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淮之見眾人情緒平穩,又安撫了他們幾句,而後直接將綁來的一串人全都扔進了大理寺。
徐暉都被顧淮之這一係列的操作給驚了一瞬,私下提醒顧淮之,“你把事鬧得這麽大,當心不好收場。”
當場拿人,還有這麽多百姓看著,一個處理不好就變成大事故,到時候顧淮之也討不了什麽好處。
徐暉還奇怪呢,顧淮之一貫行事穩妥,怎麽這迴這麽冒進?怎麽著也得不動聲色地抓出幾條大魚才好一起收網,現在這樣,怕是會打草驚蛇。
顧淮之搖搖頭,輕聲道:“放心,我沒事,戶部那些賬目,每一項都有相應負責人,我順便把他們都揪了過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好審。”
徐暉的表情有一瞬間怪異,半晌才憋出一句,“都說我刻板方正嫉惡如仇,如今來看,你倒是比我眼裏更容不得沙子。”
“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罷了。”顧淮之淡淡開口,“他們現在敢克扣百姓口糧,往後就敢貪墨賑災銀糧,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救命錢和救命糧。現在不嚴加處置,難不成要等日後養大了他們胃口後胡亂伸手害死無數百姓的性命嗎?”
道理是這樣沒錯,然而徐暉還是有點擔心。顧淮之這波操作有點莽,一抓抓了小半個戶部的基層官吏,這些人後頭又有各種各樣的靠山,典史檢校這些□□品小官也就算了,被抓的還有好幾個正五品的郎中,這些人後頭的勢力可不是吃素的,接下來要是顧淮之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更讓徐暉頭疼的是,這幫人有世家有勳貴還有寒門,可以說顧淮之這一下是把各方勢力全都給得罪了一遍。
這拉仇恨的本事也是沒誰了。
顧淮之倒是老神在在,還有心情安慰徐暉,“不過是幾隻見不得光的陰溝老鼠,能翻出多大的事兒來。”
徐暉心道你說的輕鬆,人活一張臉,你這麽公然打他們的臉,接下來還要繼續扒他們底褲,一點麵子都不給人留,那些人怕是得變身瘋狗死咬著你不放。
徐暉的擔心果然不無道理,顧淮之把事情鬧得這麽大,哪怕他出身再高其他人也忍不了這口氣。修馳道之事本就是顧淮之負責,現在出了貪墨之事,徐暉那邊還沒把真相查清楚,禦史們便迫不及待地彈劾顧淮之治下不嚴。被抓的人裏麵又有顧淮之的部下,那人便理所應當地被當成了背鍋俠,各種黑鍋都往他頭上扔,就想借由他將顧淮之給擼下來。
不少人一邊給顧淮之扣鍋一邊冷笑:真以為京城是青州那一畝三分地呢,是該讓你吃點苦頭,知道京城這地界兒自有一套規矩!
顧淮之的應對特光棍,從容地應了治下不嚴之罪,還客氣地向參他的禦史道了聲謝。
別說,這溫和謙遜的態度再配上他那張讓人驚歎的臉,效果簡直爆炸,老禦史當場叛變,還誇顧淮之知錯就改,是個正直的好青年。
顧淮之立即順勢給敵方挖坑,一臉大義凜然地對著元熙帝開口道:“微臣治下不嚴,甘願領罰。此番貪墨案牽扯極廣,請陛下嚴查,還百姓們一個朗朗乾坤!”
元熙帝眼中笑意一閃,溫聲道:“愛卿一心為公,不顧自己的名聲和前途也要將這事捅出來,何錯之有?錯的是那些屍位素餐貪得無厭的蠢貨!天下才太平多久,朝中竟又多出一些蠹蟲,爾等是想再起民怨,引得天下大亂嗎?”說到最後,元熙帝的語氣中已然帶了幾分森然的殺意。
朝上立即跪了一地,有人冷汗涔涔,跟著眾人一齊連稱不敢。
元熙帝漠然地看了他們一眼,冷冷道:“幾年的安生日子過下來,你們怕是忘了,朕的刀,會殺人!”
說罷,元熙帝又點了大理寺卿和刑部,勒令他們盡快查明此事。涉及貪墨的官員,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世家高門,通通去蹲天牢!
百官哆哆嗦嗦地抬頭看向高坐殿上的天子,隻覺得天子腳上玄色袞金邊的鞋麵都透著寒意。
再看看鬧出這事兒的罪魁禍首,那人麵上竟然還是一派雲淡風輕,眾人隻覺得心底發寒。
莫非,這事兒本就是元熙帝指使的不成?
第115章 解決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元熙帝動了真怒,其他人心裏對顧淮之再不滿,也不敢發作出來。哪怕心裏把顧淮之的祖宗全部問候了個遍,麵對著顧淮之還得笑臉相迎,也是十分為難人了。
這些天,太醫們突然忙了起來,據說好些大人肝火旺盛,抓了藥都止不住怒火。
顧淮之倒成了最悠閑的那一人,將事情捅出來後就拍拍手,蹲工地閑逛去了。
顧玄忍不住歎氣,將人拎進書房,頭疼道:“怎麽也不跟我商量一下?”
“顧氏家大業大,牽扯太多。跟您商量了,也隻是讓您頭疼。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又何苦讓您再費心?”
看著顧淮之淡定自若的樣子,顧玄頓時覺得自己的手有點癢,沒好氣道:“那也不能如此魯莽行事!就算陛下允了你又如何,朝堂上關係盤根交錯,現在你閉著眼睛一斧頭劈下去,不管敵友都是一頭包,這是想做什麽?”
顧玄真是奇了怪了,這個長孫以前還挺穩重的,到青州待了六年,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說一不二,怎麽行事還越來越魯莽了?
顧淮之也歎了口氣,深深看了顧玄一眼,“我們這方也有人被牽扯其中?”
到這時,顧玄反而淡定了,冷漠道:“無足輕重的人罷了。明知這是你任戶部侍郎後辦的第一件大事,還敢瞎摻和,不必管他。”
顧淮之見顧玄並不是特別生氣的樣子,略微一想也就明白了,“樹大招風,阿公想要借此機會清理一番底下的人?”
朝中幾方抱團,每一方也不是鐵板一塊。但在其他人眼中每一方已經是一黨,別人犯事顧家也得被潑點髒水。尤其是這幾年不斷有寒門學子通過科舉進入朝堂,世家與寒門的摩擦也越來越多,各方都有豬隊友,再加上元熙帝多加安撫,倒也能保持明麵上的平靜。
然而對於顧玄這種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來說,隱患已存,就得想方設法處理好。這個時候,豬隊友的存在就讓人覺得不那麽美妙了,想必顧玄也為這事兒頭疼了許久。
正巧,顧淮之給他遞了把刀,還挺順手,去點腐肉正好。
不過顧玄也惱顧淮之這迴搞事情還瞞著他,其他世家之人上門求情時,顧玄直接把這爛攤子扔給了顧淮之,理由十分充分,“你憑本事弄出來的爛攤子,當然得你自己處理!”
行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啃老是不道德的。
顧淮之揉了揉臉,打起精神應付前來求情的人。
“什麽,戶部一貫的規矩便是如此?”顧淮之故做驚詫,抓住來人的胳膊就要往戶部去,嘴裏還正氣凜然地說道,“那我們可得好好問問馮尚書,他是怎麽管的戶部,竟然生出了這麽多碩鼠?”
對方簡直想打人,萬萬沒想到顧淮之竟然真的跟個愣頭青似的,不管不顧地就要找馮克己去對峙,這人是瘋了吧?怎麽說也混了將近十年的官場,現在怎麽變成愣頭青了?
一直以來都很頭鐵的馮克己也服了顧淮之這次的騷操作,一下子把所有勢力全都拖下水,這位去了趟青州,戰鬥力爆表啊。
顧淮之根本沒覺得有多少壓力,來一個懟一個。你跟他扯官場潛.規則他就拖著你去當場對峙,你和他套交情他跟你說公私要分明,油鹽不進,簡直能氣暈一幫人。
就連徐暉都私下來找他吐槽,說這些天跑去找他的人也不少,都是顧淮之的鍋。
顧淮之頓時哈哈大笑,對徐暉的苦逼遭遇很是開心,伸手給徐暉倒了杯酒,樂嗬嗬地讓徐暉繼續,“接著說,多說點你的辛苦事兒讓我開心開心。”
徐暉心中來迴默念了好幾遍這貨是自己的妹夫,打死了他自己的妹妹就要當寡婦,小外甥也會沒了爹。一連幹了好幾杯酒,徐暉才忍下了心中強烈想打死顧淮之的衝動,對著顧淮之翻了個優雅的白眼,“就你嘴欠!”
說完,徐暉又好心提醒顧淮之,“你最近自己當心點,出門多帶幾個護衛。”
真要被人套了麻袋,這會兒都找不出兇手是誰。嫌疑人太多不好查。
顧淮之笑眯眯地應了,點頭樂道:“放心吧,我心裏有數。”
見他這般完全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的樣子,徐暉倒是一怔,眼中露出深思之色,良久才歎了口氣,道:“當年我亦立誌掃平世間不平事,不成想這些年在朝中汲汲營營,竟是忘了當年的誌向。與你相比,倒顯得我落了下乘了。來,我敬你一杯!”
顧淮之仰頭幹了這杯酒,同樣笑道:“五哥太高看我了,我敢這麽做,也是算好了得失才決定動手的。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背在身上,誰又能快意恩仇?不過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掃除不平之事罷了。”
喝了幾杯酒,徐暉醉意漸起,便趁著酒意問顧淮之,“你為何想著將此事鬧得這麽大?便是有陛下暗示,憑你的手段,也能不動聲色地將這事兒辦得漂漂亮亮的。”
“是啊,私下裏處理妥當,粉飾太平,繼續你好我好大家好。聽起來真不錯。”顧淮之也放鬆下來,慵懶地倚著柱子,手中的天青色酒杯一頓一頓地晃著,眉眼舒展,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但這樣,有用嗎?”
刀不紮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低調地處理好這事兒,弄出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顧淮之當然能做到。或者說,這才是他最擅長做的事。畢竟商人講究和氣生財,一般不會輕易跟人撕破臉。但是青州那些百姓給了顧淮之另一種獨特的體驗,那種被人全心全意信賴感激的滋味,顧淮之兩輩子頭一迴感受到。
上位者可以輕描淡寫地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落在普通百姓頭上都是一座大山。顧淮之當然可以圓融地處理貪墨之事,但那些百姓們呢?他們的吃食從原本的幹飯變成稀粥,每天還要頂著烈日辛苦做工,扛木頭,挖馳道,這麽大的工作量,要是營養跟不上,那是真的會出人命的。
修馳道是顧淮之一力主張的,要是有人因此丟了性命,顧淮之良心難安。
這就是顧淮之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他們覺得普通百姓死了便死了,還有其他的能補上,但在顧淮之眼中,每一條生命的價值都是一樣的,無分貴賤。顧淮之不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轉變,但至少,在顧淮之負責的事務中,能給他們提供最大幅度的便利。
誰知道,就是這麽點微弱的福利,還有人貪心不足,想要伸手。
顧淮之微微沉了臉,見徐暉歪著頭看著自己,目光有些許茫然,顧淮之知道他這是酒勁兒上來了,一時間也有了傾訴的欲.望,右手向徐暉勾了勾,見徐暉向小狗似的聽話地挪過來,顧淮之心下暗笑,麵上卻嚴肅地問他:“你見過不流通的死水聚成的池塘嗎?”
徐暉一臉你逗我的表情,哪怕酒勁上頭也保持著學霸的風采,張嘴便道:“《呂氏春秋》中提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你這是想告訴我,現今朝堂已經快成一潭死水,需要重新挖渠嗎?”
顧淮之點頭,拍了拍徐暉的肩膀,意味深長道:“傷口上生了腐肉就應好好去掉,你隻看到我得罪了一群人,卻不知道,一個蘿卜一個坑,去了一幫蛀蟲才能換進新的有為之士。去的這幫人是哪家的,再給他們一點麵子重新提拔個人上來,總歸沒讓他們吃虧,他們也不至於把我當仇敵。”
這事看著兇險,其實風險並不大。朝堂上的老狐狸習慣了利益交換,顧淮之雖然下了他們一係的麵子,但說句實話,被顧淮之抓出來的這些都能算是豬隊友,像顧玄,巴不得豬隊友趕迴老家,說不準老狐狸們心裏還暗爽呢。
再說了,顧淮之懟的是送上門找虐的家夥,那些個老狐狸根本沒出麵,也就是說,顧淮之沒有麵對麵讓他們下不來台,那就更好辦了。大家把不滿收拾收拾,還是親親熱熱一家人。
顧淮之辦事張弛有度,戶部被抓去的人沒過多久就被定了罪,輕則罷官重則流放,戶部空出來的許多坑,都在顧淮之的有意操作下賣了各方的一個好。
關係網還在,其他人也不好再跟顧淮之僵著,朝堂又恢複了以往的寧靜。工地上的百姓最開心,他們近來夥食特別好,隔兩天就能吃上一頓肉,這可真是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啊!那位顧大人,真是個好官啊!
顧淮之也很高興,有了前頭鬧的那一出,現在他在戶部令行禁止,底下人再也不敢偷偷搞事情,一個個把皮繃得緊緊的,生怕顧淮之再讓戶部空出幾個坑。
這位一言不合就送人罷官抄家大禮包,惹不起惹不起。
也有明眼人暗讚一聲顧淮之好手段,鬧了一場,不但在百姓中得了好名聲,還得了元熙帝的看重。雖然和各方勢力鬧了點不愉快,但後續又被他找補迴來了,順勢在戶部立了威,朝野上下無人再敢看輕他這個年輕的侍郎。
真是一石數鳥,種種手段讓人心驚。
第116章 喜事
貪墨之事就此告一段落,到了中秋,顧淮之見負責工地事宜的官吏一直戰戰兢兢,每日的賬目都清清楚楚,顧淮之便自掏腰包給他們發了筆獎金,說是給他們買月餅的小錢,實際上足夠他們一個季度的俸祿。從郎中到負責買菜洗碗的小吏,人人都有,比對著每個人的俸祿給的銀子,等於他們白得了三個月的俸祿工錢。
更讓他們興奮的是,顧淮之說了,要是做得好,到了年底同樣有獎金發。
一時間顧淮之底下的官吏喜氣洋洋,完全忘記了貪墨之事給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正大光明得來的錢就討人喜歡了。
顧淮之還是一貫的做派,通過實際行動告訴底下人跟著自己有肉吃,別伸手說不準還能得更多的好處,甜棗加大棒,一通組合操作下來,人人服氣,老老實實地聽顧淮之的吩咐幹活。
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官吏們,想到幾個月後的獎金,都覺得整個人更有幹勁了呢。
中秋這天晚上,顧家一家老少聚在庭院中賞月,桌上擺著各式月餅,餡兒也不同。顧淮之隨手拿了個月餅往嘴裏一放,表情便微妙了起來,這奇特的口感,果然不愧是被後世大多數人叫嚷著要滾出月餅界的五仁月餅。
顧玄上了年紀,味覺不若以往靈敏,便愛吃些重油重鹽重糖的東西。他這會兒也拿了個五仁月餅,一口一口優雅地啃著,還有興致教顧燮作詩。
顧燮早就學了平仄對韻,迴府後又經常跟著顧玦胡鬧。沒辦法,家裏的男性,除了顧玦外,都有官職在身,隻有顧玦最閑,他又沒什麽架子,會的花樣也多,自然招小孩子待見。
顧燮就完美實行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做事準則,跟著顧玦混了這麽久,竟然一點都沒染上顧玦身上那股懶散又欠揍的氣質,反而從顧玦那兒得了不少靈氣,作起詩來很有顧玦那股狂放灑脫的勁兒。
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十分惹眼了。
顧玄滿意點頭,“你這詩作得不錯,比你爹當初強!”
顧淮之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心說作詩還真是要天賦的,自己是真沒長這根筋,就算後麵針對這一薄弱環節進行提高訓練,也就是把原來的中上水平提高到了上,放在一般人眼中也夠看了。但比起顧玦這種天賦型選手來,那真是隻有被碾壓的份。
其中差距,大約就像“春風又到江南岸”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區別。一字之差,靈氣便相差萬分。
倒是顧燮很有作詩的天分,雖然年紀小,偶爾也能得出一二妙句,讓顧玦拍手叫好。
顧凝之幾人的孩子尚小,學業比不得顧燮,隻顧在一旁吃吃笑笑,聽了顧燮的詩後,不管聽沒聽懂,就齊刷刷鼓掌,還時不時喊上一聲好。看得顧淮之好笑不已,心道這肯定是顧燮的主意,也不知道他私下裏教了小家夥們什麽,竟然忽悠了這幫小不點來給他當拉拉隊。
氣氛正好,顧淮之笑著給徐清漪遞了塊棗糕,不料徐清漪忽然麵色一變,掏出手帕捂著嘴幹嘔幾聲。
顧淮之立即變了臉色,趕緊上前扶了徐清漪,口中急聲問道:“怎麽了,可是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徐清漪臉色微微泛白,端過一旁的茶杯喝了一口後才緩過神來,看著眾人擔憂的眼神,徐清漪更加窘迫,“是我之過,倒是讓大家掃興了。”
“掃什麽興,身子要緊。”徐氏上前握了徐清漪的手,眉頭忽得一皺,又仔細給她把了把脈,而後眉頭舒展開來,粲然一笑,“中秋果然是個好日子,咱們家又要添丁進口了。”
顧淮之一愣,驚喜地看向徐清漪,這是有了身孕了?
徐清漪也是一呆,而後便是狂喜,一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徐氏,想從她嘴裏得到更確切的答案。
徐暉都被顧淮之這一係列的操作給驚了一瞬,私下提醒顧淮之,“你把事鬧得這麽大,當心不好收場。”
當場拿人,還有這麽多百姓看著,一個處理不好就變成大事故,到時候顧淮之也討不了什麽好處。
徐暉還奇怪呢,顧淮之一貫行事穩妥,怎麽這迴這麽冒進?怎麽著也得不動聲色地抓出幾條大魚才好一起收網,現在這樣,怕是會打草驚蛇。
顧淮之搖搖頭,輕聲道:“放心,我沒事,戶部那些賬目,每一項都有相應負責人,我順便把他們都揪了過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好審。”
徐暉的表情有一瞬間怪異,半晌才憋出一句,“都說我刻板方正嫉惡如仇,如今來看,你倒是比我眼裏更容不得沙子。”
“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罷了。”顧淮之淡淡開口,“他們現在敢克扣百姓口糧,往後就敢貪墨賑災銀糧,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救命錢和救命糧。現在不嚴加處置,難不成要等日後養大了他們胃口後胡亂伸手害死無數百姓的性命嗎?”
道理是這樣沒錯,然而徐暉還是有點擔心。顧淮之這波操作有點莽,一抓抓了小半個戶部的基層官吏,這些人後頭又有各種各樣的靠山,典史檢校這些□□品小官也就算了,被抓的還有好幾個正五品的郎中,這些人後頭的勢力可不是吃素的,接下來要是顧淮之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更讓徐暉頭疼的是,這幫人有世家有勳貴還有寒門,可以說顧淮之這一下是把各方勢力全都給得罪了一遍。
這拉仇恨的本事也是沒誰了。
顧淮之倒是老神在在,還有心情安慰徐暉,“不過是幾隻見不得光的陰溝老鼠,能翻出多大的事兒來。”
徐暉心道你說的輕鬆,人活一張臉,你這麽公然打他們的臉,接下來還要繼續扒他們底褲,一點麵子都不給人留,那些人怕是得變身瘋狗死咬著你不放。
徐暉的擔心果然不無道理,顧淮之把事情鬧得這麽大,哪怕他出身再高其他人也忍不了這口氣。修馳道之事本就是顧淮之負責,現在出了貪墨之事,徐暉那邊還沒把真相查清楚,禦史們便迫不及待地彈劾顧淮之治下不嚴。被抓的人裏麵又有顧淮之的部下,那人便理所應當地被當成了背鍋俠,各種黑鍋都往他頭上扔,就想借由他將顧淮之給擼下來。
不少人一邊給顧淮之扣鍋一邊冷笑:真以為京城是青州那一畝三分地呢,是該讓你吃點苦頭,知道京城這地界兒自有一套規矩!
顧淮之的應對特光棍,從容地應了治下不嚴之罪,還客氣地向參他的禦史道了聲謝。
別說,這溫和謙遜的態度再配上他那張讓人驚歎的臉,效果簡直爆炸,老禦史當場叛變,還誇顧淮之知錯就改,是個正直的好青年。
顧淮之立即順勢給敵方挖坑,一臉大義凜然地對著元熙帝開口道:“微臣治下不嚴,甘願領罰。此番貪墨案牽扯極廣,請陛下嚴查,還百姓們一個朗朗乾坤!”
元熙帝眼中笑意一閃,溫聲道:“愛卿一心為公,不顧自己的名聲和前途也要將這事捅出來,何錯之有?錯的是那些屍位素餐貪得無厭的蠢貨!天下才太平多久,朝中竟又多出一些蠹蟲,爾等是想再起民怨,引得天下大亂嗎?”說到最後,元熙帝的語氣中已然帶了幾分森然的殺意。
朝上立即跪了一地,有人冷汗涔涔,跟著眾人一齊連稱不敢。
元熙帝漠然地看了他們一眼,冷冷道:“幾年的安生日子過下來,你們怕是忘了,朕的刀,會殺人!”
說罷,元熙帝又點了大理寺卿和刑部,勒令他們盡快查明此事。涉及貪墨的官員,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世家高門,通通去蹲天牢!
百官哆哆嗦嗦地抬頭看向高坐殿上的天子,隻覺得天子腳上玄色袞金邊的鞋麵都透著寒意。
再看看鬧出這事兒的罪魁禍首,那人麵上竟然還是一派雲淡風輕,眾人隻覺得心底發寒。
莫非,這事兒本就是元熙帝指使的不成?
第115章 解決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元熙帝動了真怒,其他人心裏對顧淮之再不滿,也不敢發作出來。哪怕心裏把顧淮之的祖宗全部問候了個遍,麵對著顧淮之還得笑臉相迎,也是十分為難人了。
這些天,太醫們突然忙了起來,據說好些大人肝火旺盛,抓了藥都止不住怒火。
顧淮之倒成了最悠閑的那一人,將事情捅出來後就拍拍手,蹲工地閑逛去了。
顧玄忍不住歎氣,將人拎進書房,頭疼道:“怎麽也不跟我商量一下?”
“顧氏家大業大,牽扯太多。跟您商量了,也隻是讓您頭疼。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又何苦讓您再費心?”
看著顧淮之淡定自若的樣子,顧玄頓時覺得自己的手有點癢,沒好氣道:“那也不能如此魯莽行事!就算陛下允了你又如何,朝堂上關係盤根交錯,現在你閉著眼睛一斧頭劈下去,不管敵友都是一頭包,這是想做什麽?”
顧玄真是奇了怪了,這個長孫以前還挺穩重的,到青州待了六年,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說一不二,怎麽行事還越來越魯莽了?
顧淮之也歎了口氣,深深看了顧玄一眼,“我們這方也有人被牽扯其中?”
到這時,顧玄反而淡定了,冷漠道:“無足輕重的人罷了。明知這是你任戶部侍郎後辦的第一件大事,還敢瞎摻和,不必管他。”
顧淮之見顧玄並不是特別生氣的樣子,略微一想也就明白了,“樹大招風,阿公想要借此機會清理一番底下的人?”
朝中幾方抱團,每一方也不是鐵板一塊。但在其他人眼中每一方已經是一黨,別人犯事顧家也得被潑點髒水。尤其是這幾年不斷有寒門學子通過科舉進入朝堂,世家與寒門的摩擦也越來越多,各方都有豬隊友,再加上元熙帝多加安撫,倒也能保持明麵上的平靜。
然而對於顧玄這種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來說,隱患已存,就得想方設法處理好。這個時候,豬隊友的存在就讓人覺得不那麽美妙了,想必顧玄也為這事兒頭疼了許久。
正巧,顧淮之給他遞了把刀,還挺順手,去點腐肉正好。
不過顧玄也惱顧淮之這迴搞事情還瞞著他,其他世家之人上門求情時,顧玄直接把這爛攤子扔給了顧淮之,理由十分充分,“你憑本事弄出來的爛攤子,當然得你自己處理!”
行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啃老是不道德的。
顧淮之揉了揉臉,打起精神應付前來求情的人。
“什麽,戶部一貫的規矩便是如此?”顧淮之故做驚詫,抓住來人的胳膊就要往戶部去,嘴裏還正氣凜然地說道,“那我們可得好好問問馮尚書,他是怎麽管的戶部,竟然生出了這麽多碩鼠?”
對方簡直想打人,萬萬沒想到顧淮之竟然真的跟個愣頭青似的,不管不顧地就要找馮克己去對峙,這人是瘋了吧?怎麽說也混了將近十年的官場,現在怎麽變成愣頭青了?
一直以來都很頭鐵的馮克己也服了顧淮之這次的騷操作,一下子把所有勢力全都拖下水,這位去了趟青州,戰鬥力爆表啊。
顧淮之根本沒覺得有多少壓力,來一個懟一個。你跟他扯官場潛.規則他就拖著你去當場對峙,你和他套交情他跟你說公私要分明,油鹽不進,簡直能氣暈一幫人。
就連徐暉都私下來找他吐槽,說這些天跑去找他的人也不少,都是顧淮之的鍋。
顧淮之頓時哈哈大笑,對徐暉的苦逼遭遇很是開心,伸手給徐暉倒了杯酒,樂嗬嗬地讓徐暉繼續,“接著說,多說點你的辛苦事兒讓我開心開心。”
徐暉心中來迴默念了好幾遍這貨是自己的妹夫,打死了他自己的妹妹就要當寡婦,小外甥也會沒了爹。一連幹了好幾杯酒,徐暉才忍下了心中強烈想打死顧淮之的衝動,對著顧淮之翻了個優雅的白眼,“就你嘴欠!”
說完,徐暉又好心提醒顧淮之,“你最近自己當心點,出門多帶幾個護衛。”
真要被人套了麻袋,這會兒都找不出兇手是誰。嫌疑人太多不好查。
顧淮之笑眯眯地應了,點頭樂道:“放心吧,我心裏有數。”
見他這般完全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的樣子,徐暉倒是一怔,眼中露出深思之色,良久才歎了口氣,道:“當年我亦立誌掃平世間不平事,不成想這些年在朝中汲汲營營,竟是忘了當年的誌向。與你相比,倒顯得我落了下乘了。來,我敬你一杯!”
顧淮之仰頭幹了這杯酒,同樣笑道:“五哥太高看我了,我敢這麽做,也是算好了得失才決定動手的。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背在身上,誰又能快意恩仇?不過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掃除不平之事罷了。”
喝了幾杯酒,徐暉醉意漸起,便趁著酒意問顧淮之,“你為何想著將此事鬧得這麽大?便是有陛下暗示,憑你的手段,也能不動聲色地將這事兒辦得漂漂亮亮的。”
“是啊,私下裏處理妥當,粉飾太平,繼續你好我好大家好。聽起來真不錯。”顧淮之也放鬆下來,慵懶地倚著柱子,手中的天青色酒杯一頓一頓地晃著,眉眼舒展,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但這樣,有用嗎?”
刀不紮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低調地處理好這事兒,弄出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顧淮之當然能做到。或者說,這才是他最擅長做的事。畢竟商人講究和氣生財,一般不會輕易跟人撕破臉。但是青州那些百姓給了顧淮之另一種獨特的體驗,那種被人全心全意信賴感激的滋味,顧淮之兩輩子頭一迴感受到。
上位者可以輕描淡寫地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落在普通百姓頭上都是一座大山。顧淮之當然可以圓融地處理貪墨之事,但那些百姓們呢?他們的吃食從原本的幹飯變成稀粥,每天還要頂著烈日辛苦做工,扛木頭,挖馳道,這麽大的工作量,要是營養跟不上,那是真的會出人命的。
修馳道是顧淮之一力主張的,要是有人因此丟了性命,顧淮之良心難安。
這就是顧淮之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他們覺得普通百姓死了便死了,還有其他的能補上,但在顧淮之眼中,每一條生命的價值都是一樣的,無分貴賤。顧淮之不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轉變,但至少,在顧淮之負責的事務中,能給他們提供最大幅度的便利。
誰知道,就是這麽點微弱的福利,還有人貪心不足,想要伸手。
顧淮之微微沉了臉,見徐暉歪著頭看著自己,目光有些許茫然,顧淮之知道他這是酒勁兒上來了,一時間也有了傾訴的欲.望,右手向徐暉勾了勾,見徐暉向小狗似的聽話地挪過來,顧淮之心下暗笑,麵上卻嚴肅地問他:“你見過不流通的死水聚成的池塘嗎?”
徐暉一臉你逗我的表情,哪怕酒勁上頭也保持著學霸的風采,張嘴便道:“《呂氏春秋》中提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你這是想告訴我,現今朝堂已經快成一潭死水,需要重新挖渠嗎?”
顧淮之點頭,拍了拍徐暉的肩膀,意味深長道:“傷口上生了腐肉就應好好去掉,你隻看到我得罪了一群人,卻不知道,一個蘿卜一個坑,去了一幫蛀蟲才能換進新的有為之士。去的這幫人是哪家的,再給他們一點麵子重新提拔個人上來,總歸沒讓他們吃虧,他們也不至於把我當仇敵。”
這事看著兇險,其實風險並不大。朝堂上的老狐狸習慣了利益交換,顧淮之雖然下了他們一係的麵子,但說句實話,被顧淮之抓出來的這些都能算是豬隊友,像顧玄,巴不得豬隊友趕迴老家,說不準老狐狸們心裏還暗爽呢。
再說了,顧淮之懟的是送上門找虐的家夥,那些個老狐狸根本沒出麵,也就是說,顧淮之沒有麵對麵讓他們下不來台,那就更好辦了。大家把不滿收拾收拾,還是親親熱熱一家人。
顧淮之辦事張弛有度,戶部被抓去的人沒過多久就被定了罪,輕則罷官重則流放,戶部空出來的許多坑,都在顧淮之的有意操作下賣了各方的一個好。
關係網還在,其他人也不好再跟顧淮之僵著,朝堂又恢複了以往的寧靜。工地上的百姓最開心,他們近來夥食特別好,隔兩天就能吃上一頓肉,這可真是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啊!那位顧大人,真是個好官啊!
顧淮之也很高興,有了前頭鬧的那一出,現在他在戶部令行禁止,底下人再也不敢偷偷搞事情,一個個把皮繃得緊緊的,生怕顧淮之再讓戶部空出幾個坑。
這位一言不合就送人罷官抄家大禮包,惹不起惹不起。
也有明眼人暗讚一聲顧淮之好手段,鬧了一場,不但在百姓中得了好名聲,還得了元熙帝的看重。雖然和各方勢力鬧了點不愉快,但後續又被他找補迴來了,順勢在戶部立了威,朝野上下無人再敢看輕他這個年輕的侍郎。
真是一石數鳥,種種手段讓人心驚。
第116章 喜事
貪墨之事就此告一段落,到了中秋,顧淮之見負責工地事宜的官吏一直戰戰兢兢,每日的賬目都清清楚楚,顧淮之便自掏腰包給他們發了筆獎金,說是給他們買月餅的小錢,實際上足夠他們一個季度的俸祿。從郎中到負責買菜洗碗的小吏,人人都有,比對著每個人的俸祿給的銀子,等於他們白得了三個月的俸祿工錢。
更讓他們興奮的是,顧淮之說了,要是做得好,到了年底同樣有獎金發。
一時間顧淮之底下的官吏喜氣洋洋,完全忘記了貪墨之事給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正大光明得來的錢就討人喜歡了。
顧淮之還是一貫的做派,通過實際行動告訴底下人跟著自己有肉吃,別伸手說不準還能得更多的好處,甜棗加大棒,一通組合操作下來,人人服氣,老老實實地聽顧淮之的吩咐幹活。
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官吏們,想到幾個月後的獎金,都覺得整個人更有幹勁了呢。
中秋這天晚上,顧家一家老少聚在庭院中賞月,桌上擺著各式月餅,餡兒也不同。顧淮之隨手拿了個月餅往嘴裏一放,表情便微妙了起來,這奇特的口感,果然不愧是被後世大多數人叫嚷著要滾出月餅界的五仁月餅。
顧玄上了年紀,味覺不若以往靈敏,便愛吃些重油重鹽重糖的東西。他這會兒也拿了個五仁月餅,一口一口優雅地啃著,還有興致教顧燮作詩。
顧燮早就學了平仄對韻,迴府後又經常跟著顧玦胡鬧。沒辦法,家裏的男性,除了顧玦外,都有官職在身,隻有顧玦最閑,他又沒什麽架子,會的花樣也多,自然招小孩子待見。
顧燮就完美實行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做事準則,跟著顧玦混了這麽久,竟然一點都沒染上顧玦身上那股懶散又欠揍的氣質,反而從顧玦那兒得了不少靈氣,作起詩來很有顧玦那股狂放灑脫的勁兒。
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十分惹眼了。
顧玄滿意點頭,“你這詩作得不錯,比你爹當初強!”
顧淮之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心說作詩還真是要天賦的,自己是真沒長這根筋,就算後麵針對這一薄弱環節進行提高訓練,也就是把原來的中上水平提高到了上,放在一般人眼中也夠看了。但比起顧玦這種天賦型選手來,那真是隻有被碾壓的份。
其中差距,大約就像“春風又到江南岸”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區別。一字之差,靈氣便相差萬分。
倒是顧燮很有作詩的天分,雖然年紀小,偶爾也能得出一二妙句,讓顧玦拍手叫好。
顧凝之幾人的孩子尚小,學業比不得顧燮,隻顧在一旁吃吃笑笑,聽了顧燮的詩後,不管聽沒聽懂,就齊刷刷鼓掌,還時不時喊上一聲好。看得顧淮之好笑不已,心道這肯定是顧燮的主意,也不知道他私下裏教了小家夥們什麽,竟然忽悠了這幫小不點來給他當拉拉隊。
氣氛正好,顧淮之笑著給徐清漪遞了塊棗糕,不料徐清漪忽然麵色一變,掏出手帕捂著嘴幹嘔幾聲。
顧淮之立即變了臉色,趕緊上前扶了徐清漪,口中急聲問道:“怎麽了,可是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徐清漪臉色微微泛白,端過一旁的茶杯喝了一口後才緩過神來,看著眾人擔憂的眼神,徐清漪更加窘迫,“是我之過,倒是讓大家掃興了。”
“掃什麽興,身子要緊。”徐氏上前握了徐清漪的手,眉頭忽得一皺,又仔細給她把了把脈,而後眉頭舒展開來,粲然一笑,“中秋果然是個好日子,咱們家又要添丁進口了。”
顧淮之一愣,驚喜地看向徐清漪,這是有了身孕了?
徐清漪也是一呆,而後便是狂喜,一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徐氏,想從她嘴裏得到更確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