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淮之忍不住搖頭失笑,“這也太過了些。”
進了正屋,顧毓等人都已到齊了,顧凝之見了顧淮之眼前便是一亮,掙脫了乳母的懷抱,跌跌撞撞地往顧淮之懷裏撲,口中還含混不清地說道:“慶……哥哥……生辰。”
陳氏也笑開了,捂嘴樂道:“瞧瞧,這可真跟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似的,見了哥哥,連娘都不要了。淮兒今日可是壽星,趕緊入座!”
顧淮之彎身摟了顧凝之,小胖子仰頭對他笑出一口米粒小牙,還美滋滋地指著牙齒傻樂,“刷牙,牙白白。”
顧淮之捏了捏小胖子的肥臉蛋兒,牽著他坐到自己身邊,此時王氏挺著大肚子在敏姑的攙扶下走了進來,身後跟著的婢女雙手托著食盒,顧淮之正欲起身,王氏已經走到他身邊,讓人把食盒中的碗筷端出來,對著顧淮之笑道:“今日是你生辰,娘親自下廚為你做了一碗長壽麵,你且嚐嚐,味道如何。”
“哎喲,大嫂這份拳拳愛子之心,這麵必然是世上難尋之奇珍!”
“什麽話經弟妹的口說出,那就跟配了雅樂似的,特別中聽!”王氏笑看陳氏一眼,低頭又取出一個小碗放到顧凝之麵前,柔聲道,“凝兒的周歲,咱們尚在趕迴虞川的途中,不曾大辦,委實委屈了凝兒。我今日也給凝兒做了一碗長壽麵,還望弟妹莫要嫌棄。”
陳氏滿臉都是笑,“大嫂心裏惦記著凝兒,我這個當娘的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嫌棄?凝兒,快謝過你大伯娘。”
顧毓則笑著看向顧淮之,“淮兒生辰,我同你二嬸備了些許薄禮,待會兒一並送到你院子裏去。”
“還有我!我也準備了不少好東西,都給你!你前些日子不是還發愁養部曲頗費銀錢嗎,小叔這迴給你備的禮可足足的,保準你繼續再養五百個都不用愁!”顧玦一開口,顧淮之就覺得一股壕氣撲麵而來,正要謝過顧玦,卻又見他把目光移到了顧玄身上,用一種頗為欠揍的口氣擠兌他親爹,“我這個當叔叔的最是心疼侄兒,可不像那些當人祖父的,摳門兒得很!”
顧淮之生怕他生日這天顧玦再挨一頓胖揍,趕緊開口調節氣氛,“看來小叔頗有家底啊,這迴我可占大便宜了!”
顧玦給了顧玄一個挑釁的眼神,下巴一揚,“那可不是,這下知道,還是小叔最疼你了吧!”
“嘿,在我麵前說這樣的話,你把我這個親爹置於何處?”
顧毓的座位在顧玦旁邊,不動聲色地踩了顧玦一腳,示意他閉嘴。
兩位哥哥一同出手,顧玦果斷閉嘴。
顧淮之這才鬆了口氣,安心吃麵。心說自己過個生日容易麽,還得時刻擔心旁人父子相殘,真是太難了。
好在晌午之時,門房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說是有一白衣大夫,自稱宋璟,前來謝丞相當日援手之恩。
顧淮之一聽就來了精神,這位可是真正的醫者仁心,為了救人而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聖明之人,他既然登門,豈有讓他白走一趟之理?最好將他留下才是大善!
顧玄一眼便看出顧淮之的所思所想,捋須一笑:“此人心懷蒼生,怕是不會輕易留在莊園之中。”
“此等人物,世間少有。聖人雲見賢思齊,即便阿公留不下他,能與這等聖明之人坐而論道,亦能有所得。”
“草民慚愧,不敢當大公子‘聖明’之讚。”
未見其人已先聞其聲,而後,一身粗布麻衣的宋璟在門房的引領下踏進屋內,對著顧玄深深一揖,“草民特此前來謝過丞相當日援手之情,府上兩位義士也一並同草民迴來,安然無恙。丞相高義,兗州流民感恩在心。”
顧玄趕忙起身將人扶起,低歎道:“君此言,羞煞老夫也。老夫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又不曾如君一般親至兗州為民解憂,何以能得兗州百姓感恩?況且老夫當日為相之時,不曾解得兗州困境,本就是我之過。老夫慚愧啊!”
“丞相言重了。若非丞相辭官相逼,那殺民賊子李吉非但不會獲罪,還將加封爵位。丞相所作所為,百姓們心中自有一番論斷,又何談此事乃丞相之過?”
顧淮之更關心另一個問題,插嘴問道:“先生既已歸來,不知兗州百姓今下如何?”
“大公子放心,丞相當日所贈藥材豐厚,又有銀錢,兗州百姓凡有病者皆已痊愈。加上朝中另派能人前去安撫百姓,如今兗州已經平定了大半,叛軍已然不成氣候。”
顧淮之登時喜道:“先生帶來的好消息,能算是我今日收到的最好的生辰賀禮了!”
“原來今日是大公子生辰,隻可惜宋某身無長物,不能為公子獻禮了。”
“先生說的哪裏話。”顧淮之起身對著宋璟深深一禮,鄭重道,“先生之義,淮之深感佩服,隻盼能與先生這等有識之士朝夕相對以明自身,怎敢向先生索取賀禮?隻是方才淮之所言,句句肺腑,先生若能留下,府中一應藥田醫書皆任先生使用。”
要招攬人才,高待遇是基礎,還要能搔到對方癢處。顧淮之深諳其道,宋璟這等能人,不重錢財,而重技能。顧氏曆代先祖所收藏下來的醫書,便是吸引他的最佳法寶。
果不其然,宋璟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思忖片刻對著顧淮之鄭重彎腰,恭敬道:“顧氏世家高門,往來無不是著姓大望之輩。宋某不過是一卑賤小民,既非世家子,又無官職在身,甚至不曾習過先賢著作,隻是一區區遊醫,公子竟然能以士待我,宋某不勝感激,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力。”
“先生快請起,我這就命人收拾好居所,恭迎先生入住。”
“宋某一路急行,尚未收拾好行李,還請公子稍待兩日,宋某收拾妥當後,再來拜見公子。”
說完,宋璟又轉頭看向顧玄,慨然歎道:“虞川顧氏不愧為千年世家,丞相仁義心正,乃國之重士。大公子雖年幼,卻氣度不凡,有先賢遺風。君得此孫,顧氏百年無憂!”
顧玄笑而不語,目送宋璟離去。
直到看不見宋璟的背影,顧玄這才笑問顧淮之:“莊園中亦有不少醫者,你怎麽如此看重這人?”
“莊園中的醫者,心誌皆不及此人。阿公不是也有意招攬他嗎?”
“是啊,隻可惜人家越過了我這個前任丞相,看中了你這個四歲小兒。真是老了老了,不中用咯。”顧玄大笑。
雖是略帶埋怨的話,顧玄卻是滿麵笑容,而後問顧淮之,“你可知,此人為何願意為你效力?”
“因為我用士禮待他?”
“正是。此人胸襟寬廣,當得此禮。”顧玄摸了摸顧淮之的頭,沉聲道,“隻是淮兒你且記住了,顧氏子骨頭硬,不可輕易折腰!這腰,折多了,也就失了分量。”
“孫兒謹記。”
顧玄點頭,接著問道:“說吧,你給自己招了個大夫,意欲何為?”
“阿公可是忘了,您給了我五十部曲。這些部曲,既是民,亦是兵。我既然收了他們,自然不能把他們全都當佃戶來用。”
“你欲練兵?”
“正是。不隻是我,整個莊子都應練兵。”顧淮之點頭,“阿公既已得出興朝隻不過能再撐十年之判,為何不早做打算?他日刀兵一起,什麽都是虛的,隻有兵和糧,才是最實在的,為何不練?此外,戰事一起,醫者何其要緊,如今碰上能醫,豈能不趕緊招攬?”
顧玄忍不住大笑,“你這都是怎麽琢磨出來的?練兵?你可知,朝中素來重文輕武,貴士人而賤武卒。你若沉迷武事,怕是要遭人非議。如何,你還要如此做嗎?”
“這又何妨?真到那一日,想來非議我之人,都已淪為喪家之犬,甚至是,身首異處,成為他人的刀下亡魂。”
第13章 新生
因著馬上就是農忙之時,練兵之事也隻能暫且擱置。顧淮之素來有耐心,事情的輕重緩急他自是心中有數。好在顧玄並不反對他練兵的想法,雖然也未明言讚成,顧淮之便當他是默認了。
宋璟倒是守信,三天後便收拾了行囊前來拜見顧淮之。
顧淮之以客卿待他,按之前承諾過的,顧氏藏書中的醫書任由宋璟觀閱,並允許他抄錄下來。
宋璟自是喜不自勝,對著顧淮之長揖不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眼中更是淚光瑩瑩,半晌才梳理好了情緒,對顧淮之感歎道:“大公子如此慷慨,宋璟無以為謝。宋璟身無長物,唯有一身醫術還算精湛。若是大公子不嫌棄,今後府上但有尋醫問藥之事,宋璟願盡綿薄之力。”
顧淮之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卻還是有意試探,“若是讓先生為奴婢部曲診治,先生也願意嗎?”
不是顧淮之小人之心,而是這時候的人臭毛病多得很。就拿顧氏莊園裏養的一些醫者來說吧,醫術倒也還行,但一個個的都傲氣得很,大部分隻肯為顧氏族人看病診脈,至於佃戶和奴婢部曲等人,若是在主子麵前有頭有臉的人物倒好,還能請得動他們。可若是混得太差生在底層的,你叫人家過去治病,人家反而覺得你看不起他們,以卑賤之人來侮辱他們。
現如今奴婢同牲畜,在一些人的眼裏,讓他們這些神醫跑去給這些微賤之人治病,那就是殺雞用牛刀,心裏能痛快麽?
把人招來了,後續的工作職位可得說清楚,免得談崩了。顧淮之可是打算讓宋璟長期醫治部曲,自然得事先說明。
宋璟自己就是行醫的,當然也知道某些大夫的臭毛病,一聽顧淮之這話就笑了,樂道:“宋某心中,隻有病患,並無貴賤。若宋某真有此心,當初也不必孤身前往兗州了。”
“先生莫怪,是淮之失禮了。”顧淮之順勢開口,“我聽聞,醫者的醫術,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診治病患中錘煉出來的。若是先生在莊園中一直隻顧看書而不親自診脈,怕是浪費了先生這一身好醫術。是以我便想著,凡是我名下仆役部曲,若有不適,皆由先生診治,讓先生多多練手,免得手生,先生意下如何?當然,診金全都由我來付,絕不會虧了先生。”
宋璟搖頭失笑:“我是大夫,治病救人乃是本分。府上但凡有人不適,不論身份貴賤,隻管來找我便是!至於診金……大公子不要再提,你讓人送來的那些醫書,可抵萬金,凡從醫者,無不心向往之。得公子如此厚禮,我哪還有臉問公子索要診金呐?”
顧淮之心說一碼歸一碼,該發的工資還是得發,正要開口再勸一勸,宋璟已經自發轉移話題,“我聽聞,令堂懷有身孕將要臨盆,我雖不才,對婦人安胎之法也有幾分心得,若是大公子信得過我,不如讓我為令堂請平安脈?”
“你不會也一請脈就給下一堆安胎藥吧?”對於這事兒顧淮之也很頭疼,他本事再大,上輩子也是個單身狗,哪裏知道孕期的注意事項。但他知道,藥不能亂吃,尤其是孕婦,更不能隨便亂吃藥。隻是現如今大夫就是這樣,王氏若是哪裏不爽利,先來一碗安胎藥。
顧淮之每迴都看得心驚膽戰,雖說以往都是這麽幹的,但是有限的醫學常識還是讓顧淮之為此感到後怕。
宋璟聽聞又是一笑,搖頭道:“我診脈,和旁人不同。能不開藥方,便不開藥方。所謂是藥三分毒,這藥啊,能不吃便不吃。依我之見,平日注重調養,多食一些補身之果蔬菜肴,更好。”
這不就是以後推崇的藥補不如食補嗎?顧淮之眼睛一亮,聽起來就靠譜!
於是,宋璟就在顧淮之的大力推崇下成了為王氏請平安脈的大夫。
宋璟的確醫術高超,非但精心為王氏定了食補菜方,還給了許多在顧淮之看來比較科學的意見。比如說可適當走動走動,鍛煉產婦體力,以免生產之時乏力以致生出兇險。
更讓顧淮之驚豔的是,宋璟竟然還察覺到了產婦產後抑鬱的問題,並私下提醒顧淮之,“婦人懷孕生子極為不易,心情也善變易焦躁。便是順利誕下麟兒,照顧不貼心,也易心氣沉鬱。我行醫多年,診治過的病患中,不乏有婦人產後心緒不佳,以致積鬱在心憋出心病者。待夫人產後,公子還得好生照看。”
這一席話,徹底讓顧淮之肯定了宋璟的醫術水平,自是欣然照辦。
八月初一,王氏清早便開始發動,直到黃昏之時,才順利誕下一子。
顧淮之對這個新出生的弟弟還是非常有愛的,在門外等了大半天就想第一時間見見這個小家夥。顧琉已經大步向前將小家夥抱在懷裏,見顧淮之還仰著頭眼巴巴地看著,顧琉不由一笑,低身把小家夥遞在顧淮之麵前,口中還笑道:“淮兒你看,你阿弟同你生得多像,真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都俊!你們兄弟兩也真會挑日子,一個初一,一個十五,都是好日子。”
添丁進口,顧玄臉上也滿是喜色,慈愛地看著這孩子,點頭笑道:“一母同胞的兄弟自然生得像。”
顧毓和顧玦也頻頻點頭,隻有顧淮之驚呆了。
顧淮之上輩子單身狗一條,發小們也沒一個結婚生孩子的。這輩子剛穿過來的時候身子不大好,顧凝之出生的時候他也沒第一時間去看,直到滿月酒上才見到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團子。導致在顧淮之的印象中,小嬰兒都是白白胖胖的可愛萌物。
然而眼前這個小家夥,哪裏跟可愛搭得上邊?尖嘴猴腮,皮膚紅皺皺的,眼睛還隻有一條縫,醜不拉幾的,這還叫生得俊?
顧淮之不由大驚失色,指著繈褓中正在哇哇大哭的小嬰兒脫口問道:“什麽?我以前也這麽醜?”
“你這孩子,瞎說什麽呢?”生了三個兒子的徐氏最有經驗,點了點顧淮之的額頭笑著解釋道,“小孩子剛出生都這樣,養上一段時日,褪了紅,自然就是白白胖胖的小嬰兒了。”
顧淮之懷疑地看了哭聲更響亮的小家夥一眼,忽而歎了口氣道:“算了,醜點就醜點吧。反正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用為外貌發愁。”
顧玦等人簡直要笑翻,隻有顧琉懷裏的小家夥好像感受到了來自親哥的嫌棄,哭得更加撕心裂肺,脖子和臉都漲得通紅。
顧淮之是胎穿,從來就沒鬧騰過,顧琉當年初當爹,很是順心,自覺頗有照顧嬰兒的經驗。結果小家夥這麽大哭,顧琉便有點招架不住,隻能讓乳娘抱迴屋仔細哄哄。
小家夥的名字,顧玄已經早早定下,取了一個洄字,名為洄之。
洄,逆流而上。期盼顧氏在如今這逆流之中,能再有蒸蒸而上那一日。
顧淮之聽從了宋璟的提醒,十分關注王氏的心理狀態。每天雷打不動地跑去同王氏說話,他不僅自己去,還把顧琉也拖上。王氏月子中本來不應見人,結果被顧淮之一鬧,倒是同往日無二。
夫君體貼長子懂事,小兒子雖然吵鬧了些,也有乳娘婢女精心照料,加上婆母從不插手兒子後院之事,王氏這個月子坐的十分舒心。出了月子後更是氣色極佳,完全不沒有剛生了孩子的狼狽之態。
顧洄之小朋友果然讓顧淮之刮目相看,一個月下來,變化堪稱整容。原先還泛紅的皮膚早就變得如白玉一般,一雙眼睛又黑又亮,脾氣更是好了許多,見誰都是一張笑臉,任誰見了都喜歡。
顧淮之每次看到小家夥都想戳戳他鼓鼓囊囊的嬰兒肥,卻總被奶娘製止,說是嬰兒的臉不能戳,戳了容易流口水。沒辦法,顧淮之隻能強忍著自己蠢蠢欲動的手,然後在小胖子顧凝之跑來看弟弟時多捏他幾迴過過手癮。
王氏既然已經出了月子,接下來自然是顧洄之的滿月宴。
這可是顧玄等人迴虞川後要辦的第一場宴會,自然極為隆重。
顧氏族內如何重視暫且不提,整個寧州得了消息的人家,自忖有點名望的,不管收沒收到賀帖,都提前給顧家下了拜帖,備上厚禮往虞川而來。
顧琉桌上的帖子堆積如山,看的顧淮之頭大不已。
顧玄那兒卻收到了另一份賀帖,來自虞川郡太守,說是那日也會來喝杯滿月酒。
顧淮之一眼就瞅見了落款上的林字,不由挑眉,“太守姓林?亳陽林氏之人?”
顧玄點頭,“正是。此人乃林氏旁支,之前一直遍遊山川,這幾日才迴太守府。聽聞你爹喜得麟兒,便下了拜帖言明要親自登門道賀。”
“等等,這段時間正是農忙的緊要關頭。他乃一郡之守,不在虞川好好管理秋收之事,反而到處亂跑遊山玩水?這也能當官?”
顧淮之都驚呆了,類比一下就是,他公司要簽個幾十億的大單,結果負責簽單的總經理一直不見人,什麽事都不幹還滿世界瞎轉悠。真碰上這樣的貨色,顧淮之早就炒了他的魷魚,怎麽這郡守還活蹦亂跳當官當得有聲有色的?
真是讓人迷惑。
顧玄淡淡地看了顧淮之一眼,隨口道:“這有什麽可驚奇的,他雖不管,太守府內自有人會管。”
進了正屋,顧毓等人都已到齊了,顧凝之見了顧淮之眼前便是一亮,掙脫了乳母的懷抱,跌跌撞撞地往顧淮之懷裏撲,口中還含混不清地說道:“慶……哥哥……生辰。”
陳氏也笑開了,捂嘴樂道:“瞧瞧,這可真跟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似的,見了哥哥,連娘都不要了。淮兒今日可是壽星,趕緊入座!”
顧淮之彎身摟了顧凝之,小胖子仰頭對他笑出一口米粒小牙,還美滋滋地指著牙齒傻樂,“刷牙,牙白白。”
顧淮之捏了捏小胖子的肥臉蛋兒,牽著他坐到自己身邊,此時王氏挺著大肚子在敏姑的攙扶下走了進來,身後跟著的婢女雙手托著食盒,顧淮之正欲起身,王氏已經走到他身邊,讓人把食盒中的碗筷端出來,對著顧淮之笑道:“今日是你生辰,娘親自下廚為你做了一碗長壽麵,你且嚐嚐,味道如何。”
“哎喲,大嫂這份拳拳愛子之心,這麵必然是世上難尋之奇珍!”
“什麽話經弟妹的口說出,那就跟配了雅樂似的,特別中聽!”王氏笑看陳氏一眼,低頭又取出一個小碗放到顧凝之麵前,柔聲道,“凝兒的周歲,咱們尚在趕迴虞川的途中,不曾大辦,委實委屈了凝兒。我今日也給凝兒做了一碗長壽麵,還望弟妹莫要嫌棄。”
陳氏滿臉都是笑,“大嫂心裏惦記著凝兒,我這個當娘的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嫌棄?凝兒,快謝過你大伯娘。”
顧毓則笑著看向顧淮之,“淮兒生辰,我同你二嬸備了些許薄禮,待會兒一並送到你院子裏去。”
“還有我!我也準備了不少好東西,都給你!你前些日子不是還發愁養部曲頗費銀錢嗎,小叔這迴給你備的禮可足足的,保準你繼續再養五百個都不用愁!”顧玦一開口,顧淮之就覺得一股壕氣撲麵而來,正要謝過顧玦,卻又見他把目光移到了顧玄身上,用一種頗為欠揍的口氣擠兌他親爹,“我這個當叔叔的最是心疼侄兒,可不像那些當人祖父的,摳門兒得很!”
顧淮之生怕他生日這天顧玦再挨一頓胖揍,趕緊開口調節氣氛,“看來小叔頗有家底啊,這迴我可占大便宜了!”
顧玦給了顧玄一個挑釁的眼神,下巴一揚,“那可不是,這下知道,還是小叔最疼你了吧!”
“嘿,在我麵前說這樣的話,你把我這個親爹置於何處?”
顧毓的座位在顧玦旁邊,不動聲色地踩了顧玦一腳,示意他閉嘴。
兩位哥哥一同出手,顧玦果斷閉嘴。
顧淮之這才鬆了口氣,安心吃麵。心說自己過個生日容易麽,還得時刻擔心旁人父子相殘,真是太難了。
好在晌午之時,門房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說是有一白衣大夫,自稱宋璟,前來謝丞相當日援手之恩。
顧淮之一聽就來了精神,這位可是真正的醫者仁心,為了救人而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聖明之人,他既然登門,豈有讓他白走一趟之理?最好將他留下才是大善!
顧玄一眼便看出顧淮之的所思所想,捋須一笑:“此人心懷蒼生,怕是不會輕易留在莊園之中。”
“此等人物,世間少有。聖人雲見賢思齊,即便阿公留不下他,能與這等聖明之人坐而論道,亦能有所得。”
“草民慚愧,不敢當大公子‘聖明’之讚。”
未見其人已先聞其聲,而後,一身粗布麻衣的宋璟在門房的引領下踏進屋內,對著顧玄深深一揖,“草民特此前來謝過丞相當日援手之情,府上兩位義士也一並同草民迴來,安然無恙。丞相高義,兗州流民感恩在心。”
顧玄趕忙起身將人扶起,低歎道:“君此言,羞煞老夫也。老夫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又不曾如君一般親至兗州為民解憂,何以能得兗州百姓感恩?況且老夫當日為相之時,不曾解得兗州困境,本就是我之過。老夫慚愧啊!”
“丞相言重了。若非丞相辭官相逼,那殺民賊子李吉非但不會獲罪,還將加封爵位。丞相所作所為,百姓們心中自有一番論斷,又何談此事乃丞相之過?”
顧淮之更關心另一個問題,插嘴問道:“先生既已歸來,不知兗州百姓今下如何?”
“大公子放心,丞相當日所贈藥材豐厚,又有銀錢,兗州百姓凡有病者皆已痊愈。加上朝中另派能人前去安撫百姓,如今兗州已經平定了大半,叛軍已然不成氣候。”
顧淮之登時喜道:“先生帶來的好消息,能算是我今日收到的最好的生辰賀禮了!”
“原來今日是大公子生辰,隻可惜宋某身無長物,不能為公子獻禮了。”
“先生說的哪裏話。”顧淮之起身對著宋璟深深一禮,鄭重道,“先生之義,淮之深感佩服,隻盼能與先生這等有識之士朝夕相對以明自身,怎敢向先生索取賀禮?隻是方才淮之所言,句句肺腑,先生若能留下,府中一應藥田醫書皆任先生使用。”
要招攬人才,高待遇是基礎,還要能搔到對方癢處。顧淮之深諳其道,宋璟這等能人,不重錢財,而重技能。顧氏曆代先祖所收藏下來的醫書,便是吸引他的最佳法寶。
果不其然,宋璟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思忖片刻對著顧淮之鄭重彎腰,恭敬道:“顧氏世家高門,往來無不是著姓大望之輩。宋某不過是一卑賤小民,既非世家子,又無官職在身,甚至不曾習過先賢著作,隻是一區區遊醫,公子竟然能以士待我,宋某不勝感激,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力。”
“先生快請起,我這就命人收拾好居所,恭迎先生入住。”
“宋某一路急行,尚未收拾好行李,還請公子稍待兩日,宋某收拾妥當後,再來拜見公子。”
說完,宋璟又轉頭看向顧玄,慨然歎道:“虞川顧氏不愧為千年世家,丞相仁義心正,乃國之重士。大公子雖年幼,卻氣度不凡,有先賢遺風。君得此孫,顧氏百年無憂!”
顧玄笑而不語,目送宋璟離去。
直到看不見宋璟的背影,顧玄這才笑問顧淮之:“莊園中亦有不少醫者,你怎麽如此看重這人?”
“莊園中的醫者,心誌皆不及此人。阿公不是也有意招攬他嗎?”
“是啊,隻可惜人家越過了我這個前任丞相,看中了你這個四歲小兒。真是老了老了,不中用咯。”顧玄大笑。
雖是略帶埋怨的話,顧玄卻是滿麵笑容,而後問顧淮之,“你可知,此人為何願意為你效力?”
“因為我用士禮待他?”
“正是。此人胸襟寬廣,當得此禮。”顧玄摸了摸顧淮之的頭,沉聲道,“隻是淮兒你且記住了,顧氏子骨頭硬,不可輕易折腰!這腰,折多了,也就失了分量。”
“孫兒謹記。”
顧玄點頭,接著問道:“說吧,你給自己招了個大夫,意欲何為?”
“阿公可是忘了,您給了我五十部曲。這些部曲,既是民,亦是兵。我既然收了他們,自然不能把他們全都當佃戶來用。”
“你欲練兵?”
“正是。不隻是我,整個莊子都應練兵。”顧淮之點頭,“阿公既已得出興朝隻不過能再撐十年之判,為何不早做打算?他日刀兵一起,什麽都是虛的,隻有兵和糧,才是最實在的,為何不練?此外,戰事一起,醫者何其要緊,如今碰上能醫,豈能不趕緊招攬?”
顧玄忍不住大笑,“你這都是怎麽琢磨出來的?練兵?你可知,朝中素來重文輕武,貴士人而賤武卒。你若沉迷武事,怕是要遭人非議。如何,你還要如此做嗎?”
“這又何妨?真到那一日,想來非議我之人,都已淪為喪家之犬,甚至是,身首異處,成為他人的刀下亡魂。”
第13章 新生
因著馬上就是農忙之時,練兵之事也隻能暫且擱置。顧淮之素來有耐心,事情的輕重緩急他自是心中有數。好在顧玄並不反對他練兵的想法,雖然也未明言讚成,顧淮之便當他是默認了。
宋璟倒是守信,三天後便收拾了行囊前來拜見顧淮之。
顧淮之以客卿待他,按之前承諾過的,顧氏藏書中的醫書任由宋璟觀閱,並允許他抄錄下來。
宋璟自是喜不自勝,對著顧淮之長揖不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眼中更是淚光瑩瑩,半晌才梳理好了情緒,對顧淮之感歎道:“大公子如此慷慨,宋璟無以為謝。宋璟身無長物,唯有一身醫術還算精湛。若是大公子不嫌棄,今後府上但有尋醫問藥之事,宋璟願盡綿薄之力。”
顧淮之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卻還是有意試探,“若是讓先生為奴婢部曲診治,先生也願意嗎?”
不是顧淮之小人之心,而是這時候的人臭毛病多得很。就拿顧氏莊園裏養的一些醫者來說吧,醫術倒也還行,但一個個的都傲氣得很,大部分隻肯為顧氏族人看病診脈,至於佃戶和奴婢部曲等人,若是在主子麵前有頭有臉的人物倒好,還能請得動他們。可若是混得太差生在底層的,你叫人家過去治病,人家反而覺得你看不起他們,以卑賤之人來侮辱他們。
現如今奴婢同牲畜,在一些人的眼裏,讓他們這些神醫跑去給這些微賤之人治病,那就是殺雞用牛刀,心裏能痛快麽?
把人招來了,後續的工作職位可得說清楚,免得談崩了。顧淮之可是打算讓宋璟長期醫治部曲,自然得事先說明。
宋璟自己就是行醫的,當然也知道某些大夫的臭毛病,一聽顧淮之這話就笑了,樂道:“宋某心中,隻有病患,並無貴賤。若宋某真有此心,當初也不必孤身前往兗州了。”
“先生莫怪,是淮之失禮了。”顧淮之順勢開口,“我聽聞,醫者的醫術,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診治病患中錘煉出來的。若是先生在莊園中一直隻顧看書而不親自診脈,怕是浪費了先生這一身好醫術。是以我便想著,凡是我名下仆役部曲,若有不適,皆由先生診治,讓先生多多練手,免得手生,先生意下如何?當然,診金全都由我來付,絕不會虧了先生。”
宋璟搖頭失笑:“我是大夫,治病救人乃是本分。府上但凡有人不適,不論身份貴賤,隻管來找我便是!至於診金……大公子不要再提,你讓人送來的那些醫書,可抵萬金,凡從醫者,無不心向往之。得公子如此厚禮,我哪還有臉問公子索要診金呐?”
顧淮之心說一碼歸一碼,該發的工資還是得發,正要開口再勸一勸,宋璟已經自發轉移話題,“我聽聞,令堂懷有身孕將要臨盆,我雖不才,對婦人安胎之法也有幾分心得,若是大公子信得過我,不如讓我為令堂請平安脈?”
“你不會也一請脈就給下一堆安胎藥吧?”對於這事兒顧淮之也很頭疼,他本事再大,上輩子也是個單身狗,哪裏知道孕期的注意事項。但他知道,藥不能亂吃,尤其是孕婦,更不能隨便亂吃藥。隻是現如今大夫就是這樣,王氏若是哪裏不爽利,先來一碗安胎藥。
顧淮之每迴都看得心驚膽戰,雖說以往都是這麽幹的,但是有限的醫學常識還是讓顧淮之為此感到後怕。
宋璟聽聞又是一笑,搖頭道:“我診脈,和旁人不同。能不開藥方,便不開藥方。所謂是藥三分毒,這藥啊,能不吃便不吃。依我之見,平日注重調養,多食一些補身之果蔬菜肴,更好。”
這不就是以後推崇的藥補不如食補嗎?顧淮之眼睛一亮,聽起來就靠譜!
於是,宋璟就在顧淮之的大力推崇下成了為王氏請平安脈的大夫。
宋璟的確醫術高超,非但精心為王氏定了食補菜方,還給了許多在顧淮之看來比較科學的意見。比如說可適當走動走動,鍛煉產婦體力,以免生產之時乏力以致生出兇險。
更讓顧淮之驚豔的是,宋璟竟然還察覺到了產婦產後抑鬱的問題,並私下提醒顧淮之,“婦人懷孕生子極為不易,心情也善變易焦躁。便是順利誕下麟兒,照顧不貼心,也易心氣沉鬱。我行醫多年,診治過的病患中,不乏有婦人產後心緒不佳,以致積鬱在心憋出心病者。待夫人產後,公子還得好生照看。”
這一席話,徹底讓顧淮之肯定了宋璟的醫術水平,自是欣然照辦。
八月初一,王氏清早便開始發動,直到黃昏之時,才順利誕下一子。
顧淮之對這個新出生的弟弟還是非常有愛的,在門外等了大半天就想第一時間見見這個小家夥。顧琉已經大步向前將小家夥抱在懷裏,見顧淮之還仰著頭眼巴巴地看著,顧琉不由一笑,低身把小家夥遞在顧淮之麵前,口中還笑道:“淮兒你看,你阿弟同你生得多像,真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都俊!你們兄弟兩也真會挑日子,一個初一,一個十五,都是好日子。”
添丁進口,顧玄臉上也滿是喜色,慈愛地看著這孩子,點頭笑道:“一母同胞的兄弟自然生得像。”
顧毓和顧玦也頻頻點頭,隻有顧淮之驚呆了。
顧淮之上輩子單身狗一條,發小們也沒一個結婚生孩子的。這輩子剛穿過來的時候身子不大好,顧凝之出生的時候他也沒第一時間去看,直到滿月酒上才見到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團子。導致在顧淮之的印象中,小嬰兒都是白白胖胖的可愛萌物。
然而眼前這個小家夥,哪裏跟可愛搭得上邊?尖嘴猴腮,皮膚紅皺皺的,眼睛還隻有一條縫,醜不拉幾的,這還叫生得俊?
顧淮之不由大驚失色,指著繈褓中正在哇哇大哭的小嬰兒脫口問道:“什麽?我以前也這麽醜?”
“你這孩子,瞎說什麽呢?”生了三個兒子的徐氏最有經驗,點了點顧淮之的額頭笑著解釋道,“小孩子剛出生都這樣,養上一段時日,褪了紅,自然就是白白胖胖的小嬰兒了。”
顧淮之懷疑地看了哭聲更響亮的小家夥一眼,忽而歎了口氣道:“算了,醜點就醜點吧。反正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用為外貌發愁。”
顧玦等人簡直要笑翻,隻有顧琉懷裏的小家夥好像感受到了來自親哥的嫌棄,哭得更加撕心裂肺,脖子和臉都漲得通紅。
顧淮之是胎穿,從來就沒鬧騰過,顧琉當年初當爹,很是順心,自覺頗有照顧嬰兒的經驗。結果小家夥這麽大哭,顧琉便有點招架不住,隻能讓乳娘抱迴屋仔細哄哄。
小家夥的名字,顧玄已經早早定下,取了一個洄字,名為洄之。
洄,逆流而上。期盼顧氏在如今這逆流之中,能再有蒸蒸而上那一日。
顧淮之聽從了宋璟的提醒,十分關注王氏的心理狀態。每天雷打不動地跑去同王氏說話,他不僅自己去,還把顧琉也拖上。王氏月子中本來不應見人,結果被顧淮之一鬧,倒是同往日無二。
夫君體貼長子懂事,小兒子雖然吵鬧了些,也有乳娘婢女精心照料,加上婆母從不插手兒子後院之事,王氏這個月子坐的十分舒心。出了月子後更是氣色極佳,完全不沒有剛生了孩子的狼狽之態。
顧洄之小朋友果然讓顧淮之刮目相看,一個月下來,變化堪稱整容。原先還泛紅的皮膚早就變得如白玉一般,一雙眼睛又黑又亮,脾氣更是好了許多,見誰都是一張笑臉,任誰見了都喜歡。
顧淮之每次看到小家夥都想戳戳他鼓鼓囊囊的嬰兒肥,卻總被奶娘製止,說是嬰兒的臉不能戳,戳了容易流口水。沒辦法,顧淮之隻能強忍著自己蠢蠢欲動的手,然後在小胖子顧凝之跑來看弟弟時多捏他幾迴過過手癮。
王氏既然已經出了月子,接下來自然是顧洄之的滿月宴。
這可是顧玄等人迴虞川後要辦的第一場宴會,自然極為隆重。
顧氏族內如何重視暫且不提,整個寧州得了消息的人家,自忖有點名望的,不管收沒收到賀帖,都提前給顧家下了拜帖,備上厚禮往虞川而來。
顧琉桌上的帖子堆積如山,看的顧淮之頭大不已。
顧玄那兒卻收到了另一份賀帖,來自虞川郡太守,說是那日也會來喝杯滿月酒。
顧淮之一眼就瞅見了落款上的林字,不由挑眉,“太守姓林?亳陽林氏之人?”
顧玄點頭,“正是。此人乃林氏旁支,之前一直遍遊山川,這幾日才迴太守府。聽聞你爹喜得麟兒,便下了拜帖言明要親自登門道賀。”
“等等,這段時間正是農忙的緊要關頭。他乃一郡之守,不在虞川好好管理秋收之事,反而到處亂跑遊山玩水?這也能當官?”
顧淮之都驚呆了,類比一下就是,他公司要簽個幾十億的大單,結果負責簽單的總經理一直不見人,什麽事都不幹還滿世界瞎轉悠。真碰上這樣的貨色,顧淮之早就炒了他的魷魚,怎麽這郡守還活蹦亂跳當官當得有聲有色的?
真是讓人迷惑。
顧玄淡淡地看了顧淮之一眼,隨口道:“這有什麽可驚奇的,他雖不管,太守府內自有人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