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穿紫繡芙蓉長衫著白蕊蜀錦鞋,清清淡淡。肩膀孱弱,從側麵看去更是薄如紙張。額下小山眉,眸似冬水,即便段嫣將她心中思量盡數道了出來,也沒見著她有什麽波動。
“過得不錯那便行了。”淑妃頷首,也沒有對段嫣說的那句話做出什麽反應。停了會兒,她又問道:“今後還是小心些的好,陛下那邊,反複無常也是常有的事。”
段嫣知道,她這是已經將事情知曉得差不多了,才會不說旁的也不問旁的,直接讓自己小心行事。段嫣承她這份心意,便也直白地說了些事。
“這天下,已經安穩得太久了。屆時亂起來,即使是宮內也不見得能安生,您還是早做準備得好。至於封老將軍,您既然牽掛,不如親自見一麵。封老將軍年事已高,也是該休息的時候了。”
淑妃眸子一動,微微側頭,眼角挑了起來,眼中含了些笑意。
“你倒是敢說。”
“您也不是外人,有什麽不敢說的。”
“罷了,你有這份心,我怎麽也不能糟蹋了去。”淑妃手裏捏著骨扇,上頭親自題了詩,不繪花樣,倒是頗為雅致。她輕輕扇了扇,風小而弱,聊勝於無。想到段嫣那話裏的意思,是想讓她將封老將軍直接從趙國勸過來,不由得覺得好笑。世間哪兒有這麽容易的事情,侍一主,終其一生也難離,可不是一兩句就能解決的。
即便是天下將亂……
小巧的骨扇頓住,淑妃半張臉隱在骨扇的陰影之下,神情微怔。而後慢慢又搖起了骨扇,有一搭沒一搭的。
聲音低得飄渺。
“這倒是個好法子……”
段嫣功成身退,笑而不語。
……
之前說虎符聖旨是有時限的,隻有在趙國皇帝派人往軍中傳話之前先下手才會有奇效。於是約莫七八日的功夫之後,段嫣就聽到了趙國兵變的消息。
叛軍領著十萬大軍直壓澧酆,不過正因為這是昌平帝利用兩者間消息的滯後才弄出來這麽一場動靜的,所以待大軍圍住澧酆之後,很快又被趙國皇帝一道真正的聖旨壓製住了。
但終究是讓本就日漸傾頹的趙國越發呈現日暮西山之勢。這場宛如兒戲一般的兵變之後,澧酆數得上名的世家直接滅了三成。宵小趁機作亂,殺人放火,本是人間富貴地,一息之間成了地獄。
連寧王府內都燃起了大火,據說,那場火燒了整整三天三夜,大部分人都好運逃了出來。可這府宅的主人,寧王卻生生困死在府中,最後被燒得隻剩一捧黑灰。
不少人都聽見他臨死前的慘叫和咒罵,似乎在罵什麽人,聽得不少圍觀者背後發寒。
而寧王猝逝後,老皇帝也被這一場驚嚇震散了最後一口氣,沒過幾日人也沒了。
天子駕崩,儲君未立,此時的趙國就如沒有了任何抵抗之力的肥肉,誰來都能分得一口。
諸國蠢蠢欲動,大雍利用虎符聖旨發起的兵變成了戰亂的導火線,將一切都引燃了。
昌平十五年,段嫣靜靜待在宮內,時不時聽得陳國又同齊國打起來了,宋國不要臉地偷偷派兵潛入楚國地界的消息。趙國就像巨浪上的浮萍,被拍打得左蕩右移,風雨飄搖。
這場躁動來得迅猛,就如突然而至的寒冬,眨眼間孟夏素秋便過了。
冬日裏突然下起了雪,洋洋灑灑。罕見的冷意伴隨著宋國派遣五萬大軍深入趙國內城,駐紮澧酆城外的消息,硬生生止住了長達八月的紛爭。
大雍不甘示弱,命江氏大將軍率兵前往,美其名曰援助趙國。
除去雍宋兩國,齊、楚、陳俱不敢動作,遂一時之間天下陷入某種意義上的平靜。
也是此時,殷疏拿出先皇遺旨,越過一眾爭奪皇位尚未得出結果的皇子,直接將前太子幼孫扶上帝位。並靠著聖旨,一躍成為攝政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人人都能看得出,那六歲的幼童,不過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於是朝野盡是反對之聲,怒斥殷疏毫無出身,無才無德,不堪為王。那些個皇子也知殷疏為人,紛紛合起手來要將他拉下去。可隨著殷疏手中亮出來的兵權,加之聖旨在身,是名正言順的新帝輔臣,那些人想動他也是有心無力。至於出身,殷疏乃是先帝命封肅親自從大雍找迴來的搖光之子,光是這一點,就沒人再能質疑了。
民間宣揚著他結束諸王之亂的壯舉,又因他是曾經名傳天下的搖光將軍之子,紛紛讚揚起他的為人來,大街小巷都是這位新上任的攝政王的名字。
民不知新帝,僅聞殷氏攝政王。
……
悄然間又到了年節,或許是離著雄心壯誌又進了一步,昌平帝心情格外的好。
席間坐滿了人,光是這些年新出生的皇子公主加起來,便足足有二十之數。且不論那些大大小小品級的妃子。乾清宮總是那麽大的地方,人越來越多,從段嫣那兒看去,一眼望不到頭似的,連張臉都瞧不清。更不用說那些不得盛寵,隻能在這時候一睹聖容,期望博得帝王關注的品級低的後宮女子了。早早起來打扮的臉蛋兒,終究是裝扮給了嚴冬裏冷冽的空氣看。
年節不同以往,段嘉瑾受不得寒,卻也還是要跟著眾人出來,祭祖拜禮,之後又是一連串的應酬。等到了年宴結束的時候,段嘉瑾已經是臉白得像紙糊了。好在是被段嫣逼著練了拳,如今還剩下些許力氣,不至於被人整個兒的抱迴去,挽住了他如今四舍五入算是七歲的顏麵。
每迴年節,段嘉瑾都這副樣子,段嫣倒也從起初的驚惶順利切換成如今的淡定。讓含細親自將段嘉瑾送迴去,她便往梅林去透了會兒氣。
入夜,月色如水。
新來的小宮婢跟在她身後,個子小小的,規矩已經學得極好,可還是忍不住時不時偷看段嫣一眼,臉頰微微泛紅。
地上落了一層雪,踩在上麵一陣咯吱咯吱的聲音,令人不由得牙齦生酸。
宮中也有守歲的傳統,隻不過並不是什麽數十人圍坐在一起,歡騰雀躍的傳統。冷夜獨燈,不少人睜著毫無睡意的雙眼,盯著屋外簷角,數著地上青磚,過著本該喜慶的“守歲”,挨過了一年又一年淒寒夜。
段嫣逛了會兒,覺得身上的熱氣散得差不多了,打算原路返迴,卻在前麵看到一道人影。
他穿著世子製式的明色玄端服,青玉冠束發,外披狐青裘,腰間素帶。月色打在身後,連影子都自成一派蕭蕭肅肅,清靜凝定。
不久前他父親才為他請封的世子。
段嫣疏離朝他頷首:“沈世子。”
承恩侯的侯爵之位不是那麽好繼承的,雖不知道他們沈氏的標準是什麽,但沈清然自幾年前就迴到了林州,這迴因著請封世子,才迴了京都。
沈清然依舊一副溫雅公侯之子的模樣,不開口說話時倒是沒人能找出什麽破綻來。
他朝段嫣作揖,一開口就問起了本不該說的話。
“殿下覺得,臣如何?”
昌平十五年結束在一聲悠長的鍾鳴中,隻不過睫羽翻飛,再抬眸已是站在了昌平十六年的光景裏。
段嫣十三歲,離及笄不過短短兩年。張貴妃前日才拿這事兒打趣她,今日便又被沈清然當麵問了。
並不覺得這是什麽惹人厭煩的話題,段嫣看著沈清然,倒也真的開始思索起這個人合不合適來。
作者有話要說: 殷疏:做了攝政王又有什麽用呢?喜歡的人都快被撬走了。:)
第82章
沈清然上麵還有兩個嫡出的兄長, 本來在一般人家,這是世子之位怎麽也不會落在他身上。可承恩侯府是出了名的能者居之,向來不看長幼。
但終究年長者是更有優勢的。更加豐富的社會閱曆, 更為廣博的人脈,更令人信服的沉穩。沈清然不過是承恩侯最小的孩子, 理應來說是很難競爭過其兄長的, 可他就是做到了。
憑著像狼一樣的兇狠,矜貴又貪婪地往上爬。
無可置疑, 這不是京都整日裏飲酒作樂紫醉金迷的膏粱紈絝。就算放眼整個大雍,他沈清然恐怕都是各家夫人爭著搶著要奪迴去做婿的。
出身不俗,品行高潔, 能力出眾。
怎麽看, 都是個極合適的人選。
年節大紅的燈籠還亮著, 被小宮婢仔細地提得高高的, 照得段嫣腳底下那塊雪都是酥紅的顏色,似也飲了酒,醉醺醺。
“人在世,身體發膚授於父母, 為人如何,又豈是我能點評的?”段嫣說這話時,眉眼含著些笑意。可不管這態度如何軟和, 終究是說了拒絕的話出來。
小宮婢攥著燈竿, 偷瞄了對麵那位承恩侯世子一眼, 發現那人竟然毫不喪氣。她驚詫地張開了嘴,眸子瞪得溜圓。
沈清然往前走了幾步,白底玄緞麵的長靴在雪地上留下印子。“人學得才,盡忠君主。習得禮, 供養父母。舉止言談一冠一佩,逼得自個兒做那陌上公子皎如玉樹,隻不過是為了博得佳人一顧。沈氏清然如何,殿下自然有資格評議的。”
他一雙秀氣的狐狸眼裏好似乘著光,少年人的意氣風發,無懼無畏盡數直白坦蕩地擺了出來。連歡喜的話都說的毫不扭捏,就差直接對著麵前人道一聲“心悅於你”了。
沈清然瘦了許多,顯現出一種獨屬於成長的穩然感來。背脊挺得直直,像是這雪夜裏被雪壓了大片,卻仍然倔強不肯倒下去的小鬆。
尚未長成,僅靠著又強又傲的一口氣,從不低頭。
段嫣以欣賞的眼光瞧了會兒,倒也沒直接駁了迴去。而是慢慢問道:“我說你不錯,那便如何?若我說你不太好,那又如何?你是個怎麽樣的人,你自己自然是最清楚的。我是個怎麽樣的人,我自己也是最清楚的。並不是我說你如何,你便如何了。也不是你想象中的我如何,實際上我便如何。”
梅林寂靜,雪飄灑,隨風落在細嫩的花蕊裏。宮燈上麵也漸漸積了一層細細的雪,一一眼看去像是繡娘用了銀線穿刺繪畫而成。
沈清然想了會兒,試探地又往前走了幾步。
“從前,如今,往後,你是什麽樣的,在我心中便是什麽樣。宮外廣闊的天地,或是宮內府宅高牆深院之中,你想去哪兒,我都能陪著你。不論是十年,二十年,當然,最好是一輩子。”
他不自然地背起手,兩隻手在身後扭成麻花,臉上卻因著緊張浮起近乎傲然的神情。
秀氣的狐狸眼好半天沒眨眼,喉結滾了滾。
“我定然是最合適的。”
拋下這麽一句話,沈清然就閉緊了嘴,矜持地等著迴話。
他在這世上,順風順水,活得瀟灑,不將什麽看在眼裏,想要什麽便也毫無顧忌放手去搏。
等待的過程中,不合時宜的,沈清然發了呆。他想到曾於書上讀過的陸放翁的詩——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想有千千萬萬個化身在,常伴著世上所有的梅花,見證花開花落的每一刻。
初讀隻覺得趣味頗盛,此時他卻晃神想著,若他能有千千萬萬個化身,定然也是想……
“天冷了,沈世子早些迴罷。”
思緒被打亂了,沈清然恍惚地迴憶起來,卻怎麽也想不起方才想的是什麽了。
宮燈上的雪被小宮婢拂去,裏頭的燭火未曾受到影響,還是亮得能撥開腳下的暗影。
段嫣不急不緩往前走,裹在狐裘裏的身體熱得很,臉卻被細細碎碎的雪點子沾的冷冰冰的。她過來時也沒多帶人,帶傘都沒撐。
走了一段路,四處都有人在走動。即使年宴已過,還是熱熱鬧鬧的繁忙景象。
小宮婢沒忍住,囁嚅著出聲:“您為何要拒絕沈世子呢?”
一說完,她就懊惱得滿臉漲紅,要不是手中提著燈,恐怕已經雙手自掌嘴了。
從段嫣的角度,能看到小宮婢旋圓的發頂。她曾聽人說發頂小旋生得圓的人極為聰慧,如今看來並無依據。她幾不可聞歎了口氣,倒也沒叱責,少見的用著耐心的口吻問道:“你在宮中可有關係極好的伴兒?”
小宮婢頭垂得很下,聽到段嫣的話連忙點了點頭,卻是不敢說話了。
“你今日,把自己最喜愛的梳子借給她了,明日則將自己最好的絹花借給了她。之後的每一日,你最看重的東西,都會慢慢被借過去。當你想起來,問對方要迴東西時,卻因著東西太多羞於開口,你該怎麽辦?”
“你同你的好友,隻有一條簡單的線牽著的時候,反而會更加牢固。但多了旁的東西,就會變得更加複雜了。你看啊,就是這麽個理,我同沈世子也是這樣。牽扯太多,間隙便也更多。”
“您是怕有一天,會同沈世子決裂嗎?”小宮婢依舊懊惱著,說出來的話卻是一句比一句精準。
段嫣確實是不想同沈清然決裂。
沈氏同王氏向來交好,世族之間也推崇親上加親,她同沈清然成婚,他們定然也是樂見其成。可就像她方才說的那樣,她同沈清然可以做盟友,做夫妻的風險卻是過高了。
她明白自己是個什麽樣的人,掩藏在皮肉下的有精明也有算計,實在不是什麽值得大肆宣揚的。沈清然年少,喜歡什麽便不遮掩,也沒想過後果。段嫣自認為給不了他想要的,便也懶得弄個勞什子一時心軟後害無窮的戲碼出來,幹淨利落迴絕,才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您這般好的人,奴婢想著,您很好……”小宮婢結結巴巴的,說話又變得混亂不清,“沈世子不會舍得同您決裂的。”
段嫣笑了笑,沒忍住伸出手往那圓圓的發頂上戳了戳。
“過得不錯那便行了。”淑妃頷首,也沒有對段嫣說的那句話做出什麽反應。停了會兒,她又問道:“今後還是小心些的好,陛下那邊,反複無常也是常有的事。”
段嫣知道,她這是已經將事情知曉得差不多了,才會不說旁的也不問旁的,直接讓自己小心行事。段嫣承她這份心意,便也直白地說了些事。
“這天下,已經安穩得太久了。屆時亂起來,即使是宮內也不見得能安生,您還是早做準備得好。至於封老將軍,您既然牽掛,不如親自見一麵。封老將軍年事已高,也是該休息的時候了。”
淑妃眸子一動,微微側頭,眼角挑了起來,眼中含了些笑意。
“你倒是敢說。”
“您也不是外人,有什麽不敢說的。”
“罷了,你有這份心,我怎麽也不能糟蹋了去。”淑妃手裏捏著骨扇,上頭親自題了詩,不繪花樣,倒是頗為雅致。她輕輕扇了扇,風小而弱,聊勝於無。想到段嫣那話裏的意思,是想讓她將封老將軍直接從趙國勸過來,不由得覺得好笑。世間哪兒有這麽容易的事情,侍一主,終其一生也難離,可不是一兩句就能解決的。
即便是天下將亂……
小巧的骨扇頓住,淑妃半張臉隱在骨扇的陰影之下,神情微怔。而後慢慢又搖起了骨扇,有一搭沒一搭的。
聲音低得飄渺。
“這倒是個好法子……”
段嫣功成身退,笑而不語。
……
之前說虎符聖旨是有時限的,隻有在趙國皇帝派人往軍中傳話之前先下手才會有奇效。於是約莫七八日的功夫之後,段嫣就聽到了趙國兵變的消息。
叛軍領著十萬大軍直壓澧酆,不過正因為這是昌平帝利用兩者間消息的滯後才弄出來這麽一場動靜的,所以待大軍圍住澧酆之後,很快又被趙國皇帝一道真正的聖旨壓製住了。
但終究是讓本就日漸傾頹的趙國越發呈現日暮西山之勢。這場宛如兒戲一般的兵變之後,澧酆數得上名的世家直接滅了三成。宵小趁機作亂,殺人放火,本是人間富貴地,一息之間成了地獄。
連寧王府內都燃起了大火,據說,那場火燒了整整三天三夜,大部分人都好運逃了出來。可這府宅的主人,寧王卻生生困死在府中,最後被燒得隻剩一捧黑灰。
不少人都聽見他臨死前的慘叫和咒罵,似乎在罵什麽人,聽得不少圍觀者背後發寒。
而寧王猝逝後,老皇帝也被這一場驚嚇震散了最後一口氣,沒過幾日人也沒了。
天子駕崩,儲君未立,此時的趙國就如沒有了任何抵抗之力的肥肉,誰來都能分得一口。
諸國蠢蠢欲動,大雍利用虎符聖旨發起的兵變成了戰亂的導火線,將一切都引燃了。
昌平十五年,段嫣靜靜待在宮內,時不時聽得陳國又同齊國打起來了,宋國不要臉地偷偷派兵潛入楚國地界的消息。趙國就像巨浪上的浮萍,被拍打得左蕩右移,風雨飄搖。
這場躁動來得迅猛,就如突然而至的寒冬,眨眼間孟夏素秋便過了。
冬日裏突然下起了雪,洋洋灑灑。罕見的冷意伴隨著宋國派遣五萬大軍深入趙國內城,駐紮澧酆城外的消息,硬生生止住了長達八月的紛爭。
大雍不甘示弱,命江氏大將軍率兵前往,美其名曰援助趙國。
除去雍宋兩國,齊、楚、陳俱不敢動作,遂一時之間天下陷入某種意義上的平靜。
也是此時,殷疏拿出先皇遺旨,越過一眾爭奪皇位尚未得出結果的皇子,直接將前太子幼孫扶上帝位。並靠著聖旨,一躍成為攝政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人人都能看得出,那六歲的幼童,不過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於是朝野盡是反對之聲,怒斥殷疏毫無出身,無才無德,不堪為王。那些個皇子也知殷疏為人,紛紛合起手來要將他拉下去。可隨著殷疏手中亮出來的兵權,加之聖旨在身,是名正言順的新帝輔臣,那些人想動他也是有心無力。至於出身,殷疏乃是先帝命封肅親自從大雍找迴來的搖光之子,光是這一點,就沒人再能質疑了。
民間宣揚著他結束諸王之亂的壯舉,又因他是曾經名傳天下的搖光將軍之子,紛紛讚揚起他的為人來,大街小巷都是這位新上任的攝政王的名字。
民不知新帝,僅聞殷氏攝政王。
……
悄然間又到了年節,或許是離著雄心壯誌又進了一步,昌平帝心情格外的好。
席間坐滿了人,光是這些年新出生的皇子公主加起來,便足足有二十之數。且不論那些大大小小品級的妃子。乾清宮總是那麽大的地方,人越來越多,從段嫣那兒看去,一眼望不到頭似的,連張臉都瞧不清。更不用說那些不得盛寵,隻能在這時候一睹聖容,期望博得帝王關注的品級低的後宮女子了。早早起來打扮的臉蛋兒,終究是裝扮給了嚴冬裏冷冽的空氣看。
年節不同以往,段嘉瑾受不得寒,卻也還是要跟著眾人出來,祭祖拜禮,之後又是一連串的應酬。等到了年宴結束的時候,段嘉瑾已經是臉白得像紙糊了。好在是被段嫣逼著練了拳,如今還剩下些許力氣,不至於被人整個兒的抱迴去,挽住了他如今四舍五入算是七歲的顏麵。
每迴年節,段嘉瑾都這副樣子,段嫣倒也從起初的驚惶順利切換成如今的淡定。讓含細親自將段嘉瑾送迴去,她便往梅林去透了會兒氣。
入夜,月色如水。
新來的小宮婢跟在她身後,個子小小的,規矩已經學得極好,可還是忍不住時不時偷看段嫣一眼,臉頰微微泛紅。
地上落了一層雪,踩在上麵一陣咯吱咯吱的聲音,令人不由得牙齦生酸。
宮中也有守歲的傳統,隻不過並不是什麽數十人圍坐在一起,歡騰雀躍的傳統。冷夜獨燈,不少人睜著毫無睡意的雙眼,盯著屋外簷角,數著地上青磚,過著本該喜慶的“守歲”,挨過了一年又一年淒寒夜。
段嫣逛了會兒,覺得身上的熱氣散得差不多了,打算原路返迴,卻在前麵看到一道人影。
他穿著世子製式的明色玄端服,青玉冠束發,外披狐青裘,腰間素帶。月色打在身後,連影子都自成一派蕭蕭肅肅,清靜凝定。
不久前他父親才為他請封的世子。
段嫣疏離朝他頷首:“沈世子。”
承恩侯的侯爵之位不是那麽好繼承的,雖不知道他們沈氏的標準是什麽,但沈清然自幾年前就迴到了林州,這迴因著請封世子,才迴了京都。
沈清然依舊一副溫雅公侯之子的模樣,不開口說話時倒是沒人能找出什麽破綻來。
他朝段嫣作揖,一開口就問起了本不該說的話。
“殿下覺得,臣如何?”
昌平十五年結束在一聲悠長的鍾鳴中,隻不過睫羽翻飛,再抬眸已是站在了昌平十六年的光景裏。
段嫣十三歲,離及笄不過短短兩年。張貴妃前日才拿這事兒打趣她,今日便又被沈清然當麵問了。
並不覺得這是什麽惹人厭煩的話題,段嫣看著沈清然,倒也真的開始思索起這個人合不合適來。
作者有話要說: 殷疏:做了攝政王又有什麽用呢?喜歡的人都快被撬走了。:)
第82章
沈清然上麵還有兩個嫡出的兄長, 本來在一般人家,這是世子之位怎麽也不會落在他身上。可承恩侯府是出了名的能者居之,向來不看長幼。
但終究年長者是更有優勢的。更加豐富的社會閱曆, 更為廣博的人脈,更令人信服的沉穩。沈清然不過是承恩侯最小的孩子, 理應來說是很難競爭過其兄長的, 可他就是做到了。
憑著像狼一樣的兇狠,矜貴又貪婪地往上爬。
無可置疑, 這不是京都整日裏飲酒作樂紫醉金迷的膏粱紈絝。就算放眼整個大雍,他沈清然恐怕都是各家夫人爭著搶著要奪迴去做婿的。
出身不俗,品行高潔, 能力出眾。
怎麽看, 都是個極合適的人選。
年節大紅的燈籠還亮著, 被小宮婢仔細地提得高高的, 照得段嫣腳底下那塊雪都是酥紅的顏色,似也飲了酒,醉醺醺。
“人在世,身體發膚授於父母, 為人如何,又豈是我能點評的?”段嫣說這話時,眉眼含著些笑意。可不管這態度如何軟和, 終究是說了拒絕的話出來。
小宮婢攥著燈竿, 偷瞄了對麵那位承恩侯世子一眼, 發現那人竟然毫不喪氣。她驚詫地張開了嘴,眸子瞪得溜圓。
沈清然往前走了幾步,白底玄緞麵的長靴在雪地上留下印子。“人學得才,盡忠君主。習得禮, 供養父母。舉止言談一冠一佩,逼得自個兒做那陌上公子皎如玉樹,隻不過是為了博得佳人一顧。沈氏清然如何,殿下自然有資格評議的。”
他一雙秀氣的狐狸眼裏好似乘著光,少年人的意氣風發,無懼無畏盡數直白坦蕩地擺了出來。連歡喜的話都說的毫不扭捏,就差直接對著麵前人道一聲“心悅於你”了。
沈清然瘦了許多,顯現出一種獨屬於成長的穩然感來。背脊挺得直直,像是這雪夜裏被雪壓了大片,卻仍然倔強不肯倒下去的小鬆。
尚未長成,僅靠著又強又傲的一口氣,從不低頭。
段嫣以欣賞的眼光瞧了會兒,倒也沒直接駁了迴去。而是慢慢問道:“我說你不錯,那便如何?若我說你不太好,那又如何?你是個怎麽樣的人,你自己自然是最清楚的。我是個怎麽樣的人,我自己也是最清楚的。並不是我說你如何,你便如何了。也不是你想象中的我如何,實際上我便如何。”
梅林寂靜,雪飄灑,隨風落在細嫩的花蕊裏。宮燈上麵也漸漸積了一層細細的雪,一一眼看去像是繡娘用了銀線穿刺繪畫而成。
沈清然想了會兒,試探地又往前走了幾步。
“從前,如今,往後,你是什麽樣的,在我心中便是什麽樣。宮外廣闊的天地,或是宮內府宅高牆深院之中,你想去哪兒,我都能陪著你。不論是十年,二十年,當然,最好是一輩子。”
他不自然地背起手,兩隻手在身後扭成麻花,臉上卻因著緊張浮起近乎傲然的神情。
秀氣的狐狸眼好半天沒眨眼,喉結滾了滾。
“我定然是最合適的。”
拋下這麽一句話,沈清然就閉緊了嘴,矜持地等著迴話。
他在這世上,順風順水,活得瀟灑,不將什麽看在眼裏,想要什麽便也毫無顧忌放手去搏。
等待的過程中,不合時宜的,沈清然發了呆。他想到曾於書上讀過的陸放翁的詩——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想有千千萬萬個化身在,常伴著世上所有的梅花,見證花開花落的每一刻。
初讀隻覺得趣味頗盛,此時他卻晃神想著,若他能有千千萬萬個化身,定然也是想……
“天冷了,沈世子早些迴罷。”
思緒被打亂了,沈清然恍惚地迴憶起來,卻怎麽也想不起方才想的是什麽了。
宮燈上的雪被小宮婢拂去,裏頭的燭火未曾受到影響,還是亮得能撥開腳下的暗影。
段嫣不急不緩往前走,裹在狐裘裏的身體熱得很,臉卻被細細碎碎的雪點子沾的冷冰冰的。她過來時也沒多帶人,帶傘都沒撐。
走了一段路,四處都有人在走動。即使年宴已過,還是熱熱鬧鬧的繁忙景象。
小宮婢沒忍住,囁嚅著出聲:“您為何要拒絕沈世子呢?”
一說完,她就懊惱得滿臉漲紅,要不是手中提著燈,恐怕已經雙手自掌嘴了。
從段嫣的角度,能看到小宮婢旋圓的發頂。她曾聽人說發頂小旋生得圓的人極為聰慧,如今看來並無依據。她幾不可聞歎了口氣,倒也沒叱責,少見的用著耐心的口吻問道:“你在宮中可有關係極好的伴兒?”
小宮婢頭垂得很下,聽到段嫣的話連忙點了點頭,卻是不敢說話了。
“你今日,把自己最喜愛的梳子借給她了,明日則將自己最好的絹花借給了她。之後的每一日,你最看重的東西,都會慢慢被借過去。當你想起來,問對方要迴東西時,卻因著東西太多羞於開口,你該怎麽辦?”
“你同你的好友,隻有一條簡單的線牽著的時候,反而會更加牢固。但多了旁的東西,就會變得更加複雜了。你看啊,就是這麽個理,我同沈世子也是這樣。牽扯太多,間隙便也更多。”
“您是怕有一天,會同沈世子決裂嗎?”小宮婢依舊懊惱著,說出來的話卻是一句比一句精準。
段嫣確實是不想同沈清然決裂。
沈氏同王氏向來交好,世族之間也推崇親上加親,她同沈清然成婚,他們定然也是樂見其成。可就像她方才說的那樣,她同沈清然可以做盟友,做夫妻的風險卻是過高了。
她明白自己是個什麽樣的人,掩藏在皮肉下的有精明也有算計,實在不是什麽值得大肆宣揚的。沈清然年少,喜歡什麽便不遮掩,也沒想過後果。段嫣自認為給不了他想要的,便也懶得弄個勞什子一時心軟後害無窮的戲碼出來,幹淨利落迴絕,才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您這般好的人,奴婢想著,您很好……”小宮婢結結巴巴的,說話又變得混亂不清,“沈世子不會舍得同您決裂的。”
段嫣笑了笑,沒忍住伸出手往那圓圓的發頂上戳了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