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一點兒也沒有師祖在說他和猴子一樣頑皮的自覺,自覺得猴子們的快活賽神神仙。
“師祖,怪不得孫悟空不喜歡天上,還是花果山好。”頓了頓,眉眼皺巴:“師祖,保康又下錯了。”
師祖:“保康乖。”
保康:“……”他不想乖啊。
保康眼睜睜看著他的“小龍”被師祖的“妖刀”吃掉,跟小猴子一樣地抓耳撓腮坐立不安。
師祖微微笑:“飛,雙,立,打,撲,卡,吃,尖,衝,關,夾,曲,托,並,壓,吊,扳,連,扭,拐,虎,征,頂,刺,攔,拆,退,挺,擋,挖,貼,封,枷,點,擠,斷,消,覬,接,粘,蓋,提,鎮,搭,渡,逼,跳,跨,碰,罩,滾,靠……”
師祖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這些下棋的基本招式,說得保康兩眼發直——他就是用這些招式的啊,沒錯啊。
師祖微微笑:“所有的招式連在一起,打出各種組合,這就是下棋之人都有的一顆‘下棋心’。”
“下一步該怎麽走,下一步該怎麽瞞天過海,怎麽贏棋,怎麽贏得更為漂亮瀟灑——這很正常。一般情況下,水平相當的兩個人下棋,要贏棋,就是看心態,要忘記‘贏’這個字,保康還記得嗎?”
保康還沒反應過來“組合招式”的意思,一張臉皺巴成一團:“保康記得。‘寧悟浮雲意,莫學下棋心’,說得就是一顆平常心。”
“乖。”
不乖。保康又眼睜睜地看著他偷偷摸摸做出來的“真眼”,被師祖的棋子包圍變成“死棋”,急得哇哇大叫。
“師祖,師祖,保康認輸,我們再來。”
“好。”
老少兩個擺開棋盤,繼續下棋玩樂,保康連輸四局,好不容易最後師祖放行給他贏了一局,他直接撲到師祖的懷裏不出來。
“哇,師祖,保康‘平常心’不來。”保康耍賴地鬧騰。
師祖抱著小徒孫,感受到他的“活力”,笑著:“嗯。”
保康:“……”
保康一路鬧騰,進了客棧洗漱過後鬧不動了,直接攤到床上,用一動不動的眼神表示:他太累了,他太不容易了,他的小心肝兒受到的打擊太大了。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保康今天太累了,保康就想你們一下下,保康要睡覺了。”
“額涅,保康要睡覺了,保康和額涅說‘晚安’,‘額涅晚安’。”
念叨完,他一個翻身抱住師祖的胳膊,唿唿大睡。
師祖抱著小徒孫,發現小徒孫睡得沉沉且香甜,眉眼舒展,知道他是真的“累”極了,放下心來。
師祖擔心小徒孫乍然離開家人不適應,但小徒孫眼看著,嗯,確實挺“堅強”。
月牙兒彎彎,星星眨眼,老少兩個一夜好眠。
保康和師祖的行程正式開始!
早起打拳讀書,上午逛逛當地風光,看看當地的人文風情,中午午休,晚膳,上課,練習大字,有空就畫畫兒,和師祖下下棋,當然,給他額涅和兄弟姐妹們寫信是不能少的。
有鑒於他沒有和兄弟姐妹一起迴京,保康還專門給京城給他種痘的王醫者寫了一封信,還有他京城的幾位西洋老師,教導他俄語、法蘭西語、英吉利語、德語……的老師們。
偶爾還寄出去幾幅自己的畫兒。
這般忙乎之下,他也就隻有早上和晚上才有時間想一想他的兄弟姐妹們,完全的“樂不思蜀”。
這一天,大隊人馬進入山東地界兒。夕陽西下,保康和師祖坐在客棧裏的院子裏看山東的落日,眼看太陽那橘紅色的光映紅了一切,眼看那光如此溫暖如此絢麗,很像他額涅的目光,他突然想起記憶裏一首特別快樂的曲子,突然有了靈感。
“師祖,保康記起來一首德語童謠,搭配滿語的‘mbi’特好聽。師祖知道不?”
保康眉眼彎彎,獻寶一般看向師祖的眼睛裏有晚霞的光彩。師祖一看小徒孫這個小興奮要要分享快樂的小樣兒,很自然很配合地說道:“不知道,保康說說。”
哪知道保康笑得小得意,小神秘:“師祖,保康保密。”
“師祖,保康去給京城寫信。”
想做就做,保康立馬跑迴屋子裏拿出來紙墨筆硯迴來,在院子裏的小桌子上鋪開,提筆就開始。
桌子上那盆黃色的小菊花兒變幻著晚霞的流光異彩,保康的眉眼也變幻著太陽的光輝,神采奕奕。師祖微微笑看著,也沒去問保康要寫給誰,寫什麽。
保康神神秘秘地寫完三四封信,端詳一番對自己的大字非常滿意,剛要拿給師祖看看,又生怕師祖發現了其中“樂趣”阻止他,立馬派人送出去。
師祖:“……”
師祖在九月初五那天知道了。
皇上來信,大吐口水,告狀他的熊兒子保康給幾個西洋傳教士出主意,然後那幾個西洋傳教士“膽大包天不自知還自以為得意地獻給他”一首曲子。
曲子開頭:“每天早上,媽媽都給小鱷魚拿來好吃的香蕉當早餐。但是有一天早上,小鱷魚不肯吃香蕉了。鱷魚媽媽非常擔心,她不停地問:“這香蕉多好啊,多滋補啊!你不吃嗎?你真的不吃嗎?”“不,謝謝媽媽,”小鱷魚迴答說,“今天我想吃一個小孩。”
然後:“……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
結尾就是“schnapp”的無限循環——
西洋傳教士們唱得歡歡喜喜,自以為歌詞可愛可愛,他們也童心煥發蹦蹦跳跳的可愛可愛,皇上一開始也聽得挺樂嗬,覺得他熊兒子就是聰明。
可是,隨著這首節奏輕快的小曲子的流傳開來,皇上麵對幾位漢家大臣那“滿臉滄桑”,好奇,就問了問。
張英:“迴皇上,一般漢家話罵人,罵傻瓜,傻子、傻坯……最近四九城出來一個新詞——聽著非常親切,非常親昵的——‘傻逼’,臣昨天順口就說小兒子‘小傻逼’。”
傻逼?小傻逼?皇上:“……”呆了。
皇上這才反應過來。
反應過來的皇上再看著某些人用大腹便便高大肥胖的身體唱“schnapp”,就覺得特辣眼睛,偏偏他還不能大吼一聲“你們不會德語那就不會唱”。
皇上每天聽著那完全就是: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的無限循環,無忍可忍。
簡直!!!
奈何那曲子特魔幻,特順口,宮裏的妃嬪們有皇後娘娘帶頭,都喜歡聽,皇子公主們人前笑得得體,人後就跟著哼唱,就喜歡哼唱後半段的“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
皇上迴來京城不到三天,麵對這滿宮滿京城人自娛自樂吃飯喝水的時候都在哼唱的“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皇上都不知道他是怎麽給師祖寫得這封信。
絕對飽含熱淚。
師祖:“……”
師祖第一次因為小徒孫的頑皮抬手按按眉心。
滿語文字是結合蒙古文字,都是類似拉丁文字,用字母書寫,但又各有不同。滿語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後綴“mbi”。在發音上,輔音m、b,元音aga(雨) mbi→agambi(下雨),這樣使用。
mbi”、“lombi”、“nambi”、“dembi”、“rambi”、“rembi”等等相似的後綴詞兒都是。在這些後綴中的“bi”發音清晰,前麵的“m”則要與前麵的詞幹最後一個音素相關,但無論如何,它總要發出一個鼻音。
師祖知道,這種鼻音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往往隨著發音習慣的改變而產生“簡約化”的變音。
可現在,在滿語剛剛進關,還沒出現固定變音的時候,他的小徒孫因為德語的“schnappi”結合滿語的“mbi”,再結合那飽含深意博大精深的漢語精髓,創造了一個詞,偏他自己還不自覺但這就是一個罵人的詞兒,特開心地分享。
保康聽說他汗阿瑪給他師祖寫信了,樂器課一結束就跑來,一跑來就看見師祖端身正坐的靜候的姿勢,小心肝兒一顫。
師祖:“保康唱一唱,師祖聽一聽。”
保康立馬精神“抖擻”。
“師祖,你聽。”
保康又蹦又跳,放開嗓門高聲歌唱:“chbinschnappi,daskleinekrokodil,kommausgypten,dasliegtdirektamnil,zuerstgichineinemeidannschni-schna-schnappteichmichfrei,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
師祖:“……”
師祖聽著聽著這果然是魔幻般的音調和節奏,不由地笑出來,看著小徒孫胖嘟嘟的小身板扭啊扭,臉上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快樂,精靈古怪、頑皮邪氣的笑兒,更是笑容加大。
可是師祖怎麽聽怎麽能覺得有點怪怪的。
聯想到一幫小皇子小公主們,四九城的男女老少們,吃飯喝水的時候也哼哼……
師祖等小徒孫跳完了,唱完了,擺出來一副“求誇誇”的小樣兒,微微笑:“挺好,我們保康就是聰明。”
保康擺出來一個“飛翔”的姿勢,聽到師祖的話瞬間眉眼飛揚,喜上眉梢:“師祖,喜歡嗎?保康昨天看見有人騎著小毛驢,保康就想起來保康快樂的小毛驢,嘟-嘟-嘟-”
師祖:“……”
“很開心的調子。保康明兒寫出來師祖看看。”
保康高興地歡唿:“師祖,保康馬上去寫,寫完跳給師祖看。”
保康小心翼翼地來,興衝衝地走,紅色的小架勢鼓起來,一陣小旋風一般,師祖對他身影消失的方向無聲地笑。
石溪道人等快樂大師的身影看不見了從外間走進來,也哈哈哈大笑。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初不懂鄉願為何物?後翻閱古籍,曰:孔聖人見了鄉願則‘辭而疾’複‘取瑟而歌,使之聞之’,又說‘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無憾矣’。”
“我由此觀之,孔聖人是討厭鄉願之人。然還是一頭霧水,鄉願到底為何人把孔子氣成這樣也。後讀到孟子,孟子說‘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也,閹然媚於世者,是鄉願也。’”
“不光如此,孟子似乎對這類人氣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又說‘居之似忠信,行至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可到底何為‘鄉願’,老道今兒是明白了,哈哈哈哈。”
石溪道人笑得暢快,師祖也笑得開懷釋然。
世人分四種,一曰中道之人,類似聖人;二曰狂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這種人很仗義,依據自己的性格做事;三曰狷士,無大誌而能潔身自好者謂之狷;四曰鄉願。
一副道德的麵孔,穿一身文章的衣服,口裏講的是堯舜的故事,無論你說什麽他都言曰良心,言曰真善美,見到類似李逵、魯智深等等人的行為隻是喝彩,然叫他自己去行動,則逃之夭夭矣!
可是這樣的人,占據總人口的大大、大大、大大……多數,他們的親人、友人、甚至他們自己偶爾也是。
可是如今,人們將那股子“一股腐酸之氣”收迴去,自得其樂地跟著唱“傻逼-傻逼-傻逼……”,卻又無端多了幾分可親可愛。
世人皆傻,不傻就癡呆。孔聖人被逼的裝瘋賣傻“取瑟而歌”,孟聖人被逼的手舞足蹈連發牢騷,可他們如今不光自己唱,還能聽到所有人一起親口唱“傻逼、傻逼、傻逼……”,如何不覺得幸運,如何不覺得自己和世人的可親可愛?
石溪道人感歎:“老道一直認為自己隻是一名‘狷士’,年少出家,流連山水,不與世人語。可是現在又覺得,自己怎麽也要做一名‘狂士’。”
人生短短幾何,快樂即可。師祖聽懂了,也哈哈哈大笑:“阿彌陀佛。恭喜道人。”
石溪道人真的好似是頓悟一般,當然,這算是他來到五台山這快一年來的水到渠成。
保康給他師祖跳“快樂的小毛驢嘟-嘟-嘟-”,石溪道人跳著八角鼓跟著唱,還說:“人生就該是這樣,跌倒了,摔趴下了,不需要著急站起來,也不需要軟弱的哭泣,可以就去看看地麵上的風景,這就是心態。”
保康:“……”
保康表示:長輩們都是這樣,就喜歡“傷春悲秋”地研究大道理,他能怎麽辦?他隻想去騎一騎小毛驢。
師祖:“……”師祖看見小徒孫那不停的“暗示”,笑而不語。
保康仰天呐喊:“師祖,保康要騎小毛驢。”
師祖:“好。”
保康:“……”
保康沒想到師祖這麽簡單就答應了,歡喜得來——
一行人在“schnapp和嘟嘟嘟”的曲子裏繼續他們的旅行,快樂大師騎上自己“快樂的小毛驢”,奶聲奶氣的聲音隨風傳出去老遠。
“騎上我快樂的小毛驢,展開我神奇的小翅膀,駕著太陽駕著月亮,自由飛翔,自由飛翔……”
“師祖,怪不得孫悟空不喜歡天上,還是花果山好。”頓了頓,眉眼皺巴:“師祖,保康又下錯了。”
師祖:“保康乖。”
保康:“……”他不想乖啊。
保康眼睜睜看著他的“小龍”被師祖的“妖刀”吃掉,跟小猴子一樣地抓耳撓腮坐立不安。
師祖微微笑:“飛,雙,立,打,撲,卡,吃,尖,衝,關,夾,曲,托,並,壓,吊,扳,連,扭,拐,虎,征,頂,刺,攔,拆,退,挺,擋,挖,貼,封,枷,點,擠,斷,消,覬,接,粘,蓋,提,鎮,搭,渡,逼,跳,跨,碰,罩,滾,靠……”
師祖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這些下棋的基本招式,說得保康兩眼發直——他就是用這些招式的啊,沒錯啊。
師祖微微笑:“所有的招式連在一起,打出各種組合,這就是下棋之人都有的一顆‘下棋心’。”
“下一步該怎麽走,下一步該怎麽瞞天過海,怎麽贏棋,怎麽贏得更為漂亮瀟灑——這很正常。一般情況下,水平相當的兩個人下棋,要贏棋,就是看心態,要忘記‘贏’這個字,保康還記得嗎?”
保康還沒反應過來“組合招式”的意思,一張臉皺巴成一團:“保康記得。‘寧悟浮雲意,莫學下棋心’,說得就是一顆平常心。”
“乖。”
不乖。保康又眼睜睜地看著他偷偷摸摸做出來的“真眼”,被師祖的棋子包圍變成“死棋”,急得哇哇大叫。
“師祖,師祖,保康認輸,我們再來。”
“好。”
老少兩個擺開棋盤,繼續下棋玩樂,保康連輸四局,好不容易最後師祖放行給他贏了一局,他直接撲到師祖的懷裏不出來。
“哇,師祖,保康‘平常心’不來。”保康耍賴地鬧騰。
師祖抱著小徒孫,感受到他的“活力”,笑著:“嗯。”
保康:“……”
保康一路鬧騰,進了客棧洗漱過後鬧不動了,直接攤到床上,用一動不動的眼神表示:他太累了,他太不容易了,他的小心肝兒受到的打擊太大了。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保康今天太累了,保康就想你們一下下,保康要睡覺了。”
“額涅,保康要睡覺了,保康和額涅說‘晚安’,‘額涅晚安’。”
念叨完,他一個翻身抱住師祖的胳膊,唿唿大睡。
師祖抱著小徒孫,發現小徒孫睡得沉沉且香甜,眉眼舒展,知道他是真的“累”極了,放下心來。
師祖擔心小徒孫乍然離開家人不適應,但小徒孫眼看著,嗯,確實挺“堅強”。
月牙兒彎彎,星星眨眼,老少兩個一夜好眠。
保康和師祖的行程正式開始!
早起打拳讀書,上午逛逛當地風光,看看當地的人文風情,中午午休,晚膳,上課,練習大字,有空就畫畫兒,和師祖下下棋,當然,給他額涅和兄弟姐妹們寫信是不能少的。
有鑒於他沒有和兄弟姐妹一起迴京,保康還專門給京城給他種痘的王醫者寫了一封信,還有他京城的幾位西洋老師,教導他俄語、法蘭西語、英吉利語、德語……的老師們。
偶爾還寄出去幾幅自己的畫兒。
這般忙乎之下,他也就隻有早上和晚上才有時間想一想他的兄弟姐妹們,完全的“樂不思蜀”。
這一天,大隊人馬進入山東地界兒。夕陽西下,保康和師祖坐在客棧裏的院子裏看山東的落日,眼看太陽那橘紅色的光映紅了一切,眼看那光如此溫暖如此絢麗,很像他額涅的目光,他突然想起記憶裏一首特別快樂的曲子,突然有了靈感。
“師祖,保康記起來一首德語童謠,搭配滿語的‘mbi’特好聽。師祖知道不?”
保康眉眼彎彎,獻寶一般看向師祖的眼睛裏有晚霞的光彩。師祖一看小徒孫這個小興奮要要分享快樂的小樣兒,很自然很配合地說道:“不知道,保康說說。”
哪知道保康笑得小得意,小神秘:“師祖,保康保密。”
“師祖,保康去給京城寫信。”
想做就做,保康立馬跑迴屋子裏拿出來紙墨筆硯迴來,在院子裏的小桌子上鋪開,提筆就開始。
桌子上那盆黃色的小菊花兒變幻著晚霞的流光異彩,保康的眉眼也變幻著太陽的光輝,神采奕奕。師祖微微笑看著,也沒去問保康要寫給誰,寫什麽。
保康神神秘秘地寫完三四封信,端詳一番對自己的大字非常滿意,剛要拿給師祖看看,又生怕師祖發現了其中“樂趣”阻止他,立馬派人送出去。
師祖:“……”
師祖在九月初五那天知道了。
皇上來信,大吐口水,告狀他的熊兒子保康給幾個西洋傳教士出主意,然後那幾個西洋傳教士“膽大包天不自知還自以為得意地獻給他”一首曲子。
曲子開頭:“每天早上,媽媽都給小鱷魚拿來好吃的香蕉當早餐。但是有一天早上,小鱷魚不肯吃香蕉了。鱷魚媽媽非常擔心,她不停地問:“這香蕉多好啊,多滋補啊!你不吃嗎?你真的不吃嗎?”“不,謝謝媽媽,”小鱷魚迴答說,“今天我想吃一個小孩。”
然後:“……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
結尾就是“schnapp”的無限循環——
西洋傳教士們唱得歡歡喜喜,自以為歌詞可愛可愛,他們也童心煥發蹦蹦跳跳的可愛可愛,皇上一開始也聽得挺樂嗬,覺得他熊兒子就是聰明。
可是,隨著這首節奏輕快的小曲子的流傳開來,皇上麵對幾位漢家大臣那“滿臉滄桑”,好奇,就問了問。
張英:“迴皇上,一般漢家話罵人,罵傻瓜,傻子、傻坯……最近四九城出來一個新詞——聽著非常親切,非常親昵的——‘傻逼’,臣昨天順口就說小兒子‘小傻逼’。”
傻逼?小傻逼?皇上:“……”呆了。
皇上這才反應過來。
反應過來的皇上再看著某些人用大腹便便高大肥胖的身體唱“schnapp”,就覺得特辣眼睛,偏偏他還不能大吼一聲“你們不會德語那就不會唱”。
皇上每天聽著那完全就是: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傻逼……的無限循環,無忍可忍。
簡直!!!
奈何那曲子特魔幻,特順口,宮裏的妃嬪們有皇後娘娘帶頭,都喜歡聽,皇子公主們人前笑得得體,人後就跟著哼唱,就喜歡哼唱後半段的“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
皇上迴來京城不到三天,麵對這滿宮滿京城人自娛自樂吃飯喝水的時候都在哼唱的“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皇上都不知道他是怎麽給師祖寫得這封信。
絕對飽含熱淚。
師祖:“……”
師祖第一次因為小徒孫的頑皮抬手按按眉心。
滿語文字是結合蒙古文字,都是類似拉丁文字,用字母書寫,但又各有不同。滿語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後綴“mbi”。在發音上,輔音m、b,元音aga(雨) mbi→agambi(下雨),這樣使用。
mbi”、“lombi”、“nambi”、“dembi”、“rambi”、“rembi”等等相似的後綴詞兒都是。在這些後綴中的“bi”發音清晰,前麵的“m”則要與前麵的詞幹最後一個音素相關,但無論如何,它總要發出一個鼻音。
師祖知道,這種鼻音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往往隨著發音習慣的改變而產生“簡約化”的變音。
可現在,在滿語剛剛進關,還沒出現固定變音的時候,他的小徒孫因為德語的“schnappi”結合滿語的“mbi”,再結合那飽含深意博大精深的漢語精髓,創造了一個詞,偏他自己還不自覺但這就是一個罵人的詞兒,特開心地分享。
保康聽說他汗阿瑪給他師祖寫信了,樂器課一結束就跑來,一跑來就看見師祖端身正坐的靜候的姿勢,小心肝兒一顫。
師祖:“保康唱一唱,師祖聽一聽。”
保康立馬精神“抖擻”。
“師祖,你聽。”
保康又蹦又跳,放開嗓門高聲歌唱:“chbinschnappi,daskleinekrokodil,kommausgypten,dasliegtdirektamnil,zuerstgichineinemeidannschni-schna-schnappteichmichfrei,schnischnaschnappi,schnappischnappischnapp……”
師祖:“……”
師祖聽著聽著這果然是魔幻般的音調和節奏,不由地笑出來,看著小徒孫胖嘟嘟的小身板扭啊扭,臉上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快樂,精靈古怪、頑皮邪氣的笑兒,更是笑容加大。
可是師祖怎麽聽怎麽能覺得有點怪怪的。
聯想到一幫小皇子小公主們,四九城的男女老少們,吃飯喝水的時候也哼哼……
師祖等小徒孫跳完了,唱完了,擺出來一副“求誇誇”的小樣兒,微微笑:“挺好,我們保康就是聰明。”
保康擺出來一個“飛翔”的姿勢,聽到師祖的話瞬間眉眼飛揚,喜上眉梢:“師祖,喜歡嗎?保康昨天看見有人騎著小毛驢,保康就想起來保康快樂的小毛驢,嘟-嘟-嘟-”
師祖:“……”
“很開心的調子。保康明兒寫出來師祖看看。”
保康高興地歡唿:“師祖,保康馬上去寫,寫完跳給師祖看。”
保康小心翼翼地來,興衝衝地走,紅色的小架勢鼓起來,一陣小旋風一般,師祖對他身影消失的方向無聲地笑。
石溪道人等快樂大師的身影看不見了從外間走進來,也哈哈哈大笑。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初不懂鄉願為何物?後翻閱古籍,曰:孔聖人見了鄉願則‘辭而疾’複‘取瑟而歌,使之聞之’,又說‘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無憾矣’。”
“我由此觀之,孔聖人是討厭鄉願之人。然還是一頭霧水,鄉願到底為何人把孔子氣成這樣也。後讀到孟子,孟子說‘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也,閹然媚於世者,是鄉願也。’”
“不光如此,孟子似乎對這類人氣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又說‘居之似忠信,行至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可到底何為‘鄉願’,老道今兒是明白了,哈哈哈哈。”
石溪道人笑得暢快,師祖也笑得開懷釋然。
世人分四種,一曰中道之人,類似聖人;二曰狂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這種人很仗義,依據自己的性格做事;三曰狷士,無大誌而能潔身自好者謂之狷;四曰鄉願。
一副道德的麵孔,穿一身文章的衣服,口裏講的是堯舜的故事,無論你說什麽他都言曰良心,言曰真善美,見到類似李逵、魯智深等等人的行為隻是喝彩,然叫他自己去行動,則逃之夭夭矣!
可是這樣的人,占據總人口的大大、大大、大大……多數,他們的親人、友人、甚至他們自己偶爾也是。
可是如今,人們將那股子“一股腐酸之氣”收迴去,自得其樂地跟著唱“傻逼-傻逼-傻逼……”,卻又無端多了幾分可親可愛。
世人皆傻,不傻就癡呆。孔聖人被逼的裝瘋賣傻“取瑟而歌”,孟聖人被逼的手舞足蹈連發牢騷,可他們如今不光自己唱,還能聽到所有人一起親口唱“傻逼、傻逼、傻逼……”,如何不覺得幸運,如何不覺得自己和世人的可親可愛?
石溪道人感歎:“老道一直認為自己隻是一名‘狷士’,年少出家,流連山水,不與世人語。可是現在又覺得,自己怎麽也要做一名‘狂士’。”
人生短短幾何,快樂即可。師祖聽懂了,也哈哈哈大笑:“阿彌陀佛。恭喜道人。”
石溪道人真的好似是頓悟一般,當然,這算是他來到五台山這快一年來的水到渠成。
保康給他師祖跳“快樂的小毛驢嘟-嘟-嘟-”,石溪道人跳著八角鼓跟著唱,還說:“人生就該是這樣,跌倒了,摔趴下了,不需要著急站起來,也不需要軟弱的哭泣,可以就去看看地麵上的風景,這就是心態。”
保康:“……”
保康表示:長輩們都是這樣,就喜歡“傷春悲秋”地研究大道理,他能怎麽辦?他隻想去騎一騎小毛驢。
師祖:“……”師祖看見小徒孫那不停的“暗示”,笑而不語。
保康仰天呐喊:“師祖,保康要騎小毛驢。”
師祖:“好。”
保康:“……”
保康沒想到師祖這麽簡單就答應了,歡喜得來——
一行人在“schnapp和嘟嘟嘟”的曲子裏繼續他們的旅行,快樂大師騎上自己“快樂的小毛驢”,奶聲奶氣的聲音隨風傳出去老遠。
“騎上我快樂的小毛驢,展開我神奇的小翅膀,駕著太陽駕著月亮,自由飛翔,自由飛翔……”