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府衙。
陳洪謐今年三十七歲,十年前二十七歲中舉,三十一歲時又中了進士,為官六年,已經是蘇州知府,但他心裏明白,這蘇州知府的職務,或許很快就不屬於他了。
他官聲極好,受百姓愛戴,同窗眾多,好友也不少,如果一切順利,事實上再升官也是很正常的。隻可惜,蘇州乃至於天下接連幾年的天災,很多地方民不聊生。即便蘇州在他治下,百姓還算安居樂業,但是也沒有餘錢繳稅。因為無法按期向朝廷交付稅款,他的蘇州知府一職,眼看就要到頭了。本來上個月就該降職,但朝廷本身也沒辦法了,隻好給他延了期限。
有幕僚勸他強製征收,這本來就是律法規定,他也明白。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強製征收了稅款,那很多百姓,就活不下去了。於是他對那幕僚說了那句名言:“吾寧以民命博官哉!”
眼看新的期限又要到了,陳洪謐這些日子心裏是真苦。一方麵,這降職確實讓人鬱悶,另一方麵,無論降不降職,收不上稅確實是他的錯誤,一任父母官,百姓連交稅的錢都沒有,怎麽說也難以推卸責任。盡管他也知道客觀上說,確實是天災的問題,但心裏仍然免不了自責。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的想辦法,想辦法籌措資金,想辦法抵抗天災,讓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早上剛起來,就有衙役說有人求見,自稱“有幫助大人解燃眉之急之法獻上”,事關重大,衙役沒敢怠慢,就領進了後衙,另有人過來通報。
陳洪謐抱著萬一的希望急急忙忙到了後衙,可一看見人,心裏連那萬一都沒了,看花雪十三四歲,能有什麽辦法?或許是後進的學子來請教問題又怕被拒絕,就隨口扯了大話吧?
但陳洪謐為人極好,即便心裏有些生氣,可還是以禮相待,先招唿花雪就坐,然後才發問:“你是哪家的孩子,怎麽來和我開這個玩笑?”
花雪聽他此說,便明白他肯定不覺得自己真有辦法,但這是意料之中的:“大人,學生不是哪家您的故人,是真的有可以抵充賦稅的辦法獻上,隻是有一事相求於大人,此事不犯律法,但以學生的身份做不成,需要大人出麵,特此相求。”
陳洪謐一愣,見花雪言之鑿鑿,心中的希望複又燃起,便說:“你所求何事?我有言在先,如果確實不違反法紀,我可以幫你出麵。但你的辦法得有效,否則欺騙朝廷命官,不是玩笑!”
“大人放心,學生既然敢來,自然是對辦法有信心。而且學生是大人治下子民,素來知曉大人民望,敢以此事欺瞞大人,即便大人寬宏,不與加罪,傳了出去,蘇州的百姓也不會放過學生。”
“好。說你的事情。”
“學生幼時得先生收養,當時體弱,先生請梨園陳沅姐姐照顧學生,直到學生康健。學生感念照拂,年少而慕艾,欲與之結成秦晉之好,先生亦有成全之意,隻是當時我二人尚幼,便打算等待幾年。奈何三年前先生忽然先去,此事便一直擱置。我曾求梨園主人通融,但贖身之價甚高,非學生短期所能籌措,但沅沅姐出閣之期迫在眉睫。學生無奈,隻好來求大人出麵,幫我指婚。至少,請大人出麵作保,讓我先救沅沅姐脫離苦海,贖金可算欠賬,學生可以立下字據,必定歸還。”
“你連贖身的錢都沒有辦法,我如何相信你能有籌措稅款之法?”
“有些錢財,即便知道在那裏,但學生個人,為私利,不能去動。而大人為國家,為蘇州百姓取之,是還利於民,此為人間正道,當為千古佳話。”
陳洪謐眉頭一皺:“你不會想讓我抄誰的家吧?”
“當然不是,雖然民間流傳什麽‘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但大人顯然不會去做這種欺壓百姓之事。如果大人是那樣的人,學生或許也不敢向大人獻策,說不定大人為了錢財,滅了學生的口呢!”
“也不是讓我給富商加稅?”
“雖然學生覺得富商應該加稅,但稅收是朝廷法度,該多少就是多少。某些富商或許為富不仁,但任何理由,不經律法剝奪他人財產,都是犯罪。而修改稅法的權利在在朝廷,大人或許有上下微調以抵火耗的權利,但大規模給富商加稅,大人恐怕沒有這個權利。”
“那倒是奇怪了,還有什麽錢財你取之犯法,我卻可以取?”
“大人是答應了?”
“隻要你的辦法確實可行,一經查證,我就立刻去給你求親。”
“學生先多謝大人!”
花雪得到了陳洪謐的保證,便將地圖取出:“大人請看。”
陳洪謐拿著地圖看了看,有些眼熟,但仍不明所以:“這是什麽?”
“六朝藏寶圖。”
“荒謬!”陳洪謐大怒,以為花雪是江湖騙子,那種拿假的藏寶圖騙錢的江湖術士。
“大人息怒,此圖是真,而且就在離蘇州城不到十裏之地。”
花雪這話提醒了陳洪謐,他之前覺得這圖眼熟,如今一看,雖然有一定差別,但確確實實是蘇州附近的地形圖。心下對比,不由一驚,其精細程度,比之他所見的官府所用的地圖竟然還要精細,雖然圖中很多地方與現實有差異,但如果考慮到繪製年代可能久遠,那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難道真的有什麽寶藏?陳洪謐很清楚,想繪製這樣一幅地圖,絕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做到的,而且他說藏寶之地距蘇州城不出十裏,這派幾個人一探便知,如果是謊言,太容易驗證,沒有任何欺騙性。難道這孩子也被騙了?
“這圖你怎麽得來的?怎麽知道是真?”
“大人可知劍池池底有什麽?”
“你是說闔閭墓?”
“正是,大人可知這闔閭墓是誰發現的?”
“聽聞是正德七年正月,蘇州大旱,唐寅和辭官歸隱的大學士王鏊在幹涸的劍池池底,發現了闔閭墓門。”
“正是。大人不妨派人去桃花庵附近查問,學生姓花名雪,風花雪月的花雪,就是住在桃花庵裏的。”
陳洪謐今年三十七歲,十年前二十七歲中舉,三十一歲時又中了進士,為官六年,已經是蘇州知府,但他心裏明白,這蘇州知府的職務,或許很快就不屬於他了。
他官聲極好,受百姓愛戴,同窗眾多,好友也不少,如果一切順利,事實上再升官也是很正常的。隻可惜,蘇州乃至於天下接連幾年的天災,很多地方民不聊生。即便蘇州在他治下,百姓還算安居樂業,但是也沒有餘錢繳稅。因為無法按期向朝廷交付稅款,他的蘇州知府一職,眼看就要到頭了。本來上個月就該降職,但朝廷本身也沒辦法了,隻好給他延了期限。
有幕僚勸他強製征收,這本來就是律法規定,他也明白。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強製征收了稅款,那很多百姓,就活不下去了。於是他對那幕僚說了那句名言:“吾寧以民命博官哉!”
眼看新的期限又要到了,陳洪謐這些日子心裏是真苦。一方麵,這降職確實讓人鬱悶,另一方麵,無論降不降職,收不上稅確實是他的錯誤,一任父母官,百姓連交稅的錢都沒有,怎麽說也難以推卸責任。盡管他也知道客觀上說,確實是天災的問題,但心裏仍然免不了自責。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的想辦法,想辦法籌措資金,想辦法抵抗天災,讓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早上剛起來,就有衙役說有人求見,自稱“有幫助大人解燃眉之急之法獻上”,事關重大,衙役沒敢怠慢,就領進了後衙,另有人過來通報。
陳洪謐抱著萬一的希望急急忙忙到了後衙,可一看見人,心裏連那萬一都沒了,看花雪十三四歲,能有什麽辦法?或許是後進的學子來請教問題又怕被拒絕,就隨口扯了大話吧?
但陳洪謐為人極好,即便心裏有些生氣,可還是以禮相待,先招唿花雪就坐,然後才發問:“你是哪家的孩子,怎麽來和我開這個玩笑?”
花雪聽他此說,便明白他肯定不覺得自己真有辦法,但這是意料之中的:“大人,學生不是哪家您的故人,是真的有可以抵充賦稅的辦法獻上,隻是有一事相求於大人,此事不犯律法,但以學生的身份做不成,需要大人出麵,特此相求。”
陳洪謐一愣,見花雪言之鑿鑿,心中的希望複又燃起,便說:“你所求何事?我有言在先,如果確實不違反法紀,我可以幫你出麵。但你的辦法得有效,否則欺騙朝廷命官,不是玩笑!”
“大人放心,學生既然敢來,自然是對辦法有信心。而且學生是大人治下子民,素來知曉大人民望,敢以此事欺瞞大人,即便大人寬宏,不與加罪,傳了出去,蘇州的百姓也不會放過學生。”
“好。說你的事情。”
“學生幼時得先生收養,當時體弱,先生請梨園陳沅姐姐照顧學生,直到學生康健。學生感念照拂,年少而慕艾,欲與之結成秦晉之好,先生亦有成全之意,隻是當時我二人尚幼,便打算等待幾年。奈何三年前先生忽然先去,此事便一直擱置。我曾求梨園主人通融,但贖身之價甚高,非學生短期所能籌措,但沅沅姐出閣之期迫在眉睫。學生無奈,隻好來求大人出麵,幫我指婚。至少,請大人出麵作保,讓我先救沅沅姐脫離苦海,贖金可算欠賬,學生可以立下字據,必定歸還。”
“你連贖身的錢都沒有辦法,我如何相信你能有籌措稅款之法?”
“有些錢財,即便知道在那裏,但學生個人,為私利,不能去動。而大人為國家,為蘇州百姓取之,是還利於民,此為人間正道,當為千古佳話。”
陳洪謐眉頭一皺:“你不會想讓我抄誰的家吧?”
“當然不是,雖然民間流傳什麽‘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但大人顯然不會去做這種欺壓百姓之事。如果大人是那樣的人,學生或許也不敢向大人獻策,說不定大人為了錢財,滅了學生的口呢!”
“也不是讓我給富商加稅?”
“雖然學生覺得富商應該加稅,但稅收是朝廷法度,該多少就是多少。某些富商或許為富不仁,但任何理由,不經律法剝奪他人財產,都是犯罪。而修改稅法的權利在在朝廷,大人或許有上下微調以抵火耗的權利,但大規模給富商加稅,大人恐怕沒有這個權利。”
“那倒是奇怪了,還有什麽錢財你取之犯法,我卻可以取?”
“大人是答應了?”
“隻要你的辦法確實可行,一經查證,我就立刻去給你求親。”
“學生先多謝大人!”
花雪得到了陳洪謐的保證,便將地圖取出:“大人請看。”
陳洪謐拿著地圖看了看,有些眼熟,但仍不明所以:“這是什麽?”
“六朝藏寶圖。”
“荒謬!”陳洪謐大怒,以為花雪是江湖騙子,那種拿假的藏寶圖騙錢的江湖術士。
“大人息怒,此圖是真,而且就在離蘇州城不到十裏之地。”
花雪這話提醒了陳洪謐,他之前覺得這圖眼熟,如今一看,雖然有一定差別,但確確實實是蘇州附近的地形圖。心下對比,不由一驚,其精細程度,比之他所見的官府所用的地圖竟然還要精細,雖然圖中很多地方與現實有差異,但如果考慮到繪製年代可能久遠,那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難道真的有什麽寶藏?陳洪謐很清楚,想繪製這樣一幅地圖,絕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做到的,而且他說藏寶之地距蘇州城不出十裏,這派幾個人一探便知,如果是謊言,太容易驗證,沒有任何欺騙性。難道這孩子也被騙了?
“這圖你怎麽得來的?怎麽知道是真?”
“大人可知劍池池底有什麽?”
“你是說闔閭墓?”
“正是,大人可知這闔閭墓是誰發現的?”
“聽聞是正德七年正月,蘇州大旱,唐寅和辭官歸隱的大學士王鏊在幹涸的劍池池底,發現了闔閭墓門。”
“正是。大人不妨派人去桃花庵附近查問,學生姓花名雪,風花雪月的花雪,就是住在桃花庵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