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 作者:奶酪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秉文一把年紀,也就好個吃。他夾了一塊被燉得軟爛可口,連雞油都燉出來的雞腿肉,驚歎道:“小蘇同誌,你這個手藝,不去開飯店真是可惜了!”
敏感的沈瑜聽到這話,趕忙打住:“你又亂說話!現在哪裏允許小本經營啊。”
說著,她又招唿著蘇苗苗:“苗兒你快吃飯,別聽你周叔胡言亂語。他啊,當初被送去牛棚就是因為口無遮攔!”
蘇苗苗笑而不語,低頭喝著雞湯。
心裏卻道:能夠自主經營,創立營企業的日子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會有一大批下海撈金的人們,或是被時代的浪頭拍打在礁石上,或是成為後世為人所知的“萬元戶”。
隻是,還要再等一等。
畢竟,改革開放可是78年12月份才正式開啟的。而這,也是蘇苗苗會在頭兩年冒險也要賺錢的原因。
首都可不像望安縣那樣,對於投機倒把管理鬆弛,她要是前期不攢夠錢,這一年改革開放的等待期,她可是靠啥活著啊。
“對了苗兒,小安沒跟你一起來?”沈瑜問道。
“他……”蘇苗苗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
沈瑜歎道:“這孩子是不是又犯軸不肯迴首都?他向來是這麽個性格,當年要不是我們也被下放牛棚,也不至於……”
迴?
當年?
蘇苗苗心裏犯嘀咕著,麵上卻不顯道:“我是問他要不要跟我一起來首度,但,被他拒絕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問他,他也不肯說。”
“他就是——”
“好了好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趕緊吃飯吧!”
沈瑜有心想說些什麽,卻被旁邊的老伴給打斷了。
她嘴巴張了張,終究沒有說下去。
…………
酒足飯飽後,蘇苗苗婉拒了沈瑜和周秉文提議要自己搬過來住的建議,帶著他們迴送的罐頭、奶粉準備迴去宿舍看看了。
迴去路上,她看著校園裏越發的人群,心想,這個點兒,宿舍的人應該差不多到齊了吧。
——
李抗美是今天來京大報道的新生,因為家裏離首都太遠,父母又忙於工作,所以就隻有她。
跟著接新生的隊伍到了學校後,她先感慨了一下這大學校園的占地麵積,緊接著在報道後簽好字後,她就一肩抗起自己身上打包好的行禮,糊裏糊塗地,按照登記處老師的提示,朝著女生宿舍走去了。
說來也巧,她正在宿舍樓附近轉悠有的時候,正巧和蘇苗苗走了個對頭。
蘇苗苗下意識地看了她一眼,緊接著,心裏就湧現出了濃濃的羨慕。
無他,隻因為李抗美整整比她高了一頭多!
李抗美見蘇苗苗走過來,雖察覺到了對方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但她也沒在意,連忙開口問道:“同學你好,我想請問一下,女生宿舍是在這附近吧?”
蘇苗苗點頭:“你往前再走幾步,拐個彎就是女生宿舍了。你是來報到的新生?”
“對,我是今天來報道的新生,有點不認路。真是太謝謝你了,同學!你是新生不?”李抗美邊感謝,邊道,“我叫李抗美,家在l省那邊,第一次來首都,還真有點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同學你要也是新生的話,能不能順路領我過去啊?”
看著這人的氣質,再結合這人的名字。蘇苗苗猜,這個李抗美,可能是軍人家屬出來的孩子。
不過她是啥家庭、身份,都不影響蘇苗苗給她帶路。
隻是她在看到李抗美的時候,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要是他沒犧牲的話,自己或許也會去當兵,報效祖國吧。
蘇苗苗爽快道:“成,你跟我走吧,我領你去!”
李抗美道:“謝謝你啊,同學。”
“別那麽客氣,以後都是同校同學,互幫互助應該的!”蘇苗苗笑著迴道,“我叫蘇苗苗,你叫我小蘇或者是苗兒都行。”
李抗美見蘇苗苗這麽和氣,也笑著說道:“成,那我就叫你苗兒,你叫我大美就行,我家裏人都這麽叫我。”
兩個人說笑著,朝女生宿舍走去。
“大美,你住幾樓啊?我在二樓,到時候你要是沒事兒,可以來宿舍找我!”
“我也在二樓。”
蘇苗苗挑了挑眉:“你也在二樓?你不會是201吧?”
李抗美驚到:“苗兒你咋知道的?”
聽到她肯定的迴答,蘇苗苗忍不住笑道:“因為,我也在201。”
看著有些意外卻又驚喜的李抗美,蘇苗苗覺得,自己倒是可以對未來的室友多些期待。
——
跟李抗美又聊了幾句,兩個人就來到了201宿舍的門口。
蘇苗苗見門半開著,也還是先敲了敲門才帶著李抗美走進去。裏麵的床位都鋪好了,就剩一個空位,還正好是自己下鋪那個。
看來宿舍的人都已經來齊了,就是不知道為啥,屋裏就隻有三個人在。
聽見動靜,屋裏坐著的三個人都朝門口看了過來。
蘇苗苗和李抗美笑著問了聲好。
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成熟的馬尾辮爽朗一笑道:“這迴,咱們宿舍的人算是來齊了!”
說著,便起身準備幫李抗美拿行李,其他幾個人也都放下手裏的東西,跟著過來幫忙。
馬尾辮看著站在一旁的蘇苗苗,有些摸不清楚她和李抗美的關係,便問:“這位是……”
蘇苗苗笑道:“我也是咱宿舍的,不過我來得早,當時到的時候大家都還沒來呢。我一個人在宿舍悶得慌,就出去轉了轉,正好碰到了李抗美同學,知道她也是咱宿舍的人後,就領著她過來了。”
李抗美一邊收拾行李,一邊應道:“對,是苗兒帶我來的。要不是她,我還且得找女生宿舍的路在哪兒呢!”
馬尾辮一聽這個,便覺得找到了話題:“可不是!我報道的時候,也是找了半天才找到宿舍樓!也是半路上遇到了招娣和勝男,我們仨結伴一起,這才算是成功著陸,到了宿舍。”
說著她又一拍腦門:“瞧我,半天都忘了自我介紹。我叫王海燕,估計是咱宿舍裏最大的老大姐,今年28,是w市的人。以前在公社當小學老師,這不能高考了,就想試試,如今考上了教育係,就拖家帶口一起過來首都發展了。”
說完,她招唿著其他人道:“能分到一個宿舍就是緣分,咱們都說說自己的情況,也都認識認識吧!”
李抗美最先迴道:“我叫李抗美,抗美援朝的抗美。家在l省,英語係專業。我原本想去當兵,但我爸說現在當兵也要有文化,所以我就來考大學了。”
王海燕道:“叔叔說的沒錯,現在當兵也得上軍校,有文化就是不吃虧!”
蘇苗苗見王海燕和李抗美都這麽爽快,便也沒含糊:“我叫蘇苗苗,今年按虛歲算有18了,我也是英語係專業。考上大學以前我在東海市下麵的一個生產大隊當知青。”
“小蘇你是知青啊?”王海燕驚訝道,“那你是剛下鄉就恢複高考了?”
“沒有,我下鄉兩年多了,這不今年考上大學了,就過來報道了。”
“那你才多大就下鄉了?”
“不到15我就去支持農村建設了。”
王海燕聽了,敬佩道:“那你可真棒,這麽小的年紀就下鄉,在農村待了兩年,還能考上大學!”
蘇苗苗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咱們大家夥兒都很棒很厲害啊,不然也不會在京大的宿舍裏相遇!所以,我們都不要辜負自己的努力,在大學校園裏也要再接再厲!”
聽見這話,宿舍裏的人都笑道:“沒錯,再接再厲!”
…………
因為蘇苗苗的話,大家夥也都放鬆了不少,宿舍的氣氛也融洽許多。
另外兩個人也都自報了家門。
長相清秀,看起來有些怯生生的麻花辮叫趙勝男,19歲,是首都本地人,和王海燕一樣都是教育係的。
看起來黑黑瘦瘦,有點蘇苗苗剛下鄉意思的短頭發叫秦招娣,18歲,是z省人,政治係。
這兩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經曆算是兩個迥然相反的人。
趙勝男因為是家裏的獨生女,父母對她期望很大,也十分看重教育。但也因為過於嚴格,造成她有些軟弱的性格;而秦招娣則與她完全相反,聽名字就知道,是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但她卻不服輸,靠著當地婦聯的幫助,與自己的刻苦,考上了京大,也遠離了那個不斷剝削壓榨她的家庭。
蘇苗苗很是欣賞秦招娣,因為隻有擁有強大內心的人才能敢於在這個年代對重男輕女說不,且靠堅定的意念,為自己博來了一片大好前程。
不過對於趙勝男,她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溫室裏的花朵也沒啥不好,同樣都很美麗。
反正,就目前看,這個宿舍裏的人看起來倒是都挺和氣的。
這點讓蘇苗苗很滿意。
隻是……
人數不對啊。
蘇苗苗左右看了看,床鋪是已經鋪滿的沒錯,甚至其中三張床還都非常注重隱私地,圍上了床幃,將裏麵的樣子都給擋住了。這讓蘇苗苗見了有些心動。
“咱們宿舍不是八個人嗎?其他三個……”蘇苗苗故意看了看那三張床,壓低聲音問,“她們是在裏麵休息嗎?”
王海燕順著看過去,忍不住撇了撇嘴道:“沒,那三個跟勝男一樣,都是本地人,但好像家裏住的離學校很近。在我們後麵到的,收拾好東西以後,就走了。”
一看她的表情,蘇苗苗就猜這三個人可能是一個小團體,而且還是那種比較看重自己本地人身份,有點高高在上姿態的人。
但這和她也沒啥關係,三個女人一台戲,更別說八個女生一個宿舍了。
一點矛盾沒有,那才是不現實呢。
“哦,那估計得等正式開課才會迴來吧。不過,我看她們都用床簾給擋上了……”蘇苗苗故作思考道,“我要不也弄一個?”
李抗美道:“弄這玩意兒幹啥?”
蘇苗苗指著和自己對著的兩張都弄上床簾的床道:“不弄的話,人家那有簾擋著,我是看不見對麵床,但對麵床的人要是弄個縫兒,卻能看到我……感覺,怪別扭的。”
她這一說,其他幾個人也反應過來了。
是啊,這床簾擋得是他們,暴露的卻是自己啊!
要說蘇苗苗說的拉開縫兒愁人,白天還不明顯,但等晚上這床簾裏麵的人要是拉開個縫兒往外瞅,那誰能瞅的清楚啊。
王海燕道:“那要不,咱都弄一個?”
“弄一個吧,想想……就怪瘮人的。”趙勝男摸了摸胳膊,有些害怕。
秦招娣算了算自己的錢,開口道:“我有個舊床單,可以自己縫一個。這樣,應該也能當床簾吧?”
“那有啥不行的。”王海燕道,“我也弄個床單給它改改,能擋上就行。”
見眾人都打算弄床簾,蘇苗苗便也沒再說別的。
敏感的沈瑜聽到這話,趕忙打住:“你又亂說話!現在哪裏允許小本經營啊。”
說著,她又招唿著蘇苗苗:“苗兒你快吃飯,別聽你周叔胡言亂語。他啊,當初被送去牛棚就是因為口無遮攔!”
蘇苗苗笑而不語,低頭喝著雞湯。
心裏卻道:能夠自主經營,創立營企業的日子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會有一大批下海撈金的人們,或是被時代的浪頭拍打在礁石上,或是成為後世為人所知的“萬元戶”。
隻是,還要再等一等。
畢竟,改革開放可是78年12月份才正式開啟的。而這,也是蘇苗苗會在頭兩年冒險也要賺錢的原因。
首都可不像望安縣那樣,對於投機倒把管理鬆弛,她要是前期不攢夠錢,這一年改革開放的等待期,她可是靠啥活著啊。
“對了苗兒,小安沒跟你一起來?”沈瑜問道。
“他……”蘇苗苗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
沈瑜歎道:“這孩子是不是又犯軸不肯迴首都?他向來是這麽個性格,當年要不是我們也被下放牛棚,也不至於……”
迴?
當年?
蘇苗苗心裏犯嘀咕著,麵上卻不顯道:“我是問他要不要跟我一起來首度,但,被他拒絕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問他,他也不肯說。”
“他就是——”
“好了好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趕緊吃飯吧!”
沈瑜有心想說些什麽,卻被旁邊的老伴給打斷了。
她嘴巴張了張,終究沒有說下去。
…………
酒足飯飽後,蘇苗苗婉拒了沈瑜和周秉文提議要自己搬過來住的建議,帶著他們迴送的罐頭、奶粉準備迴去宿舍看看了。
迴去路上,她看著校園裏越發的人群,心想,這個點兒,宿舍的人應該差不多到齊了吧。
——
李抗美是今天來京大報道的新生,因為家裏離首都太遠,父母又忙於工作,所以就隻有她。
跟著接新生的隊伍到了學校後,她先感慨了一下這大學校園的占地麵積,緊接著在報道後簽好字後,她就一肩抗起自己身上打包好的行禮,糊裏糊塗地,按照登記處老師的提示,朝著女生宿舍走去了。
說來也巧,她正在宿舍樓附近轉悠有的時候,正巧和蘇苗苗走了個對頭。
蘇苗苗下意識地看了她一眼,緊接著,心裏就湧現出了濃濃的羨慕。
無他,隻因為李抗美整整比她高了一頭多!
李抗美見蘇苗苗走過來,雖察覺到了對方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但她也沒在意,連忙開口問道:“同學你好,我想請問一下,女生宿舍是在這附近吧?”
蘇苗苗點頭:“你往前再走幾步,拐個彎就是女生宿舍了。你是來報到的新生?”
“對,我是今天來報道的新生,有點不認路。真是太謝謝你了,同學!你是新生不?”李抗美邊感謝,邊道,“我叫李抗美,家在l省那邊,第一次來首都,還真有點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同學你要也是新生的話,能不能順路領我過去啊?”
看著這人的氣質,再結合這人的名字。蘇苗苗猜,這個李抗美,可能是軍人家屬出來的孩子。
不過她是啥家庭、身份,都不影響蘇苗苗給她帶路。
隻是她在看到李抗美的時候,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要是他沒犧牲的話,自己或許也會去當兵,報效祖國吧。
蘇苗苗爽快道:“成,你跟我走吧,我領你去!”
李抗美道:“謝謝你啊,同學。”
“別那麽客氣,以後都是同校同學,互幫互助應該的!”蘇苗苗笑著迴道,“我叫蘇苗苗,你叫我小蘇或者是苗兒都行。”
李抗美見蘇苗苗這麽和氣,也笑著說道:“成,那我就叫你苗兒,你叫我大美就行,我家裏人都這麽叫我。”
兩個人說笑著,朝女生宿舍走去。
“大美,你住幾樓啊?我在二樓,到時候你要是沒事兒,可以來宿舍找我!”
“我也在二樓。”
蘇苗苗挑了挑眉:“你也在二樓?你不會是201吧?”
李抗美驚到:“苗兒你咋知道的?”
聽到她肯定的迴答,蘇苗苗忍不住笑道:“因為,我也在201。”
看著有些意外卻又驚喜的李抗美,蘇苗苗覺得,自己倒是可以對未來的室友多些期待。
——
跟李抗美又聊了幾句,兩個人就來到了201宿舍的門口。
蘇苗苗見門半開著,也還是先敲了敲門才帶著李抗美走進去。裏麵的床位都鋪好了,就剩一個空位,還正好是自己下鋪那個。
看來宿舍的人都已經來齊了,就是不知道為啥,屋裏就隻有三個人在。
聽見動靜,屋裏坐著的三個人都朝門口看了過來。
蘇苗苗和李抗美笑著問了聲好。
其中一個看起來比較成熟的馬尾辮爽朗一笑道:“這迴,咱們宿舍的人算是來齊了!”
說著,便起身準備幫李抗美拿行李,其他幾個人也都放下手裏的東西,跟著過來幫忙。
馬尾辮看著站在一旁的蘇苗苗,有些摸不清楚她和李抗美的關係,便問:“這位是……”
蘇苗苗笑道:“我也是咱宿舍的,不過我來得早,當時到的時候大家都還沒來呢。我一個人在宿舍悶得慌,就出去轉了轉,正好碰到了李抗美同學,知道她也是咱宿舍的人後,就領著她過來了。”
李抗美一邊收拾行李,一邊應道:“對,是苗兒帶我來的。要不是她,我還且得找女生宿舍的路在哪兒呢!”
馬尾辮一聽這個,便覺得找到了話題:“可不是!我報道的時候,也是找了半天才找到宿舍樓!也是半路上遇到了招娣和勝男,我們仨結伴一起,這才算是成功著陸,到了宿舍。”
說著她又一拍腦門:“瞧我,半天都忘了自我介紹。我叫王海燕,估計是咱宿舍裏最大的老大姐,今年28,是w市的人。以前在公社當小學老師,這不能高考了,就想試試,如今考上了教育係,就拖家帶口一起過來首都發展了。”
說完,她招唿著其他人道:“能分到一個宿舍就是緣分,咱們都說說自己的情況,也都認識認識吧!”
李抗美最先迴道:“我叫李抗美,抗美援朝的抗美。家在l省,英語係專業。我原本想去當兵,但我爸說現在當兵也要有文化,所以我就來考大學了。”
王海燕道:“叔叔說的沒錯,現在當兵也得上軍校,有文化就是不吃虧!”
蘇苗苗見王海燕和李抗美都這麽爽快,便也沒含糊:“我叫蘇苗苗,今年按虛歲算有18了,我也是英語係專業。考上大學以前我在東海市下麵的一個生產大隊當知青。”
“小蘇你是知青啊?”王海燕驚訝道,“那你是剛下鄉就恢複高考了?”
“沒有,我下鄉兩年多了,這不今年考上大學了,就過來報道了。”
“那你才多大就下鄉了?”
“不到15我就去支持農村建設了。”
王海燕聽了,敬佩道:“那你可真棒,這麽小的年紀就下鄉,在農村待了兩年,還能考上大學!”
蘇苗苗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道:“咱們大家夥兒都很棒很厲害啊,不然也不會在京大的宿舍裏相遇!所以,我們都不要辜負自己的努力,在大學校園裏也要再接再厲!”
聽見這話,宿舍裏的人都笑道:“沒錯,再接再厲!”
…………
因為蘇苗苗的話,大家夥也都放鬆了不少,宿舍的氣氛也融洽許多。
另外兩個人也都自報了家門。
長相清秀,看起來有些怯生生的麻花辮叫趙勝男,19歲,是首都本地人,和王海燕一樣都是教育係的。
看起來黑黑瘦瘦,有點蘇苗苗剛下鄉意思的短頭發叫秦招娣,18歲,是z省人,政治係。
這兩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經曆算是兩個迥然相反的人。
趙勝男因為是家裏的獨生女,父母對她期望很大,也十分看重教育。但也因為過於嚴格,造成她有些軟弱的性格;而秦招娣則與她完全相反,聽名字就知道,是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但她卻不服輸,靠著當地婦聯的幫助,與自己的刻苦,考上了京大,也遠離了那個不斷剝削壓榨她的家庭。
蘇苗苗很是欣賞秦招娣,因為隻有擁有強大內心的人才能敢於在這個年代對重男輕女說不,且靠堅定的意念,為自己博來了一片大好前程。
不過對於趙勝男,她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溫室裏的花朵也沒啥不好,同樣都很美麗。
反正,就目前看,這個宿舍裏的人看起來倒是都挺和氣的。
這點讓蘇苗苗很滿意。
隻是……
人數不對啊。
蘇苗苗左右看了看,床鋪是已經鋪滿的沒錯,甚至其中三張床還都非常注重隱私地,圍上了床幃,將裏麵的樣子都給擋住了。這讓蘇苗苗見了有些心動。
“咱們宿舍不是八個人嗎?其他三個……”蘇苗苗故意看了看那三張床,壓低聲音問,“她們是在裏麵休息嗎?”
王海燕順著看過去,忍不住撇了撇嘴道:“沒,那三個跟勝男一樣,都是本地人,但好像家裏住的離學校很近。在我們後麵到的,收拾好東西以後,就走了。”
一看她的表情,蘇苗苗就猜這三個人可能是一個小團體,而且還是那種比較看重自己本地人身份,有點高高在上姿態的人。
但這和她也沒啥關係,三個女人一台戲,更別說八個女生一個宿舍了。
一點矛盾沒有,那才是不現實呢。
“哦,那估計得等正式開課才會迴來吧。不過,我看她們都用床簾給擋上了……”蘇苗苗故作思考道,“我要不也弄一個?”
李抗美道:“弄這玩意兒幹啥?”
蘇苗苗指著和自己對著的兩張都弄上床簾的床道:“不弄的話,人家那有簾擋著,我是看不見對麵床,但對麵床的人要是弄個縫兒,卻能看到我……感覺,怪別扭的。”
她這一說,其他幾個人也反應過來了。
是啊,這床簾擋得是他們,暴露的卻是自己啊!
要說蘇苗苗說的拉開縫兒愁人,白天還不明顯,但等晚上這床簾裏麵的人要是拉開個縫兒往外瞅,那誰能瞅的清楚啊。
王海燕道:“那要不,咱都弄一個?”
“弄一個吧,想想……就怪瘮人的。”趙勝男摸了摸胳膊,有些害怕。
秦招娣算了算自己的錢,開口道:“我有個舊床單,可以自己縫一個。這樣,應該也能當床簾吧?”
“那有啥不行的。”王海燕道,“我也弄個床單給它改改,能擋上就行。”
見眾人都打算弄床簾,蘇苗苗便也沒再說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