,隻有徐幼寧還疑惑著。
“皇後娘娘,”正在安靜的時候,慧貴妃輕搖著雀翎扇走進涼亭,臉上笑意甚濃,“過去那麽久的事情,何苦還拿出來說?人死不能複生,總要朝前看的。”
說來也奇怪。
慧貴妃沒來之時,亭子裏的人不說有幾分真心,至少大家都是和和氣氣。
她一進來,亭子裏的氣氛立馬就冷了下來。
徐幼寧不禁想,這到底是慧貴妃難以相處,還是其他人真的忌恨慧貴妃呢?
她忍不住在心裏盤算著慧貴妃的小九九,卻壓根不敢抬頭,生怕慧貴妃看過來。
宜妃見狀,拿帕子捂著嘴輕嗽了兩聲,溫柔道:“皇後娘娘母儀天下,別說宮裏這麽多位皇子,就是天下的人都是皇後娘娘的子民。”
徐幼寧想,宜妃娘娘可真會說話。
果然,宜妃的話音一落,亭子裏所有人的表情都鬆快了一點。當然,慧貴妃除外。
慧貴妃薄唇一抿,朝宜妃狠狠甩了一個眼刀子。
宜妃低頭捧著茶水,隻作不見。
慧貴妃正欲繼續發難,燕渟忽然道:“幼寧,既然你我有緣,不如你給我當妹妹吧。”
這話一出,不啻於天上打了個響雷。
連皇後都微微蹙眉。
徐幼寧隻是一個東宮侍妾,燕渟乃是北梁嫡皇子,迴國後便會立為儲君。
燕渟在南唐,雖然是質子,明麵上的禮遇不曾短過。
若他認徐幼寧做了妹妹,難不成以後要以公主之禮對待徐幼寧?
“不行。”慧貴妃脫口道。
太子朝慧貴妃投去一個眼神,慧貴妃這才勉強將要說的話忍了迴去。
隻聽得太子不疾不徐道:“梁王殿下的美意,幼寧恐怕高攀不上。”
“既然是高攀本王的美意,攀不攀得上,自然由本王說了算。”燕渟的語氣無比肯定。
徐幼寧詫異極了,燕渟要認她做妹妹?
他這個人,怎麽想一出是一出呢?
太子道:“這的確是梁王和幼寧說了算的事,幼寧,你樂意嗎?”
幼寧尚在震驚中,聽到太子的問話,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更何況,她自己也想拒絕。
“梁王殿下,恕幼寧不敢高攀。”
燕渟看看幼寧,又望向李深,隔了一會兒,哈哈笑了起來:“看你們一個個嚇得,本王又不是要把幼寧納入我們燕家家譜,隻是本王思妹心切,又在這裏舉目無親,想在口頭上討一點便宜罷了,這樣也不行嗎?”
皇後笑道:“你也是個可憐孩子,孤身到南唐這麽多年,不容易呀,既然跟幼寧投緣,私底下叫聲妹妹也無妨。”
因見皇後這麽說,宜妃亦是附和道:“姐姐所言甚是。”
徐幼寧原本安安靜靜地坐在太子身後,經這一事,頓時成為了涼亭裏的焦點。
皇後和宜妃不時朝她投來眼光,慧貴妃毫不遮掩的眸光不善,莊和更是好奇地打量著她。
至於身邊的太子,倒是沒有多看她一眼。
可這叫徐幼寧更加害怕。
她實在不知道燕渟為什麽要整這一出。
隻是現下皇後和宜妃幫著打了哈哈過去,她隻能繼續裝聾作啞不吭聲。
宜妃主動拉起話茬又說了一陣話,太子起身道:“母後,下午兒臣還要去內閣議事,先行告退。”
皇後自是沒有不允的道理:“朝政要緊,你的身子也要緊,趕緊迴去歇口氣。”
“多謝母後。”
太子起了身,朝徐幼寧瞥了一眼,徐幼寧會意,趕緊起身,朝眾人福了一福,兩人一起離開了涼亭。
出了禦花園,照例是有步攆候著。
一路無言地出了玄武門,徐幼寧上了馬車,剛坐穩,便聽見外頭太子道:“天太熱,不騎馬。”
徐幼寧不禁心頭一緊,下一刻便見太子掀開車簾跳上馬車。
太子一進來,就看著徐幼寧梗著脖子驚恐地望著自己。
他心裏沒來由的煩躁、窩火。
剛才燕渟要認她做妹妹的時候,沒見她臉上有什麽表情,還一直睜大了眼睛看著燕渟,不時給他一個笑容,這會兒他上個馬車,她倒害怕成這樣?
“坐著別動。”太子道。
徐幼寧隻能乖乖坐著別動。
來者不善,她盡量做個木頭人。
太子坐到她的身邊:“你跟燕渟說過話?”
徐幼寧張了張嘴,還沒出聲,太子便道:“說實話。”
在他心裏,自己是個不說實話的人嗎?
徐幼寧覺得自己脖子涼悠悠的,隻好道:“先前我跟公主殿下在堆秀山喝茶的時候,梁王殿下來過。”
萬幸,在堆秀山上的時候,燕渟教了她如何對付太子,那會兒她心裏就預想過如果太子問起,該如何迴答。
“跟你說什麽了?”太子問。
徐幼寧開好了頭,往下說著就順了,“梁王殿下一直在跟公主說話,後來公主離開了,才又跟我說了話。就問我年紀,又問我害喜重不重,平時愛吃什麽?”
“你都迴答了?”
“也沒細說,隻同梁王殿下說了些大概的,就說了我愛吃桃兒、杏兒。”說完,徐幼寧小心翼翼道,“殿下,可有什麽不妥嗎?”
太子皺眉:“以後離他遠一些。”
“知道了。”徐幼寧想了想,覷著太子的神色道,“殿下,要不往後我不進宮了,省得惹禍。”
這話是出自真心。
雖然她不討厭燕渟,也不討厭燕渟要她做妹妹,可她直覺燕渟是一個危險人物。
徐幼寧跟他們這些王爺、公主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她是安安穩穩地把孩子生下來,保住自己的小命。
太子見她如此,自然不疑有它。
反是輕笑了一聲,“用不著怕他。”
徐幼寧眨了眨眼睛。
這算是蒙混過關了?
太子的目光不知道看向何處,過了一會兒,方轉迴徐幼寧這邊:“今兒在母後那邊迴話,可嚇著了?”
徐幼寧搖頭。
“你不害怕母後?”太子問。
徐幼寧仍然搖頭。
雖然皇後娘娘很有威儀氣度,但她說話的時候不會給人壓迫感,也不會一直追問什麽事,所以徐幼寧在皇後跟前還算輕鬆。
太子道:“見過母後的人都讚她平易近人。”
那見過慧貴妃的人呢?
徐幼寧下意識的想,想歸想,這種話她可不敢問出口。
太子見她閃爍的眼神,頓時她在打小九九。
“想什麽呢?”
徐幼寧牢記燕渟“九分真,一分隱”的教誨,便道:“上迴我跟著莊敬殿下到禦花園玩,她都不肯跟宜妃娘娘說話,今日在涼亭裏,我瞧著殿下,倒是跟宜妃娘娘和睦得很。”
太子輕輕一笑:“你是不是還想說,母妃跟她們都不對付,但我跟她們瞧著都不錯。”
燕渟說得對,他是最聰明的人,在他麵前絕對不能說假話。
“是覺得有些奇怪。”
“我跟母後親近,是因為我小時候,是養在坤寧宮的。”
“啊?”這下徐幼寧當真吃驚了。
慧貴妃生得那樣天姿國色,定然是一進宮就備受寵愛,為什麽她會把那麽寶貝的兒子送去乾清宮養呢?
太子看著她疑惑的模樣,繼續道:“母後本來是有一個兒子的,是父皇的嫡長子,也是我的大哥李濟。那個時候依照南唐和北梁的約定,要互換嫡子為質,雙方自然都舍不得自己的嫡子,可正是因為嫡子寶貴,才能互相平息疑心和猜忌。燕渟和我的大哥同時從兩國都城出發,兩人在路上各自遭遇了截殺,燕渟活了下來,我的大哥死在了北梁。”
這段舊事徐幼寧在城中茶館的說書先生那裏聽過。
說書先生還說,因著南唐質子喪生在北梁,北梁將一座邊境重鎮賠給了南唐,同時,北梁的嫡皇子仍然依照原來的約定留在南唐。
從前徐幼寧聽這段故事時,跟說書先生講的其他故事沒什麽分別。
故事裏的那些人、那些事都離她太遙遠了。
可是現在,她居然身在這段故事之中。
燕渟和太子都是故事中的主角,而她,似乎也跟那位墜崖的小公主攀扯上了關係。
徐幼寧歎了口氣。
“歎什麽氣?”太子自是沒有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