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幹脆也不睡了,拿了兩卷書,在燈下讀了一宿,天明時才迷迷糊糊睡了半個多時辰。


    今日白日先趕去參加朝會,而後又往城外的羽林衛軍營中操練,午後往各處城門巡防。


    熬了近兩日,又四處奔波,哪裏能不疲憊?


    大長公主打量他,道:“公事上一絲不苟是應當的,我也不心疼你。隻不知你什麽時候能鬆個口,娶個媳婦迴來,讓你媳婦心疼你。”


    這話大長公主說過不止一次,裴濟應對自如:“母親,成家之事不急,大丈夫當先建功立業。”


    大長公主也不過隨口一提,未指望說動他。


    隻是裴家另外幾房與他年紀相仿的幾位小郎君娶妻的娶妻,定親的定親,隻剩他這一個,毫無動靜,她這個做母親的並不大急,倒是裴家老夫人近來替這個要襲爵的嫡孫著急起來了。


    母子二人說了兩句與吐蕃的戰事,又定下明日入宮,裴濟便要起身告退。


    然他才從榻上起來,大長公主卻瞥見個精致小巧的碧色物件,自他腰間係的囊袋中落到竹席之上。


    裴濟動作一頓,隨即自然地將那物件拾起,握在掌中,擋住母親視線,若無其事道:“今日跑馬,這囊袋許是被磨破了。”


    大長公主沒說話,隻笑望著他。


    第13章 太後


    第二日一早,大長公主如往常一般起身,先送丈夫與兒子離府往宮中參加朝會,而後便是一番梳洗妝扮,到辰時將過時,從府中出發,乘上馬車往宮裏去。


    到光順門附近,恰遇到散朝過來的裴濟,母子二人一同進了太後的長安殿。


    正殿的坐榻上,太後正倚靠在瓷枕上,手裏拿著剪子修剪才從樹上折下的幾枝早桂。


    因屋外日頭格外烈,宮人便在屋門處立了一道折屏,擋去大半陽光,投下的那一處陰影裏,帶著幾分涼意。


    大長公主帶著裴濟進來,略一行禮後,便被太後拉著坐到一邊的榻上。


    太後看來懨懨的,像是心神有些疲憊不快的樣子,見到大長公主母子才稍稍開顏,道:“你們可算來了,昨日我這裏才摘了早桂,做了些糖水冰鎮著,正等著你們來嚐呢。”


    一旁宮人將幾碗糖水從冰鑒裏取來,送到大長公主與裴濟的桌案上。


    裴濟瞧一眼太後,問:“天氣炎熱,殿下怎不飲?”


    太後將手中花枝插進瓶中,輕歎一聲,道:“我年歲大了,近來又睡得不安穩,吃不得這些涼的。”


    說著,她又望著裴濟慈和一笑:“三郎啊,你年紀小,又要忙公事,快多飲些,舅母這裏給你備足了呢!”


    到底是在自己膝下養過兩年,看著長大的孩子,太後待裴濟素來親厚,宛若第三個兒子一般。


    裴濟笑道:“多謝舅母記掛。隻是不知舅母可請女官來看過了?關乎身體康健,千萬不能大意,若是要喝藥,舅母也千萬忍著些,別因苦澀就不喝了。”


    太後不由笑開,連連擺手道:“你這孩子,明知我最不愛喝那又黑又苦的湯藥,偏還拿話來堵我。”說罷,又望向大長公主,歎道,“你的福氣好,生了三郎這麽個有孝心的孩子,比皇帝還知道關心我呢。”


    大長公主眼神一動,聽出太後話裏對皇帝的不滿,放下手中瓷碗,問:“殿下怎麽了,可是又同陛下有不快?”


    因為睿王的事,太後與皇帝母子之間僵了許久,聽聞先前稍緩和了些,可看今天的情況,似乎仍未好轉。


    太後被她一問,才有些神采的麵上又黯淡下去:“不過就是那些事。同吐蕃作戰,他執意用蕭家的人也就罷了,橫豎我也不幹預他朝政上的事。偏他還要將道觀裏那位娘子接到承歡殿去,這讓我這做母親的臉麵往哪裏擱?讓六郎又怎麽麵對他這個長兄?”


    裴濟聽罷,不由微微蹙眉。


    吐蕃的事,他早就知曉。


    與吐蕃作戰並不鮮見,這一迴規模也不大,由西域都護引當地兵力便能輕鬆平定。


    隻是事情傳到朝中,身為群相之首的尚書令蕭齡甫卻小題大做,將之當作一場硬仗來應對,其子蕭衝身為長安縣令,更主動請求出征迎敵。


    尋常百姓隻道宰相一門忠烈,竟願讓兒子親赴吐蕃那樣艱苦的地方上陣殺敵。


    可在朝臣們眼裏,卻實在荒唐。


    明眼人都知道,蕭齡甫此舉不過是要為兒子蕭衝日後的仕途鋪平道路。在一場微不足道、必勝無疑的戰爭中立下軍功,往後升遷便能平順許多。


    如此毫不掩飾地以權謀私,另外兩位宰相,尚書仆射杜衡與裴琰自然要反對。


    偏陛下不顧勸阻,同意了此事。


    眾人這才明白,興許此事根本就是陛下授意的。


    蕭齡甫這個宰相本也是他一手提拔出來的。


    先帝一朝,蕭齡甫曾因牽涉一起貪汙案被貶官外放,多年不得誌。然此人擅巧言令色,宦海沉浮多年後,又借機調迴長安。


    這兩年來,因得新帝賞識,一步步升遷,終於壓過一眾元老,官居尚書令,成為群相之首。


    如今蕭齡甫深得信任,女兒又已在宮中為淑妃,兒子自然也要操心起來。


    裴濟聽父親裴琰說起此事,父子二人也多是不讚同,然皇帝到底沒犯大忌,又是繼位不久的新君,想掌握朝政無可厚非,遂也沒再堅持反對。


    而另一位宰相杜衡則是太後兄長。事後太後對皇帝此舉頗有微詞,母子二人爭執過一迴,後來也不了了之。


    如今,皇帝竟又將鍾三娘接到了承歡殿,難怪太後要氣惱。


    裴濟心神飄飄忽忽,一時想起那個女人,一時又想起兩位表兄,心中五味雜陳,也分不清是何滋味。


    大長公主年輕時便與太後是閨中密友,後來做了二十多年姑嫂,說起話來也不見外:“我看陛下雖看著循規蹈矩,實則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孩子,殿下是長輩,有時說得越多,反倒適得其反。”


    太後也不願多提,擺擺手道:“你說的是,如今我年紀也大了,他又越來越有皇帝樣子,哪裏還會聽我的。”


    大長公主見狀轉移話題,望一眼裴濟,促狹笑道:“孩子大了,都要有自己的心思。殿下可知,昨日我在三郎那裏見到了什麽?”


    裴濟一聽提到自己,忽而有種不好的預感。


    隻聽大長公主道:“三郎竟然隨身藏了個裝手藥的小瓷盒,他一個年輕郎君,往日可從不用這些,昨日被我瞧見,還緊張得很,攥在手裏也不願讓我看。”


    太後像是來了興致,略坐近了些,問:“是嗎?難道是哪家小娘子送的?”


    大長公主笑:“我也猜是。”


    裴濟蹙眉:“母親!”


    兩位長輩見他如此,越發笑得開懷,正要仔細問問,便聽宮人道:“稟太後,蓮真娘子來了,正要給太後殿下問安。”


    太後麵上的笑意忽而淡了許多,卻沒出聲。


    宮人見她如此,遂將人引進殿中。


    屏風後,麗質跟著宮人緩步入內,目光若有似無地掃過眼前三人,在脊背挺直,正襟危坐的裴濟身上停留一瞬,便斂起眉目,照著先前學過的規矩,伏跪在地上衝三人行禮。


    太後淡淡掃過她一眼便移開視線,既沒答應,更沒叫起。


    大長公主也不好逾越,遂沒說話。


    屋裏一時靜悄悄的,空氣似也凝滯了。


    裴濟坐在榻上,目不斜視,擱在膝上的手卻悄悄握緊了。


    不知為何,餘光裏那個伏跪在地的身影,沒了平日的嫵媚妖嬈,平白多了幾分柔弱堪憐,令他心底微微波動。


    太後極輕地冷哼一聲,隨即又像沒見到她一般,轉頭繼續衝大長公主笑道:“三郎莫不是開竅了,看上了哪位小娘子?可知是哪家的?你若真要成婚,倒好早些絕了令月的癡念。”


    大長公主搖頭:“這便不知道了,我也隻瞧見是個碧色的瓷盒,精致秀氣,一看便是女兒家的玩意兒。這孩子捂得嚴實,隻怕是不想咱們知曉。”


    此話一出,裴濟莫名覺得地上伏跪的女子仿佛正似笑非笑看著自己。


    他裝作不經意瞥過去一眼,見她仍是一動不動跪著,並未看他。


    “母親,那是我前幾日在軍中操練時,挫傷了手,路過東市時石泉替我買的。”


    他麵不改色地解釋,攥拳的手卻悄悄握得更緊。


    太後又打趣了兩句,側目見麗質仍是一絲不苟地跪著,這才像是才見到她一般,冷下臉,慢悠悠道:“抬起臉來我瞧瞧。”


    居高臨下的語氣和毫不掩飾的鄙夷讓麗質撐在地上的手微微用力。


    她仍是跪著,柔順地抬起頭,收斂目光,任由太後將她從上到下仔細打量一番。


    太後因先前替睿王挑王妃時,便看過麗質的畫像,當時已覺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今日見到真人,更覺驚豔不已。


    這女子生得肌膚雪白,臀圓乳豐,四肢纖長,一張臉更是像被雕琢過一般,既明豔奪目,又不失清純可人,渾身上下,竟都美得恰到好處,便是在這美人雲集的宮廷中,也沒人能蓋過她的美貌。


    小門小戶竟也能養出這樣一副皮囊,難怪教她的兩個兒子都迷得丟了魂。


    “倒是個美人胚子,可惜我與你沒有做婆媳的緣分。”她不禁冷笑一聲,厭煩地揮手,“今日已見過了,你走吧,往後好自為之,切莫得意忘形,也少往我這裏來,我這裏廟小,容不下你這樣的人物。”


    “是。”麗質垂著眼眸,也不多言,恭敬起身,退出殿外。


    她方才跪了近一刻的時間,膝蓋處酸麻不已,跨過門檻時一個不穩,便要朝前撲倒。


    “小娘子!”等候在外的春月眼疾手快,一下將她攙扶住,二人一同穩了身形,“小娘子的腿怎麽了?”


    麗質瞥一眼侍立在四周,低眉垂首,仿佛未看見她方才差點跌倒的宮人們,心底一片涼意。


    分明不是她要嫁給睿王,更不是她要入宮來,可這些同樣身為女子的人,卻不分青紅皂白,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於她。


    果然是由男人主宰的世界。


    麗質沒說話,斂下眸中冷色,捏了捏春月的手以示安撫,由她攙扶著慢慢行出些距離,直到一處茂密草木間,方停下來,道:“我沒事,隻是方才跪了片刻,膝上有些麻木罷了,歇一歇便好。”


    說話間,她尋到一處濃蔭下的大石邊坐下,隔著草木瞥過一旁宮道時,卻看見個穿了一身紫袍的挺拔身影一閃而過。


    她心中一動,唇邊悄悄揚起了然的微笑。


    正要開口喚時,卻見另一側,一個錦衣華服的少女被數個宮人簇擁著,正氣勢洶洶向她行來。


    “你便是望仙觀裏那個鍾三娘?”少女快步行至她麵前,居高臨下打量她,語氣中全是譏諷,“真是個不知羞恥的女人,竟然還敢住到承歡殿去!”


    麗質麵色有些冷。


    她打量著眼前少女與李景燁有幾分相似的麵容,儼然已猜到了她的身份,正是當今天子胞妹,舞陽公主李令月。


    第14章 公主


    李令月今年才及笄,看來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少女,隻是此時盛氣淩人、口出惡言的跋扈模樣,著實有幾分猙獰與乖戾。


    麗質緩緩起身站直,毫無退縮地平視著她,冷冷提醒:“公主慎言,我搬入承歡殿中,是陛下的旨意。”


    宮中不喜她的人有許多,隻是太後行事有度,如方才那樣讓她多跪一會兒便算是敲打,而嬪妃們又多忌憚皇帝的心意,不敢直接為難。


    隻有這位從小被嬌寵著長大的公主,性情有幾分驕縱,又少有防範之心,最容易受人挑唆,今日這般直接口出惡言,也在意料之中。


    麗質的目光瞥過李令月行來的方向,果然見道路盡頭有兩個宮裝女子正帶著宮人轉身離開,還裝作不經意般迴頭望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妃裙下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間人並收藏貴妃裙下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