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胡榮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作為一個曾經的車馬大店的小夥計,南來北往的,閱人無數了,卻也有看走眼的時間,竟然把一個給公社看大門的當成了“領導”。
胡榮河哪裏知道,那個看大門的是剛剛安排的,是一個死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烈士的哥。
跟那個看大門的沒有見過麵,也就無所謂“走眼”不“走眼”的了。
寫到這裏,費目笑了,其實,這樣的人兒太多了,已經到了二十一世紀了,這種人還是有增無減,比比皆是的。
公社大院有兩畝地大,曾經是個地主大院,前麵一排是磚瓦的房子,高大敞亮,曾經是那個地主的住所和會客廳;後麵一排是泥巴的房子,低矮陰暗,曾經是給那個地主扛活耪青的長工或短工們住的。
“土改”後,這個大院充了公,前排的磚瓦房做了政府的辦公地點,後排的泥巴房是政府工作人員們的宿舍和食堂。
公社書記的辦公室就在這排磚瓦房的最東邊的那一間。
胡榮河是來過公社大院幾迴的人物,見過公社書記,一點兒也不眼生,像拎著一隻小雞一樣,拎著“馬二小漏蛋子”的衣服領子就走近了最東邊的那扇門。
在這裏,費目感覺隻能用“拎”這個動詞才是最恰當的,前一節咱們已經說過了,“馬二小漏蛋子”是怕見官兒的,自打進了公社大院的大門,那兩條腿兒就哆嗦成了一個蛋,像兩根軟軟的麵條,不拎著脖領子就直不起身來,抽掉了大筋一般。
“進來吧。”
敲了兩下那木門,得到“進來吧”的允許後,就進去了。
胡榮河是一個人進去的,留下了“馬二小漏蛋子”,靠著牆根兒蹲下去,耷拉著腦袋,袖著手,不停地吸溜著鼻子。
怎麽勸,如何說,甚至被狠狠地擰了胳膊,我們的“蛋子”同誌就是再也邁不動步了。
公社書記的辦公室很簡單,簡單得跟現在的公社書記沒法比,甚至跟現在的村小組長都沒法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
地中間,一張舊的大辦公桌,好木料,做工繁冗,俗氣衝天,很可能是從哪個土包財主家裏搬來的。
隻不過,在胡榮河的眼裏,這還是挺先進的,那張舊擺設很像是都王府的,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呀。
窗台邊,一條長板凳,一頭坐著一個人,胡榮河不認識,一個正在抽著旱煙卷子,一個正在跟公社書記說著什麽,嘴巴子一動一動的。
舊的大辦公桌的後麵,坐著一個人,胡榮河是認識的,公社書記,魏民,五十來歲,長得濃眉毛,大眼睛,五大三粗,相當的敦實。
那個正在跟魏民說話的,穿得挺講究,灰製服,四個兜兒,白麵皮。
那個正在抽煙的,穿得就一般了,黃不黃綠不綠的一件軍棉襖,紮著一根舊皮帶,低著頭,黑麵皮。
“哎呀,是榮河同誌來了,快進來,快進來,我們正在等你們,那個馬截住同誌怎麽沒來呀。”
魏民的臉正朝著辦公室的門,胡榮河一進來,他就看到了,熟悉的。
“啊,那個,馬二小……啊,不,馬截住同誌在外麵等著呀。”
胡榮河險些又叫成了“馬二小漏蛋子”,多虧當小夥計的時候練成了說話半慢拍的功夫。
“快請他進來呀,上級領導是專門找他來的。”
魏民特別強調了一下那個“請”字,在這個字上加了重音。
領導要請馬截住同誌,那就去請馬截住同誌吧。
此時,我們的主要人物馬截住同誌依然蹲在牆根兒下,耷拉著腦袋,還在吸溜著鼻子。
“快快快,馬二……啊不,馬截住同誌,你快進來呀,書記在請你呀!”
“啊啊,村長呀,你別拉我了,我不進去,我不進去,我不叫馬截住同誌,這可不是在找我呀。”
連拖帶拉地,胡榮河費了好大勁兒,終於把那個馬駒子他爹給請進了屋。
馬駒子他爹哪裏見過這麽大的場麵,雙腿一軟,幹脆坐在了辦公室的地上,仿佛坐在了鄰居家的炕頭上。
公社書記笑了,那個“灰製服”笑了,那個“軍棉襖”笑了,胡榮河笑了。
這個人可真是個老實人呀,可若人真的老實成這個樣子,那就成熊蛋了。
“你就是馬截住同誌嗎?”
“啊啊,我不叫馬截住,我叫‘馬二小漏蛋子’,啊啊,我,我……”
這樣的迴答,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
“啊,他不是馬截住同誌呀,可馬林同誌臨終前讓我們來這裏找呀,說是這裏有姓馬的呀,隻要是姓馬的就是一家子呀。”
“馬林?馬林是誰呀,我可不認識,我得迴家了,壓根兒就跟我沒什麽關係呀,那個馬截住跟我真的沒有什麽關係,我叫‘馬二小漏蛋子’。”
“馬二漏蛋子”打小就告誡自己的兒子,多一事兒不如少一事兒,這一次真的奏效了。
“馬二小漏蛋子”秉承他大的教導,多一事兒不如少一事兒。
“啊,那是我們搞錯了吧。”
坐在一條板凳上的兩個領導對視了一下,得出了結論,這個人肯定不是英雄的後代。
領導的懷疑是有根據的,麵對的這個人怎麽看也不像一個全國聞名的英雄的後代呀,純粹是一個熊種喲。
“好吧,那就麻煩你們了,你們先迴去吧,有新的情況再去找你們吧。”
魏民很失望,失望的同時,下了一道委婉的“逐客令。”
胡榮河很失望,明明就是馬截住,為什麽不承認呢?
“我說我不是,你們非得讓我來,我不來,你們非得讓我來,都吃不上黏……啊呀……豆……”
我們的主人公擺出一副得理不讓人的委屈表情,從地上爬起來,轉身就往門外跑,得趕緊迴家吃黏豆包呀。
誰知,沒有留心腳下還有一個門檻子,猛地絆了一下,那個“包”字還沒有出口,就跟著它的主人一起摔出了門外。
“啊呀,我想起來了,我叫馬截住,我就是馬截住呀。”
這一跤摔得真不輕,把這個大老爺們兒摔得躺在地上真哼嘰,眼冒金星,疼得齜牙咧嘴的。
這麽一摔,電光一閃,眼前一亮,腦袋瓜子開竅了。
對呀!
“馬二小漏蛋子”過去就叫馬截住的!
“我就是,我就是馬截住,‘馬二小漏蛋子’就是我,‘馬二小漏蛋子’是他們亂叫的,他們亂叫得我都忘了自己叫什麽了。”
馬截住一邊叫著,一邊連滾帶爬地又跑進了屋,磕磕絆絆地,險些又被門檻子絆了一跤。
前後判若兩人喲!
可愛的門檻子,感謝你,摔醒了一個人,也讓我們的故事又多了很多的情節,或許因此會有人多賞幾百幣喲!
“哈哈哈!”
屋裏的人又都笑了起來,胡榮河對摔跤的馬截住表示了滿意,一把就扶住了又要倒地的這個老實男人,優秀的人民公社社員。
第一個問題是解決了,可第二個問題是怎麽迴事兒呢?
“馬截住同誌,你再好好地想想,你的祖上就沒有一個出走的人?”
魏民書記又坐迴了那張舊的大辦公桌後麵,挺鄭重地取出了一個小本本跟一枝自來水筆,為那兩個坐同一條板凳的上級領導做起了筆記。
“啊啊,我能問一下,什麽叫出走的人呀。”
真是摔倒了再爬起來的都是好同誌喲,此時此刻的馬截住同誌竟然也被激發出了馬氏家族的某幾個優良基因,絕對不是熊種樣兒,竟然敢向官兒們提出問題了。
“啊啊,出走的人就是丟了的人,你們家祖上有沒有丟過人呀!”
“丟過人?”
這三個字容易讓人產生歧義,可根據語境還是明白了,“出走的人”就是“走丟過人”。
“哎呀媽呀,我想起來,我想起來了,我們家真的丟過人,是丟過一個人!”
此言一出,“灰製服”猛地站了起來,那條長板凳立馬就像蹺蹺板似地翹了起來,險些沒讓坐在板凳另一頭的“軍棉襖”滑溜到地上。
好在,“軍棉襖”也激動地站了起來,反應真快。
“好呀,好呀,馬截住同誌,你坐下來說,你坐下來說吧。魏民同誌,你給馬截住同誌倒碗水,慢慢說,慢慢說。”
兩個上級領導都站了起來,讓出了沾過尊臀的長板凳,還讓公社書記這樣的大官給倒水,馬截住同誌有些受寵若驚了。
一時間,感覺有些霧迷三道的,眼前就像北京的霧霾,怎麽能讓人不迷糊!
“我聽我大說,我三叔就是出……走了的,被我爺爺給打跑了,走的時候很小呀,可能隻有幾歲。丟了以後,我爺爺跟我奶奶好一頓找,也沒找到,以為死了,我奶奶也氣死了。”
迷糊得像半醉,思緒卻清楚了。
“你聽沒聽你爹說你三叔叫什麽呀?”
“我三叔叫馬三,我爺爺叫馬仁,我大叫馬二,我大爺爺沒兒沒女,死了。”
“啊呀,終於找到了。”
此言一出,“灰製服”激動得直拍大腿,“軍棉襖”也激動得直拍大腿。
胡榮河跟馬截住卻目瞪口呆起來,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兒呢?
胡榮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作為一個曾經的車馬大店的小夥計,南來北往的,閱人無數了,卻也有看走眼的時間,竟然把一個給公社看大門的當成了“領導”。
胡榮河哪裏知道,那個看大門的是剛剛安排的,是一個死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烈士的哥。
跟那個看大門的沒有見過麵,也就無所謂“走眼”不“走眼”的了。
寫到這裏,費目笑了,其實,這樣的人兒太多了,已經到了二十一世紀了,這種人還是有增無減,比比皆是的。
公社大院有兩畝地大,曾經是個地主大院,前麵一排是磚瓦的房子,高大敞亮,曾經是那個地主的住所和會客廳;後麵一排是泥巴的房子,低矮陰暗,曾經是給那個地主扛活耪青的長工或短工們住的。
“土改”後,這個大院充了公,前排的磚瓦房做了政府的辦公地點,後排的泥巴房是政府工作人員們的宿舍和食堂。
公社書記的辦公室就在這排磚瓦房的最東邊的那一間。
胡榮河是來過公社大院幾迴的人物,見過公社書記,一點兒也不眼生,像拎著一隻小雞一樣,拎著“馬二小漏蛋子”的衣服領子就走近了最東邊的那扇門。
在這裏,費目感覺隻能用“拎”這個動詞才是最恰當的,前一節咱們已經說過了,“馬二小漏蛋子”是怕見官兒的,自打進了公社大院的大門,那兩條腿兒就哆嗦成了一個蛋,像兩根軟軟的麵條,不拎著脖領子就直不起身來,抽掉了大筋一般。
“進來吧。”
敲了兩下那木門,得到“進來吧”的允許後,就進去了。
胡榮河是一個人進去的,留下了“馬二小漏蛋子”,靠著牆根兒蹲下去,耷拉著腦袋,袖著手,不停地吸溜著鼻子。
怎麽勸,如何說,甚至被狠狠地擰了胳膊,我們的“蛋子”同誌就是再也邁不動步了。
公社書記的辦公室很簡單,簡單得跟現在的公社書記沒法比,甚至跟現在的村小組長都沒法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
地中間,一張舊的大辦公桌,好木料,做工繁冗,俗氣衝天,很可能是從哪個土包財主家裏搬來的。
隻不過,在胡榮河的眼裏,這還是挺先進的,那張舊擺設很像是都王府的,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呀。
窗台邊,一條長板凳,一頭坐著一個人,胡榮河不認識,一個正在抽著旱煙卷子,一個正在跟公社書記說著什麽,嘴巴子一動一動的。
舊的大辦公桌的後麵,坐著一個人,胡榮河是認識的,公社書記,魏民,五十來歲,長得濃眉毛,大眼睛,五大三粗,相當的敦實。
那個正在跟魏民說話的,穿得挺講究,灰製服,四個兜兒,白麵皮。
那個正在抽煙的,穿得就一般了,黃不黃綠不綠的一件軍棉襖,紮著一根舊皮帶,低著頭,黑麵皮。
“哎呀,是榮河同誌來了,快進來,快進來,我們正在等你們,那個馬截住同誌怎麽沒來呀。”
魏民的臉正朝著辦公室的門,胡榮河一進來,他就看到了,熟悉的。
“啊,那個,馬二小……啊,不,馬截住同誌在外麵等著呀。”
胡榮河險些又叫成了“馬二小漏蛋子”,多虧當小夥計的時候練成了說話半慢拍的功夫。
“快請他進來呀,上級領導是專門找他來的。”
魏民特別強調了一下那個“請”字,在這個字上加了重音。
領導要請馬截住同誌,那就去請馬截住同誌吧。
此時,我們的主要人物馬截住同誌依然蹲在牆根兒下,耷拉著腦袋,還在吸溜著鼻子。
“快快快,馬二……啊不,馬截住同誌,你快進來呀,書記在請你呀!”
“啊啊,村長呀,你別拉我了,我不進去,我不進去,我不叫馬截住同誌,這可不是在找我呀。”
連拖帶拉地,胡榮河費了好大勁兒,終於把那個馬駒子他爹給請進了屋。
馬駒子他爹哪裏見過這麽大的場麵,雙腿一軟,幹脆坐在了辦公室的地上,仿佛坐在了鄰居家的炕頭上。
公社書記笑了,那個“灰製服”笑了,那個“軍棉襖”笑了,胡榮河笑了。
這個人可真是個老實人呀,可若人真的老實成這個樣子,那就成熊蛋了。
“你就是馬截住同誌嗎?”
“啊啊,我不叫馬截住,我叫‘馬二小漏蛋子’,啊啊,我,我……”
這樣的迴答,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
“啊,他不是馬截住同誌呀,可馬林同誌臨終前讓我們來這裏找呀,說是這裏有姓馬的呀,隻要是姓馬的就是一家子呀。”
“馬林?馬林是誰呀,我可不認識,我得迴家了,壓根兒就跟我沒什麽關係呀,那個馬截住跟我真的沒有什麽關係,我叫‘馬二小漏蛋子’。”
“馬二漏蛋子”打小就告誡自己的兒子,多一事兒不如少一事兒,這一次真的奏效了。
“馬二小漏蛋子”秉承他大的教導,多一事兒不如少一事兒。
“啊,那是我們搞錯了吧。”
坐在一條板凳上的兩個領導對視了一下,得出了結論,這個人肯定不是英雄的後代。
領導的懷疑是有根據的,麵對的這個人怎麽看也不像一個全國聞名的英雄的後代呀,純粹是一個熊種喲。
“好吧,那就麻煩你們了,你們先迴去吧,有新的情況再去找你們吧。”
魏民很失望,失望的同時,下了一道委婉的“逐客令。”
胡榮河很失望,明明就是馬截住,為什麽不承認呢?
“我說我不是,你們非得讓我來,我不來,你們非得讓我來,都吃不上黏……啊呀……豆……”
我們的主人公擺出一副得理不讓人的委屈表情,從地上爬起來,轉身就往門外跑,得趕緊迴家吃黏豆包呀。
誰知,沒有留心腳下還有一個門檻子,猛地絆了一下,那個“包”字還沒有出口,就跟著它的主人一起摔出了門外。
“啊呀,我想起來了,我叫馬截住,我就是馬截住呀。”
這一跤摔得真不輕,把這個大老爺們兒摔得躺在地上真哼嘰,眼冒金星,疼得齜牙咧嘴的。
這麽一摔,電光一閃,眼前一亮,腦袋瓜子開竅了。
對呀!
“馬二小漏蛋子”過去就叫馬截住的!
“我就是,我就是馬截住,‘馬二小漏蛋子’就是我,‘馬二小漏蛋子’是他們亂叫的,他們亂叫得我都忘了自己叫什麽了。”
馬截住一邊叫著,一邊連滾帶爬地又跑進了屋,磕磕絆絆地,險些又被門檻子絆了一跤。
前後判若兩人喲!
可愛的門檻子,感謝你,摔醒了一個人,也讓我們的故事又多了很多的情節,或許因此會有人多賞幾百幣喲!
“哈哈哈!”
屋裏的人又都笑了起來,胡榮河對摔跤的馬截住表示了滿意,一把就扶住了又要倒地的這個老實男人,優秀的人民公社社員。
第一個問題是解決了,可第二個問題是怎麽迴事兒呢?
“馬截住同誌,你再好好地想想,你的祖上就沒有一個出走的人?”
魏民書記又坐迴了那張舊的大辦公桌後麵,挺鄭重地取出了一個小本本跟一枝自來水筆,為那兩個坐同一條板凳的上級領導做起了筆記。
“啊啊,我能問一下,什麽叫出走的人呀。”
真是摔倒了再爬起來的都是好同誌喲,此時此刻的馬截住同誌竟然也被激發出了馬氏家族的某幾個優良基因,絕對不是熊種樣兒,竟然敢向官兒們提出問題了。
“啊啊,出走的人就是丟了的人,你們家祖上有沒有丟過人呀!”
“丟過人?”
這三個字容易讓人產生歧義,可根據語境還是明白了,“出走的人”就是“走丟過人”。
“哎呀媽呀,我想起來,我想起來了,我們家真的丟過人,是丟過一個人!”
此言一出,“灰製服”猛地站了起來,那條長板凳立馬就像蹺蹺板似地翹了起來,險些沒讓坐在板凳另一頭的“軍棉襖”滑溜到地上。
好在,“軍棉襖”也激動地站了起來,反應真快。
“好呀,好呀,馬截住同誌,你坐下來說,你坐下來說吧。魏民同誌,你給馬截住同誌倒碗水,慢慢說,慢慢說。”
兩個上級領導都站了起來,讓出了沾過尊臀的長板凳,還讓公社書記這樣的大官給倒水,馬截住同誌有些受寵若驚了。
一時間,感覺有些霧迷三道的,眼前就像北京的霧霾,怎麽能讓人不迷糊!
“我聽我大說,我三叔就是出……走了的,被我爺爺給打跑了,走的時候很小呀,可能隻有幾歲。丟了以後,我爺爺跟我奶奶好一頓找,也沒找到,以為死了,我奶奶也氣死了。”
迷糊得像半醉,思緒卻清楚了。
“你聽沒聽你爹說你三叔叫什麽呀?”
“我三叔叫馬三,我爺爺叫馬仁,我大叫馬二,我大爺爺沒兒沒女,死了。”
“啊呀,終於找到了。”
此言一出,“灰製服”激動得直拍大腿,“軍棉襖”也激動得直拍大腿。
胡榮河跟馬截住卻目瞪口呆起來,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