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父嶽母放心,保康一定會照顧好福晉。”保康一身大紅新郎官禮服,麵帶春風般的笑兒,領著自己的小福晉,麵色感激地給兩對嶽父嶽母行禮。
是的,兩對。
作為變革的大清中,四九城上層人士中第一對鬧合離的夫妻,各自婚嫁後,最對不起的最不敢見的就是這個女兒,哪知道這個女兒還嫁給當今瑞親王,隻能硬著頭皮大操大辦。
保康將他們的表情看在眼裏,還是笑。知道媳婦兒的心結,不想她永遠避開,握著她的手加重一點點力道,帶著安慰,帶著鼓勵,帶著陪伴。
小福晉的臉隱在紅蓋頭裏,沒人看見她緊抿隱忍的嘴角。
她跟著他的步伐順從地給“兩對父母”行禮,一蹲身,一起身,以為自己會更加痛恨他們,卻是奇異地,就感覺自己曾經、現在對他們所有的濡慕、不舍、憎恨、厭惡、漠視……都風一般地遠去、淡去。
所有的喧鬧也都遠去,身心都放到那隻交握的手上。
手心裏隻有那個人手心裏的溫度,那麽的滾燙,那麽的清晰,滾燙到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要跳出胸腔,清晰到就連那手心的薄繭也在騷動她的心。
他用一種強勢的溫柔告訴她,一切都過去了。一拜、兩拜、三拜……他和她一起謝過生養之恩,謝過婚嫁之恩,一切都過去。
以前那個沒人要的,四處漂泊的人生都過去。從此以後,她是他的妻,他們會有一個家。
她想笑,卻是眼淚先盈滿眼眶,極力忍著,還是有一顆淚珠滑落麵頰,淚中帶笑、笑中帶淚……
身邊人的情緒變化如此強烈,其他人看不到,保康感受到她微微顫抖的手,小心翼翼地試探著握住的力道,小小的心疼。
滿洲人規矩大且繁瑣,婚嫁的說道更多,從結親到定親再到迎親,傳統習俗新娘子上轎時不許自己走,而是要由哥哥抱上轎。沒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至迎親花轎,是為不能帶走娘家的福氣。
保康輕輕開口:“我抱福晉上花轎。”說著話,他沒有將自己的福晉交給她的叔叔,而是打橫抱起,穩穩地抱著她一步步走過長長的紅地毯,走向門口的花轎。
…………
全世界都遠去,小福晉在他的懷裏,雙手抱著他的脖子,紅蓋頭下的臉又哭又笑的,最後定格“幸福”。
滿門賓客,滿院子的親朋好友、滿大街歡唿呐喊的人群,都因為瑞親王的動作安靜下來,都被他這份“天經地義”般的風流深情氣魄鎮住,嘴巴張大可以塞下一個雞蛋,好久也沒有反應。
嗷嗷!嗷嗷!瑞親王不愧是他們的瑞親王,這操作,夠英雄,夠瑞親王!
寂靜過後,就是更大的歡唿聲:“王爺好樣的!”“王爺棒棒噠!”“王爺真英雄!”……
人群激動地呐喊,瑞親王·快樂大師·保康抱著媳婦兒,一臉新任新郎官的擔當,感覺特巴圖魯,聽見人群震天響的歡唿,更是笑得滿臉桃花開。
好似抱著大寶貝一樣地抱著香香軟軟的小媳婦兒,來到花轎門口,輕輕柔柔放下來,送進花轎裏,接過禮儀嬤嬤手裏的大蘋果放到媳婦兒的手裏。
“乖,不怕。”
“……嗯。”
聲音小小的好似蚊子嗡嗡,滿滿的羞澀在其中,保康又笑。飛身上馬,對街上這滿滿當當擠擠挨挨的人群抱拳,意氣風發地笑,人群又爆發出來一陣陣激動的浪潮。
就是那最古板的老夫子都說,就憑瑞親王這一抱,今兒的婚禮就永彪史冊。年輕人可不是更激動?
我們瑞親王對兩對嶽父母的大方態度,特讓人感動嗷嗷。
我們瑞親王對小王妃的體貼和關切……稍稍幻想一下,就特“激動”嗷嗷。
我們瑞親王果然是大清第一好兒郎,第一偉丈夫、第一耙耳朵……嗷嗷!
人群嗷嗷叫喚,載歌載舞的歡鬧,時不時一陣搶喜錢的驚喜驚唿。瑞親王·快樂大師·保康騎在黑色駿馬上,胸帶新郎大紅花,頭戴新郎帽,端得一派大清第一美男子風流新郎官的氣派……也小小的激動。
他大婚了,在全世界人們的見證下大婚了。他的眼前一片大紅的喜色,好似看到師祖欣慰的微笑,大喇嘛師兄弟們驕傲的大笑,皇祖母、汗阿瑪、額涅飽含希望的笑……
師祖,保康大婚了。保康對著藍天白雲微笑。
…………
這次大清瑞親王大婚,那是真的永彪史冊,堪稱大清這二十年來最熱鬧喜慶的國家大典。
不光是四九城的人全體出動,還有大清各地方趕來的人,其它各個國家趕來的人,擁擠的整個京城各家客棧住滿,一房難求。但是他們的熱情卻是高漲,隻要是來參加瑞親王大婚的人,那就歡迎。
滿京城的張燈結彩、彩旗飛揚中,街道兩邊都是人,街道中央是迎接隊伍。騎著高頭大馬的儀仗隊,開道的鼓樂雙鑼,隨後的兩隊貼金喜字大紅提燈……新郎官隊伍,新娘子花轎隊伍……
撒喜錢的宗室童子,綿延數裏路的十裏紅妝……這頭儀仗隊伍到了皇宮門口,那頭還有嫁妝沒出新娘娘家大門,那個叫一個“浩浩蕩蕩”。
樂福堂門口,保康挽弓,朝花轎門簾輕輕射三箭;新娘子在宗室福晉的陪伴下,前後胸背金玉鏡,懷抱金玉壺,腳踏馬兀子慢慢下花轎。
“一射向天射天狼”,“二射向地射地妖”“三射花轎射紅煞”“紅紅火火跨火盆”“拜北鬥”“嘴甜”“拜天地”“揭蓋頭”“坐福”“合巹”……
紅氈鋪地,象征一生一路永遠走不完的鴻運;身穿祭祀禮服的薩滿單腿跪在神桌左側,用滿語念誦《哈力巴經》,那是族人最莊嚴而熱烈的祝福。
“選擇吉日良辰,迎來新娘慶賀新婚,宰殺肥豬,擺下宴席,供奉在天諸神,請在天諸神保佑,夫妻幸福共長存。六十歲無疾,七十歲才見衰老,八十歲子孫繁衍,九十歲須發斑白,百歲而無災……”
保康記得這支歌,他在五台山百姓家的婚禮上唱過,在他幾位舅舅的婚禮上唱過,在納蘭老師大哥的婚禮上唱過,如今他在自己的婚禮上,聽其他人唱。
美麗的姑娘大婚了,祝願你們白頭偕老,生活美滿幸福;聖潔的洞房開始了,祝福一對年輕的伴侶,都有光明的前程……大紅花燭下,千嬌百媚的小福晉滿目含情、含羞帶怯地笑,保康也笑。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一把柴火紮得緊,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見這好人真歡欣。要問你啊要問你,將這好人怎樣親?
一捆牧草紮得多,東南三星正閃爍。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這良辰真快活。要問你啊要問你,拿這良辰怎麽過?
一束荊條緊緊捆,天邊三星照在門。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見這美人真興奮。要問你啊要問你,將這美人怎樣疼。
第二天,朦朧的晨光照進紗窗,保康迷瞪著睜開眼睛,剛要動作反應過來——他的懷裏有個人的唿吸,他大婚了,這是他的媳婦兒,他媳婦兒也正在醒來。
眉眼間帶著一絲倦意、初初嫁人的羞澀,全然交付的信任和情意濃濃。
輕微的動作間帶來好像小貓兒一樣懶洋洋的,軟軟的觸感。
開臉後絞去小汗毛後的麵孔,比之小姑娘的時候更為細膩白淨,於暗處也熠熠生輝。
長長的眼睫毛抖動,眼睛微微睜開,發現他的注視,反應過來,立馬羞得脖子都紅了,腦袋埋在他的懷裏不敢動彈。
明媚水潤,美好的模樣鋪開在保康的眼裏,保康的目光落在嫣紅的脖子上,不由地笑,他還壞壞地一個翻身,伸手捏捏懷裏小福晉的小鼻子。
小福晉·瑞親王妃因為他的動作又害怕又害羞,緊接著就是唿吸不暢,忍不住委屈掙紮。
“欺負人……”
“就欺負人。”
隨著這道賴皮的聲音進入耳朵,小福晉的耳朵尖都紅了,滿臉紅的滴血,雙眼水一樣的溫柔流淌……
癡癡的模樣,看得保康更樂,“吧唧”一聲親自她飽滿光潔的額頭上,“早安,媳婦兒。”
小福晉愣愣地明白過來,自己又被他欺負一迴,氣得抓起他的手腕就咬——
保康看著她氣鼓鼓的模樣,抱著她哈哈哈大笑。
…………
阿彌陀佛。樂福堂的宮人們聽著他們王爺特歡樂的笑聲,那就齊齊念“阿彌陀佛”。
就他們王爺那隻是看著怎麽都好的性子,那隻是對外人嗷嗷,對“內人”那絕對是原形畢露,他們的小王妃不知道被王爺怎麽“欺負”……不知道明年這時候能不能抱到小瑞親王。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宮人們一邊默默念佛,一邊手腳麻利地伺候兩位主子洗漱穿衣梳妝,臉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慶勁兒。
容易嗎?他們樂福堂終於有女主子了,他們王爺終於娶妻了!
保康聽到他們那強烈的心聲,莫名有一點點認同,確實一點點“不容易”。
小福晉本來就被欺負的滿臉通紅沒褪去,在這些宮人那莫名奇異的喜慶氣氛中,更是羞得來——
出嫁的女子,開齊額發和鬢角,改梳戴鈿子、插扁方的“小兩把旗頭”,還要穿戴作為瑞親王妃的正式服飾準備“拜舅姑”……保康等候小媳婦收拾妥當,一起用過早膳。
咳咳,一個早膳的時間也是氣氛莫名歡樂喜慶。
辰時正,太子妃親自抱著一捆非常整齊、紅線繩捆綁的桃木杆,喜氣洋洋地進來樂福堂,小福晉羞答答地接過來,抱著出來正殿,來到小廚房拜灶神。
新娘子正式入駐樂福堂,小夫妻兩個一起在神明麵前鄭重表示“不忘勤勞,勤儉持家”。
新郎官·保康帶領新娘子去乾清宮、慈安宮、坤寧宮行拜見長輩拿紅包,再和兄嫂、姑姐以及宗族中的其他長輩們,請安“分大小”。
皇上領著兒子們兒媳婦們去奉先殿給祖先靈位挨個上香,告訴祖先們他的兒子保康娶妻了,祈求祖先們保佑他三年抱倆胖孫孫。
一圈兒禮節走下來,整個婚禮至此完成大半,午休過後,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用一頓晚膳,這就是熟悉的一家人了,一家人,那當然說話就不一樣了。
一家人一起散步禦花園,在養性齋圍坐說話。皇上、皇子們公主們一夥兒,皇太後、皇後、皇家兒媳婦一夥兒。
太子首先委屈巴巴地告狀:“皇祖母、汗阿瑪,皇額涅,昨天夜裏兄弟們被保康弟弟都點了睡穴,鬧洞房隻鬧一半。”
胤禩氣不過:“昨兒夜裏兄弟們怎麽迴來東三所的都不知道。”
直郡王更委屈:“想當年,保康弟弟領著一幫子兄弟鬧兒臣洞房的勁頭……”
四公主眼睛一瞪:“技不如人還抱怨。”
同樣因為保康弟弟/哥哥的大婚特意趕迴京城的幾位公主都笑:“那可不?有本事你們別睡著。”
…………
長輩們哈哈哈笑,皇後娘娘護著兒媳婦笑,皇家福晉們都捂嘴笑。
保康捧著茶盞抿一口茶,微笑;已經成親被大鬧洞房的皇子們,委屈;還沒成親的皇子們笑完後反應過來,怕怕。
本來都以為洞房花燭夜一定是要被鬧得不知東西南北的,哪知道昨兒見識到保康哥哥的神操作,還沒成親的小阿哥都心動,但是,他們沒有保康哥哥的本事。
想想他們之前鬧哥哥們洞房的勢頭,瞧著一個個兄弟那個“等著鬧洞房報複迴來”的模樣……胤禵、胤禑、胤祿、胤禮……一個個的看著他們的保康哥哥都眼冒綠光。
保康淡定地品茶,身上是人間五月天的太陽光,鼻腔裏人間五月天的花香,耳朵裏是哥哥弟弟們的鬧騰,眼角餘光裏皇祖母和汗阿瑪臉上的幸福和滿足……
他也幸福和滿足。看到他額涅摟著害羞的小媳婦好像一對親密的母女,更是歡喜。
第143章
保康六月初一和小福晉“雙迴門”, 後麵緊接著就是“接七還八,兩家都發”,“接七還九, 兩家都有”……傳統禮儀中,全部走下來要兩個月才是圓滿結束。
漢家婚嫁禮儀精簡,滿家婚嫁禮儀也精簡, 而且皇家兒媳婦, 其他的該有還是要有,“住對月”當然沒有了。但皇上還抽空領著所有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女們去孝陵拜祭太皇太後和先皇……
七月初三, 流火一般炎熱的日子裏, 一家人趁著清晨涼爽一大早動身, 該去東北的去東北,該去南海的去南海, 該去蘇祿的去蘇祿……
皇上和皇太後也要跟去五台山一趟見見師祖,加上陪同的文武官員、王公大臣以及侍衛宮人們, 皇宮幾乎走空了, 皇城也空一半兒, 整個四九城就感覺空了一半兒。
四九城的老百姓一邊哈哈哈笑著給他們送行,一邊琢磨自己也去哪裏窩一個夏天;皇上一家人出來正陽門, 皇上和所有的兒子們隻有一句話。
“此一去, 困難重重。但你們是皇家子孫,誰都不許給皇家丟人。”
皇子們齊聲高喊:“遵汗阿瑪命令!”
皇上挨個看過去,特嫌棄地一揮手:“都去吧。”
皇子們:“……”
你老人家好歹也安慰安慰我們……好吧, 能有一揮手就很好了。太子直郡王領頭, 一起對著皇太後皇上皇後行大禮, 不管怎麽不舍, 到底還是領著各自的人馬奔向各自的上車地點。
是的,兩對。
作為變革的大清中,四九城上層人士中第一對鬧合離的夫妻,各自婚嫁後,最對不起的最不敢見的就是這個女兒,哪知道這個女兒還嫁給當今瑞親王,隻能硬著頭皮大操大辦。
保康將他們的表情看在眼裏,還是笑。知道媳婦兒的心結,不想她永遠避開,握著她的手加重一點點力道,帶著安慰,帶著鼓勵,帶著陪伴。
小福晉的臉隱在紅蓋頭裏,沒人看見她緊抿隱忍的嘴角。
她跟著他的步伐順從地給“兩對父母”行禮,一蹲身,一起身,以為自己會更加痛恨他們,卻是奇異地,就感覺自己曾經、現在對他們所有的濡慕、不舍、憎恨、厭惡、漠視……都風一般地遠去、淡去。
所有的喧鬧也都遠去,身心都放到那隻交握的手上。
手心裏隻有那個人手心裏的溫度,那麽的滾燙,那麽的清晰,滾燙到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要跳出胸腔,清晰到就連那手心的薄繭也在騷動她的心。
他用一種強勢的溫柔告訴她,一切都過去了。一拜、兩拜、三拜……他和她一起謝過生養之恩,謝過婚嫁之恩,一切都過去。
以前那個沒人要的,四處漂泊的人生都過去。從此以後,她是他的妻,他們會有一個家。
她想笑,卻是眼淚先盈滿眼眶,極力忍著,還是有一顆淚珠滑落麵頰,淚中帶笑、笑中帶淚……
身邊人的情緒變化如此強烈,其他人看不到,保康感受到她微微顫抖的手,小心翼翼地試探著握住的力道,小小的心疼。
滿洲人規矩大且繁瑣,婚嫁的說道更多,從結親到定親再到迎親,傳統習俗新娘子上轎時不許自己走,而是要由哥哥抱上轎。沒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至迎親花轎,是為不能帶走娘家的福氣。
保康輕輕開口:“我抱福晉上花轎。”說著話,他沒有將自己的福晉交給她的叔叔,而是打橫抱起,穩穩地抱著她一步步走過長長的紅地毯,走向門口的花轎。
…………
全世界都遠去,小福晉在他的懷裏,雙手抱著他的脖子,紅蓋頭下的臉又哭又笑的,最後定格“幸福”。
滿門賓客,滿院子的親朋好友、滿大街歡唿呐喊的人群,都因為瑞親王的動作安靜下來,都被他這份“天經地義”般的風流深情氣魄鎮住,嘴巴張大可以塞下一個雞蛋,好久也沒有反應。
嗷嗷!嗷嗷!瑞親王不愧是他們的瑞親王,這操作,夠英雄,夠瑞親王!
寂靜過後,就是更大的歡唿聲:“王爺好樣的!”“王爺棒棒噠!”“王爺真英雄!”……
人群激動地呐喊,瑞親王·快樂大師·保康抱著媳婦兒,一臉新任新郎官的擔當,感覺特巴圖魯,聽見人群震天響的歡唿,更是笑得滿臉桃花開。
好似抱著大寶貝一樣地抱著香香軟軟的小媳婦兒,來到花轎門口,輕輕柔柔放下來,送進花轎裏,接過禮儀嬤嬤手裏的大蘋果放到媳婦兒的手裏。
“乖,不怕。”
“……嗯。”
聲音小小的好似蚊子嗡嗡,滿滿的羞澀在其中,保康又笑。飛身上馬,對街上這滿滿當當擠擠挨挨的人群抱拳,意氣風發地笑,人群又爆發出來一陣陣激動的浪潮。
就是那最古板的老夫子都說,就憑瑞親王這一抱,今兒的婚禮就永彪史冊。年輕人可不是更激動?
我們瑞親王對兩對嶽父母的大方態度,特讓人感動嗷嗷。
我們瑞親王對小王妃的體貼和關切……稍稍幻想一下,就特“激動”嗷嗷。
我們瑞親王果然是大清第一好兒郎,第一偉丈夫、第一耙耳朵……嗷嗷!
人群嗷嗷叫喚,載歌載舞的歡鬧,時不時一陣搶喜錢的驚喜驚唿。瑞親王·快樂大師·保康騎在黑色駿馬上,胸帶新郎大紅花,頭戴新郎帽,端得一派大清第一美男子風流新郎官的氣派……也小小的激動。
他大婚了,在全世界人們的見證下大婚了。他的眼前一片大紅的喜色,好似看到師祖欣慰的微笑,大喇嘛師兄弟們驕傲的大笑,皇祖母、汗阿瑪、額涅飽含希望的笑……
師祖,保康大婚了。保康對著藍天白雲微笑。
…………
這次大清瑞親王大婚,那是真的永彪史冊,堪稱大清這二十年來最熱鬧喜慶的國家大典。
不光是四九城的人全體出動,還有大清各地方趕來的人,其它各個國家趕來的人,擁擠的整個京城各家客棧住滿,一房難求。但是他們的熱情卻是高漲,隻要是來參加瑞親王大婚的人,那就歡迎。
滿京城的張燈結彩、彩旗飛揚中,街道兩邊都是人,街道中央是迎接隊伍。騎著高頭大馬的儀仗隊,開道的鼓樂雙鑼,隨後的兩隊貼金喜字大紅提燈……新郎官隊伍,新娘子花轎隊伍……
撒喜錢的宗室童子,綿延數裏路的十裏紅妝……這頭儀仗隊伍到了皇宮門口,那頭還有嫁妝沒出新娘娘家大門,那個叫一個“浩浩蕩蕩”。
樂福堂門口,保康挽弓,朝花轎門簾輕輕射三箭;新娘子在宗室福晉的陪伴下,前後胸背金玉鏡,懷抱金玉壺,腳踏馬兀子慢慢下花轎。
“一射向天射天狼”,“二射向地射地妖”“三射花轎射紅煞”“紅紅火火跨火盆”“拜北鬥”“嘴甜”“拜天地”“揭蓋頭”“坐福”“合巹”……
紅氈鋪地,象征一生一路永遠走不完的鴻運;身穿祭祀禮服的薩滿單腿跪在神桌左側,用滿語念誦《哈力巴經》,那是族人最莊嚴而熱烈的祝福。
“選擇吉日良辰,迎來新娘慶賀新婚,宰殺肥豬,擺下宴席,供奉在天諸神,請在天諸神保佑,夫妻幸福共長存。六十歲無疾,七十歲才見衰老,八十歲子孫繁衍,九十歲須發斑白,百歲而無災……”
保康記得這支歌,他在五台山百姓家的婚禮上唱過,在他幾位舅舅的婚禮上唱過,在納蘭老師大哥的婚禮上唱過,如今他在自己的婚禮上,聽其他人唱。
美麗的姑娘大婚了,祝願你們白頭偕老,生活美滿幸福;聖潔的洞房開始了,祝福一對年輕的伴侶,都有光明的前程……大紅花燭下,千嬌百媚的小福晉滿目含情、含羞帶怯地笑,保康也笑。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一把柴火紮得緊,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見這好人真歡欣。要問你啊要問你,將這好人怎樣親?
一捆牧草紮得多,東南三星正閃爍。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這良辰真快活。要問你啊要問你,拿這良辰怎麽過?
一束荊條緊緊捆,天邊三星照在門。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見這美人真興奮。要問你啊要問你,將這美人怎樣疼。
第二天,朦朧的晨光照進紗窗,保康迷瞪著睜開眼睛,剛要動作反應過來——他的懷裏有個人的唿吸,他大婚了,這是他的媳婦兒,他媳婦兒也正在醒來。
眉眼間帶著一絲倦意、初初嫁人的羞澀,全然交付的信任和情意濃濃。
輕微的動作間帶來好像小貓兒一樣懶洋洋的,軟軟的觸感。
開臉後絞去小汗毛後的麵孔,比之小姑娘的時候更為細膩白淨,於暗處也熠熠生輝。
長長的眼睫毛抖動,眼睛微微睜開,發現他的注視,反應過來,立馬羞得脖子都紅了,腦袋埋在他的懷裏不敢動彈。
明媚水潤,美好的模樣鋪開在保康的眼裏,保康的目光落在嫣紅的脖子上,不由地笑,他還壞壞地一個翻身,伸手捏捏懷裏小福晉的小鼻子。
小福晉·瑞親王妃因為他的動作又害怕又害羞,緊接著就是唿吸不暢,忍不住委屈掙紮。
“欺負人……”
“就欺負人。”
隨著這道賴皮的聲音進入耳朵,小福晉的耳朵尖都紅了,滿臉紅的滴血,雙眼水一樣的溫柔流淌……
癡癡的模樣,看得保康更樂,“吧唧”一聲親自她飽滿光潔的額頭上,“早安,媳婦兒。”
小福晉愣愣地明白過來,自己又被他欺負一迴,氣得抓起他的手腕就咬——
保康看著她氣鼓鼓的模樣,抱著她哈哈哈大笑。
…………
阿彌陀佛。樂福堂的宮人們聽著他們王爺特歡樂的笑聲,那就齊齊念“阿彌陀佛”。
就他們王爺那隻是看著怎麽都好的性子,那隻是對外人嗷嗷,對“內人”那絕對是原形畢露,他們的小王妃不知道被王爺怎麽“欺負”……不知道明年這時候能不能抱到小瑞親王。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宮人們一邊默默念佛,一邊手腳麻利地伺候兩位主子洗漱穿衣梳妝,臉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慶勁兒。
容易嗎?他們樂福堂終於有女主子了,他們王爺終於娶妻了!
保康聽到他們那強烈的心聲,莫名有一點點認同,確實一點點“不容易”。
小福晉本來就被欺負的滿臉通紅沒褪去,在這些宮人那莫名奇異的喜慶氣氛中,更是羞得來——
出嫁的女子,開齊額發和鬢角,改梳戴鈿子、插扁方的“小兩把旗頭”,還要穿戴作為瑞親王妃的正式服飾準備“拜舅姑”……保康等候小媳婦收拾妥當,一起用過早膳。
咳咳,一個早膳的時間也是氣氛莫名歡樂喜慶。
辰時正,太子妃親自抱著一捆非常整齊、紅線繩捆綁的桃木杆,喜氣洋洋地進來樂福堂,小福晉羞答答地接過來,抱著出來正殿,來到小廚房拜灶神。
新娘子正式入駐樂福堂,小夫妻兩個一起在神明麵前鄭重表示“不忘勤勞,勤儉持家”。
新郎官·保康帶領新娘子去乾清宮、慈安宮、坤寧宮行拜見長輩拿紅包,再和兄嫂、姑姐以及宗族中的其他長輩們,請安“分大小”。
皇上領著兒子們兒媳婦們去奉先殿給祖先靈位挨個上香,告訴祖先們他的兒子保康娶妻了,祈求祖先們保佑他三年抱倆胖孫孫。
一圈兒禮節走下來,整個婚禮至此完成大半,午休過後,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用一頓晚膳,這就是熟悉的一家人了,一家人,那當然說話就不一樣了。
一家人一起散步禦花園,在養性齋圍坐說話。皇上、皇子們公主們一夥兒,皇太後、皇後、皇家兒媳婦一夥兒。
太子首先委屈巴巴地告狀:“皇祖母、汗阿瑪,皇額涅,昨天夜裏兄弟們被保康弟弟都點了睡穴,鬧洞房隻鬧一半。”
胤禩氣不過:“昨兒夜裏兄弟們怎麽迴來東三所的都不知道。”
直郡王更委屈:“想當年,保康弟弟領著一幫子兄弟鬧兒臣洞房的勁頭……”
四公主眼睛一瞪:“技不如人還抱怨。”
同樣因為保康弟弟/哥哥的大婚特意趕迴京城的幾位公主都笑:“那可不?有本事你們別睡著。”
…………
長輩們哈哈哈笑,皇後娘娘護著兒媳婦笑,皇家福晉們都捂嘴笑。
保康捧著茶盞抿一口茶,微笑;已經成親被大鬧洞房的皇子們,委屈;還沒成親的皇子們笑完後反應過來,怕怕。
本來都以為洞房花燭夜一定是要被鬧得不知東西南北的,哪知道昨兒見識到保康哥哥的神操作,還沒成親的小阿哥都心動,但是,他們沒有保康哥哥的本事。
想想他們之前鬧哥哥們洞房的勢頭,瞧著一個個兄弟那個“等著鬧洞房報複迴來”的模樣……胤禵、胤禑、胤祿、胤禮……一個個的看著他們的保康哥哥都眼冒綠光。
保康淡定地品茶,身上是人間五月天的太陽光,鼻腔裏人間五月天的花香,耳朵裏是哥哥弟弟們的鬧騰,眼角餘光裏皇祖母和汗阿瑪臉上的幸福和滿足……
他也幸福和滿足。看到他額涅摟著害羞的小媳婦好像一對親密的母女,更是歡喜。
第143章
保康六月初一和小福晉“雙迴門”, 後麵緊接著就是“接七還八,兩家都發”,“接七還九, 兩家都有”……傳統禮儀中,全部走下來要兩個月才是圓滿結束。
漢家婚嫁禮儀精簡,滿家婚嫁禮儀也精簡, 而且皇家兒媳婦, 其他的該有還是要有,“住對月”當然沒有了。但皇上還抽空領著所有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女們去孝陵拜祭太皇太後和先皇……
七月初三, 流火一般炎熱的日子裏, 一家人趁著清晨涼爽一大早動身, 該去東北的去東北,該去南海的去南海, 該去蘇祿的去蘇祿……
皇上和皇太後也要跟去五台山一趟見見師祖,加上陪同的文武官員、王公大臣以及侍衛宮人們, 皇宮幾乎走空了, 皇城也空一半兒, 整個四九城就感覺空了一半兒。
四九城的老百姓一邊哈哈哈笑著給他們送行,一邊琢磨自己也去哪裏窩一個夏天;皇上一家人出來正陽門, 皇上和所有的兒子們隻有一句話。
“此一去, 困難重重。但你們是皇家子孫,誰都不許給皇家丟人。”
皇子們齊聲高喊:“遵汗阿瑪命令!”
皇上挨個看過去,特嫌棄地一揮手:“都去吧。”
皇子們:“……”
你老人家好歹也安慰安慰我們……好吧, 能有一揮手就很好了。太子直郡王領頭, 一起對著皇太後皇上皇後行大禮, 不管怎麽不舍, 到底還是領著各自的人馬奔向各自的上車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