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彩是高手,戰鬥經驗豐富,但他既往的戰鬥經驗,除了與同事切磋,就是麵對江湖高手,從沒有過與心學嫡傳的《易武》交手的經驗。畢竟,心學嫡傳基本都是科舉的進士,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除了領兵作戰,平日根本不以武學爭勝。


    所以動手之前,高文彩並沒有針對花雪作特別的準備,隻是與平日動手前的姿勢相同:錦衣衛即便不用刀切磋,起手姿勢也是右腳在前的小弓步,身體微躬,左手空心拳迴收,握刀鞘式,右臂橫於胸前,右手實心拳,抽刀式。


    花雪心算《易武》,對於這種左右不對稱的姿勢最為喜歡。不對稱,就必然有強有弱。


    錦衣衛的起手式,中間正大光明,最強,欲突破隻能硬拚,靠力。


    右側看似空虛,但右手抽刀式可以封擋整個右側,想要突破,要靠速度,速度比對方出刀要快,這在同境界之間,幾乎不能。


    左側左拳收迴,出擊時隻能用鑽,用劈要起勢蓄力,會慢一拍。鑽拳刁鑽有力,但攻擊範圍窄小。


    本來因為快,鑽拳並不容易躲過,左邊是最兇險處。但是恰恰《易武》就善於算漏洞,鑽拳的可能線路對花雪一目了然,突破需要的,是足夠的靈巧。


    花雪最不缺的,恰恰就是靈巧。以花雪的身體素質,動靜轉換之間又毫無滯澀。當高文彩意識到左拳無法命中,要移步封擋,迴身劈掃時,花雪已經從他左邊溜過。


    錦衣衛的武功追求的是殺傷,既準且狠,盡管不能說是穩,但速度極快,刁鑽狠辣已極。又因為以護衛為主,所以不吝犧牲,以傷換傷是其中上策。


    就以起手式而論,左邊非但不是弱點,反而是極強的陷阱。


    這一式,麵對正麵強攻的敵人,能進能退。敵弱則我無往不利,敵強,則弓步前跨的右腿可以隨時發力後撤,與身後的同伴合力禦敵。


    麵對右側的敵人,抽刀橫掃是以不變應萬變,所有用刀的人,都會這一招。除非能夠比劈刀的速度還快,否則必然會被擋下。高文彩準備的時候,為了不遮擋崇禎與王承恩的視線,他與王承恩的站位是交錯的。為了防止敵人真的比刀劈的速度還快,高文彩是偏右站位的。這樣一來即便對麵跑的比刀劈的還快,也要繞一個較大的弧度,足夠身後的王承恩與錦衣衛右兩人反應過來,封擋合擊。


    左側本來是這一式的最強之處,因為高手衝拳的速度,實際上是可以和箭矢的速度相媲美,對手可能比刀劈的速度快,卻絕不可能超過衝拳的速度。如果用科學解釋,刀劈走弧線,衝拳走直線。如果要大花雪來解釋,大花雪會說至少要高對方兩個大境界,才能移動速度比對方出拳的速度還快,而同境界中達到速度極限的高手,就都有可能快過刀劈。理論上講,這一式衝拳是無論如何都能將對麵擋住的。


    這個世界武力上限並不高,花雪和高文彩根本就在同一個境界。或者說不出意外,這個世界所有習武有成的武者,都在這一個境界。用大花雪的解釋,這一個境界叫蓄氣,是修煉內功的第一個境界。而若小花雪沒有其他突破,他在這個世界壽終正寢時,《長春功》會自動幫他蓄氣圓滿,突破下一個境界。若是這樣,他臨終之前,便應該是蓄氣境界的極限。


    花雪與高文彩同為蓄氣,自然不可能比高文彩衝拳更快。實際上,花雪現在是靈巧專長的武者,速度隻是占著靈巧的便宜,稍快一點,想從右側突破刀劈尚且不能。所以花雪是不可能在高文彩衝出這一拳之前,通過高文彩左側。


    但是花雪也不需要在高文彩出拳之前衝過去。恰恰相反,花雪隻是一個急停,上半身就在高文彩的拳頭要擊中自己前進路線之前停了下來。就在高文彩左拳擊出,轉換不及,右拳尚未到來之際,花雪仗著自己矮小靈活,憑著上半身急停給下半身帶來的慣性,用簡單的後仰滑步,就從高文彩左臂下滑了過去。


    錦衣衛的招式都是千錘百煉的,左側可能被較為靈巧的人突破,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就有相應的應對方法。


    麵對靈巧的對手,一對一,甚至二對一,都是有可能被突破的。所以四麵圍堵,前後夾擊才是取勝之道。


    錦衣衛的功夫不追求穩,隻是因為錦衣衛向來喜歡用群毆,他們的戰術本身足夠穩。


    高文彩靠右站,花雪從左側突破便要直麵王承恩。左右兩邊的錦衣衛又可以上前左右夾擊。再有高文彩從後包抄,這就是一個四麵拉網,甕中捉鱉之局。


    高文彩大吼一聲:“夾!”提醒兩個錦衣衛采用夾擊的戰術。自身也毫不猶豫轉身,右前弓步換左後弓步,急進步,追擊花雪。


    這一聲喊,崇禎身後的錦衣衛也被驚動。如果前麵擋不住,他在後麵提防又有何用?所以側轉身形,時刻準備支援。


    左右兩個錦衣衛跨步上前,王承恩穩守當中,稍稍拖後,這樣一來,七個人呈一個豎長衡短,扭扭曲曲的十字型。


    邊上三個觀眾,都是進士出身,儒家六藝,射與禦都是練過的。原本的禦是指駕車,但是如今多指騎馬,江南少馬,練的最多的其實都是劍術。尤其大明的文官是有機會帶兵打仗的,所以搏擊之術,多有習練。三個人不敢說武藝多高,但至少都是行家。


    看到花雪如此輕易晃過了高文彩,差一點都喊出好來。待見高文彩一聲大吼,錦衣衛變陣之間就把花雪圍住,這一聲好可就不需要忍了。雖然也知道能跟著來的都是錦衣衛中精銳中的精銳,但心中還是對大明的軍隊戰鬥力,增添了一分信心。


    其實高文彩心中也有些無奈。這次跟他一起來的小旗們雖然都是好手,但畢竟不是常年配合的,相互之間少些默契。否則不需要他喊這一聲,另兩個人自然會圍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神不應有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漢玉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漢玉書生並收藏女神不應有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