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 作者:奶酪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眼前的安逸隻是暫時的。
想要將梧桐製造立於不敗之地,蘇苗苗就必須要乘勝追擊,讓梧桐製造成為真正的“國民品牌”。
而拿下整個鵬城以及開拓海外市場,就是整個廠子的第一目標,也是蘇苗苗接下來都要做的事情。
…………
廠長辦公室。
蘇苗苗手指著地圖上的位置,同其他人說著這一次活動的安排:“這一次寒食節的活動地點我認為可以選擇在興旺路上,這裏是鵬城的中心路,四通八達,幾乎是每個人上下班的必經路,也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這對於我們活動當天的參與度而言,是很重要的。”
“興旺路的確人流量很多,但人太多的話,會不會造成擁堵?”趙小男有些猶豫道。
蘇苗苗道:“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我認為到我們可以聯合政府進行宣傳,廠裏出一部分人,政府出一部分人來負責維護秩序,保證活動能夠有序進行。到時候也能夠借助政府的力量,將活動搞得更熱鬧,也更正式一些,吸引更多人的圍觀,同時也能將咱們廠的名聲徹底在鵬城打響!”
“我覺得廠長說的這個活動很好。”一直在旁有些沉默的甄春開口說了這麽一句。
“哦?說說你的看法。”蘇苗苗噙著笑意想要聽一聽對方的看法。
麵對蘇苗苗的鼓勵,現在還沒有後世女強人氣場的甄春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鬢角道:“我覺得雖然現在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梧桐製造,但如果我們想要開拓海外市場的話,鵬城作為經濟特區應該是最好的一個出口點,而就更需要我們在鵬城打響名號,讓那些外國人知道我們梧桐製造。”
說著,她又怕被誤會地補充道:“我剛說的意思,不是認為咱們廠的名聲還不夠響亮,而是現在知道梧桐製造的人大多都是咱們華國人,那些主要聚集在經濟特區的外國人還不清楚,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能夠和政府聯合搞這樣一個活動出來,那麽這些人就是想不知道,都得知道了,到時候這些人知道了我們的名號,也不會像之前那樣一直不給個確定迴複了。”
“不用那麽緊張。”蘇苗苗忍不住安撫道,“你說得其實就是我舉辦這場活動的目的之一。”
蘇苗苗看向眾人道:“而我對於這次活動的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要將這一活動長久地保存下去,以能夠讓人們一想到寒食節就想到我們梧桐製造,就能想到我們梧桐製造的青團。”
所謂聞弦知雅意。
擅長營銷銷售的趙小男在聽到蘇苗苗這一解釋後,立刻開口道:“如果是這樣的目的,那麽對於我們廠而言,不光是寒食節,還有很多節日、節氣可以用來做文章。”
“比如,等到了北方的立冬,我們還可以組織街頭現場包餃子、免費贈送餃子的活動,還有來臘八、中秋……這些都可以成為深入百姓心中的,屬於我們梧桐製造的標誌性活動!”
“趙主任說得沒錯,這也是我舉辦這一次活動的另一個目的。”蘇苗苗讚許地點了點頭,“不過太頻繁會造成大家的審美疲勞,我們可以根據地區的不同與相同,來篩選出一個南北兩地都會過,飲食也都相同的節日,再在南北方各選出一個節日風俗,飲食都不同的日子出來,作為我們廠的固定活動日。”
“像是這一次的寒食節,就是南方更為重視的節日,而這,也將是我們廠在節日特別活動中的第一次亮相!”
在將自己的態度表明後,蘇苗苗便同眾人開始確定起了為接下來活動需要做出準備的進度。
“生產部那邊新產品的生產和豆沙餡料的製作能夠兼顧,人手夠用嗎?”
“目前人員夠用,不過我也在計劃招一批臨時工進來,以保證我們活動當天的生產工作不會受到影響。”
“這個想法很好,考慮周全,到時候可以多招些人,告訴這些臨時工,隻要表現好就可以擁有轉正機會。”蘇苗苗讚許地點了點頭。
又問:“青團的材料都準備夠了嗎?艾草、糯米粉作為青團外皮是需要我們現場製作的,但豆沙餡一定要準備夠量,到時候人可是會很多的,一定不能出現材料不夠,讓導致活動被迫中止的事情。”
暫時負責新部門生產的甄春迴道:“所有的材料都在準備中,並且我專門給製作速食豆沙餡料的工人單辟了一個車間,絕對可以在活動前完成需求量。”
得到肯定迴答後,蘇苗苗又問:“宣傳活動呢?準備好了嗎?”
“宣傳工作還沒開始,但已經都準備好了。”趙小男道,“我打算先去政府一趟,同他們將我們活動的地點申請下來,再聊一聊合作宣傳的事情。”
“很好,這件事情如果談成了,到時候也要安排一部分我們廠的工人去負責維護秩序。”
說到這裏,蘇苗苗又說:“我找人做的大號石臼到了嗎?這個可是我們這一次活動的一大噱頭,主要就是靠咱們廠的工人現場舂艾草汁,搗糯米來吸引人的。”
負責活動調度的劉八一道:“暫時還沒到。因為那石臼和石搗型號都比較大,所以可能得再等一兩天,我會盡量去催的。”
“嗯,盡量催一催吧,到時候我們還得安排工人練習、適應一下搗臼的力道和手法,保證工人的安全,也免得在現場出洋相。”
“好的,我會盡快安排的。”
“還有……”
蘇苗苗又問甄春:“負責製作的人也都安排好了吧?最近就先讓他們練著,手法一定要利索,你們還得檢查一下,別有那好留指甲的跟著一起包,一定得找那種看著就白白淨淨,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覺得幹淨衛生。”
甄春點頭表示一定會按照蘇苗苗的要求去選擇製作青團的人,也會安排食堂的大師傅給他們緊急訓練製作速度的。
把這些都確定好後,蘇苗苗又看向胡瑞:“小胡同誌,讓你去跟在鵬城的那些外國人交朋友,你現在進度怎麽樣?活動當天能不能把這群外國友人拉到咱們活動現場,引起他們好奇與參與的關鍵一步可就全靠你了!”
說這話時,蘇苗苗著重說了“關鍵”一詞,成功讓小胡挺起了他健碩的胸脯。
對於胡瑞這種從小都在老胡關心不夠,又好拔苗助長,拔不成還愛打擊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得到肯定與鼓勵。
深知這一點的蘇苗苗也不介意有事沒事都給他欲揚先抑一番,再積極鼓勵教育幾句,好能讓胡瑞對廠裏,也對自己更加死心塌地。
要知道,他可是胡寶國的命脈,如果能得到胡瑞的忠心,那麽胡寶國也就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當然了,這有一前提,就是胡瑞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聽話肯學,又是個好糊弄……不是,又是個善良誠實的。
而的的確確是有被蘇苗苗這樣領導方式給鼓勵到的胡瑞此時也沒有剛來時的拘謹模樣了,對待那些外國佬也不再像是以前在國外時那樣隻懂得討好的姿態。
麵對蘇苗苗的問話,胡瑞很是自信地迴道:“廠長您放心,我和喬治他們都已經談好了,他們對於咱們廠的食物喜歡極了,我才剛說咱們廠要搞活動這事兒,還沒邀請,他們就都說要來參加!”
“很好,看起來你已經懂得什麽叫做‘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的意思了。”蘇苗苗笑著對胡瑞道,“看著小胡同誌你如今的成長,我真的是很欣慰。”
看著最近越發成熟自信的胡瑞,蘇苗苗覺得,等過陣子胡寶國過來鵬城這裏再看到小胡的時候,可就真的得說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這樣想著,蘇苗苗看向自己麵前的眾人,笑著說道:“包括你們所有人的表現,都讓我為你們感到了自豪,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而這次活動,就是我對你們的一次考驗,希望你們能積極表現,將自己的能力全部發揮出來,不要辜負我對你們的期望。”
在場的這幾個人,無一不是蘇苗苗忠實的擁躉。
聽到她言語中的表揚讚許,與對他們的期望,眾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的堅定,異口同聲地迴道:“我們絕不辜負廠長的信任!”
…………
四月,梧桐食品廠與當地政府在鵬城開展的,為期三日的寒食節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興旺路上,由一陣陣鞭炮聲,與手裏拿著擴音器的政府幹事與廠子工人為現場維護秩序啟示開始。
廠裏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個個身材魁梧,拎著石搗孔武有力的工人們開始一下一下地搗著石臼裏的糯米與艾草。
一聲聲嘿咻嘿咻的聲音,和石臼裏一點點被搗成型的,白嫩嫩的糯米,與綠汪汪的艾草汁成功吸引到了在場的所有人。
原本隻是想要過來領免費青團,領完就走的人們在看到這特別的開場,都忍不住駐足於此。
而在這之後,那橫擺在街邊的桌子,十多個長相白淨的工人在看到人來得差不多以後,像是專門訓練過一樣,動作整齊劃一地開始戴上幹淨帽子、口罩,並在眾人的麵前,走在一旁專門放好的水盆裏,仔仔細細將手洗幹淨。
這樣的舉動讓路邊跟著湊熱鬧、看新鮮的人不禁對他們心生好感,也讓原本還擔心這免費領取的東西會不幹淨的人放心了。
畢竟這些青團就算是能免費領取的食物,也終究是入口的東西。
誰都不想為了占點便宜就吃壞肚子。
在確定食物衛生後,眾人又成功被這些製作工人包青團時利落的手法所吸引。
不光如此,大家聞著那翠綠的艾草糯米外皮所散發出的清香味道,又看著整體呈現暗紅色,隱隱可見豆沙質感,且分量不小的豆沙內餡兒,都有些按捺不住心裏的期待。
“看起來真好吃啊,這個梧桐製造我知道了,我家那口子可愛用他家的豆瓣醬拌飯吃呢!”
“我也知道,這不就是頭陣子女排那個嗎!我家孩子為了能抽中那個獎杯,天天纏著讓我買禮盒,買了整整十盒才終於抽中了那個獎杯,給孩子高興壞了。”
“他家的鹵製品也特好吃,切一根他們家的香腸就能當我一天的菜了!”
“哎呀你們快別說了,我都聞見青團的味道了!真香啊!”
聽到這話,眾人雖安靜了下來,卻更顯得躁動。
不為別的,就為這味道實在是太好聞了!
四月早春,空氣中還帶著微微料峭的風,可也恰是這一陣風,將蒸箱裏所冒出來的熱氣吹遍了整條街。
街道上,所有人都聞到了那艾葉與糯米混合後獨特的溫潤清爽氣味,與隱隱所現的豆沙的甜香。
寒食節先於清明節一天,這一天人們會開啟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
而青團,就是其中之一。
蘇苗苗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天,其實不光是為了之前她和下屬說的那些原因。
還有就是她對於青團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執念。
大概是因為從小在外公和母親都還在身邊的時候,他們會在這一天看過父親的墓碑後,迴來一起坐青團給她吃。
而在母親去世後,外公在每年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那幾天,都會在看過母親後,再做青團給她吃。
那時候的青團還是甜的。
可隨著母親的去世,隨著外公的去世,隨著再沒人給蘇苗苗做青團,隻能在她自己一一祭祀完父親、母親和外公後,自己做青團以後。
青團就變成苦的了。
“你知道青團代表了什麽嗎?”蘇苗苗看著正在跟那幾個外國友人抓耳撓腮解釋著寒食節吃青團的意義的胡瑞,忍不住問對方,卻又像是在自問自答一樣地繼續說著。
“青團代表了祝福與美好。”
蘇苗苗看著隨著一鍋鍋青團蒸熟,而逐一排隊領取的人們,沒有理會旁邊胡瑞對自己剛剛那番話的費解,隻是拿起一個劉暢拿過來給這些外國友人分食的青團,忍不住咬了一口。
這是時隔多年,她再一次吃青團。
咬起來軟糯糯的青團外皮,裏麵裹著細膩甜蜜的豆沙餡兒。
讓一旁吃著這獨特美味的外國人忍不住驚唿的同時,還要忍著燙牙的口感繼續吃著。
吃了一口青團後,蘇苗苗不知道是不是被熱氣熏得,還是被青團燙得,紅著眼眶呢喃道:“青團,還是甜的好吃。”
——
這一次活動足足持續了三天,送出了近萬份青團,成功讓梧桐製造這一品牌徹底紮根在了鵬城百姓的心裏。
這些免費贈送的青團成本並不算很高,對於如今身價不菲的蘇苗苗而言,不過九牛一毛。
尤其是在她多個目的都達成以後,這些青團的成本價,和工人的加班費就更是不算什麽了。
最關鍵的是,胡瑞不負眾望,成功用別人隻能領一個青團子有他帶領卻能領兩個(員工福利)的代價,將那幾個聯合在鵬城開超級市場的外國友人……的兒子給拿下了。
看著麵前麵露欣喜的胡瑞,蘇苗苗果斷地遺忘了自己最開始的鼓勵其實主要是想要讓他建立自信,到時候幫著趙小男去談櫃台的時候,在旁邊幫忙給翻譯一下。
但看他這樣子……
蘇苗苗微笑道:“很好,小胡同誌,這件事情上你表現得相當好!等明天我會讓趙主任去聯係超級市場的負責人,到時候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兩個人一起去,爭取能談下一個好位置,好條件!”
她說的好條件,當然是對自己這方有利的條件。
這家超級市場,可以說是整個華國內的第一家超市。
但根據蘇苗苗的了解,這家超市實際上已經竣工完成,之所以遲遲沒有開業,就是因為願意花商鋪租金入駐的商家不多,與他們理想中的超級市場相比,簡直就像是個空殼子,貿然開業也隻會倉促收場。
而這,也是蘇苗苗的優勢所在。
在如今大部分人都還處於觀望狀態時,蘇苗苗注定遞橄欖枝的舉動,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就等同於是雪中送炭。
至於胡瑞和那幾個外國商人的孩子能聊到一起,蘇苗苗以為,應該也有很大程度上,那些外國佬的授意。
那麽大的一間超市鋪子,這些外國佬的錢都已經投資進去了,卻一直沒能收獲迴報,甚至都還不能確定什麽時候才能湊齊這些入駐商家成功開業……一天不開業,他們就一天要把錢都壓在裏麵,連迴本都沒有,好不容易遇到自己這一在國內可以說是數一數二品牌的入駐意願,他們自然是要舉雙手歡迎。
想要將梧桐製造立於不敗之地,蘇苗苗就必須要乘勝追擊,讓梧桐製造成為真正的“國民品牌”。
而拿下整個鵬城以及開拓海外市場,就是整個廠子的第一目標,也是蘇苗苗接下來都要做的事情。
…………
廠長辦公室。
蘇苗苗手指著地圖上的位置,同其他人說著這一次活動的安排:“這一次寒食節的活動地點我認為可以選擇在興旺路上,這裏是鵬城的中心路,四通八達,幾乎是每個人上下班的必經路,也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這對於我們活動當天的參與度而言,是很重要的。”
“興旺路的確人流量很多,但人太多的話,會不會造成擁堵?”趙小男有些猶豫道。
蘇苗苗道:“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我認為到我們可以聯合政府進行宣傳,廠裏出一部分人,政府出一部分人來負責維護秩序,保證活動能夠有序進行。到時候也能夠借助政府的力量,將活動搞得更熱鬧,也更正式一些,吸引更多人的圍觀,同時也能將咱們廠的名聲徹底在鵬城打響!”
“我覺得廠長說的這個活動很好。”一直在旁有些沉默的甄春開口說了這麽一句。
“哦?說說你的看法。”蘇苗苗噙著笑意想要聽一聽對方的看法。
麵對蘇苗苗的鼓勵,現在還沒有後世女強人氣場的甄春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鬢角道:“我覺得雖然現在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梧桐製造,但如果我們想要開拓海外市場的話,鵬城作為經濟特區應該是最好的一個出口點,而就更需要我們在鵬城打響名號,讓那些外國人知道我們梧桐製造。”
說著,她又怕被誤會地補充道:“我剛說的意思,不是認為咱們廠的名聲還不夠響亮,而是現在知道梧桐製造的人大多都是咱們華國人,那些主要聚集在經濟特區的外國人還不清楚,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能夠和政府聯合搞這樣一個活動出來,那麽這些人就是想不知道,都得知道了,到時候這些人知道了我們的名號,也不會像之前那樣一直不給個確定迴複了。”
“不用那麽緊張。”蘇苗苗忍不住安撫道,“你說得其實就是我舉辦這場活動的目的之一。”
蘇苗苗看向眾人道:“而我對於這次活動的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要將這一活動長久地保存下去,以能夠讓人們一想到寒食節就想到我們梧桐製造,就能想到我們梧桐製造的青團。”
所謂聞弦知雅意。
擅長營銷銷售的趙小男在聽到蘇苗苗這一解釋後,立刻開口道:“如果是這樣的目的,那麽對於我們廠而言,不光是寒食節,還有很多節日、節氣可以用來做文章。”
“比如,等到了北方的立冬,我們還可以組織街頭現場包餃子、免費贈送餃子的活動,還有來臘八、中秋……這些都可以成為深入百姓心中的,屬於我們梧桐製造的標誌性活動!”
“趙主任說得沒錯,這也是我舉辦這一次活動的另一個目的。”蘇苗苗讚許地點了點頭,“不過太頻繁會造成大家的審美疲勞,我們可以根據地區的不同與相同,來篩選出一個南北兩地都會過,飲食也都相同的節日,再在南北方各選出一個節日風俗,飲食都不同的日子出來,作為我們廠的固定活動日。”
“像是這一次的寒食節,就是南方更為重視的節日,而這,也將是我們廠在節日特別活動中的第一次亮相!”
在將自己的態度表明後,蘇苗苗便同眾人開始確定起了為接下來活動需要做出準備的進度。
“生產部那邊新產品的生產和豆沙餡料的製作能夠兼顧,人手夠用嗎?”
“目前人員夠用,不過我也在計劃招一批臨時工進來,以保證我們活動當天的生產工作不會受到影響。”
“這個想法很好,考慮周全,到時候可以多招些人,告訴這些臨時工,隻要表現好就可以擁有轉正機會。”蘇苗苗讚許地點了點頭。
又問:“青團的材料都準備夠了嗎?艾草、糯米粉作為青團外皮是需要我們現場製作的,但豆沙餡一定要準備夠量,到時候人可是會很多的,一定不能出現材料不夠,讓導致活動被迫中止的事情。”
暫時負責新部門生產的甄春迴道:“所有的材料都在準備中,並且我專門給製作速食豆沙餡料的工人單辟了一個車間,絕對可以在活動前完成需求量。”
得到肯定迴答後,蘇苗苗又問:“宣傳活動呢?準備好了嗎?”
“宣傳工作還沒開始,但已經都準備好了。”趙小男道,“我打算先去政府一趟,同他們將我們活動的地點申請下來,再聊一聊合作宣傳的事情。”
“很好,這件事情如果談成了,到時候也要安排一部分我們廠的工人去負責維護秩序。”
說到這裏,蘇苗苗又說:“我找人做的大號石臼到了嗎?這個可是我們這一次活動的一大噱頭,主要就是靠咱們廠的工人現場舂艾草汁,搗糯米來吸引人的。”
負責活動調度的劉八一道:“暫時還沒到。因為那石臼和石搗型號都比較大,所以可能得再等一兩天,我會盡量去催的。”
“嗯,盡量催一催吧,到時候我們還得安排工人練習、適應一下搗臼的力道和手法,保證工人的安全,也免得在現場出洋相。”
“好的,我會盡快安排的。”
“還有……”
蘇苗苗又問甄春:“負責製作的人也都安排好了吧?最近就先讓他們練著,手法一定要利索,你們還得檢查一下,別有那好留指甲的跟著一起包,一定得找那種看著就白白淨淨,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覺得幹淨衛生。”
甄春點頭表示一定會按照蘇苗苗的要求去選擇製作青團的人,也會安排食堂的大師傅給他們緊急訓練製作速度的。
把這些都確定好後,蘇苗苗又看向胡瑞:“小胡同誌,讓你去跟在鵬城的那些外國人交朋友,你現在進度怎麽樣?活動當天能不能把這群外國友人拉到咱們活動現場,引起他們好奇與參與的關鍵一步可就全靠你了!”
說這話時,蘇苗苗著重說了“關鍵”一詞,成功讓小胡挺起了他健碩的胸脯。
對於胡瑞這種從小都在老胡關心不夠,又好拔苗助長,拔不成還愛打擊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得到肯定與鼓勵。
深知這一點的蘇苗苗也不介意有事沒事都給他欲揚先抑一番,再積極鼓勵教育幾句,好能讓胡瑞對廠裏,也對自己更加死心塌地。
要知道,他可是胡寶國的命脈,如果能得到胡瑞的忠心,那麽胡寶國也就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當然了,這有一前提,就是胡瑞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聽話肯學,又是個好糊弄……不是,又是個善良誠實的。
而的的確確是有被蘇苗苗這樣領導方式給鼓勵到的胡瑞此時也沒有剛來時的拘謹模樣了,對待那些外國佬也不再像是以前在國外時那樣隻懂得討好的姿態。
麵對蘇苗苗的問話,胡瑞很是自信地迴道:“廠長您放心,我和喬治他們都已經談好了,他們對於咱們廠的食物喜歡極了,我才剛說咱們廠要搞活動這事兒,還沒邀請,他們就都說要來參加!”
“很好,看起來你已經懂得什麽叫做‘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的意思了。”蘇苗苗笑著對胡瑞道,“看著小胡同誌你如今的成長,我真的是很欣慰。”
看著最近越發成熟自信的胡瑞,蘇苗苗覺得,等過陣子胡寶國過來鵬城這裏再看到小胡的時候,可就真的得說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這樣想著,蘇苗苗看向自己麵前的眾人,笑著說道:“包括你們所有人的表現,都讓我為你們感到了自豪,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而這次活動,就是我對你們的一次考驗,希望你們能積極表現,將自己的能力全部發揮出來,不要辜負我對你們的期望。”
在場的這幾個人,無一不是蘇苗苗忠實的擁躉。
聽到她言語中的表揚讚許,與對他們的期望,眾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的堅定,異口同聲地迴道:“我們絕不辜負廠長的信任!”
…………
四月,梧桐食品廠與當地政府在鵬城開展的,為期三日的寒食節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興旺路上,由一陣陣鞭炮聲,與手裏拿著擴音器的政府幹事與廠子工人為現場維護秩序啟示開始。
廠裏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個個身材魁梧,拎著石搗孔武有力的工人們開始一下一下地搗著石臼裏的糯米與艾草。
一聲聲嘿咻嘿咻的聲音,和石臼裏一點點被搗成型的,白嫩嫩的糯米,與綠汪汪的艾草汁成功吸引到了在場的所有人。
原本隻是想要過來領免費青團,領完就走的人們在看到這特別的開場,都忍不住駐足於此。
而在這之後,那橫擺在街邊的桌子,十多個長相白淨的工人在看到人來得差不多以後,像是專門訓練過一樣,動作整齊劃一地開始戴上幹淨帽子、口罩,並在眾人的麵前,走在一旁專門放好的水盆裏,仔仔細細將手洗幹淨。
這樣的舉動讓路邊跟著湊熱鬧、看新鮮的人不禁對他們心生好感,也讓原本還擔心這免費領取的東西會不幹淨的人放心了。
畢竟這些青團就算是能免費領取的食物,也終究是入口的東西。
誰都不想為了占點便宜就吃壞肚子。
在確定食物衛生後,眾人又成功被這些製作工人包青團時利落的手法所吸引。
不光如此,大家聞著那翠綠的艾草糯米外皮所散發出的清香味道,又看著整體呈現暗紅色,隱隱可見豆沙質感,且分量不小的豆沙內餡兒,都有些按捺不住心裏的期待。
“看起來真好吃啊,這個梧桐製造我知道了,我家那口子可愛用他家的豆瓣醬拌飯吃呢!”
“我也知道,這不就是頭陣子女排那個嗎!我家孩子為了能抽中那個獎杯,天天纏著讓我買禮盒,買了整整十盒才終於抽中了那個獎杯,給孩子高興壞了。”
“他家的鹵製品也特好吃,切一根他們家的香腸就能當我一天的菜了!”
“哎呀你們快別說了,我都聞見青團的味道了!真香啊!”
聽到這話,眾人雖安靜了下來,卻更顯得躁動。
不為別的,就為這味道實在是太好聞了!
四月早春,空氣中還帶著微微料峭的風,可也恰是這一陣風,將蒸箱裏所冒出來的熱氣吹遍了整條街。
街道上,所有人都聞到了那艾葉與糯米混合後獨特的溫潤清爽氣味,與隱隱所現的豆沙的甜香。
寒食節先於清明節一天,這一天人們會開啟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
而青團,就是其中之一。
蘇苗苗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天,其實不光是為了之前她和下屬說的那些原因。
還有就是她對於青團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執念。
大概是因為從小在外公和母親都還在身邊的時候,他們會在這一天看過父親的墓碑後,迴來一起坐青團給她吃。
而在母親去世後,外公在每年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那幾天,都會在看過母親後,再做青團給她吃。
那時候的青團還是甜的。
可隨著母親的去世,隨著外公的去世,隨著再沒人給蘇苗苗做青團,隻能在她自己一一祭祀完父親、母親和外公後,自己做青團以後。
青團就變成苦的了。
“你知道青團代表了什麽嗎?”蘇苗苗看著正在跟那幾個外國友人抓耳撓腮解釋著寒食節吃青團的意義的胡瑞,忍不住問對方,卻又像是在自問自答一樣地繼續說著。
“青團代表了祝福與美好。”
蘇苗苗看著隨著一鍋鍋青團蒸熟,而逐一排隊領取的人們,沒有理會旁邊胡瑞對自己剛剛那番話的費解,隻是拿起一個劉暢拿過來給這些外國友人分食的青團,忍不住咬了一口。
這是時隔多年,她再一次吃青團。
咬起來軟糯糯的青團外皮,裏麵裹著細膩甜蜜的豆沙餡兒。
讓一旁吃著這獨特美味的外國人忍不住驚唿的同時,還要忍著燙牙的口感繼續吃著。
吃了一口青團後,蘇苗苗不知道是不是被熱氣熏得,還是被青團燙得,紅著眼眶呢喃道:“青團,還是甜的好吃。”
——
這一次活動足足持續了三天,送出了近萬份青團,成功讓梧桐製造這一品牌徹底紮根在了鵬城百姓的心裏。
這些免費贈送的青團成本並不算很高,對於如今身價不菲的蘇苗苗而言,不過九牛一毛。
尤其是在她多個目的都達成以後,這些青團的成本價,和工人的加班費就更是不算什麽了。
最關鍵的是,胡瑞不負眾望,成功用別人隻能領一個青團子有他帶領卻能領兩個(員工福利)的代價,將那幾個聯合在鵬城開超級市場的外國友人……的兒子給拿下了。
看著麵前麵露欣喜的胡瑞,蘇苗苗果斷地遺忘了自己最開始的鼓勵其實主要是想要讓他建立自信,到時候幫著趙小男去談櫃台的時候,在旁邊幫忙給翻譯一下。
但看他這樣子……
蘇苗苗微笑道:“很好,小胡同誌,這件事情上你表現得相當好!等明天我會讓趙主任去聯係超級市場的負責人,到時候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兩個人一起去,爭取能談下一個好位置,好條件!”
她說的好條件,當然是對自己這方有利的條件。
這家超級市場,可以說是整個華國內的第一家超市。
但根據蘇苗苗的了解,這家超市實際上已經竣工完成,之所以遲遲沒有開業,就是因為願意花商鋪租金入駐的商家不多,與他們理想中的超級市場相比,簡直就像是個空殼子,貿然開業也隻會倉促收場。
而這,也是蘇苗苗的優勢所在。
在如今大部分人都還處於觀望狀態時,蘇苗苗注定遞橄欖枝的舉動,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就等同於是雪中送炭。
至於胡瑞和那幾個外國商人的孩子能聊到一起,蘇苗苗以為,應該也有很大程度上,那些外國佬的授意。
那麽大的一間超市鋪子,這些外國佬的錢都已經投資進去了,卻一直沒能收獲迴報,甚至都還不能確定什麽時候才能湊齊這些入駐商家成功開業……一天不開業,他們就一天要把錢都壓在裏麵,連迴本都沒有,好不容易遇到自己這一在國內可以說是數一數二品牌的入駐意願,他們自然是要舉雙手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