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淮之的關注點還是在顧琉身上,長長的軍隊整齊有序地進入城內,顧淮之等了許久才看到顧家的車隊,顧琉兄弟坐在車裏沒露麵,顧淮之還是靠著自己極好的視力認出了莊園中的部曲,這才能確定那就是顧家的車隊。
不過這一看,顧淮之又忍不住納悶:“怎麽就隻來了這麽點人?”
顧玦笑著迴道:“怎麽,還真想讓族人來個舉族搬遷啊?虞川之危已經解了,族人對虞川感情深厚,許多族老根本不願離開故土。這次,也就你二叔和部分年輕族人趕了過來,其他的,還在莊園守著咱們的祖產呢!”
顧淮之沉默了片刻,心裏一時間也說不出是什麽滋味。說實話,這種感情,顧淮之其實不太了解,畢竟他上輩子滿世界飛,全國各地都有落腳的地方。虞川那個莊園在其他族人心裏是祖宗基業,在顧淮之眼裏也就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住處,要是沒了,再建一個便是。
不過,雖然顧淮之不了解這種情感,但他同樣尊重族人的選擇,腦海中驀地浮現出當日顧玄在書房所說的話,“願我顧氏,榮光萬年,永垂不朽。”
這,大概也是所有族人的希望吧。
*
顧府。
顧琉他們迴來後,顧淮之立即跑過去同長輩們打了聲招唿,然後衝著顧凝之招招手,偷偷套他話:“我聽說亂軍都打到咱們家門口了,你沒嚇著吧?”
顧凝之正是愛表現自己的年紀,聞言立即搖頭,大聲道:“怎麽可能?我們在莊子裏待得好好的呢!大哥你是不知道,我們養的部曲可厲害了,州府官兵都不如他們呢!”
顧淮之微微鬆了口氣,就見顧凝之突然低下頭,低聲道:“就是……戰事太激烈,我們家的部曲,死傷慘重,折了一半。”
顧淮之也沉默了,那些部曲的訓練計劃都是他一手製訂的,他也曾喊著口號命令他們越過重重障礙,不成想現在竟然沒了一半。
顧琉不知何時來到他們身後,摸著顧淮之的腦袋輕聲安慰他,“保護主子,本就是他們應做的。他們的家人我都安排好了,你不必再為此傷懷。”
顧淮之勉強笑了笑,默默點頭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顧玦也湊了上來,一把摟住顧淮之的脖子把他往外拖,“你不是說還沒見過你四弟嗎?趕緊的,去看看那小家夥,長得跟凝兒小時候一模一樣。”
被顧玦這麽用力摟著,顧淮之險些要背過氣去,什麽傷感都沒了,翻著白眼先把顧玦的爪子從自己脖子上扒拉下來,忍不住在他胳膊上掐了幾道,疼得顧玦直抽氣。
叔侄倆一路明爭暗鬥到陳氏麵前,說來也巧,他們過來時,老四顧澤之剛睡醒,揉著眼睛一臉迷糊地給了他們一個軟乎乎的笑容。
馬上就要當爹的顧玦立即招架不住,伸手將這小寶貝抱進懷裏,耐心極好地逗他。
顧洄之可算見著一個比自己更小的娃娃了,衝過來抱緊顧玦的大腿嗖嗖往上爬,努力地將自己的小圓臉擠到弟弟麵前。
顧淮之看得有趣,同顧凝之對視一眼,忍不住偷笑。
劫後餘生,一家團聚,顧玄素來平靜無波的臉上也露出了明顯的喜色,還親自抱了已經六個月卻從未見過的四孫子,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了餐團圓飯。
有人歡喜有人愁,顧淮之這邊開心得跟過年似的,遠在京城的皇帝陛下卻差點愁禿了頭。
各州亂軍四起,皇帝隻覺得自己屁股底下的這張龍椅都坐不安穩了。再加上祁東王和梁肅私自出兵,平亂軍壯大自己的軍隊,得知一切消息的皇帝氣得差點掀了桌,直接衝禦史吼:“趕緊給朕下令處置他們!私自動兵,他們這是要造反啊!傳朕旨意,宣祁東王和梁肅速速進京等候發落!”
祁東王和梁肅既然敢這麽幹,自然就有這麽幹的底氣。這不,皇帝這話一出,便有人出言阻止,“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眼下各州叛軍不斷,這兩人頗有能耐,若是貿然處置他們,後果怕是不堪設想。不如暫且留著他們為陛下分憂,他們既然有能耐平亂,就先讓他們對付叛軍吧!”
這話倒也有點道理,皇帝想了想,覺得自己逼得太緊的話,恐怕會讓這兩人直接把遮羞布扯下來,順勢扯杆旗造反。不過,皇帝還是精明了一迴,“也行,他們愛平亂,就讓他們平吧,糧餉自己給,朝廷沒有!反正他們也不聽朝廷的命令!”
說到這裏,皇帝終於想起了,還是有個老實人給他遞了道請戰表的,立即發問:“雲州刺史趙冀不是主動請纓幫寧州平亂嗎,戰況如何?”
“迴稟陛下,寧州叛亂已平!”
“好!果然,朕的臣子中還是有忠心可靠之人啊!”
“不過,趙冀上奏,說是此次幫寧州,糧草輜重全由雲州出。雲州不富庶,想請陛下免了雲州兩年賦稅。”
皇帝正是高興的時候,聞言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反正雲州的稅收也是十二州中排倒數的,皇帝也不怎麽心疼。
出列之人恭敬稱是,下朝後就給顧玄去了封信。
馮克己等人原本還有點擔心,結果皇帝的聖旨下來,把趙冀誇成了一朵花,不但答應免了雲州兩年稅收,還賜了趙冀些許金銀布帛,給足了趙冀恩典。
自此,雲州上下官員,心裏都對對顧玄寫了個大大的服字。
皇帝獎賞完趙冀和幾個在平亂中表現不錯的刺史後,朝中上下齊齊鬆了口氣。萬萬沒想到,他們這口氣鬆早了,皇帝又給他們來了個騷操作——他把承恩侯一家又拉出來幹活了。
當然,皇帝也沒給他們重要職位,就是覺得現在有點沒安全感,大臣們也各有算盤。皇帝仔細一尋思,好像最不會背叛他的就是承恩侯一家,又把他舅舅和一幫表哥表弟給升上來了,擔的都是虛職,卻隱隱有監視百官的意思。
這個操作簡直讓人窒息,有點脾氣的人都受不了。王太尉淡定地給顧玄去了一封信,二話不說也掛印走人。有了王太尉領頭,大臣們辭官的不在少數。
碰上這麽個蠢貨皇帝,徐季陵簡直心力交瘁,要不是念著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徐季陵也想踹了皇帝自己走人。在家順了許久的氣,徐季陵才跑去找皇帝,冷著臉訓了對方一頓。
皇帝當然不能承認自己讓舅家監視百官的事,嘴硬道:“朕不過是想著太後年事已高,提拔一下太後娘家讓她寬心。這不也沒他們實權嗎?”
徐季陵簡直失望透頂,“陛下,君則敬臣則忠。陛下視朝臣為小人,安能讓朝臣以忠心相待?”
皇帝死鴨子嘴硬,堅決不承認,勉強退了一步,隻留了承恩侯一人在朝。
顧淮之聽到這個消息簡直要笑死,這熟悉的智障風格,是皇帝會幹的事沒跑了。笑了半天,顧淮之才捂著肚子對著顧玄慶幸道:“還好阿公辭官辭得早,不然伺候這麽個主,得憔悴十年。徐丞相可真慘!”
當丞相還要被人同情遭遇太慘,也是沒誰了。隻不過,誰讓徐季陵碰到的是一個豬隊長呢,這絕對是要帶領一幫隊友團滅的節奏。
顧玄也忍不住搖頭,扶額道:“看來他是真急了,越急,犯的錯就越多。”
顧淮之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要是麵臨現在這樣的情況,也該著急上火。主要還是皇帝智商不夠,一手好牌被他打了個稀爛,這才把自己逼到了絕境。
顧玦的女兒出生時,祁東王正式同朝廷撕破臉,打著天罰昏君的旗號,自稱得太.祖入夢托付江山,要替太-祖懲治當今這個不孝子孫,徹底不聽朝廷調令,雖未稱帝,卻也差不離了。
梁肅同樣沒給朝廷麵子,不怎麽搭理朝廷,幽州平州徹底脫離朝廷的掌控。
與此同時,各地的起義軍仍舊源源不斷,打出的旗號千奇百怪,有自稱前朝皇室遺留血脈的,也有自稱太.祖當年流落在民間的孫子的,更有甚者,把前前朝的皇室也拉了出來充麵子,自稱梁朝皇室後裔,把其他人包括皇帝在內的,全部打成了亂臣賊子。
顧淮之:……
這可真是一出好戲。
顧玄聽到這個消息則微微揚了揚眉,輕嗤一聲道:“不管這個梁朝皇室後裔是真是假,敢打出這個旗號,那他們都死定了。”
顧淮之頓時一腦袋問號,“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隱情?”
第27章 秘聞
雖然顧淮之也覺得打著前前朝的旗號謀反這個操作略騷, 但聽顧玄這話的意思,這個梁朝怕是帶了毒,誰碰誰死的那種。
果不其然, 顧玄耐心地向顧淮之解釋道:“梁朝的氣數不過五十年, 二世而亡。史書上也不曾對它有什麽特殊記載。但一直有傳聞, 說是梁朝開國太.祖爭霸天下時搜刮了無數金銀財寶,還有一支秘密軍隊, 幹的都是偷雞摸狗讓人戳脊梁骨的事兒。梁王朝亡國後,前朝皇帝並未在國庫中找到這筆財寶。據說是被梁朝皇室將這筆寶藏秘密藏了起來, 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不過當年前朝皇室攻破京城後, 確實沒在國庫中看到多少金銀。想來, 這傳言, 也並非空穴來風。”
喲嗬,居然碰上了寶藏這等高大上的東西。顧淮之登時來了興趣, 眼睛眨也不眨地問顧玄,“那依阿公之見, 這傳言到底有幾分可信?”
顧玄看了顧淮之一眼, 笑著搖頭,“這一點,恐怕林氏一族比我們清楚一點,當年負責記錄梁朝帝王起居的史官, 正是林家人。”
顧淮之狐疑地看著顧玄, 根本不信他這話, 挑眉笑道:“得了吧, 我們顧氏和林氏鬥了這麽久,我就不信,您真不知道這事兒。”
“你啊,真是機靈過頭了。”顧玄失笑,伸手彈了彈顧淮之的腦門,接著道,“據林氏透露出的消息,梁朝寶藏之事極有可能是真的。隻不過當年梁朝皇族被前朝血洗,一個都沒能留下來,寶藏的下落,也無從得知。有傳聞說藏寶圖在皇後的娘家肖氏一族手中,也有人說在當時的太子妃封氏手中。然而前朝皇室幾乎將這兩族滅了族也沒問出一星半點的消息,現在又過了兩百年,即便這批寶藏真的存在,想來也沒人能找得到。”
顧淮之摸了摸下巴,冷靜地接口道:“但財帛動人心,不管能不能找到寶藏,隻要有一絲線索,就會有人動心。尤其是現在時局動蕩,各方人馬都缺軍餉,這幫人打著梁朝名號,不管是真是假,其他人總會出手按住他們嚴加拷問寶藏的事情。所以阿公才說,他們死定了。”
顧玄點頭,伸手翻開書案上的一封書信,隨口道:“那幫所謂的梁朝後裔應該是假的,不過誰讓他們倒黴呢,現在就看誰下手最快了。”
顧淮之想了想,理性分析了一波,“目前來看,這幫叛軍離梁肅最近,想來應該是他最先動手吧。”
“那可未必。”顧玄笑著搖頭,意味深長地看了顧淮之一眼,“國庫也缺銀子。你可別忘了,當初平亂,朝廷可沒少撥軍餉。”
朝廷的底子還剩多少,顧玄這個前任丞相清楚得很。哪怕他辭官好幾年了,略一估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再加上梁肅之前還未同朝廷撕破臉時,軍隊都是朝廷撥銀子養著,他在幽州經營多年,估計也攢了不少家底,不然也不會這麽快就跟朝廷翻臉。看看趙冀就知道了,雲州沒有幽州富裕,哪怕趙冀有心自立為王,現如今也照樣得苟著。現實就是這麽殘酷。
至於祁東王,祁東本就是他的封地,整個郡的稅收都歸他,現在版圖擴大到了整個平州,家底更厚。
真要算起來,說不定國庫那點銀子,還比不過這兩人攢的金庫。畢竟朝廷家大業大,哪怕現在不管幽州和平州,也還有十個州要養。
現在梁朝皇室冒了頭,龍椅上那位腦子又不太清楚的樣子,估計頭一個心動的就是他。
顧淮之捧著臉歎了口氣,“那徐丞相怕是又要愁禿頭了。”
顧玄瞪他一眼,笑了笑,沒再說話。
顧淮之又想起王太尉的來信,很是高興,搓著手樂道:“外祖父他們一家也要來雲州,好幾年沒見他們,這次終於能聚上一聚了!洄兒都五歲了,還沒見過外祖家的親戚呢!”
提到這事兒,顧玄也高興,捋著胡子笑道:“那是,你外祖父來了,我又能多出一個強大的幫手了。”
說完,顧玄又不懷好意地打量了顧淮之一眼,衝他微微一笑,挑眉道:“就是有些人可能要吃點苦頭咯,你外祖父那個人最是講規矩,像你這樣整個人窩進墊子裏的坐姿,我不指責你,讓你外祖父見了,怕是立馬得教訓你一頓。”
顧淮之原本還高高興興地等著他外祖一家來雲州呢,一聽顧玄這話,顧淮之整個人都不好了。
書房現在的布置,都是顧淮之一手吩咐別人弄好的。讓人用上好的黃花梨木打了幾把長椅,椅子和靠背上都墊了幾層毛墊,舒適程度至直逼後世真皮沙發。別說顧淮之自己,就連顧玄他們坐著的時候都喜歡靠在軟墊上,顧淮之心裏還挺得意,覺得果然再規矩再多的人家,也受不了追求舒服的墮落生活。
沒想到時隔幾年,顧淮之竟然還會因為此事受到來自祖父的暴擊。
迴想一下王太尉不苟言笑的樣子,顧淮之就覺得自己的小心肝有點抖。那樣的人極有原則,哪怕自己累死都不能像顧玄他們一樣被顧淮之給帶歪,還能反過來用輩分壓製優勢教顧淮之做人。
顧淮之登時覺得,自己可真是太難了。
顧玄見狀,忍不住憋笑,好以整暇地等著看顧淮之的熱鬧。
王太尉到雲州那天,顧淮之一大早就等在王氏院外聽王氏吩咐。王氏也好幾年沒見過娘家人了,對此事極為重視,左手挽著顧淮之,右手牽著顧洄之,仔細檢查好幾迴哥倆是否收拾妥當了,這才領著他們前去給顧玄和徐氏請安。
顧玄自然知道王氏的想法,略一沉吟便道:“我已經叫人在城外侯著了,一旦見到了王家的馬車,就趕緊快馬加鞭進來向我通報。到時候,你們兄弟跟我一起去城門口迎接他們,老大媳婦帶著淮兒他們也一同過去。”
王氏臉色一喜,趕緊起身應道:“喏。”
陳氏不由露出了羨慕之色,她也好幾年沒見過娘家人了,隻可惜,她父母兄長現在基本都在幽州,估計不會來雲州,想見也見不著。見王氏喜氣洋洋地領著孩子準備去見娘家人,陳氏心裏既是羨慕又是黯然。
顧淮之心思敏銳,見狀立即苦著臉看向王氏,可憐巴巴地開口道:“娘,阿公說外祖父最重規矩,早些年我還小,外祖父對我並不嚴厲,如今我也大了,若是規矩差了,外祖父會不會收拾我啊?”
王氏立即笑著點了點顧淮之的額頭,“既然你知道你外祖父最講規矩,還不趕緊把你那些小毛病都給改了!”
顧淮之連忙跑到陳氏身後,一把抓住正在偷笑的顧凝之,嘴裏還對陳氏說道:“二嬸救命,讓凝之弟弟也陪我一同去吧!”
顧凝之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每個毛孔都寫滿了拒絕,“我不去,聽起來就很可怕。大哥你的容止規矩是我們兄弟幾個中最好的,你都擔心被罵,那我不得更加得被罰啊!”
顧洄之也嚇得一哆嗦,可憐兮兮地抬頭癟嘴看著王氏,用眼神詢問顧淮之說的是不是真的,大有王氏一點頭就立馬哭出來的架勢。
眾人被顧淮之兄弟三人逗得哈哈大笑,顧玦走過來摟著顧淮之的脖子,一副哥倆好的架勢,笑嘻嘻道:“放心,到時候你要是被罰,小叔一準幫忙!”
顧淮之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是啊,幫忙揍我是不是?”
屋內又是一片笑聲。
王太尉一行人未時初到了城門口,顧淮之乖乖地牽著顧洄之的手站在自家爹娘身後,等到長輩們互相寒暄婚後,顧淮之這才領著顧洄之上前給王太尉一家見禮。
王太尉一貫嚴肅的臉上帶了些許笑意,伸手比了比顧淮之的個頭,笑著開口:“淮兒都長這麽高了,幾年前,你還沒有外公的腿高,現在個頭都快趕上外公了。”
說完,王太尉又低頭看向正眼巴巴看著他的顧洄之,見小家夥怯生生的。王太尉的語氣更加溫和,摸摸他的頭笑著問他:“你是洄兒吧?”
顧洄之老老實實地點頭叫了一聲外公,看向王太尉的眼神還帶了點尚未消除的恐懼。
王太尉心下納悶,見王氏一臉無奈地瞪了顧淮之一眼,立即明白了,一巴掌拍在顧淮之頭上佯怒道:“好小子,竟然還敢編排你外公了!”
顧淮之連忙一手捂頭笑著解釋:“我也就是隨口說了句玩笑話罷了,外公莫怪!”
顧淮之那五個按溫良恭儉讓取名的表兄弟這迴也都來了,見顧淮之一見麵就被王太尉收拾了一頓,立即覺得這位許久不見的表弟親近了不少,一起上前笑眯眯地同顧淮之兄弟打招唿。
不過這一看,顧淮之又忍不住納悶:“怎麽就隻來了這麽點人?”
顧玦笑著迴道:“怎麽,還真想讓族人來個舉族搬遷啊?虞川之危已經解了,族人對虞川感情深厚,許多族老根本不願離開故土。這次,也就你二叔和部分年輕族人趕了過來,其他的,還在莊園守著咱們的祖產呢!”
顧淮之沉默了片刻,心裏一時間也說不出是什麽滋味。說實話,這種感情,顧淮之其實不太了解,畢竟他上輩子滿世界飛,全國各地都有落腳的地方。虞川那個莊園在其他族人心裏是祖宗基業,在顧淮之眼裏也就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住處,要是沒了,再建一個便是。
不過,雖然顧淮之不了解這種情感,但他同樣尊重族人的選擇,腦海中驀地浮現出當日顧玄在書房所說的話,“願我顧氏,榮光萬年,永垂不朽。”
這,大概也是所有族人的希望吧。
*
顧府。
顧琉他們迴來後,顧淮之立即跑過去同長輩們打了聲招唿,然後衝著顧凝之招招手,偷偷套他話:“我聽說亂軍都打到咱們家門口了,你沒嚇著吧?”
顧凝之正是愛表現自己的年紀,聞言立即搖頭,大聲道:“怎麽可能?我們在莊子裏待得好好的呢!大哥你是不知道,我們養的部曲可厲害了,州府官兵都不如他們呢!”
顧淮之微微鬆了口氣,就見顧凝之突然低下頭,低聲道:“就是……戰事太激烈,我們家的部曲,死傷慘重,折了一半。”
顧淮之也沉默了,那些部曲的訓練計劃都是他一手製訂的,他也曾喊著口號命令他們越過重重障礙,不成想現在竟然沒了一半。
顧琉不知何時來到他們身後,摸著顧淮之的腦袋輕聲安慰他,“保護主子,本就是他們應做的。他們的家人我都安排好了,你不必再為此傷懷。”
顧淮之勉強笑了笑,默默點頭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顧玦也湊了上來,一把摟住顧淮之的脖子把他往外拖,“你不是說還沒見過你四弟嗎?趕緊的,去看看那小家夥,長得跟凝兒小時候一模一樣。”
被顧玦這麽用力摟著,顧淮之險些要背過氣去,什麽傷感都沒了,翻著白眼先把顧玦的爪子從自己脖子上扒拉下來,忍不住在他胳膊上掐了幾道,疼得顧玦直抽氣。
叔侄倆一路明爭暗鬥到陳氏麵前,說來也巧,他們過來時,老四顧澤之剛睡醒,揉著眼睛一臉迷糊地給了他們一個軟乎乎的笑容。
馬上就要當爹的顧玦立即招架不住,伸手將這小寶貝抱進懷裏,耐心極好地逗他。
顧洄之可算見著一個比自己更小的娃娃了,衝過來抱緊顧玦的大腿嗖嗖往上爬,努力地將自己的小圓臉擠到弟弟麵前。
顧淮之看得有趣,同顧凝之對視一眼,忍不住偷笑。
劫後餘生,一家團聚,顧玄素來平靜無波的臉上也露出了明顯的喜色,還親自抱了已經六個月卻從未見過的四孫子,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了餐團圓飯。
有人歡喜有人愁,顧淮之這邊開心得跟過年似的,遠在京城的皇帝陛下卻差點愁禿了頭。
各州亂軍四起,皇帝隻覺得自己屁股底下的這張龍椅都坐不安穩了。再加上祁東王和梁肅私自出兵,平亂軍壯大自己的軍隊,得知一切消息的皇帝氣得差點掀了桌,直接衝禦史吼:“趕緊給朕下令處置他們!私自動兵,他們這是要造反啊!傳朕旨意,宣祁東王和梁肅速速進京等候發落!”
祁東王和梁肅既然敢這麽幹,自然就有這麽幹的底氣。這不,皇帝這話一出,便有人出言阻止,“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眼下各州叛軍不斷,這兩人頗有能耐,若是貿然處置他們,後果怕是不堪設想。不如暫且留著他們為陛下分憂,他們既然有能耐平亂,就先讓他們對付叛軍吧!”
這話倒也有點道理,皇帝想了想,覺得自己逼得太緊的話,恐怕會讓這兩人直接把遮羞布扯下來,順勢扯杆旗造反。不過,皇帝還是精明了一迴,“也行,他們愛平亂,就讓他們平吧,糧餉自己給,朝廷沒有!反正他們也不聽朝廷的命令!”
說到這裏,皇帝終於想起了,還是有個老實人給他遞了道請戰表的,立即發問:“雲州刺史趙冀不是主動請纓幫寧州平亂嗎,戰況如何?”
“迴稟陛下,寧州叛亂已平!”
“好!果然,朕的臣子中還是有忠心可靠之人啊!”
“不過,趙冀上奏,說是此次幫寧州,糧草輜重全由雲州出。雲州不富庶,想請陛下免了雲州兩年賦稅。”
皇帝正是高興的時候,聞言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反正雲州的稅收也是十二州中排倒數的,皇帝也不怎麽心疼。
出列之人恭敬稱是,下朝後就給顧玄去了封信。
馮克己等人原本還有點擔心,結果皇帝的聖旨下來,把趙冀誇成了一朵花,不但答應免了雲州兩年稅收,還賜了趙冀些許金銀布帛,給足了趙冀恩典。
自此,雲州上下官員,心裏都對對顧玄寫了個大大的服字。
皇帝獎賞完趙冀和幾個在平亂中表現不錯的刺史後,朝中上下齊齊鬆了口氣。萬萬沒想到,他們這口氣鬆早了,皇帝又給他們來了個騷操作——他把承恩侯一家又拉出來幹活了。
當然,皇帝也沒給他們重要職位,就是覺得現在有點沒安全感,大臣們也各有算盤。皇帝仔細一尋思,好像最不會背叛他的就是承恩侯一家,又把他舅舅和一幫表哥表弟給升上來了,擔的都是虛職,卻隱隱有監視百官的意思。
這個操作簡直讓人窒息,有點脾氣的人都受不了。王太尉淡定地給顧玄去了一封信,二話不說也掛印走人。有了王太尉領頭,大臣們辭官的不在少數。
碰上這麽個蠢貨皇帝,徐季陵簡直心力交瘁,要不是念著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徐季陵也想踹了皇帝自己走人。在家順了許久的氣,徐季陵才跑去找皇帝,冷著臉訓了對方一頓。
皇帝當然不能承認自己讓舅家監視百官的事,嘴硬道:“朕不過是想著太後年事已高,提拔一下太後娘家讓她寬心。這不也沒他們實權嗎?”
徐季陵簡直失望透頂,“陛下,君則敬臣則忠。陛下視朝臣為小人,安能讓朝臣以忠心相待?”
皇帝死鴨子嘴硬,堅決不承認,勉強退了一步,隻留了承恩侯一人在朝。
顧淮之聽到這個消息簡直要笑死,這熟悉的智障風格,是皇帝會幹的事沒跑了。笑了半天,顧淮之才捂著肚子對著顧玄慶幸道:“還好阿公辭官辭得早,不然伺候這麽個主,得憔悴十年。徐丞相可真慘!”
當丞相還要被人同情遭遇太慘,也是沒誰了。隻不過,誰讓徐季陵碰到的是一個豬隊長呢,這絕對是要帶領一幫隊友團滅的節奏。
顧玄也忍不住搖頭,扶額道:“看來他是真急了,越急,犯的錯就越多。”
顧淮之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要是麵臨現在這樣的情況,也該著急上火。主要還是皇帝智商不夠,一手好牌被他打了個稀爛,這才把自己逼到了絕境。
顧玦的女兒出生時,祁東王正式同朝廷撕破臉,打著天罰昏君的旗號,自稱得太.祖入夢托付江山,要替太-祖懲治當今這個不孝子孫,徹底不聽朝廷調令,雖未稱帝,卻也差不離了。
梁肅同樣沒給朝廷麵子,不怎麽搭理朝廷,幽州平州徹底脫離朝廷的掌控。
與此同時,各地的起義軍仍舊源源不斷,打出的旗號千奇百怪,有自稱前朝皇室遺留血脈的,也有自稱太.祖當年流落在民間的孫子的,更有甚者,把前前朝的皇室也拉了出來充麵子,自稱梁朝皇室後裔,把其他人包括皇帝在內的,全部打成了亂臣賊子。
顧淮之:……
這可真是一出好戲。
顧玄聽到這個消息則微微揚了揚眉,輕嗤一聲道:“不管這個梁朝皇室後裔是真是假,敢打出這個旗號,那他們都死定了。”
顧淮之頓時一腦袋問號,“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隱情?”
第27章 秘聞
雖然顧淮之也覺得打著前前朝的旗號謀反這個操作略騷, 但聽顧玄這話的意思,這個梁朝怕是帶了毒,誰碰誰死的那種。
果不其然, 顧玄耐心地向顧淮之解釋道:“梁朝的氣數不過五十年, 二世而亡。史書上也不曾對它有什麽特殊記載。但一直有傳聞, 說是梁朝開國太.祖爭霸天下時搜刮了無數金銀財寶,還有一支秘密軍隊, 幹的都是偷雞摸狗讓人戳脊梁骨的事兒。梁王朝亡國後,前朝皇帝並未在國庫中找到這筆財寶。據說是被梁朝皇室將這筆寶藏秘密藏了起來, 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不過當年前朝皇室攻破京城後, 確實沒在國庫中看到多少金銀。想來, 這傳言, 也並非空穴來風。”
喲嗬,居然碰上了寶藏這等高大上的東西。顧淮之登時來了興趣, 眼睛眨也不眨地問顧玄,“那依阿公之見, 這傳言到底有幾分可信?”
顧玄看了顧淮之一眼, 笑著搖頭,“這一點,恐怕林氏一族比我們清楚一點,當年負責記錄梁朝帝王起居的史官, 正是林家人。”
顧淮之狐疑地看著顧玄, 根本不信他這話, 挑眉笑道:“得了吧, 我們顧氏和林氏鬥了這麽久,我就不信,您真不知道這事兒。”
“你啊,真是機靈過頭了。”顧玄失笑,伸手彈了彈顧淮之的腦門,接著道,“據林氏透露出的消息,梁朝寶藏之事極有可能是真的。隻不過當年梁朝皇族被前朝血洗,一個都沒能留下來,寶藏的下落,也無從得知。有傳聞說藏寶圖在皇後的娘家肖氏一族手中,也有人說在當時的太子妃封氏手中。然而前朝皇室幾乎將這兩族滅了族也沒問出一星半點的消息,現在又過了兩百年,即便這批寶藏真的存在,想來也沒人能找得到。”
顧淮之摸了摸下巴,冷靜地接口道:“但財帛動人心,不管能不能找到寶藏,隻要有一絲線索,就會有人動心。尤其是現在時局動蕩,各方人馬都缺軍餉,這幫人打著梁朝名號,不管是真是假,其他人總會出手按住他們嚴加拷問寶藏的事情。所以阿公才說,他們死定了。”
顧玄點頭,伸手翻開書案上的一封書信,隨口道:“那幫所謂的梁朝後裔應該是假的,不過誰讓他們倒黴呢,現在就看誰下手最快了。”
顧淮之想了想,理性分析了一波,“目前來看,這幫叛軍離梁肅最近,想來應該是他最先動手吧。”
“那可未必。”顧玄笑著搖頭,意味深長地看了顧淮之一眼,“國庫也缺銀子。你可別忘了,當初平亂,朝廷可沒少撥軍餉。”
朝廷的底子還剩多少,顧玄這個前任丞相清楚得很。哪怕他辭官好幾年了,略一估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再加上梁肅之前還未同朝廷撕破臉時,軍隊都是朝廷撥銀子養著,他在幽州經營多年,估計也攢了不少家底,不然也不會這麽快就跟朝廷翻臉。看看趙冀就知道了,雲州沒有幽州富裕,哪怕趙冀有心自立為王,現如今也照樣得苟著。現實就是這麽殘酷。
至於祁東王,祁東本就是他的封地,整個郡的稅收都歸他,現在版圖擴大到了整個平州,家底更厚。
真要算起來,說不定國庫那點銀子,還比不過這兩人攢的金庫。畢竟朝廷家大業大,哪怕現在不管幽州和平州,也還有十個州要養。
現在梁朝皇室冒了頭,龍椅上那位腦子又不太清楚的樣子,估計頭一個心動的就是他。
顧淮之捧著臉歎了口氣,“那徐丞相怕是又要愁禿頭了。”
顧玄瞪他一眼,笑了笑,沒再說話。
顧淮之又想起王太尉的來信,很是高興,搓著手樂道:“外祖父他們一家也要來雲州,好幾年沒見他們,這次終於能聚上一聚了!洄兒都五歲了,還沒見過外祖家的親戚呢!”
提到這事兒,顧玄也高興,捋著胡子笑道:“那是,你外祖父來了,我又能多出一個強大的幫手了。”
說完,顧玄又不懷好意地打量了顧淮之一眼,衝他微微一笑,挑眉道:“就是有些人可能要吃點苦頭咯,你外祖父那個人最是講規矩,像你這樣整個人窩進墊子裏的坐姿,我不指責你,讓你外祖父見了,怕是立馬得教訓你一頓。”
顧淮之原本還高高興興地等著他外祖一家來雲州呢,一聽顧玄這話,顧淮之整個人都不好了。
書房現在的布置,都是顧淮之一手吩咐別人弄好的。讓人用上好的黃花梨木打了幾把長椅,椅子和靠背上都墊了幾層毛墊,舒適程度至直逼後世真皮沙發。別說顧淮之自己,就連顧玄他們坐著的時候都喜歡靠在軟墊上,顧淮之心裏還挺得意,覺得果然再規矩再多的人家,也受不了追求舒服的墮落生活。
沒想到時隔幾年,顧淮之竟然還會因為此事受到來自祖父的暴擊。
迴想一下王太尉不苟言笑的樣子,顧淮之就覺得自己的小心肝有點抖。那樣的人極有原則,哪怕自己累死都不能像顧玄他們一樣被顧淮之給帶歪,還能反過來用輩分壓製優勢教顧淮之做人。
顧淮之登時覺得,自己可真是太難了。
顧玄見狀,忍不住憋笑,好以整暇地等著看顧淮之的熱鬧。
王太尉到雲州那天,顧淮之一大早就等在王氏院外聽王氏吩咐。王氏也好幾年沒見過娘家人了,對此事極為重視,左手挽著顧淮之,右手牽著顧洄之,仔細檢查好幾迴哥倆是否收拾妥當了,這才領著他們前去給顧玄和徐氏請安。
顧玄自然知道王氏的想法,略一沉吟便道:“我已經叫人在城外侯著了,一旦見到了王家的馬車,就趕緊快馬加鞭進來向我通報。到時候,你們兄弟跟我一起去城門口迎接他們,老大媳婦帶著淮兒他們也一同過去。”
王氏臉色一喜,趕緊起身應道:“喏。”
陳氏不由露出了羨慕之色,她也好幾年沒見過娘家人了,隻可惜,她父母兄長現在基本都在幽州,估計不會來雲州,想見也見不著。見王氏喜氣洋洋地領著孩子準備去見娘家人,陳氏心裏既是羨慕又是黯然。
顧淮之心思敏銳,見狀立即苦著臉看向王氏,可憐巴巴地開口道:“娘,阿公說外祖父最重規矩,早些年我還小,外祖父對我並不嚴厲,如今我也大了,若是規矩差了,外祖父會不會收拾我啊?”
王氏立即笑著點了點顧淮之的額頭,“既然你知道你外祖父最講規矩,還不趕緊把你那些小毛病都給改了!”
顧淮之連忙跑到陳氏身後,一把抓住正在偷笑的顧凝之,嘴裏還對陳氏說道:“二嬸救命,讓凝之弟弟也陪我一同去吧!”
顧凝之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每個毛孔都寫滿了拒絕,“我不去,聽起來就很可怕。大哥你的容止規矩是我們兄弟幾個中最好的,你都擔心被罵,那我不得更加得被罰啊!”
顧洄之也嚇得一哆嗦,可憐兮兮地抬頭癟嘴看著王氏,用眼神詢問顧淮之說的是不是真的,大有王氏一點頭就立馬哭出來的架勢。
眾人被顧淮之兄弟三人逗得哈哈大笑,顧玦走過來摟著顧淮之的脖子,一副哥倆好的架勢,笑嘻嘻道:“放心,到時候你要是被罰,小叔一準幫忙!”
顧淮之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是啊,幫忙揍我是不是?”
屋內又是一片笑聲。
王太尉一行人未時初到了城門口,顧淮之乖乖地牽著顧洄之的手站在自家爹娘身後,等到長輩們互相寒暄婚後,顧淮之這才領著顧洄之上前給王太尉一家見禮。
王太尉一貫嚴肅的臉上帶了些許笑意,伸手比了比顧淮之的個頭,笑著開口:“淮兒都長這麽高了,幾年前,你還沒有外公的腿高,現在個頭都快趕上外公了。”
說完,王太尉又低頭看向正眼巴巴看著他的顧洄之,見小家夥怯生生的。王太尉的語氣更加溫和,摸摸他的頭笑著問他:“你是洄兒吧?”
顧洄之老老實實地點頭叫了一聲外公,看向王太尉的眼神還帶了點尚未消除的恐懼。
王太尉心下納悶,見王氏一臉無奈地瞪了顧淮之一眼,立即明白了,一巴掌拍在顧淮之頭上佯怒道:“好小子,竟然還敢編排你外公了!”
顧淮之連忙一手捂頭笑著解釋:“我也就是隨口說了句玩笑話罷了,外公莫怪!”
顧淮之那五個按溫良恭儉讓取名的表兄弟這迴也都來了,見顧淮之一見麵就被王太尉收拾了一頓,立即覺得這位許久不見的表弟親近了不少,一起上前笑眯眯地同顧淮之兄弟打招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