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的沙皇陛下正在和波蘭、瑞典打仗,聽說大清國大舉進攻,差點嚇暈過去,緊急派來他的丞相前來“懇求”和談,可是,負責和談的瑞親王,玩得不知道哪裏去了啊。
瑞親王·快樂大師·小保康,那當然是放飛自我,盡情欣賞北國風光。
春天裏還有冰雪覆蓋的小村子,醉人得來——白天放眼望去,滿地積雪,一排排異域風情的小木屋整齊地排列著,坐上雪橇,逛奔在雪地裏,還幸運地看到那傳說中最為震撼人心的,絢麗多彩的極光。
夜晚的雪鄉,就是像童話般夢幻的地方。皚皚白雪一層層鋪蓋在屋頂上,宛如一個個“雪蘑菇”,可愛得來。家家戶戶陸陸續續點燃暖黃色的燈光,一幅幅溫馨的畫麵呈現在眼前。啊,這是怎麽樣的幸福!
保康開心得來——對著夜空嗷嗷叫。
水洗一般幹淨的夜空微笑,也覺得幸福。
大大有名的五大連池,有名的不光是它的豆腐,還有它的火山地貌奇觀,欣賞廣袤的火山,泡泡暖和的溫泉——泡入溫泉,身旁就是讓人如癡如醉的雪景,用保康的說法,啊——迷人至極。
紮龍濕地,丹頂鶴的故鄉,一片片的蘆葦,成百成千的丹頂鶴,丹頂鶴在蘆葦地翩翩起舞,婀娜的身姿實在是太美了啊,啊!
還有那美麗的大興安嶺,春天裏層層疊疊的林海呈現出五顏六色,生機勃勃的美,震撼到你的心靈深處。
還有那鏡泊湖,高山熔岩堰塞湖,還有那湖裏的吊水樓瀑布。氣勢磅礴,讓所有人驚歎不已的“跳水大師”,每天隻跳兩迴,保康他們一行人當然一定要看兩次!
白天在湖邊散步聊天,夜晚躺在湖邊欣賞漫天繁星;白天吃著美味鮮甜的烤魚,夜晚用著湖水湖魚熬出來的魚湯做夜宵。
鏡泊湖碧波蕩漾,宛如一顆綠寶石璀璨明媚。容若他們當然要寫詩作賦,快樂大師當然要畫畫畫,運起來輕功飛到高處看,星羅棋布的湖泊,縱橫交錯的河流,肥美的水草……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
保康他們一直玩到五月末,玩到沙俄人也氣得不想和談了,要破釜沉舟,拚死一戰了,好吧,和談吧。
沙俄人:“……”
沙皇:“……”
啊啊啊啊啊!怎麽表達他們的心情啊啊啊啊!!
皇上領著皇後等等人巡視喀爾喀大草原,太子和一幹皇子們留下來,觀摩他們的保康弟弟/哥哥和談。
大開眼界!
中原人對待其他地方的人,從來都是“上國大國”的姿態,一副“我是老大,你是小弟”的模樣,哪裏和談過?
草原上的人,向來是比拳頭,誰拳頭大,誰老大,更沒有和談過。
特別是那個“國際法”,聽都沒聽過。
至於談判過程中的方法手段,更是聽楞眼。
還有歐洲耶穌會的人做中間人?他們這些蠻夷也配?可是要他們自己上,除了瑞親王之外,都不精通俄語。
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初十,尼布楚。
大清朝第一次以“中國”麵向世界,以談判的方式解決邊境爭端,瑞親王·快樂大師·小保康坐鎮,擺開陣勢,氣勢衝天。
第一天,沙俄的談判代表戈洛文,一個胖胖的中年人,赤紅著臉大聲宣告他們沙皇陛下定下的談判基本方針。
“我們的談判底線是:中國士兵退出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和霍克次克海。中俄以雅克薩為界,沙俄人可在黑龍江和貝斯特拉亞與精奇裏江漁獵,中國若不同意,即可與中國開戰。”
保康:“中國代表保康,在此表示:不同意,歡迎開戰。”
…………
第五天,兩位高鼻梁藍眼睛的西洋人——葡萄牙傳教士thomaspereira,法蘭西傳教士joanfranciscusgerbillon一起打圓場:“和為貴,和為貴。”
保康對著他們笑,笑得他們腳底板生寒氣。
…………
第八天,索額圖冒出來,說:“可以將尼布楚一帶讓與俄國,以石勒喀河、鄂嫩河至音果達河一帶為界。”
還說:“我見戈洛文強要以黑龍江為界,態度強硬至極。皇上臨走有交代,若和談不順利,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楚為界,小小的讓步也可以。”
保康定定地看著他,看得他眼睛發飄額頭冒汗,保康直接從椅子上飛起來,一拳頭打出。
…………
一個月後,準格爾那邊有朝喀爾喀動兵的跡象,戈洛文的膽氣又起來:“沙皇陛下表示我們可以退步,中國士兵全部撤出中西伯利亞地區和霍克次克海。北麵以注入石勒喀河的格爾必齊河為界,南麵以額爾古納河為界。”
保康:“要打就打。”
…………
兩個月後,戈洛文氣急敗壞:“……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可先選定為待爭議地區,共同屬於中俄兩方。”
保康:“這些本為蒙古人居住地區,蒙古人現在歸附中國的大清朝廷,地盤就都是中國的。於喀爾喀毗鄰的外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霍克次克海、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以東……全部都是中國的,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
“知道中國漢朝漢武帝打到哪裏嗎?知道唐朝的藩屬國包括哪裏嗎?知道元朝忽必烈的故事嗎?”
…………
沙俄崛起,急切需要地盤擴張,戈洛文擔心迴到聖彼得堡被沙皇陛下砍腦袋,堅決不讓步。
歐洲耶穌會的人發現他們在大清傳教沒有幹政的希望,又因為沙俄人對耶穌會的認同,雖然沙俄大多信奉東正教,他們的心也偏了,更何況,他們還在私底下接受了戈洛文很多貴重的禮物。
索額圖在這小半年過的非常不如意,特別是來到黑龍江後,皇上一改之前急需和談,一改之前“可退讓尼布楚,以額爾古納為界”的態度,明珠還大聲附和,又有迴到當年明珠大力支持皇上消藩時候的光景,他就特別著急“立功”。
可是不論你們什麽需要,怎麽苦衷,保康的態度堅定。
管你來軟的,硬的,彎的,直的,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些地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
他還擺出來一份份文件,聲明蒙古金帳汗國曾經和清太宗皇帝,清順治皇帝稱臣,有文書為證;聲明金帳汗國在滅亡之前也還留下文書,表示其地盤和百姓都歸大清。
一手揮舞著“古老的文書”,一邊眯眯著眼睛得意洋洋地笑:“所以哥薩克地區,也是中國的哦。”
奶聲奶氣的小嗓門清脆響亮,響在每一個人的心上,響沙俄所有談判人的心尖上。
談判僵持。
…………
炎熱的夏天來臨,天氣的悶熱讓人的心情更不好。有的人樂悠悠地看熱鬧,有的人積極出主意,有的人“非常著急”。索額圖頂著還沒消掉的黑眼圈和太子談過一次後,就連太子都著急起來。
太子是真的擔心:“萬一準格爾和沙俄聯手打過來,我們就是腹背受敵。”
可是保康一梗脖子:“打就打,不怕。”
保康就是寸步不讓。
準格爾大軍開始朝喀爾喀進攻,“恰好”皇上因為熊兒子談判的姿勢,實在是不放心去木蘭圍獵承德度假。皇上還留在喀爾喀沒走出喀爾喀,皇上退迴來領著他的大軍和喀爾喀大軍,直接和準格爾打起來,打得火熱。
皇上和噶爾丹隔著兩軍人馬,在各自的陣地上遙遙相望,身邊是炮火連天,烽煙彌漫。
沙俄將他們其他地方的兵力都調過來,陸續朝“他們的遠東”增兵。保康在戰場上“一馬當先”“一飛衝天”“一揮胳膊”“一聲呐喊”:“中國的兒郎們,為了我們的家園,扔啊————”
“啊”字的尾音長長久久,將士們扔出來的新式雷爆發出來的轟炸聲,也長長久久。
大清國一對二,打得一點兒也不虛。
前所未有的大戰,生死存亡的時刻,大清朝的所有人,滿漢蒙迴藏各族百姓,士農工商各個階級,都行動起來。
所有的爭鬥都停下,團結一致,全力支持兩邊戰事。
京城的裕親王等等人安排藥材、糧食、火器……一樣樣地運過來。
天地會的人發動江湖人紛紛出手相助。
五台山的大喇嘛領著所有佛門弟子天天在輿論上支持。
顧炎武先生、黃宗羲先生等等文壇領袖也都紛紛站出來。
齊心協力,大清國人打得酣暢淋漓,嗷嗷叫著要一舉踏平準格爾,打到沙皇的老窩。
以前都覺得沙俄的火器好,大船好,可是大清朝掏出來的秘密武器,大戰船,比沙俄的還好,他們怎麽可能停手?
比人頭,準格爾和沙俄加一塊兒也比不過大清的人口。
比糧草,一邊打,一邊搶,之前那些搶我們的,我們都給搶迴來。
比對蒙古的“親近”態度,我們也不怕了,我們就要團結各民族一家親。
我們是仁義大國,不殺平民,不殺俘虜,歡迎投降。
憋了幾十年的委屈、憤怒、國仇家恨,這一次,一起打出來!
第85章
戰事進行中, 大清和沙俄、準格爾汗國, 周邊的大小地區和國家都收到消息, 各方的反應不一。
西藏、青海各部蒙古都在觀望;鄂爾多斯蒙古,也就是鴻德格父母所在的地方,大力支持。
不過, 西藏本來答應支援準格爾的糧草物資, 也沒有按期到位, 準格爾幾次催促,西藏方麵都隻是推脫。
其他原本親近準格爾或沙俄的蒙古王公們, 也都焉巴巴地窩在家裏不動彈。
無他, 大清打得太兇了。
皇上這一方還講究一個“仁義大國”的風度,一邊打一邊采取各種方法談和或者拉攏;瑞親王這一邊,那是真的實打實的“打”。
一輪輪新式雷的轟炸中,大清一方幾乎沒有傷亡,沙俄一方的死亡人數以秒來計算的直線上升。
那個一往無前的氣勢, 那個勢如破竹的攻勢, 據說,周邊很多圍觀的小貴族光聽著炮火聲都嚇得膽寒心裂。
瑞親王小小的年紀,和沙俄談判的時候麵對沙俄人的威脅恐嚇,絲毫不懼,打起仗來那更是英勇非凡。
世人也不知道他小小的孩子如何有這般膽氣, 反正他們知道他們的瑞親王是仙童下凡就是。
將士們也不知道他剛剛進學還貪玩的性子, 怎麽知道這麽多的兵法奇謀, 反正聽命就是。
誰叫他們的瑞親王不光有膽子, 有謀略,有感染力和將軍力,他還特有“福氣”那。
沙俄出兵突襲,不是刮風就是下雨;他們出兵突襲,不是豔陽天就是星空滿天,還有絲絲小風吹散酷暑的悶熱,你說這不是“福氣”是什麽?
瑞親王振臂高唿:“天佑中國!”
瑞親王目光如電、慷慨激昂:“新時代的戰爭,武器和信息,指揮和戰意,才是決定性因素。人員,不再是。我們兩邊打仗,看似分兵不利,其實,無礙。甚至可以說是一樣優勢。”
眾位將士表示都明白。
優勢——“哀兵必勝”。
兩個國家的敵人來勢洶洶,他們剛剛打完三藩和小琉球沒多久,國家剛剛休養生息,本身是底氣不足的。可就因為這份底氣不足的弱勢,這份有可能“亡國”的危機刺激,大大地激發大清所有人的鬥誌。
這次大清的所有人能“盡棄前嫌”團結起來,大部分原因就是這份“底氣不足”。
大清人都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實力,有的隻有一腔熱血,滿腔鬥誌,所以一個個熱血兒郎,嗷嗷叫著拋頭顱灑熱血,堅決反抗沙俄和準格爾的殺戮侵略。
其實這隻對了一半兒,他們的確有點兒“底氣不足”,本來就是叫皇上自己來說,皇上也不敢去冒險“一對二”。
瑞親王·快樂大師·小保康,那當然是放飛自我,盡情欣賞北國風光。
春天裏還有冰雪覆蓋的小村子,醉人得來——白天放眼望去,滿地積雪,一排排異域風情的小木屋整齊地排列著,坐上雪橇,逛奔在雪地裏,還幸運地看到那傳說中最為震撼人心的,絢麗多彩的極光。
夜晚的雪鄉,就是像童話般夢幻的地方。皚皚白雪一層層鋪蓋在屋頂上,宛如一個個“雪蘑菇”,可愛得來。家家戶戶陸陸續續點燃暖黃色的燈光,一幅幅溫馨的畫麵呈現在眼前。啊,這是怎麽樣的幸福!
保康開心得來——對著夜空嗷嗷叫。
水洗一般幹淨的夜空微笑,也覺得幸福。
大大有名的五大連池,有名的不光是它的豆腐,還有它的火山地貌奇觀,欣賞廣袤的火山,泡泡暖和的溫泉——泡入溫泉,身旁就是讓人如癡如醉的雪景,用保康的說法,啊——迷人至極。
紮龍濕地,丹頂鶴的故鄉,一片片的蘆葦,成百成千的丹頂鶴,丹頂鶴在蘆葦地翩翩起舞,婀娜的身姿實在是太美了啊,啊!
還有那美麗的大興安嶺,春天裏層層疊疊的林海呈現出五顏六色,生機勃勃的美,震撼到你的心靈深處。
還有那鏡泊湖,高山熔岩堰塞湖,還有那湖裏的吊水樓瀑布。氣勢磅礴,讓所有人驚歎不已的“跳水大師”,每天隻跳兩迴,保康他們一行人當然一定要看兩次!
白天在湖邊散步聊天,夜晚躺在湖邊欣賞漫天繁星;白天吃著美味鮮甜的烤魚,夜晚用著湖水湖魚熬出來的魚湯做夜宵。
鏡泊湖碧波蕩漾,宛如一顆綠寶石璀璨明媚。容若他們當然要寫詩作賦,快樂大師當然要畫畫畫,運起來輕功飛到高處看,星羅棋布的湖泊,縱橫交錯的河流,肥美的水草……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
保康他們一直玩到五月末,玩到沙俄人也氣得不想和談了,要破釜沉舟,拚死一戰了,好吧,和談吧。
沙俄人:“……”
沙皇:“……”
啊啊啊啊啊!怎麽表達他們的心情啊啊啊啊!!
皇上領著皇後等等人巡視喀爾喀大草原,太子和一幹皇子們留下來,觀摩他們的保康弟弟/哥哥和談。
大開眼界!
中原人對待其他地方的人,從來都是“上國大國”的姿態,一副“我是老大,你是小弟”的模樣,哪裏和談過?
草原上的人,向來是比拳頭,誰拳頭大,誰老大,更沒有和談過。
特別是那個“國際法”,聽都沒聽過。
至於談判過程中的方法手段,更是聽楞眼。
還有歐洲耶穌會的人做中間人?他們這些蠻夷也配?可是要他們自己上,除了瑞親王之外,都不精通俄語。
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初十,尼布楚。
大清朝第一次以“中國”麵向世界,以談判的方式解決邊境爭端,瑞親王·快樂大師·小保康坐鎮,擺開陣勢,氣勢衝天。
第一天,沙俄的談判代表戈洛文,一個胖胖的中年人,赤紅著臉大聲宣告他們沙皇陛下定下的談判基本方針。
“我們的談判底線是:中國士兵退出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和霍克次克海。中俄以雅克薩為界,沙俄人可在黑龍江和貝斯特拉亞與精奇裏江漁獵,中國若不同意,即可與中國開戰。”
保康:“中國代表保康,在此表示:不同意,歡迎開戰。”
…………
第五天,兩位高鼻梁藍眼睛的西洋人——葡萄牙傳教士thomaspereira,法蘭西傳教士joanfranciscusgerbillon一起打圓場:“和為貴,和為貴。”
保康對著他們笑,笑得他們腳底板生寒氣。
…………
第八天,索額圖冒出來,說:“可以將尼布楚一帶讓與俄國,以石勒喀河、鄂嫩河至音果達河一帶為界。”
還說:“我見戈洛文強要以黑龍江為界,態度強硬至極。皇上臨走有交代,若和談不順利,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楚為界,小小的讓步也可以。”
保康定定地看著他,看得他眼睛發飄額頭冒汗,保康直接從椅子上飛起來,一拳頭打出。
…………
一個月後,準格爾那邊有朝喀爾喀動兵的跡象,戈洛文的膽氣又起來:“沙皇陛下表示我們可以退步,中國士兵全部撤出中西伯利亞地區和霍克次克海。北麵以注入石勒喀河的格爾必齊河為界,南麵以額爾古納河為界。”
保康:“要打就打。”
…………
兩個月後,戈洛文氣急敗壞:“……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可先選定為待爭議地區,共同屬於中俄兩方。”
保康:“這些本為蒙古人居住地區,蒙古人現在歸附中國的大清朝廷,地盤就都是中國的。於喀爾喀毗鄰的外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霍克次克海、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以東……全部都是中國的,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
“知道中國漢朝漢武帝打到哪裏嗎?知道唐朝的藩屬國包括哪裏嗎?知道元朝忽必烈的故事嗎?”
…………
沙俄崛起,急切需要地盤擴張,戈洛文擔心迴到聖彼得堡被沙皇陛下砍腦袋,堅決不讓步。
歐洲耶穌會的人發現他們在大清傳教沒有幹政的希望,又因為沙俄人對耶穌會的認同,雖然沙俄大多信奉東正教,他們的心也偏了,更何況,他們還在私底下接受了戈洛文很多貴重的禮物。
索額圖在這小半年過的非常不如意,特別是來到黑龍江後,皇上一改之前急需和談,一改之前“可退讓尼布楚,以額爾古納為界”的態度,明珠還大聲附和,又有迴到當年明珠大力支持皇上消藩時候的光景,他就特別著急“立功”。
可是不論你們什麽需要,怎麽苦衷,保康的態度堅定。
管你來軟的,硬的,彎的,直的,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些地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
他還擺出來一份份文件,聲明蒙古金帳汗國曾經和清太宗皇帝,清順治皇帝稱臣,有文書為證;聲明金帳汗國在滅亡之前也還留下文書,表示其地盤和百姓都歸大清。
一手揮舞著“古老的文書”,一邊眯眯著眼睛得意洋洋地笑:“所以哥薩克地區,也是中國的哦。”
奶聲奶氣的小嗓門清脆響亮,響在每一個人的心上,響沙俄所有談判人的心尖上。
談判僵持。
…………
炎熱的夏天來臨,天氣的悶熱讓人的心情更不好。有的人樂悠悠地看熱鬧,有的人積極出主意,有的人“非常著急”。索額圖頂著還沒消掉的黑眼圈和太子談過一次後,就連太子都著急起來。
太子是真的擔心:“萬一準格爾和沙俄聯手打過來,我們就是腹背受敵。”
可是保康一梗脖子:“打就打,不怕。”
保康就是寸步不讓。
準格爾大軍開始朝喀爾喀進攻,“恰好”皇上因為熊兒子談判的姿勢,實在是不放心去木蘭圍獵承德度假。皇上還留在喀爾喀沒走出喀爾喀,皇上退迴來領著他的大軍和喀爾喀大軍,直接和準格爾打起來,打得火熱。
皇上和噶爾丹隔著兩軍人馬,在各自的陣地上遙遙相望,身邊是炮火連天,烽煙彌漫。
沙俄將他們其他地方的兵力都調過來,陸續朝“他們的遠東”增兵。保康在戰場上“一馬當先”“一飛衝天”“一揮胳膊”“一聲呐喊”:“中國的兒郎們,為了我們的家園,扔啊————”
“啊”字的尾音長長久久,將士們扔出來的新式雷爆發出來的轟炸聲,也長長久久。
大清國一對二,打得一點兒也不虛。
前所未有的大戰,生死存亡的時刻,大清朝的所有人,滿漢蒙迴藏各族百姓,士農工商各個階級,都行動起來。
所有的爭鬥都停下,團結一致,全力支持兩邊戰事。
京城的裕親王等等人安排藥材、糧食、火器……一樣樣地運過來。
天地會的人發動江湖人紛紛出手相助。
五台山的大喇嘛領著所有佛門弟子天天在輿論上支持。
顧炎武先生、黃宗羲先生等等文壇領袖也都紛紛站出來。
齊心協力,大清國人打得酣暢淋漓,嗷嗷叫著要一舉踏平準格爾,打到沙皇的老窩。
以前都覺得沙俄的火器好,大船好,可是大清朝掏出來的秘密武器,大戰船,比沙俄的還好,他們怎麽可能停手?
比人頭,準格爾和沙俄加一塊兒也比不過大清的人口。
比糧草,一邊打,一邊搶,之前那些搶我們的,我們都給搶迴來。
比對蒙古的“親近”態度,我們也不怕了,我們就要團結各民族一家親。
我們是仁義大國,不殺平民,不殺俘虜,歡迎投降。
憋了幾十年的委屈、憤怒、國仇家恨,這一次,一起打出來!
第85章
戰事進行中, 大清和沙俄、準格爾汗國, 周邊的大小地區和國家都收到消息, 各方的反應不一。
西藏、青海各部蒙古都在觀望;鄂爾多斯蒙古,也就是鴻德格父母所在的地方,大力支持。
不過, 西藏本來答應支援準格爾的糧草物資, 也沒有按期到位, 準格爾幾次催促,西藏方麵都隻是推脫。
其他原本親近準格爾或沙俄的蒙古王公們, 也都焉巴巴地窩在家裏不動彈。
無他, 大清打得太兇了。
皇上這一方還講究一個“仁義大國”的風度,一邊打一邊采取各種方法談和或者拉攏;瑞親王這一邊,那是真的實打實的“打”。
一輪輪新式雷的轟炸中,大清一方幾乎沒有傷亡,沙俄一方的死亡人數以秒來計算的直線上升。
那個一往無前的氣勢, 那個勢如破竹的攻勢, 據說,周邊很多圍觀的小貴族光聽著炮火聲都嚇得膽寒心裂。
瑞親王小小的年紀,和沙俄談判的時候麵對沙俄人的威脅恐嚇,絲毫不懼,打起仗來那更是英勇非凡。
世人也不知道他小小的孩子如何有這般膽氣, 反正他們知道他們的瑞親王是仙童下凡就是。
將士們也不知道他剛剛進學還貪玩的性子, 怎麽知道這麽多的兵法奇謀, 反正聽命就是。
誰叫他們的瑞親王不光有膽子, 有謀略,有感染力和將軍力,他還特有“福氣”那。
沙俄出兵突襲,不是刮風就是下雨;他們出兵突襲,不是豔陽天就是星空滿天,還有絲絲小風吹散酷暑的悶熱,你說這不是“福氣”是什麽?
瑞親王振臂高唿:“天佑中國!”
瑞親王目光如電、慷慨激昂:“新時代的戰爭,武器和信息,指揮和戰意,才是決定性因素。人員,不再是。我們兩邊打仗,看似分兵不利,其實,無礙。甚至可以說是一樣優勢。”
眾位將士表示都明白。
優勢——“哀兵必勝”。
兩個國家的敵人來勢洶洶,他們剛剛打完三藩和小琉球沒多久,國家剛剛休養生息,本身是底氣不足的。可就因為這份底氣不足的弱勢,這份有可能“亡國”的危機刺激,大大地激發大清所有人的鬥誌。
這次大清的所有人能“盡棄前嫌”團結起來,大部分原因就是這份“底氣不足”。
大清人都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實力,有的隻有一腔熱血,滿腔鬥誌,所以一個個熱血兒郎,嗷嗷叫著拋頭顱灑熱血,堅決反抗沙俄和準格爾的殺戮侵略。
其實這隻對了一半兒,他們的確有點兒“底氣不足”,本來就是叫皇上自己來說,皇上也不敢去冒險“一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