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糧看著有些不情願的外甥女,連忙說道:““雖然還是得和知青一起幹活的,不過沒事兒,到時候舅舅們和你表哥表弟都幫你去幹活,還有苗兒的。你們倆都不用操心。這地裏的活兒可不比你們城裏,那得是真賣力氣才行。你們兩個女娃娃,肯定受不了的。”


    “那就謝謝三舅啦!”


    王小麥在親人麵前表現出來的輕鬆活潑的一麵,讓蘇苗苗不禁側目,這樣由信任引發出的情緒,她也曾有過。但現在,她隻相信自己。


    “苗兒?”王小麥看著一直沉默的蘇苗苗,以為她是不好意思了,連忙拉著她說,“咱們也肯定不能全讓舅幫著幹了,過陣子就是秋收了,我舅他們也肯定得先幹完自己的活兒之後再來幫咱們。你可得做好準備啊!我以前跟著地裏幫過忙呢!”


    蘇苗苗知道王小麥是怕自己多想,開口道:“我還真沒幹過農活,到時候真的要麻煩謝謝叔你多幫襯了。小麥姐也是,到時候下地幹活,還得你幫忙指點我怎麽幹呢!”


    楊豐糧笑道:“你這娃子就是客氣!不過你可別找小麥幫你,她自己都不知道咋幹活呢!”


    “舅!”被揭了老底兒的王小麥喊了一聲。


    “哈哈哈哈說你還不樂意聽了,那舅不說了,你別瞪眼了。”


    “這還差不多……苗兒你別聽我舅的!”


    三個人說說笑笑間,楊豐收這邊也已經挑好了剩下幾個知青,帶著他們過來了。


    蘇苗苗看著他選的知青,不免有些詫異。三個男一女,其中那女的就是王小麥說過的吳佩蘭。另外三個男的中,也有那個一路跟吳佩蘭一起的男知青裴蔚然。這倒是有趣,蘇苗苗看著剛還一副不願意選女知青的楊豐收對吳佩蘭流露出的幾分討好模樣,心裏有了幾分計較。她聽王小麥說過,吳佩蘭她家有點走資派的意思,但一直沒給定性,給她安排下鄉也是為了避風頭,估計……這楊豐收從她這得沒少要好處。


    不過這和蘇苗苗都沒什麽關係,她看了一眼也就再往那看。


    那邊楊豐收一邊介紹這幾個知青的名字,一邊喊著楊豐糧趕車準備迴大隊。


    蘇苗苗看著腳下不算平坦的石子路,和前麵通往大隊的泥濘道路。心裏突然湧現出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身邊的知青在小聲抱怨著,對即將要去的大隊充滿了對貧窮的恐懼。


    但,沒人能阻止時代的腳步,北河溝大隊,他們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收藏今天是不是就可以破百啦(期待期待)


    第10章


    北河溝大隊離公社不算遠,蘇苗苗一行人坐著牛車大概行進了半個鍾頭,就到了。


    一到地方,吳佩蘭就先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為啥?太窮了。


    放眼放去,還都是土坯房,有的甚至都算不上土坯,算是茅草屋。饒是蘇苗苗對這個年代農村的環境有了心理準備,也還是覺得太過艱辛困難了。要知道,她小時候雖然也住過老家,但九十年代的時候,老家都已經是紅牆綠瓦的磚房,有的人家還都壘出個小院子,夏天熱的時候就去院子裏擺張桌子吃飯,愜意得很。再到後來,就去了城裏,住的都是樓房了。


    環境的確很差,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蘇苗苗很快調整好了心態,開始思索自己該怎麽借著金手指這個便利條件來改善生活。


    而一旁,仍哭鬧著說要迴城的吳佩蘭和旁邊不停安撫的裴蔚然都是一臉崩潰,神色中還帶著幾分後悔,蘇苗苗猜,可能是在後悔不應該給楊豐收好處。至於其他兩個知青,也是苦著一張臉,明顯不太能接受的樣子。蘇苗苗偷偷看了一眼楊豐收,隻覺得剛下了牛車,站在大隊辦公室門口,還沒來得及介紹大隊情況的,這位大隊長的臉都比得上鍋底了。


    此時,正是社員忙完了一下午,下工的時候,當地人一見牛車停在了大隊辦公室門口,又見門口那站了好幾個眼生扥年輕人,就知道,是又有知青被分配到他們這兒來了。


    知青下鄉對北河溝的人來講,已經不算稀罕事兒了,當年第一批知青下鄉的時候,才叫轟動!那可是他們這群老農民第一次見到城裏的娃子來鄉下,個個都想看看城裏人長啥樣。不過一年又一年,這群知青是一批又一批地來,一個又一個地走不了,大夥兒們也就不覺得新鮮了。就算是城裏娃又咋樣,不還是得跟他們一樣,下地幹活嗎。而且幹得還沒有他們像樣,每年糧都不夠分的,還得給他們分去一些!


    和讓北河溝的人漸漸也提不起對這群知青的喜歡,更談不上歡迎了。不過,看看熱鬧還是可以的,咋說這地方也沒啥娛樂。每天除了上工下工,一日三餐,可以說完全沒有業餘生活。


    難得又一批白白嫩嫩的知青被分配過來,也下了工的社員們便索性圍攏在了大隊辦公室門口,看起了熱鬧。


    “今年咋比去年分的人還多哩?我剛數了數,足足六個人!這下子,又多了幾個分糧食的了。”


    “是啊,現在知青點的那批都還不消停,我家小子看見那女知青就走不動道了,天天去幫那幾個不安分的女知青幹活,攔都攔不住!”


    “你們瞅瞅那個哭的,一看就不會幹活!長得倒是挺漂亮,但這又當不了飯吃!”


    “欸,我咋瞅著那個穿花褂子的女知青這眼熟呢?還有她旁邊那個,一點都不像城裏人,看著黑黑瘦瘦的,還不如我家二丫看上去富態。”


    大家夥兒議論紛紛,被圍在中間的知青們都臊紅了一張臉,總覺得自己像是耍猴戲裏被看的猴兒。在這樣的圍觀下,連吳佩蘭都止住了哭聲,躲在裴蔚然幾個人後麵,縮著不想讓人瞅來瞅去。


    “都圍在這裏幹啥?家裏不做飯啦!該幹啥幹啥去,別在這圍著!”楊豐收覺得吳佩蘭的哭讓自己沒了麵子,此時嚴肅著一張臉,揮著手喊道,“記分員呢?楊二麻子,你家小子呢!讓他過來把這些知青送到知青點去!”


    楊春生是剛剛楊豐收喊的楊二麻子的兒子,也是隊裏的記分員,聽到他爹喊他,連忙就跑過來了,問道:“那豐收叔,這批知青吃啥啊,他們還沒幹活,沒有公分啊。”


    楊豐收白了一眼楊春生:“你小子不會動動腦袋?吃飯啥的就先跟那群老知青一起唄,等他們幹了活掙到公分,再補上!”


    楊春生點了點頭,正準備帶這幫知青去知青點的時候,楊豐糧說話了。


    “小麥和苗兒就跟我迴家了!”說著,他拉著王小麥和蘇苗苗就打算走。


    “大誌叔您這……”楊春生有些不明所以,這知青哪能住進社員家裏,那不亂來嗎!更別說,他大誌叔家除了他家老太太外,全是小子,這倆女知青……咋行呢!


    一旁的吳佩蘭也不幹了,連聲問道:“憑啥她倆能不用住知青點?”


    這話一說,其他還沒散去的社員們也都有些奇怪。是啊,這知青得去知青點住著,這又是倆女知青,這叫啥事!想著想著,就都攔著楊豐糧,嚷嚷起來這知青不能住社員家裏了。


    其實知青是可以住到老鄉家裏去的,但北河溝的人似乎對知青都很不喜,像是怕惹上麻煩鬧出事兒似的,根本沒考慮甚至是不允許知青住家裏。


    楊豐糧一見都攔著,剛要急,他大哥楊豐年和二哥楊豐田正好下工趕過來,一見這,連忙開口道:“這是我……”


    楊豐年原本想說王小麥是自家外甥女,住家裏合法合理。可他眼神一瞅,自家外甥女正拉著另一個女知青不撒手,三弟大誌也一副要帶著倆人一起迴家的樣子。他不知道蘇苗苗是誰,但也知道,這估計是他家小麥認識的,也要帶迴家去。楊豐田開口道:“她倆是我家孩子,肯定要去我家住啊!”


    楊豐田也馬上反應過來了,跟著應和道:“是啊,小麥你們都知道,我妹子家的孩子。她旁邊這個也是。都是親戚,肯定得上我家住啊!”


    蘇苗苗沒吭聲,隻是緊了緊攥著王小麥的手,將她的緊張與不安直接傳遞了過去。


    她原本想先去知青點探探,看看情況是不是像王小麥說的那樣。但現在看這些村民社員對知青的抵觸心理,不願意讓他們住到社員家裏的態度,蘇苗苗放棄了這個想法。還是得先去到王小麥家才行,把這事兒做實了,免得後麵再出紕漏。至於那些知青……豐糧叔不是說了嘛,知青是一個小隊的,得一起幹活。等上工了,自然就能認識。


    王小麥果斷地站了出來,對人群中的一位婦女喊道:“槐花嬸子您忘了?我進城前還和您家小花一起玩過呢!”


    被喊到的董槐花愣了愣,下意識看了看王小麥,打量了一番後,一拍大腿道:“還真是!你是……你是杏芳家的小麥!”


    “杏芳家的?”其他幾個嬸子聽到這個倒都想起來了,“是了,杏芳進城也都好多年了,聽說她家大兒子去當兵了,有一個閨女我記得還在老楊家養過幾年呢!”


    “我媽就是楊杏芳!”王小麥連忙迴道,同時還拉起蘇苗苗的手說,“這是蘇苗苗,是我爸那邊的親戚,我妹子。”


    “行了行了,咱大隊的孩子迴來,當然得住自己家了!這倆孩子先是咱大隊的娃,其次才是知青哩!””其中一個穿著都比其他人都像幾分樣子的婦女站了出來,大聲說著。


    這人是隊裏的婦聯主任趙曉娥,在隊裏說話也是很有分量的,一聽她這樣說,大夥也就沒說別的。相較於條件富裕的城市,農村比其多的,便是這對同鄉同村人護犢子的行為。在知道這倆知青是大隊的孩子後,大家夥的關注力也就不放在她們身上了。


    楊家三個舅舅一看人群散了,連忙就趁亂帶著王小麥和蘇苗苗往家走去了。至於其他知青?還是麻溜兒跟著楊春生去知青點吧!


    在朝王小麥姥家過去的路上,蘇苗苗終於知道為啥她小麥姐的爸媽要想方設法把王小麥給安排迴老家下鄉……


    這一路上,從剛剛見過的她三個五大三粗,得蘇苗苗仰著頭看的三個舅舅,又加上了下工迴來晚一些,路上碰見的,她大舅舅家的大表哥和三表哥、二舅舅家的二表哥和三個表弟、以及她三舅舅家的四表哥和小表弟……加上來烏泱泱十多個人,個個都是高壯漢子,可以說是安全感十足。


    而等到了王小麥的姥家,蘇苗苗的感受就更直觀了。


    王小麥家因為男丁多,能幹力氣活不說,還因為王小麥媽媽在省城的原因,每年農閑的時候,這一家子的人時不時還能去省城去幹臨時。所以在北河溝也算是條件不錯的人家。前前後後一整片的地方都是他家的屋子,四間大房加院子,還都比隊裏其他的土坯房要好些,是壘起來的石頭房,看起來更像樣子一些。


    但讓蘇苗苗震撼的,不是房子,而是……


    “姑姑!小麥姑姑迴來啦!”


    “姑,你迴來啦!”


    “黑蛋兒,姑迴來了!”


    蘇苗苗剛跟著王小麥走到頭一個院門口,就看見一個半大小子衝出來,滿是驚喜地朝院裏喊,緊接著又跟出來了幾個,大一點的十一二,小一點的才五六歲,虎頭虎腦地跑出來,全都圍在王小麥身邊,喊著“姑”。


    “小麥姐,這……”蘇苗苗是真的驚呆了。她沒穿越前的家庭結構很簡單,外公和母親。當然了,父親那邊倒是有不少人,但早就隨著父親的去世而斷了聯係,蘇苗苗也不願意和那群隻想從自己這裏得好處占便宜的人有聯係。所以她是真的沒見過這樣一個……家庭人員多,卻又能保持和睦友好的家庭。


    王小麥看出了蘇苗苗的驚訝,笑著開口介紹:“苗兒,我給你介紹介紹。這幾個都是我幾個表哥的兒子,大一點的叫鐵蛋兒,過了年就11了,小一點的是狗蛋兒,剛八歲,這倆都是我大表哥的兒子,黑蛋兒是我二表哥的兒子,今年六歲。我三表哥的孩子剛兩歲,估計現在正睡著呢,還有一個在我表嫂肚子裏懷著呢。四表哥去年剛成親,還沒給我生侄子呢。至於我幾個表弟,歲數比我還小,不著急結婚!”


    說著,王小麥又拉著蘇苗苗介紹給她的家人:“姥,舅舅舅媽還有表哥表弟,這是我在省城認識的妹子,叫蘇苗苗。她再過倆月才15,我尋思我倆一起下鄉也是緣分,就想讓她跟我一起住,到時候糧食啥的,都跟我一起!”


    這說一說,王小麥這姥家這群人就都朝蘇苗苗看了過來。饒是蘇苗苗在這一大家子的目光注視下,也有些不自在。


    這一大幫子人,安全是真有,但也真夠唬人的。


    楞了一會兒,王小麥的快七十歲的姥姥先發話了:“別愣著了,都進屋準備吃飯!”


    大家長開口了,老楊家的其他人也跟著活躍起來了。


    舅舅和表表弟們都先進去劈柴挑水,準備一會兒吃飯。三個舅媽和四個表嫂都都和氣地圍過來,招唿著王小麥和蘇苗苗進屋。幾個小侄子跟在後麵,好奇地看著蘇苗苗,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女知青有些想靠近又不太敢。


    蘇苗苗在這些人身上沒有感到半點惡意與排斥,這點讓她一直懸空的心多少落了一些,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雖說人多想些,多警惕點沒毛病,但總這樣也多少會令人感到疲憊。


    在走進院子的時候,蘇苗苗真誠地朝王小麥說了一句:“謝謝你,小麥姐。”


    突然得到一聲感謝的王小麥愣了愣,不明所以地迴了一句:“不客氣?”


    看到王小麥毫不虛偽做作的表情,蘇苗苗笑著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麽。她看著帶著燦爛笑容與自己並行的王小麥,和周圍不帶半點排斥,滿是歡迎神情的她的家人。在心生羨慕的同時,也大概清楚了王小麥那自來熟,又心軟好糊弄的性格是遺傳自誰了。


    要是接下來兩年都住在這裏的話,自己是不是也能多幾分像他們這樣單純的快樂呢?


    “苗兒,快過來!”走得比蘇苗苗快的王小麥站在房門口喊她。


    “哎,就來!”蘇苗苗迴了一句,便加快了腳步跟了上去。


    一定會吧,蘇苗苗想。


    作者有話要說:


    收藏破一百啦!謝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章


    蘇苗苗下鄉的第一頓飯,是在楊豐年家吃的,也就是王小麥的大舅家。


    蒸窩頭、煮野菜、一碟子雪裏紅鹹菜,外加一大鍋紅薯棒渣粥,就是這一大家的晚飯了。


    蘇苗苗其實是有些吃不慣的,畢竟這個年代的粗糧的口感,相較於後世因為健康而極受人追捧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後來的粗糧是人們在吃慣了精米精麵後發現粗糧的更加營養成分後才時不時作為加餐來食用的。而且,後來的這些玉米麵兒、棒渣粥什麽的,都是經過加工的,口感上不絕的粗糙,更不會拉嗓子。


    但現在這窩頭渣粥的啥的……是真的沒有過什麽加工,嚼起來口感粗糙,咽下去更是難。蘇苗苗艱難地嚼著嘴裏的窩頭,終於明白為啥有人說,當吃到不愛吃的東西或者是不好吃的食物時,會出現“越嚼越多,怎麽咽也不想,也咽不下去”的感受了。


    蘇苗苗此時簡直欲哭無淚。


    她一邊覺得自己既然到了這個年代就必須要適應這個年代裏所有的一切,一邊又真心為自己喊屈。想她蘇苗苗,踏踏實實創業、勤勤懇懇經營、按時按月繳稅……從來做過半點虧良心的買賣,也沒有幹過半點損人(不)利己的事兒,剛過上好日子沒幾年,餐館這邊也不需要自己時時去後廚做飯,可以專心經營,開拓事業的時候,她竟然穿越了!還是穿越到幹啥啥不行,去哪兒要證明的七十年代。


    蘇苗苗承認,她早年為了挽救餐館,沒少吃苦受累,但作為一個廚師,她在吃上麵是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的,是從來都沒在吃上麵委屈過的!


    可現在這叫啥事?


    吃糠咽菜不說,她還得表現出,吃起來一點不費勁,甚至滋滋有味的樣子。


    蘇苗苗當然可以表現出自己地不滿,可有什麽用嗎?


    農村的條件就是這樣,分到手的糧食倒是可以換細糧,可夠誰吃的?又能吃多久?在享受和餓肚子之間,沒有人會選擇一時的享受,誰都不想餓肚子。


    更別說,她現在作為知青,“借”住在王小麥家也好,住知青點也好,吃的都隻能是這些,甚至更差。她包裏是有麥乳精,有罐頭,甚至還有空間裏的東西……但她能拿出來嗎?麥乳精和罐頭太過顯眼不說,拿出來也可以,但夠吃多久的?她手裏是有票,能去供銷社買,但太過顯山露水一定會被排擠不說,還容易被盯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奶酪月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奶酪月亮並收藏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