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他們那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哎呦呦,看見大清的一顆大蔥也稀奇。
保康:“……”
保康哈哈哈笑。
保康知道,這是一種事實上的陣痛,而他們必須接受,必須在中西方文化的衝擊中,知道華夏文化的落寞,不足。
當然,保康也知道,這非常非常非常……的困難;也明白,這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
不說別人,就是他汗阿瑪,野心勃勃地要利用西洋文化發展新滿洲文化,對此也是感歎不已,說麵對這些西洋人和他們平等建交不舒坦。
納蘭老師說:“如果說懷抱著“上國大國”夢想的大清人都有這種“陣痛”,皇上作為皇帝,是感受最清晰的一個,承受壓力最大的一個。”
保康就嘻嘻笑。
他汗阿瑪很在意漢家人罵他“蠻夷果然是蠻夷,做了中原皇帝也沒大國皇帝的氣度和尊嚴布拉布拉”。
還非常在乎滿蒙王公對他的不滿,說實話,蒙古部落的任何一個台吉,地盤都有英吉利那麽一個海島大,整個歐洲都沒有大清大。
可是能怎麽辦?
事實就是如此。論富裕和文明,整個蒙古部落捆一塊兒,也趕不上西洋國家的技藝水平,文化發展。
西洋國家發展起來了,古老神秘的東方才剛剛起步,就算現在大清各方麵技藝領先西方,那又如何?論起來民眾基礎,西方國家依舊甩開東方很大一步。
而且,還有大清內部的,各種曆史遺留問題,還有那未來的世界發展趨勢。
保康怕他汗阿瑪堅持不住,特別找時間和他汗阿瑪談話,就看著他汗阿瑪的情緒特低落。
皇上如何不情緒低落?
大清進關,滿以為坐擁大好河山,可以過好日子了,結果那,趕上時代大變革的時候了,還是快結束的小尾巴時候。
皇上歎氣:“汗阿瑪大膽猜測,未來,很可能就和保康說的那樣,技藝和文明決定國家地位。”
“目前大清,技藝方麵,隻能從上到下發展,積極開展百姓基礎,爭取大清的民間多出來幾個“黃履莊”;而文明,古老的華夏文明,已經到了油盡燈枯、黃昏落日的時候了,再不改變,那就是從根子上落後於整個西方。”
保康眼裏冒小星星:“汗阿瑪真知灼見、英明神武。”
皇上無力地揮手。
“還‘汗阿瑪真知灼見、英明神武’?後人不大罵汗阿瑪沒有大國尊嚴就好了。”
保康嘻嘻笑:“之前的中原,沒有椅子,人們都是跪著說話。到了大唐時期,胡椅傳入中原,可上朝的時候,還是君臣一起坐著。也沒誰說唐太宗沒有大國尊嚴。”
皇上:“……”
保康麵色“肅穆”:“到宋朝時期,那宋太~祖命人把大臣的椅子抽走了,從此大臣都跪著說話,結果又如何?大宋最終也沒有北上成功,反而被打得南下。”
皇上:“……”
皇上覺得熊兒子果然是熊兒子,皇上抖著手指著門口。
“阿彌陀佛。汗阿瑪再見。”保康愉快的聲音響起,皇上更是氣得來——
氣完之後更想歎氣。
心裏頭煩悶,一個人坐著沒勁兒,溫暖如春的暖閣也治愈不來的他的“心裏拔涼”,皇上幹脆出來溫暖如春的暖閣,到外麵吹吹西北風,醒醒神。
來到坤寧宮,和皇後嘮叨嘮叨兩句“你看看保康,越長大脾氣越大,瞧瞧他那小樣兒……”
皇後娘娘親自給皇上泡茶,安靜地傾聽,聽完後還特稱職地安慰皇上:“世事如此如此,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那東方之前不是興盛過西方?凡事哪有一直興盛衰落的過程。”
“現在東方落後一步,我們吸取前朝教訓,好好培養皇子公主們,關心民生,懲治貪官,開放海貿,都會好起來。”
於是皇上就嘴角抽抽。
“前朝的環境,文官勢力那麽大,皇帝都被逼得用宦官了,整個國家就那麽大點兒,東西南北全是虎視眈眈的敵人,怎麽發展大航海?”
“我們這現在,要不是保康收拾了整個南海,我也不敢大力開放沿海……”
皇上說著說著,又歎氣。
如果不是有熊兒子給撐著,有熊兒子這麽一個“熊兒子”在,他哪裏敢去想發展海運?更不要說和沙俄那一戰。
“朕有時候啊,越琢磨越覺得,有時候,真的是天命如此。你不知道,我這些日子研究英吉利曆史的感觸。那英吉利,那就好像是蒼天的親兒子一般。東方,就好像是蒼天那吃力不討好的長子。”
皇後娘娘:“……”
“我雖然沒有研究,我也知道,那歐洲,老牌的有西班牙,新興的有法蘭西,海外,保康在美洲打英吉利一個措手不及,逼得他們主動前來求和。就算是‘親兒子’,那好日子也到頭了。”
“所以說你也不懂。”皇上一臉“和你說不通”的小矯情,“那英吉利人要不是遇到保康,現在還不知道怎麽蹦躂。法蘭西……路易十四是英雄,可你知道繼承人如何不?”
皇後娘娘淡定地品一口茶,慢悠悠地說道:“隱約知道。前幾天四公主和我說話,說,法蘭西,目前隻有一個繼承人……但英吉利的繼承人雖為女流,有膽有識有遠見。
就是那個,一個皇帝不停合離再娶,不停合離再娶,娶了六個老婆,一心就想生兒子,結果還是沒有兒子。還因此與羅馬教皇鬧決裂,建立英國國教?我聽得一知半解的。”
皇上:“……”
皇上想說你是不是要我給你詳細解一解?想說你們女子就關注這些。好吧,皇上剛看這段曆史的時候,也挺驚奇的。
“不說王室,就是普通人家,也想要個兒子繼承家業。歐洲的私生子就和我們的外室子一樣,不光沒有繼承權,甚至連正式的姓氏戶籍都不能有。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就想要一個正經兒子繼承王位,也是為了家族不絕嗣。
可是他的皇後是當時正興盛的西班牙的小公主,羅馬教皇不允許他離婚再娶,他隻能反抗羅馬教皇,使得自己的再婚具有合法性。”
皇上覺得,這要是他,他也反抗。
“後來亨利八世的兩個女兒繼承王位,都沒有子嗣。就輪到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孫,蘇格蘭國王繼承英格蘭王位,就是現在的斯圖亞特王朝。你看看,這就是絕嗣的後果。”
頓了頓,又感歎:“不過說起來,這也是英吉利王室矯情了。”
“……想當年法蘭西帝國多麽興盛,大半個歐洲國都是它的附屬國,那個時候的英吉利國王,是法蘭西一個公爵的私生子繼承,正式建國,能做法蘭西的藩屬國,那都是榮幸。”
皇後娘娘:“……”
聽明白現在英國王室的來曆,卻又聽得更迷糊:“他們的老祖宗,既然是一個法國公爵的私生子,怎麽現在私生子不能繼位?”
皇上:“……”
皇上一臉正氣:“歐洲的天主教,教義,本來就規定隻有合法夫妻的孩子才有繼承權——他們的老祖宗,能力高絕,手腕高超。那個時候英國還不是一個正經國家。那私生子,好歹也是法蘭西公爵的私生子。”
皇後娘娘“哦”一聲表示明白。
麵帶微笑,伸手捏一個小金叉,叉一塊馬卡龍,細嚼慢咽。
眼睛微合、輕言慢語:“我就感覺,英吉利人很不一樣。和東方不一樣,和歐洲人也不一樣。他們的國家繼承人,一般都英明,女王也是。民眾若是遇到暴君就去推翻,去……”
去迎接下一個國王。
皇上聽懂了,皇上喉嚨一哽,這又說到皇上最為擔心的一件事。
就好比現在被他們迎接來的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這樣的情況下,已經可以預見,英吉利必然是明君輩出。而這樣的情況下,其他國家的老百姓有樣學樣,早晚輪到大清。
皇上不能接受這個發展方向,皇上想要阻止英吉利的崛起,皇上和路易十四一樣想要阻止這股“趨勢”。可皇上更知道,大勢所趨,他再怎麽阻止,也是螳螂擋拖拉機罷了。
皇上慢慢品一口紅茶,搭配一口點心,看著桌子上的梅花插瓶,狀似不經意地問道:“小四,想去喀爾喀?”
皇後娘娘眉眼帶笑:“應該是。”
皇上心裏冷哼。
拐了這麽多彎彎兒,不就是要給小四撞木鍾?
皇上沉吟不語。
皇後娘娘就笑著,接著說道:“大公主嫁去科爾沁,二公主嫁去巴林,位於承德以北,原先蒙古林丹汗統治的地方,也需要嫁一位公主過去。喀爾喀,大清和沙俄交界的地方,之前也沒有聯姻過。”
“三公主和四公主……還是四公主最適合去喀爾喀,而且四公主本人也有這個心思,一心要去喀爾喀做大清的女親王。”
皇後娘娘的意思,那就成全了吧。
皇上看一眼皇後,抬手按按眉心。
特愁得慌。
四公主嫁去喀爾喀,嫁給誰?土謝圖汗部落?
還有原來出身喀爾喀的策淩,成吉思汗嫡裔,一直養在京城,有自己用心教導這麽些年,這眼看也到了大婚的年紀,又該嫁哪個女兒?
皇上的身子朝後一靠,之前覺得女兒挺多,現在掰開手數一數,隻有不夠。
眼睛望著窗外嘰嘰喳喳的小鳥兒,看著小鳥兒在宮人的逗弄下頑皮地搶糧食吃,想起每次小鳥兒們圍繞保康轉悠的模樣,他又情不自禁地笑出來。
轉而說起一件事情:“皇太後說,不希望小五遠嫁。”
…………
這下皇後是真的驚訝了。
小五要留在京城?
看樣子,皇上也有這方麵的考慮?
小五,德妃的女兒。打小兒在皇太後的跟前長大,最得皇太後的心。德妃的娘家烏雅家一直受皇上信重,其他的兒子,胤禛馬上就能獨立辦差,還有一個胤禵大受皇上寵愛……
皇後眼睛一閃,沒有說話。
滿京城的滿洲大家族,目前都沒有合適的。唯一的,皇上要遏製佟佳家,不想佟佳家的女兒做皇家的兒媳婦,可到底是顧慮佟佳家是他的母家,要嫁一個公主過去?
“可是,佟國維的孫子,舜安顏?”皇後試探地問。
皇上沉默。
默認。
皇後:“……”呆愣。
皇後娘娘特想問問皇上:你打壓明珠,扶起來大阿哥;現在又要這般折騰,反正保康是不在意的,可你知道太子的想法嗎?
就算我知道,你要鉗製佟佳家不倒向太子,就算我們都知道佟佳家不喜歡胤禛的脾氣,就連胤禛養在佟佳貴妃跟前都沒多看一眼,可是,這名義上到底是照顧了德妃一脈。
皇後娘娘腦袋裏那個想法唿之欲出,卻怎麽也不敢相信皇上真要那麽做。
“皇上?!”剛剛的悠閑蕩然無存,神色凝重,聲音裏也帶著一絲嚴肅的不認同。
皇後看著皇上,目光灼灼。可皇上隻抹抹臉不說話。
皇後就更為著急。
她想說那都是你的兒子,她想說皇家和國家這些年的和樂日子不容易,她想說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兒子太多了開始折騰?她更想說你不要牽扯到我的保康……
她什麽也沒說出來,急切、擔憂的眼神表達一切。
可皇上還是不說話。
皇上怎麽會不知道?
保康:“……”
保康哈哈哈笑。
保康知道,這是一種事實上的陣痛,而他們必須接受,必須在中西方文化的衝擊中,知道華夏文化的落寞,不足。
當然,保康也知道,這非常非常非常……的困難;也明白,這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
不說別人,就是他汗阿瑪,野心勃勃地要利用西洋文化發展新滿洲文化,對此也是感歎不已,說麵對這些西洋人和他們平等建交不舒坦。
納蘭老師說:“如果說懷抱著“上國大國”夢想的大清人都有這種“陣痛”,皇上作為皇帝,是感受最清晰的一個,承受壓力最大的一個。”
保康就嘻嘻笑。
他汗阿瑪很在意漢家人罵他“蠻夷果然是蠻夷,做了中原皇帝也沒大國皇帝的氣度和尊嚴布拉布拉”。
還非常在乎滿蒙王公對他的不滿,說實話,蒙古部落的任何一個台吉,地盤都有英吉利那麽一個海島大,整個歐洲都沒有大清大。
可是能怎麽辦?
事實就是如此。論富裕和文明,整個蒙古部落捆一塊兒,也趕不上西洋國家的技藝水平,文化發展。
西洋國家發展起來了,古老神秘的東方才剛剛起步,就算現在大清各方麵技藝領先西方,那又如何?論起來民眾基礎,西方國家依舊甩開東方很大一步。
而且,還有大清內部的,各種曆史遺留問題,還有那未來的世界發展趨勢。
保康怕他汗阿瑪堅持不住,特別找時間和他汗阿瑪談話,就看著他汗阿瑪的情緒特低落。
皇上如何不情緒低落?
大清進關,滿以為坐擁大好河山,可以過好日子了,結果那,趕上時代大變革的時候了,還是快結束的小尾巴時候。
皇上歎氣:“汗阿瑪大膽猜測,未來,很可能就和保康說的那樣,技藝和文明決定國家地位。”
“目前大清,技藝方麵,隻能從上到下發展,積極開展百姓基礎,爭取大清的民間多出來幾個“黃履莊”;而文明,古老的華夏文明,已經到了油盡燈枯、黃昏落日的時候了,再不改變,那就是從根子上落後於整個西方。”
保康眼裏冒小星星:“汗阿瑪真知灼見、英明神武。”
皇上無力地揮手。
“還‘汗阿瑪真知灼見、英明神武’?後人不大罵汗阿瑪沒有大國尊嚴就好了。”
保康嘻嘻笑:“之前的中原,沒有椅子,人們都是跪著說話。到了大唐時期,胡椅傳入中原,可上朝的時候,還是君臣一起坐著。也沒誰說唐太宗沒有大國尊嚴。”
皇上:“……”
保康麵色“肅穆”:“到宋朝時期,那宋太~祖命人把大臣的椅子抽走了,從此大臣都跪著說話,結果又如何?大宋最終也沒有北上成功,反而被打得南下。”
皇上:“……”
皇上覺得熊兒子果然是熊兒子,皇上抖著手指著門口。
“阿彌陀佛。汗阿瑪再見。”保康愉快的聲音響起,皇上更是氣得來——
氣完之後更想歎氣。
心裏頭煩悶,一個人坐著沒勁兒,溫暖如春的暖閣也治愈不來的他的“心裏拔涼”,皇上幹脆出來溫暖如春的暖閣,到外麵吹吹西北風,醒醒神。
來到坤寧宮,和皇後嘮叨嘮叨兩句“你看看保康,越長大脾氣越大,瞧瞧他那小樣兒……”
皇後娘娘親自給皇上泡茶,安靜地傾聽,聽完後還特稱職地安慰皇上:“世事如此如此,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那東方之前不是興盛過西方?凡事哪有一直興盛衰落的過程。”
“現在東方落後一步,我們吸取前朝教訓,好好培養皇子公主們,關心民生,懲治貪官,開放海貿,都會好起來。”
於是皇上就嘴角抽抽。
“前朝的環境,文官勢力那麽大,皇帝都被逼得用宦官了,整個國家就那麽大點兒,東西南北全是虎視眈眈的敵人,怎麽發展大航海?”
“我們這現在,要不是保康收拾了整個南海,我也不敢大力開放沿海……”
皇上說著說著,又歎氣。
如果不是有熊兒子給撐著,有熊兒子這麽一個“熊兒子”在,他哪裏敢去想發展海運?更不要說和沙俄那一戰。
“朕有時候啊,越琢磨越覺得,有時候,真的是天命如此。你不知道,我這些日子研究英吉利曆史的感觸。那英吉利,那就好像是蒼天的親兒子一般。東方,就好像是蒼天那吃力不討好的長子。”
皇後娘娘:“……”
“我雖然沒有研究,我也知道,那歐洲,老牌的有西班牙,新興的有法蘭西,海外,保康在美洲打英吉利一個措手不及,逼得他們主動前來求和。就算是‘親兒子’,那好日子也到頭了。”
“所以說你也不懂。”皇上一臉“和你說不通”的小矯情,“那英吉利人要不是遇到保康,現在還不知道怎麽蹦躂。法蘭西……路易十四是英雄,可你知道繼承人如何不?”
皇後娘娘淡定地品一口茶,慢悠悠地說道:“隱約知道。前幾天四公主和我說話,說,法蘭西,目前隻有一個繼承人……但英吉利的繼承人雖為女流,有膽有識有遠見。
就是那個,一個皇帝不停合離再娶,不停合離再娶,娶了六個老婆,一心就想生兒子,結果還是沒有兒子。還因此與羅馬教皇鬧決裂,建立英國國教?我聽得一知半解的。”
皇上:“……”
皇上想說你是不是要我給你詳細解一解?想說你們女子就關注這些。好吧,皇上剛看這段曆史的時候,也挺驚奇的。
“不說王室,就是普通人家,也想要個兒子繼承家業。歐洲的私生子就和我們的外室子一樣,不光沒有繼承權,甚至連正式的姓氏戶籍都不能有。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就想要一個正經兒子繼承王位,也是為了家族不絕嗣。
可是他的皇後是當時正興盛的西班牙的小公主,羅馬教皇不允許他離婚再娶,他隻能反抗羅馬教皇,使得自己的再婚具有合法性。”
皇上覺得,這要是他,他也反抗。
“後來亨利八世的兩個女兒繼承王位,都沒有子嗣。就輪到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孫,蘇格蘭國王繼承英格蘭王位,就是現在的斯圖亞特王朝。你看看,這就是絕嗣的後果。”
頓了頓,又感歎:“不過說起來,這也是英吉利王室矯情了。”
“……想當年法蘭西帝國多麽興盛,大半個歐洲國都是它的附屬國,那個時候的英吉利國王,是法蘭西一個公爵的私生子繼承,正式建國,能做法蘭西的藩屬國,那都是榮幸。”
皇後娘娘:“……”
聽明白現在英國王室的來曆,卻又聽得更迷糊:“他們的老祖宗,既然是一個法國公爵的私生子,怎麽現在私生子不能繼位?”
皇上:“……”
皇上一臉正氣:“歐洲的天主教,教義,本來就規定隻有合法夫妻的孩子才有繼承權——他們的老祖宗,能力高絕,手腕高超。那個時候英國還不是一個正經國家。那私生子,好歹也是法蘭西公爵的私生子。”
皇後娘娘“哦”一聲表示明白。
麵帶微笑,伸手捏一個小金叉,叉一塊馬卡龍,細嚼慢咽。
眼睛微合、輕言慢語:“我就感覺,英吉利人很不一樣。和東方不一樣,和歐洲人也不一樣。他們的國家繼承人,一般都英明,女王也是。民眾若是遇到暴君就去推翻,去……”
去迎接下一個國王。
皇上聽懂了,皇上喉嚨一哽,這又說到皇上最為擔心的一件事。
就好比現在被他們迎接來的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這樣的情況下,已經可以預見,英吉利必然是明君輩出。而這樣的情況下,其他國家的老百姓有樣學樣,早晚輪到大清。
皇上不能接受這個發展方向,皇上想要阻止英吉利的崛起,皇上和路易十四一樣想要阻止這股“趨勢”。可皇上更知道,大勢所趨,他再怎麽阻止,也是螳螂擋拖拉機罷了。
皇上慢慢品一口紅茶,搭配一口點心,看著桌子上的梅花插瓶,狀似不經意地問道:“小四,想去喀爾喀?”
皇後娘娘眉眼帶笑:“應該是。”
皇上心裏冷哼。
拐了這麽多彎彎兒,不就是要給小四撞木鍾?
皇上沉吟不語。
皇後娘娘就笑著,接著說道:“大公主嫁去科爾沁,二公主嫁去巴林,位於承德以北,原先蒙古林丹汗統治的地方,也需要嫁一位公主過去。喀爾喀,大清和沙俄交界的地方,之前也沒有聯姻過。”
“三公主和四公主……還是四公主最適合去喀爾喀,而且四公主本人也有這個心思,一心要去喀爾喀做大清的女親王。”
皇後娘娘的意思,那就成全了吧。
皇上看一眼皇後,抬手按按眉心。
特愁得慌。
四公主嫁去喀爾喀,嫁給誰?土謝圖汗部落?
還有原來出身喀爾喀的策淩,成吉思汗嫡裔,一直養在京城,有自己用心教導這麽些年,這眼看也到了大婚的年紀,又該嫁哪個女兒?
皇上的身子朝後一靠,之前覺得女兒挺多,現在掰開手數一數,隻有不夠。
眼睛望著窗外嘰嘰喳喳的小鳥兒,看著小鳥兒在宮人的逗弄下頑皮地搶糧食吃,想起每次小鳥兒們圍繞保康轉悠的模樣,他又情不自禁地笑出來。
轉而說起一件事情:“皇太後說,不希望小五遠嫁。”
…………
這下皇後是真的驚訝了。
小五要留在京城?
看樣子,皇上也有這方麵的考慮?
小五,德妃的女兒。打小兒在皇太後的跟前長大,最得皇太後的心。德妃的娘家烏雅家一直受皇上信重,其他的兒子,胤禛馬上就能獨立辦差,還有一個胤禵大受皇上寵愛……
皇後眼睛一閃,沒有說話。
滿京城的滿洲大家族,目前都沒有合適的。唯一的,皇上要遏製佟佳家,不想佟佳家的女兒做皇家的兒媳婦,可到底是顧慮佟佳家是他的母家,要嫁一個公主過去?
“可是,佟國維的孫子,舜安顏?”皇後試探地問。
皇上沉默。
默認。
皇後:“……”呆愣。
皇後娘娘特想問問皇上:你打壓明珠,扶起來大阿哥;現在又要這般折騰,反正保康是不在意的,可你知道太子的想法嗎?
就算我知道,你要鉗製佟佳家不倒向太子,就算我們都知道佟佳家不喜歡胤禛的脾氣,就連胤禛養在佟佳貴妃跟前都沒多看一眼,可是,這名義上到底是照顧了德妃一脈。
皇後娘娘腦袋裏那個想法唿之欲出,卻怎麽也不敢相信皇上真要那麽做。
“皇上?!”剛剛的悠閑蕩然無存,神色凝重,聲音裏也帶著一絲嚴肅的不認同。
皇後看著皇上,目光灼灼。可皇上隻抹抹臉不說話。
皇後就更為著急。
她想說那都是你的兒子,她想說皇家和國家這些年的和樂日子不容易,她想說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兒子太多了開始折騰?她更想說你不要牽扯到我的保康……
她什麽也沒說出來,急切、擔憂的眼神表達一切。
可皇上還是不說話。
皇上怎麽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