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死一般的尷尬蔓延開來——主要是太後覺得尷尬。
太後深吸一口氣,恨不得把李慶祥皮扒了,她直接就指著人鼻子罵道:“若不是看你伺候過先帝,哀家如今就一頓板子叫你清醒清醒!”
“給皇帝選秀,你不去找皇後,你來我這壽康宮做什麽?誰家的規矩是老母親隔著兒子給兒子納妾的?你這是要攛掇我家宅不安!”
“先帝死了還沒一年,你就要給皇帝選秀,你這是陷皇帝於不孝!”
“皇帝還沒發話,你一個太監著什麽急?你一個太監,你說你急什麽!”
太後氣得胸口劇烈起伏,雖然大半是裝的,屋裏眾人忙順氣的順氣,安慰的安慰,太後拉著唐思然的手,連聲地道:“去請皇帝!哀家今兒倒要看看,這太監究竟是哪裏來的膽子。”
李慶祥已經跪在了地上,還小聲分辨了一句,“是規矩如此,是奴婢的職責,該問這麽一句的。”
按理來說,太後想要訓斥皇帝的時候,唐思然該避的,隻是她思來想去,皇帝著實不是這樣的人,那這李慶祥是飄了,還是被人攛掇的?
在皇帝手下攛掇人……照齊文賢那個性格,那就更不可能了。
太陽能從西邊出來,大魏朝能亡,齊文賢不可能!
唐思然起了疑問,又覺得要是放在她身上,這就明白的是要對太監動手了,她便又坐了下來,等著皇帝過來。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皇帝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進來,一進來眉頭一皺,道:“李慶祥冒犯母後了?”
冒犯兩個字就說的很有靈氣了。
皇帝一直是個講究證據的人,冒犯的界限太自由心證了,能說出來這樣的話,那傾向性就很明顯了。
當然冒犯太後原本就是重罪,太後自然是想不明白這裏頭的彎彎道道的,這天底下能跟上皇帝思路的,也就她唐思然一個了。
不過唐思然現在沒說話,她要等一個機會。
太後原本的氣就有三分是裝的,趁著眾人安慰她的時候,她板著臉又把怎麽告狀,怎麽阻止選秀又不離間夫妻以及母子感情的說法想了一遍。
總之要往先帝正月十四才死,和太監自作主張多管閑事這兩條理由上靠。
前者是有違孝道,後者是做皇帝的主,都是大忌諱。
唐思然一直等著,等太後說,又等那太監分辨這是職責所在,就是問一句等上頭人駁迴的,唐思然開口了。
她慢條斯理的放下杯子,道:“我原先在家裏當姑娘的時候,我家裏也是有資格參加選秀的,倒是聽我父親說過幾次。”
“選秀的名單雖然是禮部出,不過誰能入選,頭一波挑人,甚至安排住所,縫製新衣準備東西等等,都是宮裏太監宮女負責的,據說這是個大肥缺兒,能撈不少銀子。”
她看著李慶祥,嘴角勾了一邊,眼神也冷了下來,“銀子都花到哪兒了?”
太後一愣,雖然想起自己當年進宮,“哀家也掏了不少銀子啊!”
唐思然便又道:“我父親不過一個學政,這事兒想必是先帝跟他說的。”
太後畢竟還是有點政治素養的,立即接上來,“先帝想必早就想收拾你們了,隻是想著你們太監生活不易,先帝那會兒又年事已高,沒什麽選秀的機會了,這才放過你們,可沒想你們膽子倒是挺大啊。”
路鋪好了,□□也搭好了,皇帝麵色一冷,道:“李忠順,給朕好好的查!徹查!”
唐思然又補充了一句,“尤其是那些常出宮的,還跟家人聯係上的,宮外有宅子的。”
李忠順應了聲是,叫了早就準備好的人手,拖著李慶祥出去了。
太後舒了口氣,雖然……這結局跟她當初設想的不一樣,但是總之把選秀糊弄過去就行。
“你們自己去吃飯吧。”太後道:“我歪一歪,晚點再吃。”
唐思然隨著皇帝出來,兩人相伴而行。
半晌,皇帝腳步忽然一頓,極其輕微,身後跟著的人可能察覺不到,不過身邊的唐思然看出來了。
所以方才那事兒裏頭,有叫皇帝為難的地方?
這不應該啊。
這事兒處理得多好,證明了皇帝知道變通了——明白了,是剛上台就處理先帝的太監。
原先在孟王府的時候,皇帝賞人東西也是毫不手軟的,他也不是那種一定要水清無魚的人,可見這些太監是真的要處理。
唐思然開口歎道:“這些人伺候過先帝,心大了,膽子更大,早就忘記了奴婢的本分。”
皇帝這才跟著開口,“父皇死的時候,叫我照顧他們。”
原來是因為這個,卻叫人覺得更可愛了。
“那等徹查之後,就送去皇莊上養老吧,都是自己家裏的奴婢,怎麽處理外人也插不進來。”唐思然忽然一笑,道:“他們也算養尊處優了,平日裏用了不少補藥,叫他們每日也勞動一二,免得多想,免得老了上火難受。”
皇帝無奈的笑了起來,拉著她的手,道:“看著台階——”微微一頓,又遺憾地道:“可惜嶽父死得太早。”
???沒有嶽父啊,那是她為了扯到先帝頭上,假借嶽父之名啊。
這一幕正好叫聽聞太後因為選秀發火,生怕殃及到她們娘娘身上,所以匆匆趕出來的眾位美人瞧見了。
楊輕輕猛地刹閘,腳步一頓,臉上立即就有了笑容。
他笑了他笑了!
他拉手了他拉手了!
等一下,如果拉手衝著皇後笑提前了,那豈不是說娘娘生產也要提前?等不到陛下登基三年後了?
呸呸呸!楊輕輕給自己臉上扇了一巴掌,這都想的什麽啊。
再看一眼陛下拉著娘娘的手,楊輕輕笑得像個終於把女兒嫁出去的老母親。
陛下拉著娘娘的手笑,時間地點都變了,這證明未來不是固定的,隻要她夠努力,娘娘一定能活下來。
楊輕輕心滿意足的轉身,笑眯眯把簡氏胳膊一挽,“咱們迴去吧,給太後的手帕你做了幾條了?唉……我都多年沒動過針線了,三條六條拿不出手,一口氣做十二條還真有點累。”
簡氏笑道:“的確得自己動手,我還先練了三條呢。”
胡氏把劉氏胳膊一挽,道:“你姑媽喜歡什麽花樣?你也從來不跟我們這些姐妹說。”
容氏姐妹對視一眼,一左一右圍住了古氏,“古姐姐是咱們這些人裏頭繡工最好的了,能不能教教我們?”
眾位美人帶著小香風,又一股腦的走了。
又過去小半個月,眾位美人精心準備,幫劉氏打掩護的手帕都做好了。
這天早上,大家給皇後娘娘請過安卻沒走,楊輕輕開口了,“娘娘,我們給太後娘娘做了幾塊手帕,想送去。”
這都是正常孝敬,該給太後送些東西的,唐思然道:“那就一起過去吧。”
到了壽康宮,太後見她帶了這麽些人來,眉毛不由得一挑,“這是怎麽了?”
她一個當太後的,也不是什麽人想見就都能見的,原先就說的初一十五來,怎麽今兒都來齊了?
“這不年不節的。”
唐思然應道:“她們說給太後做了幾塊手帕,我想著是個孝敬,叫她們自己來送。”
太後麵上是溫和的笑意,口中還道:“難為你們有這個心,我心裏很是受用。”隻是心裏的警惕幾乎提到了最高。
這不是一個兩個,這是十九個,還是活人,個人都有個人的想法,手上活做得快慢也不一樣,能一起給她送來,那指定是商量好了!
是覺得位份太低?想走她的路子升位份?
這事兒吧……雖然她也覺得這位份低了點,可皇帝下的聖旨,至少這兩三年是不要想了。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們背著她兒媳婦商量事情,她這兒媳婦還笑眯眯的應了?
她這當婆婆的可太難了!
在唐思然的示意下,楊輕輕頭一個站起身來,道:“這是妾給太後娘娘做的手帕,娘娘看看喜不喜歡?”
宮女接過匣子,打開給太後看,裏頭是一套以春夏秋冬為題的手帕,花紋各有不同,一共十二條。
做得的確精致,比如這春天四條,分別繡了黃色的迎春花、嫩綠的新芽、粉色的桃花跟白色的玉蘭。
這還真叫人挺喜歡的,太後點點頭,“難為你有這份妙思,哀家挺喜歡的——先拿這繡著迎春花的出來用。”
不過誇獎完了還得敲打一下,太後又道:“粉色的不太合時宜,先收了吧。”
太後說完又去看了看自家兒媳婦,見她麵色凝重,眉頭似乎也皺了起來,眼神不明瞧著那楊氏,太後總算是鬆了口氣,看著不是太笨,總算是反應過來了。
太後鬆了口氣,簡氏又起來,道:“這是妾給太後娘娘做的手帕,娘娘看看喜不喜歡?”
這話聽著有點耳熟啊,不過太後天天聽這等話,念頭不過一閃而過,又跟宮女道:“拿來我看看。”
唐思然這會兒憂愁了,當然她憂愁的地方跟太後想的不太一樣。
不過某種程度上也一樣,她憂愁的的確是這些人居然不跟她商量,要是跟她商量了,她肯定不能讓她們一人送十二條啊!
她們想沒想過她們一共多少人?
十九人,19x12=228。
正常人能用三年……太後哪兒見過這個場麵?
唐思然恨不得扶額歎氣了,你們心裏能有點數嗎,一天到晚操不完的心。
這時候已經輪到劉氏上去了,照例是一模一樣的話,“這是妾給太後娘娘做的手帕,娘娘看看喜不喜歡?”
太後心頭跳了兩下,她就算如今完全沒有用腦子的必要,也反應過來了,這說的都是一樣的啊。
她視線一轉,默默地數了起來,後頭還有十四個,再偏頭一看她身邊的宮女。
太後身邊慣常是站著四個宮女的,基本不用她們做什麽,就站著,原本覺得是挺有威嚴的,可如今看……已經一人手裏拿著一個匣子,怕是不太夠用了。
太後歎了口氣,劉氏嚇得心頭跳了跳,轉頭就往娘娘那邊尋找安慰了。
唐思然道:“把匣子都放下來,一會兒一起拿迴去。”
劉氏鬆了口氣,下一個是胡氏。
太後漸漸地也不想那麽多了,她原本就是挺會自我安慰的人,如今轉了念頭,就好奇一件事情,十九個人送帕子,那肯定不能重複啊,所以都送了什麽主題的?
太後頓時又興致勃勃了。
劉氏在一邊數著,等雲氏上去的時候,她站起身來走到角落,拉個宮女道:“淨房在何處?”
宮女帶她去了。
一見劉氏離開,後頭幾個人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把帕子送完了。連雙胞胎姐妹兩個都沒作妖,規規矩矩一句廢話沒說。
眾人送了帕子,楊輕輕立即打頭站起身來,“太後娘娘,妾十幾個先告退了,您跟皇後娘娘說話吧。”
太後眼皮子又跳了跳,妾十幾個……她還是第一次聽見這等說法,有種奇怪的詭異感。
唐思然不禁又扶額歎氣,這些人真的要好好管一管了!
不過這麽亂哄哄的一鬧,再加上十幾個人的人數加成,又是刻意幫著劉氏,竟然沒人發現劉氏留在了壽康宮裏。
太後深吸一口氣,恨不得把李慶祥皮扒了,她直接就指著人鼻子罵道:“若不是看你伺候過先帝,哀家如今就一頓板子叫你清醒清醒!”
“給皇帝選秀,你不去找皇後,你來我這壽康宮做什麽?誰家的規矩是老母親隔著兒子給兒子納妾的?你這是要攛掇我家宅不安!”
“先帝死了還沒一年,你就要給皇帝選秀,你這是陷皇帝於不孝!”
“皇帝還沒發話,你一個太監著什麽急?你一個太監,你說你急什麽!”
太後氣得胸口劇烈起伏,雖然大半是裝的,屋裏眾人忙順氣的順氣,安慰的安慰,太後拉著唐思然的手,連聲地道:“去請皇帝!哀家今兒倒要看看,這太監究竟是哪裏來的膽子。”
李慶祥已經跪在了地上,還小聲分辨了一句,“是規矩如此,是奴婢的職責,該問這麽一句的。”
按理來說,太後想要訓斥皇帝的時候,唐思然該避的,隻是她思來想去,皇帝著實不是這樣的人,那這李慶祥是飄了,還是被人攛掇的?
在皇帝手下攛掇人……照齊文賢那個性格,那就更不可能了。
太陽能從西邊出來,大魏朝能亡,齊文賢不可能!
唐思然起了疑問,又覺得要是放在她身上,這就明白的是要對太監動手了,她便又坐了下來,等著皇帝過來。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皇帝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進來,一進來眉頭一皺,道:“李慶祥冒犯母後了?”
冒犯兩個字就說的很有靈氣了。
皇帝一直是個講究證據的人,冒犯的界限太自由心證了,能說出來這樣的話,那傾向性就很明顯了。
當然冒犯太後原本就是重罪,太後自然是想不明白這裏頭的彎彎道道的,這天底下能跟上皇帝思路的,也就她唐思然一個了。
不過唐思然現在沒說話,她要等一個機會。
太後原本的氣就有三分是裝的,趁著眾人安慰她的時候,她板著臉又把怎麽告狀,怎麽阻止選秀又不離間夫妻以及母子感情的說法想了一遍。
總之要往先帝正月十四才死,和太監自作主張多管閑事這兩條理由上靠。
前者是有違孝道,後者是做皇帝的主,都是大忌諱。
唐思然一直等著,等太後說,又等那太監分辨這是職責所在,就是問一句等上頭人駁迴的,唐思然開口了。
她慢條斯理的放下杯子,道:“我原先在家裏當姑娘的時候,我家裏也是有資格參加選秀的,倒是聽我父親說過幾次。”
“選秀的名單雖然是禮部出,不過誰能入選,頭一波挑人,甚至安排住所,縫製新衣準備東西等等,都是宮裏太監宮女負責的,據說這是個大肥缺兒,能撈不少銀子。”
她看著李慶祥,嘴角勾了一邊,眼神也冷了下來,“銀子都花到哪兒了?”
太後一愣,雖然想起自己當年進宮,“哀家也掏了不少銀子啊!”
唐思然便又道:“我父親不過一個學政,這事兒想必是先帝跟他說的。”
太後畢竟還是有點政治素養的,立即接上來,“先帝想必早就想收拾你們了,隻是想著你們太監生活不易,先帝那會兒又年事已高,沒什麽選秀的機會了,這才放過你們,可沒想你們膽子倒是挺大啊。”
路鋪好了,□□也搭好了,皇帝麵色一冷,道:“李忠順,給朕好好的查!徹查!”
唐思然又補充了一句,“尤其是那些常出宮的,還跟家人聯係上的,宮外有宅子的。”
李忠順應了聲是,叫了早就準備好的人手,拖著李慶祥出去了。
太後舒了口氣,雖然……這結局跟她當初設想的不一樣,但是總之把選秀糊弄過去就行。
“你們自己去吃飯吧。”太後道:“我歪一歪,晚點再吃。”
唐思然隨著皇帝出來,兩人相伴而行。
半晌,皇帝腳步忽然一頓,極其輕微,身後跟著的人可能察覺不到,不過身邊的唐思然看出來了。
所以方才那事兒裏頭,有叫皇帝為難的地方?
這不應該啊。
這事兒處理得多好,證明了皇帝知道變通了——明白了,是剛上台就處理先帝的太監。
原先在孟王府的時候,皇帝賞人東西也是毫不手軟的,他也不是那種一定要水清無魚的人,可見這些太監是真的要處理。
唐思然開口歎道:“這些人伺候過先帝,心大了,膽子更大,早就忘記了奴婢的本分。”
皇帝這才跟著開口,“父皇死的時候,叫我照顧他們。”
原來是因為這個,卻叫人覺得更可愛了。
“那等徹查之後,就送去皇莊上養老吧,都是自己家裏的奴婢,怎麽處理外人也插不進來。”唐思然忽然一笑,道:“他們也算養尊處優了,平日裏用了不少補藥,叫他們每日也勞動一二,免得多想,免得老了上火難受。”
皇帝無奈的笑了起來,拉著她的手,道:“看著台階——”微微一頓,又遺憾地道:“可惜嶽父死得太早。”
???沒有嶽父啊,那是她為了扯到先帝頭上,假借嶽父之名啊。
這一幕正好叫聽聞太後因為選秀發火,生怕殃及到她們娘娘身上,所以匆匆趕出來的眾位美人瞧見了。
楊輕輕猛地刹閘,腳步一頓,臉上立即就有了笑容。
他笑了他笑了!
他拉手了他拉手了!
等一下,如果拉手衝著皇後笑提前了,那豈不是說娘娘生產也要提前?等不到陛下登基三年後了?
呸呸呸!楊輕輕給自己臉上扇了一巴掌,這都想的什麽啊。
再看一眼陛下拉著娘娘的手,楊輕輕笑得像個終於把女兒嫁出去的老母親。
陛下拉著娘娘的手笑,時間地點都變了,這證明未來不是固定的,隻要她夠努力,娘娘一定能活下來。
楊輕輕心滿意足的轉身,笑眯眯把簡氏胳膊一挽,“咱們迴去吧,給太後的手帕你做了幾條了?唉……我都多年沒動過針線了,三條六條拿不出手,一口氣做十二條還真有點累。”
簡氏笑道:“的確得自己動手,我還先練了三條呢。”
胡氏把劉氏胳膊一挽,道:“你姑媽喜歡什麽花樣?你也從來不跟我們這些姐妹說。”
容氏姐妹對視一眼,一左一右圍住了古氏,“古姐姐是咱們這些人裏頭繡工最好的了,能不能教教我們?”
眾位美人帶著小香風,又一股腦的走了。
又過去小半個月,眾位美人精心準備,幫劉氏打掩護的手帕都做好了。
這天早上,大家給皇後娘娘請過安卻沒走,楊輕輕開口了,“娘娘,我們給太後娘娘做了幾塊手帕,想送去。”
這都是正常孝敬,該給太後送些東西的,唐思然道:“那就一起過去吧。”
到了壽康宮,太後見她帶了這麽些人來,眉毛不由得一挑,“這是怎麽了?”
她一個當太後的,也不是什麽人想見就都能見的,原先就說的初一十五來,怎麽今兒都來齊了?
“這不年不節的。”
唐思然應道:“她們說給太後做了幾塊手帕,我想著是個孝敬,叫她們自己來送。”
太後麵上是溫和的笑意,口中還道:“難為你們有這個心,我心裏很是受用。”隻是心裏的警惕幾乎提到了最高。
這不是一個兩個,這是十九個,還是活人,個人都有個人的想法,手上活做得快慢也不一樣,能一起給她送來,那指定是商量好了!
是覺得位份太低?想走她的路子升位份?
這事兒吧……雖然她也覺得這位份低了點,可皇帝下的聖旨,至少這兩三年是不要想了。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們背著她兒媳婦商量事情,她這兒媳婦還笑眯眯的應了?
她這當婆婆的可太難了!
在唐思然的示意下,楊輕輕頭一個站起身來,道:“這是妾給太後娘娘做的手帕,娘娘看看喜不喜歡?”
宮女接過匣子,打開給太後看,裏頭是一套以春夏秋冬為題的手帕,花紋各有不同,一共十二條。
做得的確精致,比如這春天四條,分別繡了黃色的迎春花、嫩綠的新芽、粉色的桃花跟白色的玉蘭。
這還真叫人挺喜歡的,太後點點頭,“難為你有這份妙思,哀家挺喜歡的——先拿這繡著迎春花的出來用。”
不過誇獎完了還得敲打一下,太後又道:“粉色的不太合時宜,先收了吧。”
太後說完又去看了看自家兒媳婦,見她麵色凝重,眉頭似乎也皺了起來,眼神不明瞧著那楊氏,太後總算是鬆了口氣,看著不是太笨,總算是反應過來了。
太後鬆了口氣,簡氏又起來,道:“這是妾給太後娘娘做的手帕,娘娘看看喜不喜歡?”
這話聽著有點耳熟啊,不過太後天天聽這等話,念頭不過一閃而過,又跟宮女道:“拿來我看看。”
唐思然這會兒憂愁了,當然她憂愁的地方跟太後想的不太一樣。
不過某種程度上也一樣,她憂愁的的確是這些人居然不跟她商量,要是跟她商量了,她肯定不能讓她們一人送十二條啊!
她們想沒想過她們一共多少人?
十九人,19x12=228。
正常人能用三年……太後哪兒見過這個場麵?
唐思然恨不得扶額歎氣了,你們心裏能有點數嗎,一天到晚操不完的心。
這時候已經輪到劉氏上去了,照例是一模一樣的話,“這是妾給太後娘娘做的手帕,娘娘看看喜不喜歡?”
太後心頭跳了兩下,她就算如今完全沒有用腦子的必要,也反應過來了,這說的都是一樣的啊。
她視線一轉,默默地數了起來,後頭還有十四個,再偏頭一看她身邊的宮女。
太後身邊慣常是站著四個宮女的,基本不用她們做什麽,就站著,原本覺得是挺有威嚴的,可如今看……已經一人手裏拿著一個匣子,怕是不太夠用了。
太後歎了口氣,劉氏嚇得心頭跳了跳,轉頭就往娘娘那邊尋找安慰了。
唐思然道:“把匣子都放下來,一會兒一起拿迴去。”
劉氏鬆了口氣,下一個是胡氏。
太後漸漸地也不想那麽多了,她原本就是挺會自我安慰的人,如今轉了念頭,就好奇一件事情,十九個人送帕子,那肯定不能重複啊,所以都送了什麽主題的?
太後頓時又興致勃勃了。
劉氏在一邊數著,等雲氏上去的時候,她站起身來走到角落,拉個宮女道:“淨房在何處?”
宮女帶她去了。
一見劉氏離開,後頭幾個人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把帕子送完了。連雙胞胎姐妹兩個都沒作妖,規規矩矩一句廢話沒說。
眾人送了帕子,楊輕輕立即打頭站起身來,“太後娘娘,妾十幾個先告退了,您跟皇後娘娘說話吧。”
太後眼皮子又跳了跳,妾十幾個……她還是第一次聽見這等說法,有種奇怪的詭異感。
唐思然不禁又扶額歎氣,這些人真的要好好管一管了!
不過這麽亂哄哄的一鬧,再加上十幾個人的人數加成,又是刻意幫著劉氏,竟然沒人發現劉氏留在了壽康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