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劉紫魏催促的目光,楚太子低下頭眼中冷色一閃而過,再抬起頭時又恢複如常,他朝昌平帝道:“攏月自幼癡迷詩詞之道,此迴周遊列國,也是為了同各國能人切磋詩詞,增長精進。若讓她比試旁的,恐怕失了初心。遂,懇請大雍陛下讓攏月同泰清公主比試詩詞。”


    這話一出,滿座嘩然。


    四國皇子那邊有人忍不住乍舌:“也真豁得出去......”


    還真沒有聽說過這種事,自己改了規則,到了後麵發現並不合自己心意又要改動,實在不顧臉麵,夠豁得出去。


    那些議論聲讓劉宗聞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但是事到如今,隻要他們能贏下這場比試,就不用再擔心旁人閑話,畢竟話語權終究是掌握在勝者手中。


    下定決心,劉宗聞開始計劃如何才能讓昌平帝不得不應下他的請求。


    “泰清,你看如何?”昌平帝麵色威嚴,教人看不出喜怒,他沒有直接迴答劉宗聞,而是先問了段嫣。


    眾人這才想到,此迴同攏月公主比試的人,就是這位泰清公主了。


    段嫣毫不怯場,頂著眾人目光朗聲道:“既然他要改規則,便讓他改,以免人背後說我們大雍度量不行。”


    原本有這個打算的劉宗聞動作一僵。


    “不過凡事皆有來有往,他們要改,兒臣也要改。”


    昌平帝頗有興趣,問她:“那泰清說說看。”


    “攏月公主想要與兒臣比詩詞,那兒臣便同她比經算。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經算術數隻是其中一道,總不會連這些都不曾學過罷?”說到最後一句時,段嫣甚至明晃晃地看向劉紫魏。


    收到這樣赤裸裸的挑釁,還是她一直瞧不上的人,劉紫魏感到可笑的同時又一股怒意直衝天靈蓋,她捂著嘴嬌笑一聲,沒多想就在劉宗聞之前應下了。


    “樂意奉陪,榮幸之至。”


    劉宗聞臉色瞬間全黑了。


    段嫣可不管他是不是後悔,徑直就上了雲台,同劉紫魏各占東西一角。


    一書生問道:“兩位殿下,是先比試詩詞,還是經算呢?”


    段嫣頗有些小孩子氣地揚起下巴,指向劉紫魏處,“來者是客,便讓她先。”


    台上傳來兩三聲笑,劉紫魏有些茫然的同時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對。


    她指頭繞過簪上珠玉流蘇,觸感冰涼,人也冷靜下來,然後對著段嫣假笑道:“那便多謝泰清了。”


    直唿封號,意圖將自己抬到更高的地位。


    段嫣掃她一眼,沒有多說什麽,隻對著大儒那邊頷首,示意可以開始了。


    因為是臨時提出來的要求,而且是今日第二迴 比試詩詞,大儒思維跳脫地挑了個與前一個完全不同的題。


    “這迴,便以‘兒女情長’賦詩,口頭作答,紙上謄寫,均可。”


    劉紫魏飛速在腦中搜尋有關兒女情長的詩,略去幾首她之前在眾人麵前使用過的,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北魏昭成帝十九世孫元稹的《離思五首》,言淺之處見情深,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自覺這次比試已經十拿九穩,劉紫魏故作文雅地將鬢發往後一挽,矜持道:“倒是有些靈感了。”


    說完這句話她就靜靜站在那兒,遠遠瞧去也有點美人像。一旁靜待她開口的書生剛想提醒她開始,伴在昌平帝身邊的張貴妃就懶懶開了口:“還要本宮請你不成?沒點兒眼力見。”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又被張貴妃譏諷得顏麵盡失,劉紫魏隻感覺就連頭頂簪著的流蘇脆響聲都在打她的臉。但那位是大雍出了名的寵妃,極得聖心,劉紫魏也不敢做什麽,隻勉強維持臉上的表情,讓自己不要太狼狽。


    不就是個出賣皮相的女人,有什麽得意的,等日後年老色衰,看你還笑不笑得出來。


    她心裏咒罵一番,倒是不敢再拿喬,清了清嗓子便開始吟詩。


    剛出第一句,段嫣就聽出這是哪首。元稹《離思五首·其四》,前世被譽為最哀切的悼亡詩之一,不得不說劉紫魏眼光還不錯。並且在沒有人特意說明的情況下,恐怕也沒人能想到這是首悼亡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迴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多妙啊,一個為情所困,將感情珍藏在心間,就算分離卻依然忠貞懷念的少女形象就這樣顯現出來。劉紫魏應景地雙眼含淚,實在博得在場不少人的好感。


    斜刺裏突兀插進一道話來,“攏月公主不虧是奇女子,周遊諸國,閱曆豐富。”


    段嫣聲音清脆,乃至殿中人都聽了個清清楚楚,一些仰慕劉紫魏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頓時開始懷疑他們中是否有人瞞著藏著同心中神女發生過什麽。


    也有一些人麵色有異,據他們所知,那位攏月公主並不曾與誰展開過什麽刻骨銘心的感情。而聯想到她的年紀,雖說勉強能算是少慕知艾,如今卻吟出這等情深的詩,總讓人感覺到幾分違和。


    本來還在等待著眾人吹捧的劉紫魏後知後覺,她可是為了日後能嫁給天下最有權有勢的人,才設計這麽一趟比試,要是就在這裏被潑上不檢點的髒水,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她完全沒想到另一點,隻將重點放在段嫣設的煙霧彈上。


    “泰清公主,話可不能亂說,女子的名聲哪能這般隨意調侃。不過念及你年紀小,便不同你計較了,日後定要謹言慎行。”


    王皇後與昌平帝都在上首端坐著,劉紫魏倒是擺起副指點的麵孔來,絲毫沒有想到自己這行為有什麽不合理之處。


    劉宗聞臉色一黑再黑,忍不住嗬斥:“攏月,慎言。”


    場麵靜了靜,劉紫魏不以為意撇著嘴角,到底還是閉了嘴,不過依舊是那副不屑中帶點看好戲的神情,她篤定了段嫣作不出什麽好詩來,就算能作詩,也比不上她的那首《離思》。


    可出乎她意料的是,下一秒段嫣直接就對昌平帝道:“兒臣認輸。”


    “本就不擅長作詩,還偏要同兒臣比這個。都說楚國攏月公主有大才,於詩詞上造詣極高,且年紀又比我長上幾歲,比起來,這不是欺負人嗎?”


    有些無賴的話被段嫣說得坦蕩,將自己心裏的不滿表達出來的同時又讓人生不起惡感。畢竟確實年幼,滿臉稚氣,誰也苛刻不起來。


    連昌平帝都笑著搖頭,放過她這迴任性的舉動。


    可對楚國那些人來說,這就像是一拳頭打在空氣裏,有勁沒處使,倒把自己憋壞了。


    尤其是劉紫魏,繃著臉,扯了扯嘴角,最後露出個扭曲的笑,“泰清公主,可是太緊張了?慢慢想也沒事。”


    雖然還是贏了,卻沒有一點兒贏的喜悅,沒有見到對方崩潰失落,還被扣上了一頂欺負年幼的帽子。


    這是劉紫魏怎麽都沒想到的。


    不是說古人含蓄內斂,羞於表達?怎麽麵前這人不按常理出牌?


    不等劉紫魏繼續吐槽,段嫣挑選的經算時間已經到了。


    在聽聞楚國一行人即將抵達大雍,與他們進行比試的時候,段嫣想到的對付劉紫魏的辦法就是同她比經算。畢竟誰也沒說,要打敗這位攏月公主隻能比詩詞啊。


    將一個人比下去,並不一定是要將她拉下來,當你爬得足夠高,走得足夠遠時,再迴頭,便會發現對方早已被拋在身後。


    同樣,隻要她能在經算上贏過劉紫魏,且讓所有人心服口服,便無人再能將“大雍公主比不上楚國公主”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實力向來是最好的利器。


    劉宗聞向昌平帝提議將比試換成詩詞,對於段嫣而言,更是正中下懷。


    如果沒有劉宗聞這一打岔,段嫣還要自行找人提起這件事,說不定還會給在場人留下主場欺壓來客的印象。


    不過如今,一切都被對方安排好,段嫣隻需要隻等著最後的階段結束,就可以收尾了。


    “今有河寬五尺,兩魚對穿而遊。大魚日一尺,小魚亦一尺。大魚日自倍,小魚日自半。問:何日相逢?各遊幾何?”


    這是最基礎的經算,段嫣聽一遍便在紙上寫下答案。在不久前,段嫣就發現她一旦接觸詩詞文學類的典籍,便會頭腦困頓,意興闌珊,而對於不管是簡單還是繁複瑣雜的經算術數,卻總能提起百分的精神。


    然後她恍惚想起,自己當年好像是個理科生。選擇理科的原因就是一看見書上那些大段大段的句子就頭暈眼花。


    所以這些月來,她表現得像個真正的低齡學渣,就是因為到了這個時空,厭文的特質被無限放大了?


    當時段嫣沉默了一陣,心情複雜。


    不過用來應付現在這種局麵,精於經算也是一大優勢了。


    不同於段嫣三兩秒寫下答案,劉紫魏光是迴憶題目內容就花了幾分鍾,而後又用腦子裏唯一記得的一點東西磕磕絆絆解出了答案。


    她引以為傲的記憶力竟然隻能作用於詩詞上,劉紫魏這時才明白過來,這迴的經算,懸了。


    但她又安慰自己,段嫣不過是個土著,就算在經算上有點天賦,肯定也比不過她,現代那些精簡下來方程式與算法,可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古代人能想出來的。


    於是劉紫魏又恢複到了之前的心態,渾身透著優越感。


    第一道題劉紫魏險而又險擦線過,第二題馬上就出來了。“今有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以百錢可買雞百隻。問雞翁母雛各幾何?(另,雞翁不得四之數。)”


    台下不少人都開始心算這道題目,段嫣依舊是聽過一遍就幹脆地在紙上寫出答案。有幾個認為這道題目有些意思的人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似乎沒想到這位方才認輸認得利落的泰清公主在經算上會這般有天賦。


    劉紫魏這時額頭急得出汗,她設了x,又再添了y與z,最後卻還是算得一團糟,她麵色羞恥地像人要了紙筆開始一步一步走公式。


    “時間已到,下一題。”可還沒等她理清頭緒,一旁計時的書生就揚起了手,同時開始念下一題。


    “九百九十九文錢,梨桃買一千......”


    念題聲越來越遠,劉紫魏感覺自己似乎漂浮在夜海之上,色如墨汁的烏雲一團層著一團,漸漸壓低,緩緩包圍在她周身。鼻尖空氣幾近稀薄,窒息感籠罩過來。


    她眼裏隻有段嫣做題的筆,同那紙上隱約的答案,眼白慢慢有紅絲攀爬而上。劉紫魏重重喘息,喉嚨間發出壓抑的嗬嗬聲。


    怎麽可能,隻是一個土著而已,為什麽要來擋她的路......


    不肯能的,她一定是作弊了,對,沒錯,絕對要揭穿這種卑鄙的把戲。


    於是當段嫣再次落筆寫下答案時,餘光就看見劉紫魏走了過來,狀若癲狂,神色偏執。


    她警惕地往後退,並冷靜地向侍衛招了招手,在劉紫魏不正常地撲過來時向右一閃,躲了過去。


    王皇後同張貴妃猛地站起身,冷冰冰喊道:“行刺公主,將其拿下!”


    霎時間殿內風聲鶴唳,帶刀侍衛齊齊圍攏,氣氛冷沉一片,凝重非常。


    段嫣在侍衛趕到的那一瞬間,便知道劉紫魏的下場了。


    “誰給你們的狗膽!放開本公主!”劉紫魏極力掙紮,指著段嫣大喊,“她在作弊,你們看不出來嗎?肯定是那些人早就同串通好了,泄露試題,不然她怎麽能答得出來?”


    大儒年逾古稀,麵容和藹,聞言也沒生氣,隻寬容地搖了搖頭。


    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就是捅了馬蜂窩了。大儒桃李滿天下,學識出眾,從不藏私,極受文人愛戴,不僅在大雍境內,就是陳趙齊楚宋五國之內,都有他的學生。


    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劉紫魏那番話將大儒罵了進去,就是等於將他們父親罵了進去。登時一群人就惱了,嗬斥聲不絕於耳。


    “小兒亂語!”


    “莫不是自知實力不濟,特作狗急跳牆狀,來惹我等開懷?”


    “不真不善,無良無德,小人之舉!”


    楚國一行人皆變了臉色,楚太子慌忙向昌平帝求情,“攏月她隻是年少不知事,還請繞過她這迴,來日楚國定備重禮向泰清公主致歉。”


    “已是名滿天下的才女,怎還能稱唿其為孩子,豈不是辱沒了身份?”


    王皇後淡聲開口,語言平和卻堵了劉宗聞的所有借口。


    與此同時,不僅是大雍的文人茶社內,就連另外五國,都被一小冊詩集掀起了滔天波浪。


    《將進酒》《贈汪倫》《靜夜思》一個個耳熟能詳的詩名都出現在上麵,文人們本以為這是攏月公主的愛慕者為表心意,特意做出來的詩集時,卻在詩的署名之處看到了“李太白”三字。


    不等他們奇怪,後麵的書頁又出現許多從未聽聞卻一眼便知道是精品的詩句,眾人驚歎連連,而後又發現這些詩下的署名,竟然通通寫著“李太白”三字。


    “王兄,你來瞧,這王摩詰是何人?此等大才,你我竟是從未聽過。”


    隻見那本小冊同王姓文人手中的又不一樣,全是一位叫作“王摩詰”的人的詩作,他興奮地一頁一頁翻過去,又在裏麵看到一首極為熟悉的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投胎係統在後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都並收藏投胎係統在後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