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身體不行了,三高了,心髒又原本有病,有時候竟然有了大限將至的感覺。


    費目開始鍛煉身體了,散步,一個小時,每天。


    前麵已經提到了,赤城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城市,不僅出土了“第一蟲”和“第一雞”,一種新石器時期的文化就以城東的那座紅色的山命名,據此有專家認為這裏是中華民族的祖源之地。


    赤城還曾是契丹民族的發祥之地和大遼王朝的統治中心。


    “然而,然而,然而呀!”費目又在心底湧出了一股思古之幽情。


    曆史的風煙早已吹散了曾經的輝煌,自打燕王朱棣帶走了他的那個弟弟以後,這塊土地就成了一個棄兒,任憑它自生自滅,草長鶯飛。


    散步是個好辦法,心能靜下來。


    費目一邊走著,一邊想著他所了解的那點兒曆史。


    腳下是一片建在耕地上的新城,幾年前還曾被稱作“鬼城”,經過政府指令下的幾番折騰,總算是有了此許的人氣。


    而且,中國人的劣根性也因此暴露無疑,幹什麽都跟風兒,套用了那兩句廣告語就是:“不買對的,隻買貴的。”抑或是“你買,我也買!”


    如此一來,樂壞了一小撮人,愁壞了一大幫人。


    費目就屬於愁壞的那一大幫子人之一,在新城買不起新房子,隻能在老城住老房子。


    報社在新城,家在老城。


    草在綠著,泉在噴著,車在跑著,樓在蓋著……既擴大了內需,錢被某些人賺著,這不是挺好嗎?


    可費目總覺得這座城市缺少點兒什麽!


    “缺少點兒什麽呢?”


    費目笑了,想起兩個人來。一個是那個“溜光大道”裏的那個妞子,不管穿得如何光鮮,可一張嘴就是土話連篇;另一個是曾經采訪過的一村之長,據說靠給南方某權勢之人“洗錢”而沾了光,發了家。


    中國人有了錢就愛蓋房子、置地。


    這個村長也如此,把自家的院落修得像市民廣場,把自家的住宅蓋得似一座喇嘛的廟。


    那一次,費目跟隨一個考察團去了村長家,結果受了到村民們的夾道“歡唿”。


    最終,還是村長有麵子,叫來了警車,驅散了“歡唿”的人群!


    第二天見報的標題醒目:《村長致富不忘鄉親自掏腰包修建廣場》,雲雲。


    散步真是好辦法,心能靜下來。


    費目一邊走著,一邊觀察著這座居住了十多年卻仍感覺陌生的城市。


    樹蔭下,有兩個年輕人在親熱,男的殷勤備至,女的半推半就,親吻聲就像響指一般的清脆。


    費目苦笑了,人是天地囚,惟有愛做酬,可愛到底是什麽呢?


    “愛就是我可以對你不好,但你不能對我不好。”這是依依的說法。


    “到了咱們這個年紀,愛的目的性極強,根本就沒有純粹的愛了,你們男人就隻有性了,而我們女人要的東西更複雜一些,大多是物質的,因為我們已經不相信精神的了。”這是玉的說法。


    “再不愛,黃瓜菜都涼了,抓緊時間吧。”這是麗的說法。


    費目的認識偏向於玉和麗,可能是年紀比較接近的緣故吧。


    “愛是有保鮮期吧,不太長,大約還不到一百天,比一瓶水果罐頭的保質期還要短,甚至不如加了防腐劑的袋裝奶。”玉還說。


    費目的感覺更偏向於依依。


    曾經,八九年前,依依管費目叫老師,費目也就心無雜念地當老師了,交流的內容也是學生和老師的,比如文學和人生。


    後來,依依到某大城市去讀中專了,畢業後還在外地打了幾年的工。


    再後來,依依又迴到了赤城,跟一個建築工人“辦了事兒”,但沒領證。


    玉是費目的同事,沒有過多的內容。


    費目和麗相識在從黑水開往赤城的一趟班車上,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兒了。


    那一天,費目在黑水采訪結束,要迴赤城。


    那一天,費目喝了酒。如果不喝酒,費目的話很少,坐在車上就睡覺。


    那一天,費目和麗的座位是挨著的。喝了酒的費目很興奮,麗也很愛說。但他們當時到底說了什麽,費目現在不記得了,麗現在也不記得了。


    隻記得相互留了手機號,開始短信聯係了。


    麗告訴費目,他的一條短信讓她保存了好幾年:“世間多風雨,有我會好些。”


    費目告訴麗,他隻記得她的一條短信:“我這就去,準備玫瑰花吧。”


    散步真好,真的。


    坐車真好,真的。


    走累了就上車,費目就近上了一輛公交車。


    散著步,從新城走迴老城大約要三個小時。


    坐著車,從新城走迴老城大約要一個小時。


    現在的中國,走到哪兒,都是一個“堵”字。


    新城是一個年輕女子,老城是一個色衰老太。


    費目的這個比喻很是恰當。


    老城是不適合散步的,高低不平的馬路,喊東賣西的小販,抬頭是烏煙瘴氣,低頭是垃圾滿地。


    無奈之下,公交車是最好的選擇,可以睡上一覺,好似江南那穿行在沼澤裏的小船,做個夢再下去也不遲吧。


    “費目,明天有個采訪,內容已經發到你的郵箱裏了,你得去一下。”


    迷迷糊糊中,費目的手機震動起來。


    迷迷糊糊中,費目看了一眼手機屏幕,在手機屏幕上劃拉出幾個字,發過去。


    “好的,頭兒!”


    高科技就是好,想法設法地賺你口袋裏的那幾個子兒,你還感覺挺爽,感覺特方便。


    到站,下車,迴家!


    費目打開了電腦,打開了郵箱,打開了郵件,是一份爆料材料。


    “鵬飛房地產公司在銀河花園小區的房子,高層已經賣出,最近卻在電梯機房所在的樓頂空間內用水泥板隔成小間房屋繼續出售,同時客梯也成了工人運送水泥等物的貨梯。小區居民多次找物業及開發商交涉,均被置之不理。另外,該小區開發商在售樓時口頭承諾的高層集中太陽能、插卡式電梯、走道不鏽鋼扶手等無一履行,小區沙盤上位於小區中央的花壇等也未兌現。現在,本規劃為小區公共場所的小樓也被此開發商據為己有,成為其辦公場所,小區居民狀告無門,有口難言。同時在交房的時候收的熱力表錢,借口為熱力公司所收,也不知所蹤,熱力表一個都沒安裝,希望相關媒體予以關注,給小區的居民維權提供一條便捷的途徑!!!”


    費目知道,這個“鵬飛”在黑水很有背景。


    “既然領導讓去,那也得去碰碰硬吧。聽老婆話,跟黨走嘛。”


    這是費目的一貫作風。優良呀。


    黑水鎮的東出口處,有一片開發的樓盤,那就是銀河花園小區。


    “喂,你好,我是赤城晚報的記者,我現在就在銀河小區的門口,您能出來一下嗎?我想了解一下情況。”


    費目站在一大堆滿是垃圾的碴土堆旁邊,打通了爆料人所留的電話。


    “記者先生呀,您辛苦呀,這麽快就來了,你們可真是敬業,你們真是太好了,真為老百姓辦實事兒。”


    “不辛苦,這是我們的工作,您能出來帶我了解一下情況嗎?”


    對方的一番恭維,費目有了小小的感動,繼續用了好幾個“您”。


    “我……不行,我隻能提供線索,不可能露麵的。我那啥……開發商我可惹不起呀……我還有事兒……對不起,我掛了。”


    “唉,你這個人怎麽這樣呀!”


    費目對著手機,剛才的那股感動稍縱即逝,再也不用“您”了,就差罵娘了。


    “原來是個有心下蛋,沒心抱窩的老母雞。”


    費目想到,這個比喻不太妥當,那是個男的,公雞。但,不用這個比喻又用哪個比喻呐!


    費目以買房的名義問了幾個正在牆角曬太陽的老頭兒和老太太,情況還是屬實的。


    鵬飛的售樓處就在附近,費目走了進去,裝修時尚。


    “您好!請問負責人在嗎?”


    “您好,先生,您想買房嗎?我們這裏的樓房絕對保證質量,一切都按合同辦事兒。”


    一個穿著時尚的小女生迎了過來,極熱情,讓人受不了。


    “我是赤城晚報的記者,我有事兒想見見你們的負責人。”


    “是這樣呀,那你等一會兒,我去看看,看看領導在不在。”


    費目說明了來意,感覺對麵的溫度在極速地下降,讓人受不了。


    “我們領導說了,他沒空兒,你愛到哪兒找就到哪兒找吧。”


    費目等了半天,等來了這樣的答複。


    “我還就不信了,我非得把這事兒搞清楚。”


    對方的冷漠激發出了采訪的熱情,去主管部門,找主管領導吧。


    “請坐請坐,你們可是無冕之王呀。”


    黑水縣的城建局長對費目的來訪表達了十二分的歡迎,極熱情,讓人受不了。


    “打擾您了,最近我們報社接到了一個讀者的舉報,他舉報了鵬飛房地產的問題,我想了解一下銀河小區的情況。”


    “這個小區的問題我們知道,他們連售房許可都沒有。”


    “那為什麽為讓他們開工和銷售了呢?”


    “很多事兒不說你也明白,我就不說了,鵬飛在本地可是個有影響的公司呀,貴報就不要報了吧,現在不都講究和諧嘛!哈哈哈哈哈!”


    兩句話再加上一長串的哈哈,把費目心中的那點兒好感和熱情又打掃得幹幹淨淨。


    費目剛剛走出黑水縣城建局大樓,頭兒的短信就來了。


    “采訪取消,鵬飛是咱們的廣告客戶。”


    記者啊,你就是別人手中的一枝槍,還是一枝大破槍,讓你往哪兒捅你就往哪兒捅吧。費目自嘲著,苦笑著。


    “別人把你當成個人的時候,你不要把自己當人;別人把你不當成個人的時候,你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人。”


    這是一位老記者告訴費目的,真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十八頃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十八頃村並收藏廢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