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苗苗在發現這個問題後,立刻想到了自己!


    不管她是不是書裏的人物,隻要自己遠離女主在劇情裏遇到的人和事,逃離開她的生活圈和朋友圈,自己就完全是天高任鳥飛了!


    尤其是書中除了老林家的人外,基本上就是珍寶遇到的各種貴人、好心人,再之後就是大學生活了,以及和男主霍城的感情線,壞人反派基本上都是自己倒黴,直接狗帶,或者是由男主出手,女主永遠天真純潔,看世界永遠善良美好。


    那樣的話,自己隻要安心做個工具人,遠離老林家一家就行了!


    等到了考大學也沒事,女主是要去考省城大學,在省城等著遇見被分配到省城部隊執行任務的男主。而蘇苗苗早就想好自己要考去首都,到時候徹底離開這片土地,也能和老蘇家那群人劃分清楚。


    蘇苗苗想,等到女主跟著男主來首都的時候,自己也已經大學畢業,開始了改革開放第一批創業賺錢的生活了,跟要走政/治路線的男主與成為軍醫的女主可以說是完全不相幹,連平行線都算不上。


    這一點蘇苗苗多少踏實了一些,她隻要苟過這兩年就行了……當然了,等到未來去了首都,她還得再避個雷


    蘇苗苗還記得書裏到後期還有個反派出現,認定男主是當年舉報他家,導致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各種作對,屬於越挫越勇型。而就在男主不care他,又不解釋自己跟他家被抄家沒關係,女主又天真不自知用自身能力給他重重阻礙,他也不放棄的時候,這個反派突然得知了當年的真相,然後……自殺了。


    可以說是相當草率了。


    稍稍放心些後,蘇苗苗還是想要確定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書裏提到的人物,與自己相關的劇情又會是什麽樣子。


    於是,她一遍遍迴憶篩選著小說裏所有姓蘇的人,好確定自己到底能不能成為自由身,苟過這兩年蟄伏期。


    蘇苗苗內心當然是不希望自己成為小說裏提到過的人物了。那種可能被決定了命運走向,生死都由劇情操控的感覺很不好。尤其是在她還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強行要求走劇情的情況下,蘇苗苗更希望自己隻是一個構建小說世界裏,連名字都沒有的路人,那樣的話,她就無需在意劇情,隻走自己的路就好。


    但事實總是不如想像中美好。


    迴憶通篇文章後,蘇苗苗從細枝末節中翻出了一個沒有名字,隻知道是姓蘇的女性角色。


    ——一個被分配到北河溝大隊的女知青。


    大家都叫她小蘇知青。


    小說裏,女主和這個小蘇知青從沒有過接觸,而在書裏提到她時,這個人物已經狗帶了。


    原文裏的描寫蘇苗苗已經記不得了,她大概提取了一下關於這個小蘇知青的經曆背景。


    大概就是77年恢複高考的時候,這個小蘇知青考上了大學,卻被北河溝大隊的大隊長給隱瞞下來,事先把她的通知書截下來,讓他的女兒頂替了這個大學錄取名額。


    小蘇知青以為自己沒考上時,大隊長的女兒已經頂著她的通知書去大學報道了。


    那這角色是咋領的盒飯呢?


    原文中設計的劇情就更憋屈了。這姑娘不光被人搶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還因為大隊長心虛,和家中老母親說出自己顧慮時,被小兒子聽到了。小兒子和頂替名額的女兒關係向來好,又因為親爹是生產大隊長,養成了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整個一個二流子小混蛋,偷聽到這事兒後,這小兒子正好看到這位小蘇知青在水庫邊幹活,惡從膽邊生,他就給這人推下去了。


    小蘇知青不會遊泳,又是讓人故意給推進水裏去的,又驚又嚇的,就這麽給淹死了。


    最憋屈的就是,她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其實考上大學了,她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已經被這個害死自己的殺人兇手的姐姐搶走,甚至連生命也失去了。


    這本來是一個小角色,小說前期根本沒有提到過這個人。之所以描寫了這一段,還是因為頂替別人的成績去讀大學的大隊長的女兒和女主珍寶是一起上的大學,並且在珍寶遇到男主後,這個人也對男主有了愛慕之心,變成了珍寶感情路上的攔路石,也是後期的惡毒女配。


    而她頂替了小蘇知青的名額則會成為後麵扳倒她的最佳理由。她那個殺人犯弟弟也是,當時害死小蘇知青後,因為沒有目擊證人,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小蘇知青的家人也沒有在意這個孩子的過世,反而借此訛了那個楊隊長不少錢,這事兒就算是徹底抹過去了。


    不過,兩個人因為後來都對上了女主和男主,所以下場也都很慘。


    一個被學校退學,精神出了問題,迴了北河溝大隊,瘋瘋癲癲到死;另一個則是在監獄裏蹲了半輩子,快刑滿釋放的時候,死在了監獄動亂裏。


    但原身的人生和生命卻再也迴不來了……蘇苗苗之所以能想起這個炮灰角色,也是在她看到後麵,這姐弟倆的結局時,還曾感慨過,小說裏的人在遇到女主之前不管幹過什麽壞事都不會受到懲罰,可一旦和女主磕上,小到哪怕隻是感情糾紛,也絕對會不得善終。


    但,蘇苗苗沒想過自己會成為炮灰。


    雖然不想承認,但在她完整迴憶起這段劇情後,蘇苗苗也必須承認,這個在小說裏兩句話就狗帶了的炮灰,應該就是她,或者說,是屬於原身的結局。


    蘇苗苗: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流下來……


    要是早知道這是穿書,還是穿成炮灰的話,我絕對先想辦法不分配到北河溝大隊!


    但人生沒有早知道。而且蘇苗苗也清楚,哪怕自己沒在車上認識王小麥,跟著她來北河溝大隊,按照原書中的安排,自己應該也還是會被分到這裏。


    而蘇苗苗一直也沒發現自己是傳書的原因則是作者自稱是個起名廢,像是大隊長這類的角色,在書裏從始至終都是以“楊隊長”作為代號。


    北河溝楊是大姓,大隊裏超一半的人都是姓楊。更何況,蘇苗苗最開始也沒想到自己這是穿書,更不知道楊豐收是有幾個孩子,都叫什麽。


    不過,這一點倒是給了蘇苗苗一個驗證的機會。因為書裏雖沒寫楊隊長叫什麽,但卻說了他這一雙兒女的名字。


    蘇苗苗記得兩個人的名字,他們一個叫楊桃花,一個叫楊貴虎。


    這個很好驗證,隻要問王小麥就行。


    蘇苗苗目光深沉地想:如果是他們,那麽自己絕不會像原主那樣以悲劇收尾人生!


    …………


    下午上工的時候,仍是要去割豬草的三個人又聚齊在水庫邊,一個上午被蚊子蟲子追著咬的吳佩蘭學聰明了,也換上了長袖長褲,還學著蘇苗苗她們,把褲腿掖進了襪子裏,好叫那些蟲子不會順著褲腿鑽進來。


    隻是吳佩蘭從來沒幹過這樣的體力活,上午都算是強撐著,下午更是腿肚子直哆嗦,蹲下去都費勁。


    王小麥和蘇苗苗倆人都沒理她,埋頭苦幹自己的活兒。


    蘇苗苗是心裏裝著事兒,王小麥則是單純不願意搭理吳佩蘭。


    但所謂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吳佩蘭雖有些高傲,但終究也還是個17歲的小姑娘,耐不住寂寞。尤其是在她不情願幹活的時候,就更想能跟人嘮嘮嗑了。


    更別說,她中午在知青點的時候,可是聽了不少事兒,她這麽善良的人,知道了自然要分享一下,咋說這倆人也是跟她一批的知青,相比那些端著架子想使喚人的老知青而言,她們才是一國的!


    不過她也不傻,沒上趕著和她們說話,而是用剛好能夠讓王小麥和蘇苗苗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道:“我聽劉蘭說,那個程秀秀和接咱們的楊隊長有一腿,不過楊隊長的閨女好像不許楊隊長跟這女知青在一起。”


    八卦永遠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最佳辦法。


    蘇苗苗聽到楊隊長和他閨女的時候,耳朵就豎起來了,王小麥更是好奇地往吳佩蘭那邊挪了挪,一副想要繼續聽下去的樣子。


    吳佩蘭一見兩個人這樣,便又不開口了。


    心裏止不住得意,心想,小樣吧,剛還不搭理我,現在想知道了,我不說了!我還治不了你們!


    蘇苗苗一看她表情,就知道這人是等著她們開口問呢。


    也知道,以王小麥的性格一定不會給她搭話。


    可這樣的話,自己想知道的事兒就得不到答案了。


    蘇苗苗到是也能問王小麥,但她也不一定知道,到時候去問別人的話,恐怕會心生懷疑。她一個剛來到大隊的女知青,怎麽會知道大隊長有一兒一女,又為啥要好奇大隊長的家人呢。


    所以,不如從吳佩蘭這裏探話,還能知道點其他的事兒。


    “不可能吧。程知青就算比咱們大,也才25。那大隊長都有閨女了,這倆人咋可能在一起呢。”蘇苗苗不像王小麥似的那麽抵觸吳佩蘭的身份,不過遞個話茬,就能知道自己想驗證的事兒,這簡直是太劃算了。


    “怎麽不可能!”一聽這話,吳佩蘭果然接了話茬,反駁道,“一個個都在農村待了好幾年,為了迴城名額有啥豁不出去的!”


    “豁出去?豁出沙啥去啊。”蘇苗苗一臉茫然,裝作不知道吳佩蘭話裏的意思。


    “不、不可能吧……”一旁聽明白的王小麥也忍不住開口,微微紅了臉,隱晦說道,“那大隊長家仨孩子,大閨女都有孩子了,咋還能……”


    說起這種話題,吳佩蘭其實多少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到底還是憋不住話,壓低聲音道:“我也是中午在知青點聽到的,就是那個劉蘭。她和另外一個我不知道叫什麽的女知青,說看到從公社放假迴來的楊桃花……就是大隊長的閨女來找程秀秀,還看到她抬手要打程秀秀呢!”


    楊桃花!


    蘇苗苗眼神一凝,在聽到吳佩蘭說到楊桃花的時候,徹底確定了在書中頂替了原身,又害了她性命的一這一家人,就是楊豐收一家!


    而就在蘇苗苗思索該怎麽去看一看楊桃花那個楊貴虎到底是個什麽德行的同時,吳佩蘭還在繼續說著:“我還她們講,原來那個楊桃花找程秀秀麻煩不是因為大隊長,而是她看上的一個男知青也喜歡程秀秀!”


    王小麥一聲驚唿:“他們這也……這也太……楊桃花還沒我大呢,今年好像才16吧。”


    “一門心思想進城裏唄。”吳佩蘭說完後,又問王小麥,”你姥家在大隊,沒和你說過這些事兒?那楊桃花怎麽不在大隊裏生活,跑去公社幹什麽?”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在公社念初中吧。大隊裏沒有學校,小學初中都得去公社才行。”王小麥兒時還曾和楊桃花一起玩過,不過那時候這人就很霸道,要北河溝的孩子都聽她的,王小麥不樂意這樣,便也沒怎麽和她玩過。如今又迴到大隊裏當知青,卻是沒想到楊桃花會變成這樣。


    “她都16了還在念初中?”吳佩蘭有些驚訝。


    “農村不講究讀書,能讀個小學就不錯了。”王小麥迴道。


    吳佩蘭對這個迴答表示認可:“也是,我看你們這大隊裏都沒有小學,怪不得楊桃花心氣兒那麽高,直接盯上知青,估計也是覺得自己讀了初中,就想奔城裏鑽了。”


    王小麥聽到這話覺得有些刺耳,雖說她自己也是省城的,但到底姥家在這裏,被吳佩蘭這樣說自家大隊的姑娘,她多少也覺得有些難堪。可更難堪的是,她根本沒辦法反駁,知青點都說得有鼻子有眼了,她媽和她姥也都念叨過讓她離知青遠點,估計大隊長和楊桃花,還有程秀秀和男知青的事兒,是八九不離十了。


    相比較吳佩蘭的活躍,和王小麥複雜的心情,蘇苗苗就顯得很沉默了。


    畢竟看書裏這一家父與兒女都挺不是東西的,但因為和前期很多時候和女主沒有衝突,所以在文中也沒有細寫,隻交代了原身那點事兒,其他的都一概不知。


    現在看來,這一家子幹得醃臢事兒恐怕不少,尤其是楊豐收這個大隊長,利用自己的特權,除了在男女關係上,那曾被她看到過的,收吳佩蘭好處的事兒他應該也沒少幹。


    畢竟楊桃花在公社念初中也得不少錢,一個生產大隊長一年能有多少嚼頭啊。


    “反正這事兒我就和你們倆說過,這還是看在咱都是一批來的知青的份上,想叫你們小心點,這個生產大隊長和他這一家子可不像是什麽好人。”


    吳佩蘭說這話時,顯現出了積分和她往常形象不符的嚴肅。讓王小麥都不自覺認真起來。


    不過緊接著,她就又開始恢複本性,看著王小麥和蘇苗苗說道:“其他時候我不管,但平時上工,你們倆必須得跟著我,不能叫我落單。畢竟我比你們長得都漂亮,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至於迴城名額什麽的,我也不參與。我是自己不想留在城裏的,跟程秀秀那種為了迴城不擇手段和楊桃花為了進程不知羞恥的人不一樣,我是高風亮節為了來農村搞建設的,可不是來搞亂七八糟男女關係的!”


    王小麥一聽這話,沒忍住撇了撇嘴。不過對吳佩蘭的話她也沒有反駁。再大的矛盾在安全麵前也不叫矛盾了,她雖不喜歡吳佩蘭,但也不像她真的出點啥事兒。遂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同。


    王小麥這個不喜歡吳佩蘭的人都表態了,蘇苗苗就更不會持反對意見了。


    而就在她準備點頭說好的時候,隻聽見她們身後穿來腳步聲,蘇苗苗猛地站起來向身後看。


    隻看見一個跟她年紀上下,看起來比她還瘦小幾分的小子同樣拿著鐮刀,背著籮筐地站在那裏,像是剛過來的樣子。


    一旁的王小麥和吳佩蘭都有些緊張,雖說這小子看起來不大,但真要是有點啥想法,她們仨還真不見得是這人的對手,尤其是水庫離大隊社員幹活的地方遠,周圍又都是豬草……


    蘇苗苗握緊了手裏的鐮刀,和這個頭發擋住眼睛,有些看不清長相的男孩對視了一下,兩個人都沒說話。


    隻一個眼神對視的功夫,那男孩沒吭聲,轉身離開了這片豬草地,朝著水庫另一邊走去了。


    王小麥和吳佩蘭心裏一鬆,沒敢再往那邊看,隻心想這人看這年紀不大,可能也是來打豬草的,也沒再多想。


    蘇苗苗緊盯著這人離開,眼神一定,發現這人走路時有些一瘸一拐的,像是個跛子。


    “小麥姐,這人是咱大隊裏的人嗎?”蘇苗苗見那人走遠了,開口問道。


    王小麥想了想,道:“我隻有過年時候才會迴來,對這人是真沒啥印象。不過看他那架勢應該也是來割豬草的,肯定是咱大隊的人,就是不知道是誰家的小子。”


    “甭管是誰家的,走了就行。”吳佩蘭拍了拍胸口,“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這村裏的二流子呢!”


    三個人都是一臉後怕的樣子,心裏越發認定以後這上工下工還是得結伴才行。


    這個話題算是告一段落。


    三個人經此也算是拉近了關係,嘰嘰喳喳地又說起了其他的事兒。


    蘇苗苗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訊息,也樂得這話題轉移,說點不相幹的事情,說說笑笑的,也算是勞逸結合。


    至於剛剛那個小子,三個人被嚇了一下,倒也都沒多想,隻蘇苗苗有些在意,但想了想,覺得自己有些太過謹慎,便也沒再提起。


    作者有話要說:


    看在我更新這麽勤勞,字數又從來不少的份上……喜歡就請多多收藏吧!可以的話也請收藏作者專欄!有營養液的話,我也厚臉皮求一下營養液~謝謝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奶酪月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奶酪月亮並收藏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