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質笑著朝他腰間瞥一眼,果然除了他一直佩的一隻囊袋外,未見玉佩的蹤影。
“大長公主那麽喜歡李十七娘,儼然是替你挑的,偏你不領情。”
裴濟的臉色有些沉。
他伸手越過身前的桌案,輕輕握住她捏著花枝的手,沉聲道:“今日的宴席,我來之前並不知曉情況,是母親自作主張,我與那位李十七娘什麽也沒有。”
他頓了頓,想起前幾日的事,慢慢開口解釋:“那日我本該留在宮裏值守,隻是母親事先讓石泉來替我告假了,又邀了楊八郎他們在芙蓉園與我練馬球,我不好推辭,這才沒來看你。”
麗質動作一頓,隨即又恢複自如,也沒抬頭便笑盈盈道:“你不必同我解釋的,你我從沒約好過什麽。”
說著,動了動手,想從他的掌中脫離。
裴濟卻沒鬆開,反伸出另一隻手,越過桌案一同握住她的另一隻手,直視著她,道:“我想親口解釋清楚,我不想讓你誤會。”
說罷,他像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始終肅著的臉上漸漸露出欣喜的笑容:“麗娘,你方才可是生我氣了?”
麗質微愣,隨即抬頭,略帶困惑地望著他。
他臉上的笑意越擴越大,令原本少年老成,略顯古板的麵龐一下生動起來:“我沒按時來看你,今日又被母親和祖母敦促著相看別的娘子,還要贏下與別人湊成一對的玉佩,麗娘,你——生氣了,對不對?”
他的嗓音依舊低沉,語調卻一點點輕快起來,像一陣清風襲來,將麗質心底原本刻意遮蓋的一層輕紗吹開,露出最深處毫不作偽的真情實感。
到如今,她哪裏還能不明白,那日他沒準時出現時,心裏那稍縱即逝的失落,和今日見他被一眾花一般嬌俏的小娘子偷覷時,情緒的莫名低落,到底都是為了什麽。
她一葉障目,掩耳盜鈴,以為自己早已似枯木一般,除了淡淡的憐憫與愧意,再不會有尋常女人對男人的感情。可她到底不是真正的枯木,而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眼前這個才過弱冠年紀的少年郎君,不知何時竟已悄悄走進她心裏,在那如一潭死水的心湖裏激起一陣水花。
是啊,他這麽好,這麽可靠,誰能抵擋得住呢?
麗質一向感情匱乏,處事時多是理性占上風,此刻明晰了心裏醞釀多時的新鮮感情,也就坦然起來。
她眼裏的困惑漸漸消失,不閃不避,直直凝視他欣喜又忐忑的眼,點頭道:“是,我是有些生氣。”
話音落下,裴濟隻覺心口一暖,黑黢黢的眼閃著晶亮的光,整個人陷入不能自持的喜悅中,再沒了往日的冷靜疏淡。
“麗娘,你對我,也是有些心動的,對嗎?”
麗質看著他少見的笑容,仿佛也被感染了,唇角輕輕翹起,眉眼也彎得宛如新月,聞言亦是輕輕點頭:“是。”
簡短的一個字,清晰又幹脆,像珠玉落到他心間。
他再忍不住,直接直起上身,半跪在案邊,將她拉近些,密密地吻上去。
麗質本想將他推開,將未說完的話說完,可雙臂掙了掙,不見他動彈,便索性順從得任他親吻一陣。
二人中間還隔著一張桌案,裴濟嫌礙事,一邊半點不肯放鬆似的繼續吻她,一邊從榻上下來,站到她麵前,雙臂一用力,便讓她柔軟的身軀貼上自己堅實的胸膛。
本就已是五月,天氣有些熱,他又才打完馬球,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濕潤又粗糲的熱氣,一下便令她也燥熱起來,白皙的雙頰飛快泛起一層淡淡緋色,就連眼眸也跟著湧起一抹水意。
他看得一陣心熱,箍著她腰的手掌也忍不住隔著單薄的夏日衣裙遊移起來。
眼看外衫已被扯得滑下肩頭,掛在臂彎處,胸前的絲帶也漸漸鬆了,屋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便是春月刻意拉高的嗓音:“何大監怎來了?貴妃正在小憩呢,奴婢這便去喚。”
緊接著便是何元士含笑的聲音:“有勞了。”
屋裏二人緊貼在一起的身軀同時一僵,撞在一起的眼神都看到了對方的驚疑。
麗質比他先一步反應過來,當即將他往屏風後一推,指了指床的位置。
有那麽一瞬,裴濟隻站在原地,似乎不願躲避。
可隨即,理智便迅速占了上風。他三兩步繞到床後,躲在紗帳後麵,不再出聲。
殿門被推開的一瞬,麗質已經重新躺迴榻上。
“小娘子,何大監來了。”春月現在門外朝裏張望,沒尋到裴濟的蹤影,才暗暗鬆一口氣,側身將何元士請進來。
麗質從榻上撐起身子,衣衫淩亂,麵頰緋紅,眼眸水潤,一副才剛睡醒的嬌弱模樣。
“大監怎麽過來了?可是有話要傳?”
饒是何元士已做了多年的閹人,見狀也忍不住心頭一跳。
這樣的人物,難怪陛下念念不忘,如今為了不讓她受天下人的指責,竟生生忍下了滿心渴望。
他笑著將手裏提著的食盒呈上,揭開蓋露出底下擱在碎冰上的一盤飽滿的荔枝:“這是陛下的那一盤,一顆未動,老奴奉命,都來送與貴妃了。”
麗質起身,走到食盒前,垂眸看了片刻,並不見喜悅之色。
她伸手摸了摸圓圓荔枝上的粗糲凸起,隨即接食盒,微笑道:“我不便親自到禦前道謝,請大監替我向陛下說一聲多謝。”
何元士見她並沒太多情緒表露,仍是與往日一樣的從容與不卑不亢,心底微微失望,隨即又覺早在意料中,遂定下心來。
麗質還要留他在殿裏用茶點,被他以還要盡快迴清思殿為由婉拒了。
臨去前,他躬身行禮,目光不經意間自她格外紅潤的雙唇上略過,微一停頓,便轉身出殿。
直到行到清思殿外的山道上時,他才覺心中一動。
貴妃方才的模樣,倒好似從前自陛下龍帳中承歡後出來時的嬌弱樣,尤其那兩瓣本就豐潤的紅唇,仿佛才被滋潤過一般,色澤誘人,飽滿冶豔,令人過目難忘……
他心裏一驚,忙責怪自己糊塗了,這一眼便看得恍了心神。分明已斷欲根多年,怎麽還這樣心智不堅?
貴妃在承歡殿裏,陛下在清思殿外,哪裏能承恩?真是昏了頭,竟生出這樣不著邊際的臆想。
廣闊的山地間,粉團粽子已掛滿寶樹枝頭,年輕男女的歡笑聲清晰地傳來。
何元士不再胡思亂想,踏著急促的步子便往皇帝身邊去了。
好容易繞過人群,從殿後行到李景燁身後,正要低聲稟報方才的差事,卻見不遠處的山道上,幾個內侍正抬著步輦往這邊來。
他眼神一閃,登時住了口,眯起眼仔細打量,心中湧起不好的預感。
步輦上的女子正襟危坐,身形樣貌格外熟悉,正是本不該來赴宴的英國夫人鍾妙雲。她衣飾鮮麗,妝容濃豔,儼然是有備而來,步輦才行到近前引起眾人注意時,她便先叫停,下來直接往這邊走。
何元士看得心頭一跳,忙衝一旁的小內侍們使眼色,示意他們過去將人攔下。
然而為時已晚,李景燁見他遲遲不說話,不由將目光從場上正持弓箭射粉團的幾位郎君身上移開。
這一動,便一下瞥見了妙雲,臉色也跟著冷下。
他知道太後為了六郎和令月,始終怒火未消,芥蒂不已,定對妙雲十分厭惡,便是他自己,也半點憐惜不起來。分明早就交代過,今日的宮宴不必告訴紫瀾殿,更不必去請人,隻讓她留在自己殿中便好,哪知她竟在這時自己過來了!
不單是他,好容易緩和情緒,高興了幾分的太後也已看見了。
“哼,丟人現眼!”
太後麵上笑意一收,開口便是一句冷嘲。
“今天這樣的日子,怎麽也要讓她來?陛下是存心不讓我舒坦嗎?”
第84章 分食
國夫人的封號於命婦間為一品, 堪與四妃、公主等比肩。隻是妙雲出身不堪,地位尷尬,身後又沒有真正的權勢, 旁人打心底裏鄙夷不屑,即便見她過來, 也隻麵麵相覷著偷偷打量, 沒一個願意屈膝拱手行禮。
妙雲自然也感到周遭投來的飽含深意的眼神, 心底一陣難堪羞愧,可越是如此,她越是挺直腰背, 昂著頭穿過場中, 行到禦前,衝座上的皇帝與太後行禮。
她今日不該來。
明知端午宮中必有宴,卻沒一個人來同她說, 儼然是不願讓她出現。可連宮中最下等的宮女都能到掖庭宮熱鬧一番,她卻隻能龜縮紫瀾殿中, 實在不甘心。
別人嘲笑如何, 議論又如何?她的身份再不堪,也已是一品命婦, 身份遠比他們貴重,那些人背地裏看不起她, 將她說得一文不值,又將自己標榜得正直不阿, 可心底裏分明就是嫉妒她今時今日的地位罷了。
她偏要光明正大地出來, 不讓他們如願!
禦前的空地上,她的目光匆匆左右四顧,始終未找到麗質的身影, 暗鬆一口氣的同時,又莫名失落。
高座上,太後冷著臉,額角突突跳著,一言不發地平視著遠處,似乎半句話也不願同她說。
大長公主與蕭淑妃等人也紛紛噤聲,不知該如何反應。
靜了片刻,李景燁才沉聲問:“你怎麽過來了?朕記得你身子不適,怎不留在紫瀾殿養著?”
妙雲垂眼,輕咬下唇,擠出個溫婉的笑:“多謝陛下體恤,妾已大好了,今日端午,宮中熱鬧,妾便來給陛下與太後請安。”
她何時身子不適?陛下分明是尋個借口罷了,偏她不能戳破。
眾目睽睽下,李景燁心裏再不悅,也不願讓人看笑話。
他淡淡撇開眼,不再看她,更不承她的問安,隻揮手道:“起來吧。”說罷,轉向一旁喚“元士”。
何元士心領神會,忙令人重新搬了榻上來,列在蕭淑妃之後。
妙雲咬著唇,看一眼麗質那一張設在蕭淑妃之前,已空了的座,慢慢往自己的座行去。
眾人默默對視,眼見沒事,卻沒人敢動。
唯有李十七娘舉起手中精巧的小弓,“嗖”的一聲射出一箭,精準地射中一隻圓鼓鼓的粉團粽子。
箭啪啦一聲掉在地上,眾人一下驚醒,漸漸恢複方才的熱鬧。
喧囂之間,李景燁轉過頭,衝太後低聲解釋:“母親,朕知道母親不悅,隻是今日並非是朕讓她來的。”
“原來陛下知道。”太後冷笑一聲,壓低聲迴了一句,便又沉默。
李景燁頓了片刻,見她的怒火半點未消,又耐著性子道:“母親,兒子是真心願孝順您的,隻盼您偶爾能體諒幾分。”
太後聽罷,卻像想起了什麽一般,深吸一口氣,已漸瘦弱的身軀也顫了顫。
她雙唇翕動,忍了片刻,終是慢慢道:“陛下既然懂得孝順,怎還不讓令月迴來?不讓——六郎迴來?”
一提六郎,李景燁的麵色一下變了。方才的溫和與誠懇統統消失,隻剩下微微扭曲的冷凝。
“母親別忘了,是六郎主動要往幽州去的,朕沒有逼他。”
“是,陛下沒逼他。”太後一手支著額,一手撐著榻,望著眼前的熱鬧,愈發想念遠在邊地吃苦的幼子,已顧不得給長子留體麵,“六郎——他今年已二十二了,還是孑然一身!連陛下的姑母都在替三郎相看了,陛下的親弟弟卻還孤零零在邊疆,無人照拂。陛下難道忘了,當年先帝的遺訓?你們兄弟二人,一個做明君,一個為賢王,相親相愛,如今,是誰攪亂了這一切?”
李景燁麵色陰沉,雙手緊緊捏著坐榻的扶手,用盡全力才克製住心底噴湧而出的怒火。
“母親到今日都一直在心裏怨怪兒子嗎?”
“是,我一直替六郎,替令月不平。”太後亦被壓抑許久,似乎要一口氣將想說的統統說出來,“陛下如今做了皇帝,是否早已忘了手足,忘了根本?沒有兄弟的退讓,沒有肱骨老臣們多年的教導與鼎力支持,哪裏有今日祥和安寧的大魏!”
“母親!”李景燁再忍耐不下去,從榻上猛地站起身。
眾人漸漸注意到此處的異樣,再度消聲。
母子二人間的氣氛劍拔弩張,李景燁將聲音壓得極低,再不讓第三個人聽到:“朕是嫡長子,生來就是太子,朕的皇位,來得名正言順!望母親往後慎言,臥榻側不容他人鼾睡,若再有此言,朕不保證還會準許這些禍患,還留在世上。”
“你——”太後氣得兩眼發黑,一手捂著胸口不住輕拍著,渾身上下的力氣也被抽幹大半,“逆子!”
“大長公主那麽喜歡李十七娘,儼然是替你挑的,偏你不領情。”
裴濟的臉色有些沉。
他伸手越過身前的桌案,輕輕握住她捏著花枝的手,沉聲道:“今日的宴席,我來之前並不知曉情況,是母親自作主張,我與那位李十七娘什麽也沒有。”
他頓了頓,想起前幾日的事,慢慢開口解釋:“那日我本該留在宮裏值守,隻是母親事先讓石泉來替我告假了,又邀了楊八郎他們在芙蓉園與我練馬球,我不好推辭,這才沒來看你。”
麗質動作一頓,隨即又恢複自如,也沒抬頭便笑盈盈道:“你不必同我解釋的,你我從沒約好過什麽。”
說著,動了動手,想從他的掌中脫離。
裴濟卻沒鬆開,反伸出另一隻手,越過桌案一同握住她的另一隻手,直視著她,道:“我想親口解釋清楚,我不想讓你誤會。”
說罷,他像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始終肅著的臉上漸漸露出欣喜的笑容:“麗娘,你方才可是生我氣了?”
麗質微愣,隨即抬頭,略帶困惑地望著他。
他臉上的笑意越擴越大,令原本少年老成,略顯古板的麵龐一下生動起來:“我沒按時來看你,今日又被母親和祖母敦促著相看別的娘子,還要贏下與別人湊成一對的玉佩,麗娘,你——生氣了,對不對?”
他的嗓音依舊低沉,語調卻一點點輕快起來,像一陣清風襲來,將麗質心底原本刻意遮蓋的一層輕紗吹開,露出最深處毫不作偽的真情實感。
到如今,她哪裏還能不明白,那日他沒準時出現時,心裏那稍縱即逝的失落,和今日見他被一眾花一般嬌俏的小娘子偷覷時,情緒的莫名低落,到底都是為了什麽。
她一葉障目,掩耳盜鈴,以為自己早已似枯木一般,除了淡淡的憐憫與愧意,再不會有尋常女人對男人的感情。可她到底不是真正的枯木,而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眼前這個才過弱冠年紀的少年郎君,不知何時竟已悄悄走進她心裏,在那如一潭死水的心湖裏激起一陣水花。
是啊,他這麽好,這麽可靠,誰能抵擋得住呢?
麗質一向感情匱乏,處事時多是理性占上風,此刻明晰了心裏醞釀多時的新鮮感情,也就坦然起來。
她眼裏的困惑漸漸消失,不閃不避,直直凝視他欣喜又忐忑的眼,點頭道:“是,我是有些生氣。”
話音落下,裴濟隻覺心口一暖,黑黢黢的眼閃著晶亮的光,整個人陷入不能自持的喜悅中,再沒了往日的冷靜疏淡。
“麗娘,你對我,也是有些心動的,對嗎?”
麗質看著他少見的笑容,仿佛也被感染了,唇角輕輕翹起,眉眼也彎得宛如新月,聞言亦是輕輕點頭:“是。”
簡短的一個字,清晰又幹脆,像珠玉落到他心間。
他再忍不住,直接直起上身,半跪在案邊,將她拉近些,密密地吻上去。
麗質本想將他推開,將未說完的話說完,可雙臂掙了掙,不見他動彈,便索性順從得任他親吻一陣。
二人中間還隔著一張桌案,裴濟嫌礙事,一邊半點不肯放鬆似的繼續吻她,一邊從榻上下來,站到她麵前,雙臂一用力,便讓她柔軟的身軀貼上自己堅實的胸膛。
本就已是五月,天氣有些熱,他又才打完馬球,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濕潤又粗糲的熱氣,一下便令她也燥熱起來,白皙的雙頰飛快泛起一層淡淡緋色,就連眼眸也跟著湧起一抹水意。
他看得一陣心熱,箍著她腰的手掌也忍不住隔著單薄的夏日衣裙遊移起來。
眼看外衫已被扯得滑下肩頭,掛在臂彎處,胸前的絲帶也漸漸鬆了,屋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便是春月刻意拉高的嗓音:“何大監怎來了?貴妃正在小憩呢,奴婢這便去喚。”
緊接著便是何元士含笑的聲音:“有勞了。”
屋裏二人緊貼在一起的身軀同時一僵,撞在一起的眼神都看到了對方的驚疑。
麗質比他先一步反應過來,當即將他往屏風後一推,指了指床的位置。
有那麽一瞬,裴濟隻站在原地,似乎不願躲避。
可隨即,理智便迅速占了上風。他三兩步繞到床後,躲在紗帳後麵,不再出聲。
殿門被推開的一瞬,麗質已經重新躺迴榻上。
“小娘子,何大監來了。”春月現在門外朝裏張望,沒尋到裴濟的蹤影,才暗暗鬆一口氣,側身將何元士請進來。
麗質從榻上撐起身子,衣衫淩亂,麵頰緋紅,眼眸水潤,一副才剛睡醒的嬌弱模樣。
“大監怎麽過來了?可是有話要傳?”
饒是何元士已做了多年的閹人,見狀也忍不住心頭一跳。
這樣的人物,難怪陛下念念不忘,如今為了不讓她受天下人的指責,竟生生忍下了滿心渴望。
他笑著將手裏提著的食盒呈上,揭開蓋露出底下擱在碎冰上的一盤飽滿的荔枝:“這是陛下的那一盤,一顆未動,老奴奉命,都來送與貴妃了。”
麗質起身,走到食盒前,垂眸看了片刻,並不見喜悅之色。
她伸手摸了摸圓圓荔枝上的粗糲凸起,隨即接食盒,微笑道:“我不便親自到禦前道謝,請大監替我向陛下說一聲多謝。”
何元士見她並沒太多情緒表露,仍是與往日一樣的從容與不卑不亢,心底微微失望,隨即又覺早在意料中,遂定下心來。
麗質還要留他在殿裏用茶點,被他以還要盡快迴清思殿為由婉拒了。
臨去前,他躬身行禮,目光不經意間自她格外紅潤的雙唇上略過,微一停頓,便轉身出殿。
直到行到清思殿外的山道上時,他才覺心中一動。
貴妃方才的模樣,倒好似從前自陛下龍帳中承歡後出來時的嬌弱樣,尤其那兩瓣本就豐潤的紅唇,仿佛才被滋潤過一般,色澤誘人,飽滿冶豔,令人過目難忘……
他心裏一驚,忙責怪自己糊塗了,這一眼便看得恍了心神。分明已斷欲根多年,怎麽還這樣心智不堅?
貴妃在承歡殿裏,陛下在清思殿外,哪裏能承恩?真是昏了頭,竟生出這樣不著邊際的臆想。
廣闊的山地間,粉團粽子已掛滿寶樹枝頭,年輕男女的歡笑聲清晰地傳來。
何元士不再胡思亂想,踏著急促的步子便往皇帝身邊去了。
好容易繞過人群,從殿後行到李景燁身後,正要低聲稟報方才的差事,卻見不遠處的山道上,幾個內侍正抬著步輦往這邊來。
他眼神一閃,登時住了口,眯起眼仔細打量,心中湧起不好的預感。
步輦上的女子正襟危坐,身形樣貌格外熟悉,正是本不該來赴宴的英國夫人鍾妙雲。她衣飾鮮麗,妝容濃豔,儼然是有備而來,步輦才行到近前引起眾人注意時,她便先叫停,下來直接往這邊走。
何元士看得心頭一跳,忙衝一旁的小內侍們使眼色,示意他們過去將人攔下。
然而為時已晚,李景燁見他遲遲不說話,不由將目光從場上正持弓箭射粉團的幾位郎君身上移開。
這一動,便一下瞥見了妙雲,臉色也跟著冷下。
他知道太後為了六郎和令月,始終怒火未消,芥蒂不已,定對妙雲十分厭惡,便是他自己,也半點憐惜不起來。分明早就交代過,今日的宮宴不必告訴紫瀾殿,更不必去請人,隻讓她留在自己殿中便好,哪知她竟在這時自己過來了!
不單是他,好容易緩和情緒,高興了幾分的太後也已看見了。
“哼,丟人現眼!”
太後麵上笑意一收,開口便是一句冷嘲。
“今天這樣的日子,怎麽也要讓她來?陛下是存心不讓我舒坦嗎?”
第84章 分食
國夫人的封號於命婦間為一品, 堪與四妃、公主等比肩。隻是妙雲出身不堪,地位尷尬,身後又沒有真正的權勢, 旁人打心底裏鄙夷不屑,即便見她過來, 也隻麵麵相覷著偷偷打量, 沒一個願意屈膝拱手行禮。
妙雲自然也感到周遭投來的飽含深意的眼神, 心底一陣難堪羞愧,可越是如此,她越是挺直腰背, 昂著頭穿過場中, 行到禦前,衝座上的皇帝與太後行禮。
她今日不該來。
明知端午宮中必有宴,卻沒一個人來同她說, 儼然是不願讓她出現。可連宮中最下等的宮女都能到掖庭宮熱鬧一番,她卻隻能龜縮紫瀾殿中, 實在不甘心。
別人嘲笑如何, 議論又如何?她的身份再不堪,也已是一品命婦, 身份遠比他們貴重,那些人背地裏看不起她, 將她說得一文不值,又將自己標榜得正直不阿, 可心底裏分明就是嫉妒她今時今日的地位罷了。
她偏要光明正大地出來, 不讓他們如願!
禦前的空地上,她的目光匆匆左右四顧,始終未找到麗質的身影, 暗鬆一口氣的同時,又莫名失落。
高座上,太後冷著臉,額角突突跳著,一言不發地平視著遠處,似乎半句話也不願同她說。
大長公主與蕭淑妃等人也紛紛噤聲,不知該如何反應。
靜了片刻,李景燁才沉聲問:“你怎麽過來了?朕記得你身子不適,怎不留在紫瀾殿養著?”
妙雲垂眼,輕咬下唇,擠出個溫婉的笑:“多謝陛下體恤,妾已大好了,今日端午,宮中熱鬧,妾便來給陛下與太後請安。”
她何時身子不適?陛下分明是尋個借口罷了,偏她不能戳破。
眾目睽睽下,李景燁心裏再不悅,也不願讓人看笑話。
他淡淡撇開眼,不再看她,更不承她的問安,隻揮手道:“起來吧。”說罷,轉向一旁喚“元士”。
何元士心領神會,忙令人重新搬了榻上來,列在蕭淑妃之後。
妙雲咬著唇,看一眼麗質那一張設在蕭淑妃之前,已空了的座,慢慢往自己的座行去。
眾人默默對視,眼見沒事,卻沒人敢動。
唯有李十七娘舉起手中精巧的小弓,“嗖”的一聲射出一箭,精準地射中一隻圓鼓鼓的粉團粽子。
箭啪啦一聲掉在地上,眾人一下驚醒,漸漸恢複方才的熱鬧。
喧囂之間,李景燁轉過頭,衝太後低聲解釋:“母親,朕知道母親不悅,隻是今日並非是朕讓她來的。”
“原來陛下知道。”太後冷笑一聲,壓低聲迴了一句,便又沉默。
李景燁頓了片刻,見她的怒火半點未消,又耐著性子道:“母親,兒子是真心願孝順您的,隻盼您偶爾能體諒幾分。”
太後聽罷,卻像想起了什麽一般,深吸一口氣,已漸瘦弱的身軀也顫了顫。
她雙唇翕動,忍了片刻,終是慢慢道:“陛下既然懂得孝順,怎還不讓令月迴來?不讓——六郎迴來?”
一提六郎,李景燁的麵色一下變了。方才的溫和與誠懇統統消失,隻剩下微微扭曲的冷凝。
“母親別忘了,是六郎主動要往幽州去的,朕沒有逼他。”
“是,陛下沒逼他。”太後一手支著額,一手撐著榻,望著眼前的熱鬧,愈發想念遠在邊地吃苦的幼子,已顧不得給長子留體麵,“六郎——他今年已二十二了,還是孑然一身!連陛下的姑母都在替三郎相看了,陛下的親弟弟卻還孤零零在邊疆,無人照拂。陛下難道忘了,當年先帝的遺訓?你們兄弟二人,一個做明君,一個為賢王,相親相愛,如今,是誰攪亂了這一切?”
李景燁麵色陰沉,雙手緊緊捏著坐榻的扶手,用盡全力才克製住心底噴湧而出的怒火。
“母親到今日都一直在心裏怨怪兒子嗎?”
“是,我一直替六郎,替令月不平。”太後亦被壓抑許久,似乎要一口氣將想說的統統說出來,“陛下如今做了皇帝,是否早已忘了手足,忘了根本?沒有兄弟的退讓,沒有肱骨老臣們多年的教導與鼎力支持,哪裏有今日祥和安寧的大魏!”
“母親!”李景燁再忍耐不下去,從榻上猛地站起身。
眾人漸漸注意到此處的異樣,再度消聲。
母子二人間的氣氛劍拔弩張,李景燁將聲音壓得極低,再不讓第三個人聽到:“朕是嫡長子,生來就是太子,朕的皇位,來得名正言順!望母親往後慎言,臥榻側不容他人鼾睡,若再有此言,朕不保證還會準許這些禍患,還留在世上。”
“你——”太後氣得兩眼發黑,一手捂著胸口不住輕拍著,渾身上下的力氣也被抽幹大半,“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